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广州大学

  • 建校时间:1927年
  • 招生简章:共19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广东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 院系所
  • 考试科目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老师
  • 拟招人数
院校动态 分数线 报录比
调剂信息 推免信息 导师信息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广州大学是几本?
    2本a 环境漂亮 但是广工的工科总体比广大好 除了土木 看你选什么专业了……展开
    2本a 环境漂亮 但是广工的工科总体比广大好 除了土木 看你选什么专业了收起
  • 广州大学和深圳大学哪个比较好?
    广大自的分数线会比深大的低一点。深圳大学是深圳本土MBA培养院校。深圳大学MBA项目以“致力于培养能够直面中国管理现实,具有国际视野,提炼管理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职业经理人”为使命,以“商业精神……展开
    广大自的分数线会比深大的低一点。深圳大学是深圳本土MBA培养院校。深圳大学MBA项目以“致力于培养能够直面中国管理现实,具有国际视野,提炼管理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职业经理人”为使命,以“商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为宗旨。一、招生人数2019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124人。二、基本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三、学习方式每年9月入学,深圳大学校园内周六、日全天上课。学制3年(1.5年课程学习,1.5年完成学位论文)。四、学费及在校待遇学费人民币150000元(含论文答辩费,不含教材费、海外与本土学习行动费用),共分三学年缴交,每学年缴交50000元。在校期间学校不提供住宿。五、历年分数线2018年:总分165分,英语42分,综合84分。2017年:总分185分,英语42分,综合84分。2016年:总分165分,英语39分,综合78分。 参考资料:HZMBA收起
  • 暨南大学研究生和广州大学研究生,哪个学校厉害?
    暨南大学厉害。……展开
    暨南大学厉害。收起
  • 广州大学的环境科学研究生怎么样?
    在广州甚至在整个广东,广州大学还是不错的,因为是市属高校,广州市在财政上支持力度比内较大。环境专业倒容是感觉一般。2011的招生目录暂时还没出来,可实时关注广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主页:http://y……展开
    在广州甚至在整个广东,广州大学还是不错的,因为是市属高校,广州市在财政上支持力度比内较大。环境专业倒容是感觉一般。2011的招生目录暂时还没出来,可实时关注广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主页:http://yjsc.gzhu.e.cn/index.asp环境的研究生导师列表:http://hju.gzhu.e.cn/Article.asp?class2id=39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方向有三个:1、环境地学;2、环境化学;3、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技术 。至于广州大学环境专业情况以及导师情况,有学长在那个学校的话,向学长了解下。收起
  • 广州大学在哪里
    广州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专综合属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展开
    广州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专综合属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冲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截至2020年7月,学校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80亩,总建筑面积88.5万平方米;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990人;有在岗教职工3206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18人。扩展资料:截至2020年7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69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7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广州大学的校训是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博学笃行”一语源自合并组建前的原广州大学校训,原广大校训又继承自民国时期创办的私立广州大学校训,私立广州大学的校训是从原国立广东大学(后更名为中山大学)校训演变而来。收起
  • 广州大学研究生好考吗
    不难考的,一般不是太热门的专业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了。但是还是要好好复习,能冲着985、211的学校去更好0.0……展开
    不难考的,一般不是太热门的专业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了。但是还是要好好复习,能冲着985、211的学校去更好0.0收起
  • 报考广州大学研究生
    考试教育学抄类的研究生是可以的,寒暑假的其他地方的不知道你会不会考虑,北京或上海的师范学校的教育学类肯定是强项了。学习方式有两种1。就是你所说的寒暑假班(现在也快寒假班开课了)2。周末班……展开
    考试教育学抄类的研究生是可以的,寒暑假的其他地方的不知道你会不会考虑,北京或上海的师范学校的教育学类肯定是强项了。学习方式有两种1。就是你所说的寒暑假班(现在也快寒假班开课了)2。周末班(每两个月集中上3、4节课)的学习方式。都适合上班族的,其他的问题你可以加我百度Hi给我留言。可以考广州大学教育学抄类的研究生,报考非全日制的,一般就是在寒暑假上课。如果你想考广州大学的研究生,建议你在鸿 知广大考研 网上搜搜招生目录、参考书目、分数线、报录比,很多是免费的,多多关注,避免学习误区!收起
  • 广州大学研究生宿舍可以自己选择的吗
    广州大学是圆形的;人文学院的研究生宿舍。报到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啦,4人一间,卫生间里有淋浴,有公用洗衣机,有中央空调。。。……展开
    广州大学是圆形的;人文学院的研究生宿舍。报到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啦,4人一间,卫生间里有淋浴,有公用洗衣机,有中央空调。。。收起
  • 广州大学研究生有哪些专业
    可以去他们学校的研究生学院网站里面去找有哪些专业,并可以看到需要靠哪内些课程,也就可以知道容需不需要考数学专业参考书籍可以在网上买到一般,你可以到他们学校的网站上面去找需要哪些书籍,至……展开
    可以去他们学校的研究生学院网站里面去找有哪些专业,并可以看到需要靠哪内些课程,也就可以知道容需不需要考数学专业参考书籍可以在网上买到一般,你可以到他们学校的网站上面去找需要哪些书籍,至于是范围最好到能够在他们学校学生手里买到课件,或者在他们学校的复印店里可以买到,或者在网上买,你可以到考研论坛里面去试试,至于英语,只要努力了一年,考研一般没问题的收起
  • 广州大学是几本
    广州大学在广东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广州大学是一本大学。如果你不是广东考生,广州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广州大学是二本大学。注:教育部门并没有说广州大学……展开
    广州大学在广东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广州大学是一本大学。如果你不是广东考生,广州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广州大学是二本大学。注:教育部门并没有说广州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广州大学是几本只是民间说法:某大学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广州大学,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9所实施高校之一,全国首批12所“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也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千人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研究教学型大学。扩展资料:广州大学校训: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参考资料:广州大学本科招生网——2018广东省本科批普通类录取分数统计收起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主动对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和开放,按照内涵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083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69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7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21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36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34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68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5人、全职外国院士1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6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4人;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1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国家级“特殊计划”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8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2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文化英才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5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优秀青年后备人才)191人。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突出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新工科建设,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4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以土木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与通讯工程、资源与环境、材料工程、经济与社会管理、岭南文化与艺术、师范教育等为代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软科2019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中,网络空间安全列全国第4位,统计学列全国第7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四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66门,校级系列精品课程171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的课程200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8.7%。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布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生物计算、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科研团队。2019年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0.18亿元;2018、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排名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80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2019年位列全国第28位;近三年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12项、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2297项,授权专利1134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19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233篇,ESI高被引论文总量148篇。近五年,学校获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01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的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1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46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新建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大学已增至11所;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帕多瓦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近三年来,共选派资助35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广东,强化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服务广州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学科、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更新时间: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