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南京农业大学

  • 建校时间:1902年
  • 招生简章:共5份简章
  • 院校类型:农林类
  • 所在地区:江苏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卢勇

姓名(职称):卢勇副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78.5.1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5597(Tel)025-84396771(Fax)邮箱: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介绍:付坚强

    姓名(职称):付坚强副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72.11.30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5827(Tel)025-84396661(Fax)邮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介绍:丁晓蕾

    姓名(职称):丁晓蕾副教授性别:女出生时间:1972、12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5530(Tel)邮箱:xlding@njau、e、cn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惠富平

    姓名(职称):惠富平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63、04、10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5215(Tel)025-84396771(Fax)邮箱:hfping@njau、e、cn所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毕业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史研究方向:农业史,生态环境史,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表论著一、发表论文1、近代江南地区化肥与有机肥使用变化研究,中国农史,2012/02。(与过慈明合作,通讯作者)。2、历史时期长江流域农业生态变迁述论,池州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04。(与李琦珂合作,第一作者)3、古代高粱种植及加工利用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02(与殷志华合作,通讯作者)。4、稻作农耕与日本民族的稻作文化性格,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1。(与叶磊合作,通讯作者)5、略论建国初期苏北地区推行农业旱改水的政治背景,农业考古,2011/01。(与阚国坤合作,通讯作者)6、中国岩画的史料价值,图书与情报,2011/01。(与童永生合作,通讯作者)7、中国岩画的文献学价值,图书馆论坛,2010/06。(与童永生合作,通讯作者)8、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重大意义,农业考古,2010/06。(与阚国坤合作,通讯作者)9、积石成山继往开来——192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农业文化遗产整理与保护,中国农史,2010/04。10、广西左江岩画龙舟竞渡图考释,民族艺术研究,2010/05。(与童永生合作,通讯作者)11、当代苏北农业“旱改水”的历史意义研究——以连云港地区为重点的考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与阚国坤合作,第一作者)12、先秦时期土壤保护思想及实践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08。(与何红中合作,通讯作者)13、古粟(SetariaitalicaBeauv、)研究综述,中国粮油学报2010/04。(与何红中合作,通讯作者)14、先秦时期土壤与植物生态关系利用研究,农业考古,2010/01。(与何红中合作,通讯作者)15、宋代水车诗歌价值研究,农业考古,2010/01。(与方立松合作,通讯作者)16、清代中晚期山地种植玉米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其遏止措施,中国水土保持,2010/04。(与张祥稳合作,通讯作者)17、中国传统水车应用与推广的地域环境因素,中国农史,2010/01。(与方立松合作,通讯作者)18、王士衡《劝麦说》与明代海南农业,梁家勉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农业出版社2010年9月。(与阚国坤合作)19、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新论,生产力研究,2009/21。(与熊帝兵合作)20、清代“近水居民与水争地”之风愈演愈烈原因探析,巢湖学院学报,2009/04。(与张祥稳合作,通讯作者)21、民国时期华北小麦生产与农民生活考察,中国农史,2009/02。(与阚国坤合作)22、科技规划对中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影响(1949—1985),中国农学通报,2009/08。(与崔永华合作,通讯作者)23、近代江南新型灌溉经营形式——“包打水”研究,中国农史,2009/0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9第7期全文转载。(与袁家明合作,通讯作者)24、宋明以来宫廷与民间制香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8/04,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与严小青合作,通讯作者)25、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圩田的维护,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03。(与陈恩虎合作,通讯作者)26、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圩田的经营与管理,农业考古,2008/04。(与陈恩虎合作,通讯作者)27、古代荞麦种植及加工食用研究,农业考古,2008/04。(与何红中合作,通讯作者)28、清代乾隆时期成灾性自然灾害之特点初探,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07。(与张祥稳合作,通讯作者)29、郑和下西洋与明代香料朝贡贸易,江海学刊,2008/01。(与严小青合作,通讯作者)30、建国40年间(1949—1988)海南岛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及其抗救措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与胡玉萍合作,通讯作者)31、唐代西北边疆经略与农牧业开发,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06。32、民国时期苏锡常地区新式排灌机械发展及原因探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与袁家明合作,通讯作者)33、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04。(与荆峰合作,第二作者)34、中国古代食用香料作物栽培,农业考古,2007/04。(与严小青合作,通讯作者)35、中国古代西部农牧业开发史略,古今农业,2007/03。36、清代中晚期山地广种玉米之动因,史学月刊,2007/10。(与张祥稳合作,通讯作者)37、香酒在中国古代的加工与利用,古今农业,2007/02。(与严小青合作,通讯作者)38、宋代香料贸易及其影响,江苏商论,2007/04。(与严小青合作,通讯作者)39、古代岭南地区土沉香的生产及其社会影响,史学月刊,2007/04。(与严小青合作,通讯作者)40、我国综合养鱼生态模式及其发展思路,家畜生态学报,2007/01。(与蒋高中合作,通讯作者)41、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初探,中国农史,2006/04,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7年全文转载。(与宋超合作,通讯作者)42、清代中晚期山地种植玉米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其遏止措施,中国农史,2006/03。(与张祥稳合作,通讯作者)43、略论汉代的农本文化政策对民间信仰的积极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与黄富成合作,通讯作者)44、西方育种技术引入与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古今农业,2006/02,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与王志军合作,通讯作者)45、明清时期苏北沿海荡地涨圮对盐垦业及税收的影响——以南通、盐城地区为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与严小青合作,通讯作者)46、再现远古及夏代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评介,中国农史,2005/0347、关于中国稻作起源地探索的几点认识,农业考古,2005/0148、汉代西北农业区开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古今农业,2005/0149、明清时期西部经营与农业开发简论,古今农业,2003/0350、西部地区与中华农业文明发祥,农业考古,2003/0351、清末民初兴农思想述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52、二十世纪中国农书研究综述,中国农史,2003/0153、《史记》中的若干农学问题,农业考古,2002/0154、三国时期西部农业开发述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55、汉代麦作推广因素探讨——以东海郡与关中地区为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56、《史记·赵世家》标点及译文商榷,中国农史,2001/0457、农业灾害学与农业灾害史研究,农业考古,2000/01。(与卜风贤合作,第二作者)58、读《史记·河渠书》札记,古今农业,1999/0159、农业灾害成灾机理研究,灾害学,1999/0360、中国传统相牛术述略,黄牛杂志,1999/03(与荆峰、卜风贤合作,第一作者)61、试论司马迁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中国农史,1999/0262、司马迁农业经济思想述论,古今农业,1998/0263、中国牛文化述论,黄牛杂志,1998/0164、中国农业灾害历史演变趋势的初步分析,农业考古1997/03。(与卜逢贤合作,第二作者)65、中国农书分类考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7/0666、中国传统农书整理综论,中国农史,1997/0167、从中西传统农书比较看中国农书的特点,中国农史,1994/0168、试论中国农书的起源,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03二、出版著作1、《中国农书概说》,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年10月。2、《史记与中国农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3、《中国西部农业开发史研究》,中国农业科技版社,2003年12月。4、《国学四十讲·物候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科研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农业开发的历史思考”(负责人,2001-2004)。2、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项目“中国农业遗产选集·麦类作物卷”编写(负责人,2002-2005)。3、科技部科技基础专项“中国传统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建设”(主要参加者,2003-2006)。4、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中国农业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第二负责人,2006-2010)。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学内涵及意义研究”(负责人,2005-2010)。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古农书资料自动编纂及注释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研究”(负责人,2009-2012)。7、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60年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负责人,2009-2012)。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太湖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负责人,2009-2013)。9、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中华大典·农业典》“粮食作物分典”编纂(负责人,2007-2013)。10、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清史•农业志》“清代农业经济与科技资料长编》编纂(主要参加者,2006-2007)11、农业部重点项目《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编写(主要参加者,1997-2001)荣誉及获奖:2007年获“南京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姚兆余

    姓名(职称):姚兆余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65.11.3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yaozhaoyu@njau.e.cn所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毕业院校: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沈志忠

    姓名(职称):沈志忠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68.6.4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6605(Tel)025-84396771(Fax)邮箱:zz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李群

    姓名(职称):李群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60.2.29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6378(Tel)13851734418邮箱:liqun@n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介绍:严火其

    姓名(职称):严火其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63.7.12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9166所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介绍:王思明

    姓名(职称):王思明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61.11.18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6772(Tel)025-84396771(Fax)邮箱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张春兰

    姓名(职称):张春兰副教授性别:女出生时间:1962.2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5215(Tel.)邮箱:zclan2008@njau.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