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率最高的专业是哪些?

轨迹人
宛丘
这么说吧,考研率特别高的一般都是不好就业的专业。想读研的话,上个好就回业的专业,以后读答研究生也行,工作也行,总比不好就业的强吧。你非要问的话东北师大强势的就是师范类,师范类考研率也挺高的,但并不是不好就业,是因为现在对教师学历要求蛮高的。你可以考虑。具体来说就是像中文、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数学、思政都是师范类的。可以结合你的兴趣进行一下具体的选择。

自考生考研东北师范大学

曲偻发背
如果是考专硕,3631可以参考以下信息2016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目(最新版)全日制教育硕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333教育硕士”或者是专硕,由于教育硕士相比较学术型硕士来讲考试科目比较简单,而且学习期限也短,所以最近几年越来越热,受到很多在职人员的青睐。  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参考书目除了首师大、河北师大,广州大学,广西师大等几所院校不一样,其他大部分学校都是按照国家统一大纲来的。由于很多同学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参考书目感到困惑,所以勤思教育针对这方面的情况,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供各位考生大家参考,希望可以给各位的考研带来一定帮助。  总的来讲全日制教育硕士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二、教育综合(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来说不用考教育研究方法)以及专业课。一、首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目  勤思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按照专家的意见购买书籍,以免耽误备考。   869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陈孝彬   869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学导论 》 原子能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三版) 傅树京   870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世纪心理学丛书》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09月 黄希庭 著   870 人格心理学 《人格理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里赫曼(Ryckman,R.M.) 著   871 思想政治教育学 《课程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版)施良方   871 思想政治教育学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版)檀传宝   871 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学科心理研究》 人民出版社04年版 兰维、田国秀   872 汉语与写作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本不限 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   873 数学基础《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三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873 数学基础 《高等代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三版) 北京大学   874 综合物理 《力学基础》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漆安慎,杜蝉英等   874 综合物理 《电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梁灿彬   875 普通化学 《无机化学》(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等三校   875 普通化学 《有机化学》(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曾昭琼主编   876 英语学科教学 《语言教学的流派(第二版)(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翻印) Jack C. Richards & Theodore S. Rodgers编   876 英语学科教学 《二语习得引论(Intro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翻印) Muriel Saville-Troike编   877 历史教育学 《历史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于友西, 叶小兵等著   878 地理教育学综合 《地理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陈澄主编   879 中外音乐史 《西方音乐通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于润洋 主编   879 中外音乐史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孙继南 周柱栓 主编   880 美术教育学 《美术教育学新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尹少淳著   880 美术教育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教育部   880 美术教育学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教育部   881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年 B. Forouzan   881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 《计算机导论》(第2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王玉龙主编   883 科学技术史自然学科教学设计 《科学技术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张密生主编   883 科学技术史自然学科教学设计 《自然科学学习与教学设计》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陈刚主编   884 普通生物学基础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5吴相钰主编   888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黄人颂二、全国其他院校可以参考以下参考书目。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学生没有参考书目也无法正常学习;厨艺再好的厨师也无法用错误的材料做出正确的宴席,再努力的学生参考书选择错了也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业。 希望对你有些帮助祝你成功,加油!

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好念吗?

红樱桃
德合一君
关键看你是哪个业的。虽然东北师范大学有东师就业联盟,但是也是针对东北三省的,回不要期望研究生给答你带来什么,我是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研究生,难啊,就是这样吧。也一直出路,导师们天天说自己忙,也不知道忙什么,还不想着指导学生,假装仁慈,欺瞒学生,都是想挣钱的主。别新他们那一套,工作没有几个像样的。都是按照本科专业找的,和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专业没有关系。

我想考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哪个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好一点。

邱濬
玻璃箱
这是计3332633538算机专业考研院校排名,你参考一下:1清华大学A+12北京邮电大学A23四川大学A2上海交通大学A+13武汉大学A24重庆大学A3北京大学A+14电子科技大学A25中南大学A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15东北大学A26北京交通大学A5浙江大学A+16哈尔滨工业大学A2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6南京大学A+17中山大学A28湖南大学A7东南大学A+18北京工业大学A29大连理工大学A8华中科技大学A19北京理工大学A30苏州大学A9西安交通大学A2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31新疆大学A10复旦大学A21西北工业大学A 11吉林大学A22山东大学A   B+等(48个):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大学、广西大学、燕山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天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B等(47个):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烟台大学、福州大学、南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西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渤海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宁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湘潭大学 资料来源: http://www.ky007.com/2011/0120/5557.html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的各个专业排名情况 希望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学长学姐多多帮忙啊 谢谢

不可亏也
灵长类
你好。我是东师研究生。首先我要指出你的问题问的不太好。东北师大硕士学位点有147个。你问的这个问题太笼统。以致没人回答你的问题建议:你再重新提问一个,比如你对计算机方面的硕士研究生感兴趣,你就单问这个,就会有人帮你回答。 呵呵 东北师大软件专业是排名全国31名 或者你对商务英语 或 其他学科感兴趣 单独问。 没有人会对147个专业都明白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学长学姐请进,有关于研究生复试的问题请教,谢谢啦~

北草地
爱季忆
你是报考东北师大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吗?如果是,复试内容应该是由所在学院自主命题的。笔试的题型很灵活,要看哪个老师出题。不同的老师出题,可能题型有很大不同。比如,有的老师就是出几道大题,论述性质的。而有的老师可能既有名词,又有简单和案例分析什么的。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就是考你报的那个专业的专业课。面试就是专业领域的问题提问,个人介绍,外语考察等。是的,我报考的就是东北师大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是比较高等教育。首先非常感谢您的回答,然后我想问一下,一般情况下笔试和面试的题目会不会很难?谢谢~笔试题目是否难,这个不敢说。说了也是不负责任。因为命题人不确定。即便确定了命题人,他有可能每年的命题思路也不同。今年难,没准明年就简单了呢。说不准。考虑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还是好好温习一下专业课,以不变应万变。反正,即便难也不是只对你一个人难,所有考生都难。 面试就更灵活不确定了。很多面试的老师,不一定哪个问你,问的问题也很随意。 祝好运!!!你好。我毕业于东师。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你的问题是不是很好。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点147。你问这个问题太笼统。所以,没有人回答你的问题建议:你再问题,如您的计算机毕业生感兴趣,你问这个,会有人帮你解答。哦,东北师范大学软件专业排名31 或询问您的商务英语或单独在其他学科感兴趣。没有人会为147的专业理解。 希望对帮助您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考研考不考数学

死而不祸
梦情人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不考数学,专业课考③621媒体技术 ④823教育传播与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077001 研究方向 0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02计算机教育应用03现代远程教育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21媒体技术 ④823教育传播与教学设计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①教育技术学 ②计算机上机操作不考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好吗

夺命屋
史囂
虽然比不上国内顶尖大学但是东师的研究生还是不错的我有朋友就在东师上研究生关键是东师有钱啊 教育设备好啊当然好,怎么也是教育部直属大学,但是你不要考专硕!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历年最低分数和相应专业 越详细越好 最好是本校学生

神明往与
北极雪
报考志愿的选择 一旦决定考研,第一步决策就是确定报考志愿。与高考志愿类似,考研的第二志愿作用不大,绝大多数考生面对的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可以说,选择志愿是个风险很大的博弈过程。 ☆ 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步骤: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确定报考单位;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确定第一志愿,并考虑第二志愿。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1、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 2、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单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招生单位去;二是原单位太热门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他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单位。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别很大;而且招生单位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难以及时获得。 3、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 4、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那么,考生到底如何确定报考专业和招生单位呢?我们认为,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始终的,是两个关键的要素:考生自身的意愿和条件;完全而充分的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报考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 考生自身的意愿和条件里面又有3个主要因素: 1.考生的专业意愿。一般来说,确定是否换专业主要看考生自己的意愿。许多考生高考时的专业选择并非自己做主,而是家长和老师的一厢情愿;或者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学这个专业,这样考研就成了一个改换门庭、实现自己兴趣和抱负的绝好机会。还有许多考生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将来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这些考生在判断专业前途时,就要目光长远一些,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来理性地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专业的前途,不要盲目跟风。 2.考生的考研目的。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影响很大。就应届考生而言,一些考生就读于名校热门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考研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好的机会,成则更好,不成亦可;而许多本科专业和学校不理想的考生,则将考研作为人生转折的惟一机会,志在必得。在职考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部分考生工作很好,考研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另一部分考生则是要通过考研跳出原来的小天地,创造新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是应届考生还是在职考生,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考一个好专业好学校为主要目的,二是只要能考上就行。前者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时当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 3.考生的竞争实力。竞争实力很强的考生,自然可以往高处考,往好处报;而竞争实力一般的考生则应注意避开白热化的竞争点,报考稳妥一些的志愿。 ☆ 确定报考志愿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获取全面真实的信息,权衡利弊,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抉择。尤其是那些竞争实力一般而又志在必得的考生,更要借助于信息的收集,选择录取可能性最大的专业和招生单位。考生在基本确定报考专业后,应该进一步选出设置了这些专业的学校,并根据其他一些主客观条件,圈定目标单位,进而对这些目标单位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比较,最终选取适合的志愿。 1.目标单位的竞争态势。第一是看目标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有一些好学校的总分和单科录取分数线有可能会高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第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两者之比即为考录比,数值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这些数据应该尽量往前多收集几年,可以看出一个趋势,比如说录取门槛逐步降低还是逐步抬高,是基本稳定还是剧烈波动。逐步抬高的难度比较大,而波动剧烈的风险比较大。 2.目标单位的录取情况。由于研究生招生是由各招生单位自主负责,各专业院系的权力很大,因此必须详细摸清录取情况,例如实际录取名额到底是多少,录取是否公平公正等。有些招生单位和专业院系内部保送名额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招生名额不少,但扣除保送名额后就所剩无几;有些单位和院系一贯奉行自家人优先的原则,优先录取本单位和本院系的考生,外来考生难以享受公平待遇。凡此种种,都是考生朋友一定要事先搞清楚的。 3.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例如历年考试专业试题,考试命题所依托的教材,考试复习的参考书目,复习的重点范围,命题教师的命题风格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复习和考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四种报考模式当中,本校报考的两种模式在收集信息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而跨校报考的两种模式都缺乏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凡跨校报考的,必须将信息的收集和比较作为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和报考单位。 第二步:获取考试信息 在确定了要考研、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以后,考生朋友们就要和学校联系了,以便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获取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 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招生简章上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大部分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还可能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不列出参考书目)。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有一些关键的信息,并没有列出。 2. 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这一数据。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部分院校内部发行装订成册的专业课试题集),那对于考生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目前一部分的专业课试题可以在各院系研究生处买到。厦大考研网也可以为你代购几乎所有的厦大历年试题,请考生们注意关注。 3. 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们的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有时候也不必要。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知名的学校一般信息透明度较高,黑箱操作相对就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 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所报院系在读的研究生咨询。 5. 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 网站。考研专业网站提供丰富及时的信息,比如我是本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我们专业过了国家线就能考上东北师大,放心吧,好好努力就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