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健:脱欧将如何影响英国对外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健:脱欧将对英国的对外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在今年也将继续引起人们的注意。英欧关系在新的世纪将获得最为清晰的界定。英国与欧陆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欢喜冤家,历史上主要表现为英法争夺欧洲主导权的对抗,近十年来则是英国与欧盟长久以来貌合神离的复杂关系。一直以来,隔绝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绝不仅仅是英吉利海峡,还有历史形成的民族心理与文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差异。尽管在脱欧的道路上步履维艰,但是,基于英国与欧洲互不信任的历史传统,基于目前双方在劳动力市场开放与欧盟成员国主权地位等问题上严重对立的政治立场,英国脱欧的确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近日,梅内阁发出了“不达成协议胜过坏协议”的声音,被外界视为英国表达了不惜“硬脱欧”的坚定立场。英国一旦脱欧,将为清晰界定英欧双边关系提供一个良好契机,并为英国与欧盟的自我重新界定打开时间窗口。特雷莎·梅在几个月前的保守党大会上明确提出,英国是英国人的国家,免谈世界主义。我们暂且不论这一主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贯彻到政治实践中去,仅仅从理论层面思考,这一政治立场与英国一直以来主张的自由贸易与社会开放的立国政策是根本违背的。拥有强大经济影响力的英国一旦脱离欧盟,欧盟超国家政治实体的梦想将受到根本质疑,其在政治经济合作等重大问题上势必做出重大调整。面向未来的英欧关系何去何从,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褪去浪漫主义与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后,英欧关系一定会在日益清晰化的前提下共存共生。梅政府提出未来构建“新型英欧战略伙伴关系”,希望双方成为彼此的好邻居。在明确界定双边关系的前提下,这一构想是可以预期的。英美关系远非铁板一块,但绝不至于针锋相对。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英国脱欧公投前到访英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情回顾两国合作的历史渊源,但是不忘在结尾处警告英国:一旦脱欧,英国将不会享有与美国优先谈判贸易协定的权利。换言之,美国希望英国服从其欧洲战略的“角色安排”。有意思的是,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在2017年1月访美,事后宣称,未来美国的内政外交政策有一项绝不会改变,就是与英国的“特殊关系”。这些相互抵牾的信息,折射出美英关系的多面性。美英在不同时期的表态,充分说明英美关系在日益动荡的国际格局中,将面临来自政治经济领域的诸多挑战。伴随美国全球经济影响力的下降与可能出现的外交收缩态势,英国一定会考量在不违背美国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拓展自身的外交空间,以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然而,英国始终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最为重要的盟友与不可多得的助手。1月底梅首相访问美国,与特朗普大秀亲密,至少得到了美国口头上的大力支持。在美国主导的全球政治格局下,英国天然获得了许多秘而不宣的外交利益,并且在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交往中,无形增加了自身的政治筹码。无论从文化意识形态考虑,还是从政治思维惯式考量,英美超出一般国家的双边关系不可能受到根本挑战。中英外交黄金时代的成色不会退减。考察脱欧事件以来的中英双边关系,有两件事情最为引人眼球:中国资本在英国大量收购英国资产和中国最终成功参与欣克利角核电站的建设工作。这充分说明,中英外交黄金时代的根本基调是由经济合作决定的。鉴于中国依然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实体,基于中英经济模式依然存在相当大的互补性,我们高度看好未来中英双边关系的深入发展。意识形态的分歧不会成为中英双边关系的绊脚石。在英国媒体上,有不少评论人士指责英国政府“讨好”中国,无非是看重发展中英关系的经济利益,但却“出卖”了道德原则。毋庸讳言,经济因素或者说经贸合作是中英关系的“压舱石”。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投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怀抱本就无可厚非。如果考察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世界历史在本质意义上能够产生、各民族能够真正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依靠的恰恰是基于现实物质生活的诉求。文明之间若要真正实现彼此深入理解与尊重,恐怕还是先要从现实利益诉求开始。中英关系出现这样的喜人局面,就其本质而言,是由于中英双方都选择了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的立场。正如习主席曾经在英国议会的讲话中所坦言的那样,是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让中英双方走到了一起,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英双边关系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 中国人民大学徐晓宇:规模、技能和团队管理对共同基金的家庭组织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徐晓宇在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作了一场题为“Scale,Skill,andTeamManagement:OrganizationalStructureofMutualFundFamili

  • 北京外国语大学薛庆国:100年前的阿拉伯人如何看中国?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交往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浩如烟海的阿拉伯古籍中,关于中国的记述十分丰富,其中既有曾经游历中国的阿拉伯商人、旅行家确凿可信的见闻,也充斥着大量知识与想象、真实与虚构相混杂的文

  • 中山大学王珺:经济研究要重视政策应用

    中山大学经济学在职研究生教授王珺,一位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深谙广东现实的经济学专家。近年转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三十多年来,王珺保持着一贯的谦和、开放和创新精神,扎根岭南热土,成为广东经济变革发展的见

  • 北京大学张影:共享单车走出国门情况怎么样?

    日前,ofo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将以“全球杰出青年”的身份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这是达沃斯第一次出现中国共享单车的身影,足以见得中国共享单车在全球的影响力。共享单车的海外扩张在近几年十分频繁,英国、德国、美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未来智慧社会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叶嘉安老师做了题为“未来智慧社会的城市发展与规划”的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育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公共政

  • 清华大学金兼斌:社交媒体时代科普的机遇和挑战

    清华大学在职研究生金兼斌分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应,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也面临新的形势。一是民众的关切

  • 三峡大学阚如良:精彩在育人旅途

    阚如良的职场生涯是从“仕途”开始的,而且很有希望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但他没有这样选择,而是走进高校,成为了一名“教书匠”。如今,十二载时光已逝,身为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的阚如良早已走上

  • 环保纪念日-环境工程在职研究生知识

    环保纪念日1、国际湿地日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

  • 青海民族大学:读《未来简史》我“算”故我在?

    打开任何一个天气预报App,都有精确的分钟级预报你当前位置未来数小时内的天气;去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引起广泛讨论,而李世石则可能是最后一个赢过机器一局的人类……人工智能就这样来到了我们身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