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关于选派重庆大学研究生赴綦江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活动的通知

关于选派重庆大学研究生赴綦江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活动的通知2015年綦江实习选派活动已启动,由重大研院与綦江组织部牵头。实习岗位为綦江政府及国企,实习3个月左右,开始时间据个人情况。有意者请于研院首页新闻

  • [讲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讲座20150407

    【4月7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讲座:?讲座题目:?主讲人:Prof.FrancoisVictorTochon,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讲座时间:2015年4月7日下午2

  • 重庆大学关于开展2015年“重庆市硕士研究生应用型科研创新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为鼓励我校硕士研究生结合教育部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积极承担应用型创新科技研发项目,提升科研技能水平。决定自2015年4月起开展“重庆市硕士研究生应用型科研创新项目”立项申报工作。一、申报对象重庆大

  • 【创新实践系列活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召开2015年“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宣讲会的通知

    为服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自2013年起,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教育部学位中心”)面向全国在校研究生开展了“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两年来

  • [讲座]高研院讲座20150402

    【4月2日】文字斋讲座:文革后期激进思潮的理论构造及其终结主讲人:贺照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主持人:李放春(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百人学者)时间:2015年4月2日(星期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项目2010年招生后续报名通知

    北京大学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2010年招生后续报名通知 2010年清华大学博士生招生报名系统即将关闭,为了给考生进一步报名的机会,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0

  • 【创新基地】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关于招聘研究生创新基地管理员的通知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由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在2003年5月成立的由研究生院直接领导、突出研究生自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个性化培养平台。自成立以来,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不断开拓创新,并在全国率先建成了集

  • 关于重庆大学研究生会2015年春季纳新的通知

    关于重庆大学大学 大学研

    关于重庆大学研究生会2015年春季纳新的通知为了健全和完善重庆大学研究生会组织体系,使重庆大学研究生会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研究生,同时促进重庆大学研究生会的发展,重庆大学研究生会决定于2015年4月2日至

  • [讲座]汽车工程前沿讲坛20150331

    【3月31日】汽车工程前沿讲坛:汽车“千人计划”专家讲座讲座题目:汽车领域铝合金板材的应用(成形及连接工艺)主讲人:赵坤民汽车“千人计划”专家讲座时间:2015年3月31日9:30-11:00讲座地点

  • [讲座]土木工程学院院士专家系列报告会20150402

    【4月2日】土木工程中的计算科学与数字工程——若干前沿科学与技术问题报告题目:土木工程中的计算科学与数字工程—若干前沿科学与技术问题报告人:崔俊芝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报告时间:2015年4月2日下午2:30报告地点:B区第一综合楼(经管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报告内容简介:现代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的融合,包括土木工程的全寿命期设计科学,土木工程全寿命期性能预测——行为模拟的计算科学,土木工程建造、运营、监控与维护的信息技术等。土木工程行为分析的计算科学,包括结构、基础与环境一体化的分析与优化,抗震、防灾模拟与可靠性分析,结构、构件与材料多尺度分析与优化—模型和算法,施工过程的可变体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和新兴重大工程的重大科学问题。集成化与智能化的土木工程建造技术,包括数字工程技术等内容。崔俊芝院士简介:崔俊芝(1938.7.12.--)计算数学、计算力学与软件工程专家。河南省新乡市人。196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早年从事有限元方法研究,1964年初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平面问题通用有限元程序,解决了刘家峡大坝的复杂应力分析问题;1973年首先揭示了接触体内的应力状态与加载路线的相关性,有效地解决了龚咀大坝带缝运行和运行中加固等多个工程的复杂结构应力分析难题。80年代以来主持并参加研制了“通用有限元程序系统(FEPS)”、国家攻关项目“建筑工程设计软件包(BDP)”、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限元方法软件环境”等;同时针对科学和工程应用软件研制的方法论,提出了一种算法自适应组织的方法和系统构造模式。近二十年来,针对复合材料性能预测及其结构的分析问题,发展了一种宏观结构和细-微观构造相耦合的、材料与结构一体化分析的高阶多尺度分析方法。获198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省-部-院二等奖以上7次)奖励。独立与合作(主要贡献者)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3本。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具体详情请参见附件。附件:土木工程中的计算科学与数字工程——若干前沿科学与技术问题2015040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