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北京交通大学

  • 建校时间:1896年
  • 招生简章:共24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乔春生

基本信息姓名:乔春生毕业院校:日本东京大学性别:男民族:汉族职称:教授办公电话:51688143通讯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张鸿儒

    基本信息姓名:张鸿儒毕业院校:同济大学性别:男民族:汉职务:副院长职称:教授办公电话:01051683662通讯地址: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赵成刚

    基本信息姓名:赵成刚毕业院校: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性别:男民族:汉族职务:系所主任职称:教授办公电话:51688118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电子邮件:cgzhao@bjtu.e.cn个人简历赵成刚(ZhaoChenggang),汉族,1955年3月生于哈尔滨。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教授,岩土工程系主任,北京市重点学科-岩土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1982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1年2月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1-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1993年6月至今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岩土系副研究员,教授,副所长,系主任,土力学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美国孟菲斯大学访问教授。2002年10月至今北京交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学校2级岗特聘教授。2003年至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灾害防御技术》杂志编委研究领域指导研究生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相同):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方向:计算机模拟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土动力学,地震波动及其计算机仿真,土力学基础理论,非饱和土基本性质与本构关系,砂土振动液化,土的热力学本构理论,路基动力学。每年招收博士生1-2名,硕士生2-3名。科研项目主要研究项目I.主持10.用基于热力学的多孔介质力学理论研究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和本构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万元,2008,1-2010,12。编号:50778013。9.北京地区非饱和土基本性质的研究,北京市自然基金,11万元,2008,1-2010,12。编号:8082020。8.不均匀场地含饱和多孔介质时地震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万元,2005,1-2007,12。编号:50478062。7.北京地铁车站抗震设计研究,北京市自然基金,15万元,2005,1-2007,12。编号:8052015。6.公路下伏空洞或采空区的变形机理及其治理措施研究,横向项目,18万元,2004,6-2005,12。5.大跨结构考虑复杂场地条件和土结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万元2002,1-2004,12。编号:50178005。4.两相饱和土中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及其数值模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万元,1997,1-1999,12。编号:5978044。3.广东地铁砂土振动液化试验研究,广东地铁总公司,104万元,2000,6-2001,12。2.铁路路基砂土振动液化研究,铁道部专项基金,2.5万元,1999-2001,12。1.隧道衬砌火灾损伤评定方法,铁道部科技司,5.5万元,1994-1996,12。II.参加3.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城市大型地下结构强震动力灾变机理及过程模拟研究,第二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子项目负责人),200万元(赵成刚承担48万元),2008,1-2011,12。2.砂土地震液化的流滑机制和液化诱导的滑坡和泥石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万元,2001,1-2003,12。(第二)1.水下淤积和库水对坝体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万元,1995,1-1997,12。(协作单位负责人)。论文及著作论文及著作专著[1]赵成刚等(1994),生命线地震工程,地震出版社。教材[1]赵成刚等(2004),土力学原理,2009年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李宏男,赵成刚等(1996),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建筑工业出版社。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论文[1]赵成刚、蔡国庆(2009),非饱和土广义有效应力原理,岩土力学,Vol.30,No.11:3232-32365。(EI检索)[1]赵成刚,刘艳(2009),连续孔隙介质土力学及其在非饱和土本构关系中的应用,岩土工程学报,Vol.31,No.9:1324-1335。(EI检索)[2]赵成刚,张雪东(2008),非饱和土中功的表述以及有效应力与相分离原理的讨论,中国科学E辑,Vol.38,No.9。(SCI检索)[3]赵成刚,刘艳等(2008),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研究进展,北京工业大学学报,Vol.34,No.8。[4]赵成刚,王磊(硕士生),李伟华(2008),具有饱和土沉层的充水河谷对入射平面瑞利波的散射,地球物理学报,Vol.51,No.5:1567-1573。(SCIE检索)[5]赵成刚,韩铮(硕士生)(2007),半球形饱和土沉积谷场地对入射平面Rayleigh波的三维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Vol.50,No.3:905-914。(SCIE检索)[6]赵成刚,王磊(硕士生)(2007),圆弧形沉积场地对平面瑞利波散射的解析分析,力学学报,Vol.39,No.3:365-373。(EI检索)[7]赵成刚(2006),土力学的现状及其数值分析方法中某些问题的讨论,岩土力学,Vol.27,No.8:1361-1365。(EI检索)[8]赵成刚(2006),土的本构方程和热力学,力学进展,Vol.36,No.4。[9]ZhaoChenggang,DongJun,GaoFuping(2006),SeismicresponsesofahemisphericalalluvialvalleytoSVwaves:athree-dimensionalanalyticalapproximation,ACTAMECHANICSSINICA,Vol.22,PP547-557.(SCI,EI检索)[10]ZhaoChenggang,DongJun,GaoFuping(2006),Ananalyticalsolutionforthree-dimensionaldiffractionofplaneP-wavebyhemisphericalalluvialvalleywithsaturatedsoildeposits,ActaMECHANICASOLIDA,Vol.19,No.2,pp141-151.(SCIE检索)[11]ZhaoChenggang,LiWeihuaetal,(2005),Anexplicitfiniteelementmethodfordynamicanalysisinthree-mediumcoupledsystemsanditsapplication,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Vol.282,Issues3-5,PP1169-1181。(SCI、EI检索)[12]ZhaoChenggang,LiWeihuaetal,(2005),Anexplicitfiniteelementmethodforbiotdynamicformulationinfluid-saturatedporousmediaanditsapplicationtoarigidfoundation,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Vol.282,Issues3-5,PP1155-1168。(SCI、EI检索)[13]ZhaoChenggang,YangZhenmaoetal,(2005),INFLUENTIALFACTORSOFLOESSLIQUEFACTIONANDPOREPRESSUREDEVELOPMENT,ACTAMECHANICSSINICA,Vol.21,No.2.:129-132.(SCI、EI检索)[14]赵成刚、闫华林、李伟华、李亮(2005),考虑耦合质量影响的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计算力学学报,Vol.22,No.5。(EI检索)[15]赵成刚、李伟华(2003),三种介质耦联系统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及其应用,地震学报,Vol.25,No.3.(EI检索)[16]赵成刚,曾巧玲(2002),如何用好土力学—对青年土木工程师谈土力学的理论与应用,力学与实践,Vol.24,No.6.[17]赵成刚,尤昌龙(2001),饱和砂土液化与稳态强度,土木工程学报,Vol.34,No.3。[18]赵成刚、李伟华等(2001),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岩土工程学报,Vol.23,No.2。[19]赵成刚,于子忠(1999),关于饱和砂土的稳态强度:概念与试验的讨论,岩土工程学报,Vol.21,No.5。[20]赵成刚,高福平(1999),波在饱和多孔介质与弹性固体介质交界面上的界面效应,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卷11期。[21]赵成刚等,(1998),固体、流体多相孔隙介质中的波动理论及其数值模拟进展,力学进展,28卷,1期。[22]赵成刚、高福平,(1998),波从单项介质向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入射时在交界面上的反射于透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8卷1期,pp。131-139。[23]赵成刚、高福平(1996),波在单相介质向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入射考虑能量耗散时在交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增刊。[24]赵成刚等(1995),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道路系统震害预测,华南地震,15卷3期。[25]ZhaoChenggangetal.(1994),Substructuremethodofsemi-analyticboundaryelementandapplicationtoseismicscattering,EarthquakeResearchinChina,Vol.8,No.4.[26]赵成刚(1993),生命线地震工程的几个基本问题,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3卷2期。[27]赵成刚等(1993),给定烈度下供水系统受灾程度分析,自然灾害学报,2卷1期。[28]赵成刚(1993),以概率为基础的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组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6卷2期。[29]赵成刚等(1993),用三维半解析边界元法分析凸起山包对地震波的散射,中国地震,9卷2期。[30]赵成刚等(1992),地下管线的模糊随机动力可靠性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5卷6期。[31]赵成刚等(1992),管网系统抗震问题述评,自然灾害学报,1卷2期。[32]赵成刚等(1991),关于加权残值法的充要条件及其权函数的选择,力学学报,23卷3期。[33]赵成刚等(1991),三维半解析边界元法及其在波动问题中的应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1卷2期。[34]赵成刚等(1991),边界元在地震波动问题中的应用简介,世界地震工程,7卷3期。[35]赵成刚等(1988),地下管线抗震问题评述,世界地震工程,4卷4期。[36]赵成刚等(1987),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的组合方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7卷3期。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发表的教改论文[37]赵成刚、李伟华(2006),面对21世纪的土力学与岩土工程教育,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12卷,149期,pp9-11.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会议上公开发表的部分论文[38]ZhaoChenggangandYangQingshan.(1996),Somebasicstudiesonlifelineearthquakeengineering,Proceeding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oriesandapplicationoftrafficandtrasportationsystemengineering,Beijing,China.(ISTP检索)以指导的在读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赵成刚为第二作者的公开发表的论文赵成刚认为:‘我的科学研究是和我的学生的成长及其帮助联系在一起的’。[39]LuHuang,ChenggangZhao(2009),Amicropolarmixturetheoryofmulti-componentporousmedia,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Vol.30,No.5,PP.617-630..(SCIE检索)。[38]ZihuiWang&ChenggangZhao(2009),Viscous-springdynamicartificialboundariesandwavemotioninputsfortransientanalysisofsaturatedporousmedium,computersandgeotechnics,Vol.36,No.1,PP.199-210.(SCI检索)。[38]GuoXuan&ZhaoChenggang(2008),Athermomechanicaldamageapproachtoconstitutivemodelsforrate-independentdissipativegeomaterials,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Vol.21,No.1,PP.73-84.(SCIE检索)。[39]GuoXuan&ZhaoChenggang(2008),Aal-surfacedamagemodelandevaluationfornaturalsoilswithinthethermomechanicalframework,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Vol.21,No.1,PP.85-94.(SCIE检索)。[40]LiWeihua&ZhaoChenggang(2005),ScatteringofplaneSVwavesbycylindricalcanyonsinsaturatedporousmedium,Soildynamicsandearthquakeengineering,Vol.25:981-995.(SCI、EI检索)[41]LiWeihua&ZhaoChenggang(2005),ScatteringofplanePwavesbycircular-arcalluvialvalleyswithsaturatedsoildeposits,Soildynamicsandearthquakeengineering,Vol.25:997-1014.(SCI、EI检索)[42]蔡国庆、赵成刚、刘艳(2010),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温度效应,岩土力学,Vol.31,No.4,pp1055-1060.。(EI检索)[42]张雪东、赵成刚、蔡国庆(2010),土体密实状态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规律研究,岩土力学,Vol.31,No.5,pp1463-1468.。(EI检索)[42]张志红,赵成刚(2009),土体固结与污染物运移耦合模型研究,土木工程学报,Vol.42,No.9,pp104-108.。(EI检索)[42]迟明杰,赵成刚(2009),砂土剪胀机理的研究,土木工程学报,Vol.42,No.3,pp106-111.。(EI检索)[42]黄璐,赵成刚.基于复合混合物理论的热-水力-力学污染物输运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33(3):93-98.[42]张志红,赵成刚(2008),氨氮在黏土防渗层中渗透和运移规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Vol.29,No.1,PP28-32。(EI检索)[43]迟明杰,赵成刚(2008),剪胀性砂土边界面模型的研究,工程地质学报,Vol.16,No.3,PP415-421。[43]迟明杰,赵成刚(2008),剪胀性砂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岩土力学,Vol.29,No.11,PP2939-2944。(EI检索)[44]刘艳,赵成刚(2008),土水特征曲线滞后模型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Vol.30,No.3:399-405。(EI检索)[45]韩铮(硕士生)、赵成刚(2007),半球形沉积谷场地对入射平面Rayleigh波的三维散射解析解,岩土力学,2007年,Vol.28,No.12.。(EI检索)[46]唐智伟(硕士生)、赵成刚(2008),注浆抬升地层的机制、解析解及数值模拟,岩土力学,Vol.29,No.6,pp1512-1516.。(EI检索)[47]唐智伟(硕士生)、赵成刚(2007),地下工程抬升注浆设计方法及其抬升效果预测研究,土木工程学报,Vol.40,No.8,pp79-84.。(EI检索)[48]王磊(硕士生),赵成刚(2007),饱和土沉积谷场地对平面Rayleigh波的散射,岩土工程学报,Vol.29,No.2:204-211。(EI检索)[49]李伟华,赵成刚(2006),具有饱和土沉积层的充水河谷对平面波的散射,地球物理学报,Vol.49,No.1。pp.212-224.(SCIE检索)[50]王蕾、赵成刚(2006),考虑地形影响和多点激励的大跨高墩桥地震响应分析,土木工程学报,Vol.39,No.1,pp50-59。(EI检索)[51]王子辉、赵成刚(2006),流体饱和多孔介质黏弹性动力人工边界,力学学报,Vol.38,No.5,pp605-611。(EI检索)[52]王子辉、赵成刚(2006),不同介质互层分布的弹性半空间地震波场输入,岩土工程学报,Vol.28,No.1,pp33-36..。(EI检索)[53]董俊(硕士生),赵成刚(2005),半球形凹陷饱和土半空间对平面SV波三维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Vol.48,No.6.(SCIE检索)[54]董俊(硕士生),赵成刚(2005),三维半球形凹陷饱和土场地对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Vol.48,No.3.(SCIE检索)[55]张志红,赵成刚(2005),非饱和土固结理论新进展,岩土力学,Vol.26,No.3[56]李亮,赵成刚(2005),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土体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工程力学,22卷3期。.(EI检索)[57]杨振茂,赵成刚(2005),饱和黄土液化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ol.24,No.5.(EI检索)[58]陈俊生(硕士生),赵成刚(2005),论对称与非对称的Biot固结有限元方程组间的一致性,工程力学,Vol.22,No.1.(EI检索)[59]贾其军,赵成刚(2005),低饱和度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及其应用,岩土力学,Vol.26,No.3(EI检索)[60]张志红,赵成刚(2005),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及粘土层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9卷1期。[61]李亮,赵成刚(2004),基于SMP破坏准则的饱和砂土弹塑性模型,应用力学学报,21卷4期。(EI检索)[62]李伟华,赵成刚(2004),饱和土半空间中圆柱空洞对平面P波的散射,岩土力学,Vol.25,No.12(EI检索)[63]GUOXuan&ZHAOChengGang(2004),CaseStudyOnEffectofGroundLateralFlowOnPilesFoundationDuetoSoilLiquefaction,ProgressInSaftyScienceAndTechnology(Vol.IV)PartA,p950-956,(EI和ISTP检索),科学出版社,BeiJing/NewYork,2004.10[64]杨振茂,赵成刚(2004),饱和黄土液化与稳态强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ol.23,No.22.(EI检索)[65]李伟华,赵成刚(2004),饱和土沉积谷场地对平面SV波的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Vol.47,No.5。(SCIE检索)[66]李亮,赵成刚(2004),饱和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研究进展,世界地震工程,Vol.20,No.1.[67]杨振茂,赵成刚(2003),饱和黄土液化及其理论研究现状,土木工程学报,Vol.36,No.11.[68]李伟华,赵成刚(2003),圆弧形凹陷饱和土场地对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地球物理学报,Vol.46,No.4.(SCIE检索)[69]李伟华,赵成刚(2003),沉积谷场地对平面P波的散射,岩土工程学报,Vol.25,No.3.[70]李亮,赵成刚(2003),考虑质量耦合效应的流体饱和孔隙介质波动方程,固体力学学报,Vol.24,No.2。[71]贾其军,赵成刚(2003),河滩相软土实验工程观测成果分析,工程地质学报,Vol.11,No.3.[72]饶为国,赵成刚(2002),桩-网复合地基应力比分析与计算,土木工程学报,Vol.35,No.2。[73]饶为国,赵成刚(2002),一个可考虑结构性影响的土体本构模型,固体力学学报,Vol.23,No.1。[74]饶为国,赵成刚(2002),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薄板变形模拟,应用力学学报,19卷2期。[75]尤昌龙,赵成刚(2002),高原斜坡软土地区路基施工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Vol.24,No.4。[76]李伟华,赵成刚(2001),关于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的讨论,岩土工程学报,Vol.23,No.6。[77]ShiPeixin,ZhaoChenggang,Explicitfiniteelementmethodfordynamicanalysisinthreemediumcouplingsystemsanditsapplication,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odernconcretecompositesinfrastructures,Nov.2000.Beijing.(ISTP检索)[78]LILiang,ZhaoChenggang,Studyonelasto-plasticseismicresponseofframestructurewithbraces,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rafficincedvibrations&controls,Nov.,2001,Beijing.(ISTP检索)[79]王进廷,赵成刚(1998),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和弹性固体介质交界面上波动的显式有限元模拟,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其他非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部分论文[80]周贵荣,赵成刚(1993),日本道路系统震後对策简介,世界地震工程,9卷3期。[81]王进廷,杜修力,赵成刚(2002),液固两相饱和介质波动分析的一种显式有限元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1卷7期。(EI检索)[82]王进廷,杜修力,赵成刚(2003),分层介质中波动传播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3卷1期。(EI检索) 指导研究生情况每年招收博士生2-3名,硕士生2-3名。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5名;已毕业博士6名,硕士16名。工程硕士4名。他的学生中有1名考入美国Cornell大学博士生,1名已经留在清华大学土木学院任教,1名在中科院力学所任研究员,1名任郑州工路局副局长,1名任郑州勘察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指导过博士後3名。在站博士后1名。他的博士生李伟华因科研成果突出于2003年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并留在北京交通大学任教。他的硕士生王进廷因科研成果突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赵成刚排名第四)。并留在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已经毕业的博士名单:1、饶为国,论文题目:桩-网复合地基沉降机理及其设计方法研究,2002年(郑州工路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2、尤昌龙,论文题目:饱和砂土稳态强度及其液化,2003年(铁道部客运专线,教授级高工)3、杨振茂,论文题目:饱和黄土液化与稳态强度,2003年。(郑州勘察规划设计院副院长)4、李亮,论文题目: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反应计算分析,2004年。(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5、李伟华,论文题目:含饱和土的复杂局部场地波动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和显式有限元数值模拟,2004年。(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6、贾其军,论文题目:考虑土体级配影响的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及其应用,2004年。(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高工)7、张志红,论文题目:疏浚底泥污染物在粘土防渗层中的运移规律研究,2007年。(北京工业大学,讲师)8、郭璇,论文题目:率无关岩土材料本构方程与热力学框架的研究,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讲师)9、迟明杰,论文题目:砂土的剪胀性及本构模型的研究,2008。(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后)10、王子辉,论文题目:饱和两相与单相土互层场地中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2008。(烟台大学,副教授)11、董亮,论文题目: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特性和循环荷载作用变形分析,2008.(铁道科学研究院铁建所,助理研究员)12、张雪东,论文题目: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在非饱和土力学中应用的基本问题研究,2010,(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师)13、黄璐,论文题目:基于混合物理论的污染物输运模型研究,2010,(西南石油大学,讲师)14、金旭,论文题目:非饱和原状土土-水特征曲线及其本构模型的研究,2010,(北京某设计院,工程师)已经毕业的硕士名单:高福平(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王进廷(清华大学,副教授),迟蓬勃,于子忠,史培新(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李伟华,徐春玲,王笃国,闫华林,张宇娜,王志峰,陈俊生(南京水利水电科学院,博士),董俊,王磊,韩铮,唐智伟,王国军,王旭刚,申齐豪,张延,周巧芳,刘清华,秦小明,王靖安(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生),张俊,习志雄,王娜团体兼职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分会理事。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张群峰

    基本信息姓名:张群峰毕业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性别:男民族:汉族职务:无职称:讲师办公电话:51688339通讯地址: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毛军

    基本信息姓名:毛军毕业院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性别:男民族:汉族职务:系所主任职称:副教授办公电话:51688339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刘颖

    基本信息姓名:刘颖出生年月:1973年2月7日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性别:女民族:汉族职务:无职称:副教授办公电话:5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郭雅芳

    基本信息姓名:郭雅芳毕业院校: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性别:女民族:汉族职务:无职称:副教授办公电话:010-51682094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黄海明

    基本信息姓名:黄海明出生年月:1900年1月1日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性别:男民族:汉族职务:无职称:教授办公电话: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王正道

    基本信息姓名:王正道出生年月:1970年10月31日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性别:男民族:汉族职务:系所主任职称:教授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导介绍:兑关锁

    基本信息姓名:兑关锁出生年月:1963年2月6日毕业院校:UniversityofHouston性别:男民族:汉族职务:职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