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建校时间:1965年
  • 招生简章:共3份简章
  • 院校类型:文法类
  • 所在地区:广东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 院系所
  • 考试科目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老师
  • 拟招人数
院校动态 分数线 报录比
调剂信息 推免信息 导师信息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本部在哪?
    广东3431363030外语外贸大学校本部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简称广外,坐落于广州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展开
    广东3431363030外语外贸大学校本部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简称广外,坐落于广州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2011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教育部直属的三所著名外国语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1981年,学校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学校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扩展资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70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370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外国留学生19000多人。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3个校区,总面积2292亩,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收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州外国语大学是几本?
    估计你的信息有误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由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回和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答建而成,目前为重点一本高等院校。也就是说,广州外国语学院是现广外的前身,现在已经没有广州外国语学……展开
    估计你的信息有误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由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回和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答建而成,目前为重点一本高等院校。也就是说,广州外国语学院是现广外的前身,现在已经没有广州外国语学院了(是否近几年新开了一家就不清楚了。。。) 另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国商学院,则是二类B线本科院校 可参考百度百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条收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文凭有没有用? 自学文凭
    广外是广东省内一本,全日制本科或以上文凭是全国联网的肯定有用,是最正规的大版学毕业文凭,也是最受社会权认可的,国际部分主流大学也认可广外的成绩(文凭);但是自学文凭虽然也是全国联网确不……展开
    广外是广东省内一本,全日制本科或以上文凭是全国联网的肯定有用,是最正规的大版学毕业文凭,也是最受社会权认可的,国际部分主流大学也认可广外的成绩(文凭);但是自学文凭虽然也是全国联网确不太被全国认可,毕竟自学文凭稍微差一点,自学文凭不等于双学位,双学位的第二学位文凭与普通全日制大学文凭一模一样,更受认可。如果你是本来就在广外读本科或以上,自己的专业文凭就足够有作用(广外在广东的就业前景是很好的),如果你是非广外学生修读广外的双学位也是有这种效果,但是你是非广外学生修读广外的自学学科最后拿到的是自学文凭,跟“花钱买废纸”的意思差不多!收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民办学校吗?这间学校好吗?
    你好,答案仅供参考!呵呵,广外比南理的档次高了不知道有多少!!虽然专广外只是个重点本科并非211,但属这是由于广外全部为文科专业没有理工科专业导致的,而且广外的语言内在中国都是和北外上外齐……展开
    你好,答案仅供参考!呵呵,广外比南理的档次高了不知道有多少!!虽然专广外只是个重点本科并非211,但属这是由于广外全部为文科专业没有理工科专业导致的,而且广外的语言内在中国都是和北外上外齐名的。我是英语专业的,广外在我心目中的吸引力不亚于圣地,而且由于地处广州,广外的学生有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比如广交会啊中博会啊家具展啊之类的,而且广外的教师师资力量特别强,尤其是高翻啊商英啊等语言类的学院更是强手如云,如果你要学语言,那么广外是你不二的选择!收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究生怎么样,哪个专业比较好
    1、广东来外语外贸大学源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及招生简章预计会在本月公布,考生可以到报考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查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往年考研分数线基本上就是国家线。2、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预……展开
    1、广东来外语外贸大学源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及招生简章预计会在本月公布,考生可以到报考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查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往年考研分数线基本上就是国家线。2、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预报名工作在9月底就要开始了,欲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要及时选择好报考学校和专业,做好报名准备。收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属于大学城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在广州大学城3431346435内,其他校区没有在大学城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有3个校区:北校区地址: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邮编 :510420 。南校区地址:中国广州市番……展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在广州大学城3431346435内,其他校区没有在大学城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有3个校区:北校区地址: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邮编 :510420 。南校区地址: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 ,邮编:510006 。大朗校区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大朗扩展资料:学校性质:全日制公办语言类本科高校。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事业编制教职工总数2050人,专任教师132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2.8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4.39%。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人等。专业建设: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有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0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3个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学位点: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参考资料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学校简介收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各个校区的专业是怎么划分的?
    语言类都在北校区,也就是白云山那边。外贸、政管、计算机、艺术、英文教育回等在南校区大学城。"双高"(思想答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展开
    语言类都在北校区,也就是白云山那边。外贸、政管、计算机、艺术、英文教育回等在南校区大学城。"双高"(思想答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扩展资料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总面积2292亩,有北校区、南校区、大朗校区等3个校区,固定资产总值约29亿元;学校辖21个教学单位和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有在编教师1980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98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103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外国留学生11000多人。收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大专吗?
      广东外语来外贸大学没源有大专专业的,只有本科的专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简称广外,坐落于有“花城”美称的广州市,学校入选“2011计划”、“……展开
      广东外语来外贸大学没源有大专专业的,只有本科的专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简称广外,坐落于有“花城”美称的广州市,学校入选“2011计划”、“亚洲大学学生交流集体行动计划”(亚洲校园计划),是向联合国提供高端翻译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学之一、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教育部直属的三所著名外国语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1981年,学校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学校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收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
    广东外语外贸来大学是公办大源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简称广外,坐落于有“花城”美称的广州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入选……展开
    广东外语外贸来大学是公办大源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简称广外,坐落于有“花城”美称的广州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入选“2011计划” “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亚洲大学学生交流集体行动计划”(亚洲校园计划),是向联合国提供高端翻译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学之一、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截至2015年11月,学校占地总面积2292亩,有北校区、南校区、大朗校区等3个校区,固定资产总值约29亿元;学校辖21个教学单位和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有在编专任教师1225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06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867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外国留学生11000多人。收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都有哪些专业
    学校目前设有19个教学单3238653239位(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法学院、英语教育学院、……展开
    学校目前设有19个教学单3238653239位(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法学院、英语教育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MBA教育中心、体育部、继续教育(公开)学院、国际学院(出国培训部)、留学生教育学院),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53个本科专业(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泰语、印尼-马来语、越南语、朝鲜语、阿拉伯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经济学、保险、金融工程、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税务、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法学、外交学、国际政治、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翻译、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艺术设计、音乐学、舞蹈学、葡萄牙语),分布在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7大学科门类。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化研究、俄语语言文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文学),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会计学、文艺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翻译学、商务英语研究、欧洲学、比较文化研究、外语教学技术与评估),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工商管理硕士(MBA)、翻译硕士(MTI));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个省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国际贸易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省级名牌专业(英语、法语、国际贸易、金融学、日语、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教学与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越南语+朝鲜语+泰国语+印尼语、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交际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口译),12门省级精品课程(交际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口译、国际贸易、当代英国概况、市场营销学、英美文学、电路与电子基础、法语口译、基础日语、法律英语、物流管理学);有2种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收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74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49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外国留学生23000多人。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校区情况

  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4个校区,总面积约2442亩(含规划),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

  师资队伍

  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事业编制教职工总数2047人,专任教师138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5.8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5.45%。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5人(其中在职10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人,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6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1人、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用“云山学者”328人。此外,学校还聘有77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

  学科发展

  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现有67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有2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0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4个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2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4个一级学科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人才培养

  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也是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的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2019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9.57%和100%,继续位居全国高校前茅。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重点本科批。

  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国际移民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8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金融开放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区域法治研究院),3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语言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国际服务经济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党内法规研究中心),4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绿色经济与环境能源法研究中心、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1个广州市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非通用语种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并设立了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基地等20多个校级研究机构。此外,学校还设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太平洋岛国战略研究中心,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学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Asia-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等学术期刊。

  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境)外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来校工作,积极探索联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共同开辟学术研究新的方向领域,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提升学生、人才、教学、科研、管理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截至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波兰、葡萄牙、芬兰、冰岛、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老挝、韩国、朝鲜、智利、秘鲁、巴西、古巴、墨西哥、哥伦比亚、以色列、埃及、佛得角及香港、澳门、台湾等58个国家和地区的465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我校目前开办了6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课堂及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此外,学校还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在管理国际化方面,学校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启动六年来,共派出8批合计40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

  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有着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管理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总面积52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5.9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为308.05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712种,2385份,中外文电子书581.75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10.3万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52种,自建数据库7种,并实现35个外语语种馆藏文献采购、编目、流通和检索的网络化集成管理。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29.85亿元。

  发展愿景

  学校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践行“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广外价值观 和 “进德、修业、务实、致远”的广外学风,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强校”工程实施和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等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数据更新至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