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读什么专业好

鬼流星
久忧不死
都已经快是博士了,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长应该有所了解,别人的意见可以提取,但总要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吧,这样没头没尾的,叫人怎么回答?读博未必能改善待遇;不同行业的待遇差别很大,只有金融、计算机、软件、通信、电子专、地质、能源、建属筑、机械、自动化、船舶、焊接等这些工科专业才是钱景好的专业和行业;文科的历史、政治、哲学、宗教等读到博士后也不见得能高薪的;个人觉得你努力考博到高校做教师比较好一些,待遇马马虎虎,主要是比较轻松和安逸点

博士读什么专业好就业

环渊
吐尔聪明
首先要看你对什么专业比较感兴趣且比较擅长,其次要选择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例如美国的计算机,会计,mis等专业,都是比较热门的好就业的。且留着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比较大。

公务员在读什么博士好,读什么专业的博士对工作有利,谢谢。

不监于心
美波
按照复国际惯例,读博不能制太功利的。因为博士只是一种学习的经历、一种人生历程罢了。中国之前一直批评美国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是资本主义的弊端。现在回头看,其实很正常。尤其中国13年来的高校大扩招与学术大跃进后,博士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大众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普通劳动者。而且教育部推崇 专业博士——也即不把博士当做知识精英,而只是技工而已。不过,如果不进“三站”(学士后流动站、硕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一般是7年。同时,理论上一旦成为“本硕博”连读的学生,也可对外称“博士生”或被美称为“博士”,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十几岁的少年也可以被称作“博士”的原因。另,关于“三站”,可搜索 山东大学学士后流动站 温州大学硕士后流动站 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相对比较有代表性。

到美国读博士哪些专业好就业

是亦因彼
本地人
美国博士热门专业3361326264有哪些?由于美国博士申请中理工科专业获得奖学金的几率比较高,因此申请理工科学生申请博士学位的数量相对较多。比较热门的专业包括:理科专业:物理(包括天文)、数学、化学、生物物理学物理属于好出国的专业,各大美国研究生院物理人才短缺,因此也比较容易获得奖学金。但是物理专业学生出路堪忧。学习理论物理的优秀学生,如果数理基础很好,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选修些金融课程,毕业后可以去金融机构做数量分析,年薪可达15万至30万美元。如果想钻研学术的话,物理学教授一般都需要1至2轮博士后经历,还要有学术界的人脉,过硬的研究文章。物理学一些领域的学生还可去ge等公司的基础研究部门,年薪7万以上。化学化学也属于好出国的行业。就业前景在美国相当不错。其中,有机化学最容易进大的制药公司,如辉瑞,礼来等,博士毕业起薪可达8万至9万美元,硕士起薪约5万至7万美元。但是有机化学比较对身体有害,同时为了去好的制药公司,读书期间要注意积累很多技能,如写作、语言、参加行业学术研讨会、认识行业内人士等。分析化学同样可以去制药公司,分析仪器公司等。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就业稍微窄些,但是化学整体上不错,因为化学化工产业比较成规模,有很多大公司需要化学人才。数学同样是理科,同样属于比较好出国的专业, 而且就业前景还不错, 将来可去金融,保险,银行,地产,信用卡,制药等行业,博士年薪在8万至15万美元以上。优秀的数学博士很多可以不用做博士后就直接做助理教授,一切在美国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http://www.liuxue315.e.cn/HomePage/country/31862.shtml

生物类博士哪些专业好就业?

东山
马拉松
作材料方面和做基因方向博士会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生物专业在中国真的是不太好就业。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首先,生物+医学方面培养的博士生应该是所有学科里面最多的。一些学校里面有生物学院、生化学院和医学院等,一般都有很多生物博士生在工作。 更为细分的学校,植物学院、动物学院、兽医学院、微生物学院等等。事实上这些学院很多研究的手段都是非常相似的,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大行其道的今天,基本每个实验室做的东西都差不多,分别可能是换一个模式生物,换一个假设。而这种既多又通的情况决定了生物博士生毕业之后竞争的激烈程度非常大,造成提问中的情况。 第二是本身产业问题。很多在其它领域读到研究生的同学都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投身到市场变成产品,所以自身的能力便在金钱和职位上得到体现。而关于生物的产业,我所知道的多为制药、育种、疫苗和生物科研试剂的研发等,所述的行业跟其它行业比都是利润小,而周期却特别长,例如生产一种新药,从研发到审批上市可能常常需要数年时间,这样的产业能提供给研发人员的薪水不高也不足为奇了(而且很多利润其实是给了销售部门)。更甚的是,比例本来有比较少的研发岗位在中国也很少。本人曾经短时间在日本交换,那边的生物硕士毕业生很多都选择了进入食品公司从事研发,待遇都不差,原因是日本的很多大公司都很注重自己产品的安全/创新,需要很多的研发人员。但反观中国,有这样职位的公司并不多,很多生物本科同学进入生物相关公司其实都是做销售的。最后,中国的中学教育中生物被说成是“21世纪的科学”,吸引和很多非常top的学生报读,而生物本科毕业之后最好的学生也有很多选择了继续深造(北美因素影响很大)。在高校和研究所,职位有那么多,一个人只能占一个职位,于是很多其实非常努力也很聪明的研究生,变成了别人眼中,更重要的是自己眼中的“loser”。也许很多人都希望努力更努力地在生物这个领域继续工作,从而证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就不多不少牺牲了金钱上的要求了。

跨专业考博士考什么好呢

理知
蓬户不完
高学历的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朋友的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我作3337613230为跨专业的学生,报考了北大、清华、人大三所学校的社会学专业。清华和人大是全系第一名,北大是本教研室第一名,全系第二名。我最后决定在北大和清华中选一所学校继续我的学业。应《窗口》之约,今天和大家一同探讨一下关于考博的问题。 一、考博的准备工作  决定考博之前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弄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就业难的话,那么这无疑是在给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挖陷阱。研究生可以混毕业,但博士生则是不能的,因此是否愿意并能静下心来从事研究是做决定的一个首要问题。  考博第一项工作是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能仅仅看热门度或者考试的难易度。我在咱们学院念思政,而考博的专业是社会学,换专业是兴趣使然,未来要从事好多年的研究,必须选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社会学是一门让我激动的学科,一看见社会学书籍我就难以压制住对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业”的憧憬。正是这种狂热,使得我在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博士考试中能够胜出那些念了至少7年社会学的科班人士。因为喜欢这个专业,所以我有激情,有恒心,更有信心。  然后是确定学校。我的建议是选择学校的底线是咱们本校。因为兴趣上的选择无疑是一种愉悦,但未来的就业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所以学校的牌子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因素。  最后是联系导师。请大家务必注意这一点,因为对于录取与否的决定因素不是别人,而是你所选择的导师。首先,你得知道这个导师的研究方向、他本人的知名度、公平度。其次是一定要弄清楚这个老师今年是否招生,以及是否有内定候选人的倾向。我今年之所以报了北、清、人三个学校,主要就是因为在报考导师时失误了。我一直想去的是北大,当报考完后,才知道所选导师自己本校所带的硕士生要硕博连读(北大硕博连读的学生是不参加初试的,只参加复试,而且占名额)。好的学校都是一个导师只带一个博士生,所以如果当年根本就没有名额的话,你参加考试的意义就不是很大,除非你的各方面表现特好。一看北大风险太大了,我赶紧报了一个清华。谁知祸不单行,交了钱后,才打听到清华这个老师已经内定了人,根本就不在校外招生。无奈之下,又把人大添加到我的报考学校名单中了。人大选的导师是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报考的人也很多,所以也是挺冒险的。因此分析起来,虽然我报了三个学校,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学校是保险的。因此在这一点上,我建议师弟师妹们一定在报考前联系好导师,态度诚恳一些,把各方面打听清楚。一些人品比较好的导师如果内定了候选人的话,他会建议你别报他的博士生,这样也就减少了你浪费金钱、浪费时间的可能性。 二、备考 1、英语  相信参加了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学生都知道,考试的各科中最最重要的是英语。博士生考试也不例外。博士生英语考试的难度因学校而异,各个学校自己自主命题,题型也会不同。大部分学校的英语难度和六级水平差不多,所以只要你的英语底子不是太差,过线是没问题的,但拿高分还是很难的。从难度上来看,最难的是社科院和北大;从题型来看,最变态的是北大。北大的完形填空是不给选项的,自己填词进去;翻译题既不是汉译英,也不是英译汉,而是英译英,即用英语解释英语。从分数线来看,大部分学校是50-60之间。人大一般定为60,北师大55,清华55,北大的惯例是50,但今年大部分院系都是40多点(今年北大的英语给分很低,上50的都特少,几乎集中在30-50之间)。准备报考北大的同学一定要注意的是它的英语,真的是超难超变态。以我的英语为例,我四、六级都是考80多分的,人大考博英语85.5,清华考博英语83,而我在北大的英语成绩就只有68分,这还是一个比较高的分。报考北大,就得针对北大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否则按我们平常做题的思路,你很难及格的。对于其他学校,好好复习一下六级英语,是没有问题的。 2、专业  对于专业,由于性质不同,可能如何准备也有较大的差异。我这里只是提供一个较为通用的备考模式。第一,专业书一定要广泛阅读,对于经典著作还得深入理解。这就是我取得较好的成绩的决定性因素。我虽然是一个跨专业考生,但我在广度和深度上并不输给科班出生的竞争者。清华今年的题就出得很偏,有一科7个题,只有一个题是大家都拿得准的,其他的题有的人要么知道一点,要么根本就是一无所知。我的长处刚好是人家知道一点的东西我知道得比较精深,别人一点都不知道的我却有所耳闻,因此能以所知道的一些核心概念作为“星星之火”,使微弱的优势成为“燎原”之势。博士生考试绝对要靠实力,尤其是名校更是如此。戒除浮躁,内练专业素质是关键。第二,适当地投机取巧。也就是说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的情况下,广泛建立“外交关系”,摸清各个学校的出题风格。我在考试前,认识了北大、清华、人大的博士师兄们,探听了各个学校的风格。比如说人大有点重视自己的学术派别,即你必须得看该校老师的文章研究什么的才能有好的收成;北大是很重视理论的,注重多重比较,对于一个理论你必须能甲、乙、丙、丁地言之有理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清华则继承了理工科实证的传统,应用性特别强。出题风格实质就是一个风向标,能指出你的努力方向。第三,如果自己比较有实力的话,可以和导师切磋问题,这是长进最快的方法,也是让导师对你有印象,并在复试时取得较好的“印象分”的方法。 三、备考心理和考研一样,情绪因素是一直伴随考试的。我所能强调的就是坚持、乐观。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应对心情低落的一个方法——勇敢地当“祥林嫂”。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心理的不畅快吐出来。我报考的三个学校情况都不妙,几乎都有内定的人选,可想而知我的心理压力是多么的大。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了充当“祥林嫂”的角色。我见一个人(当然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唠叨一次自己的处境,换取别人的“同情”,并趁机“榨取”别人的安慰与鼓励,以增添自己的信心。被我唠叨的人有我的舍友,我的同门师兄妹,我的导师,我在北大、清华、人大的师兄师姐们。我得到的无一例外的是鼓励与加油,我们学院的一个朋友说:“小白,你要考不上,就没人能考上了”,北大师兄对我说的是“你就是我下一个年级的师妹,这是无庸置疑的!”同志们,当你们听到这些话,是不是觉得备受鼓舞,信心大增呢?反正我就是这样挺过来的。所以,做“祥林嫂”,其实挺好的:)  考博是一场自我较量,你坚持住了,你就赢了。希望大家在这场较量中都能取得胜利。最后送大家一句我的座右铭:  既然活着,就要活好。 无论如何,坚持住是没错的。

读了博士phd有什么出路?

黑荆棘
莫逆于心
你的将来,要看你自己的实力和一些外部因素。phd之后的出路,主要有四种(有的专业实际上远小于四种)。此外,我说的是刚毕业的博士找工作的问题。《一》Professor读完博士最典型的出路就是去学校做老师,尤其是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如果做的好的话,一般六年之后,就是associate professor,也就是终身教授,拿到铁饭碗了,不会失业,这辈子不用担心养家糊口。有的人牛,去牛校做牛活出牛成果,虽然成不了顶级富翁,但是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了。小学校一般工资比较低,但是没有做科研的压力,所以有的人也很喜欢;牛校标准高,要求科研出成果,压力大,很辛苦,当然相应的工资待遇好,事业成就高。成为tenure之前不容易。要上很多课,要应付一些难缠的小本科生的疑问甚至是无理纠缠,每天光是中国人的陶瓷信估计都够删除一会儿的 J, 同时还要写proposal申请funding带学生做科研写paper;极少数很变态的学校,tenure可能跟难拿,比如说招3个assistant professor,但是6年以后只留一个,这种一般是顶尖牛校,会累死。但是绝大部分学校会根据feedback帮你改进,最终的目的是留住你,而不是6年以后赶你走。如果你很ambitious,要去很好的学校,那肯定累,otherwise,其实没那么恐怖,主要就是第一年刚开始的时候会累一些,熟悉了以后就好多了。此外,每年暑假有3个月的假期,比较ambitious的老师自然是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做科研,否则出去旅游或者回国短期混混,会过的很爽的。过了6年,你的铁饭碗就到手了,以后不怎么作research也可以。tenure以后,每个第七年是sabbatical,也就是一年的假期,你可以不工作,工资照拿。助理教授(AP)工资根据专业和学校性质(公立私立,学校声誉)在6-9万之间的居多,正教授一般有个11-12万就到顶了。当然,如果有哪个公司愿意招你当顾问,或者你在全国各地给别人training上课,也可以另收钱。此外,sabbatical期间,如果可以在公司干一年活,等于是双份收入。斯坦福哈佛MIT等牛校的有些牛老师,学校给的工资反而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二》Instry有的人念完博士以后不想留在学术界,或者是自身背景不强,找不到好的professor的职位,所以就选择去公司。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上不如硕士容易,但是只要找到了工作,工资一般都会比硕士高。博士生都有自己很深入研究的小方向,一般过了最初的1-2年之后,往往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方向的研究里,所以很多博士生过于专了,少数人的理论研究在instry的人看来,甚至是屠龙之技,毫无用处。硕士生主要就是广泛的选课,有的人还作个thesis,短时间深入了解一个领域或者锻炼解决问题的技巧。从需求来说,工业界最需要的是本科,其次是硕士,最后是博士。是否应该读博,是个人选择。读完博士也不一定就不好。专业不同,行业不同,情况也不一样。比如说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都需要很多博士生;technology行业,我认识的人里面去google的,还是以读完博士的人居多;我的几个朋友,同样的去oracle,博士生去的都是核心研发部门,但是硕士生们很难进这样的部门。也有的博士生,对某项领域很精通,正好是某个公司很需要的,非常的match,公司会给很高的工资。公司工资一般比较高,上不封顶。sorry, Oracle的CEO的工资好像是世界第一,也就是顶了。中国人挣到20多万一年的很少很少,大多数人到了15万就到头了,因为作不了manager或者其他管理层的职位。在公司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被裁员的风险大,尤其是在拿到绿卡以前,选择稳定和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很重要。《三》科研机构在公司一般是做应用开发,而不是科研。但是少数公司里,也有很牛的research lab,比如IBM TJ Watson,Microsoft, HP等等都有,他们雇佣一帮科研牛人专门做科研,提高公司技术和研发水平,微软就有若干个ACM Turing Award(图灵奖)得主。这样的地方非常难进去。我也知道一些小学校毕业的,自身实力强也去了research lab,不过公司要差一些,比如去NEC或者三菱。其他理工科专业,有的也有类似的公司。有些这样的科研机构,不隶属于任何公司,自己独立经营,靠各种军方资助,民间捐款,NSF或者风险投资生存;Harvard也有DFCI这样的科研机构, 哈佛周围还有children’s hospital or Brigham and Woman’s hospital这些医院,里面有以作research为主的职位,我这里说的不是年薪最多4-5万美元的博士后post-doc or research associate,而是怎么地也是7-8万一年的职位,这样职位的名称比较杂乱,我就不细谈了。总的来说,拿着博士学位找个高薪工作,继续作博士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做科研发paper,是很多博士们的梦想,但是要实现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博士后也是一种工作,很多专业都可以选择作post doc,生物类专业最典型,绝大多数phd毕业以后都要到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做几年post doctor再说。《四》政府部门和科研机关这种地方很少招外国人,但是的确有少数中国人在政府部门里找到accounting之类或者IT方面的工作。这种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福利待遇好,有退休金,假期非常多,赶得上教授了,工作也很轻松很稳定。我的一个朋友,Public Health相关专业的,毕业之后去了FDA(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药物管理局),这个也是美国的要害部门了,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雇主。FDA绝大多数职位原则上说是不招没有绿卡的人,但是这个朋友是牛校phd,背景很强,又善于交流,最终还是去了。很多政府部门工作要求security clearance,军工性质的单位更是如此。要取得security clearance,你得是背景清白的美国公民。这条路子,大多数人行不通。《五》Summary很明显,EE/CS或者其他Engineering专业的博士们可以至少有上面第一和第二两种选择,行业越好,第二种机会就越多。公司职位多,需要的人多,这也意味着学校需要数量众多的老师教学生,也就是第一种机会多。工程类专业的,去第三种地方,非常难。去第三类地方的,大多是跟医药沾边的专业比如生物,医学,生物统计,或者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专业的居多;如果你学政府部门可能需要的专业,也可以考虑第四种,尽管这种机会很少。如果是学的是纯理论的东西,比如数学,人类学,应用语言等等,第一类就是主要出路了。比如说读个比较文学之类的专业,如果找不到学校当老师,基本就得改行或者饿死了 J。不过这种专业的就业问题,不在于博士学位,而是整个专业都很差,包括本科和硕士。有的美国人读完文科博士找不到工作,只要去做小秘书或者去美国北京驻华使馆当签证官,看到未来的富有中产阶级,就给来个check为难一下出出气~~~

读了博士phd有什么出路?

菊原
墓碑镇
你的将来,要看你自己的实力和一些外部因素。phd之后的出路,主要有四种(有的专业实际上远小于四3332636333种)。此外,我说的是刚毕业的博士找工作的问题。《一》Professor读完博士最典型的出路就是去学校做老师,尤其是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如果做的好的话,一般六年之后,就是associate professor,也就是终身教授,拿到铁饭碗了,不会失业,这辈子不用担心养家糊口。有的人牛,去牛校做牛活出牛成果,虽然成不了顶级富翁,但是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了。小学校一般工资比较低,但是没有做科研的压力,所以有的人也很喜欢;牛校标准高,要求科研出成果,压力大,很辛苦,当然相应的工资待遇好,事业成就高。成为tenure之前不容易。要上很多课,要应付一些难缠的小本科生的疑问甚至是无理纠缠,每天光是中国人的陶瓷信估计都够删除一会儿的 J, 同时还要写proposal申请funding带学生做科研写paper;极少数很变态的学校,tenure可能跟难拿,比如说招3个assistant professor,但是6年以后只留一个,这种一般是顶尖牛校,会累死。但是绝大部分学校会根据feedback帮你改进,最终的目的是留住你,而不是6年以后赶你走。如果你很ambitious,要去很好的学校,那肯定累,otherwise,其实没那么恐怖,主要就是第一年刚开始的时候会累一些,熟悉了以后就好多了。此外,每年暑假有3个月的假期,比较ambitious的老师自然是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做科研,否则出去旅游或者回国短期混混,会过的很爽的。过了6年,你的铁饭碗就到手了,以后不怎么作research也可以。tenure以后,每个第七年是sabbatical,也就是一年的假期,你可以不工作,工资照拿。助理教授(AP)工资根据专业和学校性质(公立私立,学校声誉)在6-9万之间的居多,正教授一般有个11-12万就到顶了。当然,如果有哪个公司愿意招你当顾问,或者你在全国各地给别人training上课,也可以另收钱。此外,sabbatical期间,如果可以在公司干一年活,等于是双份收入。斯坦福哈佛MIT等牛校的有些牛老师,学校给的工资反而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二》Instry有的人念完博士以后不想留在学术界,或者是自身背景不强,找不到好的professor的职位,所以就选择去公司。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上不如硕士容易,但是只要找到了工作,工资一般都会比硕士高。博士生都有自己很深入研究的小方向,一般过了最初的1-2年之后,往往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方向的研究里,所以很多博士生过于专了,少数人的理论研究在instry的人看来,甚至是屠龙之技,毫无用处。硕士生主要就是广泛的选课,有的人还作个thesis,短时间深入了解一个领域或者锻炼解决问题的技巧。从需求来说,工业界最需要的是本科,其次是硕士,最后是博士。是否应该读博,是个人选择。读完博士也不一定就不好。专业不同,行业不同,情况也不一样。比如说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都需要很多博士生;technology行业,我认识的人里面去google的,还是以读完博士的人居多;我的几个朋友,同样的去oracle,博士生去的都是核心研发部门,但是硕士生们很难进这样的部门。也有的博士生,对某项领域很精通,正好是某个公司很需要的,非常的match,公司会给很高的工资。公司工资一般比较高,上不封顶。sorry, Oracle的CEO的工资好像是世界第一,也就是顶了。中国人挣到20多万一年的很少很少,大多数人到了15万就到头了,因为作不了manager或者其他管理层的职位。在公司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被裁员的风险大,尤其是在拿到绿卡以前,选择稳定和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很重要。《三》科研机构在公司一般是做应用开发,而不是科研。但是少数公司里,也有很牛的research lab,比如IBM TJ Watson,Microsoft, HP等等都有,他们雇佣一帮科研牛人专门做科研,提高公司技术和研发水平,微软就有若干个ACM Turing Award(图灵奖)得主。这样的地方非常难进去。我也知道一些小学校毕业的,自身实力强也去了research lab,不过公司要差一些,比如去NEC或者三菱。其他理工科专业,有的也有类似的公司。有些这样的科研机构,不隶属于任何公司,自己独立经营,靠各种军方资助,民间捐款,NSF或者风险投资生存;Harvard也有DFCI这样的科研机构, 哈佛周围还有children’s hospital or Brigham and Woman’s hospital这些医院,里面有以作research为主的职位,我这里说的不是年薪最多4-5万美元的博士后post-doc or research associate,而是怎么地也是7-8万一年的职位,这样职位的名称比较杂乱,我就不细谈了。总的来说,拿着博士学位找个高薪工作,继续作博士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做科研发paper,是很多博士们的梦想,但是要实现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博士后也是一种工作,很多专业都可以选择作post doc,生物类专业最典型,绝大多数phd毕业以后都要到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做几年post doctor再说。《四》政府部门和科研机关这种地方很少招外国人,但是的确有少数中国人在政府部门里找到accounting之类或者IT方面的工作。这种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福利待遇好,有退休金,假期非常多,赶得上教授了,工作也很轻松很稳定。我的一个朋友,Public Health相关专业的,毕业之后去了FDA(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药物管理局),这个也是美国的要害部门了,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雇主。FDA绝大多数职位原则上说是不招没有绿卡的人,但是这个朋友是牛校phd,背景很强,又善于交流,最终还是去了。很多政府部门工作要求security clearance,军工性质的单位更是如此。要取得security clearance,你得是背景清白的美国公民。这条路子,大多数人行不通。《五》Summary很明显,EE/CS或者其他Engineering专业的博士们可以至少有上面第一和第二两种选择,行业越好,第二种机会就越多。公司职位多,需要的人多,这也意味着学校需要数量众多的老师教学生,也就是第一种机会多。工程类专业的,去第三种地方,非常难。去第三类地方的,大多是跟医药沾边的专业比如生物,医学,生物统计,或者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专业的居多;如果你学政府部门可能需要的专业,也可以考虑第四种,尽管这种机会很少。如果是学的是纯理论的东西,比如数学,人类学,应用语言等等,第一类就是主要出路了。比如说读个比较文学之类的专业,如果找不到学校当老师,基本就得改行或者饿死了 J。不过这种专业的就业问题,不在于博士学位,而是整个专业都很差,包括本科和硕士。有的美国人读完文科博士找不到工作,只要去做小秘书或者去美国北京驻华使馆当签证官,看到未来的富有中产阶级,就给来个check为难一下出出气~~~

英语专业,好考的博士院校有哪些?

盗道道
打破者
美国英语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名单如3433623834下:NO.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学费:本州学生 -$13,509 ,州外及国际学生 -$40,191 ,本科学生共计 27,496 人。NO.2 Harvard University学费: $47,074 ,本科学生共计 6699 人。 NO.2 Stanford University学费: $47,940 ,本科学生共计 6,999 人。NO.4 Columbia University学费: $55,056 ,本科学生共计 6,102 人。NO.4 Princeton University学费: $45,320 ,本科学生共计 5402 人。NO.4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学费: $51,464 ,本科学生共计 9,726 人。NO.4 Yale University学费: $49,480 ,本科人数共计 5,532 人。NO.8 Cornell University学费: $50,953 ,本科学生共计 14,135 人。NO.8 University of Chicago学费: $52,491 ,本科学生共计 5844 人。NO.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学费:本州学生 -$12,836 ,州外及国际学生 -$39,518 ,本科学生共计 29,585 人。NO.10 University of Virginia学费:本州学生 -$15,722 ,州外及国际学生 -$45,066 ,本科学生共计 16,73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