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山东理工大学

  • 建校时间:1956年
  • 招生简章:共2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山东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 院系所
  • 考试科目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老师
  • 拟招人数
院校动态 分数线 报录比
调剂信息 推免信息 导师信息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山东理工大学在二本中排行多少?
      山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  山东理工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版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权博市,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学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展开
      山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  山东理工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版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权博市,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学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科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门类。  学校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高校之一,是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高校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高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签约培养国防生,是空军19所签约高校之一。收起
  • 山东理工大学怎么样
      前3166333731进中的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是2002年3月21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管,坐落于世界短……展开
      前3166333731进中的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是2002年3月21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管,坐落于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齐文化发祥地、现代工业重镇-淄博市。  学校现占地面积2982亩,全日制在校生23247人,成人教育在校生6501人,校舍建筑面积85.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0027万元,固定资产总值69014万元,图书馆藏书108万册,中外文期刊2650余种,建有58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校园网,主教学楼均已建成多功能教室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室60余个。  学校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立校之本,坚持"培养、引进、聘用"并举,通过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实施"136人才工程"、"银发工程"、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等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现有教职工2383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58人,副高职称人员588人;专任教师122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教授135人,副教授441人,博士、在读博士150人,硕士、在读硕士40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人。  学校非常重视学科专业建设。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龙头。根据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及学科建设的需要,本着"突出优势学科,支持重点学科,扶持新兴学科,改造传统学科"的指导思想,调整专业设置,促进学科交融,使学科发展和山东省经济建设及重点发展领域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学校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精密模具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齐文化研究院。其中车辆工程学科和精密模具实验室被列为山东省"十五"期间重点强化工程。有7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固体力学。设有:机械工程学院、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外事学院等20个二级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物理学系、美术系、音乐系、体育系等6个系,4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理、工、文、法、经、管、史、教育等8个学科门类。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在先进制造技术、交通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基础数学与工程力学、齐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高质量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思想,从未来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出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手段,强化质量监控,积极探索"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实行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等。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作为山东省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出台了学分制改革方案。从2002年起,实行按文理两大类、不分专业招生,学生入校后,在统一的教学平台上学习,分别在一、二年级末,依据考试成绩、志愿和规定办法由学生自主选择院(系)和专业,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机制。近年来,学校先后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奖2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统考、计算机统考、数学建模等比赛中,成绩均列省内高校前茅。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课件设计大赛中成绩优异。学校本科生考研率连年增长,2002年平均考研率为19%,有的专业考研率达4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学校坚持以科研工作为重点,正确处理教学科研的关系,制定倾斜政策,采取特殊措施,鼓励教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实现"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学校建有科学技术研究院、山东省汽车研究所、山东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工程机械研究所、山东省数控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齐文化研究院等25个科研机构。"八五"以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400余项,其中,国家攀登计划、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23项,各类省部级项目300余项。2001年下半年,在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招标立项中,学校所报"863"项目"洁净媒先进电厂高温净化用陶瓷过滤器"、"生物质裂解液化",国家大洋专项项目"铁锰结壳资源开发前景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研?quot;4个项目全部通过,项目经费350万元。学校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437部,发表论文9000余篇,获各类科技奖励600余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100余项。此外,办有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和《管子学刊》等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进以人事、分配、后勤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以教育职员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工人合同制改革为核心,以"存量不变、增量拉开、绩效挂钩、鼓励冒尖"为原则,大力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明确提出了"投资多元化、管理契约化、运行企业化"的原则和"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勤工作新格局。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巴基斯坦、瑞典等十几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互派留学生、互派访问学者等多种活动,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山东理工大学将立足新起点,面向新目标,进一步加快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十五"期间,学校占地面积将达到3600亩,主校区占地3100亩,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30000人;本科专业达到55个左右,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总数达到20个左右,在校研究生达到600人,争取5个学科、实验室进入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行列,1-2个学科、实验室进入国家级重点行列。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山东理工大学将坚持"高质量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思想,按照"教学第一、科研第一、学生第一"的要求,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崭新的面貌,向着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以理工为主的高水平大学目标奋勇前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收起
  • 山东理工大学怎么样?校风好吗?
    关键是你分够不够copy,如果你上不了重点,我看最好选山东理工,这两年可能名气不怎么样,但是再过两年你就会后悔没来了,我看你不是担心乱,是担心靠不上吧,哈哈哈,毕业3年了,在外地,不知道的人……展开
    关键是你分够不够copy,如果你上不了重点,我看最好选山东理工,这两年可能名气不怎么样,但是再过两年你就会后悔没来了,我看你不是担心乱,是担心靠不上吧,哈哈哈,毕业3年了,在外地,不知道的人以为山东理工很好,上次坐同事的车,他母亲问我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山理,她说好学校,我说很一般(实事求是),知道的人也说还可以,长三角以学校排名为录用和发工资,山东理工还能入围。收起
  • 山东理工大学 电科怎么样???
    山东理工数好专业的话还是车辆好点,,都是山东人,学校怎么,大家清楚 、电科?你说的是电气学院?……展开
    山东理工数好专业的话还是车辆好点,,都是山东人,学校怎么,大家清楚 、电科?你说的是电气学院?收起
  •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好考么
    2010年,该专业初试最低分数是275,最高是374分。这是拟录取名单显示的结果。当然,想过初试必须要达到国家A类分数线要求,具体可以查看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处网站!参考资料:……展开
    2010年,该专业初试最低分数是275,最高是374分。这是拟录取名单显示的结果。当然,想过初试必须要达到国家A类分数线要求,具体可以查看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处网站!参考资料:http://yjsh.st.e.cn/过了国家线就行收起
  • 山东理工大学那点事
    学校的人就知道按照流程办事,因为这样谁都不用担责任。一个签字比一条命重要,到哪里都是这样!什么玩意 ,我比他瘦多了不懂别BB,这是射线照射状态下用特殊装置拍摄,以骨节为中心周围5—10CM出现……展开
    学校的人就知道按照流程办事,因为这样谁都不用担责任。一个签字比一条命重要,到哪里都是这样!什么玩意 ,我比他瘦多了不懂别BB,这是射线照射状态下用特殊装置拍摄,以骨节为中心周围5—10CM出现红色,其他变暗变黑,手臂下垂过程中产生颤抖,如图无法轻易握紧,关节比例不协调,出现脆化,皮肤毛孔无规律片状粗大,但在病灶区域无病症。收起
  • 山东理工大学优势
    山东科技大学好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在青岛(黄岛)、济南、泰安三地办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展开
    山东科技大学好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在青岛(黄岛)、济南、泰安三地办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2个本科专业。有包括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7个,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学校现有在校生3.8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6900余人。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11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25名。 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财政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80个。2001年至2007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96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1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2346项,科技经费6094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643 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900 篇,出版著作581部;鉴定科技成果286项,获准专利57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8项。2004-2007年连续四年科研经费过亿元,2007年科研经费15095万元。 校办产业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和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防水建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6个国家的76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并在互访、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卓有成效。学校接收有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留学生。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承办和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历史沿革1951年7月,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1953年,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迁至淮南洞山更名为淮南煤炭学校。1958年淮南煤炭学校升格为淮南煤矿学院。1958年6月成立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1960年7月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1963年3月,淮南煤矿学院成建制迁往济南并入山东煤矿学院。1971年11月,泰安煤矿学校并入后,学校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校部由济南迁至泰安,济南设分院。1980年,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在泰安成立。1999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3月,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 院士:山东科技大学院士 宋振骐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宝珺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范维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陈 颙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冯纯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毓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 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春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宋 扬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陶华学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靳奉祥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院系设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教育学院 文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理学院 历任领导刘子光,山东陵县人。1920年生,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8年至1970年曾任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山东煤矿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书记、顾问。刘子光同志无论在煤炭生产还是教育战线,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发展煤炭生产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卓越成绩。特别是在山东煤炭专科学校创建时期,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在山东煤矿学院创建中,1963年山东煤矿学院与淮南矿业学院等校并校后,面对众多困难,团结建校,艰苦建校,为创建新型的煤炭高等院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0年4月19日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70岁。刘辛人,浙江杭州人。生于1920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肄业。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至1980年代理院长,1980年至1983年任院长兼党委副书记。1983年开始任山东矿业学院顾问。1985年离职休养。刘辛人在任山东矿业学院院长期间,为实现学校工作重点转移,适应煤炭技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抓了专业调整、稳定教学秩序、重建科研机构等项工作,为把我院建成工、理、管结合的多科性院校奠定了基础。田景瑞,教授,辽宁义县人。1923年7月生。日本秋田矿专采矿系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79年1月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先后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1985年9月后不再做院领导工作,任山东矿业学院地质系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田景瑞教授在任山东矿业学院领导工作期间,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对学校领导体制、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他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倡导教学改革,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制定师资培训规划,提出明确要求,狠抓具体落实;积极推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1998年8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泰安逝世,终年75岁。沈光寒,教授,上海市人。1933年3月生。原苏联西伯利亚冶金学院研究生部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63年由淮南矿业学院并校来山东煤矿学院,先后任系主任、副院长、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务。1993年后,不再担任院领导职务。他在任山东矿业学院党政领导工作10多年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求真务实,推进了学校的综合改革,使我校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上新水平,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更为活跃。沈光寒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丰富,成绩优异,由他主持完成的《山东矿业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和成果》研究,1989年获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沈教授在学术上也有较深造诣,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层与地表移动的模型识别与参数识别》,199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矿井特殊开采的理论与实践》一书,1996年获煤炭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沈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霍万库,教授,黑龙江呼兰县人。1936年10月生。北京矿业学院机械系结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57年9月来山东煤矿学院任教师,先后任机械系副主任,工程师;教务处副处长、处长。从1985年4月开始,先后任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他任山东矿业学院党政领导工作近12年,努力工作,措施得力,在促进学院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上层次工作中成绩突出。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业务上坚持一拓宽三加强,即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外语,计算机教学;坚持科学管理,爱护学生;抓师资队伍建设,以科研为龙头,促教学上水平。为使山东矿业学院由行业性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发展做出了贡献。霍教授1995年获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在任职期间,曾三次成为正式代表出席中共山东省党的代表大会,霍教授在学术上也有较高造诣,由他牵头和参与进行的《切割大理石岩石锯条》等项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曹书刚,教授,山东冠县人。1945年9月生。山东矿业学院机电系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肥城矿务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书记。1994年6月,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任党委书记;1996年10月至1999年3月兼任院长。曹书刚教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指导思想和“抓大事、抓重点、抓突破、抓落实”的工作方法,重点抓了跨世纪人才培养和“三重点建设”,近几年来使山东矿业学院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效益上了新台阶;1996年山东矿业学院被山东省高工委、省教委授予“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迎接高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积极进行调研和探索,为进一步发展积极进行了准备。曹书刚教授的《煤矿质量标准化理论与实践》,1994年9月获煤炭部中国煤炭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特等奖;曹教授还荣获“全省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煤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干部”称号,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刘向信,1955年生,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历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山东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05年10月任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春秋,1962年生,山东临朐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候补委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东矿业学院副院长、院长,1999年起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矿业协会副会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任等职务。官方网站:www.sst.e.cn 218.58.59.93山东理工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齐国故都、现代工业重镇—淄博市。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跃居省属高校前列,各项事业保持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办学定位总体目标定位: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逐步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科结构定位:突出工科优势,强化理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区域,贴近行业,着力服务山东制造业。二 历史沿革 学校由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山东工程学院原名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文革”前山东省13所本科高校之一。淄博学院是1998年合并组建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2002年3月,教育部批准设立山东理工大学。三 教学情况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32185人,其中研究生513人,本科生28566人。设有63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是山东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2622人,专任教师1848人,其中教授204人、副教授497人,博士232人、硕士89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校长姚福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另聘有6位院士担任我校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和学科带头人。 校园占地240万平方米,东、西两个校区相隔2600米。校舍建筑面积109.6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30.92万册(种),其中电子类图书186.86万册(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9亿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6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6个。多媒体教室208个。先进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运动场面积17.57万平方米,体育教学设施齐全。设有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各类教学基本设施很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科优势专业与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匹配情况序号 优势专业 设置时间 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 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车辆工程 1978 车辆工程学科 山东省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1958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 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976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 山东省精密模具实验室 山东省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977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山东省高压电网暂态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 矿物资源工程 1994 山东省矿山尾矿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 交通运输 1976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 山东省道路智能控制与安全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8 山东省先进复合材料实验室 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 生物科学 2001 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 国际经济与贸易 1990 山东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四 学术成果 作为山东省教育厅确定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于2002年起实行按高考文理科类不分专业招生和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近几年本科生年底就业率均在90%以上。“十五”以来,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一等奖8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试点课程8门;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试点专业5个;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8部。 “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29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60项,省部级项目280项。获各类科研奖励68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65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检索收录422篇,出版专著、教材374部。编辑出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社会科学版)、《管子学刊》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管子学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五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建立经常性的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互派访问学者与留学生,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六 所获荣誉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会声誉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提高。近年来,生源充足、质量高,省内理科生源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2006年理科录取分数线高出山东省本科二批分数线19分。广大毕业生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对我校办学水平给予高度评价。 2004年,我校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国内受理专利量高校排名”中列全国高校第85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2004、2005年,在教育部“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排序”中,我校分别列全国高校第119位(山东省属高校第4位)和第93位(山东省属高校第3位);在2006年中国校友会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公布的“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榜”中,我校列全国高校第90位;在“中国高校奥运冠军校友榜”中,我校列全国高校第18位;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我校由2003年的第157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45位,2004-2006年的排名稳居山东省高校前10位。2008年为全国133名。都是二本,半斤八两,看你喜欢哪个名字了。收起
  • 山东理工大学
    ……展开
  • 关于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创建于1956年。为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的专综合性大学。属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展开
    山东理工大学(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创建于1956年。为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的专综合性大学。属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是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国内外招生。2006年至2012年,获得六项国家科研奖励,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收起
  • 山东理工大学怎么样,具体点
    山东理工大学是省直属重点建设大学,在山东省中还是不错的,除了那几个一本院校外,选山东理工还是不错的。我就在那读的。学校校园环境很不错。也很大。理科是比较强的。特别是交通机械什么的。那生……展开
    山东理工大学是省直属重点建设大学,在山东省中还是不错的,除了那几个一本院校外,选山东理工还是不错的。我就在那读的。学校校园环境很不错。也很大。理科是比较强的。特别是交通机械什么的。那生活环境怎么样?想住宿啊什么的?住宿有三个档,500.800.1200.分别是八人间,六人间,四人间。大部分是6人间的。还是不错的。有内部卫生间,衣柜,小厨,没人有一电脑桌。生活环境非常好了,学校绿化率很高的,像个公园似的,刚刚新建设了稷下湖,非常大。来理工大吧!有几个品牌专业是山东省的特色项目,全国的实验室~学风还内是不错的,在山容东省除了几个公认的好学校,山东理工大学现在也是名列前茅了!这些年,理工大发展的非常快,理工科比较强,尤其是交通、机械、电气、轻工学院!生活环境很不错,西校区绿树成荫,住宿一般大一是8人间,以后基本上6 4人间,水电供应很不错,也很及时。先说这么多吧~~收起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

  学校现有27个学院,20个校级研究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本科专业70个,拥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学等学科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个门类,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学研究生3700余人。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校园占地3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33万册,电子图书、期刊(含学位论文)78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9亿元。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拥有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0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省检测研发公共服务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0个、省工程实验室3个,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设在我校。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坚持引育并举,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现有专任教师2151人,其中教授274人、副教授69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59人。拥有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1人、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1人、国家重点工程人才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19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泰山系列人才1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5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特聘教授60人。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1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首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十二五”以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5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获评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十二五”以来,获批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71项,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43项,荣获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37篇,获评首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与地方共建112个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荣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5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0余项。2006年以来获国家科技奖励9项。201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数量位居当年省属高校首位。2019年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级大学科技园。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重大发明专利被认定为“革命性、颠覆性”成果,独占许可使用费达5亿元,创全国最高纪录,荣获山东省专利特别奖。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办学,健全校院两级国际化推进机制,已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29个国家的10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4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2019年度来华来校留学生1000余人。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和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12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实施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着力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着力提升校地融合发展能力,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数据截至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