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202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鳧鹥
水仙
半导体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现在大部分电子产品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一、2019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达521.2亿美元SEMI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为521.2亿美元,小幅下降-1.1%。分区域来看,中国台湾、韩国、中国大陆、日本、北美、欧洲半导体销售额分别为113.4亿美元、88.3亿美元、86.9亿美元、77.0亿美元、56.2亿美元、38.9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份额的22%、17%、17%、15%、11%、17%。中国大陆是2019年各地区中唯一增长的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规模位居第三。二、2019年封装材料销售额下滑增速超过晶圆制造材料分产品来看,2019年全球晶圆制造材料销售额328亿美元,略微下降0.4%;其中工艺化学品、溅射靶材和CMP同比下降超过2%。2019年封装材料销售额192亿美元,同比下滑2.3%。三、2019年一半以上半导体上市公司净利增长国内上市公司中,也有不少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不过从规模来看比较小,但是在新一轮产能扩展期,将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截至2020年1月21日,共有22家半导体企业公布2019年业绩预告,有15家企业净利润出现增长的情况,其中上海新阳、闻泰科技、北京君正、安泰科技、天龙光电、硅宝科技6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数据对比以下线为止,下同),占比27.27%;净利同比下降的企业有7家,分别为强力新材、航锦科技、三安光电、士兰微、鼎龙股份、台基股份、大唐电信,占比为31.82%。四、核心芯片国产自主化迫在眉睫未来,中国半导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第一,政策引导推动集成电路成为战略性产业。第二,新兴技术将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核心产品。第三,核心技术及人才资源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特别需要注意,中国国内的半导体自给率水平非常低,特别是核心芯片极度缺乏,国产占有率都几乎为零,国产产品的自主化迫在眉睫。——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半导体硅片、外延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半导体行业的在中国的市场分析报告

出入六合
里奈
免费的还真没有,我有看见其他网站上销售的,你可以问问看。http://www.cnscdc.com/62428.html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目标市场选择策略研究报告

同异
狄人攻之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深圳市盛世华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二月)2020-2025年中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目标市场选择策略研究报告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战略专家管理专家行业专家……报告目录2020-2025年中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目标市场选择策略研究报告第一章企业目标市场选择策略概述............................................................................................................6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6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6一、研究原则..................................................................................................................................6二、研究方法..................................................................................................................................7第三节研究企业目标市场选择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9一、重要性.............................................................................................................................

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怎样的现状,半导体自主可控将如何展开?eimkt

门风客
不同于己
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规模下滑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中,封装测试行业虽不像设计和芯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那样抢眼,但也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本土封装测试企业的快速成长以及国外半导体公司向国内大举转移封装测试能力,中国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更是充满生机。受行业整体不景气影响,去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营收下滑显著,包括半导体封装材料。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封装材料市场规模54.28亿美元,同比2018年的56.75亿美元下降4.35%。塑料是主要封装材料所谓“封装技术”是一种将集成电路用绝缘的塑料或陶瓷材料打包的技术。目前,集成电路行业的常用封装主要包括BGA 封装、BQFP 封装、碰焊PGA封装等在内的40余种封装类型,其中只有极少数运用除塑料封装之外的陶瓷和金属封装,塑料封装占整个封装行业市场规模的90%以上,而陶瓷和金属封装合并占比在10%左右。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半导体产业非常广泛,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以全球性合作关系为基础全球分工合作,绝难分开去探讨地区性的现状,例如: 日本半导体产业领先全球专研各种制程辅料,非常关键性掌握住整个产业链的扼要位置,2019年就曾经与南韩来了一场化学材料"杀戮战",所向披靡。所以中国面对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必需依中央既定的全球性合作原则,不能光想着自主可控或摆脱外界制肘,尤其是内地的人才和科技管理技术尚在初始阶段,不能也不宜展开当霸主抢霸权,务必全球合作,切勿轻试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轨,后果堪虑。

功率半导体产业持续增长趋势明确,替代空间巨大?eimkt

此剑一用
目大运寸
功率半导体器件又称电力电子器件,主要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变换和电路控制,是进行电能(功率)处理的核心器件,弱电控制与强电运行间的桥梁。功率半导体有两大作用,一是电源开关,二是电源转换。电源开关的原理是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小电流部分PMIC和DriverIC为功率IC,而大电流部分开关为MOSFET、IGBT等功率分立器件或模块。电源转换是指充电用电过程中交流电、直流电的相互转换。在小功率设备中,比如智能手机中的升压器、降压器、稳压器可集成在PMIC中,或做成单独功率IC;而在大功率设备中,比如电动汽车中的整流器、逆变器等一般则是由功率分立器件组成的功率模块。功率半导体产品形态多种多样,几乎所有与电力能源相关的产品都需要用到功率半导体器件。一般来说,功率半导体可分为分立器件和功率IC,功率IC相当于SOC,功率模块相当于SIP。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现状近年,来由于工业控制、家电产品、充电设备等终端应用不断追求更高能源效率,功率器件下游产品范围的稳步扩张、产量的大幅增长以及功率器件技术的快速更新,功率器件市场在全球范围尤其是中国地区都保持稳步增长。据Yole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超300亿美元,其中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块市场规模约为150亿美元,功率IC约为200亿美元。预计功率分立器件2016-2021复合年增长率为3.1%,功率IC2016-2021复合年增长率为3.4%,功率模块2016-2021复合年增长率为7.0%。具体产品来看,2017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块市场规模约为150亿美元,其中二极管约占20%,MOSFET约占40%,IGBT及功率模块约占30%。应用方面,功率半导体的应用范围已从传统的工业控制和4C产业(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汽车),扩展到新能源、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新领域。HIS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中工业应用市场占比为34%,汽车应用市场占比23%,消费电子应用占比为20%,无线通讯应用占比为23%。竞争格局方面,功率分立器件(模块)市场竞争格局总体上较为分散,英飞凌为全球龙头,2016年市场份额达到18.5%;其他企业市场份额均在10%以下。—— 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半导体行业失效分析工程师有前途吗

老来福
大企业
失效分析是产品可靠性工作的一环,简单来说失效分析就是对坏了的产品进行分析,搞清楚产品是什么原因坏的,怎么坏的。失效分析工程师就像是医生一样,找出产品出问题的原因,开出解决问题的药方。做失效分析需要全面的知识,电子、工艺、结构、材料、理化等很多方面都会涉及到。失效分析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观察和测试,通过一些仪器设备观察要分析的样品,通过观察发现失效相关的线索。通过测试知道样品的具体情况。第二是复现,不是所有失效都是稳定的,有很多失效都是不稳定的或者不复现的。因此需要通过一些实验尽可能把失效复现出来,再对样品进行分析。失效分析工程师的日常就是分析样品-写报告-再分析样品-再写报告咯。目前国内做失效分析的不多,主要是一些第三方实验室和一些大企业在做。失效分析这个工作也就一些中大型企业和军工单位做得比较多,有些企业有自己的失效分析实验室,也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是没有自己进行失效分析的能力的,首先分析设备不便宜,其次有经验的失效分析工程师不容易招到。因此很多企业都是是交给第三方实验室去做,第三方实验室有齐全的设备和完善的分析流程手段,分析起来很方便。现在越来越多第三方实验室开始进入失效分析这行,很多都处于起步状态。单纯的失效分析是一个很窄的行业,了解得人少,需求也不大,做的人更少,毕竟一个企业想从0开始开展失效分析的话,成本会非常高,不是一般企业能承受的起的(有些企业宣称自己有失效分析能力,其实也只是具备很基本的失效检测能力)。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相信企业产品质量会越发重视,失效分析可能会有更大的需求,但是个人认为失效分析工程师不会像测试工程师这样普遍。

中国什么时候能成为生产半导体芯片的世界领先者?

市日
民本
中国大陆和台湾将成为2020年芯片和半导体生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是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报告中的结论。报告指出,明年全球新晶圆厂建设投资总额将达500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将投资240亿美元,台湾将投资130亿美元。芯片和半导体是现代电子产品的基础。没有它们就不能生产电脑、智能手机、电视和许多类型的家用电器。由于中国依然是一个全球工厂,对这些产品的主要需求在中国,也就不足为奇了。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中国去年占据了全球半导体份额的近60%。而来自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则显示,这些产品中只有16%在中国生产。2018年中国进口了价值3120亿美元的芯片和半导体——超过了中国石油进口总额。然而这种对进口的依赖对中国的经济繁荣构成威胁。在美国禁止本国公司为中国电信公司中兴通讯提供设备和组件之后,后者一度陷入困境。随后这些对中兴通讯的制裁被解除,但很快另一个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又陷入美国类似制裁的大火包围之中。2018年华为从高通公司、英特尔、美光科技公司和博通公司采购了价值130亿美元的高科技组件和产品。实际上中国已经能生产自己的芯片。例如,华为拥有自己的麒麟和Ascend芯片。第二家中国制造商——Unisoc通信,也准备明年将5G芯片推向市场。小米和阿里巴巴也报道了各自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大多数分析人士一致认为,中国将能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生产芯片和半导体至少还需要5-10年的时间。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制定的到2025年提供70%自己生产的芯片似乎很现实。另一方面,西方的竞争对手也不会原地踏步,他们将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因此未来十年争夺全球生产芯片领导者地位的博弈将会异常激烈

如何写半导体管的不良品分析报告

习常
静女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月21日发表的数据显示,2005年日本与中国内地的贸易总额达18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连续7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但增幅却显著下降。   根据该机构的数据,2005年中日贸易额为1893亿8736万美元,增幅从2003年30.4%和2004年的26.9%,大幅缩小到8.9%。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出口,去年的增幅也明显收缩,从29%降低到单位数的8%。出口额为803亿美元。日本的对中贸易赤字为287亿美元,再次创下新高纪录。   从进出口商品的类别来看,日本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映像机器的零部件以及其他电子零部件。   针对中日贸易额增幅收窄的趋势,日本分析报告认为,主要是中国的半导体市场陷入低迷,产品销量虽增加,价格却下滑,将总收入拉低。其次是日本汽车近期转到中国生产,致使去年出口到中国的汽车销量减少了21.4%。    分析也指出,中国在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上已接近饱和点,因此日本出口的建筑器材、采矿用设备等大型机器在需求上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减少。   分析认为,由于出口是以金额计算,目前日本出口到中国的加工原料的收入,其实也随著原油以及塑胶、钢铁等加工原材料的价格偏高而水涨船高。如果今后这些原材料价格不调高,就意味著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将会降低。   贸易促进机构公布的资料也列举了今后还可能继续影响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客观因素,这包括了有越来越多日企以及外资在中国投资电脑产品的生产,这意味著将会促使中国加强电脑零件上的生产技术。到时,日本对中国的电脑零件出口就可能只集中在高技术产品上,这将对日本的出口力度产生不良影响。    中日贸易额增幅缩小虽然成为这次中日贸易的一个焦点话题,但日本贸易促进机构仍看好今后的中日贸易关系,并预测中日下一年度的贸易额很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   报告说,从出口来看,日本可进一步推动对中国出口各种精密器材等产品。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工厂在进入正式生产后,肯定会带动日本本地生产的高技术汽车零件产品出口到中国。此外,中国近期推动的环保、节省能源项目,也将会采用日本生产的器材。   在中国产品进口日本方面,该报告强调:中国进口到日本的产品总值,以后将是拉高中日贸易额的重要组成。近期,进口日本的中国产品已从原有的蔬菜、纺织品,扩大到电脑、音像、家庭电器产品等。有关品种数量占日本进口产品市场的比例,也首次超越一半以上。   报告说,随著未来日本经济的复苏,日本国民消费相应增长,都将给中国提供更多出口到日本的机会。同时,日企在中国设立生产点,也显示中日两国今后将会有更多的贸易合作平台,双边贸易数额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不起,我只找到这点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5G创新,半导体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如何?工业电子市场网

奚自
其一也一
5G商用推动半导体行业恢复增长半导体行业隶属电子信息产业,属于硬件产业,以半导体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随着全球主要市场推出5G商用服务,5G智能手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从而带动半导体行业恢复增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多个机构看涨2020年半导体行业发展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将促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硬核科技成为布局重点。多家券商机构认为,逆周期政策大概率会持续加码,在加码基建的同时,以5G网络为基础的“新基建”将成为重点,在需求端,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生产效能的最强动力,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信息化的需求和应用都得到广泛重视,届时半导体行业直接受益,市场前景较好。——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半导体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