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中国药科大学

211
  • 建校时间:1936年
  • 招生简章:共0份简章
  • 院校类型:医药类
  • 所在地区:江苏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硕导介绍:余伯阳

姓名:余伯阳性别:男出生年月:1959年职称:教授学院:中药学院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药和天然药物资源化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及复方质量控制、中药及复方体内过程研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硕导介绍:阿基业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

    姓名:阿基业性别:男职称:硕士生导师学院:药学院研究方向: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代谢组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与代谢组学结合研究、代谢性疾病发病机理/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代谢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硕导介绍:郝海平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

    姓名:郝海平性别:男出生年月:1976年5月职称:硕士生导师学院:药学院研究方向:1.药物代谢动力学创新技术;2.代谢调控与药物作用靶标发现郝海平,男,197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硕导介绍:杨劲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

    姓名:杨劲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年8月职称:副教授学院:药学院研究方向:药物的临床和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机理研究;药代数学模型研究;生物统计应用研究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硕导介绍:陈西敬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

    姓名:陈西敬性别:男职称:教授学院:药学院研究方向:创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机制研究,新药的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动力学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硕导介绍: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

    姓名:柳晓泉性别:男职称:教授学院:药学院研究方向:1.药动学和药效学结合研究;2.创新药物的体内外代谢及代谢机理研究;3.中药和天然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学习经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硕导介绍:刘晓东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

    姓名:刘晓东性别:男出生年月:1960年1月职称:教授学院:药学院研究方向: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血脑屏障与药物转运(疾病状态下药物转运体与代谢酶改变及其生理学学病理学意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硕导介绍: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

    姓名:王广基性别:男职称:教授学院:药学院研究方向:1.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技术平台;2.中药复杂组分药代动力学;3.细胞药代动力学王广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先后留学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1993年获新西兰Otago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Otago大学从事二年博士后研究。1995年10月回国,现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科技部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平台全国牵头人,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方法”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理事长,江苏省药学会副理事长,《药学学报》及《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副主编,《中国药理学报》、《亚洲药物代谢动力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亚洲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等核心学术期刊杂志编委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近五年来主持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国家新药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9项国家及省重点项目,获纵向研究经费3600万元。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创新药物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中药复杂体系体内作用物质基础与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代谢组学与药代动力学整合研究等,通过多年的自主创新与开拓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项(2004年度,排名第1;2006年度,排名第3)、三等奖1项(排名第1);获中国侨联第二届归侨侨眷“科技创新人才奖”、第九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奖二等奖,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第一层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1篇,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药物代谢动力学相关权威期刊上,在国际药学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主编专著2部,其中2005年主编出版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被国家教育部推荐为全国研究生用书(全国仅151本教材入选),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2003年在中国药科大学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现已培养博士毕业研究生20余名,硕士毕业研究生40余名,其中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一人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具体研究方向1.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技术平台:通过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国际规范研究,建立能与发达国家实现双边互认的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技术平台,针对创新药物进行系统的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2.中药复杂组分药代动力学:通过分析化学、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化学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结合手段,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复杂组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与方法学体系,研究中药体内外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复杂体内外处置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案设计。3.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尤其是抗肿瘤药物在细胞内的分布、转运与代谢处置过程与分子机制,构建基于细胞的PK/PD结合模型,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评价技术方法。近年主持的主要纵向研究课题1.“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2009ZX09502-004);2.“十五”“863”重大专项课题,“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平台研究”(2003AA2Z347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药复杂药效物质的确证及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思路与方法”(30630076);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生脉方”作用机理和配伍评价方法研究(2006BAI08B04-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细胞药代动力学新技术及新模型的研究”(3097358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代谢组学与人参双向调节血压作用新评价及机制探索”(30572228)。近年代表性论文1.HaoH,CuiN,WangG*etal.Global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Non-targetComponentsfromHerbalPreparationsbyLiquidChromatographyHybridIon-Trap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andaNovelStrategy.AnalChem,2008,80(21):8187-94.2.HaoH,WangG*,CuiNetal.Identificationofanovelfirstpassmetabolicpathway:NQO1mediatedquinonerectionandsubsequentglucuronidation.CurrDrugMetab.2007;8(2):137-149.3.LaiL,HaoH,WangG*etal.EffectsofShort-termandLong-termPretreatmentofSchisandraLignansonRegulatingHepaticandIntestinalCYP3AinRats.DrugMetabDispos,2009,Sep9,publishedonline.4.QiuF,ZhangR,WangG*etal.InhibitoryeffectsofsevencomponentsofdanshenextractoncatalyticactivityofcytochromeP450enzymeinhumanlivermicrosomes.DrugMetabDispos.2008;36(7):1308-14.5.HaoH,WangG*,SunJ.Enantioselectivepharmacokineticsofibuprofenandinvolvedmechanisms.DrugMetabRev.2005;37(1):215-34.6.LiuY,HaoH,LiuC,WangG*,XieH.DrugsasCYP3Aprobes,incers,andinhibitors.DrugMetabRev.2007;39(4):699-721.7.YanB,AJ,WangG*etal.Metabolomicinvestigationintovariationofendogenousmetabolitesinprofessionalathletessubjecttostrength-enrancetraining.JApplPhysiol.2009;106(2):531-8.8.ZhangQ,GriceJE,WangGetal.Skinsolubilitydeterminesmaximumtransepidermalfluxforsimilarsizemolecules.PharmRes.2009;26(8):1974-85.9.LiP,WangGJ*,LiJ,HaoHP,ZhengCN.IdentificationoftanshinoneIIAmetabolitesinratlivermicrosomesby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spectrometry.JChromatogrA2006;1104(1-2):366-36910.ZhengC,HaoH,WangG*etal.Diagnosticfragment-ion-basedextensionstrategyforrapidscreeningandidentificationofserialcomponentsofhomologousfamiliescontained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scriptionusinghigh-resolutionLC-ESI-IT-TOF/MS:Shengmaiinjectionasanexample.JMassSpectrom,2009;44(2):230-44.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硕导介绍:张锋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

    姓名:张锋性别:男职称:博士   学院:药学院研究方向:1.药物分离工程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纯化,中药成分膜分离技术应用与改进研究;2.绿色制药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硕导介绍:张评浒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

    姓名:张评浒性别:男出生年月:1976年8月职称:硕士生导师学院:药学院研究方向:1、针对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流感、乙肝等病毒性疾病开展药物筛选新靶点与新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