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自行车行业报告:市场规模达1838.1亿 本土品牌利润率低 中高端市场转型空间大天仙配

自行车行业报告:市场规模达1838.1亿 本土品牌利润率低 中高端市场转型空间大

受2020新冠疫情刺激,并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自行车这种集代步、健身、娱乐、时尚于一身的器材将备受大众欢迎。对此,艾媒咨询发布了《2020-2021年中国自行车产业市场趋势与头部企业布局研究报告》主要从2020年自行车行业的发展情况和2021年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特别关注到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通过中路股份、信隆健康等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结合对2020名用户的问卷调研,对行业总体发展趋势进行解读并深入研究其商业运作模式,预测2021年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运营模式。市场规模达1838.1亿元,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完善在1995年前后,随着中国公共动力交通的普及,自行车的保有量不断下降,到2004年左右,各地放开对自行车的限制,自行车的产量随即有大幅度的跃升,自行车逐渐成为民众流行的出行方式,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平稳波动。同时,共享单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拉动自行车企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会排挤了部分自购自行车民众的需求。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约1589.3亿元,2019年为1838.1亿元,预计到2020年自行车市场规模达到1852.7亿元以上。此外,2017年中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的自行车当中有70%以上都来自中国。目前,中国自行车产业链已较为完善,以自行车品牌制造商为核心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自行车零部件及衍生装备产品制造企业,以及一些高科技的自行车车载设备的制造商;下游主要是自行车整车销售企业、相关零配件销售企业,以及城市公共单车服务领域,还有与之相配套的提供平台服务的企业,如共享单车APP,运动信息管理平台等。上游方面,2019年,随着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模式的诞生,自行车产业的上游业态也不再仅仅是零配件制造、相关装备的生产企业,更是扩展了新技术车载设备的生产企业、以及跨界的新技术开发企业。下游方面,其呈现出多模式并行发展的趋势,包括品牌制造企业的专卖店与二级卖家、品牌制造企业代工生产的共享单车和市政单车、平台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各类单车出行APP、以及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如“体育+旅游”等。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骑行文化的发展,作为通勤的自行车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作为体育竞技的自行车市场在现阶段渐渐显露出巨大的增长空间。多元的业态发展模式一方面迎合了消费者日益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搭建了自行车行业发展的产业生态圈,有利于刺激自行车的需求增长以及促进自行车企业产能释放和转型升级。行业进入发展成熟期,提高服务技术水平或成破局关键如今,中国自行车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高,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形成了包括长三角产业基地、天津自行车产业基地、深圳自行车产业基地的三大产业基地,这三大生产基地含1600余家企业,产量占中国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的九成以上。另外,在2017年,自行车制造商的收入受共享单车的需求变化影响有较大的波动,一方面说明自行车行业已经成为一个买方市场,自行车的产量供过于求,自行车制造企业的营收受下游需求的影响很大,下游购买者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自行车行业的集群发展,一方面形成规模效应能带动整体行业的前进,另一方面,这会拉大一线与二线品牌之间的差距,同时也会加剧行业内竞争。而当行业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同类竞争企业数量大,这就更看重企业的渠道控制能力,导致既掌握成熟销售渠道,又有强劲资源整合能力的新进入企业有较强的竞争力。研究发现,传统的自行车企业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利润率均处在较低甚至亏损的水平,而主营自行车系统信息技术服务的永安行的收益率表现较好,提高服务技术水平在未来也许是自行车企业突破白热化竞争市场,获得较高利润率的策略之一。本土品牌利润率低,中高端市场转型空间大利润率方面,低利润确实是目前行业的困境之一。国内的自行车行业已完全市场化运作,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方面国内竞争企业数量众多,其他发展中国家自行车行业发展迅速,加大了中国的同类中低档产品的竞争激烈程度;另一方面,国外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德国等掌握着高端产品市场,构筑高端市场较高的技术壁垒,导致中国大部分自行车自能依靠降低利润来获取市场。如此一来,利润低与竞争力恶性循环。国内自行车的内需巨大,但是行业竞争白热化导致许多企业被拉入价格战的漩涡之中,其中的中小规模企业在这个过程被迫淘汰,而规模较大的厂商又由于利润水平低,对新产品的研发上的投入力度受到限制,从而导致行业技术水平更显速度较慢,在与国际品牌厂商竞争中渐渐失去优势,形成恶性循环。那么,企业要想脱离中低端市场低价竞争的漩涡,争取技术壁垒较高、外资产品竞争强势,利润较高的中高端自行车领域,就需要采取差异化、品牌化的战略方向,不断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而挖掘自行车高端市场领域不仅能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及同行与之竞争的门槛,同时也能扭转在中低端市场获利较低的局面。同时,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都加装在自行车车体上,从整个外部大的环境来看都有助于自行车市场的快速升级发展。来源: 艾媒网

不能

美骑发布2018中国运动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中国运动自行车市场呈多样化趋势

美骑发布2018中国运动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共分为“用户基本情况”、“自行车存量”、“用户的消费预期”、“影响自行车消费的因素”4部分。2018年调查报告美骑共收到近七千份问卷,本报告将结合收集到的数据以及过往年份的问卷数据,进行详细解读。报告显示,中国运动自行车市场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整体市场不再以硬尾山地车为主导,而是公路车、 山地车、电助力车等多车种繁荣共进。公路车发展势头尤为强劲,使得公路车细分领域的各个品类及技术(碟刹公路车、全地形公路车、单盘公路车等)也广受关注。市场包容度逐步上升,像电助力车之类的车型也在争议中受到关注,占据市场一席之地。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的整体行为趋势相较过去几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自行车运动方面的消费意愿仍在逐步提高,对于专业骑行器材装备及服务的供应商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而随着骑行用户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用户也在渴求创新、追求个性, 更容易接纳有亮点的新品/新营销手段。一、用户基本情况1.用户性别分布用户性别分布,图源来自美骑。从用户的性别比例数据来看,自行车行业的用户群体依旧以男性为主导。女性占比与2017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仅占2.09%(2017年女性占比 2.95%)。自行车厂商还需要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多方面更多考虑女性消费者的需求,引导她们加入自行车运动。2. 用户年龄分布用户年龄分布,图源来自美骑。从今年的数据看来,运动自行车运动仍呈现受众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用户占比达到68.05%,与2017年的调查结果(68.44%)接近。其中18-25岁年龄层的用户占到38.91%,相比过往两年(2016年36.77%、2017年37.15%)小幅上浮,说明新生力量正在壮大。3. 用户职业分布用户职业分布,图源来自美骑。关于用户职业分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占比最大,为33.85%,相比2017年的调查结果有小幅上升;除学生外,占比排在前列的依次为企业职员(19.65%)、专业技术人员(16.80%)、企业管理人员(8.73%)、自营业者(7.31%)。4. 用户城市分布用户城市分布,图源来自美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运动自行车的普及度越高。调查结果直接反映了这一点:三四线城市的骑行用户数量最多,占到35.77%,其次是二线城市,占比34.81%。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市贡献了25.85%的用户量,较2017年的数据有上浮。5. 用户骑行频率用户骑行频率,图源来自美骑。在受调查群体中,高频次骑行的用户占比大,其中每天骑行的达到30.72%,虽然与2017年相比数据有所下滑,但人数仍然可观。每周保持一次或以上骑行频率的骑行者占比47.59%,同比略有上升。由此说明,中国的运动自行车爱好者对骑行的热情度高,会进行持续的锻炼,而隔天一次骑行是大部分人选择并接受的频率。品牌商在进行市场推广活动或车店组织线下活动、线上竞技时应考量用户的真实骑行场景。6. 用户骑行目的用户骑行目的,图源来自美骑。用户都是为了什么目的而骑车?以“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为目的的用户最多,其次因为已经养成固有的骑行习惯,也让很多人坚持骑行,再者分别是“挑战自我”和“缓解工作压力”。与往年的调查结果类似,“参加比赛”只是小众需求。值得关注的是,选择“骑游”的车友达到 42.86%。而就“骑游”一项,美骑也做了针对性的调查。近8成骑行者选择“以当天往返的短途骑游计划为主”,其次才是“2-5天内的短途旅游计划”。超过一半的用户表示2017年至少参加过一场参与者在200人以上的大型骑游活动。二、自行车存量1. 用户拥有自行车数量用户拥有自行车数量,图源来自美骑。大部分接受调查的用户拥有超过一辆自行车,拥有两辆自行车的用户占比达到41.77%。拥有三辆及以上自行车的用户数量相较2017年持续攀升,可见用户对骑行热情不减,一旦产生兴趣,将进行持续性的消费。2. 用户骑行路面偏好用户骑行路面偏好,图源来自美骑。在“用户自行车品类分布”一项中,我们发现公路车用户的占比首度超越山地车,达到69.41%。追踪过往三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公路车市场在近几年得到快速的发展,硬尾山地车更在2018年被拉下霸主地位,而公路车仍有上升趋势。硬尾山地车市场份额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山马党”随着骑行用户认知水平的提升而减少,且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公路车用户。部分“山马党”也在向越野骑行方向转化,轻度山地越野因为场地要求相对较低,所以用户数量仅次于铺装路面骑行。重度山地越野则因为场地的限制和消费门槛相对较高而显得小众。备受欧美车坛追捧的电助力运动自行车(E-Bike)在中国市场没有出现预期的火爆情况,数据显示,在各大品牌持续的推广攻势下,2017年该品类车型的占比有所上浮,到2018年再度回落,由此可见电助力运动自行车要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尚需时日。此外根据调查结果,超过8成(86.23%)用户热衷于铺装路面骑行,54.80%的骑行者偏好轻度山地越野,恰好与目前公路车及硬尾山地车占绝对优势的局面相呼应。3. 2016-2018年用户自行车价位分布2016-2018年用户自行车价位分布,图源来自美骑。在消费者购买的自行车中,捷安特(GIANT)和美利达(MERIDA)依旧是占比最高的两大品牌,虽然占有率相比2017年略有下滑,但仍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值得关注的是,调查结果显示SPECIALIZED超越喜德盛(XDS)排名第三。另外,崔克(TREK)、大行(DAHON)、CANNONDALE等品牌的拥有量也颇为可观。针对所拥有的自行车价格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消费者(60.17%)所拥有的自行车价格位于2500-15000元区间,其中8000-15000元价格区间的增长速度最为迅猛。结合消费者青睐的品牌,可以发现消费者的需求正在走向高端化,倾向大品牌高品质的产品,且消费风向标逐步转向高端公路车。三、用户的消费预期1. 用户计划购车时间2. 用户换车频率七成多的受调查用户有换车打算,计划一至三年内换车的用户占比最高(42.38%),用户心理预期与实际消费行为吻合,也就是说用户一旦产生兴趣,将形成中长期持续性消费。3. 用户购车预算如调查数据所示,用户的购车预算大多落在8000-15000元区间,其次是15000-30000元,由此可见,用户在实现有车可骑的基本需求后,对第二、第三辆车的需求趋向高端。4. 用户的自行车升级习惯逾95%的用户有对自行车进行升级的计划,且66.81%的用户偏向对传动系统、轮组等大部件的升级改装。5. 用户自行车装备购置计划在装备购置方面,受调查者对于人身装备的需求最大,其次是车身装备。人身装备作为骑行的基础必备产品,使用频率高、容易损耗,因而人均拥有多套替换且按季度换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6. 2016-2018年用户在自行车运动上的花费据调查结果显示,用户每年在自行车运动上的花费呈小幅上涨趋势。对比三年来的数据(2016-2018年),用户年花费在5000元以下的占比持续下滑,2018年花费2000 元以下的用户占比同比下滑6.34%,年花费在2000-5000元的用户占比下滑0.07%。而年花费在5000-10000元区间的用户占比攀升3.94%,每年花费在1万元以上的用户占比增长2.47%,增幅翻番。7. 用户2018年在自行车运动各方面的花费在不断攀升的花费中,用户用于购买自行车的花费占比最高,次之为零部件和骑行装备的添置费用。出行费用虽然仍以小额消费为主,但相比2017年,花费略有增长。数据还显示,骑行用户对医疗保健费用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其年花费同样有小幅增长。四、影响自行车消费的因素1. 不同因素对于购买自行车的重要性据调查数据,“质量与材质”依旧是消费者购买运动自行车产品时最看重的因素,其次的影响因素是“售后服务”、“设计与色彩”、“品牌”、“配置”。对比连续三年的数据可见,产品的“质量与材质”始终是用户最重视的选项,次之是售后服务,这也表明用户对自行车看重的要素整体不变。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用户对“设计与色彩”的重视程度首次超过了“品牌”,这说明用户在追求大品牌高品质产品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要求,更追求个性化。2. 多次购买自行车的动机3. 为骑游升级装备的需求当用户考虑购买第二、第三甚至更多辆自行车时,其动机比较多元化。总体而言,追求更好的性能、尝试花样玩法、替换损坏产品依旧是推动用户复购的主要动机,这与前两年的调查结果相差不大。另外,骑游也成为影响自行车消费的一大重要因 素。调查显示,参加骑游活动能促使消费者升级装备,约54.68%的用户表示会购买整车或升级配件。4. 用户对新技术/产品的兴趣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于碟刹公路车及电子变速热情不减,对碟刹公路车的关注度尤其火爆,对其支持率相比2017 年增长近10%。2018年的调查中新增了公路12 速变速套件、Gravel Bike(全地形公路车)以及单盘公路车等选项,有54.02%的用户对公路12速套件表现出极大兴趣,12速配合单盘公路车将抓取消费者的注意力,或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相较2017年的数据,电助力自行车的关注度同比增长了1.98%,占比不大,但还是有小幅增长, 说明关注该产品的用户群体在缓慢增长。电助力自行车解决了部分用户的消费需求,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专注在该领域的品牌可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5. 用户对Bike Fitting的接受度6. 用户的Bike Fitting消费预算Bike Fitting作为近年热门的增值服务项目,在业内备受关注。美骑201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用户对Bike Fitting有所了解,但鉴于费用、技术等因素,Bike Fitting普及度不高,仅有14.76%的用户体验过。在感兴趣的人群中,43.42%用户愿意为一次Fitting支付300-1000元,其次大多数用户接受的费用在300元以下,单次费用千元以上的接受者相对小众。7. 自行车购买渠道购买渠道方面,用户最主要的自行车购买渠道仍然是单品牌专卖店,大势所趋的网购则是第二渠道,但两者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与往年相比,选择二手交易平台的用户占比上升了 8.37%,增幅最大,随着用户对自行车产品迭代的加速,二手产品的交易将有广阔市场。此外,选择多品牌自行车综合店的用户连续两年上升 4%,稳步持续的增幅恰好说明中国自行车综合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8. 用户获取售后服务的渠道调查结果显示,车店/经销商依然是用户进行售后服务最依赖的渠道。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品牌的中间环节,车店在承担售后服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9. 选择网购的理由网购已经成为全民行为。“价格更低”是超过 60%受调查用户选择网络平台购买自行车产品的原因,数据与前两年一致。此外用户选择网购的另一部分重要原因则是电商平台品类齐全、购物方便省时,随着手机购物的便利性提高,这一优势更为凸显。10. 用户获取自行车资讯的渠道与往年数据相似,专业的自行车媒体仍然是用户获取自行车资讯的首要渠道,而且有愈加依赖的趋势,占比同比上升了2.6%。与2017年数据相仿,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依然是重要的资讯源,尤其是专业媒体、品牌、车店 对于双微的运营十分注重,使用情况更加 活跃。与往年数据有所差异的是,更多用户会通过品牌活动和赛事获取资讯,这与品牌商采用的推广策略有关联——越来越多品牌商倾向于举办大型车友活动,或联合赛事对外发布产品及重大消息。

客问其族

2020-2021年中国自行车产业市场趋势与头部企业布局研究报告

艾媒报告|2020-2021年中国自行车产业市场趋势与头部企业布局研究报告中国澳门:零售业销售价值指数:电单车、其零件及配件中国澳门:零售业销货量指数:电单车、其零件及配件中国澳门:零售销售:电单车、其零件及配件2020年3月6日,全球知名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 发布《2020-2021年中国自行车产业市场趋势与头部企业布局研究报告》。报告根据艾媒数据中心、艾媒咨询商业情报数据库、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基础数据,对2020年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结合2020名用户调研对自行车产业上下游深入探究运行模式,对中路股份、信隆健康等上市公司进行案例分析,以此对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进行趋势预判。中国在政策方面多次提到发展绿色交通,以及倡导发展全民健身的骑行运动,同时也给民众宣传了骑自行车的优点。受2020新冠疫情刺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自行车这种集代步、健身、娱乐、时尚于一身的器材越来越受到大家高度欢迎。预计到2020年自行车市场规模达到1852.7亿元以上。(《2020-2021年中国自行车产业市场趋势与头部企业布局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66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报告介绍:《2020-2021年中国自行车产业市场趋势与头部企业布局研究报告》主要从2020年自行车行业的发展情况和2021年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特别关注到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通过中路股份、信隆健康等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结合对2020名用户的问卷调研,对行业总体发展趋势进行解读并深入研究其商业运作模式,预测2021年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运营模式。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案例:中路股份,信隆健康,上海凤凰,永安行,美利达。其他提及企业/品牌:TREK崔克,UCC环球自行车,捷马自行车,阿米尼EMMELLE,美利达,邦德富士达,GIANT捷安特,XDS喜德盛,PHOENIX凤凰,Forever永久报告核心观点: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受政策支持,作为时尚的康体器材受大家欢迎中国在政策方面多次提到发展绿色交通,以及倡导发展全民健身的骑行运动,同时也给民众宣传了骑自行车的优点。受2020新冠疫情刺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自行车这种集代步、健身、娱乐、时尚于一身的器材越来越受到大家高度欢迎。中国自行车产业竞争激烈,利润率普遍较低,未来中高端市场转型空间大中国的自行车行业已完全市场化运作,不论是在整车制造端、零部件生产端、以及末端的专业渠道运营,市场的竞争都异常激烈,导致大部分无法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被迫采取低价策略,牺牲利润维持市场份额。自行车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中低端产品生产技术不难,除此之外,其他发展中国家自行车行业发展迅速,也加大了中国同类中低档产品的竞争激烈程度。2020-2021中国自行车行业未来有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中国自行车的内需量巨大,民众对自行车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代步,更是有着舒适、轻便、功能性强的追求,这从需求端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另一方面,自行车企业出于发展的目的,要脱离中低端市场低价竞争的漩涡,争取技术壁垒较高、外资产品竞争强势,但利润较高的中高端自行车领域,就迫使其需要采取差异化、品牌化的战略方向,不断推动企业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行业背景概况(节选):中国自行车行业研究的社会背景自行车行业指从事自行车相关的同性质的经营单位或个体所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自行车制造(国统局代码C376)归入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国统局代码C37)。自行车制造行业包括脚踏自行车及残疾人座车制造(国统局代码C3761)和助动自行车制造(国统局代码C376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从市场情况、行业服务等角度已切入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自行车行业的趋势发展特点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社会环境数据显示,中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增速呈放缓的趋势。人口规模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行车行业的潜在用户基础。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骑行人口占比只有0.3%,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这对于中国的自行车运动产业的发展来说有着巨大压力,但也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由于中国骑行人口比重较小,使得自行车运动产业仍享受着较大的人口红利,随着大众对自行车的接受以及自行车文化的普及,轻便环保灵活的自行车将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中国自行车行业市场规模及大数据监测分析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约1589.3亿元,预计到2020年自行车市场规模达到1852.7亿元以上。此外,2017年中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的自行车当中有70%以上都来自中国。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总体来看,中国自行车行业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且大众对自行车也有个性化的需求,这对于中国自行车整车制造销售、以及其他衍生品和衍生服务(维修和租赁)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市场数据分析(节选):2020-2021中国自行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全景概览2020-2021年中国自行车产业链已较为完善,以自行车品牌制造商为核心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自行车零部件及衍生装备产品制造企业,以及一些高科技的自行车车载设备的制造商;下游主要是自行车整车销售企业、相关零配件销售企业,以及城市公共单车服务领域,还有与之相配套的提供平台服务的企业,如共享单车APP,运动信息管理平台等。在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的背景下,自行车产业链上游及中游的生产与发展是由下游的消费者需求拉动促进的。中国自行车行业市场供应及大数据监测分析(一)在1995年前后,随着中国公共动力交通的普及,自行车的保有量不断下降,到2004年左右,各地放开对自行车的限制,自行车的产量随即有个大幅度的跃升,自行车也渐渐成为民众的一种流行出行方式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平稳波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共享单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拉动自行车企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会排挤了部分自购自行车民众的需求。中国自行车行业消费者画像及大数据监测分析(一)数据显示,中国自行车消费者大部分为男性(63.1%),且自行车消费者的年龄主要是分布在26~30岁和31~40岁这两个年龄层,分别占到了自行车行业消费者群体的25.4%和36.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以男性为主的消费群体,可以着重关注男性消费者的态度,针对男性进行产品设计和推广。而年龄分布较为集中的年轻人和中青年消费者,可以主打不同的品牌特点来吸引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相对来说,31~40岁属于经济能力较强的年龄层,可以更注重自行车性能的设计,而针对年轻人来说,可以推性价比较高,外观设计时尚的产品。行业趋势分析(节选):2019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高端化、品牌化中国自行车市场作为买方主导的行业,消费者的需求会对产业未来的发展有导向作用。未来中国的自行车行业会向着“多样化、高端化、品牌化”的方向转型升级,在自行车装备智能化发展方面,以及在自行车出口扩张方面将会倾注更多的资源。目前中国仍有大部分厂商还是渠道商贴牌的代工方式生产,现阶段处在行业的调整期之中。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自行车行业处于深度分化的阶段。从当前形势看,中低端自行车市场的利润率会被进一步压缩,只有不断升级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规模更大,利润更高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电动自行车比例上升电动自行车产品在未来被看好,产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数据显示,在各大品牌持续的推广攻势下,2017年该品类车型的占比有所上浮,到2018年再度回落,一方面是电助力运动自行车的发展要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尚需时日,另一方面,电助力车的发展受制于中国部分城市制度的约束,仍无法大规模推广。但是作为环保能源的电助力车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未来随着消费者的逐渐接受,这一部分在自行车产业中的占比会趋于上升。2019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二)从2019年消费者升级自行车部件的习惯以及购买骑行装备的需求数据来看,有32.2%的消费者明确有升级自行车大部件的习惯,有29.8%的消费者明确有升级自行车小部件的习惯,同时,共计有62.6%的消费者有购买骑行装备的需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与自行车相比,自行车零部件的换购率明显更高,因此,如何进一步开拓零配件市场,并通过零配件的差异化竞争脱颖而出,是自行车企业寻求突破的有效方式。来源: 艾媒网

谁为

自行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利润水平趋势(附报告目录)

自行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利润水平趋势(附报告目录)1、行业供应情况我国是自行车生产大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共享单车行业格局的基本确定,自行车行业已经处于成熟时期。从供给角度来看,自行车企业除了为共享单车行业和海外市场生产用以观光代步的传统单车之外,还在丰富自行车产品品类,优化产品结构。为更好供应产品,有自行车生产企业纷纷选择并购上游企业,由整车制造业务向上游零部件行业延伸。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自行车行业全景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行业龙头企业亦在转型升级,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新材料、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以供应利润率更高的自行车产品;并尝试与新兴科技接轨,运用新技术管理产品库存,加强成本控制,推动行业发展进步。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 年我国两轮脚踏自行车产量为 4,436.80 万辆,同比增长 24.3%;电动自行车产量为 2,966.10 万辆,同比增长 29.7%,国内自行车行业整体呈现企稳态势,电动自行车占比继续提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突破。2009-2020年中国两轮脚踏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产量分析资料来源:工信部、国家统计局、普华有2、行业需求情况目前,我国低端自行车产品在产量上趋近饱和,但在产品档次上依然有着很大提升空间。国内企业出口的产品主要依赖价格优势,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和改变,中高端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多国对华反倾销政策,国内出口的低端自行车产品在部分国家面临较高的关税压力,致使当地自行车进口商不得不以较高价格为低利润率产品标价,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价格优势,对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造成不利影响。在全球各国呼吁绿色出行的大背景下,自行车的市场需求将会呈现增长趋势。为适应市场需求,我国自行车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创新营销策略,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消费者偏好,及时了解市场情况;优化产品结构,将研发、生产的重心逐步转向高端化、高质量、功能性的自行车产品,推动产品创新升级,同时强化品牌建设。3、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自行车行业由于准入门槛较低,早期行业参与者众多,以粗放式发展为主,大多围绕低端产品展开激烈竞争,但通过近年来的行业洗牌,自行车行业已从初期的高速发展进入整合阶段,不具备产品、技术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或兼并。目前,自行车企业开始在盈利能力上拉开距离,发展层次分化日益明显,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提高,进而推动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自行车行业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拥有雄厚资金和规模优势的大型自行车企业,这些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具有较高的市场认知度和品牌知名度,如捷安特、美利达等;二是研发设计能力强、销售渠道广泛、产业链整合能力强,以 ODM/OEM 等形式的出口型企业,如富士达、喜德盛、久祺股份等;三是行业内的众多中小企业,由于设备水平较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主要生产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依靠价格竞争拓展周边区域市场。国外自行车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有德国、荷兰、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自行车已成为当地民众不可或缺的户外运动工具,且由于不同国家自行车文化的差异性,催生了一批专注于本土市场的品牌企业,如德国的 Focus、Cube,荷兰的 BatabusS、Sparta,意大利的 Bianci、Java,美国的 Trek、Cannondale,以及日本的 Shimano、Bridgestone。上述企业根植于本土市场,掌握了大量的销售渠道,并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当地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一定的行业壁垒,外来品牌通常较难进入,因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4、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行业利润水平主要取决于上下游行业的发展情况、行业内部竞争格局。自行车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零配件和原材料的生产制造企业。诸如车架、车把、刹车、车轮、鞍座、减震等零部件,其生产门槛较低,行业竞争激烈,供给充足。因此,上游产品价格波动较为稳定,有利于自行车企业控制成本。部分出口国家对华出台反倾销的贸易政策,提高自行车的进口关税。低附加值的自行车产品丧失其原本具备的价格优势,致使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定价提高,利润率下降,需求减少,利润空间被一定程度压缩。由于我国自行车市场规模较大,行业竞争激烈,面向不同目标市场的自行车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有所差异。对于生产规模较小、研发水平较低的自行车企业,其产品主要为低档次、低附加值的产品,毛利率水平较低。规模生产、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产品大多面向中高端市场,利润水平一般较高。自行车终端消费者对自行车产品功能的要求在提高,中高端自行车产品需求增加。随着国内自行车企业逐渐把研发生产的重心由低端产品市场转向中高端市场,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有望得到提升。目录第一章 自行车行业相关概述1.1 自行车介绍1.1.1 自行车的演变史1.1.2 自行车的定义及属性1.1.3 自行车的组成1.1.4 自行车的种类1.1.5 自行车的润滑1.2 中国自行车制造工艺1.2.1 制管工艺1.2.2 冲压工艺1.2.3 金切工艺1.2.4 焊接工艺1.2.5 其他工艺第二章 2016-2020年全球自行车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1 全球自行车市场运行情况2.1.1 骑行活动增长态势2.1.2 自行车发展现状2.1.3 自行车技术创新2.1.4 自行车品牌竞争2.1.5 自行车市场前景2.2 美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状况2.2.1 自行车总体规划2.2.2 自行车发展现状2.2.3 自行车销售情况2.2.4 贸易战影响分析2.3 日本自行车行业发展状况2.3.1 自行车独特文化2.3.2 自行车发展现状2.3.3 自行车进口情况2.3.4 自行车交通管理2.3.5 自行车停放智能化2.4 欧洲自行车行业发展状况2.4.1 欧洲自行车总体情况2.4.2 英国自行车发展现状2.4.3 德国自行车发展现状2.4.4 法国自行车发展现状2.4.5 荷兰自行车发展现状第三章 2016-2020年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3.1 政策环境3.1.1 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3.1.2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推动发展3.2 经济环境3.2.1 宏观经济概况3.2.2 对外经济分析3.2.3 工业运行情况3.2.4 固定资产投资3.2.5 转型升级态势3.2.6 宏观经济展望3.3 社会环境3.3.1 社会消费规模3.3.2 居民收入水平3.3.3 居民消费水平3.3.4 消费市场特征3.3.5 低碳环保意识第四章 2016-2020年中国自行车行业剖析4.1 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分析4.1.1 改革开放助力自行车行业发展4.1.2 自行车互联网行业发展阶段4.1.3 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综述4.1.4 我国自行车产业集群状况分析4.1.5 创新推动民族品牌崛起4.1.6 自行车行业进入转型关键期4.2 2016-2020年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解析4.3 2016-2020年全国两轮脚踏自行车产量分析4.4 中国自行车企业业绩评价4.4.1 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4.4.2 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4.4.3 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4.5 中国自行车本土品牌经营状况分析4.5.1 中国自行车本土品牌经营状况4.5.2 国内品牌经营存在的差距4.5.3 中国自行车本土品牌升级的策略4.6 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6.1 制约我国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4.6.2 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6.3 中国自行车行业面临的困境4.7 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对策4.7.1 我国自行车行业的发展战略4.7.2 赛车运动对自行车行业的利好影响4.7.3 技术创新是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关键4.7.4 组织创新促进自行车行业发展4.7.5 转型升级助推我国自行车业可持续发展第五章 2016-2020年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各项指标分析5.1 自行车行业财务状况分析5.1.1 经营状况分析5.1.2 盈利能力分析5.1.3 营运能力分析5.1.4 成长能力分析5.2 中国自行车上市公司规模及分布5.2.1 自行车行业上市公司规模5.2.2 自行车行业上市公司分布5.3 2016-2020年中国自行车等非机动脚踏车进出口数据分析5.3.1 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5.3.2 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5.3.3 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第六章 2016-2020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发展状况分析6.1 电动自行车概述6.1.1 电动自行车的基本构成6.1.2 电动自行车的基本原理及分类6.1.3 电动自行车基本性能介绍6.1.4 电动自行车的主要优点6.2 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状况6.2.1 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历程6.2.2 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整体概述6.2.3 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6.2.4 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6.2.5 电动自行车区域分布格局情况6.2.6 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6.3 2016-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回顾6.4 2016-2020年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分析6.4.1 2016-2020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国标出台6.4.2 2016-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态势6.4.3 2016-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动态6.4.4 2016-2020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品牌竞争格局6.5 电动自行车行业法律问题发展研究6.5.1 电动自行车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6.5.2 电动自行车存在的法律问题6.5.3 电动自行车法律需要完善的内容6.6 电动自行车技术发展分析6.6.1 电动自行车新技术介绍6.6.2 电动自行车行业技术发展现状6.6.3 电动自行车行业技术发展趋势6.7 电动自行车发展存在的问题6.7.1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6.7.2 制约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瓶颈6.7.3 我国电动自行车产品存在质量问题6.8 中国电动自行车发展的对策6.8.1 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助推行业发展6.8.2 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战略分析6.8.3 电动自行车企业营销策略剖析6.8.4 电动自行车企业健康发展之路6.8.5 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总体建议第七章 2016-2020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分析7.1 共享单车概念综述7.1.1 共享单车发展历程7.1.2 共享单车发展特征7.1.3 共享单车行业优势7.1.4 共享单车的新变化7.2 共享单车市场发展分析7.2.1 共享单车市场现状7.2.2 共享单车盈利模式7.2.3 共享单车市场规模7.2.4 共享单车投融资情况7.2.5 共享单车品牌力指数7.3 共享单车用户需求分析7.3.1 用户骑行频率变化情况7.3.2 用户年龄及区域分布7.3.3 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7.4 共享单车发展问题与建议7.4.1 共享单车发展风险7.4.2 行业风险管控建议第八章 2016-2020年中国自行车区域市场发展状况分析8.1 天津自行车行业发展综况8.1.1 自行车产业发展现状8.1.2 自行车产业发展成果8.1.3 电动自行车转型升级8.1.4 自行车产业发展策略8.2 广东自行车行业发展综况8.2.1 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8.2.2 自行车产业发展优势8.2.3 自行车行业整治进展8.2.4 佛山自行车发展规划8.2.5 深圳自行车发展现状8.3 江苏自行车行业发展综况8.3.1 自行车行业政策环境8.3.2 自行车行业产量情况8.3.3 昆山自行车发展概况8.4 浙江自行车行业综况8.4.1 自行车行业政策环境8.4.2 自行车创新发展模式8.4.3 自行车运动基地落地8.4.4 自行车交通安全问题8.4.5 电动自行车保险发展8.5 上海自行车行业发展综况8.5.1 自行车企业发展现状8.5.2 自行车监管力度加强8.5.3 互联租赁自行车发展8.5.4 自行车行业发展前景8.6 其他地区自行车行业发展综况8.6.1 北京市8.6.2 陕西省8.6.3 河北省8.6.4 济南市第九章 自行车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9.1 A公司9.1.1 企业发展概况9.1.2 经营效益分析9.1.3 核心竞争力分析9.2 B公司9.2.1 企业发展概况9.2.2 经营效益分析9.2.3 核心竞争力分析9.3 C公司9.3.1 企业发展概况9.3.2 经营效益分析9.3.3 核心竞争力分析9.4 D公司9.4.1 企业发展概况9.4.2 经营效益分析9.4.3 核心竞争力分析9.5 E公司9.5.1 企业发展概况9.5.2 经营效益分析9.5.3 核心竞争力分析第十章 2021-2025年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分析10.1 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趋势10.1.1 我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方向10.1.2 未来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重点10.1.3 未来我国自行车行业要重点产品方向10.2 2021-2025年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预测分析10.2.1 2021-2025年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影响因素分析10.2.2 2021-2025年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销售规模预测10.2.3 2021-2025年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利润规模预测10.3 电动自行车行业投资及前景分析

不违

电动自行车行业深度研究与投资策略报告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1、电动自行车:民族产业,应用广泛,市场规模广阔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自从 19 世纪 30 年代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机之后,一直有很多人尝试着将电机运用到自行车上。随着电动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正式进入井喷期。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供给量和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 Statista 数据,2015-2019 年,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供给量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2019 年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供给量达到 3972 万辆,较 2018 年增长 11.01%。2015-2019 年,全球电动行车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9 年,受到中国流向国外市场的电动自行车数量下降,台湾、日本等地的产能未能及时补进,导致全球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下滑,仅实现 4.36%的增长至 189 亿美元。亚太地区和西欧占据了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的绝大部分。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以亚太地区为主,亚太地区占据了电动自行车市场 94.39%的市场份额,西欧的占比则为 4.60%。其余地区电动自行车市场份额占比均在 1%以下。20 世纪末以来,中国“禁摩令”推动电动自行车走向大发展。电动自行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之一,属于绿色环保、贴近民生、拥有高度自主产权的民族产业,自二十世纪末全国各地“禁摩令”发布以来,电动自行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在二、三、四、五线城市拥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目前步入平稳期。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量从 2000 年的 29 万辆增长至 2013 年的 3695 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21%,这段时期行业活跃度达到最高,参与者众多,行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随着行业的成熟,行业开始由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进入整合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增长的行业产能也需逐步消化,2014 年至 2017 年电动自行车行业产量略有回落,但 2018-2019 年又迎来小幅复苏,总体均维持在 3000 万辆以上的年产量。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拥有广阔的更换市场。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截止 2018 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经接近 3 亿辆,电动自行车一般使用寿命是 3-5 年,电池需要每 1.5 年左右更换一次,拥有较大的更换市场。电动自行车产业链: 上游材料:电机、电池、控制器为核心原材料。目前,该部分的上游企业生产技术已趋于成熟,蓄电池、电机、控制器已经出现较多知名生产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其中电池环节已经形成了铅酸电池的双寡头格局:天能动力和超威动力连续几年合计占据行业超过 80%以上的份额。另外,电动自行车电池采用锂电池的比例也在提升过程中,专业的消费锂电/电动汽车锂电企业如 ATL、宁德时代、星恒电源和亿纬锂能等公司也都有布局这一市场。也存在一些专业为电踏车提供电机制造的专业公司如八方股份。中游生产环节:生产制造商负责对电动自行车整车进行设计规划,将外购或自产的部件按照严格的工程流程、操作标准进行装配,形成电驱动或/和电助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产品面向下游经销商或客户进行销售。目前雅迪和爱玛是规模领先的两家企业,上市公司中也有老牌厂商新日和专注高端的全面采用锂电的小牛电动。下游渠道:电动自行车行业主要通过经销模式进行销售,由经销商负责经营实体店铺,承担产品的陈列、销售及售后服务,中游厂商也会进行部分的直销和网络销售。另外,由于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1-1.5 年,电池需要定期更换,也存在电池故障需要替换的情况,因此也催生了庞大的电池更换网络,市场主要被天能和超威的经销商所占据。新型的电动自行车——电踏车。传统电动自行车主要消费地区在中国,也有向东南亚扩张的趋势,而欧美、日本地区使用的电动自行车一般称为电踏车,其外形类似于自行车,配备有专门电池作为辅助动力来源,并配有电机作为动力辅助系统,能实现人力骑行和电机主动一体化的新型交通工具。电踏车在不改变“骑行”特质的前提下,让骑行变得更加轻松,在满足日常通勤用途的同时也能较好地满足郊游、户外运动等需求,更加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和运动体验,整体售价较高。2、新国标执行使行业趋向规范,2021-2022 年附近迎来替换需求旧国标执行不严格,较多安全事故促使新国标颁布。1999 年 5 月 28 日,国内第一部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发布实施。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时速不超过 20 公里,重量不超过 40 公斤。但几年后,市场上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产品都已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限速和限重,几乎难以找到“国标车”。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频发且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由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事故暴露出电动自行车在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停放充电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2018 年09 月 17 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调整完善了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技术要求,并于 2019年 4 月 15 日起正式强制实施,并且规定企业在过渡期后,生产许可证转为 3C 认证,产品销售必须要求通过 3C 强制认证。旧国标时通常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区别没有被明确区分,但新国标执行后电动自行车被分为下列三类:(1)电动自行车;(2)电动轻型摩托车和(3)电动摩托车。三者的区别主要是在车速、重量和办理牌照方面有不同规定,但通常行业中现在仍然将电动摩托车也习惯性地继续称作电动自行车。中国各地相继出台过渡政策,预计 2021-2022 年附近将出现销量峰值。2019 年 4月 15 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开始正式实施。为了让超标车逐步有序地退出市场,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相继出台政策,为超标车设置过渡期。除个别城市过渡期为 5 年及以上之外,其余城市大部分过渡期为 3 年。我国目前电动车存量超过 3 亿,其中超标车超过 2.5 亿辆,这意味着未来 3 年要完成相当一部分的替换目标。预计在 2021 年-2022 年,我国电动车市场将出现一个销量峰值,峰值可能在 4500-5000 万辆/年。3、快递、外卖等场景贡献相当电动自行车增量和替换需求近年来,网购和新零售等配送需求催发了快递和即时配送物流市场的发展。2008年以来中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基本均保持在 30%以上的增速,2019 年达到超过500 亿件,行业形成了顺丰和“四通一达”等寡头垄断的格局。2014 年开始即时配送开始爆发,即时配送从同城、小件、外卖领域切入,逐步拓展到生鲜、商超配送领域,2019 年已经有接近 200 亿单的服务量,行业中形成了美团、蜂鸟、达达、闪送等规模较大的服务商。快递、外卖等配送市场的崛起为电动自行车带来了显著的增量和替换需求。目前根据统计的部分主流配送平台的配送员数量,可以保守估计有超过 600 万辆的快递/外卖等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这部分用户群体对于电动自行车有高的续航里程和较大的载物量的要求。远期来看,这部分市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需求有望超过1000 万辆,且由于使用习惯频次较高,电动自行车的更换周期较其他常规的使用方式较短,一般一年左右就要更换一次,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增量和替换需求。其中新日股份已经公告接到美团超过 30 万辆的订单需要在 2020Q2 进行交付,其他厂商也或多或少受到配送市场需求的拉动。4、电动自行车在海外市场有较为广阔的需求,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从过去 10 年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出口情况来看,基本保持了年均双位数的增长,但相比于过去几年每年 3000 多万辆的国内销量来说,整体规模仍然较小。过去几年,美国、荷兰、越南、德国、比利时是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主要出口国家。其中欧美发达国家更多接受电踏车或高端的电动自行车,尤其在 2020 年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电踏车和高端电动自行车的出口得到较快增长。而另一方面,消费习惯和中国类似的市场是东南亚市场,这些市场电动自行车仍在起步阶段。越南市场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将成为电动自行车需求的显著增量。以越南市场为例,其是世界第四大摩托车消费国,摩托车保有量约为 4500 万台,并每年以 300万台的速度增长。但因长期饱受空气污染的困扰,越南政府宣布即将在 2023 年前后实行“禁摩令”,有望带来较大的电动自行车需求增长。随着禁摩令的逐渐实施和环保、交通管制等要求,东南亚的其他市场也有望迎来较快的电动自行车需求的增长。雅迪作为国内首家厂商在海外投产了首条产线。2019 年 11 月,雅迪宣布越南北江生产基地正式投产,目前该基地产能 20 万台/年,计划在未来 3 年内,增加至 4条生产线,产能提升到 50 万台/年。这是中国两轮电动车品牌首次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实现了生产基地、完整供应链、铺设经销商网络的垂直一体化经营。越南作为中国两轮电动车的重要出口国,中国厂商有望将中国发展 20 多年的成熟经验带到东南亚市场。5、电动自行车产品发展方向:长续航、轻量化、智能化根据 ZDC 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发布的报告,续航、价格、产品质量、电池类型和外观设计成为了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五大指标,其中续航里程超过价格成为影响用户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针对不同的用车需求,用户的续航里程需求也有着明显差异。其中,物流配送行业对于续航需求是最为强烈的,过半用户对于续航的要求都超过了 120Km,而通勤族的普遍续航需求在 30-70Km 范畴,占比超过六成。单人日常代步、接送孩子以及上下学的用户对于续航里程的需求相对偏低,集中在 30Km 左右。部分消费者对长续航和较快骑行速度的电动自行车的高追求情况下,新国标要求下需要上牌的电动摩托车仍然是这类人群的首选。新国标执行后,大部分城市已经公布了电动摩托车上牌的相关规定,上牌的流程各地略有不同,但总体上流程并不复杂。但也注意到,一线城市中如深圳在电动车管理上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理政策,并未针对电动车推出上牌政策,除特殊工作人群外(快递、外卖等)外一律禁行,当然这只是个例。新国标促进电动自行车轻量化。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要求作了较大调整,其中一项技术变化就是含电池在内的整车重量由 40 公斤调整为 55 公斤。虽然含电池在内的整车重量要求有所提升,但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重量多为 16.4-35.5kg。若仍然采用铅蓄电池,则会有整体重量超标的风险,而将其替换为同等电量的锂离子电池,其重量将下降至 3.7-9.2kg,使得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将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且续航里程将会有一定的提升。过去一段时间部分地区新的电动自行车申报的情况已经出现明显的锂电化趋势。新国标下推动电动自行车配备锂电池比例显著提升。铅酸电池相较锂电池,最大的优势在于产品价格,而电动车恰恰又是一个价格敏感型的产品,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铅酸电池牢牢占据了电动车市场的绝对多数地位。但随着新国标的落地,铅酸电池已经无法满足新标准对于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 55Kg 的上限,因此电动自行车配套锂电的占比快速提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自行车用锂电池出货量达 5.45GWh,同比增长 61.5%。受下游需求强势拉动,预计 2020 年将提升至 8.45GWh,同比增长 55%。智能化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根据《2019 年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白皮书》,在消费者满意度调研结果中,用户对智能化一项的平均打分低于及格线。这体现了随着消费升级趋势下,用户对于电动车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颜值设计、特色功能、智能交互以及骑行文化都成为了新一代用户关注的要点。以小牛、速珂、E 客为代表的品牌车企已经基本实现了基于传感器-车辆 ECU-大数据后台-用户端APP 的完整数据链路,来进行车辆实时定位、车况监测、行驶数据记录、用户远程控制、OTA 升级等功能。小牛还通过自主研发的“NIU ECU”智能中控系统,收集用户的骑行数据进行建模运算,从而能够针对性地升级电动车如减震、续航、刹车等方面的性能。6、电动自行车市场格局:马太效应逐步体现市场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日渐显现。电动自行车行业在高速发展阶段时缺乏较高的准入壁垒和技术壁垒,市场集中度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2009 年,持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多达 2600 多家,截止去年,国内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仍有约700 家。随着使用人群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电动自行车认识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技术革新水平等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新国标等政策的实行下,对于企业产品的标准化要求也更高。因此,生产企业必须具有新产品开发能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优秀的售后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电动自行车行业“马太效应”逐步体现,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中。龙头企业地位稳固。根据 2019 年电动自行车品牌销量分布得知,2019 年全年电动自行车销量在 500 万台以上的企业仅有两家,分别为爱玛科技和雅迪控股,稳居电动自行车企业第一阵营。台铃连续三年位列第三,但和前两名实力差距较大。立马、比德文、五星钻豹则是第一次进入了百万俱乐部。部分摩托车品牌,比如永源、三雅、吉能由于进入电动车行业时间不长,虽然 2019 年销量不算太高,但是后劲十足,绿能、绿佳、欧派、绿驹都已经提出 2020 年过百万的计划。前三甲合计市占率接近四成,2020 年领先厂商均提出较高的销售目标。2019 年,电动自行车行业企业销量前三甲分别为雅迪、爱玛、台铃,分别突破了 600 万、500 万和 300 万台,行业市占率分别为 15.5%、13.2%、8.2%,合计占有市场份额37.3%。这三个品牌中,雅迪已经从产品、渠道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020年冲击 1000 万台销售目标;爱玛电动车自成立以来便以高质量、时尚的品牌形象占据了消费者心智,2020 年冲击 800 万销售目标;而台铃也将 2020 年的销售目标设定为 400 万台,一线代言人、央视+卫视的制空权给了公司强劲的支持。新兴电动自行车企业发展迅速,年青一代的高端化需求成为行业发展新动力。针对连续两年的品牌关注度变化对比,数据显示二线品牌如小牛、速珂在 2017 至2018 年间取得了明显进步。小牛、速珂和 E 客电动作为目前国内电动车领域的“造车新势力”,线上玩法更加灵活,迅速占领年轻人市场。以小牛为例,其智能、BMS、互联的技术优势顺应了互联网发展大潮,通过推出周边产品来打造电动两轮车生活方式品牌也深受年青一代喜爱。1.产品对比雅迪一直将打造“更高端的电动车”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以硬核技术引领产品创新,整合顶级资源提升产品品质。雅迪在动力系统、能源系统、智能系统、安全系统、人性化科技等方面都拥有行业领先优势。当下,雅迪电动车可分为七个系列:G 系列、M 系列、T 系列、E 系列、V 系列、R 系列、U 系列。爱玛的产品定位中将时尚作为重要的品牌调性。爱玛电动自行车产品可分为四个系列:单车系列、MINI 系列、酷派系列、功能系列。新日电动车产品分为灵动-FAIRY、锂想-IDEAL、酷影-RELEASE、丽人-BEAUTY、征途-TRAVEL 五大系列,为不同的定位人群提供了优势突出的产品。灵动系列主要特点为“精巧身形,畅行无忧”,锂想系列打造更轻、更科技的锂电池车,酷影系列电动车动力更为强劲,丽人系列主打“品味优雅,时尚丽人”,征途系列具有超长续航,可用于载人、载货。小牛专注于锂电两轮车领域,布局中高端产品,因而相对于另外几家公司价格较高。小牛通过“互联网+”的创业思维和极致的产品体验打造核心竞争力,被誉为“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小米”。公司推出了至少七个系列产品:电动踏板车系列 NQi,MQi, UQi, Gova, 城市通勤系列 RQi, TQi 以及性能自行车系列 NIU Areo。我们统计了目前雅迪、爱玛、新日和小牛目前在售的主流车型的参数和价格,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 除定位高端锂电的小牛外,其他主流厂商的新国标标准下不需要上牌的电动自行车普遍定价在 2000-3000 元/辆之间,而需要上牌的电动摩托车车型普遍定价在 3500 元以上。(2) 新国标标准下不需要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锂电趋势,各品牌主流车型中有超过一半均提供了锂电款,但价格也较同品牌类似定位的铅酸电池款的车型略高,但锂电款更为轻便且提供较长的续航里程。(3) 新国标标准下需要上牌的电动摩托车中,除全锂电定位的小牛外,其他主流品牌仍以铅酸电池车型为主,主要是因为配置接近的锂电车型价格明显高于铅酸电池款的车型。2. 收入规模、结构和盈利能力: 雅迪和爱玛规模领先,小牛自身在快速增长中。总的来看,这四家公司中,在港股上市的雅迪控股体量最大,紧随其后的是另一家龙头企业爱玛科技,第二梯队厂商中的新日较前两家的规模仍有差距。行业新玩家小牛电动成立于 2014 年,在持续了 4 年的亏本之后,小牛电动在 2019 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实现现营收 20.76亿元,净利润 1.9 亿元,暂时其体量、盈利能力与雅迪、爱玛等相比仍有不少距离,但其高端化的策略在行业景气向上的趋势下有望实现较快的增长。四家公司收入结构略有不同。四家公司均专业从事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等电动两轮车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但从收入结构来看:雅迪的电动自行车占比小,主要收入来自于电动摩托车和电池等零件的收入;新日的电动摩托车收入占比略超电动自行车;爱玛的收入结构中电动自行车的占比高于电动摩托车;小牛电动在两轮电动车的基础上,推出了围绕骑行及生活所衍生出的周边产品,包括头盔、金属钥匙扣、装饰车牌、冬季骑行手套及 N1S 车模、T 恤、鸭舌帽、帆布袋、挎包等。行业整体利润率水平一般。2017 年开始行业出现了一定的价格战,导致 2017-2019年除小牛电动外的几家公司毛利率水平基本在 15%附近,净利率水平基本在 5%以下,其中雅迪的净利率水平保持在 4%以上,而新日的净利率水平在 3%以下。小牛电动 2019 年全年毛利率为 23.4%,较 2018 年的 13.4%大幅增长,也远超同行业其它头部公司,这主要得益于零售价格的上涨和产品结构变化的推动。小牛主打高端、智能化电动车,价格在 3500 元至 6200 元不等,高于同行业其它公司电动自行车产品均价。同时,小牛通过推出 T 恤、安全帽、背包等周边产品,实现多元业态布局,从而获得了将近 50%的非车收入毛利率。3. 销售模式 产业集群是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生产方面,天津、江苏、浙江三地成为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主要生产区,并形成了集物流、配套、研发、制造为基础的三大辐射中心,产业聚集优势明显。在销售方面,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省区为我国主要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华南地区的广西、广东等地随着居民购买力增加以及电动自行车的爬坡、中距离行驶功能的提升,也逐步成为电动自行车重要销售市场。销售模式方面,行业内大部分公司主要销售模式皆为经销模式。经销模式下,公司与经销商直接发生业务往来,经销商以直接购买的方式取得公司产品,并向终端消费者进行销售。对于不同的区域,经销商也可能会分为多个层级,以应对较为分散的市场需求。以爱玛为例,公司经销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较高,始终在 90%以上。爱玛科技的经销体系较为扁平,主要采用区/县代理制度。截至 2019 年 6 月末,公司共有经销商超过 1900 家,其中广东 198 家,河南 193 家,河北 154 家,四川 150 家。为便于经销商的管理,公司境内销售部门下设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六大销售区域分部完成对全国的覆盖。由区域经理负责大区渠道规划、产品规划、促销活动规划、团队建设、定期培训等,由业务经理负责对具体店铺进行实地督导、店铺规范、活动执行、拓展建设及数据获取等。此外,公司在内部设立爱玛商学院,负责对经销商、店长提供相关培训。雅迪积极扩充分销网络,销售网络几乎覆盖中国的每个行政区域。截至 2019 年末,雅迪共有分销商 2155 家,以及逾 12000 个销售网点,未来 2-3 年也有较为强劲的经销商扩张计划。雅迪具有严格的经销商管理机制,会向经销商提供技术支持,以保证客户良好的销售及售后体验,包括售后培训、维修支持等,并将高标准的服务要求推到海外。新日也主要采用经销模式,对部分集团客户采用直销模式。公司积极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经销商渠道,有效整合直销或跨界合作等平台网络。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公司已构建了覆盖全国,整合跨界、批发、零售、直销等的多元化渠道网络体系。小牛的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直营、电商等,其中经销模式为主要销售模式。小牛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全渠道零售网络,其线下销售渠道包括“城市合伙人”与线下专卖店。“城市合伙人”是其独家经销商,开设和经营专卖店或签约加盟专卖店。截至 2019 年末,小牛电动共有“城市合伙人”235 家,经营专卖店 1050 家。4. 成本及费用对比 以爱玛披露的数据为例,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其中主要构成为直接材料费用,占比超过 90%,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占比在 3%-5%之间。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的种类较多,主要原材料为蓄电池、电机以及控制器,2019 年 1-6 月采购平均单价分别为 450 元、192 元、55元。其余原材料较为分散,前叉、轮胎、包装材料、充电器等占比均在 1%-5%之间。其余占比 35%左右的“其它”类原材料由约 300 种原材料组成,合计金额前十的有 ABS 套件、车轮、PP 套件、鞍座、半成品-塑件烤漆、灯具、减震器具、线束、油漆、车把等。销售费用是公司期间费用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主要为广告及业务宣传费等。爱玛科技与雅迪控股销售费用率低于新日股份与小牛,主要是由于爱玛与雅迪均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将包装材料计入生产成本而非销售费用中,降低了销售费用率,且两家公司业务规模更大,因此销售费用率更低。在销售费用明细方面,爱玛科技销售费用中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占比较高,近三年来占比一直在 50%左右,主要系公司重视广告宣传与投入,自 2009 年开始就选用周杰伦作为代言人,另外 2017年以来公司也继续加大了广告及业务宣传投入力度。其他公司也均投入了较为明显的广告投入,比如雅迪选择了范迪塞尔、胡歌等人的代言,小牛也采用了植入电视剧的广告方式等。研发费用方面,雅迪控股 2019 年全年研发支出为 3.86 亿元,远远超过新日股份、小牛电动的研发投入。小牛电动虽然研发投入仅有 0.67 亿,但其研发支出占总营收的比例为 3.23%,与雅迪控股比例相当。以雅迪为例,公司的研发投入主要分为三项:(1)研发人员的工资,设备采购摊销等;(2)对外的设计磨具的开发磨具费用;(3)前沿的产品的开发,比如石墨烯电池,中置电机和轮毂电机的开发等。7、总结与投资建议(详见报告原文)……(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兴业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六气

「中国运动自行车市场报告」发布:行业将迎拐点,共享单车藏机会

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 从不同业态的格局与视角,分析自行车行业的未来。2017(第七届)亚洲自行车展览会近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亚洲地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 本次会展围绕“体育小镇”、“共享单车”、“赛事”、“跨界”、“骑行文化”等关键词进行业内探讨分享,论坛中国内外资深行业从业者进行对话,在互动中碰撞灵感。作为中国第一个全程跟踪报道环法的新媒体记者,国内资深的美式运动、自行车项目推广人以及国内体育产业的研究者,体育产业生态圈联合创始人萧深以主持人的身份参与了本次活动。体育产业生态圈联合创始人萧深在会上做主题演讲虽然近一年来自行车行业增速放缓,然而随着大体育概念的持续走热,资本仍然保持了对运动自行车行业相对较高的关注。第三届亚洲自行车展行业峰会紧跟行业热点,站在“自行车”与“大体育”这两大概念融合的高度上,首次权威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运动自行车行业报告》,并由亚洲展项目总监李皓在台上为大家做出了讲解。亚洲展项目总监李皓在台上讲解2016年度中国运动自行车行业报告通过采访主流品牌,梳理分析经销商及分销商报告、政府报告、公司官方财报,实地对消费者、消费渠道进行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行业数据,采用大数据建模分析2016年度中国运动自行车市场整体概况,预测自行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用年度最新数据为业界人士描绘了行业全景图。虽然近况不佳,但大家都相信运动自行车行业前景美好。目前,美国自行车运动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14.18%、占休闲运动人口的31.72%,而我国这两个占比分别是0.44%和1.38%,表明我国自行车消费者在消费习惯、消费模式、总体消费量上潜力巨大。据预测,2019-2020年可能迎来市场拐点。乐观估计,2020年运动自行车年销售额可达8亿元。附《2016年度中国运动自行车行业报告》全文(可点击单张图片以查看高清大图)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其德天杀

GGII:2019年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摘要电动自行车行业是在不断的争议中逐步发展壮大的。从1999年行业技术标准首次颁布、当年产量18万辆、铅酸电池动力起步,到迄今保有量已超过了2亿辆,相当比例的产品采用了能量密度、成本更高的锂电池。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产量在2013年首次超过了摩托车,近年来年产量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今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产量1344.2万辆,同比增长7.7%,而两轮脚踏自行车的降幅为32.1%,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的量在接近。2012-2018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万辆)资料来源:高工产研电动车研究所整理然而随着行业的稳步发展,电动自行车引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规范行业的发展,2018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接连出台行业标准,规范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产销。5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电动自行车定义为“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和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将脚踏强制性的又安装回电动自行车,但这次新国标的修订,不仅仅是多了一个脚踏,安全性等各方面都增加了具体的规定和限制。7月2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认监委发布《关于发布电动自行车产品由许可转为实施强制性认证管理安排的公告》,自2019年4月15日实施。事实上,我国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已有近二十年了,直到今年才出台“标准”,是因为电动自行车的标准出台必须顾及到各方利益,既要解决以前遗留的问题,又要在此基础上制定新标准。因此,需要广泛调研,对制造电动自行车的材料、防火、速度、重量、充电、功率等等,都要纳入标准范围内。展望未来,有了“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行业未来可期,因为无论是骑电动车每天上下班的上班族,还是使用电动车频率较高的学生,或是快递小哥,抑或是其他群体,有了标准后,原来那些设计时速过快、车体过重、功率过大的老问题,就将迎刃而解,使骑电动自行车的人出行更安全,给他人造成的威胁也将大大降低。而且也给近几年兴起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市场带来新的机会。为此高工产研电动车研究所推出了《2019年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本报告数据基于高工产研电动车研究所(GGII)巡回调研,报告从政策、市场、企业等多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重要剖析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及行业的投资价值,是业内人士重要参考依据。

鬼附身

2017中国骑行运动大数据报告发布,最受青睐的路线有这些

新华网体育上海5月6日电(记者丁峰)6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十八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新华网体育联合中国自行车协会、行者大数据研究室共同发布了《2017中国骑行运动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骑行成为国人仅次于跑步和健身的高频运动;2017年中国骑行运动人口达到1200万,2018年这个数字有望达到1500万;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三高”年轻人群成长为骑行运动的核心人群。从传统竞技项目到全民自行车活动,中国这个自行车大国再次迸发出勃勃生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大众对健康、娱乐、休闲的需求迅速增长。自行车运动尤其是群众性的自行车运动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产业总量、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快速上升。今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改委、旅游局等10部委印发《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自行车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1500亿元,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达到5000场。该报告是由新华网体育独家提供核心指标体系,根据行者750万中国骑行用户10亿公里的骑行海量数据,并结合针对全国410座城市15000份有效问卷调查,通过精准定性定量分析,提炼出科学结论。透过《报告》,能寻觅到哪些意外且有趣的发现?毗邻城市的“近郊”风景线路最受青睐《报告》显示,北京的妙峰山、四川的龙泉山、湖南的岳麓山、重庆的歌乐山三百梯、浙江的龙井爬坡等国内一二线大城市的近郊风景线路,成为所在省市最热门的骑行线路。而台湾省的环台湾岛、上海市的崇明岛、海南省的环海南岛、福建的厦门环岛路,环岛骑行成为当地最热门的骑行线路。GDP越高,骑行人口比例越高经济水平越高,当地民众就越热爱从事骑行运动。2017年国内GDP排名前六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而骑行人数在各地区的分布比例排名基本与此接近。骑速大PK:追风的北方汉子地形对骑行速度有着明显影响,一般来说,海拔起伏较大的地区匀速较慢。《报告》显示,地处高原的青海、西藏自治区、云南、贵州等地的骑行速度在全国是最慢的。但一方水土见一方性格,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汉子女士们,用最快的骑行速度印证了他们的个性——风风火火不落于人。↑关注“新华网体育”微信公号,在对话框中输入“骑行大数据报告”,获取报告全文。

艾媒发布2020年共享电单车研究报告 安全建设成市场拓展关键

随着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2019年4月15日落地执行,共享电单车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安全管理建设成为市场拓展的关键。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中国共享电单车安全管理专题研究报告》主要聚焦于共享电单车行业的安全管理建设,对用户的安全体验以及平台安全建设进程展开分析,并探索中国共享电单车行业安全建设路径。5年后,共享电单车收入规模预计将达到200亿元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人口的聚集, 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共享单车市场培育下,针对3—10公里中短途两轮出行需求提升。得益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技术应用,共享电单车应运而生。共享电单车,即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又称共享助力车、共享电动自行车。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未来五年,随着各大平台稳步推进共享电单车投放布局,用户共享电单车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激发,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车辆可达到800万辆,收入规模将达到200亿元。用户安全成行业发展关键作为共享电单车运营的重要环节,用户的安全建设成为行业安全管理建设不可缺失的部分。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共享电单车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近四成用户表示车辆容易出现打滑、刹车失灵问题。此外,电池安全、骑行人安全意识薄弱、道路交通安全等也较为突出。2018年5月,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发布,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执行。新国标将安全性放在首位,从整车安全、电气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规范。相较于民用电动车而言,共享电单车在车辆标准、电气安全、骑行安全等方面的安全优势也逐步展现。相较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电单车行业起步较晚,行业标准尚未明确。在此背景下,随着新国标的落地执行,共享电单车有望以新国标为重要参照,从车辆性能、电池管理、骑行者安全管理等层面展开安全建设。此外,针对共享这一特殊使用场景,共享电单车运营商也需结合入驻城市的消防安全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基层场站建设和管理方案。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在人身安全建设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也将成为更重要的安全建设要点。青桔电单车安全管理综合实力行业领先共享电单车运营商主要从硬件技术、电池安全、场站建设运营以及用户安全建设四个核心要点逐步完善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目前,青桔电单车、美团助力车等主流共享电单车平台,其运营车辆普遍获得新国标及3C认证。此外,在新国标要求基础上,主流共享电单车平台还在进一步提升自身产品安全标准,以新技术运用提升车辆安全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硬件技术安全层面,青桔电单车以4.3的分值占据首位。青桔电单车自主建立APQP分级递进式开发流程把控产品质量,在硬件设计上引入“失效安全概念”,实时识别各功能模块工作缺陷,并依托BMS电池控制系统、滴滴智能安全充电柜以及滴滴电池综合管理平台,多维度管控电池电力安全。在场站建设方面,青桔电单车表现突出,不仅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城市模型制定了《场站选址、改造以及管理标准》,同时配备了自上而下的专职安全人员,在消防应急处理上设置青桔mini消防站,与消防联合输出个性化、实战化的青桔场站应急预案。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安全管理综合实力方面,青桔、美团、哈啰为电单车平台管理综合实力前三位,并和后几位的电单品牌得分拉开较大差距。

天聪

2017骑行大数据报告:运动人口1200万,核心人群为高学历的年轻人

5月6日,新华网体育联合中国自行车协会和行者大数据研究室共同发布了《2017中国骑行运动大数据报告》。《报告》称,2017年中国骑行运动人口为1200万,并且在政策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这个数字有望在2018年达到1500万。骑行是一项全年龄运动,核心人群是高学历、高收入和高素质的年轻人。地区分布上,广东省的骑行比例是最高的,接近13%。《报告》显示,类似于妙峰山、龙泉山和岳麓山的近郊风景线路以及类似于环崇明岛的环岛骑行一般是当地最热门的骑行线路。很多骑行爱好者都会经过从代步、骑游到竞技的三个阶段。2017年,重度骑行爱好者的数量有了较明显的增长,但有将近一半的骑行者没有参加过赛事,骑行运动还处在成长期。《报告》还显示,在整车消费上,由于不同的车有不同的特色,很多人都拥有不止一辆自行车,市场需求较大。网购是骑行者们主要的装备和配件购买渠道,占比达到59%,线下车店占30%。除去整车,骑行者们最大的支出是骑游赛事及服务,占到了25%左右。2016年,赛事骑游的消费总额为52.8亿元,2017年则达到了66.5亿元。但目前来说,单人的消费支出还不是很高,70%都在1000元以下。延展阅读:投入空前的环广西自行车世巡赛,广西和万达分别得到了什么?中国自行车协会酝酿多项改革举措,组建国家队、扶持业余赛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