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怎样

涕泣沾襟
坐佛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位于龙州县西郊,其前身为始建于1954年的广西橡胶研究所和1994年合并于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2013年更名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广西科技厅和广西农垦局领导下的科研单位。主要从事热带亚热带水果、茶叶、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的引种试种、良种选育、丰产栽培、产品加工、开发应用,以及热带、亚热带地区作(植)物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为目的的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是广西园艺学会、广西茶叶学会及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单位,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32名,其中事业编制182名,企业编250名,离退休企事业职工336名,其中副高职称以上11名、初中级职称90名。 一、概况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的亚热带农业生态园,于2006年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具有的南亚热带园林特色和浓厚的茶文化底蕴的资源,风光秀丽,绿树成荫,民风淳朴,四季茶果飘香。景点距龙州县城8公里,距龙州客运站10公里,交通便利。距国务院文物保护单位著名旅游胜地――小连城仅2公里。拥有星级标准的“双溪宾馆”和农家别墅,游客可以吃住在农家。园内拥有千亩无公害茶园、百亩亚热带百果园、烧烤场、垂钓湖、现代化乌龙茶加工厂、手工炒茶车间、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圃,随处可见珍奇花卉、罕见林木。游人身临其境,享受蓝天、白云、绿色的大自然风光,定会在天然氧吧中流连忘返。游人还可以在无公害茶园穿民族服装、背茶篓采茶,学习茶叶加工制作过程、手工制茶、观看茶艺表演、品尝百果,让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健康体魄,切身领略“绿色健康,回归自然”给你带来的无限乐趣。[2] 广西南亚所土地总面积780公顷,设有名特优水果研究室、茶叶栽培研究室、亚热带经济植物开发研究室、经济植物组培培养研究室、茶叶加工研究室等专业研究室以及甘蔗良种组培繁育中心、检测站、甘蔗良种推广中心等科研产业。建有农业部首批“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业部“南亚热带名优作物基地”、农业部“龙州热带作物农业科学观测综合实验站”、 中国茶叶协会“茶叶科技示范基地”、 广西科技厅认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良种培育基地”、广西农业厅认定“名优茶生产基地”、广西农业厅认定“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广西农垦甘蔗良种繁育中心”、广西首个“乌龙茶引种栽培示范基地”、“优稀茶树种质资源圃”、 “苦丁茶高产栽培示范及良种繁育基地” 、全区最大的“龙眼种质资源圃”、 全区最大的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和良种繁育基地以及澳洲坚果、山黄皮、菠萝、香蕉、乌榄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示范基地等;并建立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种质资源圃,收集整理热带亚热带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国内外名特优新品种及濒危经济植物种质资源111科245属458份;是目前国内收集和保存热带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单位之一。二、成果与荣誉经过60多年的发展,广西南亚所在橡胶、甘蔗、茶叶、水果等方面先后取得科技成果65项(次),获成果奖52项(次),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6项。并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病、专用型作物新品种,即国内首个澳洲坚果新品种“桂热1号”、区内“南亚1号”;茶树新品种“桂热1号”、“桂热2号”; 国内首个蛋黄果新品种“仙桃1号”; 国内首个山黄皮新品种“桂研20号”;“桂热1号”苦丁茶新品种;“桂榄1号”乌榄新品种、木薯新品种“桂垦09-26”、香蕉新品种“广粉1号”、“中粉1号”等;科研名优茶厂研制的“鸿渐牌”白雪毫绿茶、金萱乌龙茶、黄金龙红茶及白茶多次在“中茶杯”和“国饮杯”等中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及特等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人员结构

谜中谜
打鸡蛋
广西热作所现有在职职工27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5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7人。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人,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试验站站长2人,广西芒果产业创新团队栽培岗位专家1人,广西特聘岗位专家1人。柔性引进国内外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6人。

玉桂果怎么种植

吕澂
克里克
芒果【栽培特点】 芒果主根粗大,入土较深,侧根数量少,且生长缓慢。实生树干性明显,嫁接树因不同品种,有直立型、也有开展型和中间类型。花芽有纯花芽和混合芽两种,花小,同一花序上有雄花和两性花两种。 根无自然休眠,幼树根生长有12月~翌年2月、春梢老熟~夏梢萌发前、夏梢老熟后~秋梢萌发前3次高峰;成年树只有2个明显高峰,且与枝梢交替出现,春、夏季根系生长处于低潮。枝梢生长2~3月开始,11~12月停止,有春、夏、秋、冬梢4种梢。花芽分化11月至翌年1月为多,早熟品种11~12月,晚熟品种1~2月。开花,热带和早熟品种花期11月~次年2月,南亚热带和中熟品种2~3月,晚熟品种3月中旬以后。有2次落果高峰,采前20~30天有采前落果现象。芒果自子房膨大至成熟需110~150天,果实自5月中、下旬~8、9月成熟。 芒果生长要求年均温20℃以上,最低月均温15℃以上,枝梢生长适温24~29℃,坐果和幼果生长需20℃的日均温,<>37℃时小花和果实产生日灼,<10℃新梢和花穗停止生长,<5℃幼苗、嫩梢和花穗受冻,0℃左右幼苗地上部、成年树的花穗和嫩梢受害,严重时枯死,-3℃以下幼树冻死,大树严重受冻。芒果为喜光果树,充足的阳光可促进花芽分化、坐果、果实品质提高和外观改善。芒果在年雨量700~2000毫米的地域生长良好,但花期和结果初期如空气过于干燥,易引起落花落果,雨水过多又引起烂花和授粉受精不良,夏季雨水过多,常诱发病害,秋旱影响秋梢母枝的萌发生长。芒果对土壤的要求宜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pH值5.5~7.5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 芒果有实生繁殖和无性繁殖,以无性繁殖为好。嫁接的方法有劈接、盾状补片芽接和枝腹接等,管理与其他果树繁殖大同小异。【芒果主要病害有】 芒果炭疽病、白粉病、细菌黑斑病、芒果流胶病、芒果蒂腐病。虫害有:芒果扁喙叶蝉、芒果横线尾夜蛾、芒果叶瘿蚊、芒果螟蛾类、芒果象甲类、脊胸天牛和相思拟木囊蛾等。【种和品种 】 芒果的栽培种按胚性可分为单胚和多胚2大类型。印度芒及其实生后代如秋芒、椰香芒、海顿芒等属单胚类型。吕宋芒、泰国芒、象牙芒等属多胚类型。 芒果的主要品种 1 、桂七芒 又名桂热 82 号,俗称桂七芒,树势中等,枝条开张花期较迟,属晚熟品种,成熟期 8 月中、下旬。丰产稳产。果重 200-500 克 ,果形为S 形,长圆扁形,果咀明显,果皮青绿色,成熟后绿黄色,果肉乳黄色。肉质细嫩,纤维极少,味香甜,含糖量 20% 。耐贮运。该品种系我县主栽品种 2 、台农一号 台农一号芒是台湾省风山园艺所自育品种。早熟种,树冠粗壮,生势壮旺,直立,开花早,花期长。较抗炭疽病,适应性广。果实中等,单果重 250 — 300 克,果实光滑美观,肉质嫩滑、纤维少,果汁多,糖分含量 20% ,味清甜爽口,品质佳,商品性好,深受客商和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发展前途。该品种我县目前引进的主栽品种。 3 、青皮芒 又称泰国芒,树势中等强壮。果实 6 月上中旬成熟,果形肾形,成熟果皮暗绿色至黄绿色,有明显腹沟。果肉淡黄色至奶黄色,肉质细腻,皮薄多汁,有蜜味清香,纤维极少。单果重 200 — 300 克,可食部分占 72% 左右,品质极优,是理想的鲜食品种。该品种系我县引进的优良品种。 4 、金煌芒 金煌芒是台湾自育品种,树势强,树冠高大,花朵大而稀疏。果实特大且核薄,味香甜爽口,果汁多,无纤维,耐贮藏。平均单果重 1200 克。成熟时果皮橙黄色。品质优,商品性好,糖分含量 17% 。中熟,抗炭疽病。该品种系我县近年引进的优新品种。 5 、凯特芒 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实呈卵圆形,果皮淡绿色向阳面及果肩呈淡红色,单果平均重量 680 克,皮薄核小肉厚,果肉橙质,含糖分 17% ,迟熟种,成熟期 8 月至 9 月中旬。该品种是我县 1999 年引进的新品种,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6 、红象牙芒 该品种是广西农学院自白象牙实生后代中选出。长势强,枝多叶茂。果长园形,微弯曲,皮色浅绿,桂果期果皮向阳面鲜红色,外形美观。果大,单果重 500 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 15-18% ,可食部分占 78% ,果肉细嫩坚实,纤维少,味香甜,品质好,果实成熟期在 7 月中下旬。 7 、玉文芒 6 号 果实大,平均单重达 1000—1500 克 ,果形艳丽,呈紫红色,较多纤维质,种核薄,可食率高,果肉细腻,口感佳,可溶固形物达17—19 ,丰产性能较好, 2002 年从台湾引进,有一定面积和产量。 8 、彬林一号 果形艳丽,呈水蜜桃色,甜度在 19 度左右,口感与风味特佳,果重约 500 克。 2002 年从台湾引进,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9 、贵妃 “贵妃”芒果在台湾经专家研制推出,至今不到 10 年历史。 1997 年,台商廖健雄先生到三亚创立鼎立公司,将 “ 贵妃 ” 引入海南。廖健雄先生介绍, “ 贵妃 ” 的真实名称叫 " 红金龙 " 台湾科研专家在 “ 红金龙 ” 研制成功后,发展其外表美艳无比,表皮青里透红,无任何斑点;果质适度适中,核小无纤维,水分充足。专家们赞叹其品味俱佳。而芒果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作为宫廷贡品深受喜爱,因此科研专家们戏称其为 “ 贵妃 ” 。 “ 贵妃 ” 的美称从此广为流传。 10 、百优 -1 号 该品种是百色市水果办于 2000 年 5 月从中缅边境引进试种成功的芒果单株。树冠卵圆形,树势中等,主干灰白色,裂纹纵裂,下粗上细,枝条较直立,梢长 15 ~ 20cm ,叶为单叶、革质、长椭圆形,叶缘全缘,呈小波浪向上卷。花梗粉红带绿色,花小,果实长椭圆形,果嘴突出,单果重 280-500 克 。3 月开始盛花,成花率 95% , 7 月底 8 月初成熟,外形美观,未熟果果皮绿色,成熟时金黄色,果肉黄色,肉质嫩味清甜,纤维少,果肉率达 80.5% ,可溶性固形物 19% ,抗病性好,皮厚光滑,耐贮运,品质优。 11 、台芽 又称黄金煌,田东新引进品种,丰产稳产,品质上等,果实成熟时果皮淡红,果重约 500-750 克 。田东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12 、紫花芒 紫花芒(又名农院 3 号),该品种是广西农学院 1987 年从泰国芒实生苗后代选育而成。树势中等,枝条开展,早结、丰产、稳产性较好。花序圆锥形,花序轴紫红色。花期晚, 3 月下旬至 4 月开花,能避过低温阴雨期,较耐修剪,适于矮化密植栽培;果实大小适中,呈 S 形,单果重 250 — 300 克,含糖量 12 — 15% ,可食部分占 73% ,后熟时皮色鲜黄,外型美观,酸甜适中,品质中上,较耐贮运。果实成熟期在 7 月中下旬。该品种对低温反应敏感,不抗寒,因而易受寒害。 13 、象牙 22 号 树势强壮,花序座果率较高,果实象牙形,果皮翠绿色,向阳面有红晕,后熟后转浅黄色,单果重 150 — 300 克,可食部分占 63% ,果肉橙黄色,品质佳,成熟期 6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耐贮远。 14 、金穗芒 该品种 1993 年刚引进种植,具有早结、丰产稳产。果实卵圆形,果皮青绿色,后熟后转黄色。果皮薄,光滑、纤维极少,汁多味香甜,肉质细嫩,可食部分占 70 — 75% 。成熟期 7 月中下旬。品质中上,是鲜食,加工均佳品种。 15 、桂热 10 号 树势强壮,果实条椭圆形,果咀有明显指状物突出。单果重 350 — 800 克,可食部分占 73% ,果肉橙黄色,质地细嫩,纤维少,鲜食品质优良。该品种后期果实易感炭疽病。 16 、因特芒 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形呈扁圆形,比凯特芒略小,果皮呈淡红色,果实肉质细腻,纤维极少,耐贮运,果核小,可食部分占 95% ,气味芳香,含糖分 20% 。该品种是我县 1999 年引进的新品种。 17 、金兴 呈红黄色,显示透明状有一种透视果肉的感觉,如琥珀色般,肉质与品质属极品,甜度较高 19 度左右,果实特大为 1000 克以上。 2002 年从台湾引进。 18 、文心 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实为圆型,平均单果重 1000 克,果形艳丽,呈紫红色,挂于树上呈葡萄般,套袋后呈红黄色,果核小,可食部分占 95% ,气味芳香,口感佳,含糖分 16—17 % % ;丰产稳产。 2002 年从台湾引进。 19 、红苹芒 红苹芒果皮光滑,果点明显,纹理清晰。阳光充足的地方,果皮淡红色披蜡质,呈粉红色,外形酷似苹果,故得名为红苹芒。果实成熟期在 9 月中下旬至 10 月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高达 22 。 6% ,果实大小适中,除具有芒果香味外,还有香蕉、菠萝蜜香味,清甜可口,肉质坚实、细嫩、润滑、果核小,纤维极少,而抗病虫能力强,因此,能稳产、丰产。 20 、水英达 田东新引进试种品种,果实中等大,果形美观,成熟后果色呈金黄色。 21 、爱文 爱文原名欧文。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培育, 1954 年引入台湾后又名苹果芒。为台湾的主栽品种。 1984 年由澳大利亚引入湛江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编为红芒 1 号。在湛江、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试种表现均好。树冠圆头型,树形较矮小,适宜密植。果卵圆形或倒卵形,微扁,无果弯与果嘴。属中果型,在海南平均果重为 250 — 300 克,成熟时果皮鲜紫红色,皮薄美观。果肉淡黄色,纤维少,风味较淡,品质中上,在台湾糖分含量为 12 。 7 白利糖度。中早熟, 6 — 7 月成熟。不大抗炭疽病,丰产稳产性好,在台湾大面积栽培的成龄树平均亩产达 727 公斤。在澳大利亚地区稀植条件下,成龄树平均株产达 120.6 公斤。 22 、桂热 3 号 品质中上,果实成熟时呈黄色,甜度高,纤维少,品质优,结果性能不稳。田东早期引进种植。 23 、桂热 120 系广西热作所新推出品种,树热似桂七芒,品质较优,香味好,结果性能稳定。田东近期引种。 24 、吕宋 吕宋芒原名卡拉宝,又称湛江吕宋、蜜芒、小吕宋。原产菲律宾,为该国的主要商业栽培品种和出口品种。 1938 年由香港引入湛江, 1987 年引入云南,现广布于全国各产区。墨西哥,美国的。树冠圆头形,长势中等。花序圆锥形,花序轴淡紫红色。果卵圆形,果弯微,果嘴明显。属小果型,果实大小与各地降雨量有关,单果重 130-250 克 。成熟时果皮金黄,光滑美观;果肉橙黄色,纤维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17 — 20% ,总糖 12.2% ,总酸 0.63% ,果肉率 70%74% 。中早熟,在元江 6 月上、中旬成熟,在景洪 7 月上旬成熟。产量中上,大小年不明显, 6 — 7 龄幼树亩产可达 600 公斤, 10 龄以上成龄树亩产可达 1396.8 公斤。 25 、鸡蛋芒(粤一号) 粤西 1 号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由吕宋芒实生变异单株选育。在广东湛江、东莞、广州栽培较多。树冠圆头形,枝条较开张,长势强。花序圆锥形,长而大,在湛江盛花期为 3 月中旬,能多次开花。果卵圆形,腹肩较平圆,背肩直下,几无果弯,果嘴痕迹或无。属小果型,平均单果重 120 — 150 克,果皮光滑美观,成熟时黄色。果肉橙黄色,肉细汁多,纤维较少,风味偏炎,品质中等,可溶性固形物 15 — 17 %,果肉率 70 — 73 %,中早熟,丰产性较好,幼龄结果树亩产可达 600 公斤以上。 26 、龙井 果大 1500-2500 克 ,品质差,低产。 27 、田阳香芒 系广西田阳县地方自选品种,花期较早。果椭圆形,单果重 210 — 290 克。果皮光滑,成熟时黄色。果肉纤维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 18 — 22% ,果肉率 70% ,不耐贮放。地区性丰产,在右江河谷产量较高。 28 、四季蜜芒 四季蜜芒为多次开花结果品种,果长椭圆形,果洼浅,微具果嘴,果顶长,属中果型偏小,单果重 200 — 250 克。果肉纤维中等,品质中上;可溶性固形物 22% ,果肉率 80% 。 29 、海豹芒 果重 2 — 3 斤,果形似海豹而得名,品质中等,在田东少量种植。 30 、关刀芒 品质中等,果形似把刀而得名,低产。 31 、印度一号 又名秋芒、印度 901 ,原产印度,是我县最早引进的芒果品种之一,该品种树势中等偏弱,植株较矮,主干短,分枝低,枝条开张下垂,分枝多时枝条短小,直立性枝条粗壮。叶节密,腋芽饱满,嫩叶紫红色,老叶深绿色,叶片呈披针形,较厚,叶面平滑,叶缘波浪明显,稍向上卷,叶脉凸起,叶尖及叶基锐尖。花序较短小,长 20 — 30 厘米,紫红色,雄蕊与雌蕊长度相等,相互平行。开花期较其他品种迟且长,两性花占 12.5% — 53.2% 。能多次开花,一般开花 2 — 3 批。能年年结果,稳产性好。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 200 克,果皮粗糙,但果肉香味浓郁,纤维少,品质中上。 32 、桂香芒 桂香芒是秋芒和鹰嘴芒的杂交后代。树势中等偏弱,树形松散,发梢力弱,枝条粗,趋向横生,角度较大,外围枝条柔软下垂,树冠扩大较慢。叶片大,色深绿,叶缘呈明显波浪状。花期比紫花芒稍迟,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两性花比率 41% ~ 78% 。果实淡绿色,长椭圆形,尖端钝,果皮光滑无果粉,果肉橙黄色,纤维少,略具香味。果实较大,不很均匀,平均单果重约 300 克或,其可食部分占 69% ~ 84% ,含可容性固形物 14% ~ 17.5% ,酸甜适中,核小,多为单胚。品质中上,采收期在 8 月中旬。该品种果实易感染蒂腐病。 33 、小象牙 单果重 250 — 500 克,大小年明显,品质中等,在田东有少量种植。 34 、串芒 串芒是广西农学院由象牙 22 号的芽变单株中选出,因结果成串面得名。长势强,花期较迟,早结、高产、座果率高,且有自然二次开花结果现象。果长圆形,呈 S 状,品质、外观中等。单果重 250 — 300 克,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肩具红晕。果肉味甜带酸,纤维中等,可溶性固形物 18% 。中熟,大小年较明显,不耐重修剪,。田东种植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35 、斯里兰卡( 811 ) 从斯里兰卡引进,早结丰产稳产,品质中下,属加工品种。田东种植渐少。 36 、象牙芒 桂冠高圆头形,干枝分枝较小,直立性强。花序圆锥形,花序轴淡红色。果肾状长卵圆形,果弯明显,果嘴痕迹。果形似初生象牙,故名象牙芒。属大果品种,单果重 400 — 1500 克,果皮薄而光滑,金黄色,外观美观。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腻,纤维极少,汁多味甜,具密香味,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 18-21% ,总糖 12 。 5-14 。 3% ,果肉率达 80% 。中熟品种。 37 、大白玉 又名白玉象牙,原产泰国, 树冠宽椭圆形,枝条分枝角度较小,树形紧凑。花序圆锥状,花序轴淡红色,盛花期 2 月中旬。果长卵圆形(象牙形),果弯明显或较浅,果嘴痕迹或无。属中果型,单果重 300 — 400 克。成熟时果皮乳白色至金黄色,向阳面具淡红晕。果肉淡黄色,质地细腻,纤维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 18 — 20% ,总糖 16.7 ,总酸 0.27% ,果肉率 75% 左右。中熟, 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成熟。丰产性较好,管理好的成龄树亩产 500 — 600 千克,最高亩产达 1524.5 公斤。该品种果实外形美观,品质好,是近年来市场售价较高的品种之一。 38 、红芒 6 号 原为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栽培品种, 1984 年由广西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种,该品种适应性较广,树势壮旺,枝条粗壮,长而下垂,发梢力强。叶片长披针形,叶色深,叶缘呈不规则的波浪状,微有卷曲。开花期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花梗浅红色,有再生开花的能力,两性花比例 25%-38 %。【采收、加工、市场 】 芒果成熟度常根据果皮色泽由青绿变淡黄或紫红色,果点或花纹明显,果肩浑圆饱满,果肉由白色变为黄色或橙黄色,种壳硬化等判断;同时,还可依果实比重作判断:果实沉入水中表明已成熟。为了提高果实的商品性,采后常进行分级、保鲜处理和包装。 芒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粉、蜜饯及各种腌制品。 我国芒果面积100万亩左右,产量60万~70万吨。台湾芒果面积30万亩左右,产量21万吨左右。芒果产量远不如柑橘、香蕉等,且其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只要选择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种植,加强采后的保鲜和商品化处理,同时发展加工业,芒果市场前景看好。【芒果树的染料用途】 芒果树皮和树叶可以提炼天然的植物染料,用于纺织品的染色。

亡果是否金芒最好

井边会
亲父誉之
没有最好的说法,不同的芒果味道不一样,各有所好。要说价格的话贵妃和进口澳芒比较贵。芒果种类:  桂七芒  桂七芒又名桂热 82 号,俗称桂七芒,树势中等,枝条开张花期较迟,属晚  熟品种,成熟期 8 月中、下旬。丰产稳产。  台农1号  台农一号芒是台湾省风山园艺所自育品种。早熟种,树冠粗壮,生势壮旺,直立,开花早,花期长。较抗炭疽病,适应性广。  青皮芒  又称泰国芒,树势中等强壮。果实 6 月上中旬成熟,果形肾形,成熟果皮暗绿色至黄绿色,有明显腹沟。  金煌芒  金煌芒是台湾自育品种,树势强,树冠高大,花朵大而稀疏。果实特大且核薄,味香甜爽口,果汁多,无纤维,耐贮藏。平均单果重 1200 克。成熟时果皮橙黄色。品质优,商品性好,糖分含量 17% 。中熟,抗炭疽病。  凯特芒  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实呈卵圆形,果皮淡绿色向阳面及果肩呈淡红色,单果平均重量 680 克,皮薄核小肉厚,果肉橙质,含糖分 17% ,迟熟种,成熟期 8 月至 9 月中旬。该品种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红象牙芒  该品种是广西农学院自白象牙实生后代中选出。长势强,枝多叶茂。果长园形,微弯曲,皮色浅绿,桂果期果皮向阳面鲜红色,外形美观。  玉文芒6 号  果实大,平均单重达 1000—1500 克 ,果形艳丽,呈紫红色,较多纤维质,种核薄,可食率高,果肉细腻,口感佳,可溶固形物达17—19 ,丰产性能较好, 2002 年从台湾引进,有一定面积和产量。  彬林1号  果形艳丽,呈水蜜桃色,甜度在 19 度左右,口感与风味特佳,果重约 500 克。 2002 年从台湾引进,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贵妃  “贵妃”芒果在台湾经专家研制推出,至今不到 10 年历史。 1997 年,台商廖健雄先生到三亚创立鼎立公司,将 “ 贵妃 ” 引入海南。  百优 1 号  该品种是百色市水果办于 2000 年 5 月从中缅边境引进试种成功的芒果单株。树冠卵圆形,树势中等,主干灰白色,裂纹纵裂,下粗上细,枝条较直立,梢长 15 ~ 20cm ,叶为单叶、革质、长椭圆形,叶缘全缘,呈小波浪向上卷。  台芽  又称黄金煌,田东新引进品种,丰产稳产,品质上等,果实成熟时果皮淡红,果重约 500-750 克 。田东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紫花芒  紫花芒(又名农院 3 号),该品种是广西农学院 1987 年从泰国芒实生苗后代选育而成。树势中等,枝条开展,早结、丰产、稳产性较好。  象牙 22 号  树势强壮,花序座果率较高,果实象牙形,果皮翠绿色,向阳面有红晕,后熟后转浅黄色,单果重 150 — 300 克,可食部分占 63% ,果肉橙黄色,品质佳,成熟期 6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耐贮远。  金穗芒  该品种 1993 年刚引进种植,具有早结、丰产稳产。果实卵圆形,果皮青绿色,后熟后转黄色。果皮薄,光滑、纤维极少,汁多味香甜,肉质细嫩,可食部分占 70 — 75% 。成熟期 7 月中下旬。品质中上,是鲜食,加工均佳品种。  桂热 10 号  树势强壮,果实条椭圆形,果咀有明显指状物突出。单果重 350 — 800 克,可食部分占 73% ,果肉橙黄色,质地细嫩,纤维少,鲜食品质优良。该品种后期果实易感炭疽病。  因特芒  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形呈扁圆形,比凯特芒略小,果皮呈淡红色,果实肉质细腻,纤维极少,耐贮运,果核小,可食部分占 95% ,气味芳香,含糖分 20% 。该品种是 1999 年引进的新品种。  金兴  呈红黄色,显示透明状有一种透视果肉的感觉,如琥珀色般,肉质与品质属极品,甜度较高 19 度左右,果实特大为 1000 克以上。 2002 年从台湾引进。  文心  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实为圆型,平均单果重 1000 克,果形艳丽,呈紫红色,挂于树上呈葡萄般,套袋后呈红黄色,果核小,可食部分占 95% ,气味芳香,口感佳,含糖分 16—17 % % ;丰产稳产。 2002 年从台湾引进。  红苹芒  红苹芒果皮光滑,果点明显,纹理清晰。阳光充足的地方,果皮淡红色披蜡质,呈粉红色,外形酷似苹果,故得名为红苹芒。  水英达  田东新引进试种品种,果实中等大,果形美观,成熟后果色呈金黄色。  爱文  爱文原名欧文。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培育, 1954 年引入台湾后又名苹果芒。为台湾的主栽品种。 1984 年由澳大利亚引入湛江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编为红芒 1 号。  桂热 3 号  品质中上,果实成熟时呈黄色,甜度高,纤维少,品质优,结果性能不稳。田东早期引进种植。  桂热 120  系广西热作所新推出品种,树热似桂七芒,品质较优,香味好,结果性能稳定。  吕宋  吕宋芒原名卡拉宝,又称湛江吕宋、蜜芒、小吕宋。原产菲律宾,为该国的主要商业栽培品种和出口品种。 1938 年由香港引入湛江, 1987 年引入云南,现广布于全国各产区。墨西哥,美国的。  鸡蛋芒  粤西1 号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由吕宋芒实生变异单株选育。在广东湛江、东莞、广州栽培较多。树冠圆头形,枝条较开张,长势强。  龙井  果大 1500-2500 克 ,品质差,低产。  田阳香芒  系广西田阳县地方自选品种,花期较早。果椭圆形,单果重 210 — 290 克。果皮光滑,成熟时黄色。果肉纤维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 18 — 22% ,果肉率 70% ,不耐贮放。地区性丰产,在右江河谷产量较高。  四季蜜芒  四季蜜芒为多次开花结果品种,果长椭圆形,果洼浅,微具果嘴,果顶长,属中果型偏小,单果重 200 — 250 克。果肉纤维中等,品质中上;可溶性固形物 22% ,果肉率 80% 。  海豹芒  果重 2 — 3 斤,果形似海豹而得名,品质中等,在田东少量种植。  关刀芒  品质中等,果形似把刀而得名,低产。  印度1号  又名秋芒、印度 901 ,原产印度,是我县最早引进的芒果品种之一,该品种树势中等偏弱,植株较矮,主干短,分枝低,枝条开张下垂,分枝多时枝条短小,直立性枝条粗壮。  桂香芒  桂香芒是秋芒和鹰嘴芒的杂交后代。树势中等偏弱,树形松散,发梢力弱,枝条粗,趋向横生,角度较大,外围枝条柔软下垂,树冠扩大较慢。  小象牙  单果重 250 — 500 克,大小年明显,品质中等,在田东有少量种植。  串芒  串芒是广西农学院由象牙 22 号的芽变单株中选出,因结果成串面得名。长势强,花期较迟,早结﹑高产﹑座果率高,且有自然二次开花结果现象。  斯里兰卡  从斯里兰卡引进,早结丰产稳产,品质中下,属加工品种。田东种植渐少。  象牙芒  桂冠高圆头形,干枝分枝较小,直立性强。花序圆锥形,花序轴淡红色。果肾状长卵圆形,果弯明显,果嘴痕迹。果形似初生象牙,故名象牙芒。  大白玉  又名白玉象牙,原产泰国, 树冠宽椭圆形,枝条分枝角度较小,树形紧凑。花序圆锥状,花序轴淡红色,盛花期 2 月中旬。果长卵圆形(象牙形),果弯明显或较浅,果嘴痕迹或无。  红芒 6 号  原为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栽培品种, 1984 年由广西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种,该品种适应性较广,树势壮旺,枝条粗壮,长而下垂,发梢力强。叶片长披针形,叶色深,叶缘呈不规则的波浪状,微有卷曲。开花期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花梗浅红色,有再生开花的能力,两性花比例 25%-38 %。  那么哪种芒果品种好吃?  澳芒的口感最好,果肉甜美,且汁多核小;而五彩芒的口感较差。腰芒是市面上所销售的芒果中个头最小的的种类,口感较甜,但皮不是很好剥;鸡蛋芒的个头比腰芒大一些,果型圆,口感较酸,果核也比较大。  购买五彩芒时应以红色为宜,不要选购绿色的果实,因为绿色的五彩芒不但果实较硬,口感酸涩,而且即使存放一段时间也不会熟。  红苹果芒 。果实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稍扁,类似“心脏形”,成熟时果皮呈红色至紫红偏黄,果肉橙黄色,组织较致密,味香甜,纤维较多,品质良好。购买时,要挑个大色红、果肩突出圆满的。  红象牙芒 ,个头儿比紫花三号、红苹果芒大而长,果基稍圆,果顶呈钩状,似象牙形,成熟时果皮光滑呈浅黄红,果肉橙黄,质地细腻,纤维少,味甜酸,鲜食最佳。

芒果的品种有哪些?那种最好吃....?

心力
善导
芒果有哪些品种桂七芒又名桂热82号,俗称桂七芒,树势中等,枝条开张,花期较迟,属晚熟品种,成熟期8月中、下旬。丰产稳产,果重200-500克。果形为S形,长圆扁形,果咀明显,果皮青绿色,成熟后绿黄色,果肉乳黄色,肉质细嫩,纤维极少,味香甜,含糖量20%,耐贮运。(桂热还有桂热3号、桂热10号、桂热120号等)台农一号台农一号芒是台湾省风山园艺所自育品种。早熟种,树冠粗壮,生势壮旺,直立,开花早,花期长。较抗炭疽病,适应性广。果实中等,单果重250-300克,果实光滑美观,肉质嫩滑、纤维少,果汁多,糖分含量20%,味清甜爽口,品质佳。青皮芒又称泰国芒,树势中等强壮。果实6月上中旬成熟,果形肾形,成熟果皮暗绿色至黄绿色,有明显腹沟。果肉淡黄色至奶黄色,肉质细腻,皮薄多汁,有蜜味清香,纤维极少。单果重200-300克,可食部分占72%左右,品质极优,是理想的鲜食品种。金煌芒金煌芒是台湾自育品种,树势强,树冠高大,花朵大而稀疏。果实特大且核薄,味香甜爽口,果汁多,无纤维,耐贮藏,平均单果重1200克,成熟时果皮橙黄色。品质优,商品性好,糖分含量17%。凯特芒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实呈卵圆形,果皮淡绿色向阳面及果肩呈淡红色,单果平均重量680克,皮薄核小肉厚,果肉橙质,含糖分17%,迟熟种,成熟期8月至9月中旬。红象牙芒该品种是广西农学院自白象牙实生后代中选出。长势强,枝多叶茂。果长园形,微弯曲,皮色浅绿,挂果期果皮向阳面鲜红色,外形美观。果大,单果重50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15-18%,可食部分占78%,果肉细嫩坚实,纤维少,味香甜,品质好,果实成熟期在7月中下旬。玉文芒6号果实大,平均单重达1000-1500克,果形艳丽,呈紫红色,较多纤维质,种核薄,可食率高,果肉细腻,口感佳,可溶固形物达17-19,丰产性能较好。贵妃芒“贵妃”芒果在台湾经专家研制推出,至今不到10年历史。1997年,台商廖健雄先生到三亚创立鼎立公司,将“贵妃”引入海南。廖健雄先生介绍,“贵妃”的真实名称叫“红金龙”。台湾科研专家在“红金龙”研制成功后,发现其外表美艳无比,表皮青里透红,无任何斑点。果质适度适中,核小无纤维,水分充足。专家们赞叹其品味俱佳。而芒果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作为宫廷贡品深受喜爱,因此科研专家们戏称其为“贵妃”,“贵妃”的美称从此广为流传。紫花芒紫花芒(又名农院3号),该品种是广西农学院1987年从泰国芒实生苗后代选育而成。树势中等,枝条开展,早结、丰产、稳产性较好。花序圆锥形,花序轴紫红色,花期晚,3月下旬至4月开花,能避过低温阴雨期,较耐修剪,适于矮化密植栽培;果实大小适中,呈S形,单果重250-300克,含糖量12-15%,可食部分占73%,后熟时皮色鲜黄,外型美观,酸甜适中,品质中上,较耐贮运。果实成熟期在7月中下旬。金穗芒该品种1993年引进种植,具有早结、丰产稳产特点。果实卵圆形,果皮青绿色,熟后转黄色。果皮薄,光滑、纤维极少,汁多味香甜,肉质细嫩,可食部分占70-75%。成熟期7月中下旬。品质中上,是鲜食、加工俱佳品种。台芽又称黄金煌,田东新引进品种,丰产稳产,品质上等,果实成熟时果皮淡红,果重约500-750克。象牙22号树势强壮,花序座果率较高,果实象牙形,果皮翠绿色,向阳面有红晕,熟后转浅黄色,单果重150-300克,可食部分占63%,果肉橙黄色,品质佳,成熟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耐贮运。因特芒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形呈扁圆形,比凯特芒略小,果皮呈淡红色,果实肉质细腻,纤维极少,耐贮运,果核小,可食部分占95%,气味芳香,含糖量20%。金兴呈红黄色,透明状,有一种透视果肉的感觉,如琥珀色般,肉质与品质属极品,甜度较高,19度左右,果实特大,为1000克以上。文心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实为圆型,平均单果重1000克,果形艳丽,呈紫红色,挂于树上呈葡萄般,套袋后呈红黄色,果核小,可食部分占95%,气味芳香,口感佳,含糖量16-17%,。红苹芒红苹芒果皮光滑,果点明显,纹理清晰。阳光充足的地方,果皮淡红色披蜡质,呈粉红色,外形酷似苹果,故得名红苹芒。果实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高达22.6%,果实大小适中,除具有芒果香味外,还有香蕉、菠萝蜜香味,清甜可口,肉质坚实、细嫩、润滑、果核小,纤维极少。吕宋吕宋芒原名卡拉宝,又称湛江吕宋、蜜芒、小吕宋。原产菲律宾,为该国的主要商业栽培品种和出口品种。1938年由香港引入湛江,1987年引入云南,现广布于全国各产区、墨西哥、美国。树冠圆头形,长势中等。花序圆锥形,花序轴淡紫红色。果卵圆形,果弯微,果嘴明显,属小果型,果实大小与各地降雨量有关,单果重130-250克。成熟时果皮金黄,光滑美观;果肉橙黄色,纤维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17-20%,总糖12.2%,总酸0.63%,果肉率70%-74%。中早熟,在元江6月上、中旬成熟,在景洪7月上旬成熟。爱文爱文原名欧文。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培育,1954年引入台湾后又名苹果芒,为台湾的主栽品种。1984年由澳大利亚引入湛江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编为红芒1号。在湛江、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试种表现均好。树冠圆头型,树形较矮小,适宜密植。果卵圆形或倒卵形,微扁,无果弯与果嘴。属中果型,在海南平均果重为250-300克,成熟时果皮鲜紫红色,皮薄美观。果肉淡黄色,纤维少,风味较淡,品质中上,在台湾糖分含量为12.7白利糖度。中早熟,6-7月成熟。四季蜜芒四季蜜芒为多次开花结果品种,果长椭圆形,果洼浅,微具果嘴,果顶长,属中果型偏小,单果重200-250克。果肉纤维中等,品质中上;可溶性固形物22%,果肉率80%。海豹芒果重2-3斤,果形似海豹而得名,品质中等。鸡蛋芒(粤一号)粤西1号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由吕宋芒实生变异单株选育。在广东湛江、东莞、广州栽培较多。树冠圆头形,枝条较开张,长势强。花序圆锥形,长而大,在湛江盛花期为3月中旬,能多次开花。果卵圆形,腹肩较平圆,背肩直下,几无果弯,果嘴痕迹或无。属小果型,平均单果重120-150克,果皮光滑美观,成熟时黄色。果肉橙黄色,肉细汁多,纤维较少,风味偏淡,品质中等,可溶性固形物15-17%,果肉率70-73%。串芒串芒是广西农学院由象牙22号的芽变单株中选出,因结果成串面得名。长势强,花期较迟,早结、高产、座果率高,且有自然二次开花结果现象。果长圆形,呈S状,品质、外观中等。单果重250-300克,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肩具红晕。果肉味甜带酸,纤维中等,可溶性固形物18%。象牙芒桂冠高圆头形,干枝分枝较小,直立性强。花序圆锥形,花序轴淡红色。果肾状长卵圆形,果弯明显,果嘴痕迹。果形似初生象牙,故名象牙芒。属大果品种,单果重400-1500克,果皮薄而光滑,金黄色,外形美观。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腻,纤维极少,汁多味甜,具蜜香味,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18-21%,总糖12.5-14.3%,果肉率达80%,中熟品种。大白玉又名白玉象牙,原产泰国,树冠宽椭圆形,枝条分枝角度较小,树形紧凑。花序圆锥状,花序轴淡红色,盛花期2月中旬。果长卵圆形(象牙形),果弯明显或较浅,果嘴痕迹或无。属中果型,单果重300-400克。成熟时果皮乳白色至金黄色,向阳面具淡红晕。果肉淡黄色,质地细腻,纤维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18-20%,总糖16.7,总酸0.27%,果肉率75%左右。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成熟。红芒6号原为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栽培品种,1984年由广西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种,该品种适应性较广,树势壮旺,枝条粗壮,长而下垂,发梢力强。叶片长披针形,叶色深,叶缘呈不规则的波浪状,微有卷曲。开花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花梗浅红色,有再生开花的能力,两性花比例25-38%。其果实呈椭圆形,平均单果重500克。成熟果实盖色鲜红色,果肉橙黄色,可食率82.3%,含可溶性固形物15.8%,含糖量13.8%,含酸量0.11%,肉质细嫩、汁多、纤维少、风味浓甜清香,品质上乘。水英达果实中等大,果形美观,成熟后果色呈金黄色。龙井果大1500-2500克,品质差,低产。印度一号又名秋芒、印度901,原产印度,是田东县最早引进的芒果品种之一,该品种树势中等偏弱,植株较矮,主干短,分枝低,枝条开张下垂,分枝多时枝条短小,直立性枝条粗壮。叶节密,腋芽饱满,嫩叶紫红色,老叶深绿色,叶片呈披针形,较厚,叶面平滑,叶缘波浪明显,稍向上卷,叶脉凸起,叶尖及叶基锐尖。花序较短小,长20-30厘米,紫红色,雄蕊与雌蕊长度相等,相互平行。开花期较其他品种迟且长,两性花占12.5%-53.2%。能多次开花,一般开花2-3批。能年年结果,稳产性好。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200克,果皮粗糙,但果肉香味浓郁,纤维少,品质中上。鹰嘴芒(Golek)是芒果一个品种名称,从印度尼西亚传入。花序特长,梗软,部分花序在开花时已下垂,单果重400-800克,最长的果达23cm,每个花序挂果2-5个。果实外形美观,皮色淡绿。果肉橙红色,纤维极少或无,味甜,有香味,品质上等。核小,多胚。桂香芒桂香芒是秋芒和鹰嘴芒的杂交后代。树势中等偏弱,树形松散,发梢力弱,枝条粗,趋向横生,角度较大,外围枝条柔软下垂,树冠扩大较慢。叶片大,色深绿,叶缘呈明显波浪状。花期比紫花芒稍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两性花比率41%~78%。果实淡绿色,长椭圆形,尖端钝,果皮光滑无果粉,果肉橙黄色,纤维少,略具香味。果实较大,不很均匀,平均单果重约300克或,其可食部分占69%~84%,含可容性固形物14%~17.5%,酸甜适中,核小,多为单胚。品质中上,采收期在8月中旬。斯里兰卡(811)从斯里兰卡引进,早结丰产稳产,品质中下,属加工品种。枇杷芒泰国枇杷芒,是近年来研发而出的新兴芒果种类。体态肥硕,看起来 "富态"十足,外形娇小如鸡蛋内里可大有乾坤,吃起来甘甜多汁,不但超越车厘子的清脆爽口,而且营养成分甚多: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A成分也特别高。澳芒澳芒,金黄色,个头大,每个超过一市斤,外表光滑靓丽,颜色呈金币黄色带有红色霞晕。芒果什么时候吃最好具体的芒果的食用时间其实是根据自己的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决定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自己在吃晚饭之后最好是不要吃芒果,这个时候,对于芒果的吸收是非常的不好的,而且容易加重自己的肠胃的负担,而且要注意的是如果自己的肾脏的功能不是特别好的话也应该是少量的食用芒果,因为芒果的消耗的过程当中容易造成自己得肾炎的加重,而且芒果是属于寒凉之类的水果,如果肠胃本身偏寒的话也是应该少吃的。

芒果的种植方法

优旃
歌利亚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xiaozhua2芒果栽培技术一、概述  芒果栽培历史悠久,4000年前印度已有栽培.我国是芒果原产地之一,据报道,冬芒为我国仅有,海南栽种芒果的历史超过300年。芒果营养丰富、含糖量和热量高,维生素A和C极丰富,果肉芳香甜滑,风味独具一格,有“热带果王”的荣誉,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欢迎。除作鲜果外,还可制果汁、果酱、罐头、腌渍、酸辣泡菜及芒果奶粉、蜜饯等。  芒果容易栽培,一般嫁接树植后3年可结果,在管理良好的情况下5-6龄树亩产可达400~500公斤,亩产值可达人民币2000元或更高。  二、生物学习性  (一)生长和发育  l、枝梢生长习性芒果枝梢呈蓬次式生长.芽由苞片包裹,生长时苞片先绽开,芽梢伸长,叶片开展,苞片随即脱落。中、下部叶片互生,叶距较大。一般苗期和幼树每年抽6—8次梢,幼龄结果树抽2-4次,成龄树1—2次。3-5月抽生的枝梢为春梢,6—8且为夏梢,9~11月为秋梢,12-2月为冬梢。在海南秋梢是主要结果母枝。但春、夏梢也可成为结果母枝,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某些品种在12-1月抽生的冬梢也能开花结果.从芽萌动至枝梢停止生长、叶片老熟历时15-35天。夏、秋梢历时较短,冬梢较长。枝梢生长与根系生长交替进行。  2、开花结果习性  (1)花芽分化在正常情况下,本省芒果花芽分化从

芒果树应如何复壮

贝斯特
阴阳刀
概述 芒果栽培历史悠久,4000年前印度已有栽培.我国是芒果原产地之一,据报道,冬芒为我国仅有,海南栽种芒果的历史超过300年。现在,东方、琼中和儋州市都有100-200年的老芒果树.至2002年,全省芒果种植面积超过63万亩,产量15万吨,约占全国芒果栽培面积的32.3%和产量的27.3%。 芒果营养丰富、含糖量和热量高,维生素A和C极丰富,果肉芳香甜滑,风味独具一格,有"热带果王"的荣誉,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欢迎。除作鲜果外,还可制果汁、果酱、罐头、腌渍、酸辣泡菜及芒果奶粉、蜜饯等。  芒果容易栽培,一般嫁接树植后3年可结果,在管理良好的情况下5-6龄树亩产可达400~500公斤,亩产值可达人民币2000元或更高。生物学习性  (一)生长和发育  l、枝梢生长习性芒果枝梢呈蓬次式生长.芽由苞片包裹,生长时苞片先绽开,芽梢伸长,叶片开展,苞片随即脱落。中、下部叶片互生,叶距较大。一般苗期和幼树每年抽6-8次梢,幼龄结果树抽2-4次,成龄树1-2次。3-5月抽生的枝梢为春梢,6-8且为夏梢,9~11月为秋梢,12-2月为冬梢。在海南秋梢是主要结果母枝。但春、夏梢也可成为结果母枝,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某些品种在12-1月抽生的冬梢也能开花结果.从芽萌动至枝梢停止生长、叶片老熟历时15-35天。夏、秋梢历时较短,冬梢较长。枝梢生长与根系生长交替进行。  2、开花结果习性  (1)花芽分化在正常情况下,本省芒果花芽分化从10月下旬至11月开始。使用催花剂则任何时候都可能分化。从花芽分化至花序的第一朵花开放历时20-39天,但第一朵花开放后花序还在继续伸长。适当的低温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气温高有利于两性花的形成。  (2)开花芒果树自然开花在每年12月至次年1-2月,有时会早至11月或迟到次年3月,盛花期在春节前后。一个花序从第一朵花开放至全花序开放完毕需15-25天,一株树的花期约50天。芒果花有两性花与雄花,两性花有发育正常的雄蕊和雌蕊,可进行正常的传粉受精和结实;雄花没有雌蕊,开花后不能结实。多数栽培品种两性花占15%以上。一朵花从花瓣展开至柱头干枯约1.5天。  (3)果实发育开花受精后子房开始膨大,约经1.5个月后迅速增大,采果前10-15天增长极缓慢或不增长,这时主要是增厚、充实、增重。从开花稔实至果实青熟,早熟种需85-110天,中熟种100-120天,迟熟种120-150天。在果实发育期间有两次明显的落果高峰:第一次在花后两周左右,主要是受精不良的小果枯黄脱落,落果量较大;第二次在花后4-7周,除小部份是发育不良的畸形果或败育果外,而是因养分和水分不足造成落果。花后2.5个月以后很少再发生生理落果,到80-85天只有风害、裂果或病虫害才招致落果。果实收获期在5-7月,因品种和地区而异。  (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低于20℃生长缓慢,低于10℃叶片、花序会停止生长,近成熟的果实会受寒害。低于3℃幼苗受害,至0℃严重受害。  2、水分与湿度芒果枝梢生长,开花结果和果实发育都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但花期和新梢生长期连续降雨、大雾或空气湿度大易发生病害,影响授粉,并引起枯叶、枯花、枯果。果实发育期多雨易诱发煤烟病和炭疽病,影响果实外观,降低品质,延缓成熟,果实采后也不耐贮运。  3、光照芒果为阳性树种,光照充足则开花结果多,果实外观美,含糖量高,品质好耐贮运。特别红芒类,在光照不足时红色淡或不显露。  4、风叶大,枝叶浓密的品种,6级风会导致落果和扭伤枝条,8级以上会导致大量落叶和折枝。因此海南种芒果必须营造防护林。  5、土壤和海拔芒果对土壤要求不苛,在本省600米以下的地区均可栽培芒果。但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于3米以下,排水良好,微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  国内外经验认为:年平均温度21-27℃,最冷月均温12℃以上,无霜;年雨量不低于1300毫米或虽干旱而有灌水条件,冬春无低温阴雨,天气,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这是发展芒果商品生产最理想的环境。本省昌江至三亚一带沿海台地的气候环境适宜发展优质芒果生产。  二、栽培品种  芒果属有39个种。商业栽培的品种主要属M.indica L.这一种,原产印缅边界。全世界的芒果栽培品种有1000多个,从植物学分有两大种群:  (一)单胚类型:种于仅有一个胚,播种后仅出一株苗,实生树变异性大,不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印度芒及其实生后代(如红芒类)、我国的紫花芒、桂香芒、串芒、粤西1号和广西"红象牙"等均属单胚品种。  (二)多胚类型:种子有多个胚,播种后能长出几株苗,能发育成苗的胚多属无性胚,故实生树变异性小,多数能保持母本性状,菲律宾品种,泰国芒及海南省的土芒多属这一类型。  海南省栽培的芒果有80多个品种与类型,从其适应性和经济性状可分为三大类:  (一)优质品种果实品质好,果形和外观吸引人,且多为世界着名品种,在市场受欢迎,售价较高。但这类品种适应范围较狭窄,在我省西南部和南部冬春高温干旱地区栽培产量和质量较好,但在冬春常有低温阴雨的地区产量不稳定,商品价值也较低.主要品种有:  1、吕宋芒原产菲律宾。果实卵状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约200克。常有浅短腹沟,果喙小而尖锐。未熟果浅绿色,成熟后金黄色。果肉深黄色,质腻滑,味甜芳香,无纤维感,品质极佳。种子扁薄、种仁小、多胚可食部份高。果耐贮运,货架寿命较长。嫁接亩植后3年结果,5-6龄树亩产可达400-500公斤。5-7月成熟。  2、白象牙芒原产泰国,是我省生在优质商业栽培品种之一,嫁接苗植后3一4年结果,5-6龄树亩产达300-488公斤,5-7月成熟。果长而形似象牙,果顶略呈钩状,平均单果重300-350克,成熟时果皮浅黄或黄色,向阳的果实时有粉红的晕。果肉浅黄色,质腻滑,味清甜,无纤维感,品质上乘。种子弯刀状,约占果重的1/10,多胚。果实耐贮运,货架寿命较长。  此外,还有黄象牙、红象牙(果肉较红)、广西红象牙(果皮红)。黄象牙两性花少、产量低;其余两种品质较差。  3、白玉芒又名"文昌白玉芒",1964年华南热带作物学院从文昌县农家搜集培育成。嫁接树植后3年结果,5-6龄树亩产达300-500公斤,熟期与白象牙芒相近。果实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200-250克,成熟果乳黄或浅黄色。品质、风味与白象牙芒相似,但甜味更浓。种子扁薄,多胚。是一个早结丰产、稳产、优质的品种。  4、泰国白花芒又名青皮芒,原产泰国,其特点是自果实的腹肩至果腹有一条明显的沟槽,果皮多为暗绿色,果肉淡黄色,质腻滑,味浓甜,芳香,纤维少,品质优。种子扁薄,多胚。产量中等,植株易感流胶病。其果皮青色,肉色淡,在一些地方影响其销路和价值。  5、椰香芒又名"鸡旦芒",台湾名"大益利",原产印度,在我省西南部栽培较早结果和丰产。其嫁接树植后3-4年结果,6龄树亩产可达500-600公斤。5-7月成熟,果实卵形或长卵形,平均单果重120-150克,水肥充足者达200克。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橙黄色或橙红色,肉质结实、细腻,纤维极少,味甜,有椰乳香气。种子单胚,果皮厚,较抗果实蝇为害。在光照充足环境下较高产,但在丰年加施肥、修剪不及时植株易衰竭,导致次年减产或失收。该品种易感染白粉病与流胶病。  6 台农一号  为台湾省风山热带园艺分所用海顿(Hden)和爱文(Irwin)杂交选育的矮生早熟新品种。树矮,节间短,叶窄下,抗风抗病力强,着果率高。引入海南省后,在三亚试种,表现为较丰产。嫁接苗定植后3年结果,单株产量可以达到5-10千克或更高。4月底至5月上旬成熟,果实呈尖宽卵形,稍扁,单果重150-200克。完熟的果实黄色,近果肩半部长带胭脂红色,外观美丽。果肉深黄色,组织较细密,味甜,纤维少,质地较细滑,品质好。根据台湾资料介绍:果肉糖度达22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分析:可溶性固形物16.8%,总糖16.76%,有机酸0.12%,维生素C4.5毫克/100克,可食部分60.6%。对炭疽病抗性强,耐贮运,货架寿命长。目前是海南的主载品种。  (二)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品种这类品种有多次开花结果的特点,无论在冬春干旱或有低温阴雨的地方种植都会有较好的收成。多数年份能年年结果。但商业品质较差,经济价值较低.主要品种有:  l、秋芒又名(901)、"印度1号",原产印度,现为我省主要栽培品种和果汁加工品种。其植株矮小、树型紧密、早结果、非生产期短.丰产稳产而品质较好,风害较轻,适应性较强。在适当密植的情况下,植后第3年亩产可达700公斤,4-5龄可达1000公斤以上。果实斜卵形,平均单果重约200克或更大。成熟时果皮金黄色至橙黄色。果肉橙黄色,肉质较细滑,味浓甜而带椰乳芳香,纤维较少,品质较好。较耐贮运,种子单胚。在果实发育期干旱而阳光充足者其外观较好,但在多雨地区果实易得炭疽病、煤烟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果皮粗,外观差。  2、粤西1号芒是吕宋芒实生变异株系,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越带作物研究所选育成.其植株形态酷似吕宋芒,但叶色稍黄,叶尖钝尖。嫁接苗植后2-3年结果,树冠达4米直径时单株产量可达40-5O公斤,在海南5-7月成熟,果较小,单果重120-150克,长卵形,果顶尖小,横切面几呈圆形。成熟果全黄色,果肉深黄至橙黄色,肉较细滑,纤维偏少,味甜带酸,但稍淡,品质比吕宋芒差。种子单胚。  该品种耐低温阴雨比其他品种强,较稳产高产、早熟,可在本省各地栽培。  3、紫花芒由广西农业大学选育成,植株生势健壮,丰产稳产,果实发育期干旱时外现较鲜明。嫁接苗植后3-4年结果,6龄树亩产可达1000公斤或更高。6-7月成熟,果实略呈"S"状椭圆形,平均单果重约200克,成熟时金黄色,果肉黄色。肉质较细滑,味谈甜带酸,芳香。食用品质中等。种子单胚。在春季有低温阴雨地区可发展此品种。  4、桂香芒是鹰咀芒与秋芒的杂交种,由广西农业大学育成,较丰产。在海南6-7月成熟,果实倒卵形至长卵形,果顶较尖,偏向果腹一侧,平均单果重35O-400克.果皮绿色或黄绿色,果肉深黄色,汁多;纤维长、肉较稀栏,味淡甜,品质一般。单胚。  此外,适应性较强,较高产的尚有串芒(811)和象牙芒变种2号(又名象牙芒22号)等。  (三)红芒类泛指果皮红色或带红色的芒果品种。有近百个品种(类型),多属单胚,各品种产量和品质差异很大。在干旱、光照足的地方,果皮红色深,鲜艳,复盖面大;在多雨地区(或年份)颜色淡或不明显。一般以花果期高温干旱地区种红芒经济效益较好。我省较好的红芒果种有:  1、海顿芒1963年和1972年引人。嫁接苗植后3年结果,4-6龄树单株结果10-15公斤。果实圆球形,平均单果重约250克,有明显的"果鼻"。成熟时果皮底色深黄或橙黄,盖色鲜红。果肉橙黄色,汁多,肉结,纤维较少,味甜芳香,品质较好,但未充分成熟时近果蒂部常有松香味。种子单胚,较耐旱耐瘠,但水肥充足时果更大。  2、吉禄芒也有译作"吉尔"芒,广东称为"红芒6号",原产美国佛州。在湛江试种认为较高产稳产。在海南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试种结果亦良好。6-7月成熟,果实宽椭圆形,稍扁,平均单果重约200克,有明显的果咀,成熟时底色黄,盖色鲜红。果肉黄色,肉质较腻滑,纤维少,味甜芳香,品质好。种子单胚。  3、爱文芒有译作"欧文"芒可"爱尔文"芒,在台湾叫"苹果芒",原产美国佛州,1984年自澳洲引入南亚所,在湛江和海南试种表示较好。果实倒卵形,果皮底色深黄,盖色鲜红。果肉黄色,肉质腻滑,纤维少,味甜,品质较好,种子单胚。  4、凯帝芒原产美国,以高产、优质着称,是美国主要栽培品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栽培品种。1991年自美国引入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高接树2年即结果,单株产量达10公斤,1993-1994年连续结果,7-8月成熟,单果重约400克,椭圆形,果皮底色黄或橙黄,盖色暗红。果肉厚,质腻滑,纤维少,味甜芳香,品质优良。种子小,仅占果重的7.5-8%,单胚。  5贵妃芒  又名红金龙,台湾省选育品种,1997年引入海南省。该品种长势强壮,早产、丰产,4-5年生嫁接树单株产量为20-30千克或者更高,年年结果,结果性能不亚于台农一号,但比之更早熟。果实长椭圆形,果顶较尖小,果形近似吕宋芒,单果重300-500克。未成熟果紫红色,成熟后底色深黄,盖色鲜红,果皮艳丽吸引人。在收获期天旱而光照充足时,果实较耐贮运,味甜芳香,一般无松香味,糖度14-18度,种子单胚。目前在海南已经成为主栽品种之一。  此外,品质好,产量高的尚有里宾斯芒、肯特芒;高产、美观、耐贮运的有汤朱芒。近年来,从台湾引进了一些高产、优质芒果品种有台农一号、贵纪芒。  四、栽培技术  (一)培育砧木苗  1、种子处理用本地土芒作砧木较好。芒果种子易丧失发芽率,取出新鲜的种子应马上洗净果肉、晾干即剥壳催芽。  2、播种芒果种子有厚壳,影响发芽,剥壳催芽出苗率提高一倍,可在树荫或荫棚下设沙床,沙床高15-20厘米,把去壳的种仁种腹向下,一个接一个排列沙床上,行距3-4厘米,种后盖上细沙、淋水并保湿,经10-15天发芽出土。  3、移苗苗床整理与一般作物同。当催芽的种子芽长10-15厘米,叶片未开展前移苗。苗距22×15-20厘米,每亩可育苗6000-8000株,自沙床上全根起苗,保持种仁完整,主根长10-15厘米,栽植深度如原苗,植后淋定根水。  4、管理及时淋水,盖50%阴蔽度的临时荫棚能有效地减少苗木受灼伤,提高成苗率,适时追肥,待幼苗长出2蓬真叶后,每亩施尿素5-8公斤;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和叶枯病;害虫主要有横纹尾夜蛾、瘿蚊、切叶象甲、潜皮细蛾、介壳虫和蚜虫等,每抽新梢时应喷药防治。  (二)嫁接  1、补片芽接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易学,接穗利用率高,通常每米接接穗可接20株苗左右;接活后可用裸根芽接桩直接定植。一般以3-10月为芽接适期,在昌江和东方可延至11-12月。雨天及刮干热风时不宜芽接。  2、切接其优点是不受物候相和剥皮难易的影响,只要温度达20℃以上任何时候都可嫁接,且成活后抽芽成苗快。但技术耍求高,砧术和接穗的切面要非常平滑才能接合良好。要待接穗老化后定植才易成活。  3、枝腹接优点与切接同,且可利用穗定老熟的顶梢嫁接,成活后截砧,不成活着重接。对嫁接苗要淋水保湿;及时抹除砧木萌芽。抽梢时及时喷药防病虫.如果留圃时间长,当接穗超过60厘米时要截顶,促进分枝。嫁接苗多以袋装苗出圃,出圃标准是:砧木茎粗0.8-1厘米以上,接穗已抽两次梢,叶片老熟,接茎粗不低于0.45厘米,已形成新的根系;如果是袋装砧嫁接成苗,砧木根已穿袋伸入地下,则起苗后需置荫棚下15-20天,待长出新根,枝梢不再萎蔫才能出圃。  也可用地栽芽接桩裸根出圃,直接定植于大田,技术掌握好者成活率达95%以上。但发芽和生长不一致,影响果园整齐度。裸根芽接桩以茎粗1厘米以上,根、茎无损伤者为好。  (二)开垦与定植  1、规划与开垦选择气候条件适宜;土层深厚、肥沃、土质不易板结,不积水;靠近水源之处建果园。较大的果园应根据地形地势划分小区,规划防护林,排灌系统,道路及其他设施。园地两犁两耙,树头,茅草,大芒等要清除干净。坡地按等高开环山行或梯田。  2、植地准备  (1)种植密度,因气候、土壤肥力及品种不同而异。当前各地种植密度有5×4厘米(33株/亩)、5×3厘米(44株/亩)或4×3米(55株/亩)。为了增加早期收益,开始定植4×3米,收获3-5年后可在加密行隔株疏伐成6×4米。  (2)植穴准备:定植前2-3个月挖穴,宽80厘米,深70厘米,每穴施腐熟的猪、牛粪或土杂肥20-30公斤,过磷酸钙0.5-1公斤,肥料与表土混和回穴。  3、定植以6-8月定植为好。如有灌水条件,在西南和南部9-10月也可定植。如用袋装苗,在非干旱地区可在3-5月定植。以阴天或雨前定植为好。用裸根苗定植应保持根系舒展;用袋装苗定植则不能踩压土团。定植深度以根颈平土面为宜。植后淋透定根水并加复盖。  (三)施肥  1、幼树施肥以氮、磷肥为主,适当配合钾肥,过磷酸钙、骨粉等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追肥以氮肥为主。植后抽出1-2次梢时开始追肥,3、5、7、9月各施一次追肥,每次每株施尿素10-20克,9月施复合肥。如天旱可施1-2%的液肥或1:4的稀粪水,第二年用肥量加倍。在6-8月结合压青扩穴增施有机肥。每株施绿肥50公斤,猪、牛粪或土杂肥20-30公斤,或花生饼、过磷酸钙0.5-1公斤。  2、结果树施肥以氮、钾肥为主,钾的用量不少于氮,并配合磷、钙、镁肥。具体抓好如下四次肥:  (1)催花肥10-11月施催花肥。树冠4米以内的(下同),每株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50克或复合肥250克。树冠增大,施肥量相应增加。  (2)谢花肥当开花量大时,在谢花后每株施尿素100-150克,或结合喷药加入1%的尿素或硝酸钾作根外追肥。  (3)壮果肥谢花后约30天为果实迅速增长期,也是幼龄结果树春梢抽生期。此时至收获前15天应追施氮、钾肥1-2次,或作根外追肥,以保证果实发育所需的养分。  (4)果后肥采果后立即施重肥,在丰收年可于收果前后先施速效氮肥,每株施尿素150-200克,其后再施有机肥和磷肥。  (四)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芒果速生、早结果、丰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1、幼树的整形修剪植后苗高80-100厘米开始整形。  (1)自然圆头形树冠整形定干苗高80-100厘米时摘心或短截,促进主干分枝。  --培养主枝主干抽枝后,在50-70厘米处选留3-5条生势相当,位置适中的留作主枝,其余摘除。如生势差异大或位置不适当,可通过拉、压枝条或人工牵引予以纠正。主枝与树干夹角保持50-70度。  --培养副主枝当主枝伸长60-70厘米时摘顶,促进其分枝。在50-60厘米处选留3条生势相近的分枝,其中两条留作副主枝,顶上一条留作主枝延续枝。待延续枝伸长50-60厘米时再留第二层副主枝;如法再留第三层和第四层副主枝。所留副主枝应与主枝同在一平面上,与主枝夹角应大于45度,避免枝条重叠或交叉。副主枝长度不宜超过主枝。  --辅养枝及其处理由副主枝抽生的枝条可发展成枝组,也可发育成结果母枝,不宜剪除。对徒长性的强枝宜短截,促进分枝,以保持枝条的从属性;对扰乱树形的直立枝,交叉或重叠枝应予剪除。结果2-3年后,一些枝组生势变弱,或位置不适当,影响树冠通风透光者或逐步疏除。  在幼树整形修剪中,主要是培养骨干枝、尽量增加分枝级数,控制徒长枝,修剪位置不适当的枝条。在定植后2-3年内培养50-60条生长健壮而不徒长,位置适宜的末级枝梢,形成矮生,光照良好的圆头形树冠,为早结果打好基础。  (2)自然扇形树冠整形  --选留主枝与副主枝主干截顶抽芽后,选留3个枝,其一作延续主干,另两条作第一层主枝,这两条主枝相对成一直线,各与行向成15度角。如角度不合,可通过人工牵引予以校正。待延续主干伸长后,距第一层主枝100-120厘米留第二层主枝,分枝方向与第一层呈斜十字形。以后整个树冠呈长圆或哑铃形。  --副主枝及枝组的培养同圆头形树冠,为防结果后枝条下垂,初结果树在主干上缚一竹竿作结果后吊枝之用。  (3)结果树的剪修此时修剪以短剪和疏删为主。  A、花芽分化前修剪在海南于10月中下旬疏除过密枝、阴弱枝,病虫枝、交叉、重叠和徒长枝,增加树冠透光度,促进花芽分化。对生长过旺、多年不结果的植株可通过主枝环状剥皮、环割、扎铁丝及断根等方法抑制植株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B、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约3-4月)剪除影响果实发育的花梗与枝条,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及过小的败育果,两个果粘在一起的易拈惹虫害,应去除一个,一穗果保留3-4个发育正常的果即可。对未结果或开花不结果的枝条可酌情短截,促进抽梢,培养来年的结果母枝,也可增加树冠的透光度。  C、采果后修剪这是重点修剪时期,采果后及时短截结果枝至该次梢的基部2-3节。如出现株间枝条交叉,可短截至不交叉为止。对树冠中的病虫枝、过密、交叉、重叠枝和阴弱枝予以疏除,对因多年结果而衰竭的枝条和徒长枝一般应予剪除,但如位置适宜,或树冠衰弱,也可短截更新,复壮树冠。  (4)老弱树更新复壮经10余年或几十年结果,或因失管和病虫害导致枝条衰老,结果少,产量低的植株,可进行重截更新复壮。方法是:在离主干60-80厘米处重截主枝,重新培养骨干枝和枝组。根系也进行相应的短截,促发新根。可在离树干2米左右挖深、宽各40-50厘米的环状沟,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诱发新根。截干时间以10月至次年3月为好。经更新的植株,在正常管理下2年后便能有较好的收成。  无论整形或修剪,都必须与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紧密结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五)其他农业措施  1、套袋护果经验证明,收获前30-35天用白纸或旧报纸套包果实是培养优质果,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经套袋的果实不受果实蝇和吸果夜蛾为害,不受枝叶刮损果皮,保持果面鲜美。一张旧报纸可制6-8个袋,每公斤报纸可制袋140-160个。套袋前先喷药杀菌杀虫,套后用钉书钉封袋口即可。  2、应用生长调节剂保果或调节花期  (1)用多效唑调节结果期用多效唑(pp330)调节花期,可使收获期提前至四月。一般用量是每米树冠施15%的多效唑10克,土施结合喷药效果更佳。施后60-100天抽花蕾,连续2-3年有效。  (2)花前喷200ppm的乙烯利能促进花芽分化;在盛花期喷20ppm2.4-D;70ppm 赤霉素或30ppm萘乙酸均能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  (3)开花结果期喷叶面宝,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也认为有增产效果。  五、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1、芒果炭疽病为害嫩梢、花序和果实。湿度高时易发病,高温多雨季节尤甚,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除杂草,清除病枝、病叶、病果;疏通树冠,增加透光度,减少病菌滋生条件。  (2)喷药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1%波尔多液,40%多菌灵200倍液,25%代森锌4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在花蕾期每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小果期每月喷一次;抽梢期自萌芽开始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2、芒果白粉病多发生于开花结果期,为害花序和叶片。防病方法:(1)在抽蕾和开花稔实期喷320筛目的硫横粉,每亩0.5-1公斤。但高温时不宜喷施,以防药害。(2)喷70%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3)喷20%粉锈灵1500倍或45%超微粒胶体硫250-500倍液,每20天喷一次。此外还可用0.025-0.125%硝螨特,40%灭病威胶悬剂,400-600倍液或0.3-0.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每10-15天喷一次,连续2-3次。  3、流胶枝枯病为害枝条,引起流胶,皮层坏死和枯枝。防治方法:用刀削开病部,涂上10%波尔多浆保护;苗期发病可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喷1%波尔多,或40%多菌灵2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保护,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  此外还有细菌性黑斑病和芒果灰斑病。  (二)主要虫害  1、芒果横纹尾夜蛾俗称梢螟或钻心虫。其幼虫蛀食,嫩梢及花序,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防治方法:(1)每年冬前清园,并在树皮缝隙、残桩腐木及土表搜索虫蛹;平时也可在树干上捆缚稻草或木糖,引旅幼虫化蛹,8-10天搜捕一次,消灭虫蛹。(2)化学防治:在嫩梢或花序露出1-3厘米即喷杀虫剂防治,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常用的药剂有①90%敌百虫、50%速灭松或20%杀虫畏800倍液;②40%乐果或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③50%稻丰散200倍液。用杀螟松、敌敌畏、磷胺或灭百可等可有效。  2、芒果扁喙叶蝉又称芒果短头叶蝉,为害花序和幼果,导致落花落果而歉收,并诱发煤烟病,也有害芽、嫩梢和叶片。当田间有叶蝉活动时即需喷药防治。主要药剂有(1)50%叶蝉散,50%杀螟松乳油,50%稻丰散,25%亚胺硫磷,50%杀螟腈或50%马拉硫磷等1000-1500倍液;(2)20%速灭杀丁2000倍液;(3)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或15%残杀威乳油500-800倍液;(4)20%害扑威或20%速灭威600-1000倍液;(5)10%高效灭百可4000-6000倍液;(6)40%乐果和80%敌敌畏乳油各800倍混合液。  3、柑桔小实蝇和吸果夜蛾为害将成熟的果实,导致采前落果而减产。采前30-35天果实套袋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其次是在果实发育后期每隔10天喷90%敌百虫或除虫菌800倍液,但采前15天应停止喷药。  此外还有芒果脊胸天牛,芒果瘿蚊,切叶象甲,蚜虫和介壳虫等。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热带的蔬菜有哪些??

父邪母邪
火鸟
第一章 南亚热带蔬菜生产概况南亚第一节 蔬菜生产的气候优势 我国南亚热带疆域广阔,面积居世界之首,占我国总面积的3.8%。 南亚热带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日较差大,夏季多雨,无酷暑,冬春干旱;再加上复杂地形的影响,形成小气候的复杂多样,这样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各种蔬菜的生长发育,并且有利于蔬菜的立体栽培。从攀西地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来看,该地区全年都是蔬菜的生产季节,生长活跃期达10-12个月之久,蔬菜生产种类繁多,不少蔬菜的种类和品种,如蕃茄、辣椒、茄子、黄瓜、莴苣、白菜等,基本上能周年生产供应;其中冬春季笋、洋葱等,在国内蔬菜市场上具有上市早、质量好的优势,为“南菜北运”的抢手货。 南亚热带气候,不仅宜于蔬菜的栽培与生长,而且有利于蔬菜种籽的繁育。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冬春多雨,日照较少,气温日较差小,给蔬菜种子的繁育特别是小花器蔬菜的留种造成困难,种子质量差、产量低。但是四川的攀枝花、西昌,云南的华坪县等南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适宜,繁育的蔬菜种子具有上市早、籽粒包满、色泽鲜艳、产量高、质量好等优点,特别是莴苣、大葱等小花器蔬菜种子的繁育,更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成都、重庆、浙江、上海、江西等地纷纷来到攀西一带繁殖种子,或从攀西采购莴苣、大葱等蔬菜种子,攀西繁殖的莴苣种子还进入台湾、香港等地。事实表明,攀枝花、元谋、华坪、西昌等地已成为全国小花器蔬菜繁种的优良地区。第二节 蔬菜生产发展历程 南亚热带蔬菜的生产与开发,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发展起来的。各地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资源条件,为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开发名、特、优、新、早的蔬菜,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逐步形成一些新兴的蔬菜名产区,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在全国大市场流通,在我国形成了“南共北运”、“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的新型产销形式,如广东的湛江、广西的百色、云南的元谋、四川的攀枝花等地,都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冬春早市蔬菜,产品不但销往国内大中城市,而且通过边贸销往独联体国家。 发展历程以四川攀枝花为例:攀枝花市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地区,又是国家重要的钢铁的能源基地,蔬菜等副食品的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专家对攀枝花的蔬菜生产和供应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建市初期,由中国农科院的刘红、朱德慰等专家组成工作组,到攀枝花等地带领不地科技人员,进行各种蔬菜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西南农大的刘佩瑛教授、陈世儒教授和其他地区的专家也先后到攀枝花考查蔬菜生产,并给予技术指导。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方面的通力配合,攀枝花蔬菜生产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经历了全靠调入供应到自给有余的艰苦历程,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地政府为充分发挥攀枝花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优势,把蔬菜作为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国家和四川省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市、县(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大力开发冬春早市蔬菜,已建成较高标准的重要国家级“南菜北运”基地0.67万公顷,每年运销冬春早市蔬菜10余万吨到全国各大城市,并通过边贸销往独联体国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蔬菜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村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有关专家和当地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蔬菜栽培品种由几个发展到百个以上,并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市场需要,筛选出一系列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在蔬菜栽培技术方面,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研究,形成了完整的耕作制度和系统的栽培技术,栽培水平已居于国内先进水平,显著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蕃茄、茄子、黄瓜、冬瓜、苦瓜等品种一公顷平均产量由15000kg提高到60000-75000kg,高者达22.5万kg,一公顷的经济效益高者达到15万元。广东的湛江、云南的元谋、广西的百色等地也同攀枝花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已形成重要的“南菜北运”的新型产销模式,成为我国蔬菜“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的重要生产基地。 南亚热带地区,发挥了资源优势,开发冬春早市蔬菜,建设南菜北运基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蔬菜生产由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农业,产品的销售,由过去的商业统管转为多种销售方式,为冬春早市蔬菜生产架起了通向市场的桥梁,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蔬菜生产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丰富当地市场和调剂全国市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节 南亚热带蔬菜生产的种类及资源 我国是世界最早的蔬菜起源中心之一,又是许多蔬菜的第二起源中心,对世界蔬菜的发展和蔬菜种质资源宝库的形成,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西晋永安元年(公元304年)嵇念所著《南方草木状》一书及稍后的一些文献记载来看,并经与其他一些著作对照分析,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属于第一起源中心的蔬菜品种有刀豆、越瓜、蕹菜、苋菜、草石蚕(螺丝菜、宝塔菜)、芋、山药、韭菜、薤、竹笋、食用菌等,属于第二起源中心起源的蔬菜有绿豆、短豇豆、丝瓜、茄子、冬瓜、苦瓜、落葵、磨于、山药、姜等,至今在华南和西南一些南亚热带区域及其山区均能找到这些种类的野生种。 南亚热带区域独特的气候资源,为这些地区栽培的蔬菜种类带来了特色。从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栽培的蔬菜品种来看,象茭白、金针菜、豆薯、香椿、木耳等,不少品种都是我国所仅有的,各种蔬菜的栽培变种更是不可胜数。我国在“六五”至“八五”期间开展的对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和保存,征集保存了2万余份蔬菜品种资源。其中大部分品种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而在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区内分布之广更为突出。1982年,在攀枝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主持下,完成了攀枝花市蔬菜品种资源的调查工作,查明全市共拥有蔬菜品种370多个,其中地方品种135个,引进的优良品种230多个;经过整理分析,全市蔬菜品种共分为15大类(包括部分野生、半野生品种),在植物学分类上分为27个科、92个种。调查结果表明,攀枝花市蔬菜品种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充分地显示出它所具有南亚热带地区蔬菜生产的优势。 南亚热带地区的野生蔬菜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国大部分野生、半野生蔬菜,如蕨菜、蕺菜(侧耳根)、马齿苋、野苕子、鸭跖草、夏枯草、水芹、野韭菜、山莴苣、小米椒、野苋菜、山土瓜、野生食用菌等。在南亚热带地区,特别是这个气候带的山区内,均能找到。以四川攀枝花为例,常见食用和种植的有蕨菜、蕺菜、苋米菜、灰刁菜、斑鸠菜、青叶和红叶马齿苋、紫背天葵、牛耳大黄及香菇、木耳、鸡枞、牛肝菌、松茸等野生食用菌。在种类繁多的野生和半野生蔬菜品种中,有一些有特殊价值和开发价值的种质资源,例如,云南的一些地方和四川攀枝花生长的黑籽南瓜,是瓜类特别是黄瓜最佳的嫁接砧木材料;又如,小米辣椒的抗病力强,抗逆性也强,是辣椒的重要种质资源,它辣味重、清香,是最佳的调味品资源。第四节 南亚热带蔬菜生产的展望 南亚热带地区蔬菜生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生产潜力,在发展此项事业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研究解决的。 一、建立稳产高产的“南菜北调”蔬菜基地 建立“南菜北调”蔬菜生产基地,是利用南亚热带区域冬春气候优势,开发种植喜温性蔬菜,发展商品蔬菜生产的一条成功经验。基地建设与开发,不仅可使当地的早熟茄、瓜、豆类等喜温蔬菜大量运往“三北”各大城市,丰富北方地区的冬季特别是元旦、春节市场,同时也带动了产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为蔬菜生产实现全国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和产业化经营、繁荣城乡经济作出重大贡献。 开发冬春早市蔬菜生产,实现蔬菜的稳产高产,必须建立较为合理的蔬菜生产结构,并注意把蔬菜单一种植结构逐步转移到“菜、牧(渔)、农”相结合的复合结构。这样做,可以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有利于保持环境的生态平衡。在蔬菜种植方面,就注意蔬菜生产的合理布局,实行合理的轮作,充公利用城镇的大量肥源,培肥地力,推行菜地配方施肥,实现稳产高产。 二、建立蔬菜周年均衡生产和供应体系 从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的情况来看,蔬菜生产和供应各有其不同的方式,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就近生产、就近供应的方式,逐渐转移到加里福尼亚、佛罗里达、得克萨斯等自然条件最好的少数几个州,其中仅加里福尼亚一个州的蔬菜产量就达全国产量的一半。美国采取各地供应全国,从而形成蔬菜的“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的体系。而日本蔬菜生产体系和供应方式则与美国截然不同,他们采用“分散生产,集中供应”的体系,充分利用日本各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交通种植蔬菜,同时积极发展保护地蔬菜和加工蔬菜。至于欧洲一些国家,除建立当地蔬菜生产与供应的体系外,均需从国外输入蔬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包括我国)依靠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廉价劳力,生产成本低、利润高的蔬菜,销往欧洲各国。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多地少,加之日益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也宜建立常年均衡生产供应的蔬菜生产体系。各地可以采取露地种植与保护地种植等适宜措施,发挥各地的气候优势,按照各地的种植习惯与种植技能,实行排开播种,分期收获的方法,并因地制宜地改革耕作制度,提高栽培技术,建立各自的特产蔬菜区。同时,采取先进有效的贮藏保鲜技术措施,也可以采取腌酱菜、干制菜等加工手段,将所产的蔬菜调运各地,调剂余缺,供应市场。除此而外,近年来一些地方利用南亚热带的气候优势,建立了冬春早市蔬菜基地,以“南菜北运”的方式,将鲜菜供应北方城市,对解决北方蔬菜淡季矛盾起了重要作用。 三、实现蔬菜商品标准化 南亚热带冬春早市蔬菜采收后,蔬菜本身仍然保持有呼吸作用,并不断释放能量,使体温增高,存放时间过长就会增加损耗;蔬菜的这种生理活动,如果处理得不好,必将导致蔬菜的败环变质,甚至腐烂。由于上述一些情况的存在,蔬菜在采收之后,必须采取保鲜的措施,特别是贮运过程的保鲜,才能保证蔬菜的新鲜、质嫩、使外运外销的蔬菜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为此,蔬菜商品,在鲜嫩程度、质量规格、营养价值等方面也应有特定的科学要求,要像工业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那样,实行蔬菜商品的标准化。要通过调查研究采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方法,对蔬菜的种类、品种、栽培、成熟度、采收、分级、包装、贮运等项制定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规格要求,逐步实现蔬菜商品的标准化生产。 四、强化蔬菜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蔬菜种质资源,是我国一项宝贵而重要的物质财富,是蔬菜科研方面的重要课题,也是发展蔬菜生产的物质基础,南亚热带地区的野生、半野生蔬菜以及它的变种,都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在生理抗病原菌和作物嫁接等方面具有优异之处。南亚热带地区生长的香菇、青杠木耳、金针菜、魔芋、蕨菜、长山药、小米椒等品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对这些名、特、优蔬菜品种资源,应因地制宜地大力开发,同时研究探索其加工技术,使这些品种优势迅速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既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社会市场的需求,又可加速推进这些地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无公害蔬菜的研究与生产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和的加快,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蔬菜也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国际大市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蔬菜产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在满足数量要求的同时,更加关注蔬菜的内在品质,要求蔬菜洁净无污染。世界各国自90年代初兴起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或自然农耕等,均是为了追求高品质与洁净无污染,因此,作为南亚热带地区蔬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亦是在保证高产稳产的同时努力提高品质,加快无公害蔬菜的研究与生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参考资料:http://218.89.108.58/pzhxt/news/news_view.asp?newsid=1277

芒果的生长过程

礼法度数
告亲夫
芒果主根粗大,入土较深,侧根数量少,且生长缓慢。实生树干性明显,嫁接树因不同品种,有直立型、也有开展型和中间类型。花芽有纯花芽和混合芽两种,花小,同一花序上有雄花和两性花两种。 根无自然休眠,幼树根生长有12月~翌年2月、春梢老熟~夏梢萌发前、夏梢老熟后~秋梢萌发前3次高峰;成年树只有2个明显高峰,且与枝梢交替出现,春、夏季根系生长处于低潮。枝梢生长2~3月开始,11~12月停止,有春、夏、秋、冬梢4种梢。花芽分化11月至翌年1月为多,早熟品种11~12月,晚熟品种1~2月。开花,热带和早熟品种花期11月~次年2月,南亚热带和中熟品种2~3月,晚熟品种3月中旬以后。有2次落果高峰,采前20~30天有采前落果现象。芒果自子房膨大至成熟需110~150天,果实自5月中、下旬~8、9月成熟。 芒果生长要求年均温20℃以上,最低月均温15℃以上,枝梢生长适温24~29℃,坐果和幼果生长需20℃的日均温,<>37℃时小花和果实产生日灼,<10℃新梢和花穗停止生长,<5℃幼苗、嫩梢和花穗受冻,0℃左右幼苗地上部、成年树的花穗和嫩梢受害,严重时枯死,-3℃以下幼树冻死,大树严重受冻。芒果为喜光果树,充足的阳光可促进花芽分化、坐果、果实品质提高和外观改善。芒果在年雨量700~2000毫米的地域生长良好,但花期和结果初期如空气过于干燥,易引起落花落果,雨水过多又引起烂花和授粉受精不良,夏季雨水过多,常诱发病害,秋旱影响秋梢母枝的萌发生长。芒果对土壤的要求宜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pH值5.5~7.5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 芒果有实生繁殖和无性繁殖,以无性繁殖为好。嫁接的方法有劈接、盾状补片芽接和枝腹接等,管理与其他果树繁殖大同小异。芒果的主要品种 1 、桂七芒 又名桂热 82 号,俗称桂七芒,树势中等,枝条开张花期较迟,属晚熟品种,成熟期 8 月中、下旬。丰产稳产。果重 200-500 克 ,果形为S 形,长圆扁形,果咀明显,果皮青绿色,成熟后绿黄色,果肉乳黄色。肉质细嫩,纤维极少,味香甜,含糖量 20% 。耐贮运。 2 、台农一号 台农一号芒是台湾省风山园艺所自育品种。早熟种,树冠粗壮,生势壮旺,直立,开花早,花期长。较抗炭疽病,适应性广。果实中等,单果重 250 — 300 克,果实光滑美观,肉质嫩滑、纤维少,果汁多,糖分含量 20% ,味清甜爽口,品质佳,商品性好,深受客商和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发展前途。该品种我县目前引进的主栽品种。 3 、青皮芒 又称泰国芒,树势中等强壮。果实 6 月上中旬成熟,果形肾形,成熟果皮暗绿色至黄绿色,有明显腹沟。果肉淡黄色至奶黄色,肉质细腻,皮薄多汁,有蜜味清香,纤维极少。单果重 200 — 300 克,可食部分占 72% 左右,品质极优,是理想的鲜食品种。该品种系我县引进的优良品种。 4 、金煌芒 金煌芒是台湾自育品种,树势强,树冠高大,花朵大而稀疏。果实特大且核薄,味香甜爽口,果汁多,无纤维,耐贮藏。平均单果重 1200 克。成熟时果皮橙黄色。品质优,商品性好,糖分含量 17% 。中熟,抗炭疽病。该品种系我县近年引进的优新品种。 5 、凯特芒 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实呈卵圆形,果皮淡绿色向阳面及果肩呈淡红色,单果平均重量 680 克,皮薄核小肉厚,果肉橙质,含糖分 17% ,迟熟种,成熟期 8 月至 9 月中旬。该品种是我县 1999 年引进的新品种,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6 、红象牙芒 该品种是广西农学院自白象牙实生后代中选出。长势强,枝多叶茂。果长园形,微弯曲,皮色浅绿,桂果期果皮向阳面鲜红色,外形美观。果大,单果重 500 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 15-18% ,可食部分占 78% ,果肉细嫩坚实,纤维少,味香甜,品质好,果实成熟期在 7 月中下旬。 7 、玉文芒 6 号 果实大,平均单重达 1000—1500 克 ,果形艳丽,呈紫红色,较多纤维质,种核薄,可食率高,果肉细腻,口感佳,可溶固形物达17—19 ,丰产性能较好, 2002 年从台湾引进,有一定面积和产量。 8 、彬林一号 果形艳丽,呈水蜜桃色,甜度在 19 度左右,口感与风味特佳,果重约 500 克。 2002 年从台湾引进,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9 、贵妃 “贵妃”芒果在台湾经专家研制推出,至今不到 10 年历史。 1997 年,台商廖健雄先生到三亚创立鼎立公司,将 “ 贵妃 ” 引入海南。廖健雄先生介绍, “ 贵妃 ” 的真实名称叫 " 红金龙 " 台湾科研专家在 “ 红金龙 ” 研制成功后,发展其外表美艳无比,表皮青里透红,无任何斑点;果质适度适中,核小无纤维,水分充足。专家们赞叹其品味俱佳。而芒果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作为宫廷贡品深受喜爱,因此科研专家们戏称其为 “ 贵妃 ” 。 “ 贵妃 ” 的美称从此广为流传。 10 、百优 -1 号 该品种是百色市水果办于 2000 年 5 月从中缅边境引进试种成功的芒果单株。树冠卵圆形,树势中等,主干灰白色,裂纹纵裂,下粗上细,枝条较直立,梢长 15 ~ 20cm ,叶为单叶、革质、长椭圆形,叶缘全缘,呈小波浪向上卷。花梗粉红带绿色,花小,果实长椭圆形,果嘴突出,单果重 280-500 克 。3 月开始盛花,成花率 95% , 7 月底 8 月初成熟,外形美观,未熟果果皮绿色,成熟时金黄色,果肉黄色,肉质嫩味清甜,纤维少,果肉率达 80.5% ,可溶性固形物 19% ,抗病性好,皮厚光滑,耐贮运,品质优。 11 、台芽 又称黄金煌,田东新引进品种,丰产稳产,品质上等,果实成熟时果皮淡红,果重约 500-750 克 。田东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12 、紫花芒 紫花芒(又名农院 3 号),该品种是广西农学院 1987 年从泰国芒实生苗后代选育而成。树势中等,枝条开展,早结、丰产、稳产性较好。花序圆锥形,花序轴紫红色。花期晚, 3 月下旬至 4 月开花,能避过低温阴雨期,较耐修剪,适于矮化密植栽培;果实大小适中,呈 S 形,单果重 250 — 300 克,含糖量 12 — 15% ,可食部分占 73% ,后熟时皮色鲜黄,外型美观,酸甜适中,品质中上,较耐贮运。果实成熟期在 7 月中下旬。该品种对低温反应敏感,不抗寒,因而易受寒害。 13 、象牙 22 号 树势强壮,花序座果率较高,果实象牙形,果皮翠绿色,向阳面有红晕,后熟后转浅黄色,单果重 150 — 300 克,可食部分占 63% ,果肉橙黄色,品质佳,成熟期 6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耐贮远。 14 、金穗芒 该品种 1993 年刚引进种植,具有早结、丰产稳产。果实卵圆形,果皮青绿色,后熟后转黄色。果皮薄,光滑、纤维极少,汁多味香甜,肉质细嫩,可食部分占 70 — 75% 。成熟期 7 月中下旬。品质中上,是鲜食,加工均佳品种。 15 、桂热 10 号 树势强壮,果实条椭圆形,果咀有明显指状物突出。单果重 350 — 800 克,可食部分占 73% ,果肉橙黄色,质地细嫩,纤维少,鲜食品质优良。该品种后期果实易感炭疽病。 16 、因特芒 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形呈扁圆形,比凯特芒略小,果皮呈淡红色,果实肉质细腻,纤维极少,耐贮运,果核小,可食部分占 95% ,气味芳香,含糖分 20% 。该品种是我县 1999 年引进的新品种。 17 、金兴 呈红黄色,显示透明状有一种透视果肉的感觉,如琥珀色般,肉质与品质属极品,甜度较高 19 度左右,果实特大为 1000 克以上。 2002 年从台湾引进。 18 、文心 该品种树势强壮,果实为圆型,平均单果重 1000 克,果形艳丽,呈紫红色,挂于树上呈葡萄般,套袋后呈红黄色,果核小,可食部分占 95% ,气味芳香,口感佳,含糖分 16—17 % % ;丰产稳产。 2002 年从台湾引进。 19 、红苹芒 红苹芒果皮光滑,果点明显,纹理清晰。阳光充足的地方,果皮淡红色披蜡质,呈粉红色,外形酷似苹果,故得名为红苹芒。果实成熟期在 9 月中下旬至 10 月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高达 22 。 6% ,果实大小适中,除具有芒果香味外,还有香蕉、菠萝蜜香味,清甜可口,肉质坚实、细嫩、润滑、果核小,纤维极少,而抗病虫能力强,因此,能稳产、丰产。 20 、水英达 田东新引进试种品种,果实中等大,果形美观,成熟后果色呈金黄色。 21 、爱文 爱文原名欧文。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培育, 1954 年引入台湾后又名苹果芒。为台湾的主栽品种。 1984 年由澳大利亚引入湛江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编为红芒 1 号。在湛江、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试种表现均好。树冠圆头型,树形较矮小,适宜密植。果卵圆形或倒卵形,微扁,无果弯与果嘴。属中果型,在海南平均果重为 250 — 300 克,成熟时果皮鲜紫红色,皮薄美观。果肉淡黄色,纤维少,风味较淡,品质中上,在台湾糖分含量为 12 。 7 白利糖度。中早熟, 6 — 7 月成熟。不大抗炭疽病,丰产稳产性好,在台湾大面积栽培的成龄树平均亩产达 727 公斤。在澳大利亚地区稀植条件下,成龄树平均株产达 120.6 公斤。 22 、桂热 3 号 品质中上,果实成熟时呈黄色,甜度高,纤维少,品质优,结果性能不稳。田东早期引进种植。 23 、桂热 120 系广西热作所新推出品种,树热似桂七芒,品质较优,香味好,结果性能稳定。田东近期引种。 24 、吕宋 吕宋芒原名卡拉宝,又称湛江吕宋、蜜芒、小吕宋。原产菲律宾,为该国的主要商业栽培品种和出口品种。 1938 年由香港引入湛江, 1987 年引入云南,现广布于全国各产区。墨西哥,美国的。树冠圆头形,长势中等。花序圆锥形,花序轴淡紫红色。果卵圆形,果弯微,果嘴明显。属小果型,果实大小与各地降雨量有关,单果重 130-250 克 。成熟时果皮金黄,光滑美观;果肉橙黄色,纤维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17 — 20% ,总糖 12.2% ,总酸 0.63% ,果肉率 70%74% 。中早熟,在元江 6 月上、中旬成熟,在景洪 7 月上旬成熟。产量中上,大小年不明显, 6 — 7 龄幼树亩产可达 600 公斤, 10 龄以上成龄树亩产可达 1396.8 公斤。 25 、鸡蛋芒(粤一号) 粤西 1 号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由吕宋芒实生变异单株选育。在广东湛江、东莞、广州栽培较多。树冠圆头形,枝条较开张,长势强。花序圆锥形,长而大,在湛江盛花期为 3 月中旬,能多次开花。果卵圆形,腹肩较平圆,背肩直下,几无果弯,果嘴痕迹或无。属小果型,平均单果重 120 — 150 克,果皮光滑美观,成熟时黄色。果肉橙黄色,肉细汁多,纤维较少,风味偏炎,品质中等,可溶性固形物 15 — 17 %,果肉率 70 — 73 %,中早熟,丰产性较好,幼龄结果树亩产可达 600 公斤以上。 26 、龙井 果大 1500-2500 克 ,品质差,低产。 27 、田阳香芒 系广西田阳县地方自选品种,花期较早。果椭圆形,单果重 210 — 290 克。果皮光滑,成熟时黄色。果肉纤维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 18 — 22% ,果肉率 70% ,不耐贮放。地区性丰产,在右江河谷产量较高。 28 、四季蜜芒 四季蜜芒为多次开花结果品种,果长椭圆形,果洼浅,微具果嘴,果顶长,属中果型偏小,单果重 200 — 250 克。果肉纤维中等,品质中上;可溶性固形物 22% ,果肉率 80% 。 29 、海豹芒 果重 2 — 3 斤,果形似海豹而得名,品质中等,在田东少量种植。 30 、关刀芒 品质中等,果形似把刀而得名,低产。 31 、印度一号 又名秋芒、印度 901 ,原产印度,是我县最早引进的芒果品种之一,该品种树势中等偏弱,植株较矮,主干短,分枝低,枝条开张下垂,分枝多时枝条短小,直立性枝条粗壮。叶节密,腋芽饱满,嫩叶紫红色,老叶深绿色,叶片呈披针形,较厚,叶面平滑,叶缘波浪明显,稍向上卷,叶脉凸起,叶尖及叶基锐尖。花序较短小,长 20 — 30 厘米,紫红色,雄蕊与雌蕊长度相等,相互平行。开花期较其他品种迟且长,两性花占 12.5% — 53.2% 。能多次开花,一般开花 2 — 3 批。能年年结果,稳产性好。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 200 克,果皮粗糙,但果肉香味浓郁,纤维少,品质中上。 32 、桂香芒 桂香芒是秋芒和鹰嘴芒的杂交后代。树势中等偏弱,树形松散,发梢力弱,枝条粗,趋向横生,角度较大,外围枝条柔软下垂,树冠扩大较慢。叶片大,色深绿,叶缘呈明显波浪状。花期比紫花芒稍迟,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两性花比率 41% ~ 78% 。果实淡绿色,长椭圆形,尖端钝,果皮光滑无果粉,果肉橙黄色,纤维少,略具香味。果实较大,不很均匀,平均单果重约 300 克或,其可食部分占 69% ~ 84% ,含可容性固形物 14% ~ 17.5% ,酸甜适中,核小,多为单胚。品质中上,采收期在 8 月中旬。该品种果实易感染蒂腐病。 33 、小象牙 单果重 250 — 500 克,大小年明显,品质中等,在田东有少量种植。 34 、串芒 串芒是广西农学院由象牙 22 号的芽变单株中选出,因结果成串面得名。长势强,花期较迟,早结、高产、座果率高,且有自然二次开花结果现象。果长圆形,呈 S 状,品质、外观中等。单果重 250 — 300 克,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肩具红晕。果肉味甜带酸,纤维中等,可溶性固形物 18% 。中熟,大小年较明显,不耐重修剪,。田东种植有一定的面积和产量。 35 、斯里兰卡( 811 ) 从斯里兰卡引进,早结丰产稳产,品质中下,属加工品种。田东种植渐少。 36 、象牙芒 桂冠高圆头形,干枝分枝较小,直立性强。花序圆锥形,花序轴淡红色。果肾状长卵圆形,果弯明显,果嘴痕迹。果形似初生象牙,故名象牙芒。属大果品种,单果重 400 — 1500 克,果皮薄而光滑,金黄色,外观美观。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腻,纤维极少,汁多味甜,具密香味,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 18-21% ,总糖 12 。 5-14 。 3% ,果肉率达 80% 。中熟品种。 37 、大白玉 又名白玉象牙,原产泰国, 树冠宽椭圆形,枝条分枝角度较小,树形紧凑。花序圆锥状,花序轴淡红色,盛花期 2 月中旬。果长卵圆形(象牙形),果弯明显或较浅,果嘴痕迹或无。属中果型,单果重 300 — 400 克。成熟时果皮乳白色至金黄色,向阳面具淡红晕。果肉淡黄色,质地细腻,纤维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 18 — 20% ,总糖 16.7 ,总酸 0.27% ,果肉率 75% 左右。中熟, 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成熟。丰产性较好,管理好的成龄树亩产 500 — 600 千克,最高亩产达 1524.5 公斤。该品种果实外形美观,品质好,是近年来市场售价较高的品种之一。 38 、红芒 6 号 原为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栽培品种, 1984 年由广西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种,该品种适应性较广,树势壮旺,枝条粗壮,长而下垂,发梢力强。叶片长披针形,叶色深,叶缘呈不规则的波浪状,微有卷曲。开花期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花梗浅红色,有再生开花的能力,两性花比例 2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