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广东海洋大学

  • 建校时间:1935年
  • 招生简章:共1份简章
  • 院校类型:农林类
  • 所在地区:广东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招生简章

    • 院系所
    • 考试科目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老师
    • 拟招人数
    院校动态 分数线 报录比
    调剂信息 推免信息 导师信息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博士生怎么养活自己?
      博士生是怎么养活自己的博士生也是学生,但是他们在生活上显然已经不需要家庭的资助,他们的生活费,活动经费都是从哪里来的呢,下面我们来剖析一下。01,讲课博士生们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肯定都有一……展开
      博士生是怎么养活自己的博士生也是学生,但是他们在生活上显然已经不需要家庭的资助,他们的生活费,活动经费都是从哪里来的呢,下面我们来剖析一下。01,讲课博士生们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肯定都有一定的水平了,而且博士生是稀少的,我国对博士生的需求是巨大的,本科高校需要针对学生专业进行教学,博士生的专业水平对于教本科生已经是绰绰有余。他们在自己闲着的时候完全可以去本科院校,大专职业院校进行代课,既能有一定的收入,也把自己所学的东西展示出来,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巩固自己知识的一个好机会。对于本科生,一个博士生对他们的教学也是非常难得的。综上,博士生代课是他们重要的一个收入。02,博士生补贴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提高了全日制博士生的补贴标准,中央高校博士生每年从1200补贴到15000,地方高校补贴的标准从每年不低于1000提高到每年不低于13000,这样折合下来的话,每个月的补贴在1000多元,这对于一个正常的博士生月支出基本上是可以维持生活了。 03,科研成果奖励博士生对于自己专业的钻研已经非常透彻了,他们在研究出科研成果之后,可以申请国家奖励,这是很可观并且带有荣誉的数字,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科研论文等,一篇甚至有上万元的奖励。 04,其他来源相当一部分的博士生导师都有自己合作的甚至持有股份的公司,他们会把一些工作交给自己的博士生,这样的话博士生就会获得一部分的酬劳。当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全看博士生导师自己的心情,但是这确实也是博士生的一个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博士生的年龄一般都接近30岁左右,他们一般都已经成家,可以获得家庭的支持,妻子或者丈夫的支持,对于他们来说。他们除了科研,其他的时间还是挺丰富的。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一些兼职。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一路上学过来,都懂得理性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指出,这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不是拿所有的时间进行工作赚钱,他们对自己的资金和时间肯定都有比较好的规划,虽然谈不上锦衣玉食,但是在得以温饱的情况下进行娱乐支出也是有的。都是读到博士的人了,肯定是会遇到经济困难的时候,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历练,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兼职、代课、写作赚钱也是非常考验他们管理时间的能力的。收起
    • 广东海洋大学是在广州市还是湛江市
      公办二本大学,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坐落于海滨城市湛江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版和国家海洋局共权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展开
      公办二本大学,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坐落于海滨城市湛江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版和国家海洋局共权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收起
    •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宿舍条件怎么样?
      都是公寓式套间男生在海鹰楼,三个房间(大中小三种,独立阳台),每个房间两个床位(上铺下柜),供一个冲凉房(有热水器),一个卫生间。女生在海燕楼。中国海洋大学有三个校区,所以不同的专业也……展开
      都是公寓式套间男生在海鹰楼,三个房间(大中小三种,独立阳台),每个房间两个床位(上铺下柜),供一个冲凉房(有热水器),一个卫生间。女生在海燕楼。中国海洋大学有三个校区,所以不同的专业也就有不同的校区。其中,崂山校区开设的专业和学院比较多,所以我们就先谈谈崂山校区来谈谈研究生宿舍的条件。(一)宿舍设施齐全崂山校区的研究生宿舍是二人间的,然后住宿费也很便宜,基础的设施也非常的完善。对啦,还有独立的卫生间,也有阳台,宿舍环境那是相当不错。还有,宿舍是上床下桌哦~(二)宿舍极其宽敞崂山校区研究生宿舍要比本科生宿舍好太多,本科生没有独立的浴室,而且住宿为四至六人间,所以研究生宿舍的面积是绝对的够用~(三)不限电不限网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的研究宿生宿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限电,你也可以买一些小型的洗衣机,在宿舍里面洗衣服,非常方便呢!中国海洋大学一共有三个校区,崂山校区作为新校区,相比于浮山校区和鱼山校区,面积最大,而且硬件设施比较偏现代化,所以住宿条件也算得上是最好的啦。接下来,我们再谈谈最美校区—鱼山校区的研究生宿舍条件。由于鱼山校区的宿舍楼比较悠久,所以他们校区的研究生宿舍是四个人一间,当然也有阳台,和独立的卫生间,并且有储物柜和电脑桌,宿舍条件也还可以。最后我们谈谈浮山校区的研究生宿舍条件。浮山校区和鱼山校区一样,都是一个宿舍住四个人,他们宿舍是上下铺的那种,空间不是非常的大,加上四个人在一个寝室,就会有一点拥挤,不过浮山校区的住宿费超级便宜。以上就是关于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宿舍的一个情况,虽然崂山校区的住宿环境是最好的,但是也不要忘记鱼山校区是非常美的哦~收起
    • 广东海洋大学 机械研究生怎么样?
      我们学校研究生才600多人。。。条件一般。你可以去海浪看看。。调剂都是公费的,我就是准备调剂到那里去的,不过太偏僻了,位置好偏僻!!!……展开
      我们学校研究生才600多人。。。条件一般。你可以去海浪看看。。调剂都是公费的,我就是准备调剂到那里去的,不过太偏僻了,位置好偏僻!!!收起
    • 广东海洋大学在什么位置?
      广东海洋大学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广东海洋大学坐落于海滨版城市湛江市,是广东省人权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展开
      广东海洋大学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广东海洋大学坐落于海滨版城市湛江市,是广东省人权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扩展资料:广东海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收起
    • 广东海洋大学有什么特色?
      还好的,,,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回点建设大学之一,答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展开
      还好的,,,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回点建设大学之一,答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学校有硕士点28个,博士点3个,主要院系:水产学院、食品学院、农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等。如果你报的是海洋有关的专业这个学校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报的是其他的什么专业就比较一般了。不过学校有博士和硕士点的专业还是不错的。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有实力的。收起
    • 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本吗
      是二本院校,地处抄湛江而不是广袭州,所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也相对于其他二本低一点,但是二本中比较好的学校了。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展开
      是二本院校,地处抄湛江而不是广袭州,所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也相对于其他二本低一点,但是二本中比较好的学校了。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的高校。收起
    • 广东海洋大学属于重点大学吗
      广东海洋大学:坐落于海滨城市湛江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版东省重点建设大权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展开
      广东海洋大学:坐落于海滨城市湛江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版东省重点建设大权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广东海洋大学属于重点大学吗收起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与广东海洋大学哪个好
      广东海洋大学比较好,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3433643763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展开
      广东海洋大学比较好,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3433643763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1、院系专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拥有67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32个,文科35个,师范类30个。广东海洋大学设有19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有77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2、师资力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据2018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1401人,其中专任教师1027人,正高职称147人,副高职称352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比例48.6%,具有博士学位303人,占专任教师29.5%。广东海洋大学截至2020年1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46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703人、博士学位者535人;博士生导师72人、硕士生导师339人;特聘院士2人;双聘院士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扩展资料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是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海洋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收起
    • 求关于广东海洋大学的基本状况
      问对人了,俺是海洋大学大三的学生了!是你的师兄了!1.返送要看你怎么吃内,多少钱的都有得吃,一般就是容5元左右一餐,5元就是一个肉,一个就是肉炒青菜,加上饭,就差不多5元了!2.宿舍有4人有6人……展开
      问对人了,俺是海洋大学大三的学生了!是你的师兄了!1.返送要看你怎么吃内,多少钱的都有得吃,一般就是容5元左右一餐,5元就是一个肉,一个就是肉炒青菜,加上饭,就差不多5元了!2.宿舍有4人有6人的,可以上网,校园网,30元一个月,下面是电脑学习的桌面,上面就是你睡觉,有衣柜。3.其实有好多漏洞的,但不见东西的情况好少发生。因为大家都是有素质的大学生了。4.多谢了,觉得可以帮到你的话就请给师兄我加分拉!广东海洋3239303136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海洋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4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10万多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力量。 学校分三个校区(不含寸金学院校区):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现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中歌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寸金学院(独立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60个,高职高专专业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 设有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珍珠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等23个科研机构。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园占地4911亩。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博物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6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近1.9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3.8亿元。学校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66个,其中经国家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机构1个,省(厅)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拥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馆在内的一批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标本近3000种,为全国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博物馆。 学校现有教师10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者近50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40多人。列入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8人、校级培养对象6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万多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以来在“挑战杯”等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国际性奖励5人次,国家级奖励84人次,省部级奖励754人次。2006年、2007年我校学生分别应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 科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近5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17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6项,省部级228项;拥有科研经费9114万元;获得科技奖励80项,其中省部级17项。“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获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2006、2008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海洋药物开发、杂交水稻育种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学校主办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倚重海洋。南海占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接替地,是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重要的战略高地之一。广东海洋大学作为我国南海之滨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使命,正紧紧抓住海洋世纪的机遇,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收起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总面积4892亩。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学校交通便利,湛江作为北部湾中心城市、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海运、铁路、公路和航空等立体式交通体系,湖光校区距离高铁站仅12公里。学校濒临大海,绿树长青,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3.3万人,独立学院2.1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1万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莅校视察时指出,广东海洋大学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一流学科、一本院校,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2018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欧广源、李容根、刘昆同志和现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邓海光同志还先后担任学校董事会主席。

      学校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滨海农业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海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4个领域);80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9、24名,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4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9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46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703人、博士学位者535人;博士生导师72人、硕士生导师339人;特聘院士3人;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先后有123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8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培养对象。现有1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7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9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学科研平台优良。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3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等2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8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9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设施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56万册(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设备值5.18亿元,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84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近20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全国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茂名市世和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学济,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24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86项;科研经费达7.4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9项;获得授权专利590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河蚌有核珍珠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水多环芳烃分析检测方法”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央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该品种已在广东和广西等地示范养殖与推广应用,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攻克了“插核育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使优质珍珠产出率提高20%以上,珍珠附加值提高5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等相关成果在南方各省的推广面积达2.2万公顷,实现产值116亿元,解决了近50万人就业,使湛江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茂海辣椒系列、火龙果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华南,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积极参与支持湛江市政府成功获批“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广东海洋大学展馆展示了学校服务国家海洋事业的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得到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等领导的点赞。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开发海洋,科教领航。目前,学校正全面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20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