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北京体育大学

211
  • 建校时间:1953年
  • 招生简章:共0份简章
  • 院校类型:艺体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招生简章

    • 院系所
    • 考试科目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老师
    • 拟招人数
    院校动态 分数线 报录比
    调剂信息 推免信息 导师信息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北京体育大学的办学实力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3339666666网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精品课程、4个北京高等学……展开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3339666666网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精品课程、4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实验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国家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职称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获奖年度 1 排球 葛春林 教授 教育学 体育学 2005 2 运动训练学 田麦久 教授 教育学 体育学 2006 北京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职称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获奖年度 1 排球 葛春林 教授 教育学 体育学 2004 2 乒乓球 刘丰德 教授 教育学 体育学 2004 3 太极拳 徐伟军 教授 教育学 体育学 2005 4 运动训练学 田麦久 教授 教育学 体育学 2006 以上表格资料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它是中国国内最早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最高学府,是全国体育系统中第一所博士学位和第一批硕士学位的授予院校,也是最早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为可向海外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校。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12月正式批准北京体育大学成立研究生院。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行政管理二级学科可授予管理学门类硕士学位,另有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体育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艺术硕士和新闻与传播硕士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应激适应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训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机能评定与基础分析重点实验室 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运动营养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09年7月,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3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8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科普著作数千部。在雅典奥运会备战中,该校有69名师生直接参加了科技攻关服务工作,为水上、射击、重竞技等项目获得金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竞技成绩 截至2009年7月,该校在世界大赛中获冠军50余人次,亚洲大赛中获冠军60余人次,刷新亚洲纪录10余人次,在全国正式比赛中获冠军600余人次。特别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该校自己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分别取得了1金1银2铜和4金1银的优异成绩;在校学习的运动员学生也取得了7枚金牌的成绩。在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学校师生、校友共有163人,占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的25.75%。 在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夺得金牌。这是中国水上项目在奥运会上所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奥运冠军  冠军姓名类别邹凯 第二十九、三十届奥运会体操、单杠冠军 郑李辉 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冠军 朱启南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射击冠军 周继红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跳水冠军 仲满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个人佩剑冠军 张怡宁 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奥运会乒乓球团体冠军 张小平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拳击冠军 张湘祥 第二十七、二十九届奥运会举重冠军 张娜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排球冠军 张军 第二十七、二十八届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 张会 第二十一届冬奥会速滑接力冠军 张国政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举重冠军 资料来源: 创作成果 在2015年北京大学生舞蹈节展演比赛中,该校体育艺术系《翻身农奴向太阳》节目荣获群舞类专业组一等奖。在第二届全国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艺术节活动中,该校选送的《翻身农奴向太阳》、《蜕变》和《华灵谣》三个节目在比赛中囊获舞蹈类、健美操类、体育舞蹈类三个节目组别的“金奖”,同时舞蹈类节目《翻身农奴向太阳》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最佳表演奖”、《华灵谣》获得“最佳编创奖”、《蜕变》获得“最佳技术技巧奖”。 体育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十六种G8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之一、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北京市全优期刊和全国体育院校优秀学报,是一本集教学、科研、训练等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性学术中文核心期刊。创建于1966年6月,原名《北京体育学院学报》,是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管,北京体育大学主办的综合类体育学术性刊物。主要内容: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科研动态、教学、训练改革以及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群众体育及中国国外体育信息交流等,辟有“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底,馆藏文献97万余册,其中包括部分珍贵的民国体育书刊;有电子图书50余万种,网络数据库近20个。图书馆与中国国外多所高校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与中国国内80多所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并加入CALIS和BALIS协作组织。收起
    • 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博士初试分数排名怎样?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一、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复试分数线(一)统考学生(复试分数线)1、体育人文社会学回和运答动人体科学专业一条线外语≥45; 专业课 ≥60;总成绩 ≥1952、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一条线……展开
      一、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复试分数线(一)统考学生(复试分数线)1、体育人文社会学回和运答动人体科学专业一条线外语≥45; 专业课 ≥60;总成绩 ≥1952、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一条线外语≥45; 专业课 ≥60;总成绩 ≥200(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复试分数线)1、四个专业统一划线,其中少数民族考生总成绩 ≥1452、 汉族考生总成绩 ≥195 http://www.pczgc.com/html/yejian/internet/201106/03-36894.html我也想知道,刚才发短信说复试线确定了,不过我打不开研究生院网站,那个yanzhao网站能登录,但是没有新的消息。 最后的结果是:训练学总分200分,其他195分,英语45分。收起
    • 北京体育大学重点学科有哪些?急!!!
      [编辑本段]【发展】  50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形成了高层次、多规格、复合型人才培养格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展开
      [编辑本段]【发展】  50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形成了高层次、多规格、复合型人才培养格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7所学院,体育传媒系、外语系、体育艺术系、运动康复系等4个系,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北京体育大学附属体育中等专业学校2所附属学校。学校还设有国际交流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科学研究中心等二级教学单位。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设在该校。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国家体委优秀重点学科、10个国家体委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设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学科门类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5个学科门类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师资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体育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运动康复与健康等12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约13000名,其中本科生6500余名,硕士生950余名,博士生300余名。收起
    • 北京体育大学应用心理学有博士点吗
      有……展开
    • 请问在北京体育大学里去哪里能够买到考博士的复习资料
      附近的打印店里都有理解的真题,学院里可以造师哥师姐借阅。希望您能满意。……展开
      附近的打印店里都有理解的真题,学院里可以造师哥师姐借阅。希望您能满意。收起
    • 北京体育大学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学校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高校之一,是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中国体育的最高学府,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原名中央体育学院,筹建于1952年7月,1953年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展开
      【学校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高校之一,是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中国体育的最高学府,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原名中央体育学院,筹建于1952年7月,1953年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53年11月3日学校在北京先农坛举行开学典礼,1954年迁入现址,1956年3月14日,学校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12月11日,学校改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校庆日为11月1日。 目前,北京体育大学已成为国内体育学科、专业齐全,体育硕士、博士点最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训练成绩显著,声誉远播的全国重点学府。 中国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195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基础上创建于北京,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改名为北京体育学院。90年代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开始办有两年制专科 , 1954 年设中专科 ,并开始招收研究生。1955 年设4年制本科。1956 年设干部训练班、教师进修班。1957年陆续设体育系、运动系和研究生班 。1960 年设田径、体操单科函授班。北京体育大学设有体育教育系、运动训练系、武术系、体育生物科学系、体育管理系、研究生部和成人教育部,还附设竞技体育学校和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发展】 50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形成了高层次、多规格、复合型人才培养格局。学校现有7个学院2个中等专业学校。即: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以及附属竞技体校、附属体育中专;共有24个教研室;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2个部委级重点学科;设有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一级学科\"体育学\"博士授予权单位,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新闻学(体育新闻)、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英语(国际体育)、表演(体育艺术)等10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近6000名,其中硕士、博士生650余名,本科生4000余名,留学生200余名,竞体和中专学生约1000余名,另有成人教育学生4000余名,全校在籍学生共9800余名;共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师资、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各级各类体育专门人才3万余名。 学校艰苦创业,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不断改进。近两年来,学校累记投资近两亿元进行校园建设,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现拥有1座现代化的教学大楼;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26个教学、科研、训练实验室; 13个附属研究、培训中心;16个室内训练馆;68块室外运动场;一个藏书43万册的校图书馆,形成了以体育为特色的多科性藏书体系;一个我国大学出版社中唯一一家体育专业出版社,10余年来,累计出版新书1520余种。特别是今后几年,国家及国家体育总局将投资十多亿元在我校进行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学校基础建设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学校始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支个体素质强,群体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正副教授228名、讲师264名、博士生导师40余名、硕士生导师100余名、国际级裁判37名、国家级裁判210名。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机构和体育单项协会担任重要职务的有36人,在国家二级学会任常委以上职务的有44人。在国家队担任主教练的有15人,有8位教师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有4位教练员被确认为全国100名跨世纪优秀中青年教练员。 学校始终保持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为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自1980年以来,学校培养了国际运动健将50余人,运动健将500余人。1980年以来,在世界大赛中获冠军50余人次,亚洲大赛中获冠军60余人次,刷新亚洲纪录10余人次,在全国正式比赛中获冠军600余人次。尤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校自己培养的17名在校运动员、7名教练员参加7个大项13个小项的比赛。取得4金、1银、1个团体第六名、1个第七的的优异成绩;在籍学生64名奥运健儿、毕业校友8名奥运健儿,总计72人参加了第28奥运会比赛;师生、校友共有163人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占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的25.75%。 学校形成了多学科、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优势,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8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6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近十年间,共引入外源性科研经费2106万元,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科普著作近千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各类论文2000余篇。 学校一直重视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学校先后与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德国科隆体育学院、日本体育大学等16个国家的28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或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上许多体育社会团体和人士长期开展了各类交流活动。 学校先后有4人次获得国际奥委会奖章,5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2人获得全国体育工作荣誉奖章和运动荣誉奖章,366人获得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称号。学校还获得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奥运会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在新的世纪里,北京体育大学将以党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乘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之东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加速综合性、高水平的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向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努力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没有分校区。。。。。。收起
    •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体育人文社会学
      应该没有这个要求,研究生基本上都是可以跨专业的,对你本科专业一般没什么要专求的。你把它要属考的科目复习好就是了。另外,这个专业基本上就是社会学专业,只是与更偏向体育一些。所以,除了应对……展开
      应该没有这个要求,研究生基本上都是可以跨专业的,对你本科专业一般没什么要专求的。你把它要属考的科目复习好就是了。另外,这个专业基本上就是社会学专业,只是与更偏向体育一些。所以,除了应对考研之外,自己要多进行社会学方面书籍的阅读,会很有帮助的。文科也可以,属体育人文跨专业的多呢,答主就是从中文跨过去滴,但是体育类的学生也可以考,初试为体育类基本知识,好好准备就行,复试为你所报专业方向知识考察,努力吧,你会爱上北体的收起
    • 北京体育大学是985大学吗
      北京体育大学不是985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外著名高等学府。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展开
      北京体育大学不是985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外著名高等学府。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现设有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3个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下设冰雪运动学院、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篮球运动学院、中国排球运动学院、中国游泳运动学院、中国田径运动学院、极限运动学院、马术运动学院等8个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部下设教育学院、管理学院、心理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7个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6个学院。设有附属竞技体育学校1所中等学校。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校、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现有16个本科专业,分别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拥有教育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法学、文学、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心理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硕士、艺术硕士和新闻与传播硕士3个专业学位以及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体育学科整体水平在教育部近10年组织的3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万余名,其中本科生9000余名,研究生近3000名。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北京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  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坚持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同化“四化”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为体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新型体育人才。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优秀体育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干部,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由国际奥委会授予的“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3任校长钟师统、马启伟、金季春分别荣获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50多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8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自2012年起,连续5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外开放参观的重点单位之一,北京体育大学是向世界展示新中国体育成就的重要窗口。建校至今,学校已与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117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0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马迪申博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8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FrancoKasper)、国际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Caithness)、国际雪车和钢架雪车联合会主席伊沃?费里亚尼(IvoFerriani)“名誉教授”称号。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统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收起
    • 体育学专业博士点有哪些?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武汉体院都有体育学方面的博士点,有同学在武汉体院,一般,还是北京跟上海的好点!……展开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武汉体院都有体育学方面的博士点,有同学在武汉体院,一般,还是北京跟上海的好点!收起
    • 运动训练学博士点哪个学校比较好?
      北京体育大学……展开
      北京体育大学收起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现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工程学部4个学部,体育与健康学部下设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心理学院等7个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等8个学院;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下设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中国篮球运动学院等9个学院(校);体育工程学部下设体育工程学院。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校、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38个本科专业,学科布局涉及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和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次。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和新闻与传播2个专业硕士学位以及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0000余名,其中本科生9000余名,研究生3000余名。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北京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

      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坚持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同化“四化”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为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新型体育人才。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优秀体育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干部,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由国际奥委会授予的“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3任校长钟师统、马启伟、金季春分别荣获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159项,其中包括“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1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重点专项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7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是2012年以来唯一每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中文体育类期刊。

      建校至今,学校已与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147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马迪申(Oleg Matytsin)博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学校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等8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等8人“名誉教授”称号,授予国际奥委会高级顾问吉尔伯特·马吕斯·费利(Gilbert Marius Felli)“客座教授”称号,并聘为奥林匹克运动学部“名誉部长”。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统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