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临床研究培训成功举办凌曙

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临床研究培训成功举办

11月16至20日,由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简称转化中心)和瑞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临床研究培训在瑞金医院成功举办。12月中旬,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即将开幕,300张研究型病床也将投入使用,如何不断提升转化中心医护人员对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认知,提高中心临床研究水平,为转化中心高质量、高水平的运行做好准备,需要大家不断学习。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转化中心主任陈赛娟院士指出建立专职临床研究队伍、提升临床研究水平对于创新药物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她做了题为《产学研合作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试验风险控制研究》的讲座,结合实例与学员们分享了临床研究中的经验与教训,指导学员们如何做高水平的临床研究。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做《临床研究的意义和概论》的报告,着重于阐明真实世界的研究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区别和意义,并介绍了瑞金医院临床转化研究平台组织构架和工作思路。培训课程分为临床试验法规与质量管理、临床试验的设计及统计学的应用、数据库与样本库建设、临床研究成功案例介绍等四大专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炳顺教授,复旦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系副主任项小强教授,瑞金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主任赵强教授,血液科主任李军民教授、高血压科主任王继光教授、科技发展处处长徐懿萍研究员、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杨鹏飞副教授等以及来自医药企业的高水平专家前来授课。专家们结合他们在临床试验的设计、组织、实践、管理、质控中的经验进行授课,奉献了精彩的学术盛宴。中心主任陈赛娟院士表示,12月中旬,转化中心临床研究核心基地——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楼内的300张研究型病床即将正式投入启用,今后必将有力推动创新性疗法、药物、技术、诊断试剂在临床的实践。转化中心本次临床研究培训班的举办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对未来开展临床研究都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她指出,今后中心将定期开展临床研究培训,逐步完善临床研究专业课程体系,也希望在国家教育部和交大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能够将临床试验研究质量管理纳入到医学专业课程。【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神剃

转化医学首个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揭开神秘面纱!四大重器一睹为快

图说:启动仪式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下同)今天,历经两个五年规划的转化医学首个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正式落成,瑞金医院举办转化大楼启用仪式。近年来,伴随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落地,医学创新转化备受关注。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按照“先行先试”原则于2013年立项,2016年启动全面建设,成为继上海光源大设施及上海蛋白质中心后第三家落户上海的国家级大设施,也是目前我国在生物医疗领域的第一家国家级大设施。仪式上,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介绍,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楼总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建筑总面积5.4万平方米,是当今国内首个集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于一体的大科学设施。将针对我国重大疾病诊疗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重点在肿瘤、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研究相关发病机理和规律,解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搭建系统化、规模化、集成化的科学设施,开展从临床实践到基础研究、医药产品和技术开发再回到临床实践的转化医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落户于交大闵行校区和瑞金医院的上海设施,是上海交通大学与瑞金医院整合学术资源和医疗资源,共同建设的国内生命医学领域第一个综合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交通大学将进一步发挥闵行基地和瑞金基地的双基地优势,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构建新型高效的资源共享机制,主动参与或主导卫生与健康领域国际合作,打造转化医学研究合作高端平台。启动仪式后,科学家们共同为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中国临床创新合作中心揭牌,并举行“转化医学奖”以及“陈家伦许曼音教育基金”的颁奖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代表瑞金医院与上药集团、复星集团、信达等七家医药行业领军企业完成了合作签约,医院和企业的合作将使得双方在技术领域的集群优势进行充分融合,通过在未来开展紧密合作,以转化医学技术研发为核心板块,重点发力,进一步提升双方在医疗行业的领先优势。瑞金转化大楼内共有四大重器: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病房转化医学大设施内共设300张临床研究床位,所有床位通过智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组成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集群,每个床单元具备自动感知,临床研究数据自主集采功能。50间万级层流研究性病房,单体研究机构临研床位规模世界第一。图说: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病房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代谢仓群)全世界首家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由多达8台代谢仓(单体研究机构数量全世界第一)组成代谢仓群,其中环境模拟代谢仓可模拟低压低氧等人类生存极端情况,对人体在静息、日常、运动等各种状态进行精确的能量代谢监测。图说: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自动化临床生物样本库+百万人数据库全世界首家实现全气动传输、深低温存储、可扩展的生物样本自动化存储运送体系。通过转化医学大楼内的气动物流体系,将大气动(大楼)与小气动(样本库)结合,临床生物样本可以方便快捷的在实验室与样本库之间实现自动化传输、存取和整理,做到“让样本飞”的远程智能化。生物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瑞金医院现有研究设施作为配套,与转化医学大设施公共技术平台形成合力打造转化医学公共服务能力。现有高通量测序平台、药筛平台、质谱平台等科学研究平台,一加一大于二,将转化医学服务空间延伸至5.4万平方之外。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的学术代表作,同期举办的转化医学论坛邀请到了Ronni Gamzu和Gary D.Hammer等知名科学家,由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主任陈赛娟院士领衔,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重大疾病转化医学研究及肿瘤创新治疗与药物研发两个主题与各路专家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转化医学的传承和发展献计献策。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十六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本次启动仪式标志着国之重器——转化医学大设施自12月19日这一天正式从全面建设阶段昂首迈入引领医疗行业、全速发展的阶段。在为国内转化医学研究的发展添砖加瓦的同时,开启持久、开放、多元的转化医学“黄金时代”。上海交通大学和瑞金医院通力合作、携手共建,在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产学研协同机制、国际合作交流机制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建设经验,并在跨学科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科学数据共建共享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上海市副市长宗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监察专员刘登峰、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张国辉参加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通过视频连线对启用仪式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对大设施的未来发展给予深切期盼。通讯员 朱凡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鬼天师

《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研究称:美3月新冠感染病例或是官方数字的80倍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华盛顿6月22日电 (记者刘海英)许多流行病学家认为,由于检测方面的问题,美国可能有很多未被发现的新冠肺炎病例。22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为该种观点提供了佐证。该研究称,3月份美国可能有870万感染病例,这一数字是官方估计数的80倍。该研究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和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研究团队认为,迄今为止新冠肺炎感染的检测严重依赖于核酸检测,但有限的检测能力、较高的假阴性率以及无症状或亚临床感染的存在,导致了对新冠肺炎真正流行率的低估。而新冠肺炎经常表现出与流感相似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和喉咙痛等,因此可以使用流感样疾病(ILI)门诊监测数据来估算美国的感染情况。基于上述认识,研究团队利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监测数据,量化了过去10年美国非流感ILI的基准患病率。对比研究发现,从今年3月开始,美国许多州的非流感ILI病例数激增,远超季节性标准,而且这种激增与各州的新冠肺炎病例数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激增的非流感ILI病例,可能大多是新冠肺炎病例。他们将激增的非流感ILI数据与患者就医比例(假设三分之一患者会寻求就医)结合起来进行推算,得出结论:从3月8日到3月28日,全美可能有870万新冠肺炎感染病例。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同期美国报告的确诊病例数仅为10多万。研究人员指出,ILI监测可以作为一种评估美国疫情的重要工具。他们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传播的速度要比此前估算的快很多,美国可能有超过80%的感染者仍未被发现。虽然新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观察到的ILI激增可能不仅仅代表感染的患者,病患就医比例的假设未必精确,但所得结论可以通过抗体检测来验证。

鬼爸爸

投资18亿!预计2022年建成!江西转化医学研究院落定中医药科创城

2020年12月2日,江西南附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成功摘得一宗位于赣江新区直管区-中医药科创城一宗混合产业用地(M0),根据规划条件,地块拟建设江西省转化医学研究院项目,近日,该项目正式备案。项目备案江西省转化医学研究院项目备案编号为2101-360090-04-01-241456,项目详细地址为江西省赣江新区直管区导排渠以东、新祺周五路以南、经一路以西、新祺周四路以北。该项目总用地面积90348.10平方米(合135.522亩),总建筑面积约37.6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7.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5≤FAR≤3.0,建筑密度为45%。功能设置:产业用房约9.48万平方米、科研用房约9.48万平方米、商业服务配套用房约8.1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物包括:产业用房、科研用房、商业服务配套用房、室外场地、地下室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等。建设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强电工程、弱电工程(含智能化)、空调通风工程、装修工程、室外工程(含道路、运动场、景观、绿化、管网等)、设施设备采购安装工程、供水供电供气工程等。引入南大一附院作为运营主体据了解,该项目由赣江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未来将引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运营主体,共同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转化医学研究院,加快推动新区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该项目总投资18000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为江西南附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预计开工时间为2021年,竣工时间为2022年。

施雠

启用“四大重器”,转化医学首个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沪落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历经两个五年规划的转化医学首个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正式落成。近年来,伴随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落地,医学创新转化备受关注。按照计划,我国欲在上海、四川成都、北京协和、解放军总医院、陕西西安布局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区域的转化医学研究支撑网络。在上海,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按照“先行先试”原则于2013年立项,2016年启动全面建设,成为继上海光源大设施及上海蛋白质中心后第三家落户上海的国家级大设施,也是目前我国在生物医疗领域的第一家国家级大设施。瑞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介绍,新落成的转化医学大楼总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建筑总面积5.4万平方米,是国内首个集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于一体的大科学设施。将针对我国重大疾病诊疗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重点在肿瘤、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研究相关发病机理和规律,解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搭建系统化、规模化、集成化的科学设施,开展从临床实践到基础研究、医药产品和技术开发再回到临床实践的转化医学研究。记者注意到,瑞金转化大楼内有“四大重器”,包括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病房、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代谢仓群)、自动化临床生物样本库+百万人数据库、生物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其中,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病房共设300张临床研究床位,所有床位通过智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组成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集群,每个床单元具备自动感知,临床研究数据自主集采功能。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代谢仓群)是全世界首家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由多达8台代谢仓(单体研究机构数量全世界第一)组成代谢仓群,其中环境模拟代谢仓可模拟低压低氧等人类生存极端情况,对人体在静息、日常、运动等各种状态进行精确的能量代谢监测。“自动化临床生物样本库+百万人数据库”是全世界首家实现全气动传输、深低温存储、可扩展的生物样本自动化存储运送体系。通过转化医学大楼内的气动物流体系,将大气动(大楼)与小气动(样本库)结合,临床生物样本可以方便快捷的在实验室与样本库之间实现自动化传输、存取和整理,做到“让样本飞”的远程智能化。“生物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以瑞金医院现有研究设施作为配套,与转化医学大设施公共技术平台形成合力打造转化医学公共服务能力。现有高通量测序平台、药筛平台、质谱平台等科学研究平台,一加一大于二,将转化医学服务空间延伸至5.4万平方之外。本次启动仪式标志着国之重器——转化医学大设施正式从全面建设阶段昂首迈入引领医疗行业、全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将开启持久、开放、多元的转化医学“黄金时代”。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由闵行基地与瑞金基地两部分组成,瑞金基地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建筑高度56米,层高16层,分为地上13层,地下3层。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爱出色

历经两个五年规划 转化医学首个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上海瑞金医院落成启用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2月19日报道:历经两个五年规划的转化医学首个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正式落成,瑞金医院隆重举办转化大楼启用仪式。摄影袁宸桢,下同。据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介绍,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楼总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建筑总面积5.4万平方米,是当今国内首个集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于一体的大科学设施。将针对我国重大疾病诊疗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重点在肿瘤、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研究相关发病机理和规律,解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搭建系统化、规模化、集成化的科学设施,开展从临床实践到基础研究、医药产品和技术开发再回到临床实践的转化医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落户于交大闵行校区和瑞金医院的上海设施,是上海交通大学与瑞金医院整合学术资源和医疗资源,共同建设的国内生命医学领域第一个综合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交通大学将进一步发挥闵行基地和瑞金基地的双基地优势,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构建新型高效的资源共享机制,主动参与或主导卫生与健康领域国际合作,打造转化医学研究合作高端平台。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刘登峰专员认为,转化医学大设施项目的启用将赋予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给医学科技工作者搭建了实现文理工医融汇、政产学研用合力的创新智造平台,医院不仅为科研产品转化提供应用场景,也为转化医学科学研究提供源动力,应当建设好、运营好、发展好转化医学大设施,发挥其作为国家级平台的支撑服务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桥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启动仪式后,科学家们共同为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中国临床创新合作中心揭牌,并举行“转化医学奖”以及“陈家伦许曼音教育基金”的颁奖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代表瑞金医院与上药集团、复星集团、信达等七家医药行业领军企业完成了合作签约,医院和企业的合作将使得双方在技术领域的集群优势进行充分融合,通过在未来开展紧密合作,以转化医学技术研发为核心板块,重点发力,进一步提升双方在医疗行业的领先优势。随后,与会人员依次参观了瑞金转化大楼内的四大重器: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病房转化医学大设施内共设300张临床研究床位,所有床位通过智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组成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集群,每个床单元具备自动感知,临床研究数据自主集采功能。50间万级层流研究性病房,单体研究机构临研床位规模世界第一。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代谢仓群)全世界首家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由多达8台代谢仓(单体研究机构数量全世界第一)组成代谢仓群,其中环境模拟代谢仓可模拟低压低氧等人类生存极端情况,对人体在静息、日常、运动等各种状态进行精确的能量代谢监测。自动化临床生物样本库+百万人数据库全世界首家实现全气动传输、深低温存储、可扩展的生物样本自动化存储运送体系。通过转化医学大楼内的气动物流体系,将大气动(大楼)与小气动(样本库)结合,临床生物样本可以方便快捷的在实验室与样本库之间实现自动化传输、存取和整理,做到“让样本飞”的远程智能化。生物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瑞金医院现有研究设施作为配套,与转化医学大设施公共技术平台形成合力打造转化医学公共服务能力。现有高通量测序平台、药筛平台、质谱平台等科学研究平台,一加一大于二,将转化医学服务空间延伸至5.4万平方之外。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的学术代表作,同期举办的转化医学论坛邀请到了Ronni Gamzu和Gary D.Hammer等知名科学家,由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主任陈赛娟院士领衔,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重大疾病转化医学研究及肿瘤创新治疗与药物研发两个主题与各路专家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转化医学的传承和发展献计献策。上海市副市长宗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监察专员刘登峰、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张国辉参加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通过视频连线对启用仪式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对大设施的未来发展给予深切期盼。

白选手

研究成果如何更好转向临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启用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12月19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正式启用。转化医学是指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上海设施将针对我国重大疾病诊疗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转化医学研究。 19日上午,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的启用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行。 此次启用的上海项目包括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病房、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自动化临床生物样本库、生物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等四大重器,其中由8台代谢舱组成的代谢舱群,可通过80多项参数,对人体在不同环境、不同状态下的情况进行精确的能量代谢监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学科主任 王卫庆:我们有小的代谢舱给病人,比如他在里面坐两个小时,看他的病理的变化,参数同样的变化,然后我们去分析这些疾病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以后的正常人应该怎么去避免这些不好的状况,其实最后回归健康,为健康服务。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布局建设5个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上海项目作为首个启用的国家级大设施,将为我国转化医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疾雷破山

清华大学公共卫生(高级健康管理与转化医学EMTM)报考常见问题

1、清华大学公共卫生实力怎么样?优势学科是什么?答: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2001年,经过15年的建设,已经建立了强大的科研能力与专家团队和系统的学生培养体系,积极为“健康中国”的国家目标贡献成果与人才。著名医学科学家、两院院士吴阶平先生担任首任院长,生物物理学家赵南明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院士、神经科学家鲁白教授、免疫学家董晨教授先后担任常务副院长。2016年9月,董晨教授担任医学院院长。清华医学院下设基础医学系、临床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涵盖了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肿瘤生物学、传染病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公共健康学与临床医学八大学科。清华大学公共卫生方向的导师均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和附属医院还有企业高管,实力雄厚,通过国家教育部支持主办了高级健康管理与转化医学硕士(EMTM)项目,旨在为我国健康医疗机构培养具有国际水平临床研究和管理的领军人才,传播中国新医疗体系的「新理念」和「新技术」。2、清华大学公共卫生报考的激烈程度怎么样?专业接收调剂吗?答:(1)目前仅开放非全日制招生,在2019年改版考纲,考试难度降低,考试人数相对较多。(2)生源充足,不接受调剂。(3)具体的招生情况,公卫研习社的班班会详细说明。3、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专业好考吗?答: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专业招生年数较短,且科研能力不能与其他985高校相比。因此,竞争并没有其他985高校激烈。4、本科学校很差/英语不好,可以报考清华大学吗?答:(1)报名条件中没有对英语提出过多的要求,且清华大学的英语是自命题,公卫研习社的班班会对英语如何复习进行全程规划,无论英语基础如何,均可以应对考研英语的初试。(2)但是需要注意清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报考要求有专业限制。仅接收单独考试方式报考。申请参加清华大学单独考试(单考)的考生必须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以上,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连续工作2年以上,政治思想表现好,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单位推荐报考定向培养回原单位工作就业。单考生只按“定向就业”类别招生,考生报考时考试方式必须选择“单独考试”,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具体内容查看招生简章哦)5、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吗?答:清华大学只招收非全日制专硕。6、清华大学353卫生综合考试的特点是怎么样的?答:考试科目:流行病、社会医学,具体的参考书目、考试题型等会有公卫研习社的班班告知。7、去哪里获得清华大学353卫生综合历年真题?答:公卫研习社内部学员均提供市面上最全的历年真题。另外,大家不需要再费心去找任何资料。我们研习社的资料拥有最全的资料(如课件、真题等等),放心跟着我们走就可以了。关于【公卫考研研习社】公卫考研研习社(简称“公卫研习社”)于2015年创立于中国上海,汇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优质教学资源,秉承“尽吾全力,助力圆梦”宗旨,专注于公共卫生考研辅导。在公卫研习社教研组、班班组、课程组保驾护航下,帮助无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方向的考研学子实现梦想。2019年,公卫研习社再创佳绩!共有52名学员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初试成绩高达400分及以上!2020年,公卫研习社将继续秉承初心,优化专业课视频课堂、红宝书王牌讲义等产品,升级班班督导和班级群服务,让2021级学员升学率更上一层楼!圆梦研路!2020年,公卫研习社集纳公卫人才,成立四大部门:课程组、班班组、教研组、答疑组。公卫研习社课程组推出的视频课程均由名校硕博士生授课,紧跟历年核心要点及2020年最新考点,让学员足不出户就能把握名校优质资源,通过“基础课堂”、“强化课堂”、“真题课堂”及“点睛课堂”,带领学员从原理到应用,逐级攻关。公卫研习社教研组推出考情分析,归类真题,让学员掌握重点;考点汇编,明确考点,让学员背诵无忧;真题汇编及解析,深度剖析命题规律,让学员学有目标,成绩翻倍!同时,教研组在内部群中,将不定期更新测试题、重点知识解析、重点习题解析等。公卫研习社班班组,让学员的考研之路,有人带、有人管、有人帮。让学员掌握最全面的院校信息、最新的考情动向,实时跟进学员的学习状态、明确学员的学习目标、营造学员的学习环境,解决学员的学习问题!公卫研习社答疑组针对学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易混淆、易错题进行答疑,形成经典习题汇编,并对常用习题册的习题进行全方位解析。公卫考研研习社始终致力于打造公卫考研领域的第一品牌,打造与学员共同体,让学员学的会、考得上!再次衷心感谢广大学员的关注和支持!公卫考研研习社与你一起进步!

魔唇劫

张江十年|瑞金转化医学中心:解决医药转化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困扰医药转化的难题。瑞金转化医学中心正对接张江进行前沿探索,试图蹚出“最后一公里”的新路径。去年7月,张江集团与瑞金医院签订总体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入推进项目合作、设施共享、互设载体等三个方面的十项合作内容,全力促进张江生命健康产业生态体系与瑞金临床研究生态体系的深度融合,共推转化、共建生态、共谋发展,打造“四医联动”新样板,提升上海生物医药创新的源头竞争力。近日,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下称“广慈-思南园区”) 总经理李海宇表示,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为依托的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立足黄浦、对接张江,致力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在介绍广慈-思南园区之前,李海宇着重提及该园区依托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向国家领导人致信建议在我国大力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民健康。转化医学建设帷幕由此正式拉开。国家在上海、四川成都、北京协和、解放军总医院、陕西西安布局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区域的转化医学研究支撑网络。其中,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先行先试”于2013年立项,2016年启动全面建设,成为继上海光源大设施及上海蛋白质中心后第三家落户上海的国家级大设施,也是目前我国在生物医疗领域的第一家国家级大设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由闵行基地和瑞金基地两部分组成。李海宇介绍,瑞金基地主要针对肿瘤、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三个学科领域,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及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闵行基地则主要承担转化医学药物、器械、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2020年12月19日,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楼正式启用,这标志着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建设运行取得重要进展。该大楼内拥有四大重器,分别为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病房、人体数字化能量代谢监测平台(代谢舱群)、自动化临床生物样本库+百万人数据库、生物信息技术服务平台。这些重器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病房为例,李海宇对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目前拥有300张临床研究床位,所有床位通过智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组成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集群,每个床单元具备自动感知、临床研究数据自主集采功能。“从原有的概念上来说,每一家三甲医院它自身都有一些研究型临床床位,数量可能是在几张、十几张、二十几张这样,全上海一共有研究型的临床床位大概200多张,而转化大楼这里是集中在一个项目楼里面的300张床位。”李海宇对澎湃新闻记者进一步解释道,和大家较为了解的住院床位不同,研究型床位并非仅供一位病人使用,而是滚动式使用,所以目前瑞金转化大楼内的300张床位是“全球单体研究机构临床研究床位规模最大的。”他认为,从制药企业的角度来看,他们在开展临床试验时一般需要自己去找医院,随后涉及科室是否对口、排队等复杂情况,“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瑞金资源基础上集中的研究型床位,另一个是分散在其他医院的,他会选择哪个?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今年的2月1日,转化医学研究型病房迎来了第一位临床研究受试者。“到今天为止,300张研究型病床入住率已经是100%了。”李海宇表示,“大设施去年12月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资源的投入使用,能够整合更多的相关的企业,解决医药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而广慈-思南园区正是由黄浦区政府和瑞金医院共同设立。根据黄浦区制定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广慈-思南园区将被列入黄浦区唯一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区,黄浦区扩大开放50条(黄委发【2019】6号),对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给与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由医院主导的园区有何优势?李海宇表示,“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园区或者相关园区,一般由政府或企业出面做园区运营,医疗机构或者三甲医院方面的资源其实并没有很紧密地介入其中,广慈-思南一个最大的特色,是医院跟园区的载体是紧密整合的,园区不仅仅是空间使用,更加多的是瑞金专业的资源能够整合进来。”值得一提的是,和其他常见的产业园区相比,广慈-思南园区是一个“虚拟园区”。 李海宇表示,“我们并不是一个在物理载体上集中的几万或者几十万平方米的这样一个物理载体,是以瑞金为中心,在它周边以3-5公里这样的辐射范围,以点、网的形成的不同的物理载体的一个组合。”李海宇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进一步表示,“将来我们会做一个可视化的园区分布图,黄浦区这里一个圆圈里面都是高端的国际非公医疗,那个圆圈里面是研发中心,就是实验室、研发都放在这里,另外一块有可能是做金融孵化类的。我们园区平台公司会把相关的一些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白名单,对接瑞金医院。”截至目前,广慈-思南园区已开发物理载体20000多平方米,1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李海宇同时提到,“我们也希望跟其他产业园区有战略合作,一些企业在我们园区开展研发、临床工作,同时将生产布局到其他园区。”李海宇最后表示,“十四五”期间,广慈-思南园区将基本建成亚洲领先的转化医学创新中心,力争实现“三个1000”目标,即引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12家医院完成1000项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临床研究;集合上海交通大学及相关学院培养1000名生物医药产业专业人才;黄浦区集聚1000亿产值的医疗健康企业。(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丁子有尾

安徽医科大学举行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揭牌仪式!

2月5日上午,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揭牌仪式在科教大楼举行,校党委书记顾家山、校长曹云霞共同为省转化医学研究院揭牌。副校长余永强致辞,校党委常委、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金宗祥出席仪式。省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汪凯主持仪式。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是经省编办批准,落户我校的全省首个转化医学研究机构。该院正式揭牌,标志着我省转化医学发展进入新起点、迈进新征程、担负新使命。该院将致力于围绕国家和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秉持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的理念,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立足本省、面向国内外开放的高水平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成为推动科技创新新动能、新理念、新模式的“策源地”,为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安徽建设,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贡献安医智慧和安医力量。余永强在致辞中指出,省转化医学研究院在我校挂牌,是我校作为医学院校的责任担当和崇高使命,是服务全省人民健康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构建新医科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和构筑高水平医科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务实行动。研究院应积极整合大学和附属医院优势资源,努力引进和培养一批有影响的高水平转化医学人才团队,研发一批得到公认的基础性、原创性科研成果,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临床诊疗新技术,走出一条具有桥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创新道路。就做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工作,余永强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围绕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等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加强核心技术攻坚,搭建优势互补合作平台,发挥集群效应。二是建设好、发展好、打造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品牌。要加强研究院的内涵建设,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从立项目、挂牌子转变为促整合、出成果,坚持“四个融入”,通过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合作,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大学-附属医院-企业”一体化发展的转化链,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打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高端平台。要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从“推动原始创新”和“面向人民健康需求、提升疑难危重病例救治水平”两个方面双向驱动;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建立大科学团队,实施协同攻关的大科研项目,产出一批惠及国计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我省医药卫生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带来新机遇、实现新增长,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据悉,依托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重大平台”建设,学校设立了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基地、第一附属医院生物样本库、第二附属医院研究基地、第二附属医院研究型病房等多个研究机构,组建了“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治团队”等12个转化医学研究团队,通过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高水平转化医学研究实体,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单位负责人,各转化医学研究团队和项目负责人以及转化医学研究生代表参加揭牌仪式。来源:安徽医科大学 供稿: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 校新闻中心 责编:公惠玲 版式:王晶晶 审稿:惠继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