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读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博士有用吗?

虽乐
似趼
你心真大呀!不过你能提这种问题,估计也是读不了西交利物浦的博士了!西交利物浦属于中外合作办学,不同于国内传统的985,由于教学目的不同,收费也高!可培养的人才也不错呀!难道你上这样的大学,仅仅只是为了进个事业单位!绝没看不起事业单位的意思!如果你真能在这读博士,为嘛不在自己专业上立足,闯出一片天地不好嘛!个人不准备离开家乡去外地发展,家乡经济不发达专业所限只能先进体制内发展,所以担心西交利物浦的博士国家招考的事业编认不认

西交利物浦大学博士在国内有用吗

夫君
百忧解
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有相关意愿的建议咨询西交利物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生、研究生,目前已有包括43个本科专业、44个硕士专业(含非全日制)和16个博士专业在内的103个学位项目,形成了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建筑、城市规划与设计、人文社科、影视等的学科体系。大学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均采用全英文授课。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读博士是什么体验

亡身不真
老聃新沐
实质上,直博生并没有跳过硕士阶段,在博士课程开设前都会开始相应的硕士课程,只是进入博士课程时间进度上比较快!一般直博的时间会比硕士加博士的时间要短,直博一般是5年,硕士加博士一般是6年。实质上,直博生并没有跳过硕士阶段,在博士课程开设前都会开始相应的硕士课程,只是进入博士课程时间进度上比较快!一般直博的时间会比硕士加博士的时间要短,直博一般是5年,硕士加博士一般是6年。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哪些课程

从军记
我爱你
外国语言文学是一个大类,高考填志愿选的是大类,是为了方便填志愿的。PS:这是为了契合教育局给的目录,其实类这种只是为了方便选专业,没实际意义的啦这个大类既是以后的语言文化系中有两个专业一是英语,包括国际商务英语、金融英语、传媒英语、应用英语研究,其中应用英语研究是新开设的。二是传播学,这是2012新开设的专业其中,国际商务英语、金融英语是不设2+2项目的而新开设的应用英语研究和传播学还未确定能否2+2,这是要9月份上来才能确定的还有,就是这个语言文化系是新开出来的,以前国际商务英语、传媒英语、金融英语都不在这个系里面。以上答案准确哦~我是XJTLU学生,然后因为参加2012高招会还有电话接待工作,所以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西交利物浦大学博士在国内有用吗

飞燕曲
花姑娘
有用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颁发西安交大和利物浦大学的双重文凭当然,有志出国的话更好但是就凭西安交大C9的招牌,在国内混也没问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

黑房子
头头是道
你好,我就是西浦的学生。关于西浦,我觉得因人而异,适合的人会觉得很好。西浦是西安交大和英国强强联合合作创立的。所以,在学校里,是全英文教学的。如果英语底子很差的同学最好要有个心里装备,不然以后会影响到你的听课效率。其次,西浦的资源真的很丰富,你能享受到很多其他普通国内大学享受不到的资源,比如说强力的师资和学习软件。举个例子,我们有个检索essay抄袭率的软件叫turnitin,这个软件在国外是需要收费使用的,但是西浦购买了,学生可以免费使用。诸如此类的资源还有很多,如果妥善利用的话对个人发展很有好处。再者,西浦上课的方式很不同。采取小班教学的授课模式,当然也有lecture之类的大课。这种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充分。我们的很多任务都是需要teamwork来完成的,有时也会做一些调查等等,总之,就是很灵活的学习模式。说完学习,再说西浦的生活。学校把学生看做年轻的成年人,学校的所有社团包括学生会都是高度自治的。老师很少会插手,这样就不会出现普通大学种种的学生会“黑幕”。比较特殊的是,西浦还有世界三大学生组织:模联,埃塞克,赛弗。对于想要拓展全球视野的学生很有帮助。此外,学校每年都会为学生重新分班,所以可以认识很多的人,总之一句话就是很丰富多彩啦。对于比较实质性的文凭来说,西浦发三个证。西交毕业证及学位证,英国学位证(国外没有毕业证这一说)。此外,西浦学生可以选择2+2模式和4+x模式。2+2模式的话就是前两年在西浦上,后两年在利物浦上,具体情况可以上学校的官网查看。我说的都是大概的情况,想了解情况的话可以给招生团队打电话,或者上学校官网:以上是我对于问题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希望你能加入西浦,成为我的学弟/学妹哦!

读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人是什么家境。。四年下来加上国外读研要花多少钱

大辩
摩洛哥
七八十万,有付出当然也会有回报。

西交利物浦大学哪个专业好?

静女
太虚
就专业本身而言,并无好坏之分,适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专业就是好专业。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科建设以国际人力资源需求为导向,依托两所母校的学科基础和资源优势,并充分结合大学自身办学定位和特点来科学设置的。作为一所新大学,目前各个专业发展都较为均衡,理工类专业基础扎实,商科、人文和社科类专业发展迅速。报考较为热门的专业有金融数学、建筑学、会计学、精算学、经济与金融、经济学等。学校多个学科获得国际专业组织认证,包括西浦国际商学院获得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西浦会计专业获得英国CIMA认证、澳大利亚CPA认证、土木工程专业获得英国JBM认证等。相关问题可以咨询西交利物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生、研究生,目前已有包括43个本科专业、44个硕士专业(含非全日制)和16个博士专业在内的103个学位项目,形成了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建筑、城市规划与设计、人文社科、影视等的学科体系。大学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均采用全英文授课。

介绍西交利物浦大学?

山与泽平
一步一鬼
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成立于2006年5月,是经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强强合作,以理、工、管起步,以英语教学为主的、在本一批次招生的中外合作大学,也是目前唯一一所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简称“西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她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以理工管起步,强强合作,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千年古城——中国苏州,今天的苏州不仅保留了水陆并行的古城风貌和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同时又是一个与时俱进、对世界开放的现代化城市,特别是其国际闻名的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汇集着大量世界五百强和国际合作企业及研发机构,为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广阔的发展腹地。 西交利物浦大学基础教学楼正面照  西交利物浦大学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选聘师资,现有教师近400人,其中80%为外籍教师。专业课教师均具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2011年起,西交利物浦大学聘用国际顶级教育猎头公司面向全球选聘高端人才,以英国蛋白质研究协会主席David O’Connor教授为代表的世界级学者已经陆续全职加盟西浦。   西交利物浦大学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生、研究生, 接受国外大学交换生,目前注册学生近6000人,100余名海外学生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开设以理、工、管、文等23个专业,除公共基础课外均采用全英文授课。   西交利物浦大学拥有国际化的育人环境,严格的国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学生自治、学校引导服务为核心的学生工作体系及四大导师体制,大学将学生看做“年轻的成人”,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强调自主意识与团队精神,旨在培养知识、能力与素养兼备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公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子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IBM商务挑战赛等世界级大赛中成绩卓著;首届毕业生96%赴世界知名大学继续攻读硕博士研究生,超过10%就读全球排名前十位的世界名校(《据泰晤士报2010年全球大学排名》)。第二届毕业生90%收到世界知名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升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近10%入全球十大名校(《据泰晤士报2011年全球大学排名》);学生就业或实习于摩根斯坦利、苏格兰皇家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三井住友银行,英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等世界知名企业。   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创建研究导向的国际大学为发展方向,整合两国三校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学已经建成以生物科学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一系列高水平研究中心,并于2009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成立不到6年时间,西交利物浦大学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及地市级科研项目近50项,并于2012年起正式成为承担国家“863计划”科研课题的成员单位。   自2006年5月23日建校以来,西交利物浦大学经过数年发展,探索并创造了独具特色“五星”育人模式和学生发展体系,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现代大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其独特的大学理念、高水准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浓厚的国际化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被誉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校园风光(20张)  西交利物浦大学正持续全力挖掘和利用自己独特的模式和全球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规划目标:在校学生总数达到一万人,其中研究生规模达到10%到20%,海外留学生达到10%左右,师资团队将壮大至700-800人,建成30个左右高水平特色专业,初步实现 “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的发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