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赵莹:主流媒体引领融合热
媒体融合,已成为传媒产业的大势所趋。作为我国主流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要确保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赢得最广大用户,更好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广电媒体也必须加快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向新型主流媒体扎实
-
湘潭大学档案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简介-档案学在职研究生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机构设置合理。下设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知识资源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和档案管理系等4个系,有公共管理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电子政务研究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有信息技术实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菲老师作了一场题为“公司社交传媒参与对于销售业绩的影响:以淘宝为依据”的在职研究生讲座,北京大学任菲博士在光华开设的课程包括社交媒体与数字化竞争、电子商务、商战模拟及信息系统研究
-
中国农业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科研创新·成长沙龙”在涿州实验场举办。4场主题报告、5个分组的20多场次学术交流,将近两天的日程排得紧凑、充实。在活动结束前的座谈会上,青年教师对这样的活动表达意犹未尽的感
-
无线充电的发展趋势与其关键芯片设计技术
设计技术无线充电的发展趋势与其关键芯片设计技术报告人:顾渊博士(昆山盛鸿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几年,一种无线充电技术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并逐渐取代各种各样数码产品的充电器,它甚至可以为你的电动汽车在街头充电。不久
-
复旦大学孙向晨: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作了题为“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的在职研究生讲座,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曾经访问过北京大学哲学系(1994年9月至1995年2月),加拿大RegentCollege(1998年8月至1999年8月)和美国YaleUniversity(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担任加拿大RegentCollege中国研究部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和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成员。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复旦大学涵盖了文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复旦大学孙向晨说,每当谈论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人们就会瞩目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这一张力也常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于是“古今中西”成了谈论的焦点,中西兼杂、古今并存,这其中的关系异常复杂。但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来谈论“古今中西”,背后都会有一个大的世界历史背景,那就是现代性。复旦大学孙向晨深入分析说,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可追溯到明朝末年伊始的西学东渐思潮,随着西方文献的翻译与出版,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第一波思潮是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发动的翻译西方近代思想家的译著。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时期一批现代西方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医学、农学著作及科技书籍的编译出版,打开了中国士大夫的眼界。但当时在进行翻译时,国人并没有看到其背后的文化发展和内在矛盾,反倒认为是具有普遍机制的知识来全盘学习。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运动背后却潜藏着一个巨大的问题——现代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支撑在传入中国后成为国人的盲点。复旦大学孙向晨指出,现代性价值体系是否在中国适用,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是与西方的宗教体系截然不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经常把西学和现代性思想“二而合一”地来谈论,不同的说法显露出不同的价值立场,但无论哪种立场,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思想在现代世界的表述中都被遮蔽了。他强调,因此,我们需要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立场,在现代世界的视野中重新定位中国文化传统。面对生活世界,我们常常不得不置身于“古今中西”的视野中,但无论古今,抑或中西,各有其羁绊我们思考的限制,我们需以“本体”的高度重新审视现代文明的核心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观念,当代中国的生活正处于这双重世界的张力中。只有梳理清楚这“双重本体”,我们才能真正形塑现代中国的价值形态。复旦大学孙向晨认为,现代中国价值形态背后的“双重本体”指的是“个体本位”与“亲亲本位”。其中,“个体本位”是体现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现代文明的诸多价值观念都是以此为基础:自由、平等、人权。对于个体意志的尊重是人类对于自身尊重的“终极”单位,而“亲亲本位”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体现。今天的我们同时生活在中国人的意义世界中,源自传统的观念在今天依然有巨大生命力,特别需要得到深刻反思和现代表达,这绝对是一个“本体”层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种“伦理生活的形式”。复旦大学孙向晨指出,确立“双重本体”的立场,意味着在我们生活于双重的意义世界之中,这并不意味其间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而是要破除现代性处境下中国文化传统“特殊语境”的论调。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价值形态在现代世界的再次重生并不是以现代性之“本体”为终极目的,现代文明在其自身展开的过程已经显示出重重危机,现代性世界体系尽管在话语体系中有其周延性,但在现实层面却不尽合理。因此,“双重本体”在现代中国展开的使命,是努力为人类的未来探索新的可能性。“双重本体”在现代中国的激荡应该能回应现代世界的期待。
-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对好信息错坏信息的不对称披露的限制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邀请李宁忠老师作了一场题为“RestrictionsonManagers’OutsideEmploymentOpportunitiesandAsymmetricDisclosureof
-
9月20日上午10时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习究生院成立仪式在学校诚信楼三层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全国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共计56所,但无一所财经类院校正式成立研究生院,这是所有财经类院校的一大心病,也是
-
亚洲工厂、中国和亚洲经济一体化主讲人:林桂军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男,汉族,1959年6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特殊津贴专家。1978年入
-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邀请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刘又铭教授做“从儒家荀学派到气的传播沟通理论”主题非全日制研究生讲座:研究儒学的状况不尽相同,但都以儒家孟学一系为大宗,而以荀学一系为次要甚至陪衬,这是宋明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