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考试科目 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母与子
谋杀犯
考试科目: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3431346438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扩展资料: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

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

决而已矣
东郭子曰
全国copy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语、思想政治理论、高等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学习形式存在全脱产、半脱产、在职学习三种形式。各个抄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袭科目都是不同的。比如工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四门:政治 英语 数学 专业课;西医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三门:政治 英语 西医综合中医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三门:政治 英语 中医综合工商硕士考两门:英语 管理综合

研究生怎么考?

猎狐犬
其无私福
下面是给到解答,考生可以参考一下:考研是大四才可以考,考研条件: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一:考研的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二:学历要求。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这其中包含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成教、自考毕业生;3.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这类考生网上报名时“最后学历”只能填写为“同等学力”或“本科以下”;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但这类学生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6.一般来说,有的学校还规定,不接收学制为四年制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和学制为五年制的大学四年级学生报考,也不接收本科提前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或本科提前毕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报考。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三:年龄不超过40周岁。超过40周岁者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报考研究生的条件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一般报名是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对于大四学生来说,有一个预报名,不是应届毕业生不能参加预报名 ,预报名过后在10月份还一次报名时间,考生可以关注一下,至于考试地点,要根据考生报名情况来决定。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实务、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国际运输与物流。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15经济学综合。备注:815科目所含内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至于是公费还是自费,这个要根据考生自己来看,一般是自费,所谓的公费应该是全额奖学金吧,不过国家一般都会给研究生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在职研究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研可以跨专业,但是跨专业比较难考

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用书

人大喜邪
室无空虚
我考过了,北师大编写的那本辅导书不错,每年10月份出版。我觉得很好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基础过关2000题-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用书

研究生考试考什么科目?

本无
廉之害也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3335326231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  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的相关机构组织编制。  报考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必须到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考场应试。其他考生到本人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考场应试。  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考生初试成绩由考生报考的招生单位负责通知。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哪有《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综合)

故群于人
袁崇焕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教育综合)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 教育心理学 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七、课程 (一)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九、教学(下)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德育 (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十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二、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二)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十三、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主要参考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什么是考研?

麻妹子
二里头
考研,即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指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语、思想政治理论、高等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学习形式存在全脱产、半脱产、在职学习三种形式。考研的程序:推荐免试、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保送,即推荐免试,是硕士招生的一种形式。由本科院校推荐本校优秀毕业毕业生,不需要参加硕士招生初试。推免时间是每年9月。统考报名是每年10中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通常于上一年的12月底或者当年的1月份进行,复试通常于当年的3—4月份进行,具体日期各高等院校自行安排。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一般分笔试和面试。早期的研究生复试多只是一种形式,但从引2006年起研究生招生加大了复试的权重,有的招生单位甚至把复试的权重加大为百分之五十,这就要求考生具有真才实学并具备更高的应变能力。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介绍

请治剑服
爆脾气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来指教育主管部门源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面试组成。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国家统一考试科目一般包括外语、政治、专业课和综合。研究生还可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种。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全日制毕业有学历学位,而在职只有学位。考试由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均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1学习形式存在全脱产、半脱产、在职学习三种形式。

考教育学研究生考些什么

大闹儿
德之失也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回育部统一命题。考试答科目为:政治、外国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科目。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等外语(任选一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