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 建校时间:2019年
  • 招生简章:共0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考研 考博

    招生简章

    • 院系所
    • 考试方式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拟招人数
    • (000)不区分院系所
    • 统考
    • 全日制
    • (070800)地球物理学
    • (07)地震空间电磁学
    • 专业:(不含推免)
    • (000)不区分院系所
    • 统考
    • 全日制
    • (070800)地球物理学
    • (06)应力应变观测
    • 专业:(不含推免)
    • (000)不区分院系所
    • 统考
    • 全日制
    • (070800)地球物理学
    • (05)地震观测技术
    • 专业:(不含推免)
    • (000)不区分院系所
    • 统考
    • 全日制
    • (070800)地球物理学
    • (04)工程地震
    • 专业:(不含推免)
    • (000)不区分院系所
    • 统考
    • 全日制
    • (070800)地球物理学
    • (03)地震地质灾害
    • 专业:(不含推免)
    院校动态 分数线 报录比
    调剂信息 推免信息 导师信息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如何加强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应急3262353464管理工作  马 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在全力应对各类重特大突发事件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展开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应急3262353464管理工作  马 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在全力应对各类重特大突发事件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2008年我们成功应对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事件,取得了重大胜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应对挑战、战胜灾难、不断前进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社会和自然界都进入了一个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是自然灾害处于多发频发期。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特别是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中强地震呈活跃态势,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重加大。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我国经济发展较快,能源、资源、运输供给长期偏紧,再加上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些地方和企业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三是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公共卫生事件诱因和影响都呈较强的国际性特点,全球新发的30多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重特大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有发生,随着人口流动量的加大和流动速度的加快,疾病的防控难度加大,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中市场秩序混乱、源头污染严重、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四是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影响和可能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与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还不适应,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还不适应,与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有待加强;应急救援体系不够完备,救援应急保障能力比较薄弱;对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预报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运用科技防灾减灾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城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防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基础能力仍待提高;一些地方和部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知识不足。  面对复杂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正视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其一,加强应急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这里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而不是只强调经济增长,不顾安全甚至以破坏环境资源、忽视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为代价。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切身利益放在首位。  其二,加强应急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既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也包括人与人和谐。我们一方面要主动适应自然,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增强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当发生自然灾害时,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也要求我们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摩擦,避免矛盾激化,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这些都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增强抵御自然灾害、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其三,加强应急管理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应急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是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要求我们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政府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要求我们在做好常态管理的同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应对各类危机的能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应急管理工作规律的认识,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监测预警、防范准备、抢险救援、恢复重建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对结合。事先预防和事中应对是应急管理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能狭隘地将应急管理等同于事后处置。要把应急管理寓于日常管理之中,把工作着力点前移,在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的同时,强化避险防灾,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做到准备在先、防患未然,确保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能够及时有效处置。要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消除事故发生的风险和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三是坚持统一领导、协同应对。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衍生性、关联性等特点,影响范围大、造成危害重,防范处置工作往往涉及多地区、多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关键是要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科学应对。在应对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灾害中,国务院都及时成立了相应的指挥机构,建立了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周密组织、科学调度,保障了抗灾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四是坚持依法应对、科学应对。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把应急管理的经验性做法和规律性认识,以法律法规形式予以规范和确认,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应急管理工作。同时,有效防范应对突发事件,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先进技术为保障,以适用装备设备为支撑。我们要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装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五是坚持强化基层、广泛动员。预防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在基层,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也在基层。加强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做好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广泛动员群众,才能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群众自防自治、社区群防群治、部门联防联治、相关单位协防协治的突发事件防范应对体系;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六是坚持公开处置、信息透明。突发事件往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要坚持公开处置,对突发事件及其应对、处置情况做出及时、全面、准确、客观的报道,以利于公众及时了解情况,稳定公众预期,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从而促进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  贯彻这些原则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紧紧抓住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等五个关键环节。  要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强重要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建设。坚实的基础设施是抵制各类风险隐患、战胜各类灾害的根本。要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各类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抓住重点环节、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和容易影响全局的环节,在做好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严格落实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的抗灾设防标准。加强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把防灾减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在城市地区,要着力加强公共市政设施抗灾能力建设,提高学校、医院、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抗灾设防标准,合理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在农村地区,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各类灾害风险,大力推进农村减灾安居工程。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要抓好源头治理,打牢安全基础。要督促各类生产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投入力度,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大力提高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加强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对有风险隐患的尾矿库要及时治理。加强水质安全预警监测,加快实施重点江河湖泊污染防治工程。对布局不合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设施进行搬迁调整或安全改造。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等监测、检测、处置能力,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外来动植物检验检疫和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四是加强社会安全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救援保障机制,善于化解而不是激化矛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要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要按照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完善应急决策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要注重强化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实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形成协调有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要依法落实突发事件隐患排查监控责任,实现对各类隐患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及衍生规律的研究,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提高综合监测和预警水平。完善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军地、部门、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强化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作用,强化各方面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及公民在突发事件预防、应对和处置等方面的作用。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按照及时主动、公开透明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国际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防灾减灾方面事务,加强与外国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信息沟通,强化与国际研究机构的技术交流。  要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法律和预案体系建设。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有关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抓紧制定各项配套规定,完善突发事件分级、预防、应急准备、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等具体制度。做好相关法律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履行应对突发事件法律规定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性。加强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应急管理工作依法开展,落到实处。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要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估工作,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加强预案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规范预案编制、修订和执行工作,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定期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要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各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完善救援队伍现场工作机制,提高各类应急队伍综合协同应对能力,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应急救援格局。二是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力度。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实行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各项应急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加快建立国家巨灾保险体系,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有效分散灾害风险,减少群众损失。三是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进一步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应急物资协同保障、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建立高效调运机制。四是推进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决策指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为科学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决策咨询。  要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针对教育的不同阶段,开设不同课程。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介绍普及应急知识,宣传应急预案,推进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救援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对各级干部应急管理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应对能力。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培训,严格落实高危行业和领域生产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  三、加强组织领导,抓好任务和责任的落实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将应急管理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把防灾减灾和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和科学调度,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明确任务,密切配合。要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和各部门职责分工,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分解目标,进一步明确加强应急管理的工作任务,认真组织实施。按照政府主导、军地协同、条块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加强沟通协调,搞好衔接配合,共同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强化责任,抓好落实。各级政府要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各个单位以及相关人员。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将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内容,并层层落实到基层单位、岗位和人员。要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行为的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作者: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收起
    • 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由原来11个部门 13项应急救援职责, 都是哪11个部门,哪13项职责?
      ……展开
    • 重大自然灾害下应急管理用C语言建模
      重大自然灾害下应急管理用C语言建模国地域辽阔,天气变3264636266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展开
      重大自然灾害下应急管理用C语言建模国地域辽阔,天气变3264636266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二.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吉星高照 条件要求都不说清楚,怎么帮你啊?收起
    • 重大自然灾害下应急管理用C语言建模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展开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二.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三.科普宣教力度不够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四.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很不容易,给点分吧*^^*还要用c语言建立数学模型,怎么建模? 请举例收起
    • 2019年全省卫生应急管理干部培训班 那些部门参加 职能是什么?
      不懂,估计院长或者党支部书记等医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估计,主要授课内容是“应对突发事件”,比如疫情控制、自然灾害或地震洪水战争等因素引起的“医院爆满状态应急管理”……展开
      不懂,估计院长或者党支部书记等医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估计,主要授课内容是“应对突发事件”,比如疫情控制、自然灾害或地震洪水战争等因素引起的“医院爆满状态应急管理”收起
    • 如何发挥国土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实际作用
      一、加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力度,增强灾害防御能力,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防灾减灾思路,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和群防群控,着力提高社会综合减灾能力。……展开
      一、加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力度,增强灾害防御能力,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防灾减灾思路,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和群防群控,着力提高社会综合减灾能力。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好草原和湿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防洪能力。”实施好这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就会有效防范重大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要抢抓机遇,在抓好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关系民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一是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要把土坯房改造纳入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山区农村是自然灾害多发区,山区农民居住的土坯房最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山区农民又最穷,拿不出的钱建设防震、防洪、防地灾的小楼房,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民的住房被毁,农民筹资建房的能力较差,政府投入灾后重建的压力就大。因此建议在十二五期间中央和省政府把农村土坯房改造纳入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增强山区农村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二是在城市要把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按照防火灾、防洪涝、防地震的要求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国家应安排相应的项目资金配备标牌标示、饮水、医疗、食品供应等必要设施,满足灾害来临时应急需要。三是大力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减灾防灾设施,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制度,增强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灾能力。二、加大抗灾救灾体系建设力度,增强灾害救助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县乡村、城市社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学校都要制订应急预案,实行应急预案全覆盖。制订预案要符合实际,科学适用,不断修订完善,形成指挥有序,处置有力,科学调度,反应迅速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进预案建设和演练,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业务研讨和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干部群众对预案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完善防汛抗洪气象信息预报、雨(水)情信息预警、地质灾害信息收集上报及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形成指挥统一、社会联动、运转协调的灾害预警工作体系。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培训,提高灾害信息报送能力。建立网上信息平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信息互通,提高科学判断灾情能力。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设施建设,以县市为单位装备气象预警、水文预警、地震监测设备,提高灾害及时预警能力。建立健全抗灾救灾应急救援体系。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科学调度各方应急救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救援行动。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水平和训练条件,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民兵和公安民警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社会化紧急救援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基层兼职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在灾害紧急救援中的作用,提高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体系。制订灾情核查工作规则,整合民政、交通、水利、农业、通讯、电力等各职能部门力量,分类开展灾情核查,通过汇商,科学评估自然灾害损失,为政府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灾后重建参谋决策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灾民救助体系。完善灾害应急救助制度,灾情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将资金物质送到灾区开展救助,确保灾民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临时住房、有病能得到医治。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核灾查灾,慰问灾民;完善灾民冬春生活救助制度,提高灾民生活救助标准,确保灾民安全越冬;完善灾后恢复重建政府补助制度,适当提高灾后倒房恢复重建补助标准,减轻灾民经济负担; 建立赠灾捐赠机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动员社会力量参加抗灾救灾活动;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动员行政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灾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提高灾害救助能力。三、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灾害防范自救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是提高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的前提,要以城乡社区为前沿阵地,动员社区中的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关注各类灾害风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增强防范意识和应对技能。以“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结合各自实际,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组织应急演练,着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大力宣传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意义,面向城乡社区,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培训。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厂矿等基层单位和灾害易发地区,广泛普及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重点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四、加大减灾救灾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民政救灾工作能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和灾民生活保障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健全长效规范的减灾救灾资金投入和快速拨付机制是关键措施,因此各级财政预算减灾救灾经费要随着预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满足防灾减灾工程投入、灾民生产生活设施恢复和基本生活需求;加强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和救灾物资运输调拨能力建设,实施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建立规范的仓储采购制度,加强救灾物资信息化管理。满足灾害应急救助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学习应用国际国内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先进经验,抓好气象信息预报、水情(警)预报、灾害信息应用平台、冰雹防治等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机构自身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摄影摄像工具和办公设备,预算必要工作经费,提高灾害应急管理参考决策能力和灾害应对工作能力收起
    •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应急响应如何启动
      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 (1)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专雹、雪、沙尘暴,山属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一般自然灾害。 (2)事……展开
      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 (1)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专雹、雪、沙尘暴,山属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一般自然灾害。 (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3)对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等特殊情况,启动标准可酌情降低。 (4)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 启动程序 减灾委办公室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决定进入Ⅳ级响应。 响应措施 由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商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抗灾救灾支持;视情况向灾区派出工作组。 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派出民政部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调拨救灾款物。 掌握灾情动态信息,并在民政部网站发布。我国地域辽阔,天气313566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二.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三.科普宣教力度不够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四.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很不容易,给点分吧*^^*收起
    •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有哪些?
      中华人3431336661民共和国国务院一、总则(一)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展开
      中华人3431336661民共和国国务院一、总则(一)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国务院有关部门“三定”规定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制定本预案。(三)适用范围凡在我国发生的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四)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二、启动条件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一)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1)因灾死亡30人以上;(2)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万人以上;(3)因灾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二)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20人以上人员死亡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万人以上或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1万间以上。(三)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四)对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五)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国家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减灾委”)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推进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协调全国抗灾救灾工作。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民政部。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按各自的职责分工承担相应任务。四、应急准备(一)资金准备民政部组织协调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安排中央救灾资金预算,并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督促地方政府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1.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2.中央财政每年根据上年度实际支出安排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3.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根据财力增长、物价变动、居民生活水平实际状况等因素逐步提高救灾资金补助标准,建立救灾资金自然增长机制。4.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的预备费要重点用于灾民生活救助。(二)物资准备整合各部门现有救灾储备物资和储备库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储备救灾物资和储备库。1.按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在完善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武汉、长沙、郑州、南宁、成都、西安等10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科学选址,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灾害多发地、县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库、点。各级储备库应储备必需的救灾物资。2.每年年初购置救灾帐篷、衣被、净水设备(药品)等救灾物资。3.建立救助物资生产厂家名录,必要时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4.灾情发生时,可调用邻省救灾储备物资。5.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和运输制度。6.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应急采购和调拨制度。(三)通信和信息准备通信运营部门应依法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自然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应以公用通信网为基础,合理组建灾害信息专用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1.加强中央级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指导地方建设并管理覆盖省、地、县三级的救灾通信网络,确保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时准确掌握重大自然灾害信息。2.以国家减灾中心为依托,建立部门间灾害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3.充分发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等对地监测系统的作用,建立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以及灾害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四)救灾装备准备1.中央各有关部门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2.民政部、省级民政部门及灾害频发市、县民政局应配备救灾必需的设备和装备。(五)人力资源准备1.完善民政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2.建立健全专家队伍。组织民政、卫生、水利、气象、地震、海洋、国土资源等各方面专家,重点开展灾情会商、赴灾区的现场评估及灾害管理的业务咨询工作。3.建立健全与军队、公安、武警、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4.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六)社会动员准备1.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突发自然灾害社会捐助工作。2.完善救灾捐赠工作应急方案,规范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会公示、表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3.在已有2.1万个社会捐助接收站、点的基础上,继续在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小城市建立社会捐助接收站、点,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网络。4.完善社会捐助表彰制度,为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5.健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8省(直辖市)和深圳、青岛、大连、宁波4市对内蒙古、江西、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10省(自治区)的对口支援机制。(七)宣传、培训和演习1.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2.每年至少组织2次省级灾害管理人员的培训。每两年至少组织1次地级灾害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省或地市级民政部门每年至少组织1次县级及乡镇民政助理员的业务培训。不定期开展对政府分管领导、各类专业紧急救援队伍、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培训。3.每年在灾害多发地区,根据灾害发生特点,组织1~2次演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五、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一)灾害预警预报1.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做出灾情预警。2.根据灾情预警,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国家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二)灾害信息共享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及时汇总各类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向成员单位和有关地方通报信息。(三)灾情信息管理1.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农作物受灾情况、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2.灾情信息报告时间(1)灾情初报。县级民政部门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地(市)级民政部门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2小时。对造成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应同时上报省级民政部门和民政部。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省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地(市)级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民政部报告。民政部接到重、特大灾情报告后,在2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2)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省、地(市)、县三级民政部门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县级民政部门每天9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时的灾情向地(市)级民政部门上报,地(市)级民政部门每天10时之前向省级民政部门上报,省级民政部门每天12时之前向民政部报告情况。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3)灾情核报。县级民政部门在灾情稳定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地(市)级民政部门报告。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地(市)汇总数据(含分县灾情数据)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省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地(市)级的报告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省汇总数据(含分市、分县数据)向民政部报告。3.灾情核定(1)部门会商核定。各级民政部门协调农业、水利、国土资源、地震、气象、统计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会商,核定灾情。(2)民政、地震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估小组,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专项调查等形式对灾情进行专家评估,核实灾情。六、应急响应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地方政府为主。灾害发生后,乡级、县级、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根据灾情,按照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启动相关层级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做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做好灾害监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国家设定四个响应等级。(一)Ⅰ级响应1.灾害损失情况(1)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特别重大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3)对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地区等特殊情况,启动标准可酌情降低。(4)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2.启动程序减灾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国务院提出启动一级响应的建议,由国务院决定进入Ⅰ级响应。3.应急响应由减灾委主任统一领导、组织抗灾救灾工作。民政部接到灾害发生信息后,2小时内向国务院和减灾委主任报告,之后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商财政部下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协调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组织开展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统一接收、管理、分配国际救灾捐赠款物;协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灾救灾的指示。4.响应的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减灾委主任决定终止一级响应。(二)Ⅱ级响应1.灾害损失情况(1)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3)对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地区等特殊情况,启动标准可酌情降低。(4)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2.启动程序减灾委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提出启动Ⅱ级响应的建议,由减灾委副主任决定进入Ⅱ级响应。3.响应措施由减灾委副主任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民政部成立救灾应急指挥部,实行联合办公,组成紧急救援(综合)组、灾害信息组、救灾捐赠组、宣传报道组和后勤保障组等抗灾救灾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派出抗灾救灾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紧急调拨救灾款物。及时掌握灾情和编报救灾工作动态信息,并在民政部网站发布。向社会发布接受救灾捐赠的公告,组织开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向国际社会发出救灾援助呼吁。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账号,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每日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需求情况;及时下拨捐赠款物,对全国救灾捐赠款物进行调剂;定期对救灾捐赠的接收和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告。4.响应的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减灾委副主任决定终止Ⅱ级响应。(三)Ⅲ级响应1.灾害损失情况(1)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较大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3)对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等特殊情况,启动标准可酌情降低。(4)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2.启动程序减灾委办公室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减灾委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提出启动Ⅲ级响应的建议,由减灾委秘书长决定进入Ⅲ级响应。3.响应措施由减灾委员会秘书长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组织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抗灾救灾支持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听取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情况汇报;协调有关部门向灾区派出联合工作组。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派出由民政部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灾害损失较大时,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协调有关部门组成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组赴灾区,及时调拨救灾款物。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并在民政部网站发布。4.响应的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减灾委秘书长决定终止Ⅲ级响应,报告减灾委副主任。(四)Ⅳ级响应1.灾害损失情况(1)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一般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3)对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等特殊情况,启动标准可酌情降低。(4)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2.启动程序减灾委办公室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决定进入Ⅳ级响应。3.响应措施由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商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抗灾救灾支持;视情况向灾区派出工作组。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派出民政部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调拨救灾款物。掌握灾情动态信息,并在民政部网站发布。4.响应的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决定终止Ⅳ级响应,报告减灾委秘书长。(五)信息发布1.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并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2.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受灾的基本情况、抗灾救灾的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安排、需要说明的问题。七、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一)灾后救助1.县级民政部门每年调查冬令(春荒)灾民生活困难情况,建立需政府救济人口台账。2.民政部会同省级民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赴灾区开展灾民生活困难状况评估,核实情况。3.制定冬令(春荒)救济工作方案。4.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要求拨款的请示,结合灾情评估情况,会同财政部下拨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春灾民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困难。5.灾民救助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对确认需政府救济的灾民,由县级民政部门统一发放《灾民救助卡》,灾民凭卡领取救济粮和救济金。6.向社会通报各地救灾款下拨进度,确保冬令救济资金在春节前发放到户。7.对有偿还能力但暂时无钱购粮的缺粮群众,实施开仓借粮。8.通过开展社会捐助、对口支援、紧急采购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问题。9.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等部门落实好以工代赈政策、灾歉减免,粮食部门确保粮食供应。(二)恢复重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灾民倒房重建应由县(市、区)负责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应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灾害因素。1.组织核查灾情。灾情稳定后,县级民政部门立即组织灾情核定,建立因灾倒塌房屋台账。省级民政部门在灾情稳定后10日内将全省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民政部。2.开展灾情评估。重大灾害发生后,民政部会同省级民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赴灾区开展灾情评估,全面核查灾情。3.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根据全国灾情和各地实际,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4.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要求拨款的请示,结合灾情评估情况,民政部会同财政部下拨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专项用于各地灾民倒房恢复重建。5.定期向社会通报各地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恢复重建进度。6.向灾区派出督查组,检查、督导恢复重建工作。7.商有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减免税费,平抑物价。8.卫生部门做好灾后疾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9.发展改革、教育、财政、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以及电力、通信等企业,金融机构做好救灾资金(物资)安排,并组织做好灾区学校、卫生院等公益设施及水利、电力、交通、通信、供排水、广播电视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八、附则(一)名词术语解释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灾情预警:指根据气象、水文、海洋、地震、国土等部门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等损失情况做出分析、评估和预警。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为满足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的需要,2003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立项。根据国家计划,小卫星星座系统拟采用分步实施战略:“十五”期间,采用“2+1”方案,即发射两颗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初步实现对灾害和环境进行监测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实施“4+4”方案,即发射四颗光学小卫星和四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的星座,实现对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灾害和环境的动态监测。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二)国际沟通与协作按照国家外事纪律的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国际间的自然灾害救助交流,借鉴发达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做好我国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三)奖励与责任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人事部和民政部联合表彰;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四)预案管理与更新本预案由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负责管理。预案实施后,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应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并视情况变化做出相应修改后报国务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根据本预案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五)预案生效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收起
    • 国家成立应急管理部,请问原国家省市县消防将相应成立什么机构?
      市设应级管理局,省设应急管理厅……展开
      市设应级管理局,省设应急管理厅收起
    • 我想求一篇主题为“防灾,减灾,提升自我防护和生存能力”的地理论文,字数在800左右。不要抄袭的哦!谢啦
      这是全国第三届地理小博士的主观题吧 你是高中的吧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展开
      这是全国第三届地理小博士的主观题吧 你是高中的吧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你最好自己找资料写 才有机会得奖 祝你好运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我国最常发生的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和滑坡泥石流等5种,所造成的损失占损失总量的80%至90%。1949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农作物受害面积年均超过4000万公顷,受灾人口年均超过2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不断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 2007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2300多亿元 我国遭受6年来最严重自然灾害损失 近15年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年均直接损失近2000亿 我国每年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 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GDP1%-3% 2008年全国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较上年减少783人 自然灾害知识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正确认识自然 科学应对灾害——访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 洪水灾害: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中国可发生多种类型的洪水灾害,如: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山洪灾害、风暴潮灾害等。就全国而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最频繁、范围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是暴雨洪水。 洪灾与涝灾的区别 2005年全国洪涝灾情 干旱灾害:中国水资源短缺,总体上严重缺水。全国60%的城市缺水,其中有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2005年全国旱灾及抗旱行动 气象灾害是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大、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如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减轻气象灾害。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常态的社会生产系统以及生活方式。这样的系统对于气候的正常变化是能够应付的,并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但当气候变化超出它的正常变化范围时,人类原来形成的社会生产系统,便不能适应,发生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 灾害性天气:台风 热带风暴 酸雨 沙尘暴 雪崩 泥石流与暴雨 龙卷风 雷灾 地震灾害: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的特征 地震观测 地震预报 地震在何种条件下可能引发海啸 近几年全球发生的强烈地震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2.92万处,威胁人口3500多万,威胁财产超过万亿元。受2006年几次强台风影响,2006年1-9月份我国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共发生地质灾害9545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49%。 我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10年避灾4千余起 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热带气旋 风暴潮和潮灾 海洋灾害知多少 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遇到灾情如何自救 避灾自救常识图解 面对危机的五个怎么办 海啸来临时如何逃生 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 预防雹灾的办法 遇到泥石流如何脱险 地震后如何避灾自救 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室内怎样避震 户外怎样避震 野外怎样避震 如果被压怎么办 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震后施救和护理办法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怎样救助被埋压人员 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哪些重要措施 遭遇森林火灾的自救技巧 学生应学会的防火安全自救知识与技能 城市当心雷电灾害 户外避雷 防雷要诀 有人遭雷击怎么办 怎样防御雷击灾害 滑坡、崩塌对人类的危害有多大 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该怎么办 如何应对雨雪冻冰天气收起

      2019年1月17日至18日,首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应急管理报推出的六篇系列评论文章,其中,第五篇《大力提升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能力》中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当前,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变化、人口和经济分布、城市空间布局等与自然灾害关系的研究有待加强。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决策支撑作用,组建应急管理专家委员会,完善专家咨询制度。整合科研力量,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标准,建设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提高地震、地质灾害、台风、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科研水平。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提供支撑。

      2019年12月2日上午,科技和信息化司召开全司党员干部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司负责同志和处室负责人分别结合工作职责谈了学习体会,围绕“四个精准”、“四化”要求和“五大能力”提出具体贯彻落实措施,纷纷表态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学习好、贯彻好、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会议要求,“要牢固树立“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的意识,盯住重点工作紧抓不放,在年底前完成指挥信息网、危险化学品联网监控、大震大灾应急通信保障、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挂牌等重点工作。&rdquo

      2019年12月25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赴地壳应力研究所调研,与广大干部职工座谈交流,听取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关于组建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解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2019年12月30日,应急管理部和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成立启动会,签署联合共建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正式挂牌。

      2020年3月17日上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召开离退休同志代表座谈会,深入研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筹建和地壳所改革等问题。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昆出席座谈会,谢富仁、王福江等7位离退休同志代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地球所负责同志,地壳所现任领导班子和部分中层干部参加。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是中国第一家国家级自然灾害综合性防治研究院,主要承担自然灾害防治重大政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要装备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等工作。

      研究院将面向国家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重大科技需求和世界自然灾害防治与减灾科技前沿,以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强国战略为引领,秉承“包容、开放、创新”的建院理念,探索建立新时代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科研体系及科技管理机制,贯彻“小核心、大网络”的结构布局,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研究。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要体现联合共建优势,围绕灾害风险及防治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先进装备等开展研究;要坚持聚焦综合,发挥多学科交叉和集成创新优势,在多灾种耦合和综合减灾上发力;要坚持创新驱动,瞄准国际前沿,创新合作平台和运行机制,广泛吸引人才,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解决自然灾害防治瓶颈问题。

      成立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是加强自然灾害综合应对、履行应急管理综合职能的客观要求,是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的迫切需要。对于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