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长安大学

211
  • 建校时间:1951年
  • 招生简章:共30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陕西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王毓民

 王毓明,1938年出生,山东省茌平县人,196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现任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摩擦学学会理事(1983~1987),陕西省摩擦学学会副理事长(1983~1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马建

     马建教授,男,1957年9月生,汉族,西安市人,长安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或方向马建教授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商用运输车辆技术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商用车辆结构设计、高速车辆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周绪红

     周绪红,男,汉族,1956年10月生。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长安大学校长,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桥梁等方面的教学和研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李百川

     李百川教授,1940年9月出生,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中国人类工效学会交通工效分会理事、陕西省摩擦学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驾驶员工作委员长副主任。研究领域或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贺宏斌

     贺宏斌,男,陕西省榆林市人,1958年生,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第二学士学位班毕业,研究生班学历。研究领域或方向专业特长是产业经济学、公路政策法规、产业政策法规和教育学、教育法制等。主要承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裴先治

     裴先治教授,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于新疆。理学博士,现为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长安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长安大学学术委员会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贺拴海

     贺拴海,男,陕西洛川县人,1962年2出生。工学博士,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科技处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茅以升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或方向桥梁结构及结构分析理论;桥梁安全评价及可靠度;桥梁损伤评估及耐久性;桥梁加固理论及方法。学术简历1.受教育及学历简况  1977.09~1980.08 洛川县中学学习、任校学生会主席;1980.09~1984.07 西安公路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学习,任班长,获学士学位;1986.09~1989.04 西安公路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7.09~2001.03 浙江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8.10~1998.12 天津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习外语;1999.01~1999.06 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学习。2.专业工作简历 1984.07~1985.07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团委工作,学生政治辅导员;1985.07~至今  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公路学院)公路学院桥梁研究所教师;1992年12月定为讲师(1992年起任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桥梁室秘书);1994年12月破格定为副教授(1995年起任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桥梁室副主任);1997年12月破格定为教授(1998年起任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公路工程学院副院长兼桥梁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院长兼桥梁结构实验室主任)。2001年6月任博士生导师(2003年4月任长安大学科技处处长兼桥梁结构实验室任)。学术及科研成果1.研究范围桥梁结构及结构分析理论;桥梁安全评价及可靠度;桥梁损伤评估及耐久性;桥梁加固理论及方法。2.业务简况主讲过《桥梁概论》、《桥梁工程》、《立交工程》(本科生);《结构稳定理论》、《桥梁结构理论》(硕士研究生);《现代桥梁结构理论》、《桥梁安全评价原理与方法》(博士研究生)等课程。发表科技论文七十余篇;出版书籍五部。3.发表论文举例 发表各种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18篇被EI检索收录。代表性论文有:《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裂缝特征与损伤评估方法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第2期,2003;《斜拉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中国公路学报,第3期,2000;《用双B样条函数法分析扁壳结构内力》,工程力学,第1期,1992;《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能量法分析》,西安公路学院学报,第1期,1993;《粘结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式桥的分析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第2期,2000;《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的长期挠度分析》,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4期,2001;《分析超静定变截面结构的子结构法》,桥梁建设,第4期,1989;《Studyonattritionlossofpressesforpcbridgeswithspacecurvetighwirebasedonsitetest》,27thconferenceonourworldinconcreteandstructures,Singapore,August 2002,Singapore;《桥梁结构性能预测、评估与加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2  .4.出版书籍(1)贺拴海编著,《桥梁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8;(2)贺拴海著,《拱桥挠度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9;  (3)贺拴海、谢仁物编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9;(4)贺拴海、徐岳、胡大琳编著,《道路立交的规划与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9;(5)贺拴海、张翔、李子青著,《现代桥梁结构分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9.5.主要技术报告举例《广州市“新三桥”结构性能评价报告》,长安大学,20006;《广州市海珠大桥(钢桥)加固维修研究报告》,西安公路交通大学,199610;《广州市解放大桥引桥墩帽裂缝研究报告》,西安公路交通大学,19996;《洛川石家庄大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报告》,长安大学,20008;《公路桥梁承载能力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总报告》,分报告一:梁桥静、动力分析研究,分报告二:模型试验研究,分报告三:裂缝统计特征研究,分报告四:刚度变化规律研究,分报告五:承载能力预测研究,分报告六:实桥研究,长安大学,200110;《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参数研究报告》,长安大学,20007;《弯桥计算理论及实用计算方法研究总报告》,分报告一:弯桥计算理论研究,分报告二:模型试验研究,分报告三:分析系统研制及应用研究,分报告四:空间地震反应分析研究,长安大学,200110.6.近期研究项目(1)高墩大跨径弯桥的全过程稳定及动力、地震反应三维分析研究,国家西部交通科技项目;(2)裂缝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连续刚构箱梁桥承载力影响研究,国家西部交通科技项目;(3)在役混凝土桥梁永存预应力及安全性评价研究,陕西省自然基金,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4)辽宁省干线公路桥梁总体状况评价及技术经济对策研究,辽宁省交通科技项目;(5)公路桥梁承载力快速评定技术应用研究,辽宁省交通科技项目;(6)澜沧江大桥施工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7)大曲率连续弯钢箱梁桥结构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8)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9)桥梁结构系统可靠度研究;(10)桥梁加固理论及方法研究。7.获奖及称号:《道路立交的规划与设计》获1996年交通部优秀教材中青年奖;《海珠大桥承载力鉴定及加固研究》获1998年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弯桥计算理论及实用计算方法研究》获200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公路桥梁承载力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获2002年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998年交通部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获2001年度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联系方式通讯地址:西安南二环路中段;邮政编码:710064 联系电话:029-2334115(O);传真:029-2334116电子邮箱:heshai@sohu.com,keji_1@chd.e.cn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郭应时

     郭应时,男,1964年生,辽宁凌海人。研究领域或方向郭应时副教授长期从事汽车造型和车身结构、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汽车人机工程、汽车智能测控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开设汽车试验学、汽车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刘家乡

     1985年7月西安公路学院毕业留校研究领域或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和产业经济学学术简历1986、7—1998、7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经济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党总支副书记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王娜

     王娜,智能建筑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或方向建筑智能化技术学术简历1993年开始从事智能建筑技术研究与教学,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建筑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