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力解读:如果是在美国 毕福剑的节目会被停播吗?
>一段疑似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的视频近日在网上流出。视频中毕福剑唱了该京剧里《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著名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对毛主席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
-
>距离2020考研初试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是一个紧张的强化阶段但也希望各位考生不要过于焦虑,那样非常不利于大家强化期的复习。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够过本文得到点播,找到解决难点的方法,
-
果断收藏: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开出的新传书单
>【嘉宾按发言顺序排序】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陈昌凤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以锦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董天策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
-
新闻热力解读:中国记者是“新闻民工”还是“无冕之王”?
>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库恩将30多年来的中国巨变称作“人类社会一次伟大变迁”。作为这场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中国记者用他们的篇篇报道为这个变革的时代作注。然而经
-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传专硕风景独好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网络媒体处在“盛行期”,具有巨大的
-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适应当代新媒介环境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新闻传播理论和文化创意思维能力以及媒体实践经验,能够从事多种媒体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包括两个:媒介文
-
>一、适用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硕士二、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德才兼备,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传播理念,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适应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三、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2年
-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式: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全日制授课。实行学分制,学生须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按照教学计划和相关规定选课和考试,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专业实习和毕业(学位)论文。
-
>1946年,暨南大学新闻学系在上海创立。1949年,因暨大停办而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中文系在1960年开办新闻学专业。1970年,暨大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办,新闻学专业
-
>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1922年至1926年,厦门大学就有了自己早期新闻教育,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办新闻教育的历史。1983年,厦门大学成立新闻传播系,在中国率先以“传播”冠名,集中体现了厦大新闻传播人的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2007年厦门大学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标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现在,我们正在全力打造“面向海洋、亚洲一流的现代化新闻传播学院”,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世界和谐的构建培养具有国际化胸怀,掌握数字化技能的新闻传播高级人才。 学院现有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两个系,以及传播研究所、品牌与广告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学院办学条件良好,环境美丽幽静。学院的教学行政大楼面海,风景佳,内设有收藏丰富的资料室。学院还拥有一幢现代化的新闻传播技术大楼,为学院教学与研究提供技术保证。学院具有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和睦的管理与教学科研队伍。其中专任教师32人,梯队完整,结构合理,包括教授8人,副教授9人,以及一批具有国内或国外博士学位,正在脱颖而出的年轻教师。学院还设有讲座教师,从美国聘请著名教授每年来校研究教学。学院强调国际化教学与研究,常年聘任外籍教师在本院工作。学院的本科教育长期具有开拓精神。“面向世界”,设置了中国最早的国际新闻专业;“面向未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广告专业;“面向现代化”,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融入了电子传播时代。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本科教育成绩突出,2005年,“中国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推广”教学项目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标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特别广告教育在全国名列前茅。厦门大学广告教育在中国素享盛名,被誉为中国广告的“黄埔”军校。厦门大学是中国最早培养新闻研究生大学之一。早在1983年,厦门大学就招收了硕士研究生。1994年,厦门大学正式设立新闻学硕士点。2002年,又增设传播学硕士点。2005年,获得二级学科传播学博士点学位授予权与一级学科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至此,厦门大学已经建立了学士、硕士及博士的比较完整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成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南方之强”。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学发展中心2004年的评估中,厦门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在全国排名第5位,标志着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学院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学院设有福建省重点学科,承担多项国家社会课题、省部级课题以及一批横向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奖项,并在新闻传播,特别是广告业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在广告学研究、台湾东南亚媒体研究、华夏传播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享有盛名。学院的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著名学者、著名业界人士来访,举办学术讲座。学院还与美国、日本、东南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和研究所互派学生、合作研究,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学院还与业界如奧美公司以及中国新闻社、菲律宾《世界日报》等媒体建立了实习协作关系。推荐阅读:过来人有话要说:传播学考研中的重点与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