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上海师范大学

  • 建校时间:1954年
  • 招生简章:共1份简章
  • 院校类型:师范类
  • 所在地区:上海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 院系所
  • 考试科目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老师
  • 拟招人数
  • (127)(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待定))
  • ①1001英语、1002日语 选一②2061学科基础③3129综合考评
  • 全日制
  •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待定)
  • (05)环境演变与风险管理(待定)
  • 林文鹏(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127)(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待定))
  • ①1001英语、1002日语 选一②2061学科基础③3129综合考评
  • 全日制
  •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待定)
  • (05)环境演变与风险管理(待定)
  • 温家洪(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127)(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待定))
  • ①1001英语、1002日语 选一②2061学科基础③3129综合考评
  • 全日制
  •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待定)
  • (04)环境生物与城市生态(待定)
  • 孟祥宗(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127)(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待定))
  • ①1001英语、1002日语 选一②2061学科基础③3129综合考评
  • 全日制
  •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待定)
  • (04)环境生物与城市生态(待定)
  • 明凤(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127)(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待定))
  • ①1001英语、1002日语 选一②2061学科基础③3129综合考评
  • 全日制
  •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待定)
  • (04)环境生物与城市生态(待定)
  • 杨洪全(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院校动态 分数线 报录比
调剂信息 推免信息 导师信息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教育学的就业情况如何? 因为本人是211的,想调剂过来,可是很多人说不值得
    211已经不行了,招聘中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而且很多非211的实力要强于211.况且211工程已专经完结。上海师大比属很多211都要强,地理位置又好,为什么不值?研究生今后会一年比一年难考的,早点读……展开
    211已经不行了,招聘中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而且很多非211的实力要强于211.况且211工程已专经完结。上海师大比属很多211都要强,地理位置又好,为什么不值?研究生今后会一年比一年难考的,早点读了有好处,年轻才是资本。那您觉得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呢?像你这样的,毕业出来就业肯定没问题的。其实教育类专业就业相当不错的,除非你对教育不感兴趣。我本身就是学教育的,那我何不毕业就找工作呢?高学历将来更具发展潜力,如果你只是为了一份工作,可以选择不读,人各有志。收起
  • 上海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及校区地址 哪个校区最好
    上海师范大学校区地址及简介1.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地址:桂林路100号。回 上海答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展开
    上海师范大学校区地址及简介1.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地址:桂林路100号。回 上海答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2.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海思路100号。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1956年成为本科院校,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院系设置人文与传播学院 教育学院 法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国语学院 商学院 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谢晋影视艺术学院 对外汉语学院 旅游学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数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进修学院、行知艺术学院 天华学院 青年学院收起
  •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今年扩招研究生吗?
    今年所有的大学研究生院都会扩招研究生,只是具体扩招那个专业就没有说清楚,主要偏向医学。……展开
    今年所有的大学研究生院都会扩招研究生,只是具体扩招那个专业就没有说清楚,主要偏向医学。收起
  •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教育学
    好巧,刚好我看到,虽然我不是上师大的研究生,但我刚好今年考的3262346535那里,而且也是跨专业考的比较教育学,所以特别想回答……1,首先上师大接受日语语种考生。其实政治专业课都全国大统考,外……展开
    好巧,刚好我看到,虽然我不是上师大的研究生,但我刚好今年考的3262346535那里,而且也是跨专业考的比较教育学,所以特别想回答……1,首先上师大接受日语语种考生。其实政治专业课都全国大统考,外语方面,英语考生统考英语一,像你们,考日语就好。而且个人感觉日语会比我们考英语有优势,我本科英语专业的,考完英语就有种专业课不想考的冲动,而且历年英语及格的貌似不多……当然我对日语不了解也有可能说的有失偏颇。2,比较教育学是一个年头不久比较新生的事物,各国都处在探索阶段,但也有好处,不像原理啊,课程与教学论报的人那么多,竞争相对小些,最近2年上师是这样:09年招12个,17个报名;10年招9个,学校网站统计就报了12个。像是你学日语的,可以就今后研究中日教育比较研究一类的。目前学校的分数线还没有下来,据我所知,我知道一个姐妹考了325,是日语考生,虽然我政治专业课都高她1分,但无奈她日语成绩比我英语高所以总分还是低她。3,应该不会有很多限制吧,很多学校招生目录都会写的很清楚,外语能考哪个语种,到时候报名系统里也会出现让你在学校有的那几个语种里选择,现在你还不用担心这个。有教育学的学校不是太多,很好的大学,34所,再就是各地的师范院校一般都有,到时候再查就好了。我是去年9月才临时决定要跨专业考教育学的,现在想想当时真冲动,我开始接触时候有人已经看过好几遍书了……对于你现在离11考研还有将近1年,现在仔细想想想学什么,看看有关的书看是否有兴趣,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到最后考试成绩与开始复习的早晚是没什么关系的。这是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包括我现在也还没有走完,但愿我们都能有个好结果,好未来,在走完这段路后回首能看到幸福和满足。1,如果在初试时不抄想考英语,那么在袭初试是可以选择考日语的,只是报名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选错了,就可以了。2,比较,从名字就以看得出,是不同的文化和国家教育制度的比较,以此为借鉴来发本国教育。如果你还喜欢教育学的话,你的语言还是蛮有优势的。3,不会有很多限制,你可以到你想报考的院校网页上翻翻招生简章,上面有报考条件。1539025祝你好运!有问题可以加471539025。帮你解答收起
  • 上海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区别?
    1、成立时间不同上海师范大学,学校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3366303763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本科院校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展开
    1、成立时间不同上海师范大学,学校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3366303763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本科院校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2、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不同截至2018年3月,学校拥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师范大学,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截至2018年1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可授予20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华东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2个 ,二级学科5个。3、校训不同华东师范大学的校训是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求实,汉语词语之一,其意思是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该词语出自于孙犁的《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创造,有意识的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的行为,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为人师表,出自《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上海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博学,求是,笃行。“厚德”一词,源出于《易经》。 《易坤》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还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把“厚”和“德”联系在一起,谓“厚”“德”者可以“载”。“博学”一词,源出于孔子的《论语》。 《论语·雍也》篇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求是”是“实事求是”的速写。 《汉书·河间献王传》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笃行”一词,源出于《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是“笃厚”、“真实”、“真诚”、“忠诚”的意思。4、学校地址不同华东师范大学有两个校区,中山北路校区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闵行校区地址:闵行区东川路500号。上海师范大学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5、院系专业不同上海师范大学院系专业,截至2017年12月,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开办本科专业87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等机构也设在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院系专业,截至2017年9月,学校设有30个全日制学院、3个学部、4个书院、1个管理型学院(开放教育学院/上海教师发展学院),6个实体研究院,开办83个本科专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师范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东师范大学收起
  • 汪青松去了上海师范大学
    是的。上海师大博士招生简章上已经有他名字了。以前据传去任上海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在未证实。辞掉正厅级的职务是需要勇气的。……展开
    是的。上海师大博士招生简章上已经有他名字了。以前据传去任上海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在未证实。辞掉正厅级的职务是需要勇气的。收起
  •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学硕和专硕奖学金
    新生没有奖学金……展开
    新生没有奖学金收起
  • 上海师范大学属于211吗?
    ……展开
  •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在哪个校区?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在徐汇校区。上海师范大学有2个校区回,即奉贤校区和徐汇校区,研究生答和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在徐汇校区就读;大一、大二年级学生、机电专业、建工学院的学生在奉贤校区就读。截至……展开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在徐汇校区。上海师范大学有2个校区回,即奉贤校区和徐汇校区,研究生答和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在徐汇校区就读;大一、大二年级学生、机电专业、建工学院的学生在奉贤校区就读。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15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7.94万册;有全日制本科学生20000多人,研究生8000多人,留学生2700多人。扩展资料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2013年上海市教委组织的高校国际先进方向的调研中,数学、化学、生物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学科,涉及到该校有7个方向上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在2015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9个学科入选世界大学一流学科,进入上海高校前8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师范大学收起
  • 上海师范大学怎么样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6361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展开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6361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8个二级学院、104个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2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旅游会展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影视传播、英语、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是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5个。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建立起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源化学实验室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都市文化、计算科学和比较语言学是三个设在我校的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此外,学校还拥有1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5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1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实验室。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特聘教授为旗帜、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990人,其中专任教师171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247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2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35人,占专任教师的65.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63人。此外,还组建了一支516人左右的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包括5位院士级的特聘教授、100多位外籍教师。 学校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主校区,占地面积162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7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5.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8.1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场所7.9万平方米;两个中心图书馆藏书近451万册、有近100多个电子图书数据库和4个具有馆藏特色的资料库;建在我校的上海高校瓷器博物馆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因古籍数量达10万册以上且善本古籍达3千册以上,经国务院专家组审批通过被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校固定资产总值近1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4.65亿元。收起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2019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4年,1956年成为本科院校,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学校排名USNEWS 2019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84位,排名QS 2019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50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19个学院,拥有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20000多人,研究生8000多人,留学生总数2700多人,夜大学学生5500人左右。学校现设88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6个;9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5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重点培养人才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1个上海高校智库;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国际联合实验室; 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个上海市人文社科研究和决策咨询基地;4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教师教育中心”落户学校,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教育的全球影响力。学校主办或承办25种学术期刊,其中《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是全国三大社会科学文摘期刊之一。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十三五”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40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1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6项(含子课题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含3项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含1项合作);各类省部级项目406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励66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优秀拔尖人才辈出。现有教职员工2917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24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0人次,省部级人才289人次。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一支5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办学资源丰富。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3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万多平方米。两个中心图书馆藏书317.94万册;有100多个电子文献数据库和8个具有馆藏特色的自建数据库;馆藏古籍近12万册,善本古籍1350多种,于2009年被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在学校的上海高校瓷器艺术博物馆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之一。

  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对外交流合作广泛。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学校与全球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法国等六个国家的7所高校合作举办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日本广岛福山大学、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建有三所孔子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情系教育的理念,在“厚德、博学、求是、笃行”校训的引领下,传承弘扬“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名师大家。同时,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基础教育的一线,其中有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小学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他们以高尚的师德和卓然的成绩,不断拓展深化着师大教师教育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贯彻“特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秉持“厚基础、重实践、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致力于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素养,重点实施卓越教师与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提升、一流学科引领、国际化驱动等四大发展战略,力争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