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广东考研学校有哪些,哪所好考上点

能体纯素
黑盒子
1、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2、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3、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74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49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外国留学生23000多人。5、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96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 3025亩,校舍面积153万平方米,图书402万册。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做教师吗?

快餐车
可以,非师范类高校里的老师都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你只要找到一个版对口的学校就行权。不过话说现在高校不大好进了,硕士想进的话难度比较大,不动用关系恐怕是很难。如果你想做大学老师的话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暂时不用着急,进去以后学校自然会统一给你办的。如果是做高中或者以下的老师的话就要先取得相应证件了。

广东海洋大学哪个专业有硕士点

漠而清乎
惊魂恋
主要集中在水产学科和食品学科中!这两个今年还有希望成为博士点呢!版给个网址你去了解权下吧!http://yjs.gdou.e.cn/yjsc/html/tonggonggao/201206/07-464.html参考资料:http://yjs.gdou.e.cn/yjsc/html/tonggonggao/201206/07-464.html

广东海洋大学怎么样?

冤有头
莫为杀人
我是海大今年的毕业生,现在刚毕业。我来说说吧。广东3236383534海洋大学前身是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97年与其他学校合并成为湛江海洋大学,后来改名为广东海洋大学。就个人来说,我挺喜欢海大的校园环境,因为是新学校,许多建筑都很新,充满时代的气息。前一段时间,背景的一部连续剧(名字我没留意)到我们钟海楼取景呢。部分学生担任了群众演员。绿化景观不错,有人笑称海大是个适合拍拖的地方,著名的有蝴蝶湖,那是拍拖圣地。我最喜欢的是主校区的图书馆。大学四年我最经常呆的地就是图书馆。海大图书馆是广东第二大,藏书丰富,很新很齐全。在这四年,我很少去书城或新华书店。海大另一项比较有名的是,这里的创业氛围很浓。另外,这里社团也搞得挺好,经常有 活动。上个月我一初中同学过来玩,一个劲的说:“这里创业气好好哦,社团好多活动,搞得好好哦!真羡慕你们。”说了有点,说说缺点吧。海大最大的不好是学习氛围不浓。其实想想也知道,创业氛围浓,学习氛围自然就差点。总之一句话,海大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突出。你好好考虑一下吧,下面是官方的资料介绍,好好看看。希望能帮到你。 广东海洋大学(原名湛江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应用学科见长,兼有基础理论学科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3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7万多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南海经济开发和濒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分三个校区(不含寸金学院校区):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中歌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寸金学院(独立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0个,高职高专专业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 设有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珍珠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等18个科研机构。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园占地4911亩。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博物馆、学生公寓、空调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3.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6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近1.7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3.6亿元。学校有各类教学实验室63个,其中经国家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机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拥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馆在内的校内外实习基地201个。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标本近3000种,为全国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博物馆。 学校现有教师1031人,其中教授95人,副教授269人,博士116人,硕士493人。进入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共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共18318人(不含寸金学院),其中本科生15491人,专科生(高职)2410人,硕士研究生417人;留学生9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1000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和重视应用研究与科技推广的优良传统。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以来在“挑战杯”等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国际性奖励5人次,国家级奖励84人次,省部级奖励754人次。2006年、2007年我校学生分别应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 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8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115项,科研总经费7300万元;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3项,其中省部级15项,“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获2006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海洋药物开发、杂交水稻育种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鱼类、对虾、珍珠等方面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水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产量就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学校自主研发的杂交稻新品种“博Ⅱ优15”在粤、桂、琼三省区的推广面积累计超过700万亩。学校主办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在联合办学方面的多次成功实践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国家歌舞团联合创办了“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广东海洋大学WTO研究中心”,前者被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教授誉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创新。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海峡两岸另两所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倚重海洋。南海占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接替地,是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重要的战略高地之一。广东海洋大学作为我国南海之滨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使命,正紧紧抓住海洋世纪的机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多科性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广东海洋大学是几本,是一本还是二本

温柔乡
冢迹
广东海洋大学是二本。广东海洋大学在广东既有第一批次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6530招生也有第二批次招生,所以说广东海洋大学是二本大学,如果全部在第一批次招生,才说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本大学。如果不是广东考生,广东海洋大学在考生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可以说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本大学。注:教育部门并没有说山西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山西大学是几本只是民间说法(某大学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坐落于海滨城市湛江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截至2017年9月,学校有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扩展资料:截止2013年9月11日,学校拥有8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其中5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水产养殖、食品科学与工程。广东省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专业:海洋科学(海洋生物)、海洋科学等。省级精品课程:海洋经济学、动物繁殖学、食品微生物学、鱼类增养殖学、水产食品加工学、传热传质学、金工实习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洋食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广东海洋大学

要寄快递去广东海洋大学,地址应该广东海洋大学怎么写?

阿达西
不祭先祖
广东海洋大学通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的高校。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总面积4892亩。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学校交通便利,湛江作为北部湾中心城市、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海运、铁路、公路和航空等立体式交通体系,湖光校区距离高铁站仅12公里。学校濒临大海,绿树长青,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3.2万人,独立学院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4万余人。  扩展资料广东海洋大学学院分类:1、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农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2、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3、航海学院(船员培训中心挂靠)、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4、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寸金学院(独立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海洋大学-首页

广东海洋大学考研问题

武瑠
你说的是什么专业的啊?如果是海洋技术就没有

广东海洋大学怎么样?

打鸡蛋
体泽则冯
广东海洋大学3231393038原名湛江海洋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于1997年1月10日,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有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12月,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2005年6月15日,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广东海洋大学。学校办学历史长河的源头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并校改革后学校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取得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培养资格,199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0年成为万人大学,2003年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通过国家海事局的审核认证。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海洋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法、经、管、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应用学科见长,兼有理论学科的综合型海洋大学。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达2.21万人。学校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国家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占地4200亩,依山面海,环境优美;同时在湛江市区拥有三个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和寸金校区,总占地面积4700亩。设有水产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中歌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寸金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体育系。现有本科专业48个,高职高专专业30个,硕士点8个,省级扶持学科4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博物馆、学生公寓、空调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28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近0.9亿元,固定资产值8.56亿元。拥有包括现代生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IT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实验室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40多个实验室,拥有水生生物博物馆等一批校内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设有海洋生物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海洋食品研究所、WTO研究中心和全国高校唯一的珍珠研究所等34个科研机构。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沿海市县干部培训基地和一个省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亦设在学校。学校教职工总人数近20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26人,拥有高级职称者400余人,拥有中级职称者50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近400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和重视应用研究与科技推广的优良传统。学校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一手抓教学建设,一手抓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在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稳步提高。建校七十年,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各层次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去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7.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学校在研的各类科研项目有340项,其中国家海洋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81项,市厅级150项,包括了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各类项目,项目总经费达3260万元。高位池养虾、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沉箱养鲍、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杂优水稻育种以及应用基因抗水稻病害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办有船舶公司、珍珠公司、网厂、纯净水厂、家禽育种中心等校办产业,通过产学研结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一大批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并校改革以来,学校在联合办学方面的多次成功实践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与中国歌舞团联合成立了“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广东海洋大学WTO研究中心”,前者被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教授称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创新。学校还与海峡两岸另两所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同行学校建立了学术联系,聘请了一批校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详细,我一个小弟是在那里就读的,还好!

广东海洋大学好吗?说说看~~

桀溺
不事于世
我是海大今年的毕业生,现在刚毕业。我来说说吧。广东海洋大学前身是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97年与其他学校合并成为湛江海洋大学,后来改名为广东海洋大学。就个人来说,我挺喜欢海大的校园环境,因为是新学校,许多建筑都很新,充满时代的气息。前一段时间,背景的一部连续剧(名字我没留意)到我们钟海楼取景呢。部分学生担任了群众演员。绿化景观不错,有人笑称海大是个适合拍拖的地方,著名的有蝴蝶湖,那是拍拖圣地。我最喜欢的是主校区的图书馆。大学四年我最经常呆的地就是图书馆。海大图书馆是广东第二大,藏书丰富,很新很齐全。在这四年,我很少去书城或新华书店。海大另一项比较有名的是,这里的创业氛围很浓。另外,这里社团也搞得挺好,经常有 活动。上个月我一初中同学过来玩,一个劲的说:“这里创业气好好哦,社团好多活动,搞得好好哦!真羡慕你们。”说了有点,说说缺点吧。海大最大的不好是学习氛围不浓。其实想想也知道,创业氛围浓,学习氛围自然就差点。总之一句话,海大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突出。你好好考虑一下吧,下面是官方的资料介绍,好好看看。希望能帮到你。广东海洋大学(原名湛江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应用学科见长,兼有基础理论学科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3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7万多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南海经济开发和濒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分三个校区(不含寸金学院校区):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中歌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寸金学院(独立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0个,高职高专专业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设有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珍珠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等18个科研机构。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园占地4911亩。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博物馆、学生公寓、空调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3.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6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近1.7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3.6亿元。学校有各类教学实验室63个,其中经国家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机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拥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馆在内的校内外实习基地201个。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标本近3000种,为全国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博物馆。学校现有教师1031人,其中教授95人,副教授269人,博士116人,硕士493人。进入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共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共18318人(不含寸金学院),其中本科生15491人,专科生(高职)2410人,硕士研究生417人;留学生9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1000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和重视应用研究与科技推广的优良传统。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以来在“挑战杯”等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国际性奖励5人次,国家级奖励84人次,省部级奖励754人次。2006年、2007年我校学生分别应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8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115项,科研总经费7300万元;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3项,其中省部级15项,“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获2006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海洋药物开发、杂交水稻育种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鱼类、对虾、珍珠等方面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水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产量就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学校自主研发的杂交稻新品种“博Ⅱ优15”在粤、桂、琼三省区的推广面积累计超过700万亩。学校主办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在联合办学方面的多次成功实践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国家歌舞团联合创办了“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广东海洋大学WTO研究中心”,前者被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教授誉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创新。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海峡两岸另两所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倚重海洋。南海占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接替地,是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重要的战略高地之一。广东海洋大学作为我国南海之滨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使命,正紧紧抓住海洋世纪的机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多科性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