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教育学考研,你真的了解吗?皆重失之

关于教育学考研,你真的了解吗?

教育学可谓是考研里最热门的专业了,相信在准备教育学的同学有很多的疑问,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有哪些学校有这个专业呢?我该怎么报考呢?这个考试难不难呢?我该怎样报考呢?所有的这些问题,嘟嘟都会帮同学们一一解答。第一,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教育学?首先,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下的一级学科有三个,即教育学( 0401)、心理学(0402)、体育学(0403)。但是我们考研报考的统考教育学一般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这些二级学科一般用六位数字的代码来表示,如:(040101)教育学原理、(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40103)教育史、(040104)比较教育学、(040105)学前教育学、( 040106)高等教育学、(040107)成人教育学、(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特殊教育学、( 040110)教育技术学在这些具体的二级学科下又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例如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通常会下设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等等,其它的二级学科下也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这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考研教育学的脉络。第二,教育学在考研里又是怎么分类的呢?我国目前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型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所以,我们在准备教育学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方向。第三,教育学的就业前景又是怎么样的呢?现代教育研究出现了专门化趋势,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儿童教育学等方面研究纷纷涌现,同时也出现了综合的趋势,如“教育概论”与“教育原理”等课程的出现。发展前景很广阔。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主要到教育科学研究单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校从事科研、管理、教学等工作,以及到新闻出版部门做教育类的编辑工作。第四,教育学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呢?这个专业毕业生主要到教育科学研究单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校从事科研、管理、教学等工作,以及到新闻出版部门做教育类的编辑工作。第五,关于教育学专业,有哪些性价比高的学校吗?鲁东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这里涉及到一个点就是关于择校的问题,大家可以关注我们阅读相关文章哦,嘟嘟在这里就不多费口舌啦!第六,考试难不难,考哪几门呢?学硕:一共考三科,考思想政治、英语一、教育学专业课。相对较难。专硕:一共考四科,考思想政治、英语二、教育学专业课、专业课二。相对简单。第七,考试分数线是多少?第八,我要考哪些内容呢?考试内容教育学一般为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考试科目,部分学校自主命题。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分数和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内容结构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 约30分。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 30分,共90分第九,我该怎样备考呢?关于备考,相信这是大家最头疼的事情了吧,不要着急,嘟嘟已经帮你们备好啦!如果有同学们想知道关于政治英语方面的复习规划,可以关注我们,免费获取哦!Tips:如果决定好了考研就要尽快开始,不要犹豫。找到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搞到复习资料。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通过辅导班。即使是跨考也不要担心,大家的基础都差不多,本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也不一定学了多少,只要认真复习,每个知识点都学透了,无论考什么都难不倒你的。专业课复习一定要有规划,且无论是那个专业的专业课,都需要课外积累。有时间要搜集跟本专业的相关书籍,看看目标院校的导师论文,研究导师近几年的研究方向。总之,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我们要有规划。决定好做一件事,我们就要下决心尽自己最大的能了把它做好。保持好的心态,到考试前我们都会有焦虑,这是属于正常的,不用担心,但是也要适时地调整,只有心态好了,我们才能应对考试。

王畿

大学毕业后读专硕好,还是读学硕好?看看过来人怎么说

距离2018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正式结束一段时间了。考研的同学们对于学校及专业的选择都是怎么样的呢?是选择的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选择了专硕还是学硕的学位报考呢?很多同学似乎对这些名词都不太了解,也不太懂是做什么的,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硕士学位的选择也不太懂,需要对这些名词有所了解来对研究生的方向更加明确。我们提及考研,其实何尝又不是一种较高考或者公务员考试更难的一种考试呢。考研的学生需要面对更多的未知和更大的压力,且要是想报考更好的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每年的学生的数量都有所增加,这也无形之中加大了每年研究生数量,和每个学生录取研究生的概率。而且虽说现在研究生招生比例在扩大,但是每年的大多数名额都划分给了保送研究生的指标,可谓是对考研的学生更加不友好了。因此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应该更加注意专硕与学硕的区别,有针对地填报,增加自己的录取概率,避免后面再后悔。那我们就来一起聊聊什么是专硕和学硕。看看过来人对于如何选择专硕还是学硕是怎么选择的?专硕就是俗称的专业型硕士,在硕士期间主攻与现在行业前沿的工程实例或实践相结合的业务,因此可能并不非常拘泥于书本上呆板的知识,则更倾向于对知识到成果的一种转化。学硕就是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的方向为指导思想,进行理论科学的研究,是对学术上行业最尖端的领域进行探索和开发,是未来的科学研究的预备军。其实所谓的专硕学位在2010年之前是并没有这样一个学位的,不统一颁发学位证,直至2010年之后国家才面向社会开展颁发相应的学历证学位证的专硕学位。由于国家需要专业型硕士的要求,大力执行相应的政策来支持专业型硕士的队伍壮大和发展。专业型硕士在广大的就业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因为很多企业都欢迎这些既有硕士高学历又有与之相匹配的接触行业前沿的命脉的顶尖的工程案例的学生,因此专业型硕士的待遇也越来越高,丝毫不比学术型硕士差,甚至与之并驾齐驱。面对未来自己在工作形式不同上的选择,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以应对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也能够达到自己的就业预期。归根结底而言,专硕还是学硕的选择其实还是取决于自己对未来就业或研究方向的打算。要是自己有意在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高精尖的科研开发工作,在学术界有所造诣,那么其实读学硕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有着与之匹配的完整的培养学术型才干的体系。要是未来想尽快就业,进到一些大企业共事,那么就应该尽早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相信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能接触不少专业相关行业前沿的案例等,这些都是及其受企业和单位欢迎的实用型技术,是有助于未来参加工作尽快进到角色的。

大灵通

好消息!教育类硕士不用考教师资格证了!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17日召开,会议决定:为促进更多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增加就业,会议决定,在已对教师职业资格实行“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基础上,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并建立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加快推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审核通过院校的师范毕业生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便利师范毕业生就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一直以来,学姐对跨考生的建议就是:可以准备考研的时候,顺便把教师资格证考了。一、为什么这么说呢?1.教师资格证确实是教育类从专业匹配度、社会认可度、是所有资格证中含金量最高的。2015年之前的师范生应该是由学校发放教师资格证的,15年后教师资格证改革为国考,师范生都是需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且考试合格以后,才能申请认定领取教师资格证。2.师范生的学习,拿个教师资格证是非常简单的。甚至可以说,哪怕是专硕333的知识储备,有好几个学员都是轻松分数100+,所以我的话“准备考研的时候,顺便把教师资格证考了“,是想说:拿到证,身上多一个证书,而且也可以顺便“沙场秋点兵”检验一下备考效果。而就在昨天,发布了这个巨大的好的消息。其实个人一直觉得2015年之前的政策是对的,师范类专业没必要再去考《教师资格证》,因为从专业内容来说,无论是本科的四年,还是研究生两三年,学习的学习和经验远远高于教师资格的考试。还是偏执认为:直接发放教师资格证是最好的。因为这样让更多的社会资源给更需要的人。二、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是否会降低准入门槛?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刊文指出,师范毕业生获得毕业证书后还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从某种程度说,这是对师范专业培养质量的“不太信任”,从而也影响师范教育院校的办学积极性以及优秀学生选择师范专业。熊丙奇认为,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并不会降低教师准入门槛和质量,反而会促进开设师范专业、进行师范教育的教师教育院校重视提高培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获得教师资格证不等于获得教职,获得教职还需参加招聘考试,并由各地教育部门、学校择优录用。如果是跨考生的你,你现在还会准备考教师资格证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呦~看看大家的想法~

少有

@考研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到底有什么区别?

考研的同学在备考阶段,或许都会陷入短暂迷茫,不清楚自己到底能考到什么层次的院校,确定“选择”后,又不知该如何着手准备,甚至有些考研常识也不是那么清楚。比如:我是选择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二者有什么联系?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又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今天,川川带大家来了解“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联系与区别,希望对大家在考研备考阶段有所帮助。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全国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可分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两种。二者处于同一层次,是相对的研究生种类。主要有以下区别。第一,培养目标不同。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这是一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学术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等研究人员。第二,培养方式不同。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实践环节。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第三,报考条件不同。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的要求为例:专业硕士报考条件:除了要符合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基本条件外,部分专业学位有单独规定,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学术硕士报考条件:【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第四,招生专业不同。专业硕士,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根据研招网“专业知识库”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等,共计47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门类,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的专业方向招生。注:具体到某一招生单位的某一具体专业是否招生,请参照招生单位当年的招生专业目录。第五,学费标准不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按不高于本校现行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收费标准确定(没有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的学校,应参照当地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有关收费标准确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第六,学制不同。具体表现为,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学术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具体情况依各招生单位当年政策为准。第七,读博方式不同。专业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若进行考博,请咨询招生单位了解相关政策。学术硕士,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你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考研常识?评论里留下你的疑问吧~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当年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招生单位当年发布的最新招生简章为准。编辑 |熙妹 校对 | 木尧 审核 | 关关来源 | 研招网往 期阅读

工技不巧

教育部:专硕将扩大到研究生招生三分之二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责任编辑:詹婷婷】来源: @人民日报【来源:福州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哀悼人

披着硕士的“外衣”,收着昂贵的学费,上专硕到底值不值?

2020考研再有二十天左右就要开始了,对于考研学生来说,现在正是紧张复习的关键时刻。在考研的学生群体中有很多的学生报考的专硕研究生,这些考生群体很多人其实对专硕并不了解,很多学生也只是因为专硕比较容易考所以才选择报考的专硕研究生,他们对考研报考专硕到底好不好也是很茫然。但是现实中很多大学的考研专硕学费比较贵,往往比学硕要贵不少,比如一些大学的金融硕士学费一年就要七八万,还有一些工商管理专硕学费更贵,专硕昂贵的学费也让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那么专硕披着“硕士”的“外衣”,又收着昂贵的学费,上专硕到底值不值?作为已经毕业几年的学硕,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从就业层面来看,考研上专硕确实很值得。具体原因有三点:第一,企业招聘并不看重学硕与专硕的区别。在很多企业的招聘过程中主要看应聘者有没有硕士学历,但是企业并不在乎硕士是学硕还是专硕,因此专硕在就业投简历的时候和学硕没有劣势,但是专硕只学习两年,专硕学习时间成本又比学硕低,因此就业角度来看上专硕确实很值得。第二,考研考重点大学专硕的难度要比考学硕低不少。而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又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学校层次,因此如果一个学生考研报考重点法则的专硕,即使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硕,但是在就业的时候依然很有优势,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学生的考研难度又低不少,复习难度又低,特别适合那些想报考重点大学,但是学习能力又中等水平的考生。第三,专硕的毕业难度低,学生可以轻松毕业。现在很多大学都已经提高了硕士的毕业难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硕士,其中学硕的毕业论文现在都需要学校论文外审合格才能允许毕业,需要学生平时多看论文,多钻研学术才能有成果,学习比较辛苦。但是对于专硕而言毕业的难度就比较低,专硕不侧重学术培养,侧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在专硕毕业论文这部分学校的要求并不高,相对于学硕而言,学生可以轻松毕业。而现实中有很多学硕因为毕业论文有问题导致无法顺利毕业,导致想找到一份工作都比较困难。从以上三点分析可以看到,考研专硕虽然学费贵,但是从就业层面来看,专硕与学硕相比还是有一定的优势,考研报考专硕还是值得的。但是从升学深造来看,上专硕确实有些不值得。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专硕学术钻研能力比较差,读研期间很少能出科研成果,而现在很多大学的博士招生已经开始申请考核制了,专硕想读博却没有学术成果,导致读专硕很难继续读博。第二,现在很多大学在博士招生的时候已经明确要求全日制学硕研究生才可以报考,这一要求已经使得很多专硕学生失去了考博报考的资格。因此从考博继续深造来看,考研上专硕确实不值得。究竟上专硕到底值不值,取决于学生将来是想就业还是读博,如果考生自己想研究生毕业直接工作,那么上专硕就非常值得,反之如果想将来考博,那么就最好别上专硕。以上是自己对考研考专硕到底值不值的一些看法,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看法?

父女情

教育部发声,硕士稳步扩招,专硕的春天要来了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中明确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增设专业学位类别等。教育部会议精神解读:①确立了研究生扩招的总体基调;②确定学科调整的步伐;③确定学硕以科研为导向,专硕重应用的整体布局;④确定科研以博士为主的整体思路。增列其授予单位,学位授予点,保证培养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等等。由此可见教育部等三部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还怕未来专业学位的发展不蒸蒸日上吗?文中也强调未来研究生选拔条件更加严苛,不存在过去所谓的“宽进严出”,将综合评价考生的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数量与质量齐飞,专业共就业一体。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年限一般比学业型硕士更短,是很多急于转型的职场人士报考优选,如果你正有此心,那就乘此东风吧!在联考不足百天之际,翰章教育携手翰章导师团开设2021联考过线班9月26日开课,高教社联考教材主编授课,更了解考研大纲与命题规则的老师们,准备带各位职场人,逆转当前困境,一举飞越国家线!·翰章联考过线班的目标只有一个,帮助职场人士联考过线!· 时间越紧,复习方向越要清晰,重基础练技巧,真题带练,马上提分·别担心题型年年变化,搞定核心知识点,题目百变也不怕!· 参与联考题库建设的翰章导师亲授,懂学生的困惑更懂联考命题!· 过线班仅招20人!未过东部国家线全额退款课程详情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马上了解!

李觏

考研:专业学位评估结果出炉,这些非211大学的专硕很值得报考!

在我国,硕士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其中学术型硕士更偏重于理论研究,而专业型硕士更偏重于实际应用。以前,我国高校招收的学术型硕士比较多,但最近几年,为了促进就业,我国高校招收的专业型硕士越来越多,很多考研的小伙伴也选择报考专业型硕士。最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我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那么,哪些非211大学表现比较好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都是非211大学,这两所大学法律方面的专业学位水平被评为A,排名全国高校前八名,实力不输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985高校。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是我国重点布局的政法类大学,并且是我国法律界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员高校,在法律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全国高校学科实力排名中,这两所大学的法学学科排名就很靠前。所以,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律专硕是很值得考研的小伙伴报考的。二、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也是一所实力强悍的非211大学,在这次评估中,东北财经大学会计方面的专业学位水平被评为A-,排名全国高校前十名,实力不输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985大学。另外,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学位水平也被评为A-,在全国高校当中排名前三十名,实力不输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著名985高校。东北财经大学是我国重点建设的五所财经类大学之一,拥有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在财经领域享有盛誉。所以,东北财经大学的会计专硕、工商管理专硕也很值得考研的小伙伴报考。三、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方面的专业学位水平被评为A,排名全国高校前十名,实力不输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985大学。另外,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方面的专业学位水平排名也很高,在全国高校当中排名第四名。首都医科大学位于北京,学校虽然不是211大学,但医学实力非常强,在医学界非常出名。在师资力量上,首都医科大学拥有7名两院院士,这要比很多211大学强,另外,学校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这也比很多211大学要多。所以,首都医科大学的医学专硕很值得考研的小伙伴选择。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发表不同观点。也欢迎考研的小伙伴关注我,了解更多考研信息。

狗仔队

教育部:专硕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三分之二

据教育部官网9月30日消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已审议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诺博士

教育硕士=教育学硕士吗?哪一个更适合你来考?

教育硕士=教育学硕士吗?哪一个更适合你来考?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傻傻分不清楚。他们是一样的吗?其实不然,只是一字之差,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今儿个小必(必尚教育)就给大家讲讲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那些事儿。首先咱解释一下什么是教育硕士?什么是教育学硕士?教育硕士: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渠道。虽然我国早已建有教师进修制度和机构,但是这种进修往往是零星的、不系统的,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得到教育研究的培养。教育学硕士:教育学考研属于我国正规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它拥有二级学科诸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二级学科之下,还分为诸多教育学方向,如教育学原理二级学科下面常见的专业方向有:教育基本理论与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与法学,家庭教育,德育原理等。嗬!乍一看老专业了是不是?难理解,太难理解了。甭担心,这就给大家简略的介绍一下。教育硕士简单的讲呢,就是专硕,是相对于学术型而言的学位类型。教育学硕士简单的讲呢,就是学硕,但是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在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但是都是属于同一层次。那么这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培养差异在哪里呢?1)教育学硕士:以学术为主,比较的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的基本上都是大学老师和科研机构的人员。教育硕士:以专业实践为主,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把它俩说得再再再再再简单一点儿就是:挖掘机,学硕呢是研究怎么造挖掘机的,而专硕就是研究怎么使用挖掘机的。2)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除了在培养方向不一样之外,考研科目上也有一定的差别。除了政治必考,教育硕士是英语二、333教育综合(自命题)以及专业课二。教育学硕士是英语一以及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学制。学硕一般为三年,个别为两年。专硕一般为二年半,个别为三年。4)学费。学硕一般每年每生学费为8000元。专硕则要高一些,不同专业之间的学费差距就会大一些。大部分的专硕每年每生大学12000左右,但是有的学校某个专业则会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惊人数字。5)考试难度。总的来说学硕比专硕要难一些。因为311比333多一门课,而且从院校出题的侧重点来看,311的题目更加灵活一些,比较注重逻辑分析。更注重国家的发展走向。333的题目则是更注重实践一些。涉及课堂教学等问题较多,这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总而言之,必尚考研认为,如果你以后想继续做研究,钻研学术,抑或说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一名科研人员,选择学硕会好一些。如果你以后只是想做一名中小学的老师,抑或说你觉得自己不想再去钻研更高深的东西,则可以选择专硕,注重实践一些。话不多说,必尚考研的分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会喜欢,并能找准自己的备考方向,为之努力。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我: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