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健:脱欧将如何影响英国对外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健:脱欧将对英国的对外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在今年也将继续引起人们的注意。英欧关系在新的世纪将获得最为清晰的界定。英国与欧陆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欢喜冤家,历史上主要表现为英法争夺欧洲主导
-
中国人民大学徐晓宇在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作了一场题为“Scale,Skill,andTeamManagement:OrganizationalStructureofMutualFundFamili
-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交往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浩如烟海的阿拉伯古籍中,关于中国的记述十分丰富,其中既有曾经游历中国的阿拉伯商人、旅行家确凿可信的见闻,也充斥着大量知识与想象、真实与虚构相混杂的文
-
中山大学经济学在职研究生教授王珺,一位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深谙广东现实的经济学专家。近年转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三十多年来,王珺保持着一贯的谦和、开放和创新精神,扎根岭南热土,成为广东经济变革发展的见
-
日前,ofo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将以“全球杰出青年”的身份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这是达沃斯第一次出现中国共享单车的身影,足以见得中国共享单车在全球的影响力。共享单车的海外扩张在近几年十分频繁,英国、德国、美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叶嘉安老师做了题为“未来智慧社会的城市发展与规划”的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育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公共政
-
清华大学金兼斌:社交媒体时代科普的机遇和挑战
清华大学在职研究生金兼斌分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应,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也面临新的形势。一是民众的关切
-
三峡大学阚如良:精彩在育人旅途
阚如良的职场生涯是从“仕途”开始的,而且很有希望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但他没有这样选择,而是走进高校,成为了一名“教书匠”。如今,十二载时光已逝,身为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的阚如良早已走上
-
环保纪念日1、国际湿地日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2、世界水日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从1994年开始,我国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3、世界气象日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4、地球日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5、世界无烟日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6、世界环境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8、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9、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10、世界动物日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11、世界粮食日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1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5月22日。环境工程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尽在研招网,环境工程在职研究生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环境工程在职研究生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
打开任何一个天气预报App,都有精确的分钟级预报你当前位置未来数小时内的天气;去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引起广泛讨论,而李世石则可能是最后一个赢过机器一局的人类……人工智能就这样来到了我们身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