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学长精心收集,非常全面帝王之功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学长精心收集,非常全面

刚准备考研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该选择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呢?对此很多同学其实都不了解,当初学长其实也不怎么了解,只是以前我的学长学姐都报的是学硕,因此我也选择了学硕,直到这两天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关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系统了解一下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可以硕士学长的吐血收集,非常全面,大家可以收藏起来以后说不定还能用到哦。第一个差别:培养目标不一样学术型硕士目的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理论人才,而专业型硕士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实际操作型人才。那具体是怎样的呢?首先和大家讲一讲学术型人才培养吧!学术型硕士读研时间一般为三年,在研一期间基本上都是在上课,需要把你三年的课程基本上全部上完,所以课有多少你可想而知。而且一起上课的人基本上都得hi几个或者十几个,所以逃课很困难。早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正在读研的学姐发的朋友圈,她说上了一天的课了下午就半个小时时间吃饭,晚上还得继续上课。可见,研一的时候课程是有多么的繁忙。研二的时候主要是做项目做实验,说白了就是给导师打工,对于文科类专业可能没什么实验,但是自己也要专研课题。对于理学类专业那就实验非常多,因为导师会承接很多大项目,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而招来的研究生就是用来帮助导师完成这些大项目的。除此之外学长还想和大家说的是,如果你是读的理科,那么因为老师接的项目大,科研经费比较多,那么导师大多数情况下每个月都会给你一些补助哦!但是对于文科类专业,因为老师科研经费比较少,所以这项福利可能会比理科差那么一些。到了研三上学期的时候,大家就要开始写开题报告了,列出自己毕业论文的提纲,然后就开始跑实验室,泡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写论文,写好论文交给老师修改,一般来说刚开始一两次都不会通过的,经过反复修改后才能合格。在研三的下学期会组织一次毕业答辩,和本科差不多,只是比较严格要求更高。很多人会担心自己因为论文写不好会不会毕不了业,这个完全可以放心,读研和读大学都是一样的,都是严进宽出,只要你不是非常得罪老师,老师都不会为难你的。而对于专业型硕士基本都是两年或者两年半,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校是三年。在第一年其实和学术型研究生是一样的,就是每天上课,而且你会发现同一个专业上的课都是一样的。但是到了第二年,专业型硕士会去企业实习,并且在企业会有另一个校外指导导师,在企业主要就是让大家多学习一些实际性操作,成为该方面的专业型人才。第二个差别:考试难度有差别一般来说呢,考专业型硕士的难度会比考学术型硕士的难度要低,但是有少数专业是专业型硕士反而更难,就比如说医学专业,反正就是竞争很激烈。学长查到了2014年的数据,大家看到数据应该会很明白。中国2014年考研人数是172万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68万,也就是近40%的人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余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学占60%。而那年考研录取比例约为3:1,录取的研究生总共是57万左右,专业硕士录取比例接近50%。也就是说,加入现在有100人考研,其中有60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0人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最后总共录取33人,学术型录取17个,专业型录取16个。通过这些数据,大家应该能够看明白那个录取率高了吧?第三个差别:考试科目不一样这一点学弟学妹们都应该注意一下,一定要到你报考学校的官网查清楚你考的是哪一门。大多数专业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中政治和专业课考试都是相同的。但是对于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差别其实有点大。一般来说,学术型考试的英语考的基本上是英语一,但是专业型考试考的英语基本为英语二,但是这也不是绝对啊,最后还需要参考你们报考学校的官网。数学有些也有不同,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大家要注意了,因为虽然同为数学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大家复习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去复习。有一种考试心态是很忌讳的:我把全部的都学会,管它考什么。这种心态最后只有失败,当然你特别牛除外。第四个差别:学费不同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学费大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一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较多,很多学校都是全面覆盖,也就是说所有学生都会有奖学金,只是有的多有的少,一般奖学金就够你一年的学费了,平常生活费也有补助,基本不需要父母出钱。但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比较高,大约为12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也比较少,所以想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们还是得准备一些钱哦!第五个差别:学位证不一样如果你读的是专业硕士是全日制得专业硕士,毕业的时候和学术型硕士一样,都是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如果你读的是在职专业硕士,那确实只有单证。另外,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得毕业证和学位证都一样吗?答案是,毕业证是一样的,学位证不一样。具体差别在于学术型硕士的学位证会细到你所报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学科门类名称,而你如果报考的是专业硕士,你的学位证将会细到你所报考专业硕士的专业硕士名称!看着很绕,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是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专业型硕士则会授予“会计硕士学位”。第六个差别:考博士不一样中国的博士生招生实际也分为两种: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型博士。只不过专业型博士在国内没发展那么快,专业硕士现在是39种,专业博士现在是10种都不到。也就是说想读博的最好读学术型硕士!

天其运乎

研究生也分两年制与三年制,区别还真不小,学费高低是其中之一

在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考研,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历,也可以让学生继续深造下去,但不管是哪种想法,考研的路上永远有人在前进。如今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困难,有小部分的人选择降低自己的标准来进行找工作,而大部分的人都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在就业机会的选择。但研究生也是有两年制与三年制的,对于研究生不了解的人会产生疑问,两年与三年有什么区别吗?但对研究生有过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里面的区别还真不小。研究生“两年制”与“三年制”的区别?区别一:考试难度不一样两年制的研究生与三年制的研究生在考试上存在着难易程度的区别,相对于两年制而言,三年制的考试难度更大一些,这从历年来的考研情况就能看出来。它俩的研究生类型也不一样,两年制属于专业型,而三年制属于学术型,虽然同为硕士,但还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学术型的研究生要比专业型的研究生更为优势,这里从学习的时长就能看出来。区别二:考博士机会不同众所周知考博士是没有门槛的,专业型的研究生与学术型的研究生都可以参加,但作为导师,他们更倾向于学术型的研究生,不仅是从能力上而言,学术型更为突出一些,在专研上,学术型也非常有耐心。如果有打算考博士的考生,选择三年制要比两年制的优势要突出,成功考上的几率也会更加大一些。区别三:培养方向不同在培养方面上来说,学术型的研究生更专注于理论知识,像一些书籍、文献等等方面,实践也会有但不如专业型。专业型的研究生在实践活动方面是非常多的,虽然也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与学习,但更多的还是实践。区别四:学费方面有差别当然,这两种类型最主要的还是学费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虽然专业型的研究生在学制上少了一年,但学费却比学术型要贵一些,因为专业型更注重实践活动,一般学术型学费一年在8000元左右。专业型则会超过8000元,更会因为不同专业的差别,学费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两年制”与“三年制”的研究生,含金量一样吗?首先明确一点,不管谁两年制还是三年制的研究生,在学历上都是硕士学位,所以在学位看来,二者之间的含金量相差无几。在社会上,两者之间的认可度是不一样的,一般的用人单位都比较倾向于学术型研究生,对学术型的研究生认可度也非常高。但因为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专业型的研究生进入到社会,也同样被用人单位看重,所以在社会的角度上来看,它俩之间也不差多少。考研党还有一个月时间就要笔试了,这几点对考研有帮助考试的相关内容。在参加考试之前,最先了解的应该就是考试的相关内容,每个学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明确报考院校。在考试前就要明确打算报考的学校,是选择本校研究生还是外校,是转专业还是原来的专业,有不明白的可以问问已经成功上岸的研究生,听听他们的意见,这对于想要考研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准备好材料。这个材料不仅是复习要用到的资料,还有在初试与复试中需要带的文件,例如身份证原件等等,这些都需要考生提前准备好,不要到临考试前一天才准备。提升考试成绩。在考试前最主要的还是要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例如多做真题、多背范文、掌握回答方法等等都是可以提升成绩的。拜访心仪的导师。当笔试结束后也不要掉以轻心,复试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复试中起主要决定的是导师,所以有一个好的印象是非常的重要,可以选择多拜访多走动,但不要拍马屁,只是让导师对你有印象。摆正自己的心态。这点也很关键,因为考研成功上岸后就开始了研究生的生活,它是一件非常漫长的事情,因为学习本身就自带枯燥的效果,不仅要耐得住性子还要忍住社会的诱惑,一定要加强对学习的自律性。【护芽妈妈心里话】不管是考研还是读研都是一件考验自己心智的事情,它也会提升学生的坚韧性,如果做事三分钟热度,很难坚持做一件事的话就会很容易半途而废。【今日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上岸之后的知识,记得评论区留言哦#加油考研人#新护芽妈妈,呵护青少年教育成长,分享实用的教育方法,带你了解最新资讯,关注我一起进步成长!

云飘飘

低效学习的5个表现,拉开你和学霸的差距!现在知道还不晚

有同学说,我每天话很长时间学习,我也很努力了,但是成绩总是没有提高,这是 为什么?你可能踩中了低效学习的坑。一,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表现:想起 哪科学哪科,同学在学什么,自己也跟着学什么。有时候觉得什么都需要学习心血来潮买一堆资料,有时却发现,那么多科目不知道学什么,出现这种表现,是因为对自身的学习没有长远的规划,所以没有方向感,经常比较盲目。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建议:给自己设立一学习目标。可以是一个大目标,比如想考哪所学校,想考多少分。然后将目标拆解比如查一下考上哪所大学需要考多少分。接下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想一想没门课大概要多少分才能达到这个目标,自己需要在各科用多少时间去学习,每个与需要掌握多少知识,每天需要学习什么内容,总之,就是从自己的总目标出发,把目标层层拆解,细化成每天(或每小时)可以完成的任务。当你有了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按照规划每天踏出一小步,日积月累就会发现,你离目标越来越近。二,只根据付出的时间和数量衡量结果表现:上课在学习,下课也在学习,晚上熬夜到深夜,每天都要做三四套题。课时考试结果依然不尽人意。分析:这种表现,表面上看真的很努力。但是,实质上是学习效率太差。高三学习任务很重,但并不代表学习时间越长越好做题越多越好。付出的时间做题的数量和结果并不总是成正比的。学习时间长往外是表面现象。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可能是,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学习方法不对导致事倍功半等。建议:可以记录一下学习时间都用在哪里,比如做题用了多少时间,思考用了多少时间,学习期间喝水吃东西,上厕所用多少时间,期间有没有玩手机,用例多长时间,多记录几次,就可以发现学习时间长而效率差的原因。 比如学习期间没有做其他事情,但是发现做题时读题目用很长时间,接下来就针对这个问题解决它,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只有精准找到问题,才能精准解决,提高效率。三,大题能做对,小题总丢分。表现:平时喜欢研究难题,偏题,怪题,容易获得成就感,考试时难题,偏题,怪题都不在话下。但是往往小题总丢分。分析: 这种表现更多出现在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身上,专研大题,难题可以获得成就感,小题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容易被轻视,然后丢了分!在高考中,基础知识是主要考察内容,而且小题所占分值很高。像数学选择填空加起来就80分,一个空就5分,大多是比较基础的考点,如果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太不值。所以先把握好基础,保证基础题不丢分,然后再把精力放到研究难题上。尤其是高考前段日子,一定要回归基础知识,考试也一定要细心。四,知识碎片化,不成体系表现:知识比较细碎,没有逻辑,不能联结,记不住。 比如在学习历史政治的时候,知识点总记不全。遇到题目,不能很快想到考察的知识点。答题总会漏掉一些点。分析:这个表现,是因为知识没有形成体系,每一门都是按照它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进行的,他就象一棵树一样,由主干和若干分支组成。如果头脑中没有一颗清晰的知识树,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东一块西一块,没有逻辑。建议: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每一门课的知识点结构画出来。定期对知识结构做补充和完善。 脑海中清除了知识结构,遇到题目时,就能快速提取到对应的知识点。并且能够青后联结,把知识都串联起来,前期把基础结构做好了,后面复习也会轻松很多。前期把基础结构做好了,后面复习也会轻松很多。五,做题不思考不总结表现 做过的错题抄到错题本上,然后再也不看。做错的题,还会反复出错。分析:这种表现,是因为做题流于表面,不思考不总结。如果只是把错题写到错题本上,那错题完全没有意义,错题本在于整理错题,并分析总结出错原因,找到原因后有针对性的练习或者复习知识点,直到把这个知识点完全消化理解。建议 正确利用错题本。把每次错题整理到错题本,然后分析出错的原因,比如知识点每掌握,审题有误,粗心大意 标注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多练习同类型题目整理到一起,比如做成一个专题,隔一段时间,翻开看一看,反复加深印象和理解。聪明的做法是先找准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看,切记,不要让学习拖垮你,你才是学习的主宰。#高中数学#

娜塔莉

该不该考研:最重要的新情况你考虑到了没有?

又到就业与考研双忙季节,对于一些学子来说,可能有一个问题犹豫难决,这就是到底考不考研。考还是不考,考哪所学校,选一个什么专业,万一考砸了又该如何办,考上之后就业预期如何,凡此等等,都会萦绕在犹豫的学子脑海里。考研是学子们的第二次高考,也是人生的第二次选择,关系到今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绝对不能马虎草率。现在虽然过了报名截止期,但还是可以继续思考,还可以继续选择,毕竟考试还未进行,即使录取之后还有不少人“录而不读”呢?作为人生一件大事,考研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很多,犹豫难决在所难免。但如果抓住了主要因素,其实也并不难抉择。核心之处在于从自己情况出发,切莫跟风图省事,更应该避免低级性常识性错误。第一,问一问自己,这一生到底想干什么?有的将这个问题归结于职业规划,这是高校里那些从来不知道就业是何物的就业指导者常常挂在嘴边的名词(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职业规划)。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还没有进入到某个职业中去呢,何来职业规划?要说规划,也是人生规划,对不对。即使说,在就业之前对未来的职业有所考虑,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你所能规划的,因为你是去寻找职业,而不是创造职业(创造职业属于人生规划范畴)。一些不着边际的就业指导不知误导了多少人。对于面临考研选择的学子来说,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一生想走哪条道或是往哪里走?是立志于做大官,还是立志于发大财?是立志于科学研究,还是立志平常事务?是愿意从事技术工作,还是愿意从事闲杂工作?是想进入用人单位谋求一职,还是想自己创业闯闯天下?是想做找一棵大树过寄生生活,还是想自力更生自己做主?人选目标不同,选择自然不同。显然,其中的某些选择是不需要考研的。比如,你不想做技术工作,考研的意义其实并不是太大,对吧。第二,看一看形势,自己到底应该不应该考研?校园里的学子,一些人往往生活在上课、考试、睡觉、游戏、交友等封闭的圈子里,对社会情况多有不解,一些想法往往与社会不接轨,这就是人们觉得他们有些幼稚的原因。拿考研来说,也得根据目前社会形势作出选择,三十年前考研、十年前考研和现在考研面临的形势差别极大,如果沿用十年前、三十年前的思路,显然有些不对路。现在是什么形势?你得好好研究。本号的体会包括三点。一是高校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生的要求提高了,研究生毕业的难度提升。以前的确存在混研的“好日子”,尤其是文科专业,考上了研,是很容易毕业的。现在这已成过去时,高校正在或已经清理大量混研之人,有的高校一次性取消几十人的学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如果你还是本着混研的想法去考研,显然是出了常识性的低级错误。二是报研人数直线上升与招研人数缩减并存。一个情况是,2019年报研人数达到290万人,2020年肯定再创新高。应该知道,2010年报研人数才140万,不到十年翻了一番。这意味着什么?表明竞争越来越激励,考研并不轻松。另一个情况是,高校正在减量增质,而且是北大清华带头。有的放弃了一些学科的学位授权,间接压缩了招研计划,有的直接压缩一些学科的招研数量,比如华中科大和中南大学2020年压缩千人以上,幅度如此之大有点惊人。一方面考研人数大幅增加,一方面招研人数大幅压缩,意味着什么,你就清楚了,该不该考研你得想明白。考研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正好与应聘找工作在时间上重叠,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三是无论本科毕业生,还博士硕士毕业生,都面临就业困难。考研人数大幅提升,背后的隐性原因就是就业困难,许多人想通过考研延期就业,企图躲过就业困难季。有的则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以为研究生好找工作,可现实并不是这样。鉴于研究生的工资要价较高,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只招收本科生、专科生甚至高中生,考研能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是一个未知数。研究生就业形势是不是更好,取决于当时的市场需求和所学专业。专业不同,地区不同,结果不一样,需要仔细盘算。现在的读研费用高涨,三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三年的机会成本,代价是不低的,如果到时在工作上不能如愿,三年在时间上精力上和经济上的付出将成流水,自己能否承担得起,也是需要考虑的。第三,想一想实际,那类研究生比较适合报考?现在的研究生已经过乱过滥,五花八门,让人眼花。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定向与非定向、委培与非委培、在职与非在职、学术与专业、单证与双证、独立培养与联合培养、自己培养与中外合作培养、统一考试招生与自己考试招生、推荐与考试等诸多分类。更不用说高校又分为三六九等,在就业当中的竞争力差别极大。这种种情况如果形成组合,将是更加纷繁复杂,慎重选择才是正确的。总的来讲,全日制研究生比较为社会所认可,名牌高校研究生在就业中具有一定优势,理工科研究生含金量有保证,如果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则是读研的黄金搭配,只要你考得上,应该不会让你失望。除此之外的组合则要认真盘算,非常慎重。比如学硕与专硕,用人单位认可程度不是一样的,因为许多高校没有这方面的师资而不具备培养专硕的能力,多是照搬学术研究生的办法培养专研,有点南辕北辙的味道。比如在职与非在职、文科与工科,在用人单位眼里也有差别,毕业之后要做好应对复杂情况的准备。至于满网叫卖、到处广告的那类研究生,如果不是特别需要,远离是明智的,否则也将犯常识性的低级错误。第四,研一研专业,哪些专业值得跨专业考研?对于就业来讲,专业好、好一半。读研毕竟是为了今后就业,报哪个专业不得不进行重点考虑。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应该考虑专业的连续性,本科学什么,研究生就报什么,否则即使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都是很好,在未来的就业中也没有优势。因为研究生应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和相对比较精尖的专业知识优势,跨专业考研将失去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这个优势。用人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那是很看重本硕博同专业的,否则摇头。一些理工科本科生为了轻松,去报考文科专业,比如管理学科、经济学科、法学学科等,虽然考研、读研省了事,但到了找工作时就不那省事了。更有奇葩之人,本、硕、博居然都不是一个专业。这也说明,这些可以跨专业招生的专业没有多少含金量,没有知识体系,专业性不强。这些专业多是文科,你见过理工科招文科毕业的吗?这是人们觉得文科研究生徒前其表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应该避免的低级性错误。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年,一名某名牌大学(不说出名称,是为了避免该校又说故意抹黑)的硕士研究生找工作,处处碰壁,原因就在于她是史学理论这个专业。你说,哪个单位需要这个专业?问她为何考了这个专业,她说当时是调剂过去的。还是这所大学的某个专业,导师招不到博士,就让自己已经工作的硕士去报考,自然是直接录取。举两个例子是什么意思?你是明白的。有人从优势专业会计学跨考冷门专业历史,显然是失误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上了,毕业之后找什么工作?做会计?三年过后即使还记得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可却是本科水平。单位给你本科待遇,你不愿意,因为你是研究生。你要研究生待遇,单位不愿意,因为用的是你本科知识,而不是你的研究生知识。如果你去应聘历史老师,你又缺乏历史方面的本科知识体系,面对本硕同是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你的劣势过于明显,用人单位如何取舍?你是明白的。这样报研是不是低级错误?当然,跨专业报研并不是一律不好,有的反而是优势,这得看情况。如果能把本科专业优势与研究生专业优势结合起来,那是相当不错的。比如,本科是数学专业,研究生报考计算机、软件、数据统计分析、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之类的专业,就能起到1+1>2的效果,只要认真学习、参与实践,将来就业情况应该是不错的。好了,只说这些重点。至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研究报考院校的招生人数、报录比、分数线、保研人数和学校所在地等因素都没有新意,也就不再浪费时间了。补充一点,考研应该研究导师情况,最好别选择无人报考的导师,也别选择名声在外、社会活动极多的导师,前者可能能力不行,后者则是难有时间指导,多是挂名而已。总之,考研要全面考虑,单方面考虑容易失误,要避免低级性错误。上述建议供参考,不知你觉得如何,欢迎留言。(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图片源于相关高校网页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妊娠

雷恒:养成独立思考和专研的习惯很重要

东莞中学的雷恒同学是今天下午5点55分得知自己的高考分数被屏蔽的,这让他感到很惊讶。“因为高考那两天,我感觉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一直觉得自己在考场上发挥得不是很好。” 雷恒告诉记者。作为学霸,雷恒在学习上也有自己的方法和经验。“我的方法就是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专研的习惯。比如对于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数学题、物理题等,我即便暂时解不出来也不会急着去看答案,而是慢慢思考,换不同角度和思路去尝试一下。”雷恒说,自己每一个学科都有错题集,就是把平时做错的题目、一些重要类型题目或解法新颖的题目集中起来,时常温习一下。“我也从来不刷题,不会为做题而做题,而是重点思考和专研一些有意义的类型题目。比涉及到一些新的知识点、新的题型、新的解法的题目,研究清楚,了解易出错的地方和原因等,不仅学习了新知识和解题方式,也能增加避雷经验。”雷恒告诉记者,他的这种做法与平时自己不疾不徐的性格有关,也与高二时教他数学的班主任的启发有关,是老师引导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未来,雷恒也颇为淡定。“我目前还没考虑选什么学校,专业也没想太多,可能会选物理、医学之类的,因为平时对这个有点兴趣。”雷恒说,自己暑假的规划反而清晰些,就是“先玩一会儿,在去学一些自己想学的课程,比如健身、游泳、吉他和一些大学课程。”“其实我感觉自己挺平庸了,也没有什么特长,除了对吉他和游泳有兴趣外,就是比较热衷健身。”雷恒说,自己已经健身一年,已经练出了一些肌肉了,其健身的习惯则来源于学校体育课经常做跑操和俯卧撑,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自然喜欢上了。全媒体记者 沈汉炎/文受访者供图【来源:东莞时间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祸福无有

纪晓岚身居朝中高官,埋头专研学识,一直和鬼怪有所纠缠

纪晓岚在成为影视作品的主角,并热播之后,几乎成了人人都知的人物。影视作品里的他形象幽默,为人刚正不阿,还是一位辩论好手。而在历史中,他的地位也不低。乾隆统治期间,帝王想要统一归纳,天下间的思想文化。虽然这种听上去,不见血,也不动刀枪,还是个非常高尚且富有雅致的情操。但实际上这比驰骋沙场,要来的难得多,中国四千多年奠基下来的文化,要用文字来梳理清楚实在是有些难以做到。但纪晓岚接下了这任务,作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他可以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本书。纪晓岚在一七二四年出生,生在了如今的河北。和其他伟人一样,他的出生也被赋予了种种奇怪的神圣的传说。他的祖父回忆说,自己之前梦见过一道火光飞闪进了自己的房子内,然后纪晓岚咿呀呀的诞生了。由此传开后,就有人觉得他是这火光转世。相传火精是女性,只要火精出现就有驱赶她的传统。于是民间就就根据纪晓岚祖父的梦境编制了一段神奇的故事。有一天火精来到了人间,人们见到后,开始拿出锣鼓来敲打,想要驱赶火精。结果火精一溜烟的就跑到了纪晓岚的家里去了。到了第二天,纪晓岚就出生了,他的家人发现他耳垂有耳洞,身体白皙,脚掌成尖状,像极了昨天蹦跶进房子的精灵。此外,纪晓岚还有蛇精转世的传闻,说他家附近原本是有条大蟒蛇的,结果纪晓岚一出生就消失了。上面的这些传闻都体现了民间传闻的特色,丰富多彩,又怪异诡诞。那么历史上正真的纪晓岚是怎么样的呢?真的如传闻那般,长这一幅偏女性的面孔吗?首先我们来看看纪晓岚的原本的样子。据史料说,纪晓岚长得其实并不好看,甚至还有些丑陋,带着一副眼镜,身材矮小,实在是无法和火精中的女子想比较。虽然他的相貌于传闻中相差非常大,但那些怪诞的事情却并非空穴来风的。纪晓岚他写过一本笔记,这笔记里面都是写纪晓岚的所见所闻。书山不乏有记载离奇古怪的事情,还有很多他好友所见闻的记载,虽然多有些科普的文章,但他很多篇章都类似于聊斋痕迹。所以那些他小时候的怪诞传闻,到底是他作为文学者的天赋,硬生生的杜撰出来,还是小时候对很多自然现象懵懂的时候,自行脑补出来的,在他离世后这么久的今天,是在是难以判断了。虽然古怪的经历能让纪晓岚得到许多关注和青睐,但纪晓岚的学识是板上钉钉的事,他表面上是当了一辈子的官,但我们知道他基本上是做了一辈子的学者。他留下的四库全书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无论是对当时的清朝,还是对后世的研究,都不是一般学者能相提并论的。

利物浦

这两所高校校名很像,只有一字之差,但录取分相差十万八千里

各大学都有特色,大部分是由有位置和特色的专业命名的,今年我们说的是两个理工大学,两个大学都是一个种类的学院,而且名字也只有一个字的差,看起来像兄弟学校,但是录取线相当不同,所以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这两所高校校名很像,只有一字之差,但录取分相差十万八千里。华南理工大学位于广州211、985年理工大学老字号,这所大学可以说是理科生的梦想,理工专业在全国排名前列,很多人可能不习惯这所大学,但主要是低调专研的类型,同时,位于一线城市广州,另外,地方大学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也压迫着很多985大学,可以说占了地利。请来看和他有一个字的区别的华北理工大学,两所大学的校名一起的话,有可能会混淆,这两所大学和华北理工大学在北方比较有名,但在全国实力不足,虽然是理工系的大学,但是转为综合系的大学,在转换的道路上一定有,由于几次挫折,大学实力明显下降,虽然和华南理工大学只有一个字的差距,但实力有天壤之别,录取分数也大不相同。但是,这两所大学对理科生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一个是211985高校成绩在一条线上超过百分的学生,可以报名到可以说生了优秀的孩子的高校,但是,华北理工大学也是一所大学,想合格也很难,对于今年的超纲领数学和综合来说,两所大学都不是轻的大学,简单的合格,可以说这两所大学比较有实力。那么以上就是这两所高校校名很像,只有一字之差,但录取分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

时其饥饱

敢于质疑,刻苦专研,为国为民,为数学作出突出贡献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的科学家,他对于数学和历法方面有着深刻的研究。可能由于家庭环境原因,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特别有天赋。当然我们最常知道的还是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突破,当时计算仪器十分落后,只能使用算筹,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计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两个数字之间,而他提出的祖率,到了十六世纪才被阿拉伯的数学家打破。早年时期祖冲之出生在南北朝时期,在那个正值动乱时期,他的祖辈从北方避居到了南方为官。当祖冲之出生时,他的祖父是管理土木工程的官吏,而他的父亲也十分博学,常常被请去参加皇家举办的宴会,可见十分厉害。祖冲之画像原生家庭十分重要,出生于这样的家庭,祖冲之从小就耳濡目染,在经过父亲和祖父对祖冲之的解惑之后,使他从小就对天文学、数学等十分有兴趣。在祖冲之青年时代,就已经小有成就。据祖冲之自己讲述,他在幼年时期就“专攻数术,搜烁古今”。而且,祖冲之在学术研究上十分大胆,敢于质疑,他会将原来的古籍历史资料全部翻遍,进行认真查阅比对,绝对不会“虚推古人”,也敢于质疑前人的成果的真假,不会直接应用他们的错误结果,而会自己一一计算。编写《大明历》祖冲之在科学上取得很大成果,名声斐然,自然要被举荐为官。当时的皇帝派祖冲之去学术研究机关搞研究,也算是十分对口,后来祖冲之又调任到了总明官任职。南北朝时期的的总明观是最高的科学研究机构,就相当于我国现代的中科院。祖冲之雕像总明观名不虚传,藏书十分丰厚,在这里祖冲之刻苦专研,研读了大量的天文历法还有算术方面的问题,这也为祖冲之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祖冲之还担任过其他职位。尽管当时天下并不太平,但是祖冲之还是专心于学术研究,并且在此期间编写完成了《大明历》。在《大明历》中,祖冲之不同之前的计算方法,加入了岁差的计算,并且首次提出了“交点月”的计算,能够较准确地计算出日、月食的时间。在祖冲之编写《大明历》之前,人们应用的一直是何承天所编著的《元嘉历》,祖冲之在发现这个历法错误很多,才打算编写一部新的历法。这一历法直到南宋时期,才被更加精确的《统天历》代替。科学成就祖冲之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祖冲之圆周率”,可以简称为“祖率”。事实上,圆周率方面的计算一直从未停止,在天文历法等方面都需要它的参与。在古代两本著名的数学论著《周沌算经》和《九章算术》上,都有着对于圆周率的计算。经过一代代数学家的改良,数值不断精确。祖冲之认为成就最大的是魏晋时期的学者刘徽。祖冲之在他的结论上再次进行精确计算,求出了3.1415926的数值。指南车除了在圆周率上出色成就之外,祖冲之还写出了《缀术》五卷,这个书册后来被收入了《算精十书》当中。《隋书》对于他的评价是: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缀术》还曾一度流亡到朝鲜、日本等地,由此可见编写的十分成功。除了在学术上有着很大成就之外,祖冲之在为官期间,也想尽办法造福百姓。祖冲之因为精通机械制造,重造了铜制的指南车,还造出了可以加快运输速度的船只和木牛流马,以及水碓磨等利民措施。晚年时光虽然祖冲之在不断改变民生,但是当时正处于统治阶级矛盾爆发时期,一旦有矛盾就会有战争,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祖冲之不再一味的研究科学,也开始着手研究政治。在他担任长水校尉期间,就为谋福百姓写出一篇《安边论》,希望政府开垦荒地,安定民生。当时的统治者齐明帝看到了他的文章,就想让他“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可惜,当时大环境恶劣,经年战乱,方法再好也无法施展了。祖冲之去世时享年七十二岁,直到十年之后,《大明历》才开始正式颁行。结语祖冲之一生刻苦专研,编写出《大明历》,精确计算圆周率,为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在《南史》之中曾对他评价道:冲之解钟律博塞,当时独绝,莫能对者。参考文献《南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三》《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

钞票飞

《山月记》:唯恐暴露才华不足和厌恶专研刻苦,构成你的庸碌一生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这是中岛敦《山月记》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用深刻简练的语言,自嘲式的独白,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因为得到了大家的共鸣,也一跃成为知乎上的热门句子。微信读书上对这本书的简介是:“此书专治文艺青年“纠结虚无”症,疏肝理气,药到病除。”看似幽默,却又包含着真实的讽刺与无奈。《山月记》中有十篇短篇小说,但最戳中人心的,还是那篇根据唐传奇作品《人虎传》改编的《山月记》。这篇小说主要讲了李征由人变成虎的故事。李征学识出众,觉得做地方小官委屈了自己,于是决定辞官回乡,潜心诗作,欲凭作品流芳百世。可辞官后生活窘迫,数年后因不堪贫困,不得不再次为官,从前的同僚早已平步青云,他还在原处,于是终日郁郁寡欢,最终发疯,变成了一只老虎。后来遇见昔日好友袁傪,讲述了自己变成老虎的经过和内心的悔恨。小说很短,却极富有哲理意味,李征有一段话,让我内心一震:我常卖弄什么‘无所作为,则人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太短’的格言,其实我哪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无非是害怕暴露自己才华不足之卑劣的恐惧和不肯刻苦用功的无耻之怠惰而已。才华远逊于我,却凭磨砺精进而卓然成家的诗人,不知凡几。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只觉得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一些人。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标榜自己是一个“佛系”青年,觉得自己无欲无求,清静无为,就可以当老子和庄子了,但实际上,我是用佛系来为自己的不作为和不努力开脱。小时候觉得自己写作还行,比别人有天赋,作文也常常被老师夸奖,必是美玉而非瓦砾,不愿庸庸碌碌地过一生,立志当一名作家。可是上大学之后,没有写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总是去看别人写小说的成功与失败,试探性地写了开头的两万字,发现没有人看,开始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产生怀疑。我记得自己当时就在想:“也许我真的没有写作天赋,还是放弃吧!可是回想起从小到大自己的作文一直被夸奖,心中有不甘,但又害怕自己努力了还是得不到结果,岂不是做白用功吗?”如此心中往复,却始终没有再拿起手中的笔,只是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样,但又舍不得折腾,害怕别人说:“你看,他这么努力,还是失败了!”我假装自己不在乎别人的说法,其实心里比谁都在乎,讨厌自己的三分钟热度,却还是选择了安逸的生活。前几天我看到一个热搜视频,讲的是孟美岐酒后表白吴宣仪,看完之后,心里酸酸的。原来,孟美岐如今的成功,是靠无数个在冬天把镜子都练起雾的努力换来的。人来人往,异国他乡,她从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一直坚持到现在,所以才会有那么好的舞蹈展现在我们面前。我很喜欢她说过的一句话:“只要坚持,总有人会看到的。”很多人抱怨自己的才能没有被赏识,觉得自己已是珠玉,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成功的会是别人?当我在抱怨每天写两千字有多累的时候,有个评论说:“他见过很多写手都是每天几万字,两千字他们十分钟就搞定了。”这就是很现实的差距,我们往往对自己的天分沾沾自喜,可那些优秀的人比我们还要努力。记得苏东坡说过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为什么就不敢拼尽全力去搏一下呢?若是不想庸碌一生,唯有坚持与努力,才能配得上你的才华与梦想。(图片源于网络)

爱如初

研究1+1=2有何意义?为何数学家陈景润苦苦专研这一课题?

研究1+1=2,许多人可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因为算法是人类自己定义的,没有值得研究的意义。可是现在要说的数学家陈景润研究的“1+1=2”绝不是简单算法的1+1=2,而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里的一个研究课题,它指的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1个质数再加1个质数的形式。“1+2=3”,即大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质数与不超过两个质数乘积之和的形式,此前已被陈景润证明,但是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法证明“1+1=2”。有人认为类似于这样的研究毫无意义,但是我们要明白很多事物是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起来的,如果把基础科学比作地基,那么应用科学就是高楼,没有地基何来高楼?而陈景润研究的就是基础科学。笛卡尔发明虚数i时,不会想到它会出现在300年后的薛定谔方程里;黎曼不会想到他创立的几何会作为数学基础出现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里;数学的群论后来竟成为寻找魔方还原的最短步骤,理论指出了三阶魔方一共有4325亿种组合方式,但群论证明任何的三阶魔方还原最多只需要20步。证明哥德巴赫的意义有:1.为未来的科学技术奠定基础,科学应该主动去探索未知,而不是出现相关问题后才开始想去探索解决,人类科技想要继续前进,就需要解决存在但却没有答案的未知问题。2.在证明未知过程中,人们极大可能会提出创造性的思路和工具,这些衍生的思路和工具价值可能会更大。3.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主题看似是简单,却一直没有彻底被证实,这里面数学间的规律问题又和人类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陈景润“1+2=3”的理论证明曾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震惊,他的论文至今仍是解析数论的名作,陈氏定理不仅是我国数学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里程碑,更对世界数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要对一些事情妄下结论,一些理论研究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无趣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要清楚明白,这些研究的潜在价值是无法预见的。事物是相对的,一些研究会使科学直接进步或在未来带来间接进步。一些研究可能会直接对现有科学造成冲击,但冲击也能带来火花和创造性的事物,让已经出现的漏洞被修复,让受到冲击的科学被修复完善,更加坚固,绽放出新的光彩。假若当年发明造纸术的人认为已经有竹简之类的记录文字的工具了,何必要研究看起来不能成功的薄纸呢?那么就不会有或推迟很多年后才会有造纸术。成功后又不断改进的造纸术,让银票、地契等便利的纸质工具应运而生,让后代多少文人墨客方便地在纸上挥毫而就,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美篇,现在纸张的使用也遍布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网络信息安全中涉及到的RSA加密,就和质数应用息息相关,我们思考问题不能局限于眼前,现在看似没什么用的研究将来可能大有用处,一些理论的潜在价值在于人类的挖掘。所以有些事情可能看似没多大意义,可它能带来的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科学想要进步,想要进趋完善,就需要依赖于基础,依赖于看似简单却一直没有破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