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机械的考研都考啥?

道不可言
空印盒
不同的院校的考试科目可能会不完全相同的。机械考研一般考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 、机械制造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等科目的一科或两科。看考的方向和学校的安排了。对英语的要求一般都在40--60之间, 看英语的难度和各校的情况了。肯定是比国家线高的。考研初试包括公共课科目 和专业课公共课包括: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大多数高校学术型硕士考英语一 专业型考英语二 部分985高校全考英语一)3.数学(大多数高校学术型硕士考数学一 专业型考数学二 部分985高校全考数学一)复试一般包括:1英语听力测试2专业课笔试3综合面试等机械一般有四到五个专业可选(很据不同学校)1机械设计及理论 2机械电子工程 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4工业工程 5车辆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煤气灯
忍冬
不同学校考的专业也有差别,不过大致相同比如理论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就是大部分学校常考的科目,只选其中一科,复试还要考一科。具体的要考哪一科可以到你要考的学校的网站上去查询,一般都有公布,还有就是一般每个学校每年考的科目是不变的,就是说今年初试考机械原理那么明年也考机械原理!不知明白不?

机械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七美人
尝试言之
这个,我是过来人,首先看你考哪个学校北理,是考控制工程基础西北工业,是考机械设计大连理工,考机械制造基础专业课,按学校而定如果你选好学校了就看看往年考试的专业课 浙江省有浙江大学,其他的就不怎么地

北航机械考研专业课考什么、具体点

大嘴巴
若羽之旋
北航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1版)一、考试组成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试卷共分四部分:1) 理论力学(动力学);2)机械原理;3)机械设计;4)自动控制原理,各部分满分均为50分。1)、2)部分为必答部分,3)、4)部分为选答部分,考生二选一作答。二、理论力学(动力学)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动力学》(第2版)1-7章 谢传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1. 质点动力学⑴ 质点运动学(在直角坐标系和自然轴系下描述、点的复合运动)⑵ 质点动力学方程(在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中表示)、⑶ 点的复合运动初步掌握上述内容的概念、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2. 质点系动力学⑴ 动量定理⑵ 变质量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⑶ 对定点和动点的动量矩定理⑷ 动能定理掌握上述内容的定理、基本方程,特别是各种问题的分析方法。3. 刚体动力学I、动静法⑴ 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⑵ 达朗贝尔原理(惯性力的简化、动静法、动平衡与静平衡)4. 刚体动力学II、拉格朗日方程⑴ 拉格朗日方程⑵ 动力学普遍方程⑶ 动力学II(刚体的定点运动与一般运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5. 振动基础⑴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重点是能够有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及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三、机械原理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机械设计基础(下册)第17—24章吴瑞祥等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 «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考试内容的章节是依据参考教材[1]编制的,参考教材[2]的内容与此基本相同,只是章节编号有所差异。第17章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17.1 机构的组成17.2 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17.3 构件的自由度与运动副的约束17.4 平面运动链的自由度及其计算及自由度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17.5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17.6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了解机构的组成要素,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其自由度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清楚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了解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第18章 连杆机构18.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18.2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18.3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18.4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熟练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死点位置、传力特性等),会运用图解法和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熟练掌握各种连杆机构(刚体导引机构、急回机构、函数机构等)的设计。第19章 凸轮机构19.1 凸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19.2 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19.3 凸轮廓线的设计19.4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设计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了解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的特性和应用场合,会运用反转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的确定要求。第20章 齿轮机构20.1 齿轮机构的类型20.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20.3 渐开线齿廓20.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20.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20.6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20.7 渐开线变位齿轮20.8 斜齿圆柱齿轮20.9 圆锥齿轮重点熟练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和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正确啮合条件、标准中心矩、实际中心矩、连续传动条件等)。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和传动的特点,初步了解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第21章 轮系21.1 轮系的类型21.2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能熟练计算出混合轮系的传动比。第22章 间歇运动机构22.1 棘轮机构22.2 槽轮机构22.3 不完全齿轮机构22.4 不完全摆线针轮机构初步了解各种间歇机构的组成与传动特点。第23章 机构系统运动简图设计23.1机构系统运动简图设计的任务与步骤23.2 机构及机构系统设计的创新途径23.3 组合机构23.4 机构选型及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23.5 机构系统运动循环图初步了解机构运动简图设计的任务和步骤,了解机构及机构系统设计的创新途径,了解组合机构的类型,了解机构的选型原则及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方法,了解机构系统运动循环图的绘制方法。第24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24.1 概述24.2 机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24.3 机械运动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24.4 机械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方法熟练掌握机械的等效动力学建立方法,会运用图解计算法求解等效力矩为机构位置函数时的机械真实运动,掌握机构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四、机械设计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 《机械设计基础》(下册)第25-34章,吴瑞祥等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 《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考试内容的章节是依据参考教材[1]编制的,参考教材[2]的内容与此基本相同,只是章节编号有所差异。第25章 绪论、强度和刚度设计基础 1)课程性质、内容及任务; 2)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3)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程序; 4)机械零件的设计要求和步骤; 5)强度计算概述,静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变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表面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刚度和振动计算等。第26章 轴 1)轴的功用及分类; 2)轴的材料及其选择; 3)轴的计算准则:强度、刚度、振动稳定性; 4)轴的结构设计及画法;提高轴的强、刚度措施; 5)轴的强度计算:许用应力法及安全系数法;6)轴的刚度计算及振动稳定性计算简介。第27章 传动概论、齿轮传动 1)机械传动在机器中的作用; 2)机械传动的分类和主要特性;3)机械传动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4)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5)齿轮传动的精度等级及其选择; 6)轮齿的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及防止失效措施; 7)齿轮材料及其选择,齿轮材料的热处理; 8)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计算:受力分析、计算载荷、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轮齿表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9)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特点、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特点; 10)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特点,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特点; 11)直齿轮、斜齿轮及圆锥齿轮传动的参数选择; 12)齿轮的结构及画法; 13)新型齿轮传动简介。第28章 蜗杆传动 1)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蜗杆传动的运动关系、啮合特点和主要参数; 3)蜗杆和蜗轮材料的选择; 4)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5)蜗杆传动的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主要几何尺寸计算; 6)蜗杆传动的润滑、效率及热平衡计算; 7)蜗杆、蜗轮的结构及画法;8)弧面蜗杆传动简介。第29章 摩擦学设计基础 摩擦学设计概述;摩擦及其基本性质;磨损、润滑、润滑剂的基本概念。第30章 滑动轴承 1)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2)轴承材料及轴瓦结构; 3)润滑材料和润滑方法; 4)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5)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式;6)液体动压润滑轴承的计算。第31章 带传动 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主要类型,特点及应用; 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3)弹性滑动概念及带传动的传动比; 4)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5)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6)单根三角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和三角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7)带轮的材料、结构和尺寸; 8)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9)张紧装置简介。第32章 螺纹联接 1)螺纹主要参数,常用的标准螺纹; 2)螺旋副中力的关系、效率和自锁; 3)搬手力矩和预紧力; 4)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紧固件及画法; 5)螺纹联接的防松原理和防松措施; 6)螺纹联接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7)螺栓组的受力分析; 8)松螺栓联接的计算; 9)紧螺栓联接的计算; 10) 螺栓联接的许用应力; 11) 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12) 螺旋传动的种类和应用: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第33章:轴类连接零件 1) 键联接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应用; 2) 平键联接的失效形式和强度计算; 3) 花键联接的类型,对中方法、工作特点及应用;4) 花键联接的强度计算。5)联轴器第34章 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构造、特点、精度等级及常用代号; 2)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应用及画法; 3)滚动轴承所受载荷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变化特点; 4)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 5)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和静载荷计算; 6)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轴承的装拆、预紧、配合、调整、密封及润滑等。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 性能、结构特点、应用、材料、标准等。 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零件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形式等;机械零件工作能力计算准则,如体积强度与表面强度、静强度与疲劳强度、刚度与柔度、摩擦、磨损与润滑,寿命与可靠性,以及热平衡、冲击性能、稳定性等;计算载荷,条件性计算,等强度计算,当量法或等效转化法,试算法等;改善载荷和应力的分布不均匀性,提高零件疲劳强度,或增强摩擦,改善局部品质,提高零部件工艺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预应力、变形协调原则等在设计中的应用。 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基本设计计算方法,结构设计技能等。五、自动控制原理部分的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自动控制原理》1-6章 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或《自动控制原理》1-6章 孙虎章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二)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⑴ 控制系统的任务⑵ 控制系统基本方式⑶ 控制系统性能要求了解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包括任务、要求和基本控制方式;了解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初步掌握分析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⑴ 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⑵ 传递函数⑶ 动态结构图和典型环节⑷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⑸ 系统传递函数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动态结构图的建立方法。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法则。熟练掌握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梅逊公式;能够建立工程系统,特别是机电相结合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各种典型环节的数学表示,并了解其功能与作用。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⑴ 典型响应及性能指标⑵ 一阶系统分析⑶ 二阶系统分析⑷ 系统稳定性分析⑸ 系统稳态误差分析掌握典型输入和典型响应的特性。熟练掌握一、二阶系统时域响应特性的分析方法。掌握系统稳定性的概念,会熟练运用代数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掌握误差及稳态误差的概念,学会分析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的方法,熟练掌握计算系统在给定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的方法。第四章 根轨迹⑴ 根轨迹及根轨迹方程⑵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⑶ 闭环零、极点分布与系统阶跃响应的关系⑷ 系统阶跃响应的根轨迹分析理解根轨迹的定义,能够熟练运用绘制负反馈系统闭环根轨迹的十条法则绘制闭环系统的根轨迹。掌握闭环主导极点和偶极子的概念。会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了解用根轨迹法校正控制系统的方法。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⑴ 频率特性⑵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⑶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⑷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和对数频率判据⑸ 开环频率特性与系统阶跃响应的关系掌握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包括数学本质、物理意义和表示方法。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熟练掌握闭环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包括乃奎斯特图和伯德图。掌握用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掌握闭环系统稳定裕度的计算方法。掌握控制系统的三频段分析方法。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⑴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⑵ 串联校正⑶ 反馈校正⑷ 复合校正了解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的基本问题,包括受控对象、性能指标、控制元件和控制对象;掌握系统校正的基本方法,包括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会运用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方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校正。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考研考哪些科目?

天趣
无尤无怨
大二就已经能确定目标了很不容易,但也很有可能是考虑不成熟的,所以我不建议你马上就去准备考研的东西。如果对科研对技术感兴趣我非常建议你去你们学校自动化系找个老师,在他实验室里参与点项目。相信我,一般老师是不会拒绝你的,免费劳动力谁不喜欢?也许你在实验室里还能见到师兄师姐在做人工智能、步态控制、飞行器控制等相关的项目,放飞你的好奇心,多去接触这些师兄师姐。考研经验啥的唾手可得。理论很重要,但光看书,看视频学理论对你的好处不是很大,尽量多接触点东西。等你看的够多了,决定哪个方向也不迟。要是能保研的话优先选择这条路,院校选择很多样化,最后的去向不会太差的。推免找导师的选择权也相对较大,具体的导师信息和研究方向,所在的学院官网以及其研究生招生网上普遍可以查到。不跨专业的话,可多和自己学院专业课老师、学院领导等交流下,因为他们或毕业于其他重点院校或是有同学在那边工作科研,这个信息源可以有效利用下。普通本科的话,建议还是去重点院校或中科院强所读研,就业考公方面会有助力的。好些央企国企不会去差的院校进行校招,社招更是机会渺茫了。哪些院校专业强势,颇具行业影响力呢?可以参照学科评估结果以及软科的学科排名,尽量也考虑下地域因素,择优而上。机械第一梯队自然是五虎成员了,清哈交科,也是最难考进的了,退而求其次的话,可以选择学科评估为A、A-的这些兄弟院校,因为有重点实验室以及大牛导师的存在,科研项目是普通院校无可比拟的,我们或多或少都能有所接触学习。其他学科也普遍是这个情况。顺便发表下一隅之见吧!要是想求稳上985的话,个人感觉吉大的性价比很高,2020年机械专硕初试330基本就稳了,(专业课材料力学)它是初试分数高的基本不会被刷掉,要是能考到350及以上的话,复试(专业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液压)再好好学习一下。学硕的话,难度自然又要大些了,车辆是竞争最激烈的,毕竟吉大机械也是沾车辆的光。南航的话看录取名单初试分数差距比较大。反正考研就是看谁能熬得住,就是要拿出保持干劲力争上游的势头,太多人中途或是临考前放弃了,而且我身边的情况是报考985和顶级211的很少有人放弃,反而是报考目标低的甚至是本校的都放弃了,真的是很匪夷所思了。求稳的心态怎么说呢,年轻人该拼就拼吧!作为普通院校的普通人,有机会还是多下功夫争取吧。

重庆大学机械考研专业课考什么

上际于天
狼群之
外语,政治,数学一,以下专业课任选一门。考两天,上下午各一门。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孙桓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七版 汽车理论(含一、二自由度汽车振动) 《汽车理论》余志生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系统工程导论(含运筹学及系统工程导论) 《运筹学》运筹学教材编写组 清华大学出版社《系统工程》(第三版)汪应洛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微机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主编:杨天怡 副主编:邓亚平、黄勤 重庆大学出版社

机械考研科目?

亲爱的
蓝霹雳
厦大机械考研科目专业课要求:机械设计基础或微机原理或工程力学。是三者选一的,在报名的时候就要确定考试科目的。1. 是在三科中选择一科参加考试。2. 不过不是在考场上让你选,是你在报名的时候就选定的,考场上直接发给你你选择的科目试卷。3. 考试只需要复习一科就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机械专业考研考什么科目???

出车
天元
考研的初试要考政治,英语,数学(有些专业不考)和专业课,专业课考试科目要看你具体报考的专业和学校,初试过后还有复试,复试内容都是由学校自己规定的,不同的学校也不一样。初试总分500,政治,英语各100,数学专业课各150。公共课比较好的复习参考书:《写作160篇》是目前考研英语写作里话题最全最广的写作书,2010年再度命中作文题,这也是它连续五年命中作文题最主要的原因。《考研真相》(考研1号考研英语真题书)针对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编著,突出表现在词汇的系统注释和长难句的图示解析,超级实用。《英语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要精细的阅读其要求和样题,最后可以阅读范文《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新东方俞敏洪《阅读基础90篇》王建华张磊适合英语水平低于49分者90篇贯通大纲词汇长难句系统解析《政治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任汝芬政治高分复习指导书》全

机械类考研具体有哪些专业 分别要考什么科目

鬼天师
谜孔雀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研究生学科。该学科融合了各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目标很明确,就是将机械设备与自动化通过计算机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技术,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FMS(柔性制造系统)等等,最终形成大规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使传统的机械加工得到质的飞跃。研究方向:先进机械装备设计及加工技术、CAD/CAM集成及相关技术、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机械动力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必须继续结合这些传统学科的方法和工具,掌握网络中实现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才能继续发展机械电子的产品、系统和制造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传感器、执行元件和信息处理融和在一个机械设计中,从而使用其产生的协同工作效果。电子工业、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扩大了机械电子系统的运用。机械电子不仅仅局限于机械制造某个固定的方向,它同时还受到该领域所有分支学科的影响。专业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职教师资。专业特色:强调机械动手能力与机电控制能力相结合,侧重于机电控制和数控维修。以数控所需各种能力为主线,突出机电控制的专业核心地位,培养会设计、能编程、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工程师和职教师资。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及理论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是对机械进行功能分析与综合并定量描述与控制其性能的基础技术学科,是定位机械工程各项细致工作流程及程序的归纳总结的简单理论介绍。主要研究各种机械、机构及其零件的工作原理、运动和动力学性能、强度与寿命、震动与噪声、摩擦、摩擦物理学、关系力学、磨损与润滑、机械创新与设计以及现代设计计算方法等课题。学科优势:以复合材料构件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轻工自动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为目标,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检测技术等应用于机械及其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工程设计和管理的综合素质及知识结构,适合从事工程技术、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为轻工机械及食品机械行业中培养轻工行业高级科技。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多项,部分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4、车辆工程专业介绍: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及坚实工科背景的,能从事汽车工程技术领域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学习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技术及有关机械产品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市场营销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汽车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营销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汽车营销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扩展资料: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学对该类机械专业的就业前景存在着误解,认为该类专业的对口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机械专业还涉及不少交叉学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跨机械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机械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