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6月11日】名家零距离第6期预告:心灵环保,感恩生命

名家零距离第6期预告:心灵环保,感恩生命为什么我们物质非常丰富,心中却挂碍太多,脸上却常有焦虑呢?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总有着各种甩不掉的烦恼呢?弥尔顿曾说“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折腾

  • [讲座]2015国际光年(中国区)光学院士讲科普西部行重庆报告会20150531

    【5月31日】2015国际光年(中国区)光学院士讲科普西部行重庆报告会一、主题大会时间活动内容主持人8:30~9:00开幕式介绍到会嘉宾郭永彩重庆大学领导致辞重庆市科协领导致辞重庆市光学学会35周年特

  • 【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2015年“生态文明与环境管理”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北京大学)

    各位研究生导师、秘书、同学: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于2015年7月19日—7月29日开设第二期“生态文明与环境管理”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申请学员须符合以下条件:(1)来自国内和境外高校及科研院所

  • [讲座]名家零距离第6期20150611

    名家零距离第6期预告:心灵环保,感恩生命为什么我们物质非常丰富,心中却挂碍太多,脸上却常有焦虑呢?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总有着各种甩不掉的烦恼呢?弥尔顿曾说“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折腾

  • [课程讲座]重庆大学 “龙星计划”课程

    重庆大学“龙星计划”课程面向云服务及大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及相关技术随着互联网,云端服务,社交网络业务的迅猛增长,IT产业已步入了以多核处理器计算平台,虚拟化,云服务中心和大数据业务处理为代表技术

  • 【专题培训】app移动终端赛前培训圆满结束

    App移动终端设计大赛赛前培训圆满结束2015年5月26日,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在研究生院304开展了关于App移动终端设计大赛赛前专题培训的第三讲。至此,App移动终端设计大赛的赛前培训圆满结

  • [讲座]近期讲座20150530-0601

    【5月30日】“一带一路”背景下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主讲人:ChayanVaddhanaphuti(泰国清迈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主持人:张楠(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时间:2015年5月30

  • 【专题培训】 APP移动终端设计竞赛赛前培训第一讲事后新闻

    App移动终端设计大赛赛前培训第一讲圆满结束2015年5月19日,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如期在研院304开展关于App移动终端设计大赛赛前专题培训。本次培训课程特别邀请到光电工程学院在读硕士,重庆

  • 重庆大学“2015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评选结果公示

    重庆大学“2015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评选结果公示依据重庆市渝教研〔2015〕5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5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重庆大学“2015年重庆市研究生

  • 【名家会客厅】第161期名家会客厅: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与前瞻

    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与前瞻2015年5月18日下午14:30,名家会客厅2015年科技活动周“科学零距离”系列科普讲座——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与前瞻在重庆大学研究生院308国际会议厅开讲。本次名家会客厅主讲嘉宾是曾做客百家讲坛的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教授。讲座由重庆大学副校长黄宗明主持,他对本次讲座主题给予高度评价,“科学是世界发展的战略和方向,掌握科学就掌握了引领世界的主动权,今天所有来的同学都是智者”!一席话把同学们都逗笑了,场上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了。接着王渝生教授满脸微笑的走上讲台,亲切地向在场的同学打招呼,他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完全看不出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王渝生教授将为我们讲解关于“科学”的过去与未来,带我们从近代天文学革命和蒸汽机革命以及电力革命说起,了解当代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的发展态势和尚待解决的四大科学难题,探索未来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科学技术方兴未艾,新能源新材料迅猛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后来居上,最终从信息时代走向基因时代。风趣幽默的语言,饱含热情的演讲和信手拈来的知识储备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每个人,把同学们引入到了科学的海洋里遨游,开启了依次奇妙的科学之旅。科学的由来什么是科学?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科学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这个词是从古希腊的哲学里分离出来的。中国古代并没有“科学”这个词,“科学”这个词作为舶来品,大概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候才传进来。中国古代跟“科学”这个词最为接近的词叫“格致”,礼记大学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科学的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趋势科学是怎样发展的?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和人类自身一样久远。人类从制造工具开始就产生了原始技术,并且孕育了科学知识的萌芽。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在溯源意义上有古代科学之说。17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之前,古希腊、罗马、中国和阿拉伯的科学技术相继获得了发展。近代科学的形成,改变了人类的知识体系,也影响着技术的发展。18世纪发生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出现了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20世纪,科学得到了重大发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最伟大的发现,成为20世纪科学发展的基础。宇宙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夸克模型、大地构造板块模型、DNA双螺旋模型等理论的创建,使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拓展至宇观、宏观和微观的领域,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得到发展并会取得伟大成就。其中,21世纪尚待解决的科学难题:宇宙、物质、生命、人类、思维的起源问题;相对论的局域性与量子力学的普适性的矛盾问题;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问题;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本质和规律性问题。未来科学将何去何从?王教授运用专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将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概括为以下4点:信息科学技术方兴未艾;新能源新材料迅猛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后来居上;从信息时代走向基因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如何呢?王教授为我们展示了世界科技排行榜,其中美国第一,日本第三,中国台湾位居第20位,中国的最新科技实力更是位居倒数第二级,属于还没入门阶段。王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当我们欢呼我们的GDP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时,请想想我们的人均GDP不足日本的十分之一,更处于全世界国家中下游水平,我们的科技水平亟待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依然不足”。听到这里,同学们都沉默了,大家都陷入了深思中。王教授最后总结到:“我们要尽力发展科学,但是科学的发展不应违背人类道德,不应一味追求科学的发展而毫无底线,”他深情朗诵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一段话: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它毒药。淳淳教导,发人深省,相信每位在场的同学都由衷地赞成,并能对以后的科研生活中起到引导和警戒作用。欢迎关注“重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庆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2015年5月26日附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