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专硕考博比学硕考博难度更大吗?听听上岸的人怎么说马乌甲

专硕考博比学硕考博难度更大吗?听听上岸的人怎么说

对于明年毕业的研究生而言,过完这个暑假后就将进入研究生期间最后一年的学习和生活了。除了毕业后准备找工作的研究生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决定继续读博深造。在博士的问题上,对于三年学制的学硕而言,要比两年或三年学制的专硕要多一些选择的机会,既可以申请硕博连读,也可以考博。而专硕想读博士,只能通过考这一条路了。因此在很多专硕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认知:专硕含金量不如学硕,在考博问题上依然是没有优势可言的,即同等条件下,专硕容易被淘汰。塔主最近咨询了多个专硕考博上岸的博士。跟他们询问了当年作为专硕考博,考试的难度以及遇到的问题时,他们一直都认为在考博问题上,作为专硕并没有像他们开始想象的那么难。大部分是认真备考半年左右,都通过了博士生招生考试。同时,将一些备考经验告诉塔主,那么今天塔主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专硕考博,比学硕考博到底难在哪里,以及在考博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不要在心理上输给学硕由于很多同学并不知道,在考博问题上专硕和学硕的区别。很多人还认为,上了学硕就是搞学术的硕士,就能继续深造读博士;而专硕就是找工作的硕士,毕业只能去工作而不能继续读博士。同时,很多人还认为所有的博导都不想或者是不喜欢招专业硕士生源的考生。因此,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专硕在心理上就打了退堂鼓,觉得专硕考博时要比学硕短了一截,哪怕是专硕在学术上的表现再优秀也比不过学硕的同学。导致很多人都放弃了考博的打算。塔主想说的是你千万不要这么想,其实在考博问题上,学硕和专硕是在公平竞争同一个平台。不要自己在心理上有所顾忌和担心,如果你长期有这种顾虑,那么自然会造成你在考博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信心,会影响你整个的备考过程以及博士复试面试的临场表现。这样对你在考博竞争中影响很大。因此,每个考博的专硕都要摆正心态,要有充足的自信。你要相信,只要你足够优秀,导师自然会向你伸出橄榄枝。学术成果和科研素质是硬条件现在的博士生招生模式,正在由考试的形式向审核制转变。说明国家在博士生的基本要求上更加的理性化,也就是说博士的基本素质是要有较好的科研素质和优质的科研成果。所以比起是学硕还是专硕,导师更加看重是否有论文的产出,是否有较为丰富的科研经历。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发表了多篇论文的专硕,那么在博导眼里肯定要比没有论文的学硕更加看重。所以与其在那里担心自己不是学硕,还不如现在抓紧时间多发表几篇论文,为自己增加敲门砖。提前和博导进行沟通和联系任何一个考博的考生,在考试前一定要和报考的导师联系和沟通,这样会大大增加导师对你的好感,尤其是作为专硕,提前的沟通是为自己赢得加分项。塔主建议提前去跟报考导师交流一下自己原来的研究方向,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去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导师的个人意向,对考博复试成绩的增加有很大作用。准备考博的专硕们,别犹豫了,马上跟导师联系起来吧。以上就是塔主对专硕考博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相信准备考博的专硕们会鼓起勇气,勇敢的迎接这一人生挑战,欢迎大家留言和塔主一起讨论

红丝带

硕士在读,以后要不要转博士?这两个问题一定要考虑清楚再决定!

在讨论是否转博之前,观察号为你的远见点个赞,能够尽早规划自己的未来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对于硕士来说很多人马上到了转博的节点上还没搞清楚自己该不该继续读博,没搞清自己的定位也没有明确的规划。首先你要知道博士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一名合格的博士毕业生要完成两件事,第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或者说成为某领域的专家,第二是要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其次,要不要读博,观察号认为刚上研究生不宜盲目做决定,可以先看一看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如果是硕士转博士,不需要考试,并且目前的科研进展顺利,那么观察号认为你再花2-3年拿下博士学位是值得的,如果是考博或者目前科研工作还是没有什么头绪,观察号建议你谨慎考虑。在了解了以上基本内容,在选择读博或转博前还要考虑好以下两个问题:1、 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虽然现在博士也在扩招,但是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毕业并不轻松,印象中可能大家还记得在今年年初中科大博士失联的事,其原因可能就是不能按期毕业导致压力过大,我们承认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果的产出以及毕业,但从整个培养过程来说,博士毕业要比考博难的多。如果你只想混个文凭,为了以后在职称晋升方面或者考公务员时能有些优势,劝你还是尽早放弃读博的想法,当然,如果你本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读个在职镀镀金就行了。还有,如果想通过读博来找个好工作或者赚大钱,虽然有可能实现但并不划算,因为博士毕业后大部分都会从事科研相关工作,如果去了企业,可能还不如硕士混得好。但是如果你足够优秀,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可以为你开出顶薪。但是,如果以后想走科研这条路,那么读博士不仅重要还是必须走的一条路,能去国外读博士更好。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科研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进行科学实践,而且还能接触到很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因为有博士点的地方,其师资力量肯定非常强,不仅能在科研上给予你指导和帮助,在为人处事方面同样会教会你很多,换句话说,与这些聪明睿智的人在一起,想不提高都很难。2、 你是否能坚持下去?第一、 毕业压力。虽然现在清华大学已经修改了博士研究生毕业培养方案,不再强制要求发表学术论文,但是这个标准想全国推广恐怕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且不强制要求不代表不要求,况且目前来说论文还是高校申请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理工的论文发表要求更高。此外,为了完成博士论文,不仅要阅读大量文献,还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论证,对于博士来说要么在实验室,要么就在通往实验室的路上,即便能够按时毕业,付出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第二、 经济压力。虽然现在国家提高了博士的待遇,但是不同高校博士之间“贫富”差距还是不小的,中科院和985高校相对好一些,一般而言,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已经很不错了,可能之前的同学和朋友早已经小有成就,心理上难免会有不平衡。另外如果赶上同学之间的应酬,囊中羞涩在所难免。第三、 就业压力。有人说都读博士了还有就业压力,其实博士阶段重点培养在某一领域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其研究范围和学习的领域相对较窄,就业的时候受到一定的限制,更多人选择的是进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工作。而现在高校的用人标准早已不是十年前了,不仅要求论文的档次,很多高校明确表示海归优先。写在最后:读博也好,工作也罢,都是一种生活方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读博不仅是对自己的一次人生挑战更是难得的人生阅历,也是对自己意志品质的磨练,这本身就是一种人生财富。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如果这篇文章帮到了你,欢迎点击关注,点赞和转发,和更多的朋友分享!

山行

他硕士一年转博,博士一年达毕业要求,22岁的他为何不愿提前毕业

尽管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找工作也越来越难,所以网上一直流传着“读书无用论”这样一种说法,对于这样一种说法,我是不太认可的。之所以有的人会认为读书无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把书读好,高学历的人才依然是社会和企业所青睐的对象。然而说到高学历,大学本科已经不能够被称之为高学历了,硕士勉强算得上,而博士则是不折不扣的高学历。但是要想获得高学历,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现在各大院校对硕士博士的毕业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博士,有些人从入读博士到博士毕业,用了长达8年之久的时间。可是却总有一些人与别人不一样,他们的人生就像是开挂了一样,不仅仅是在学历提升的道路上一直都是顺丰风水的,而且有些人的速度之快简直是让人惊叹。今天要讲的这位主人公是一名95后,大学本科的学校也很普通,可是后来的他却是让人刮目相看,他的名字就叫许潇。许潇1996年出生,17岁的时候考入青岛理工大学,这所学校既不是“985工程”类院校,也不是“211工程”类院校,可以说他和许许多多普通的大学生一样,看似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在大一、大二时候也是各种玩耍,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大三之后开始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让后之后的人生就变得越发地光鲜和亮丽了。他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参加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夏令营活动,活动中积极向心仪导师展现自己在大学期间参赛获奖情况,而在通过了夏令营的笔试和面试之后,就成功获得了电子科技大学的保研资格,这个学校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重点“985工程”类院校,比他的本科院校可是高了不止一个台阶。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在顺利进入到电子科技大学就读研究生之后,由于学校是可以在读研期间进行面试博士的,但是这种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竞争也很激烈,在读研一的时候许潇毫无畏惧,决定去试一试,通过他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流利的语言交流能力,使得他披荆斩棘最后成功被博士录取,就是这样,硕士就读一年他就转为了博士生。这一路走来,他对自己的专业越来越感兴趣,在就读博士时候还是很勤奋,更让人惊叹的是,他在就读博士一年就已经达到了博士毕业要求。前面已经提到,博士毕业是相当有难度的,而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快地达到毕业要求,是因为他已经发表了SCI/EI论文11篇,受理专利6项,获得行业旗舰会议最佳论文奖......正是因为他所获得的这些成果,才使得他已经满足了博士毕业要求,这也是他努力付出的结果。可是让人意外的是,当他被问道是否会选择提前毕业时,他表示自己是不会提前毕业的,他说“这个只是一个保底,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会继续努力发表更多高水平的文章,未来还想要去就读博士后,在科研上多产出一些成果”。看了他的回答,不得不说他是一位对自己的未来有明显规划的人,在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之后,没有变现出沾沾自喜的神态,而是选择继续努力前行,真的是太优秀了。对于许潇的经历,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硕士转博士要什么条件

一些同学在接近读完硕士后,纠结要不要选择继续读博士,那么硕士转博士要什么条件?接下来小编就贴心地为大家收集了相关资料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请继续往下阅读吧。1.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期(阶段)考核,考核成绩优秀;2.研究生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临床能力、)经过考核,各项成绩均在80分以上(含80分,包括直博生)。全国医学博士英语考试成绩合格(按当年规定的分数线,直博生免考)。临床研究生应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已发表文章者优先;3.研究生各门成绩无不及格;4.研究生在校期间没有违反校纪、校规(院纪、院规)的行为;5.研究生所在的学科、专业具备培养博士生的条件;①.硕博连读限于在有博士点的学科专业内进行,不能跨学科专业挂名转博;②.拟接收硕博连读生的导师须具备当年的招生条件:基本条件:年龄≤60岁,现在岗,身体健康,有科研课题,有导师组,有经费(基础≥10万元,临床≥5万元)等。6.拟接收连读生的导师应有当年的招生计划(在当年的招生简章中正式刊登的),转博生的名额占用该导师当年的招生指标。7.转博生总数≤学校分配的转博指标。8.定向、在职、委培、自筹的研究生,须征得原单位同意,签订协议书。学生转博后原有的身份不变,按原类型培养。

出怒不怒

硕博连读和直博的区别在哪?多久能正常毕业?

提起考研这个话题,我们一般会想到考研推优推免,参加研究生统一考试,或者选择专硕还是学硕。但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还可以选择硕博连读,或者是直接读博(前提是足够优秀)。对于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主要如下:但是今天在这里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直接读博和硕博连读的区别。希望在大家进行选择的时候有个小小的了解。我们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学制:硕博连读为硕士与博士五年一贯制培养(通常为两年硕士+三年博士)。若在转博阶段未通过考试,则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一般的学校都会延迟硕士毕业的时间。直博的毕业年限一般都在5年左右,但有的学校会延迟学生博士毕业。在现实中博士五年毕业的人,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所以学校每年招生的时候,说的是五年毕业,我们也不要听一家之言,一定要提前联系学校的学长学姐,或者是从该校毕业的人进行了解。第二补贴方面:硕博连读的补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研究生阶段,然后才是博士阶段的补贴,是分阶段的。直博的补贴是从入学那一刻起享受博士等级的补贴。第三学位证书:硕博连读的灵活性比较大,如果在读研的期间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科研方面的工作,或者说是导师不能令自己满意,亦或者是感觉自己无法拿到博士学位,你可以中途进行改变申请硕士学位,但是这种情况要看你的导师否会轻易放行。因为每年转硕士的同学非常多,但很多都会延期一年毕业。所以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但是选择直博的话,不存在中途放弃,如果坚持不了,基本上这几年都白上了,没有任何的学位证,只能坚持到最后,直到拿到博士学位。博士在我国真的算是高学历的人才了,待遇比较好。能够读出来的都是非常厉害和优秀的人。

鬼上身

硕士一年转博,读博一年达毕业要求,22岁的他为何不愿提前毕业?

对博士生来说,按时毕业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2017年我国预计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165296人,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56451人,未正常毕业率为65.85%。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3-2017年,我国博士生总延毕率均达60%以上,总体呈波动上市趋势。博士毕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屡见不鲜的话题,但是总有些人与别人不一样,他们不仅在求学的道路上顺风顺水,而且前进的速度也是让人惊叹。今天介绍的这位主人公是电子科技大学2018级博士生许潇,1996年出生,17岁的时候考入青岛理工大学,大三下学期时参加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夏令营活动,活动中积极向心仪导师展现自己在大学期间参赛获奖情况,而在通过了夏令营的笔试和面试之后,成功获得了电子科技大学的保研资格。电子科大对硕博连读有项政策,保研的可以在研一申请硕博连读,但是这种难度相当大,而且竞争也很激烈,在读研一的时候许潇毫决定去试一试,每周他都会去找胡老师(国家青年特聘专家胡维昊教授)请教一些科研问题,尽量展示自己,最终成功被博士录取,就这样,硕士就读一年他就转为了博士生。而读博一年,他就已经达到了博士毕业要求。许潇表示,之所以说自己达到了博士毕业要求,是因为自己完成了应修学分,并且已经发表SCI/EI论文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别在SCI一区和二区发表论文各一篇,以第一作者在EI上发表论文两篇,包括一篇会议最佳论文。根据《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2018版)》,许潇发表的学术论文在“质”和“量”上远远超过了学校要求,可进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环节。“我觉得写论文才不会无聊。”这位“一年达标”的博士生给自己的“高产”找了如是理由。让人意外的是,当他被问道是否会选择提前毕业时,他表示自己是不会提前毕业的,他说“这个只是一个保底,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会继续努力发表更多高水平的文章,未来还想要去就读博士后,在科研上多产出一些成果”。许潇坦言,自己并非大家夸赞的那般“牛”和“神”,曾经也是个成天想着玩儿、心头无目标的学生,后来因为找到了兴趣所在,脑袋里时常迸发出新点子,习惯了做事有效率,喜欢成宿成宿写论文,并且遇到了对自己关护有加而且科研能力很厉害的导师,人生“进度条”才加速拖动。许潇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其他研究生六年甚至更长年限才能完成的目标。如此优秀的背后,定然有着异于常人的信心力量和果敢坚持,有着不为人知的超常努力与辛勤付出,值得每一位新时代的大学生、研究生认真学习。

轩轩甚得

数据来了!专硕专博“借势”上涨成趋势

作者 |卢桢东 昂文帆 王凯 林子晔 曹馨予 赵雪薇 王艾琴作为与学术型学位相对应的学位类型,近几年,专业型硕士、专业型博士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就在前段时间,教育部还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表示,优先新增国家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和急需领域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那么,我国专硕、专博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我们尝试从教育部官网、部分高校官网的相关数据中寻找答案。专硕专博人数持续上涨学博是博士研究生主力整体来看,2009~2019年,专业型硕士、博士招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6~2017年增长率最高,实现了从42.29%到50.22%的跨越式增长。同时,2017年还首次出现了专业型硕士、博士招生数高于学术型硕士、博士的情况,至今依然保持这一态势。对比专业型硕士、博士和学术型硕士、博士的增长情况,可以明显发现,专业型硕士、博士的人数持续增长,节节拔高,而学术型硕士、博士则较为平稳,甚至在2009~2014年间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增长。由此可见,尽管近十年研究生每年都在扩招,但是专业型硕士、博士是扩招的主要对象。从2009~2019年专业型硕士、博士招生数可以看出,2016年招生数约28万人,而2017年则增长至40万人。结合当时的非全日制硕士招生可以看出,社会对于提升自身学历和知识素养的需求十分迫切,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具有竞争力的学习背景和掌握经济主动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图1.2009~2019年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情况图2.2009~2019年专业型研究生招生数比较2009~2019年专业型硕博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博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可以发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增长一直呈现既快又猛的态势,而专业型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则在2018年才进入高速增长期,并且始终保持专业型博士招生数远低于学术型博士招生数的情况。两者之间之所以大不同,一是因为招收专业型博士的专业少,基本上只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兽医博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二是博士学习层次更高,选择读博的研究生大多是“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预备军,因此学术型博士更契合未来工作方向。图3.2009~2019年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招生情况图4.2009~2019年专业型博士与学术型博士招生情况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除去MBA中心和体育中心外,2020年该校法学院、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招收专硕的比例分别为88.24%、81.4%、78.53%,稳居前三,而航天航空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招收专硕的比例则相对较低。不过,该校2021年的招生计划显示,绝大部分学院的专硕招生比例都有所上升,比如,航空航天学院由2020年的22.47%上升至2021年的36.24%。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转向专业型人才培养,一方面是研究生扩招,更多人报考专业型硕士,另一方面是国家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投入。图5.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和2021年部分学院专硕招生数占比对比图另以20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数据为例,可以看出,专业型博士的录取占比相对较低,其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建筑学院的专博录取率占比分别为2.61%、7.41%、9.09%,甚至没有超过10%,比例最高的深圳校区,也不过28.63%。图6.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部分学院专博录取数占比管理学、教育学招生数快速上升理学、医学招生数保持平稳增长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工学、管理学、医学、理学、教育学和法学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最多,因此提取2012~2019年部分学科的招生数据进行解读。受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影响,管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生招生人数呈现出较大的波动。2017年,管理学招生人数增加35847人,教育学招生人数增加17546人,并且两个学科的博士生招生数量均比较少,其注重实践与社会培养的学科特点对此有一定影响。图7.2012~2019年管理学研究生招生情况图8.2012~2019年教育学研究生招生情况理学与医学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博士生人数占比也相对更高,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学科学生之间深造选择的不同。理学与医学属于“高精尖”学科,对人才培养要求更严格,对从业者学习、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更高。由此可见,社会对人才的期待始终是人才学习进步的第一推动力。图9.2012~2019年理学研究生招生情况图10.2012~2019年医学研究生招生情况受疫情与其他因素影响,2020届毕业生面临“最难就业季”。今年3月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拓宽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渠道,其中也提到,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实际上,不仅仅上述政策为专硕、专博扩招保驾护航,同时也是市场所需。从我国2010年设置专业型硕士面向就业实践到现在,经过十年发展,一批专硕、专博已经接受了就业市场的考验。而当前,更多的就业缺口也确实需要高校加大专业型硕士、博士的“产出”。不过,这同时也需要高校严把出口关,切勿因量失质。(本期内容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小强传播团队提供)《中国科学报》 (2020-12-08 第8版 数据 )编辑 | 赵路排版 | 志海【来源:中国科学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贝多芬

解读专硕、专博扩招,1998年本科扩招的升级版?

在9月30日,国务院的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这个《方案》引发了媒体的关注。里面提到了在2025年,专硕的规模将增加,专硕的招生规模将占总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2/3。关于这点,很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考研形势这对于2021年即将考研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考研的竞争压力稍微少了一点。这几年考研形势越来越严峻,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在2015年,考研人数还只有165万,到了2020年,考研人数创纪录,达到了341万人。6年时间,考研人数翻了一倍多。为了考上研究生,很多人是二战,甚至是三战。2020年,由于疫情,大家不好就业,国家对研究生进行了扩招,研究生招生规模超过了100万。2021年的考研形势依然严峻。因为可以预见,今年就业不行,有很多人要考研;明年的就业形势估计也一般;另外,原先准备出国的人也将在国内读研,也要参与考研。这几波人马汇集在一起,估计会超过2020年考研人数。所以,考研的人看到2021年仍将扩招,估计心中会松口气。《方案》具体细节在这个文件中,除了专硕到2025年,招生规模达到硕士总招生规模的2/3之外,还有其他的细节,也值得关注。第一,今后新增的硕士授权点,授权单位,原则上都是专硕。学校可以把学硕撤掉,换成专硕。授权点的审批由省级教育部门来做。今后硕士的扩招将全是专硕的扩招。第二,大力扩大专博的规模,在各个区域布局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专硕、专博扩招背景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政策?《方案》里面说了。经济和产业发生了变化,各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要求提高了,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原先,我国的硕士和博士主要是为研究所、大学等研究机构培养人才,但现在主要是为企业培养人才。这句话说白了,就是现在要就业的话最好是硕士毕业。大学扩招2.0版?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一幕很眼熟?在1998年,大学进行扩招的时候,学生和家长欢欣鼓舞,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变了。在一开始,我国的大学培养的是科学家、研究人员。但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很多大学,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技术工人。现在产业再次升级,大学四年的知识已经不够用,需要再读2~3年的专硕,才能胜任工作。有些领域硕士还不够,需要专业博士。学历含金量下降大家看到扩招,会不会认为学历会贬值?这个肯定的。每年只有3万名研究生和有130万名研究生的含金量差别很大。硕士研究生一多,首先本科学历的含金量就下降,尤其对于名校的本科生。原先名校本科生很值钱,在就业市场上很有竞争力。现在那么多的研究生,很多企业提高了入职要求,很多招聘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求硕士学历以上。所以名校本科生连笔试的机会都没有。其次,普通院校的硕士生含金量下降。现在大家去看看,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这些学校每年的研究生数量高达1万多人,比本科生数量多多了。这么985大学的研究生涌上就业市场,双非学校的研究生肯定不如原来受欢迎。这个情况跟大学扩招后的情况差不多。虽然一本率提高了很多,但用人单位转向看985、211的学生,这些比例跟没扩招前的一本率差不多。研究生教育收费是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学硕来说,国家基本都是包下来的,学费很低,还有奖学金,个人基本不需要花钱。但专硕不一样,学费比较高,有些还不管住宿。从专硕身上,学校估计能赚点钱。为什么国家要这么做呢?我认为,这件事应该做。一方面让更多的人能够读研。否则这些人都出国去读研。大家看看国外的大学就知道了,它们的硕士学历更水,主要是为学校增收的。与其把自己的学生推到国外,让国外大学来赚这个钱,还不如让自己国内的大学来赚这个钱。我是这么猜测的。专业学位的难度会不会降低?从《方案》里面看,对教学质量应该是严格要求。不过,我估计是降低的。因为里面提到考核要求。这些考核要求都没有提到原创性,博士提到了应用创新性,比理论创新性的难度要低。这个也跟国际通行标准一致。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专硕和专博的重点发展方向《方案》里面说,在现代制造业、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现代信息、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增设专硕学位。并且放权让学校自主设立。专博的重点在: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领域。总结因此,虽然扩招了,考研要容易一些,但硕士将成为基础学历,而且需要自己投资,算是喜忧参半的一个消息吧。大家努力。

户田

起硕转博系列之考博

在大学里面,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硕士的事情今天先不谈,我们先说说博士。如果你是科研能力牛X,英语能力看无字幕版的生活大爆炸都毫无压力的大佬。那这句话很正确。如果你就是个“泯然众人矣”的小可爱。那这句话就和高中老师对你讲“等上大学你就轻松啦!”一样。所以各位准备读博的硕士,千万不要相信啊!!!为了避免大家盲目自信,耽误自己的前程,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读博需要准备的那些事儿~博士作为我们国家主要的科研力量,门槛还是很高的,如果你是真的一心于学术之上,读博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还想着混个学历找工作,那我只能说你是个铁憨憨了。对于那些准备读博的硕士们,如果你现在研一或研二,那么提早准备,潜心科研,多发paper,锻炼英语。如果你已经研三了,那也不晚,看到这篇文章对你来说刚刚好。总体来讲,读博需要准备的事情包括以下三点:1.联系意向院校导师2.备战初试3.冲过复试一.联系意向院校导师小编把这一步的难度也分了两个等级:1.简单级:如果你准备在本校跟着你的硕导继续读博,那么这一步会异常轻松,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你不是个学术垃圾,而又跟你的导师没有深仇大恨,那么你的导师一般是愿意接受你的读博申请的。2.普通级:如果你准备走出本校继续深造,那么需要提前且认真的准备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没有确定跟哪个导师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院校的选择,院校大致分为研究所和高校两种类型,这两种院校的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只是研究所的科研氛围会更加浓重些,你的工作内容与你的博士课题密切相关,除了做研究,不会有其他的事情分心,比较纯粹;而在高校继续深造的话,可能由于导师的原因有时会做些与你的博士课题没什么联系内容,但科研和教学的交叉进行会丰富你的生活。对于想“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学,建议你去研究所,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两者还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接下来就是选择导师了,不得不说,导师对你能否取得科研成果和顺利毕业至关重要,好的导师会让你的科研道路开满鲜花,坏的导师则会让你的科研道路充满荆棘,所以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坚持人品第一,学品第二的原则。这就需要你在了解导师上多多准备了,这时可以向你的硕导或者同专业其他老师征求意见,如果老师们之间没什么交流,那就向之前报考过这位导师的师兄师姐请教,如果导师适合你,那皆大欢喜,如果不适合你,他们可能还会给你推荐其他导师,对于信息闭塞的你而言,岂不是可以用一句“真香”形容。(P.S:补充一点,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亲们,可以多关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这样可以省去你在学费上面的一大笔开销,关于如何申请公派研究生项目,小编将会在后期中做出详细整理。)(2)如果你已经有了心仪的导师那么就不存在院校选择的问题了,需要做的就是获取导师的“芳心”(行话:套磁)。最有效的套磁方法是从导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入手,一定要将导师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了然于胸,尤其是TA的主要成果结论,表达你对导师成果的认同和向往,这样导师在与你就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方向上打开了话题,导师都愿意和你聊了,那么你就成功了50%。在联系导师上面,小编还有自己的话想说: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在旁边几棵上面多试试。只要是自己心仪的老师,那就联系TA!!!!如果你只认定一个老师,那么你的处境就很被动,万一老师对你没兴趣,你再重新选择、联系老师,又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所以建议各位亲们专门抽出一个时间段,本着“广撒网”的原则联系老师。二.备战初试初试主要包括提交资料、专业考试、英语考试三项内容。提交资料包括:学历学位证的复印件、导师推荐信、硕士论文的题目摘要、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硕士成绩单、博士研究计划书等资料。需要注意,这些资料的提交时间是有限制的,但准备过程比较费时费力,所以切记要提前准备。提交信息的方法可以登录报考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进行查询,一般公布时间是在12月初。专业考试:这需要向报考过的师兄师姐进行咨询了,看看是否可以搞到历年真题,如果实在搞不到的话,能获得一份复习提纲也是不错的。虽然我相信决定读博的硕士生,专业知识肯定不会差,但是提前进行专业课考试的了解,可以帮助你把握专业课出题难度和考试方向,所以在专业课上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英语考试:英语考试一般包括阅读、翻译和作文三部分内容,大家往往忽视了对于英语的考核,但是博士生往往需要进行大量英文文献的阅读和英文paper的撰写,因此对于大多数院校,英语成绩对于你进复试的影响往往是大于专业课程成绩的。在初试之前,最好提前两天到学校,尽量和导师见上一面,给老师表示表示心意,简单意思一下。三.冲过复试如果你通过了初试,进入到了复试环节,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站在了博士的大门前了。虽然复试是考博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行百里者半九十,复试就是最后的那十里,我都这样说了,你懂复试的重要性了吧。复试一般是由五名以上的博导对你进行面试,首先是英文自我介绍(一般控制在2min以内),在场的老师通过你的英文介绍主要想了解你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接下来是个人科研经历的详细介绍,多采用PPT汇报的形式,内容主要包括硕士课题内容、科研成果、博士研究计划,在PPT制作方面一定要做到简洁明了,图表制作要清晰美观,这直接影响到导师对你科研素养的第一印象,切记不可偷懒马虎。最后是老师提问,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要立马回答,做1~2秒的停顿,让老师意识到你在思考,而不是无脑的进行回答,回答过程要条理清晰,保证逻辑性。对于回答不上的问题,也不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进行揣测性的回答,否则老师会认为你是在不懂装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信,因为这是向导师面对面展示自己的难得机会,就算心里真的紧张,也要不断的暗示自己,给自己自信。结语如果最终被录取上,皆大欢喜,如果不幸落选,那也不要灰心丧气,要相信好事多磨,这次虽然失败,但可以把它当成一次实战演练,为你的下次面试积累宝贵经验。考博难度和煎熬度并不亚于考研,所以希望各位准备读博的同学在备考期间保持良好心态,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多的压力,对自己抱有信心,进行高效率的复习。只要你用心,一定可以迈进博士的大门!文字|头铁的阿韬编辑|卡卡鸭

大赌局

为何学生不敢选直博或硕博连读?只因“转硕”极难!

300余万考生正在埋头苦学,准备12月即将到来的硕士生入学考试。同时,还有过万的学生也在准备年后4月左右将进行的博士生入学考核。在研究生入学制度改革后,如今读博常见的途径是:直博(仅限推免生,5年拿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研二阶段申请,研二变博一)、申请-考核制(资格审查+综合选拔)、学校组织统考。之前,小西也有聊过直博、硕博连读相对读研之后再读博(申请-考核或考博)的优缺点。最大的差异后者有授予硕士学位,前者在不少学校、研究所是无法“转硕”的。事实上,在部分有“转硕”渠道的学校,自己意愿后导师是否同意又是个大问题。毕竟,一个博士指标不容易,也是团队科研产出的主力,是否愿意开口子让人“转硕”就不好说啦。按近3年的博士招收情况来看,大部分导师一年只能招收一个博士生。同时,和导师好好沟通,毕竟硕博连读或直博的学生逻辑上说,也算是已和导师达成协议,中途想要退出还将“锅”甩给导师是不合适的。因为真的没有文件和条例能证明导师拒绝学生“转硕”是违规的。当然,还有一类情况比较特别,即导师在鼓励推免生直博或课题组学生硕博连读时,都有口头承诺学生可以“转硕”。类似的承诺可以按学生的心,免去后顾之忧。入学后,学生在博士期间实在无法进行下去时,导师可以沟通、劝导她们不放弃,抗住压力过去之后就会有收获。但是导师不能否定自己之前的承诺。实在读博无法进行,尽量博一、二期间“转硕”,千万别拖到延期阶段(5年以后)。听闻很多学生想“转硕”都是以M相搏,结果却不如人意。自己想“转硕”的事情,和导师真诚做好沟通,往往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效果要更好。学校有相对文件的,缺多少导师同意环节,也是无法完成后续“转硕”流程的。至于,之前还有不少人出的馊主意,比如“装抑郁”、“抓财务小把柄威胁导师”等就更加地不合适(适得其反)。不过,若是有不错的“中间人”帮忙协调下,事情会容易不少的。话分两头,读博之前就应该知晓博士学位不是那么容易获得,自己真的得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其实,在我们自己读博的过程中,导师确定某个大的方向后,都是自己单独完成文献收集、实验方案设计、小论文撰写、润色与投稿、博士学位论文撰写等。并不是“管的少”就说导师不负责任,这是对博士生的培养。总不能博士毕业后,进入新单位从事科研工作,还得自己找个人全程手把手指导啊。已经毕业的不少博士都深有感触,导师研究方向比较广的,往往博士学位论文中过半内容看不太懂。这也是博士生3-5年内长期钻研某个方向,正所谓“达者为师”,单就某个小领域你已超过导师。注:读研、读博期间保存好自己的资料,除了电脑还得有个备份,一旦丢失将影响毕业。社会上有一种主流观点,质疑如今毕业的很多博士师太“水”,学历在贬值。读博之前,一定得给自己找到动力源,鼓励自己在困境中坚持和突破。而且,在我看来只要不是无法抗拒的理由,“转硕”真的是亏的。一是亏了一个珍贵的博士生招生指标;二是少了一个最高层次的博士学位;三是将错失很多好的工作岗位。就我所知,许多高校的确是没有“转硕”政策的,导师是否同意都无关紧要。比如说,我们专业的一个导师去年同意自己的博三学生“转硕”毕业,但是被研究生院无情拒绝。因此,就我认识的不少硕士生,都有选择放弃硕博连读,甚至是硕士毕业工作1-2年后才下定决心继续读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推荐,帮忙她们成功“转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