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地质力学三个发展阶段

绀野
1.地质力学早期研究阶段(1921~1946年)李四光从1921年研究中国北部石炭二叠纪沉积物开始,到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9],从物质结构及岩石、地层的形变着手,开始着重编制区域地质构造图,分析区域构造活动特征;把构造形迹作为地质力学形迹,从古地应力推断地壳运动;从分析构造形迹之间的组合型式,确定它们之间的成生联系,并配合模拟实验验证。这就是李四光早期研究地质力学,把大的区域地质构造与具体的构造型式相结合的研究特色,同时根据各种构造形迹判别压、张、扭,推断古地应力方向作用特征,直至1945年内部刊印的《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中,提出构成“应力络网”的具体模式,即后来的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的雏形(图2-5)。经历20多年的研究,地质力学已经初具轮廓,可以定为早期研究阶段[7-13]。图2-5 李四光(1945)构造线的应力络网设想框架图2.构造体系研究阶段(1947~1997年)从1947年公开出版《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到1962年内部刊印《地质力学概论》,到1973年公开出版《地质力学概论》,到1998年出版《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历经大约50年左右,可以定为地质力学的构造体系研究阶段。主要以构造体系为研究核心,将地质力学方法分为七个研究步骤,主要目的是研究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探索地球运动起源,讨论各种地质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包括矿产形成分布规律,火山、地震发生发展规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规律等,为觅找矿产资源、水资源,为工程建设、减灾防灾和地质环境的防治和改进服务[7-13]。3.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1998年以来)李四光在1970年提出修订出版《地质力学概论》意见中,特别强调加强“岩石力学性质及构造应力场”的重要性(见“李四光生前谈《地质力学概论》的修订出版问题摘要”),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过去工作很不够,现在也很不够,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从而提出地质力学新的发展方向,自1998年出版《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随之开始进入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使构造体系的研究进入量化阶段。李四光同志生前谈《地质力学概论》的修订出版问题摘要——据1970年3月18日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经验总结小组谈话中的记录整理《地质力学概论》是1961年在青岛养病时写得,很潦草,匆促搞出来,来不及详细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这本书稿时间很长了,有些东西过时了。我自己感到有些问题,外面也有些反映。60年代初期的东西,至今已有十年了。十年来,地质力学有很大发展,应该充实新的资料。《地质力学概论》的修订、出版,要广泛征求读者的意见。不但要搜集地质力学研究所里意见,还要吸收外面工作单位的意见。包括正面的意见和反面的意见。主要是到外面去搜集实际资料,加以充实。修改的重点是具体材料,地质力学观点无法改。第一章……第二章是说明地质力学究竟搞什么东西的,要改正不正确的材料,多弄些新的材料充实进去。要地质工作者共同支持这项工作。第六、七两个步骤应抽出来另立一章,叫做“岩石力学性质及构造应力场”。因为这两个问题很重要,所以抽出来加强一下,将近十几年的资料补充进去。应力场要做实际工作,又要做些计算工作。对应立场的认识,过去工作很不够,现在也很不够,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第三章……第四章……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研究所安排光弹模拟实验,倡导对雁行褶皱构造型式采用数学-力学分析及模型试验来说明它的成因,接着对旋卷褶皱构造、山字型构造、入字型构造等构造型式进行量化研究,并开始在光弹模型板上刻制断裂分布模拟区域构造骨架,进行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工作[1,7-13,30,31]。李四光1962年在对广东新丰江水库的地震地质研究工作中,已经明确地应力场的研究方法技术措施。1965年他在《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提纲)中,为第三篇《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撰写了内容提纲和目录(图2-6)。1966年发生邢台地震后,他亲临现场进行宏观调查,通过现场调查确定新华夏系活动发震(图2-7A,B),提出“新华夏系一脉相承”,大震将向北东方向发展的科学预测。并于1967年预测唐滦地震(即1976年唐山大震)。1966~1976年邢台—唐山地震系列实践证明他的预测是极其科学的。1969年他任中央地震工作领导小组长,在保卫京津唐地区地震安全工作中进行了断层位移场和地应力场的全面部署监测工作。当时我们并不理解其中的深刻含意,直到他辞世以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在1973年整理众多仪器观测资料后,获得断层位移场是新华夏系边界加力方式作用的结果,新华夏系地应力场的能量等值线集中部位附近,控制了MS≥6级历史地震的规律以后,才恍然大悟,李四光已经超前十几年按照“场”的思路方法,部署地震监测研究工作[1-3,7-24]。直到2000年孙殿卿组织编写完成《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一套学科系列专著(共分为五篇,包括7部著作和1幅全球构造体系纲要图),其中第三篇《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于1998年出版,可以称为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的开始,也可以看作“后李四光时代”阶段,或者按照遗愿整理编写系列著作与扩编《中国地质学》的阶段[1,24-29]。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的研究生就业怎么样,有

思齐
中心镇
一般学工程力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很好找工作,可以进科研单位,如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等等,也可以进企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地质构造的相关理论

哥鲁达
鳅然乎哉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特提斯构造带的丁字接合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地构造特征。“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地质力学”、“多旋回构造”、“地洼说”和“断块构造说”是老一辈地质学家对中国大地构造特征的总结,被称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是张伯声教授创立的一种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理论学说。这一学说的思想萌芽于1959年。当时主要阐明的问题是,相邻二地块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都以它们之间的活动带为支点带,互作天平式摆动,并相应地引起支点带本身与之同时做激烈的波状运动。1963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个地壳是由不同级别的激烈运动的活动带与不同级别的相对稳定的地壳块体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级套一级的镶嵌构造。并把相邻二地块的天平式摆动在空间上扩大范围来统一考虑,引伸出地块波浪的概念。自此以后,经过张伯声教授等不断地研究,逐步系统化、理论化,成为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说。波浪状镶嵌构造有别于五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提起过的地壳的镶嵌构造。他们只是认为地壳的某些部分像一层“巨大的角砾”,杂乱无章地镶嵌在一起。而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则认为地壳的镶嵌是有规律的,其空间展布、运动变化都好像是几个系统的波浪的相互交织。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在理论兼收并蓄了“脉动说”的合理部分,从地球自身的运动探讨了波浪镶嵌构造的形成机制,赋于“地球四面体理论”以新的含义。它指出,由于地球以收缩为主的脉动,使地表产生四个地壳波浪系统。它们各自不停的传播及相互交织,形成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网。地球由于脉动所派生的自转速度的变化,又加剧或减弱了一些方向的地壳波浪,并可在上述波浪镶嵌构造网上叠加一些其他构造形象。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就是地球以收缩为主要趋势的脉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自转速度的变化所造成的综合效应。该学说以地壳波浪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蚕行式、蛇行式和蠕行式)来形象地说明地壳各大小块体的运动是以水平方向传递为主,但“漂而不远,移而不乱”。它有别于“板块构造说”所认为的地壳几大板块在地幔上作远距离漂移的看法。而且波浪状镶嵌构造是由于不同系统的级级相套的地壳波浪交织而成的宏观与微观统一的级级相套的地壳块体的镶嵌构造。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又称东西向构造体系,或称东西复杂构造带。在大陆壳上突出的表现为横亘东西的隆起山岭,往往出现在一定纬度上,它的规模很大,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它主要是受南北向挤压力而产生的。它的主体是由东西走向的。褶皱或压性断裂构成的,同时还有与它垂直的张性断裂和与它斜交的两组扭性断裂。这一系列东西复杂构造体系,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发展过程,也不一定具有同样的综合形态,但却具有主要的共同特征,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构造体系以及组成它的主要褶皱和断裂,大致都是东西走向的。在中纬度地区比较集中,它在大陆上断续延伸长达几千公里,在大洋底也有它存在的踪迹。它的发展历史很长,经历了反复多次的地壳运动,一般常伴随有东西走向的岩浆岩带分布。所以对各种矿产的分布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从中国大地构造轮廓来看,有三条明显呈东西向的山脉,形成三条横亘东西的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由北往南是:阴山—天山构造带、秦岭—昆仑构造带和南岭构造带。经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是一些走向南北的强烈构造带,又称南北向构造体系。其规模不等,性质也不尽相同。它主要由走向南北的褶皱和压性断裂以及伴生的张性、扭性断裂构成。在中国最为显著的南北向构造带出现在四川西部和云南中部,其中以大雪山—戛贡山为主体,称为川滇南北向构造带。该带在地理上称为横断山脉。自西向东并列有高黎贡山、怒山和大雪山,由一系列强烈褶皱和规模巨大的冲断层组成。在中国境内的其它地方,还有一些不太强烈的经向构造体系。在北方如贺兰山区南北走向的构造带与祁吕贺山字形脊柱相复合;在南方,四川东南至贵州中部,有川黔南北向褶皱群出现。此外,还有一些经向构造体系,有的是呈零星分布,有的与“山”字型构造的脊柱相复合。扭动构造体系上述的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和经向构造体系,反应了经向或纬向的水平挤压或引张作用,都是具有全球性的构造体系,也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两个基本方向。但是,由于地壳组成的物质的不均一性,而使沿着纬向或经向的作用力发生变化,导致局部地壳发生扭动,便形成各种扭动形式的构造体系。扭动构造体系的形式很多,根据作用力方式不同,可分为直线扭动和曲线扭动,前者一般称为扭动构造,如“多”字型、“山”字型构造;后者一般称为旋扭构造或旋卷构造,如帚状构造等。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前面所说的东西向或南北向水平应力,是由于在重力的作用下,地球自转速度改变时所引起的离心力(一种是南北向的,一种是东西向的)产生的结果。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自转速度是有变化的。就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切应力,使地壳产生运动。切应力在赤道上为最大(因为地球转速最大),两极为最小(地球转速等于0),因此在赤道附近出现巨型张裂、扭裂以及大的旋卷构造。地球不是一个理想的刚体,当自转角速度变快时,它的扁度就要变大,地球表层—地壳物质就向赤道拥挤,中纬度地带受挤压最强,于是就出现大规模的纬向(横向)构造带。同时,在纬向切应力方面,当自转加速度变快时,就使地壳中的结合不牢固的部分物质,因跟不上转速加快的步伐而掉队,犹如车速急增时,乘客后仰一样。这就使部分地壳相对地向西滑动,如美洲大陆相对于欧非大陆落后,便在它们之间出现了大西洋;美洲大陆西缘遇着太平洋底硅镁层的阻挡,形成南北向的巨大挤压带—纵向大山脉,伴生的山字型弧顶也向西凸出。“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即地壳运动的多旋回理论,是黄汲清教授于一九四五年提出来的。该学说是在地槽发展单旋回观点上的进一步发展。所谓单旋回,是德国地质学家史蒂勒提出来的地槽褶皱带发展的模式。他认为,地槽发展初期以下沉为主,有大量蛇绿岩出现;以后地槽型沉积褶皱成山,与此同时有大量花岗岩侵入,随后有安山岩喷发和各种小侵入体;最后褶皱带遭受剥蚀,地槽转化为地台,并有玄武岩喷溢。这就是有名的地槽发展单旋回的基本观点。该学说认为,板块运动说与多旋回构造运动说不但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相补充,互相结合。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过程中,把这两种学说密切结合起来,是地质工作者的长期任务。“断块构造”学说断块构造学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文佑教授等,继承与发展李四光教授的地质力学思想,吸取了“地槽地台说”、“板块说”等的合理部分,在分析与综合中国及世界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断块说在研究方法上,强调运用地质力学与地质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球的构造形成与形变进行辨证分析,将构造旋回的划分与构造形成、形变过程联系起来。认为地壳的形变,一般是从褶皱到断裂;但一经产生断裂,它便对以后的变形起决定性作用,即第一期的断裂控制第二期的褶皱,第二期的褶皱改造第一期的形变,也就是基底控制盖层,盖层改造基底,所以断块学说,侧重于研究断裂的形成与发展。该学说认为,地壳形变主要取决于力和介质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二者都是不均一的,应力的集中与释放往往发生在介质的不均一处。由于受力方式、边界条件以及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断裂常以不同型式组成“X”型、“Y”型等断裂体系,可表现为拉张、挤压、剪切、剪切—挤压,以及层间滑动等不同活动方式。按不同深度,断裂可划分为岩石圈断裂、地壳断裂、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四级。同样,被各种断裂网格所切割成的断块,也相应地划分为四级。随着深度及温度压力的增加,褶皱与断裂具分层性,这种分层性与地球各圈层之间,“软”、“硬”层之间的层间滑动有关。构造层划分要考虑形成与形变两个方面,从形成到形变是构造发生和发展的一个旋回。每一个构造旋回的形成控制该旋回的形变,而前一构造旋回的形变又控制下一旋回的形成,所以基底断裂构造常可控制盖层的构造发育。在区域应力场的演化中,压、张、剪是同时存在的,一个地区挤压,相邻地区必然拉伸,反之亦然。同样一个时期挤压,必然在另一时期拉张,反之亦然。挤压区常以水平运动为主,拉张区常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和垂直是一个运动的两种方式,何者为主,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由于断块学说吸取了有关大地构造学说的优点,使许多疑难问题从理论上得到科学的解释,因此受到国内外地质界的普遍重视,并已在石油、铁矿、地震地质、水文工程等项生产实践中收到一些实际效果。地洼学说简介地洼学说是中南矿冶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陈国达院士所倡导的学说。该学说认为,自一八五九年以来,地质界传统的理论是大陆地壳大发展过程只有两个阶段:先出现活动区—地槽区,后来变为“稳定”区—地台区。一九五六年,陈氏在总结中外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中生代中期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了新阶段,经受断裂作用和拱曲作用后所形成的狭长形或长圆形的凹地或凸起,其大地构造性质既非地台区,也与地槽区有别,而是一种新型活动区,是大陆地壳的第三构造单元。因它是地台区向活动区转化的产物,故取名为活化区;又因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内出现地洼盆地,故称地洼区。地洼学说认为,在地壳演化史上,不只活动区可以转化为“稳定”区,而“稳定”区也可转化为新的活动区。大陆地壳的发展过程,并非如地槽—地台说认为的那样,直线地仅由地槽阶段发展到地台阶段,而是多阶段、螺旋式的升进。通过活动区与“稳定”区之间的互相转化递叠,按照“否定之否定”法则向前发展,这叫“动、定转化递进律”。它的力源机制在于上地幔软流层的物质运动,叫散聚交替说,它与板块构造活动有关。该学说认为,地洼阶段是一个重要成矿期,其特点是形成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分散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等矿床;汞、氟、金刚石等也很重要。世界上80%的钨、85%以上的钼、50%的锡、40%的铜产于中、新生代;金刚石以中生代为产出的高峰期。地洼盆地中也产生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石膏、盐,以及沉积铜、铀、铁等矿。其矿床特点常以小面积内可以集中大储量著称。该学说还认为,地洼区常可继承先成的构造单元的矿产,形成矿床叠加,其成矿作用又可将先成矿床改造富化,形成新的矿床或使先成地层中分散的成矿物质富集形成工业矿床。因此,在地洼区内矿产综合多样,且常见大而富的多因复成矿床。由于地壳演化新阶段具有如此的成矿作用,因此引起国内外成矿学者的高度重视。有人把第三构造类型与板块构造并列为决定当代地质学家发展的新学说。地球新论简介地球新论是由江发世在2013年2月提出来的。 地质构造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形成及地球活动的过程。所以,研究地质构造就需要研究地球的形成及地球活动。为了研究 地磁的成因、地震的成因、火山的成因及地壳运动的成因,江氏将固体地球结构划分为:内球、液态层、外球。为了研究地球起源,将固体地球结构由里向外划分为:地核、内过渡层、液态层、外过渡层、地壳。大多数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壳运动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以下类型:地 壳 运 动 分 类 表 序号 分类依据 地 壳 运 动 类 型 1 参照物 1、以黄道面为参照物的地壳运动; 2 运动方向 1、 经(南北)向地壳运动;2、纬(东西)向地壳运动; 3 运动方式 1、水平地壳运动;2、垂直地壳运动; 4 运动结果 1、折曲地壳运动;2、断裂地壳运动。 5 地质时代 1、前寒武纪地壳运动;2、古生代地壳运动; 6 地名+时代 1、阜平地壳运动;2、吕梁地壳运动;3、晋宁地壳运动; 7 作用力来源 1、 内力地壳运动;2、外力地壳运动。 8 运动规模 1、 全球性地壳运动;2、区域性地壳运动;3、局部地壳运动。 9 成 因 1、 地震地壳运动;2、火山地壳运动;3、风化剥蚀地壳运动; 10 深 度 1、地表地壳运动;2、浅层地壳运动;3、深层地壳运动。 11 力学性质 1、压性张性扭性混合力学性质地壳运动。 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壳运动的成因和特点是不同的。所以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地质构造其成因和特点是不同。

磁性地层

天网恢恢
铁观音
我们对指望黄土-红粘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采集,经室内测试分析,据此讨论指望剖面磁性地层,建立了三门峡地区红粘土磁性地层序列。对指望黄土-红粘土地层剖面一般以50cm间距系统采集古地磁样品,在有可能出现极性转换处加密采样,共采集古地磁大样132 块。在室内切割成边长2cm的定向立方体上机测试样品,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古地磁实验室进行古地磁测试实验,按50℃的间隔进行系统热退磁,并使用英国制Minispin旋转磁力仪测量每一步退磁后的剩磁,测试数据经整理分析,绘出极性柱状图(图5-7)。对照古地磁极性年表(Cande S C et al.,1995),古地磁剩余磁性的测试结果显示,指望黄土-红粘土剖面古地磁极性带包括松山反向极性带(M)下部、高斯正向极性带(Ga)、吉尔伯特反向极性带(Gi)上部,M/Ga界线位于33.85 m处,黄土与红粘土界线上20㎝,Ga/Gi界线位于56.25 m处,RS3中下部。这两条界线与黄土高原内部及南部极性转换带的位置在大层位上基本一致(郑洪波等,1992;Sun Donghuai et al.,1998)。指望黄土-红粘土地层剖面有明显的奥尔杜威正极性亚带(O)显示,O事件底界位于L26底部,与该区曹村黄土剖面一致(赵志中等,2000),与高原内部相比位置略偏上。此外,Cochiti正极性亚带可能出现在RL4中,与西安段家坡红粘土剖面特征一致(郑洪波等,1992)。因此,指望剖面红粘土地层发育时限为5~2.5Ma,至少有延续2Ma的沉积。图5-7 三门峡指望剖面黄土-红粘土地层及其磁性地层1—古土壤;2—黄土层;3—红粘土古土壤;4—红色黄土;5—含砾砂红黄土;6—古地磁正极性带;7—古地磁负极性带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岩土工程专业中国地质大学和中科院的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哪个好

灵人
仁义
中国地质大学的比中科院的要好,当然这是我的想法。其实没有什么好与差的,重要的是自己能学到的!!!应该的地大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儿女债
单行道
截至2014年底,全所在职职工19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7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4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47人。内设8个专业研究室、5个职能处室和2个公益服务部门;有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个局级重点实验室、1个局业务中心和2个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参加),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区公路城镇危岩崩塌灾害及工程高切坡减灾理论与技术”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泛亚铁路大理至瑞丽沿线地质构造综合研究”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获发明专利2项:“基于微型桩群的滑坡防治方法”、“一种非常规气的现场自动解析仪系统”;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一种小型地震报警仪”、“一种带有自动数据采集系统的岩土体原位直剪试验装置”、“0~60℃岩石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测量装置”。力学所参加的“胶东金矿理论技术创新与深部找矿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在研项目166项,总经费1.4亿元,其科技部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地质调查计划项目7项、工作项目46项,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5项,其他部委项目7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3项,相关单位委托项目45项;出版专著8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73篇,含SCI检索论文55篇(国际SCI论文37篇),EI检索论文2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9篇。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所长、党委副书记徐勇,党委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徐龙强,副所长赵越、侯春堂、马寅生。所长、党委副书记徐勇(中),党委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徐龙强(右二),副所长赵越(左二),副所长侯春堂(右一),副所长马寅生(左一)年度重要科研成果柴达木盆地油气调查开辟了石炭系勘探新领域。明确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分布范围和残留厚度,发现柴达木盆地中新生界之下普遍发育石炭系;对柴达木盆地石炭系进行了划分对比,编制了盆地上泥盆统—石炭系不同阶段岩相古地理图;证实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发育良好的烃源岩,具有很好的生油能力,发现大量的石炭系油气显示,油源对比证实其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新近纪末期,有利于石炭系成藏;同时通过柴东地区地震资料重新处理,初步确定10个石炭系圈闭。华南大陆白垩纪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研究取得新成果。通过对盆地沉积、构造变形和岩浆演化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梳理了华南白垩纪大地构造演化过程,首次提出3阶段伸展和挤压交替演化模式。早白垩世早期(145~137Ma)挤压作用,导致陆壳普遍加厚重融,形成大规模埃达克质岩、片麻状花岗岩和混合花岗岩,与古太平洋板块及北缘洋中脊的低角度俯冲作用密切相关。早—中白垩世(136~80Ma),华南处于弧后扩张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区域沉积—岩浆—变形演化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相关,伸展—挤压事件的幕式交替反映了弧后扩张过程中复杂的俯冲板片动力学。晚白垩世(80~65Ma),周缘板块动力学发生重大调整,新特提斯构造域板片俯冲作用控制着新一轮地壳伸展裂陷和沉积—构造演化。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图欧南地区石炭系顶面构造图霍布逊地区中生界底面构造图“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多期裂解事件性质及其成矿专属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狼山地区渣尔泰群变质火山岩夹层的锆石U-Pb年龄为(804.1±3.5)Ma,结合前人发表的狼山渣尔泰群变质火山岩(805.0±5.0)Ma的锆石U-Pb年龄结果,认为狼山地区渣尔泰群主体年龄为新元古代,时代在800~1100Ma左右。而渣尔泰山地区的渣尔泰群锆石测年结果显示,渣尔泰群时代为中元古代。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不同于东侧渣尔泰山一带渣尔泰群,以及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它是一套新元古代谷沉积组合。建议恢复狼山群名称,专指分布于狼山地区的这套新元古代地层。内蒙古狼山地区新元古代狼山群的确定一方面填补了华北克拉通新元古代地层空白;另一方面,前人确定的狼山—渣尔泰山—白云鄂博中元古代成矿带实际上应该解体为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两个成矿带,狼山群中发育的大型海底火山喷流矿床成矿时代应该在新元古代之后。(a)狼山、渣尔泰山、白云鄂博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b)渣尔泰群测年结果;(c)狼山群测年结果滑坡实时监测系统发布网页发挥地质调查科技支撑作用,提升西部山区防灾减灾水平。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实施的“西部复杂山区地质灾害成灾模式”计划项目,经过4年的调查研究与科技攻关,完成了我国西部复杂山区重大地质灾害成灾模式与监测预警科学问题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引入遥感解译、灾害详查、GPS与InSAR地表监测、大型风洞试验、现场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力学数学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了大型地质灾害成灾模式、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防治对策等内容的综合研究,提高了复杂山体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水平和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建立了复杂山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示范区,提高了地质灾害应急快速加固与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理论水平,为我国西部复杂山体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了工程地质学科发展。“青藏高原东南缘重要活动断裂厘定与活动构造体系综合研究”成果丰硕。通过详细的活动断裂解译与调查、同震地表破裂填图和古地震研究,查明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分布与组成、活动性及历史地震与古地震活动特征,并获得了该区高精度的地表破裂分布图像。研究表明,玉树活动断裂带构成了玉树—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尾端构造,属典型的“Z”型左旋剪切张扭性变形带,晚第四纪期间的左旋走滑速率可达4.0~5.4mm/a,调节了该区大部分的块体挤出与旋转变形量,是该区地震活动性最显著的断裂。古地震研究揭示,玉树主干走滑断裂带全新世期间的大地震原地重复间隔明显不均匀,平均在千年以上,最长达近3000a。基于新发现的古地震活动规律,综合判断认为,该区玉树断裂带上仍存在至少6段大地震危险程度不同的地震空区,估算的潜在大地震震级为Mw6.6~7.3不等。玉树断裂带东南段探槽西壁剖面(剖面的地貌部位(A)、沉积结构(B)及剖面编录图(C))玉树地震4周年纪念成果专辑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实自回也
伦与物忘
地质力学研究所新办公大楼截至2013年底,全所在职职工187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87人,研究员(含教授级高工)45人,副研究员(含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43人。内设8个专业研究室、5个职能处室和2个公益服务部门。2013年在研项目172项,总经费1.38亿元。其中科技部项目/课题(973、科技支撑、科技基础性专项)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12项;其他部委项目7项,地调项目48项。出版专著8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66篇,包括SCI收录论文45篇(英文SCI论文32篇),EI收录论文37篇。“在断层作用下斜坡体稳定性模拟试验装置及其方法”和“使用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物理仿真模拟试验装置的测试方法”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监测模拟试验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1项,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所长龙长兴,党委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徐龙强,副所长赵越,副所长侯春堂,副所长马寅生。所长龙长兴(中),党委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徐龙强(右二),副所长赵越(左二),副所长侯春堂(右一),副所长马寅生(左一)年度重要科研成果东南极西福尔丘陵麻粒岩化基性岩墙群的时代、变质过程及构造意义。揭示了所有基性岩脉都经历了不均匀的麻粒岩化,其峰期变质条件达800~870℃、9.1~9.7kb(千巴),麻粒岩化的时代为格林维尔期(960~940Ma),并在泛非期经历了叠加改造。据此推测,西福尔陆块与内皮尔杂岩、赖于尔群和兰伯特地体等太古宙陆块相似,也卷入到导致印度克拉通与东南极汇聚的雷纳碰撞造山作用过程。这项研究对揭示东南极大陆格林维尔期的构造演化及超大陆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西福尔丘陵镁铁质麻粒岩(围岩,样品VHC67)的矿物共生关系首都圈地区关键构造部位深孔地应力测量监测与地质安全评价。通过首都圈地区原位现今地应力绝对测量与实时监测和GPS测量结果研究,认为首都圈地区在日本大地震之前现代构造应力场、日本大地震之后张性效应调整期和调整期之后现今构造应力场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优势方位分别为NEE方向、NNW方向和NEE方向,并且随着这种张性效应调整周期的结束后时间的发展,水平主应力在测量深度范围逐步起主导作用;在调整过程中,表现出区域现今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和构造应力场转换,并可能伴随重大地质事件的发生。首都圈地区关键构造和深孔地应力监测分布图活动构造带大型滑坡形成机理研究。提出区域性活动断裂的交汇区是产生大型—巨型滑坡的有利构造部位,总结了其地质灾害效应的5种表现形式,提出地震滑坡形成演化5个阶段和成灾地质模式,对于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演化过程新疆乌拉根铅锌矿油气还原成矿作用研究。提出了乌拉根铅锌矿油气还原成矿作用的成因模式:富含Pb、Zn等成矿物质的盆地流体,流经原生氧化态、渗透性良好的砂砾岩时,由于油气的还原作用,铅锌等成矿物质在还原过程中发生沉淀作用,进而富集成矿。中国中东部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首次系统划分了松辽地区构造体系类型(纬向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山字型构造体系);恢复了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古生代以来松辽原型盆地类型(寒武—奥陶纪:裂陷—克拉通盆地;志留—泥盆纪:类克拉通盆地;石炭—二叠纪:克拉通内坳陷盆地;中新生代:断—坳陷盆地)。松辽盆地及邻构造体系图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地壳稳定性分区

卡梅尔
真吾
图7.23引自1∶50万《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图》(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编图组,1997)。《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图》的编制者从全国尺度范围考虑,将浙江省地壳都划分在稳定区和基本稳定区范围内。但是地壳及其中的构造活动存在各种尺度的不均匀性,从浙江的区域尺度分析,并非完全是均匀分布的稳定区和基本稳定区,并且稳定区与基本稳定区的界线也并非如图7.23所示的规则直线。为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重大型工程建设对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实际要求,根据浙江区域内断裂和地震的活动特点,我们将浙江省地壳稳定性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弱活动区、次稳定区、稳定区,划分依据概括如下。图7.23 浙江区域地壳稳定性图(引自1∶50万《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图》,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编图组,1997)(1)弱活动区。以多条活动断层或断层的活动段两侧5km(断层可能影响的范围)为边界所围限的区域,区域内存在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相匹配的共轭活动断层组合(如NE向活动断层与NW向活动断层交会等);在历史上,存在中等强度的地震活动记录,现代小地震往往丛集成带;是全省范围内地震动加速度(地震烈度)的高值区域,加速度值一般≥0.05g(地震烈度值一般≥Ⅵ度);边缘通常是大型断陷盆地或断块隆起边界的活动断层所在部位;往往有新生代玄武岩发育。(2)次稳定区。包含活动断层或第四纪断层两侧5km范围内的区域(参见上一节“活动断层或断层的活动段”),有零星的现代小地震;多为新生代断块隆起区;第四纪断层带附近常有一些新生代玄武岩分布。(3)稳定区。弱活动区和次稳定区之外的其他地区。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中国四大科学院是哪四大?

存思
方矢复寓
分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3月1日,是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创立于1957年3月1日,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中国三大科学院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综合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1999年重组,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非营利科研机构,从事的地质研究领域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溶地质、环境地质、深部探测、物化探勘查技术、岩矿测试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其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中国林业科学院:1958年10月在原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主要从事林业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重大公益性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着重解决中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