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猪肉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全文)世必笑之

2018年猪肉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全文)

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重要的食物源和营养源,是居民菜篮子中的当家品种和餐饮业的主要原料。猪肉产业规模庞大,企业数量众多,该产业的食品安全和稳定供给,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严格监管,并为亿万消费者所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居民饮食开始向多样化、科学化转变,老百姓对猪肉的需求量有所减弱。据统计,2017年中国猪肉市场零售规模为12015亿元,同比下降12.3%。

贝拉米

国内生猪市场情况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始于前年 8 月的非洲 猪瘟疫情一波还未平息,新冠肺炎疫情一波又起,让 整个养猪业始料不及。 疫情的双碰头,或将加速中小养殖户退出的态势,养殖结构、产业链正在重塑。 尤其重要的是, 今年猪价可能会创历史新高。 随着 春节后猪肉价格上涨, 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预期增加, 因为稳坐养猪界生猪年出栏量头把交椅的养 猪业巨头—温氏股份竟然也开始抢仔猪了, 由温氏引发的“抢猪”大战可能会一触即发。一季度国内生猪市场情况 进入 2020 年以来,猪价就在持续上涨,养殖利 润也在反弹上升。 新年以来最大的黑天鹅,就是新冠 肺炎疫情的蔓延,导致封村封路等现象出现。 由于人 员流动减少,人跟车都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这 样也减缓了冬季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 尽管此前面 临“饲料断料”危机,国内的养猪场反倒因祸得福。 猪价、肉价高位运行。 2 月下旬,各地新冠疫情 好转,为推进各行业复工复产,部分省份陆续调低疫 情防控级别,撤除农村“关卡”,让养殖户头痛不已的 “最后一公里距离”的村道逐渐放开,交通限制减少 并逐渐畅通。 养殖户生猪出栏更为顺畅, 生猪产品 流通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 部分生猪供应紧缺的地 区因外地生猪调入增多,供应情况有所缓和,加之市 场消费尚未恢复,消费者对高价猪肉抵触情绪浓,且 储备猪肉继续投放市场, 生猪价格承压持续回调为 主,但北方地区有反弹迹象。 2020 年 3 月 5 日全国 生猪出场价格平均每千克为 36.01 元。 2020 年 1—2 月份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平均每千克为 35.96 元,比 上年同期的 11.83 元高 24.13 元,涨 204%;比 2018 年同期的 13.80 元高 22.16 元, 涨 160.6%。 2020 年 1—2 月份全国猪肉批发价格平均每千克为 48.10 元, 比上年同期的 18.79 元高 29.31 元,涨 156%;比 2018 年同期的 20.80 元低 27.30 元,涨 131.3%。 2020 年 3 月 5 日全国猪肉批发价格平均每千克为 48.49 元。 平均猪粮比价超 18∶1, 养猪利润仍比较可观。 2020 年前两个月,随着猪价上涨,猪粮比价再度突 破 17∶1、18∶1。 2019 年底猪粮比价为 16.94∶1,1 月 15 日破 18∶1, 达 18.11∶1。价格监测资料显示,2020 年 1—2 月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 18.04∶1, 比 2019 年同 期的 6.11∶1 上升 11.93 个点,高 195%。3 月 5 日比价 达 18.02∶1。 按照 2 月底 36 元/kg 的生猪价格,当前 自繁自养的生猪 13 元/kg 成本, 标重出栏养殖利润 超过2 500 元/头。 如果出栏体重 125 kg,其利润 超过 2 800 元/头,即使按照当前 1 200 元/头外购小 猪,其养殖利润也接近 2 000 元/头。 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回升。 国家统计局统 计调查数据显示,2019 年底生猪存栏 31 041 万头, 比 2018 年底减少了 27.5%, 但比第三季度底增加 1.2%。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2020 年 1 月份 400 个 监 测 县 生 猪 存 栏 量 较 2019 年 12 月 份 增 长 17.9%;2020 年 1 月份 400 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 量较 2019 年 12 月份增长 1.2%。 能繁母猪存栏量从 2019 年 10 月份连续 5 个月回升, 生猪存栏量也从 2019 年 11 月份开始持续回升。 部分养猪大省能繁 母猪存栏恢复势头更好,辽宁连续 8 个月环比增长, 河北、山西和黑龙江均连续 6 个月环比增长,河南连 续 5 个月环比增长。 黑、吉、辽、蒙、陕、甘、宁等 7 个 省份能繁母猪存栏已恢复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猪价强势预期导致仔猪价格持续上涨。 2020 年 以来,养殖户看好后期行情,补栏积极性高涨,仔猪 市场报价不断走高。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 500 个 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最新数据显示,2020 年 1—2 月份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每千克为 79.32 元,比上年同期的 22.58 元涨 251%。 2020 年 2 月 26 日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每千克已达 84.07 元。

怵然为戒

吉林市猪肉市场供应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猪肉市场价格随全国市场走势不断攀升,影响居民消费。为及时掌握全市猪肉市场的供应情况,市商务局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市肉类批发、零售市场开展调研,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与有关商贸企业共商对策,切实保障我市猪肉市场供应。一、猪肉市场运行情况为切实摸清猪肉价格上涨的真实情况,市商务局调研组调研猪肉经销单位42个,走访猪肉摊位48个,与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船营区动检所等3个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重点调研了吉林市万鑫屠宰厂、鑫龙屠宰厂等2家大型屠宰厂;东北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东、苏洲街等2个菜市场;大润发、欧亚、华联新生活等9个大中小商超;东市农贸、绿叶农贸、苏洲街农贸、雅堂优客农贸、长春路市场、二十三中市场、中东新生活等7个农贸市场;黄旗街、向阳、大华、南宁路等4个早日市;华正、金锣、法特等12个冷鲜肉专卖店和肉床;华正肉批零配送中心、得利斯肉品批发中心等5个肉品批发中心。从今年一季度开始,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明显上涨。目前,生猪价格为17.75元/斤,同比上涨343.99%。猪肉市场零售价格31.16元/斤,也较前期上涨5倍多,猪肉及其替代品价格也明显上涨。具体情况见下表。全市生猪屠宰日上市量市900头左右,按每头75公斤计算,约67.5吨。其中吉林市城区日生猪屠宰量300头左右,约22.5吨,占33.3%市场份额;吉林市两家大型机械化屠宰企业市场供应量约为180头,约13.5吨,其中万鑫屠宰厂日宰140头,约10.5吨,鑫龙屠宰厂日宰50头,约3.75吨;其余为城市周边小型屠宰厂。吉林市城区日外进冷鲜猪600头,约45吨,约占吉林市猪肉供应量的66.7%。外地猪肉几乎全部为品牌冷鲜猪肉,猪肉品牌主要为雨润、双汇、得利斯、华正、金锣等。其中雨润43头,双汇74头,得利斯43头,华正74头,金锣74头,其它292头。目前,市政府储备冻猪肉1635吨,储备企业为得利斯公司,以备应急调用。从调研情况看,吉林市猪肉市场供应稳定,对肉价上涨消费者大多能理性看待,没有出现抢购现象。二、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去年受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毛猪数量减少。我市按照国家要求扑杀感染猪瘟的生猪,导致生猪数量、猪肉产量下降,苗猪等价格持续走高。目前,我市10kg苗猪价格已高达1500元/头,同比上涨100%以上。苗猪价格走高,增加了饲养成本,养殖场户受制于资金等不足因素,难以增加养殖规模,进而影响整个生猪供给量的增长。二是全市范围内的乡村环保整治,导致生猪存栏总数下降。从2015年开始,出于养殖生猪影响环境的考虑,对一些环保不达标、规模不够的小型养猪场进行了关停,这也是导致当前生猪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季节性消费增加。进入冬季以来,猪肉需求量增加,市场采购量也有所增加,需求量的增加将持续影响猪肉市场价格保持高位。三、猪肉市场走势分析从目前吉林市猪肉市场运行态势看,猪肉价格短期内还将保持相对高位运行。影响市场供应总量增长的不利因素,一是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生猪产能恢复周期长、制约多。二是非洲猪瘟疫苗目前虽在加紧研制并将进入临床试验,但尚未上市并大规模商业化使用,这将使规模化养猪存在巨大疫情风险。这也是不少猪农虽然看到养猪赚钱,却不敢出手养猪、生猪存栏量回升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猪的成长周期较长,从猪仔长成商品猪,需要1.5年。从受精卵到母猪,需要8个月的母猪成熟期。从母猪妊娠-产仔-哺乳,近4.5-5个月的生长周期;从小猪育肥到商品猪,则需要4-5个月时间。因此,生猪大规模养殖、大批量上市以平抑猪肉价格的可能性短期内较难实现。所以,即将到来的2020年元旦春节前后猪肉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走势。同时,影响市场猪肉供应量增价稳的有利因素也正在积蓄:一是我市应对猪肉涨价出台了《吉林市冻猪肉储备管理办法》,储备了应急冻猪肉。二是国家和省、市扶持生猪规模养殖的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生猪存栏量正在回升。目前,各地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等都将给予适当补助。三是价格上涨导致消费结构改变。猪肉价格上涨前后,人们消费猪肉的数量平均每个月7斤左右下降到不足1斤,消费减少了86%。随着猪肉价格不断攀升,其他肉类替代消费比重将会逐步提高。未来鸡肉、牛肉、人造肉的提价空间被慢慢打开。四、应对措施从肉类市场总体情况的来看,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态势,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生猪产能有望探底回升,明年底或后年上半年有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针对目前猪肉市场供应状况,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全市猪肉市场供应稳定。一是稳控批发环节,努力扩大货源。组织吉林市肉品批发企业,加大外进猪肉调运力度。目前东北亚、江山等农批市场已积极联系外埠肉批发商加大对吉林市的调运量。二是把住零售环节,稳定市场秩序。号召大型商超和大宗采购商加大猪肉自采力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扩大猪肉供应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号召商超对猪肉开展打折促销,稳定猪肉市场供销秩序。目前,大润发、欧亚等大型商超已扩大自采量,自营猪肉比联营猪肉价格低2-10元/斤。三是强化市场监控,及时预测预警。市商务局将密切监控肉类市场运行动态,及时向相关企业、上级部门反馈市场供应情况,确保猪肉市场平稳有序。四是建立和落实好猪肉储备调节制度,做好冻猪肉储备工作。前期国务院出台《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近期我市出台了《吉林市冻猪肉储备管理办法》,我们将按照《办法》要求,密切配合发改委(应急储备)等部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事件、全市或者部分地区肉类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等需要动用储备肉的情形时,建议政府适时投放,全力保障肉品市场供应,满足百姓消费需求。五、相关建议(一)加快生猪产业链整合,探索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建议探索开展新型产业合作经营,集中散户,实行生猪规模化养殖和订单式生产。一是鼓励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与规模养殖场(户)合作,让屠宰和养殖形成合力,提升全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加强养殖场(户)自身的合作,如引进大型生猪饲养龙头企业并与之参股合作,组建专业合作社或者联合社,增强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波动。三是从长远考虑只有形成当地稳定的生猪养殖产业基地,方能保证市场供应,建议支持加快正大百万头生猪等重点项目建设,使我市从根本上解决没有大型规模养殖场的问题。(二)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养猪积极性。对生猪重点养殖企业给予支持,对饲养母猪的养殖场和专业户给予一定的补助,保护母猪生产能力,提高生猪出栏率,缓解生猪周期性波动对市场的影响。(三)强化猪肉检疫检验,切实加强对生猪屠宰环节的管理。杜绝病死猪肉、注水肉上市,保证正常的市场秩序。(四)加快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猪肉等市民群众生活必须品的储备,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平抑肉类价格波动。尽快启动城市“菜篮子”农贸市场工程建设,力争今年建成几个“菜篮子”农贸市场项目样板,并逐步推广。同时加大猪肉储备力度,在货源紧缺、供给不足时,增加市场的投放量,通过供应量的增加来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秩序。来源: 商务部网站

老炮儿

202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存在较大缺口

2019年受环保政策、规模化养殖趋势、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出栏量下降,进而导致猪肉产量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猪肉也是我国居民主要消费的肉类产品,但与欧盟、美国等经济发达区域相比,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还存在较大缺口。生猪出栏量大幅下降2011-2018年,中国生猪出栏量总体波动范围较小,且多数年份呈现正增长态势,只有2015年和2016年出现负增长。2019年,受环保政策、“非洲猪瘟”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中国生猪出栏量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仅有5.44亿头,较2018年减少1.50亿头,同比下降21.57%。猪肉产量显著下降,消费向其他肉类转移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中国猪肉产量下降,仅有4255万吨,较2018年同比下降21.3%;致使猪肉价格总体上涨显著,猪肉消费的替代品产量出现较大增长。2019年牛肉产量为667吨,较2018年增加23万吨,同比增长3.6%;羊肉产量为488万吨,较2018年增加13万吨,同比增长2.7%。可见,2019年国民肉类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升级化。利好政策频频加码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生猪出栏量大幅下降,给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我国生猪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主要肉食。因此,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和人民群众菜篮子的供应都至关重要。国务院及下属部委等各级政府部门为应对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带来的冲击,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供给、促进生猪养殖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从土地、环保、融资、补贴等多个方面系统支持生猪养殖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将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提升到更高的战略性地位。国家在区域发展、养殖模式、用地支持、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出台了诸多政策,鼓励生猪生产企业向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养猪企业后备产能持续扩张2020年上半年,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维持增长态势,此类企业的生产性资产已种猪为主,而种猪规模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出栏规模。2020年上半年,上市猪企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上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新希望、正邦股份和傲农股份同比增幅较大,分别为1243.07%、449.21%和420.49%。上市猪企后备产能扩张,按照生猪的养殖周期,预计2021年1-2月份生猪的出栏量将得到增长。2020年上半年,中国养猪企业受猪价高位的利好支撑,大多收获史上最佳半年报业绩,部分企业半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倍。其中牧原股份,2020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10.33亿元,同比增长193.76%,实现净利润107.84亿元,同比增长7026.08%,而2019年同期亏损1.56亿元。主要原因是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主营业务盈利水平同比大幅上升。此外,罗牛山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0.15%;其余养猪企业营业收入大多实现两位数增长。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设准

国内生猪市场概况

来源:陆家嘴大宗商品论坛作者: 申万期货研究所 摘要:4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公告,批准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尽管近些年随着生活富裕、口味多元,全国猪肉产量已从2014年最高峰时的5821万吨下降到2019年的4255万吨,但仍然稳占全球约一半份额。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较大,虽然2016年以来国家下调了猪肉在CPI中的比重,但是猪肉价格仍然是CPI的重要风向标。一、生猪产业链概况生猪是对未宰杀的除种猪以外的家猪的统称。生猪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猪出生后5-12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4个月。猪的平均寿命为20年。猪肉细嫩味美,营养丰富 ,是人类主要肉食品之一。除以鲜肉供食用外,还适于加工成火腿、腌肉、香肠和肉松等制品。猪皮、猪鬃和猪肠衣可作工业原料。猪血和猪骨可分别制成血粉和骨粉作饲料用。猪的内脏和腺体可以提制多种医疗药品。1.1 国内生猪产业概况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尽管近些年随着生活富裕、口味多元,全国猪肉产量已从2014年最高峰时的5821万吨下降到2019年的4255万吨,但仍然稳占全球约一半份额。2019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重约为56%。从国内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猪肉占比稳步下降。1980年,国内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94%以上,到2000年,随着禽肉产量大幅增加至20%以上,猪肉大幅下降至65%左右,牛羊肉合计约占13%。之后,猪肉占比缓慢下降,至2018年约占63%,之后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原因,猪肉占比在2019年大幅下降至56%。生猪产业也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生猪产业链主要由五方面组成,包括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1.2 饲料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饲料大国,年产商品饲料超过2亿吨,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饲料工业,就没有现代化的养殖业。工业饲料在养殖业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在生猪养殖中约为75%(2005年仅30%),在蛋禽和肉禽养殖中超过了90%。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工业饲料累计产量26184万吨。1.3 养殖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主要有专业育肥猪养殖,专业母猪养殖和自繁自养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中,公司将统一将饲料、仔猪、药品出售给农户,由农户负责饲养,育肥后按预定价收购。双方合作关系较松散,农民承担养猪风险和疫病风险,但企业对生猪质量较难控制,在猪源紧张时,农民可能将猪卖给出价更高方。雏鹰模式则是企业自行建设养殖场,农民交一定保证金后(通常1-2万),到养殖场为企业养猪,同样饲料、仔猪、兽药等通过统一采购,统一使用,比第一种模式而言,企业对农户的监管更强,质量更可控。缺点则是最近投入较大,且由于养殖场建设较分散,还需配备相应管理和技术人员。现代自动化养殖场在资本和技术上投入最大,回报期长,但单场饲养规模也最大,实行工业化、自动化、一体化的管理。随着产业发展,这一模式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生猪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其原因主要在几个方面。一是料肉比偏高,据统计,目前国内60-90kg阶段生猪育肥料的料肉比约为2.77。二是国内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所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较低,目前国内规模养殖场二元母猪PSY在21左右,而养猪发达国家的规模养殖场平均PSY超过25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非洲猪瘟的影响下,有大量三元母猪作为母猪留种的现象,这种母猪的平均PSY则相对较低,在14左右。三是我国饲料成本较高,主要是国内玉米价格相对国际玉米价格高约10-20%。四是国内生猪养殖的行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成本较高。1.4 屠宰和加工屠宰和加工产业链主要包括畜禽宰杀、鲜肉分割、冷藏、冷冻和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按生产加工方式的发达程度可依次归类:包括农民自宰自食和非法私自屠宰的手工作坊,经国家批准的定点屠宰厂,大规模现代化肉类加工企业的屠宰厂三种。目前同样行业集中度低,但好于养殖业。当猪价上涨时,屠宰加工业利润率下降。主要由于上游养殖业定价权较高,而下游消费弹性较低,中间的屠宰利润与猪价反相关。二、生猪市场概况2.1 价格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一直是比较大的,虽然2016年以来国家下调了猪肉在CPI中的比重,但是猪肉价格仍然是CPI的重要风向标。随着养殖规模化,猪肉的价格从2015年到2018年呈现下降的趋势,不过目前我国的规模化养殖还处于较初级阶段,猪肉价格的波动对存栏和补栏的影响仍然较大。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导致国内生猪产能大幅收缩,猪肉价格大幅上涨。2.2 猪周期猪周期是猪肉价格涨跌的一种经济现象,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高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到很低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2006.1 - 2009.11(46个月),底→顶→底。2005年猪价大跌,养猪户主动淘汰繁殖能力下降的能繁母猪(减少仔猪,维持生计)。2006年11月爆发了大规模的猪蓝耳病,直到2007年5月国家紧急部署蓝耳病疫苗生产,疫情才逐步得到控制;但这导致了2007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急剧下降,猪肉价格快速上涨。2008年国家大量引进种猪,随后生猪存栏快速回升,猪价随之大幅回落。2009.12 - 2013.12(48个月),价格变化:底→顶→底。2010年冬到2011年春,部分省区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叠加散养户退出,饲料、人工、仔猪等成本上升等因素,猪肉涨价。随后养殖户扩充,各路行内外资本加快养殖业投资的步伐,导致供给迅速回升,猪肉价格下跌。2014.1 - 2018.4(53个月),价格变化:底→顶→底。2014年底,生猪养殖业集体亏损,养殖户淘汰能繁母猪意愿增加。环保政策不断收紧趋严,延长了产能恢复周期。前两个周期除了亏损导致退出的原因,还有疫情的因素;本轮周期既有疫情的因素,同时出现了规模化进程加速、环保政策趋严、国家对高价猪肉容忍度提升等多方面的因素。三、生猪期货即将上市4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公告,批准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公告称:生猪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规模近万亿元。生猪产业链以生猪养殖业为中心,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饮等诸多行业。推出生猪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生猪期货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于完善生猪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和助力生猪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下一步,证监会将督促大连商品交易所扎实做好生猪期货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生猪期货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年来,大商所持续研究和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在对产业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对相关重点、难点和风险点问题形成了针对性的创新解决方案。目前已完成生猪期货合约和规则方案的整体设计,交割仓库征集正有序推进,相关业务、技术系统也已准备就绪。关于生猪期货的具体合约和相关细则,目前交易所还未发布任何信息,投资者还需要耐心等待交易所对生猪期货的进一步通知和公告。

放手爱

养猪市场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繁育和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猪肉产量长期占全部肉类产量比重的60%以上,我国猪肉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全国年出栏量7亿头,每年进口猪肉200万吨左右,依然难以满足我国人民消费需求,目前市场缺口高达1000-2000万吨。我国规模化猪养殖场(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出栏占比不到一半。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规模经济仍将驱动我国生猪产业的转型发展,有一半小规模生产者随时可能退出生猪行业,这个空间需要像使用深圳奥越信智能养猪生产管理系统的大企业养殖者来弥补。从行业集中度看,我国前五大养猪企业已经使用智能养猪生产管理控制系统大规模养殖,但是市占率仅为5%左右,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表现为明显的“大行业、小公司”格局,龙头企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我国养猪业已从过去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中的支柱产业,为保障养猪业的稳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这些都促进了智能养猪业的发展,高度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养猪业逐渐成为现代养猪业的特征。国内市场生猪出栏量持续下降,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现国家已经调整养猪土地审批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期望尽快恢复市场供应,导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有以下原因:一、非洲猪瘟疫情的突然来袭,猪肉价格上涨。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我们国家多个区域的养殖场也发生了疫情,即使后来疫情得到了控制,但非洲猪瘟让养殖户损失惨重,国内生猪产量下降从而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二、中美持续的贸易战,使从美国进口猪肉减少,同时玉米,大豆等用于加工饲料的原料进口减少,导致国内猪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猪肉价格上涨。三、随着环保税的开征,养殖成本增加,部分散养户和小型猪场由于环保设施不达标被强制清退,导致中小饲料企业生存更加艰难,饲料竞争加剧,但随着原料成本的上涨,也会导致部分中小型饲料企业倒闭,产能集中,有可能促使饲料价格上涨。四、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爆发,特别是美国、德国、巴西等猪肉生产大国,猪肉加工大企业接连爆发大面积员工感染,停工,停产,科学证明冷冻肉类产品可能传播新冠病毒,进口猪肉订单大面积取消,疫情没有控制之前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进口。五、能繁母猪数量大减,仔猪供给有限,价格明显上涨,同比接近翻倍,一些养殖户担心踏不准周期,遭遇市场风险。还有一小部分农户可能对政策的可持续性存在疑虑,害怕生猪产能恢复后,养殖政策再度收紧。由于非瘟,疫情,政策,农村散养户退出等影响,生猪的库存量不会很快的恢复,还是很难达到供求的平衡状态,更多时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产需格局持续产不足需,猪价都将处在高位,养猪大有可为,尤其对那些打算使用像智能养猪生产管理系统想要进入养猪行业或者打算扩大产能的养殖户来说,实现了智能喂养,减少工作人员,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利润空间,今年进入养猪行业将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合同

2020年我国生猪产业数据分析报告!

核心观点1. 从价格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受饲料成本支撑、猪肉消费需求回升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跌幅有限,最近两周(2020年11月30日~12月13日),全国生猪、猪肉、仔猪平均价格均呈再次上涨态势,刚刚下跌不久的猪肉价格在很多省域开始拐头上扬。2020年第50周(即:12月7日—12月13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33.37元/公斤,环比上涨1.7%,较2019年同期下降1.0%。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42.51元/公斤,环比上涨2.0%,较2019年同期下降1.6%。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也自2020年9月6日的108.55元/公斤首降以来,连续跌至11月25日的80.64元/公斤后,再次迎来了上涨,12月9日已涨至81.57元/公斤。2. 从外贸数据来看:2020年3~9月中国猪肉及猪杂碎进口数量、金额较2019年增幅均在60%以上。目前已累计进口猪肉及猪杂碎432万吨,较2019年高出93.5%;价值7783971万元,较2019年高出165.4%。其中3~4月受前期疫情影响,进口规模突增;5~7月因为国内生猪产能尚未完全恢复,进口规模逐月增加;9月因为国庆、中秋等一系列节假日的刺激,进口规模再次季节性增加。3. 从产能看: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4个月增长,存栏超过4100万头;生猪存栏已连续10个月增长,存栏超过4亿头,生猪产能已恢复到2017年底的90%以上。11月,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超过3100万头,比年初增长94.1%。全国规模猪场比年初增加1.6万家,散养户比年初增加228万户。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2021年下半年生猪出栏有可能达到正常年份水平,生猪供应将大幅改善。全国生猪出栏已连续9个月增长,11月环比增长16%、较2019年同期增长66.1%,是2019年四季度生猪产能触底回升以来出栏最多的一个月。全球31家10万头母猪企业,中国占了10家,其中温氏120万头、正大集团80万头、牧原股份68万头、正邦集团40万头位列前10;13家主要上市猪企2020年11月生猪销量及收入也主要呈增长态势。目录第一章 价格1.1 生猪平均收购价较2019年降幅连续缩小1.2 猪肉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性1.3 仔猪平均价格仍高于2019年同期1.4 分省域:华南高、西北低第二章 外贸2.1 3~7月进口规模均在50万吨以上2.2 出口价值:活猪(种猪除外) > 猪肉 > 猪肉罐头第三章 产能3.1 猪肉产量3.1.1 全国:峰值约为5451.8万吨/年3.1.2 分省域:四川、湖南、河南年产量超300万吨3.1.3 云南:曲靖市最高3.2 生猪出栏量3.2.1 全国:年需求量约7亿头3.2.2 分省域:四川约0.5亿头居首3.2.3 云南:曲靖市、宣威市3.3 生猪存栏量3.3.1 全国:产能逐渐恢复3.3.2 分省域:四川在全国占比约13.7%3.3.3 云南:曲靖最多3.4 全球10万头母猪企业:中国占了1/33.5 主要上市猪企业:生猪销量呈增长态势前言生猪是中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生猪产业链以生猪养殖业为中心,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饮等诸多行业。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及猪肉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根据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环比数据推算,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已连续9个月增长,11月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66.1%,是2019年四季度生猪产能触底回升以来出栏最多的一个月,猪肉供给情况改善明显。图表1:2020年中国生猪存栏量月度走势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2020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超过4100万头、生猪存栏超过4亿头,生猪产能已恢复到2017年底的90%以上。11月,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超过3100万头,比年初增长94.1%。全国规模猪场比年初增加1.6万家,散养户比年初增加228万户。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2021年下半年生猪出栏有可能达到正常年份水平,生猪供应将大幅改善。从价格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生猪平均收购价与猪肉平均出厂价相差10元/公斤左右;2020年猪价首降发生在第8周(即:2月17~23日);第42周(即:10月12日~18日)生猪及猪肉价格同比环比双降,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31.89元/公斤,环比下降5.0%,较2019年同期下降10.2%。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40.90元/公斤,环比下降4.7%,较2019年同期下降9.2%。猪价连续下降3个月后, 迎来了强势反弹,特别是最新一周,反弹非常强势,一举超过下跌之前的价格,平均涨幅在2元/公斤左右。图表2:2020年中国生猪及猪肉价格走势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第50周(即:12月7日~12月13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33.37元/公斤,环比上涨1.7%,较2019年同期下降1.0%。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42.51元/公斤,环比上涨2.0%,较2019年同期下降1.6%。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也自2020年9月6日的108.55元/公斤首降以来,连续跌至11月25日的80.64元/公斤后,再次迎来了上涨。12月2日已上涨至80.71元/公斤,涨幅虽仅为0.1%,但仍较2019年同期高出6.6%;12月9日再次上涨至81.57元/公斤,涨幅约为1.1%,较2019年同期高出8%目前来看,随着前期新增产能陆续释放,生猪生产恢复成效超出预期。一大批高水平的规模猪场快速崛起,预计2020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能够达到57%左右,比2019年提升4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常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生猪期货也将于2021年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自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中国政府网、海关总署、商务部采集积累的:生猪产业价格、外贸、产能以及主要上市企业数据,为想要了解或投资生猪产业的农业从业者、企业及机构提供参考。第一章 价格2020年11月30~12月13日连续两周,全国生猪、猪肉、仔猪平均价格再次呈上涨态势。1.1 生猪平均收购价较2019年降幅连续缩小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0年第7周(即:2月10~2月16日)以前,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均呈持续上涨态势,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涨至38.86元/公斤,较2019年高出205.5%。图表3: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走势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2020年第8周(即:2月17~23日)猪价首降;第42周(即:10月12日~18日)生猪及猪肉价格同比环比双降,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31.89元/公斤,环比下降5.0%,较2019年同期下降10.2%;第45周与2019年相比跌幅最大,达20.5%;此后的几个周生猪平均收购价连续下跌,而后又波动上升至11月30日~12月6日的32.81元/公斤、12月7日~12月13日33.37元/公斤,与2019年的差距则逐渐缩小至1%。1.2 猪肉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性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0年全国猪肉平均出厂价格均较生猪平均收购价格高出10元/公斤左右;价格波动趋势也与生猪平均收购价格同步(即:2月17~23日首降;10月12日~18日同比环比双降;10月12日~至今均较2019年同期有所回落;11月30日~12月13日再次上涨)。图表4:2020年全国猪肉平均出厂价格走势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随着元旦春节消费旺季的到来,加之南方年底腊肠、腊肉制作等消费需求,未来一段时间内,猪价仍然有上涨的可能性。1.3 仔猪平均价格仍高于2019年同期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监测预警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均高于2019年;9月2日,第1次开始放缓增速达到峰值109.07元/公斤;其后至2020年11月25日,价格逐渐回落至80.64元/公斤;2020年12月2日价格升至80.71元/公斤、12月9日涨至81.57元/公斤,涨幅相对较小,但结合玉米、配合饲料、豆粕价格上涨等价格上涨趋势,也发出了价格难以下跌的信号。图表5:2020年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走势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1.4 分省域:华南高、西北低根据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定点监测数据,12月份第2周(采集日为12月9日)生猪、玉米、配合饲料价格上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32.5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3.9%,与去年同期相比(以下简称同比)下降2.5%。全国30个监测省份活猪价格上涨。图表6:2020年12月16日全国各省域生猪价格对比图(单位:元/公斤)(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华南地区活猪平均价格较高,为33.41元/公斤;西北地区较低,为31.14元/公斤。全国猪肉平均价格48.8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3.3%,同比下降4.6%。北京、山东、河北、安徽、天津等29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青海价格下降。华南地区猪肉平均价格较高,为50.67元/公斤;东北地区较低,为45.43元/公斤。全国仔猪平均价格81.5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1%,同比上涨8.0%。新疆、海南、河北、黑龙江、山东等22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吉林、上海、湖南、青海、贵州等6个省份价格下降,天津价格持平。第二章 外贸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3~9月中国猪肉及猪杂碎进口数量、金额较2019年增幅均在60%以上。目前已累计进口猪肉及猪杂碎432万吨,较2019年高出93.5%;价值7783971万元,较2019年高出165.4%。2.1 3~7月进口规模均在50万吨以上2020年1~9月,中国猪肉及猪杂碎进口金额基本与进口量同步变化,说明进口金额差异不大。其中3~4月进口规模突增主要是受疫情影响,1、2月份基本没有大规模进口;5~7月进口规模逐月增加主要是因为国内生猪产能尚未完全恢复;9月规模再次季节性增加主要是因为国庆、中秋等一系列节假日的刺激。图表7:2020年中国猪肉及猪杂碎进口规模走势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2.2 出口价值:活猪(种猪除外) > 猪肉 > 猪肉罐头2014~2019年,中国涉猪商品主要以:活猪(种猪除外)、猪肉、猪肉罐头3种形式活跃于出口市场。除猪肉罐头在2018年创下出口数量及金额新高外,其余涉猪商品出口规模均逐年减少。从出口价值来看:活猪(种猪除外) > 猪肉 > 猪肉罐头。以2019年为例:1~12月累计出口活猪(种猪除外) 95万头,价值273609万元;出口猪肉26860吨,价值98975万元;出口猪肉罐头29013吨,价值63358万元。图表8:2014~2019年中国涉猪商品出口价值分布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第三章 产能2020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超过4100万头、生猪存栏超过4亿头,生猪产能已恢复到2017年底的90%以上。2019年底,从猪肉产量来看:四川、湖南、河南、云南等省域规模较大;从生猪出栏量来看:四川、湖北、江西相对较高;从存栏量来看: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相对较多;从母猪数量来看:史密斯菲尔食品公司(美国)、温氏、正大集团、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优势比较明显图表9:生猪产业产能热点词云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3.1 猪肉产量3.1.1 全国:峰值约为5451.8万吨/年2012~2019年以来,全国猪肉产量有增有减,整体处于波动减少态势。2014到2016年中国猪肉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的减少。图表10:全国猪肉产量年度走势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近5年来的最高产量为2017年底的5451.8万吨;2018年回落至5403.7万吨,减幅约-0.9%;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及各地盲目拆建的影响,猪肉产量大幅下降至4255万吨,降幅高达21.3%。3.1.2 分省域:四川、湖南、河南年产量超300万吨2019年底,四川省猪肉产量达353.4万吨,在全国排名第1;湖南以348.5万吨排名第2,河南以344.4万吨排名第3;其余省域均不到300万吨;一线城市上海、北京自产规模不到10万吨;宁夏、青海、西藏等以牛羊为优势的省域自产规模也不到10万吨。图表11:2019年底全国各省域猪肉产量排名(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3.1.3 云南:曲靖市最高2019年底,云南省猪肉产量达254.7万吨,在全国排名第4。在云南省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中,曲靖市以74.4142万吨的产量遥遥领先其它省域。图表12:2019年底云南省各州市猪肉产量排名(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细化到县域,统计口径相对一致的2010年底云南省各县域猪肉产量数据显示:猪肉产量最多的前6个县域均来自曲靖市。具体数据依次是:宣威市357005吨、会泽县188001吨、陆良县136955吨、富源县128376吨、罗平县106083吨、麒麟区99605吨。第7名则是红河州的建水县96254吨;第8名依旧是来自曲靖市的沾益县94339吨;第9名是来自保山市的隆阳区83451吨;第10名还是曲靖市的师宗县76753吨;第11名则是昭通市的镇雄76716吨。产量较少(不到3000吨)的县域主要为:普洱市的西盟县2155吨,昆明市的盘龙区2137吨、呈贡206吨,迪庆州的德钦县1526吨,怒江州的贡山县1377吨。图表13:2010年底云南省各县域猪肉产量排名(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3.2 生猪出栏量3.2.1 全国:年需求量约7亿头2012~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基本随猪肉产量同步波动,整体呈减少趋势。2018年以前全国生猪出栏量均在7亿头以上,结合猪肉进口规模数据,推测全国生猪年需求量约7亿头左右。图表14:全国生猪出栏量年度走势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3.2.2 分省域:四川约0.5亿头居首分省域来看:2019年底生猪出栏量最高的省域依旧是四川省,规模达4852.6万头(约0.5亿头),其次是云南省3850.51万头,然后是湖北省3189.24万头。图表15:2019年底全国各省域生猪出栏量排名(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3.2.3 云南:曲靖市、宣威市从2010年底云南省16个州市生猪出栏量排名推测:2019年云南省生猪出栏量依旧主要来自曲靖市,然后是红河州。图表16:2010年底云南省各州市生猪出栏量排名(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从2010年底云南省129个县域生猪出栏量分布来看:云南省生猪出栏量最高的县域主要为曲靖市下辖的宣威市、会泽县、陆良县、富源县、罗平县,2010年出栏量便已分别达19.0121万头、187.0003万头、136.4576万头、135.9989万头、110.3472,5个县域占比合计达18.66%,第6名开始才是曲靖市以外的县域,说明曲靖市生猪产业在云南规模化程度相对较高。图表17:2010年底云南省各县域生猪出栏量排名(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3.3 生猪存栏量3.3.1 全国:产能逐渐恢复2012到2018年中国生猪存栏量的持续下降,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的减少,2019年减幅高至27.5%,主要是因为非洲猪瘟及各地盲目拆建的影响。2020年,随着全国规模猪场、散养户的增加,新增产能陆续释放,截至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4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已连续10个月增长。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超过4100万头、生猪存栏超过4亿头,生猪产能已恢复到2017年底的90%以上。11月,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超过3100万头,比年初增长94.1%。图表18:中国生猪存栏量年度走势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3.3.2 分省域:四川在全国占比约13.7%2019年底,中国猪肉产量、生猪出栏量、生猪存栏量最多的均为四川,其中存栏量规模约为4258.47万头,在全国占比达13.7%;湖南以3822万头排第2,占比约12.3%;湖北2521.8万头排第3,占比约8.1%;云南省2342.4849万头,占比约7.5%。图表19:2019年中国各省域生猪存栏量对比图(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3.3.3 云南:曲靖最多剖析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域的数据,生猪存栏量最多的依旧是曲靖市,然后依次是:曲靖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昭通市、保山市、临沧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普洱市、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玉溪市、丽江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图表20:2010年底云南省各州市生猪存栏量排名(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细化到县域,2010年生猪存栏量排名前10的县域依次是:曲靖市下辖的宣威市187.27万头,曲靖市下辖的会泽县116.41万头,曲靖市下辖的富源县79.79万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下辖的广南县78.90万头,保山市下辖的隆阳区77.48万头,曲靖市下辖的罗平县71.10万头,曲靖市下辖的陆良县69.82万头,保山市下辖的昌宁县66.82万头,昭通市下辖的镇雄县64.17万头,保山市下辖的腾冲县59.95万头。图表21:2010年底云南省各县域生猪存栏量排名(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3.4 全球10万头母猪企业:中国占了1/32019全球养猪企业实力榜数据显示:全球31家10万头母猪企业,中国占了10家,其中4家位列前10。从全球来看,2019年母猪数量最多的是美国的史密斯菲尔食品公司124.10万头;然后是中国的温氏120万头、正大集团80万头、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8万头,分别位列全球2~4名;第5名是美国的胜利食品48.72万头;第6名是中国的正邦集团40.00万头;第7名是巴西的BRF 40.00万头;第8名是美国的Seaboard Foods34.00万头;第9名是法国的科普利信25.10万头;第10、11名依次是美国的派斯通体系25.10万头、Lowa Select Farms24.25万头。图表22:2019全球养猪企业实力榜(母猪数量排名)(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从中国来看,上榜“2019全球养猪企业实力榜”的10家企业母猪数量依次是:温氏120万头、正大集团80万头、牧原股份68万头、正邦集团40万头、天邦股份20万头、雏鹰农牧20万头、中粮集团18万头、新希望集团16万头、襄大集团10.5万头、扬翔集团10万头。图表23:中国10万头母猪企业规模排名(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3.5 主要上市猪企业:生猪销量呈增长态势2020年11月,由于2020年生猪产能释放,中国13家上市猪企生猪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较大。其中正邦科技2020年11月销售生猪105.52万头(其中仔猪12.40万头,商品猪93.12万头),环比下降14.73%,同比增长197.03%;销售收入38.30亿元,环比下降13.23%,同比增长266.88%。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28.65元/公斤,较上月下降5.23%;均重139.55公斤/头,较上月增长0.38%。2020年1-11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821.76万头,同比上升59.08%;累计销售收入309.51亿元,同比增长224.83%。图表24:2020年11月中国主要上市猪企生猪销量排名及增幅(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从2020年11月生猪销量排名来看,牧原股份207.6万头居首,新希望138.52万头居其次,正邦科技105.52万头排名第3。明细动态可参考链接:主要上市猪企11月销售数据。

失而不忧

浅析未来养猪行业市场趋势与发展

浅析未来养猪行业市场趋势一、未来趋势分析1、生猪市场规律如上图所示:K线走势呈现出来非常明显,波峰与波谷极具规律性。虽然有明显的低谷时期,但是风险较小。红色盈利区域约占90%,说明90%以上的区间时期我们的猪业市场都是处于盈利状态。过度周期短,处在绿色状态下的时间过程在周期过程中只占不足5%。所以生猪价格排除非正常情况也会上涨的必然趋势。仔猪、母猪价格也具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性,尤其现在正处在与波谷时期,如果现阶段低价买进母猪及仔猪,通过阶段饲养既可坐收市场红利。2、疫情与猪肉需求自去年8月国内首例疫情出现及目前发展态势推测,短时间恐难以根除。 过度屠宰导致市场出现的需求漏洞急需填补。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据《2017国人猪肉消费趋势报告》及某数据调研数据数据所示。2014~2017年人均猪肉消费量都处在于40千克左右。而自去年8月疫情开始就已扑杀约1000万头猪。直至现在产量持续下降,需被迫从其他国家加大进口填补供应缺口。就3月4日至9日短短6天进口数量就高达2.4万吨3、养猪行业的发展(一)养猪方式面临改革:针对目前国内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推动,传统养猪户方式肯定面临淘汰,当然好的一些技术会被遗留持续传播,目前的信息智能化,减轻劳动力、降低成本、提高猪场的生产成绩和食品安全(二)环保方面:进几年环保在养殖业中大力整治,且力度非常大,环保是从一些源头开始治理,而环保对于养殖业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养猪行业规范化饲养,养殖户要尽量做到排放合格,卫生达标,做好养猪场规范化 (三)散户退出:目前有不少散户退出农村,人均收入增高,散户发展局限性非常大,且饲养周期长、投资比较大,如果规模化饲养投资更大,所以这一点也会促使未来养猪行业会越来越正规化、规模化。(四)中美差异化对比:饲料占半壁江山,中美成本差异主要在饲料和人工方面。养殖成本主要包括饲料、人工、机器厂房、防疫、水电等,其中饲料成本占比达50%以上。中美完全养殖成本分别为13元/公斤和9元/公斤左右,中国饲料、人工成本均接近美国的2倍。二、国家政策影响李克强总理于8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会议确定了五项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猪肉供应会议确定:一、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二、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三、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四、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五、保障猪肉供应。增加地方猪肉储备。各地要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来源:中国政府网、直播大厅瑞昂科技认为:中国生猪养殖在全球占总养殖量56.6%。2017年,中国生猪饲养产值接近1.3万亿,占国内畜禽(猪牛羊禽)饲养总产值比重约56.5%,预估到2020年总产值约1.5万亿。现国内的生猪市场正在进行持续高温回暖,只要做好疫情防治,运用先进的智能信息化的设备就能做到与国际接轨,合理高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如:通过智能液态饲喂系统的使用能有效降低饲料的投放(合理节约)、通过系统智能投放能有效降低多余劳动力的使用,通过饲料、人工成本的降低,又恰逢生猪市场的积极回暖,所以在此综合情况下最佳的出手时机已然出现,正所谓:大市所趋大有可为!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收集

稽于圣人

2020年中国生猪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的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以及各种粮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务工、生活,致使从事养殖业的农户数量大幅减少,导致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规模化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对生猪养殖行业的环保要求越发严格,中小散户退出生猪养殖,加上生猪价格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的影响,全国生猪出栏量略有下降。2019年,受环保政策、规模化养殖趋势、“非洲猪瘟”等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生猪出栏量出现较大幅度减少,同比下降21.57%。2020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对我国生猪供给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目前,中国疫情已经得到控制,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2020年下半年,我国生猪市场供需将恢复正常,预测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量为68400万头。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对生猪养殖的环保要求越发严格,中小散户退出生猪养殖,加上生猪价格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的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已由2012年年末的48030万头减至2019年年末的31041万头。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2120万头,较去年四季度末增长3.5%。预测2020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1995万头。进口方面,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年-2019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分别为121.68万吨、119.28万吨和199.42万吨,占全国猪肉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28%、2.21%和4.69%,占比较小。2019年国内猪肉供给不足,进口量有所增加。2019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为199.42万吨。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1)规模化生态养殖成为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但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等机会成本的增加以及环保监管等因素的影响,散养户退出明显,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的程度正在明显提升。目前一些大型的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养殖模式的企业已经将合作养殖户的标准提高到5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将是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趋势。(2)生猪标准化养殖和精细化饲养趋势我国生猪中小规模养殖户受规模的影响和资金、人员的限制,生产和管理还属于粗放式经营,科学饲养的意识淡薄,精细化管理水平严重滞后。2010年以来,农业部先后颁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旨在推进生猪及其他畜禽的标准化养殖,并且每年都会评选一批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生猪养殖的标准化也促进了养殖的精细化,目前标准化的养殖场基本都做到了对猪舍的精细设计,做到了各疫病防控环节的精细把控及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养殖标准化和精细化要求将是生猪养殖行业未来发展的必要趋势。(3)向养殖居宰加工一体化方向发展,冷鲜肉及深加工肉制品供给将加大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未来生猪的跨省调运可能受到严格管控,猪肉市场的格局可能发生较大改变。由于我国北方生猪产区的本地消费能力有限,生猪跨省调运受到严格管控,将迫使大型养殖企业加大猪肉制品深加工的投资和布局。未来东北、河南等北方主要生猪产区的屠宰加工能力将明显提升,以满足“调猪向调肉”转变的政策需求。同时,随着“调猪向调肉”政策的执行,猪肉消费者对热鲜肉的偏好可能受到影响,大型养殖企业将增加冷鲜肉及深加工肉制品的市场供给。(4)食品安全日益受重视,促进高端猪肉品牌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以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是引发猪肉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散养情况下,政府监管部门无法对散养户进行全面监管,猪肉质量和安全无法保证,这种情形客观上促进了国内高端猪肉品牌的发展。对于规模养殖企业来说,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极高,规模养殖企业将食品安全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具备更高的养殖和育种水平,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出肉质和口感更好的肉猪,同时养殖成本也因为规模化的优势而更低。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闻诗

关于定远猪保种及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2018年以来的非洲猪瘟毁灭性疫情,给全国养猪业带来沉重打击,滁州市老科协专家组组长胡成功非常关心定远养殖业情况,于2020年10月14日和15日,率队来定远调研,县老科协专家组成员陪同。走访了大桥镇温氏集团、池河安康农牧公司、桑涧民之源鹅业、范岗的县种畜场、西卅店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蒋集镇龙德生态养殖公司,15日下午在县政府8楼东会议室开展座谈交流,被邀请的企业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都作了交流发言,为定远养殖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定远县委县政府对养殖业的发展有思路、有规划,有组织、有投入,有技术合作协议、有实施方案,定远的养殖业将开启快速发展的新篇章。胡老是最早参加“定远猪”选育工作的,是“定远猪”发展的首推者,为感谢他的重托,县老科协专家组就“定远猪”保种与开发事宜走访调研了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养殖企业, 田广友,谢发青 等养殖大户、安徽农业大学及安徽省农科院多年研究“定远猪”的专家及社会上一些知情热心人士,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座谈,现报告如下:一、定远具有良好的种质资源和优势。“定远猪”是享誉全国的地方猪种,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已成为定远县特色养殖业的一张名片,受到全行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被国家列为首批重点保护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安徽省几个地方猪种中品质最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定远猪”与外来良种杂交优势突出,被专家公认是生产优质商品猪的理想杂交母本。定远县自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即广泛开展二元和三元杂交利用,积极探索既符合定远实际,又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养猪业发展之路。1987年定远县被列为国家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多次获安徽省“畜牧进位工程”先进县和“畜牧富民工程”先进县称号,1996年以来一直跻身“安徽畜牧业十强县”行列。2010-2011连续两年度荣获全省生猪调出第一大县,其影响力,经久未衰。“定远猪”是在长期散养、或放牧与圈养相结合的艰苦环境下选育而成,具有健壮、耐粗饲、抗逆性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特点,猪肉中所含的19种氨基酸中有18种含量均高于外三元猪肉,含钙量高于其它猪种肉类119%,具有高钙低脂、肉质鲜嫩、风味独特等特性,是典型的肉脂型猪种。以“定远猪”为母本的二元杂交组合,保持了“定远猪”的肉质风味特点;三元杂交组合,不但生长速度较快,饲养周期短,而且瘦肉率较高,肉质好。而目前市场的“洋三元”杂交猪,瘦肉多、肉质较差、色淡、肌纤维较粗、肌间脂肪少,过高的瘦肉率与过快的生长速度会导致猪肉品质的下降,口味远不如地方猪种。2017年春节前夕,安康公司田广友曾带着正宗的定远黑猪肉到上海,与河南、山东及陈生的土猪一号猪肉烧出来比较,举行了小型的不记名品尝会,结果大家一致反应“定远猪”肉好吃,肉质、口感、香味好皆优于其他猪肉。定远是农业大县,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农民素有养猪的传统和习惯,区位上近入南京、合肥都市圈,远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开发“定远猪”前景广阔。二、“定远猪”研发成果急待转化应用。早在1975年,“定远猪提纯选优”被省科委列为“六五”重点攻关项目,经过近十年的选育,于1985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围绕“定远猪”良种繁育、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及研发平台建设,国家和省市各部门都给予了大量支持,定远县先后列入农业部丰收计划、国家瘦肉型猪商品生产基地、国家级黄淮海黑猪(淮猪)保种场。2006年以后,又承担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安徽省科技攻关、发酵床养殖国际合作、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皖江生猪产业研究院及滁州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取得多项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培育出4个新品系。一是与安徽省农科院合作,在“杜×长×定”三元杂交的基础上,用“定远猪”选育出专门化母系(即 H 系),用引进品种选育出 2 个专门化父系(即 L 系和 D 系),杂交配套选育出优质瘦肉猪—“淮猪02号配套系”,2006 年 6 月通过新品种(品系)审定,填补了安徽省猪配套系育种的空白,成为地方猪种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创新范例,该配套系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繁育性能好,适应性强,肉质优良,无PSE 和 DFD 肉。二是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培育出2个优质高产专门化新品系D1系、D2系和“定远猪”抗逆DYK1品系,既保持了地方猪种的高繁殖力和优良肉质,又大大提高了生长速度、胴体瘦肉率和抗逆能力。“定远猪”的研究成果荣获过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多项滁州市科技进步奖。养殖企业中获得1个省级(康华)和2个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安康、亲情),2个市级农业科技型企业认定。康华公司于2011年曾牵头全省21家企业事业单位组建了“安徽省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定远又建成了2个研发平台,“皖江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吴常信院士工作站。目前已拥有《定远猪》品种标准(DB34∕T 1393-2011)和“定远猪”种猪饲养技术规程(DB34/T1128-2010)2个省地方标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具有健全的生猪生产技术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条件成熟,急待产业化开发利用。三、“定远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政府在“定远猪”产业发展上支持不够。主要是县政府重视不够,没有把“定远猪”列入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中,没有在人力、物力、财力、政策上给予足够支持。特别是保种资金严重不足,许多计划只停留在口头上,让我们一次次失去了发展机遇,至今产业没有做大。另外,县委对于畜牧局主要领导的安排上,多次易人,一个人一个政策,工作没有连续性,造成保种工作上的严重失误。事实证明,一个产业的发展,一个地方品牌的打造,需要几届政府连续引导和推动,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行,如寿光蔬菜、长丰草莓等,都是长期发展和积淀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品种资源保护不力。县种畜场的省级品种资源证曾因2年未参与重审而被取消;保种证过期2年也不去国家备案。种猪家系,曾因每位到任领导的喜好不同而一次次淘汰减少,因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不够而致毁灭。“定远猪”种猪最高时有12个家系,种公猪60头,核心母猪群300多头,后备母猪高峰时达4000多头。2017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家吴常信院士亲临永祥保种场,当时就说,这些种猪场抓紧搬走,而且只允许小猪仔入新猪场,可是没落实。非洲猪瘟来临前种猪场还有28头种公猪,8个家系和种母猪核心群,短短几个月遭受灭顶之灾。这里面有天灾更有人祸;县保种场多次易地新建、更名不断,多年在一线从事“定远猪”保种的技术人员靠边站,用人不当、管理不善,国家每年给的专项保种费挪作他用。如果这次种系复建搞不好,“定远猪”将不复存在,就会被淮系“霍寿猪”取代。三是缺少龙头企业和深加工。目前养殖“定远猪”的主要是一些闲散的农户,上规模的只有安康和亲情等少数几家,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定远黑猪生长速度较外三元猪慢,超过90公斤以上的猪,日增长速度慢,喂养方式不当容易长肥膘,在市场上不受消费者欢迎,造成“定远猪”养殖成本高,养殖户越来越少。目前定远黑猪大多是以活猪外销或屠宰后销售鲜肉,缺乏精深加工,附加值不高,致使这个特色产业没有发展壮大,形成优势产业。四是“定远猪”缺少品牌打造。市场的开拓,离不开品牌的打造,“定远猪”有特色没品牌,养殖效益低下,挫伤了农民养殖积极性。而品牌创立不是农民一家一户能做得了的。分散的养殖户、现有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微企业单打独斗,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稍微的波动可能就会翻不了身。而目前全县招引的几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又不养“定远猪”。因此,“定远猪”前期市场开拓和品牌打造必须要政府推动和引导支持。四、 “定远猪”市场开拓的意见和建议(一)家系复建和扩繁是重中之重。据悉,农业部和省畜牧部门高度重视,“定远猪”家系复建是当务之急,不容忽视。本次定远猪家系复建,应该吸取过去保种中的经验和教训,应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依法参与保种事业,形成以公益性保护为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机制。政府要加大人、财、物投入,配备专业队伍、专项资金;所涉物资及时到位,并责任到人。一是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成立“定远猪”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老科技协专家组长任副组长,农村局、财政、供销、商务、市管、科技、老科协等单位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畜牧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定远黑猪种质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事务,配备专门办公室和工作经费。二是成立一支专业队伍。充分发挥我县畜牧兽医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借助高校院所人才优势,成立一支“定远猪”繁育保种研发团队,一支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团队,一支产品开发营销团队。目前县城投公司已介入,“定远猪”保种场已建成,定远黑猪种质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已成立,肩负开发重任,最主要的是要配备强有力的班子和专业队伍。三是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猪的保种及开发工作,组织确定、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分工到人,重在监管。实行责任合同制、考核评估制、监管常态化。国有保种企业与县政府签订责任状,开展效能督查,加强监管。(二)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本县企业研发能力有限,必须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技术保障体系。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DNA检测技术,选育过程中的分子标记技术等,鉴定亲缘关系,挖掘定远猪特色优良性状的相关功能基因,对“定远猪”进行提纯复壮,提高猪种纯度,加快选育进程。同时集成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采取基地或大企业示范,农户和各扶贫猪场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的技术支撑作用和县畜牧兽医局的技术推广力量,形成育繁推并进,产加销一体化运营,促进定远猪产业快速发展。(三)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1、 加大家系复建和扩繁投入。一是建设好种猪场。目前县城投公司已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定远猪保种场,下一步要完善配套设施,选人用人,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和奖惩办法,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猪种提纯复壮。二是必须配套建设一个扩繁场,确保母猪和仔猪的供应。2、 整合资金集中力量。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近年来我县各乡镇村建设了许多扶贫猪场,可以把这些场承包给有养殖经验的农户使用,在物资、技术、市场等方面予以指导帮扶。二是积极争取上级农业、科技、环保等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利用好正在实施的中央投资3700万元“定远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规划设计先行,做好养猪粪污处理。3、 出台扶持政策。用足用活国家支持养殖业的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对养殖业用地放宽放活,减化手续。制定《定远猪保种和开发利用实施意见》,出台《定远县扶持养殖业发展用地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落实国家对养殖户的贷款贴息、用地保障、提高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额、生猪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相关部门要把工作做实做细。4、 扶持农户养殖。一是允许农民适度规模分散养殖。国务院最新规定,养殖用地审批权下放到乡镇,各乡镇可以作好规划布局,对于有养殖意愿的农民或大户多支持帮扶,还农户自主养殖权。农民有养殖的积极性和优势,农家的猪肉生态健康美味,更受消费者欢迎。二是予农户养殖补助。“定远猪”养殖周期长,同样重量,纯种猪比杂二代要多养殖3-4月时间,纯种比杂一代多2-3月时间,因此对养殖“定远猪”的农户,前2年按种猪和商品猪每头给予适当补贴,激励农民养殖。(四)深加工企业带动。养猪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生猪滞销时,猪价走低,就会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要稳定市场,必须发展深加工,以优化猪肉产品供应结构。我县在规范运营现有屠宰厂的前提下,把原雨润盘活,新上几条猪肉深加工生产线,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减少了市场风险,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五)加强品牌创建。“定远猪”名声远扬,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注册成功,而要打造出消费者的心中的品牌,还得有政府推动。县政府可以与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简称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合作,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造和提升“定远猪”价值, 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六)开拓市场,多渠道促销。以定远黑猪种质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牵头,以公司+基地(养殖大户)+农户的形式,帮助养殖户拓展市场。扶持企业在合肥、南京、上海等地设立定远猪肉产品销售点,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生猪标识及肉产品可追溯,让消费者吃到正宗美味的定远猪肉。首先在定远本地的菜市和超市设立固定摊位,对“定远猪”肉,按质定价,只要肉质好,一定有回头客。市场拓展初期,政府可以在对定点销售者给予适当补贴,也可以举办几次“定远猪”肉产品的发布会或促销会,每次屠宰10-20头正宗定远黑猪,分割、做成小包装和烹饪成熟食,让消费者体验、品鉴。让全县的乡镇食堂和大小酒店都用上定远猪肉。还可以采用电商销售、直播带货、手机微信端营销等方式,把肉类分割品和深加工产品线上销售和线下体验,发挥电商的爆发式营销作用,拓展销售渠道。“定远猪”保种与开发,不仅是对我国生猪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也是促进我县生猪产业优化升级、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老科协建议,把“定远猪”保种与开发利用列入政府农业工作的重点,县老科协也将利用技术、人才、经验等优势,为之献计献策,发挥余热。 定远县老科协2020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