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长安大学

211
  • 建校时间:1951年
  • 招生简章:共30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陕西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王毓民

 王毓明,1938年出生,山东省茌平县人,196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现任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摩擦学学会理事(1983~1987),陕西省摩擦学学会副理事长(1983~1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马建

     马建教授,男,1957年9月生,汉族,西安市人,长安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或方向马建教授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商用运输车辆技术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商用车辆结构设计、高速车辆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周绪红

     周绪红,男,汉族,1956年10月生。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长安大学校长,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桥梁等方面的教学和研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李百川

     李百川教授,1940年9月出生,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中国人类工效学会交通工效分会理事、陕西省摩擦学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驾驶员工作委员长副主任。研究领域或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贺宏斌

     贺宏斌,男,陕西省榆林市人,1958年生,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第二学士学位班毕业,研究生班学历。研究领域或方向专业特长是产业经济学、公路政策法规、产业政策法规和教育学、教育法制等。主要承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裴先治

     裴先治教授,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于新疆。理学博士,现为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长安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长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或方向[暂无资料]学术简历1983年7月毕业于原西安地质学院地质矿产调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7月于原西安地质学院获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11月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获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83—1999年,在原西安地质学院地勘系、西安工程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所任教,1994年11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2年6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6月任原西安工程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系副主任,2000年1月任原西安工程学院科技外事处副处长,2000年6月任长安大学科技处副处长,2002年兼任长安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总工程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会员。学术及科研成果裴先治教授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在东秦岭、西秦岭、扬子地块北缘、北祁连山、东昆仑、北山等西北地区重要构造-成矿区带的区域构造与成矿、造山带地质、前寒武纪地质与成矿、岩石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突出成果。近20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原地质矿产部科技项目、国土资源部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教育部科技项目等16项,其中主持和参加完成的2项原地质矿产部东秦岭地区区域地质调查项目,1996年分获地质矿产部“特优图幅奖”,1998年分获地质矿产部勘查成果二等奖。迄今为止,裴先治教授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1998年获地质矿产部勘查成果二等奖2项,2002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3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1998年3月和2002年3月,分别应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的邀请,赴台湾参加祁连造山带及邻区地学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并考察台湾地质。在研科研项目 目前裴先治教授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有4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形成演化与大陆动力学研究》子题“西秦岭-松潘构造结东北构造结和东南构造结区域构造研究”1项、国土资源部“十五”科技重点项目《中国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及南北板块汇聚》子题“西秦岭造山带基本构造格架及西秦岭地区可能的HP-UHP变质带构造背景研究”1项、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甘肃天水市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项、主持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教学和招生情况 裴先治教授先后为本科生主讲授过《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地质力学》、《地质学基础》等课程,为研究生主讲《板块构造学》、《大地构造学》、《造山带与盆地构造》、《构造岩石学与构造矿物学》、《区域构造研究方法》、《显微构造学》、《大地构造专题》、《构造地质学前缘》等课程。在以下2个学科专业的5个方向具有指导博士研究生资格:构造地质学专业(代码:070904);01区域大地构造、02造山带与盆地构造、03区域构造与成矿、04造山带构造-岩浆作用;矿产普查与勘探(代码:081801);01造山带地质与矿产资源勘察。在以下1个学科专业的6个方向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构造地质学专业(代码:070904);02区域构造与成矿、04构造与资源预测、05岩石大地构造、06前寒武纪地质与成矿、07造山带与盆地构造等。联系方式通讯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710064      电话:029-2334389(科技处)西安市雁塔路南段126号,710054  电话:029-2339967(工作室)电子邮箱:peixzh@sina.com   peix@263.net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贺拴海

     贺拴海,男,陕西洛川县人,1962年2出生。工学博士,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科技处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茅以升教育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郭应时

     郭应时,男,1964年生,辽宁凌海人。研究领域或方向郭应时副教授长期从事汽车造型和车身结构、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汽车人机工程、汽车智能测控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开设汽车试验学、汽车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刘家乡

     1985年7月西安公路学院毕业留校研究领域或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和产业经济学学术简历1986、7—1998、7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经济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党总支副书记

  • 长安大学导师介绍:王娜

     王娜,智能建筑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或方向建筑智能化技术学术简历1993年开始从事智能建筑技术研究与教学,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建筑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