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民法案例分析题看考试命题规律
2021考研初试已结束,网在考研初试后及时为各位考研考生梳理"2021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民法案例分析题看考试命题规律"内容,各研究院院长针对2021考研初试试题进行试题变化及难度解析,供考生参考>>赢在初试胜在复试-即刻解锁>2020年7月10日,甲、乙签订书面合同,约定:甲于8月12日前向乙交付70台设备,货到付款;合同自双方盖章时成立。后乙欲将购买的设备转售,遂于7月15日询问甲是否可以按时发货,甲回复称:“没问题,盖章后就发货”。于是,乙与丙签订买卖合同,于8月16日乙向丙交付70台设备。7月20日,甲发现设备库存不足,就没有在合同上盖章,并通知乙只能交付60台设备,乙无奈同意。7月31日,甲向乙交付60台设备。8月8日,因价格上涨,甲以合同不成立为由要求乙返还已交付的设备,被乙拒绝。8月10日,乙以市场价格购买10台同种型号的设备,于8月16日将购买的10台设备和甲交付的60台设备一并向丙交货。事后,乙请求甲赔偿因未交付的10台设备而给乙造成的损失。问题:1.甲、乙在7月10日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2.甲是否有权让乙返还60台设备3.乙是否有权请求甲赔偿未交付的10台设备所造成的损失【答案解析】答:1.不成立甲和乙签订的合同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条件成就的时候合同才能成立,甲和乙约定双方签订的合同自双方盖章的时候成立,而题目中双方签订合同的时间7月10号时候并未盖章,故未成立。2.无权 根据法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甲向乙在7月31日交付60台设备,虽然双方没有在合同盖章,但是通过实际行为要约和承诺,视为合同成立并生效,设备的所有权发生转移,故甲无权让乙返还60台设备。3.无权 甲和乙之间的60台设备合同是成立并生效的,而未交付的10台设备双方并未达成协商一致,故该合同并未成立,乙物权请求甲赔偿该10台设备的损失。>
-
>距离2020考研初试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是一个紧张的强化阶段但也希望各位考生不要过于焦虑,那样非常不利于大家强化期的复习。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够过本文得到点播,找到解决难点的方法,
-
>新闻传播考研复习,搜集资料是重要的部分,搜集内部资料以及笔记等可以经过网站论坛,院校贴吧等地方进行搜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所开出的复习书目,这样的书是必看的。虽然有的书在以往的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比
-
>误区:缺乏经验,笔试考场乱阵脚考生中出现的典型事例:(1)要写的好多,到交卷那一刻我都没有写完!(2)我明明把要点都写出来了,怎么分数给了这么低?误区分析:进了笔试(初试或者复试)考场,从试卷发
-
>误区:动口动目动脑就是不动笔,轻视评论写作考生中出现的典型事例:看看人民时评啥的就够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误区分析:学新闻哪能不会写评论?近年来评论越来
-
>误区:过分迷信前人笔记,而忽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考生中出现的典型事例:(1)这位师哥或师姐考上了,他的笔记一定很神,用他的笔记我一定能考上。(2)我也想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可是弄来弄去一团糟,还耽
-
>误区:投机取巧,只背重点考生中出现的典型事例:(1)非重点一定不会考,不必再浪费时间了。(2)看看历年的,就知道考啥了,把常考的背会了就行!误区分析:这种现象更多出现在《文史要览》的复习上。从近
-
>误区:死记硬背,不会变通考生中出现的典型事例:(1)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是哪年发表的了?怎么又忘了!(2)问我黄远生的“四能”是什么,我都记得。但问我有何启示,我就不知
-
>误区:买了一大堆书和辅导资料,导致无从下手考生中出现的典型事例:(1)学长学姐推荐的书和辅导资料我都买了,好多好杂,不知道从哪看起,怎么办?(2)快要考试了,还有好几本书没看呢,急死我了!(3)
-
>误区:只抱着参考书看,而未进行任何必要的知识扩充。考生中出现的典型事例:(1)只看参考书,应该就能过了吧?(2)大纲上规定的一些考点我怎么在参考书里找不到?(3)历年中,有好多题都是参考书上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