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医学考研类的书籍推荐击鼓

关于医学考研类的书籍推荐

这两天很多人问我考研资料分哪些,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统一回复吧一:英语单词有朱伟的恋恋有词系列(恋练有词,7000词,以及恋恋词组)朱伟的还有题源报刊,之类的,但是2018年以后的单词课废话太多。还有英语红宝书。是一个内容特别详细的单词宝典何凯文系列个人比较习惯何凯文的书籍,从长难句,作文,单词1575,以及何凯文的英语阅读就是kk三步法,个人认为还不错真题系列何凯文的真题解析英语黄皮书(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包括98-19)考研真相(适合基础相对较弱的同学,包括05-19)于慧的没用,具体不是很清楚,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在用。二:西综真题:贺银成真题,按照年份,还有配套的同步练习,可以配套讲义用北医黄皮书,是按照章节出题,北医一套还包括模拟,强化,病例分析,等一部分,你们目前用不着石虎小红书也是按照章节,答案更加详细,习题和答案分册,更方便。讲义:李睿团队,我没听,只有用过的才知道贺银成讲义是用得最多的傲视天鹰:可以听听傲视天鹰小亮的课,很多人说他讲的不错。蓝基因:刘忠宝的书就不用买盗版的了,因为正版就很便宜,盗版的也便宜不了几块钱,多花两三块钱,也用用正版的资料体验一下感觉就是这么一个大概的介绍,目前很多同学问我怎么买书,其实建议大家可以试着听听各大机构课,然后看看自己到底能听见谁的课,这个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决定的,因为有时候老师讲的再好,你不一定听的下去,比如贺银成讲的特别细,但是口音特别重,时间还特别长,基本不能加速听。再比如刘忠宝的课基本上生理开始穿插内科的知识,没有一定水平是听不明白的。但是,个人有个人的喜好,最好的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所以,小编希望大家可以将各种资料都了解一下,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骆驼圈

中医考研,中综该怎么复习?

“如何选择一本高品质中医考研教辅,助我考上理想的中医高校?”这是每个中医考研同学都面临的现实问题。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小李今年考研估分370分左右,虽然分数线没出,但她这个成绩考本校无疑是稳了。老师、同学都很吃惊,要知道,大一大二时的她,成绩常常徘徊在中游,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为什么她考研能一鸣惊人?大家们都说她找对了学习方法,我们说,其实是她选择了《中综傲视宝典》并早复习。去年的这个时候,成绩依旧中等的小张很慌张:成绩一般,基础不牢固,考研看似距离自己那么遥远。小张找到我们老师询问,中医知识浩如烟海,如何能在考研这场战役中脱颖而出?博傲何老师说,考研最忌讳无头苍蝇一样,乱学乱看,必然是浪费时间,因为没有形成知识体系。选择一本高质量的教辅可以帮助同学节省复习时间和成本,让同学把精力固定在吃透薄弱知识点上,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为什么建议同学选择这套教辅备战20考研?我们给出的理由是:百名教师依托10年教学经验编写重难点取向帮孩子尽快梳理教辅的选择,质比量更重要。一本高质量的考研教辅,最终效果在于通过科学的知识体系,将重难点以便于学习的方式传递给大家,只要同学们将其中的题目和知识吃透,学习就能得到质的提升。而《中综傲视宝典》,就是它知识体系的科学性。本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加入了“复习点睛”、“命题特点”、“复习侧重”等内容,以方便整体把握考试特点、复习方向。它将最重要的内容以极度精炼的方式传递给大家,进而带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果。小题锁定必考,大题立足真题分门别类练习,学科老师都难如此细致我们都知道,中医学科,课本的知识量很大,但考试中考查的重难点也很多。《中综傲视宝典》在做的事情就是找到考试中的常见知识、常见题型分门别类地进行编排,让同学们加以训练。一是在书中补充完善上一年的全部考试真题;二是补全往年遗漏未录的但仍有价值的真题,尤其是《方剂学》和《中医内科学》,补题比较多,考生再也不用担心真题不全的情况;三是对个别题目的答案作了更正,部分题目的解析也做了修改,使之更加合理,而且个别题目的位置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相信众编委付出的大量心血和努力是值得的,相信考研朋友们的期待一定不会失望,20版《中医综合傲视宝典》一定是最棒的,是考研终极致胜的真正宝典!来源:中综傲视宝典

柏拉图

中医学专业考研,选这25所院校,专业实力强,就业率高,你选哪所

中医学专业是一个既注重中医知识又注重实践的学科,很多人觉得中医学应该是中医学家学渊源的考生学习更好,所以觉得中医从大学开始学有点晚,事实上每一个考入中医药大学去学中医、针灸推拿的学生,大都不是家传中医从娃娃开始学起的,也根本不会有多少人从娃娃开始学中医。中医从大学开始学,也根本不会晚,不过中医学考研后就业更好。目前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很少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深入地学习过中医理论和技能,大部分人都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知识与技能的。你根本不用担心从大学开始学习中医会晚,很多人就是上大学才开始学中医,也一样能够成为中医名家。现代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习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技能,也包括了大量的西医基础理论,诸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内容。所以现代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非常多。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本科都是五年时间,这五年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够学业有成。大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医学类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特别多,必须要珍惜在校期间的每一天,在有限的求学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将来的从医之路才能更好走。对于绝大部分医学生来说,在院校中的学习,都只是学了基本理论,更多的实用临床诊断、治疗技能,都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学来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需要大量临床实践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想要成为真正有能力独立执业的中医,不仅要在院校里认真学习,从院校毕业后,还要想办法在临床中去大量实践,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这是医学专业毕业生不可能避开的规律。对于中医学考研,2020考生报考这25所高校不错。这是教育部根据每所院校实力的实力进行的排名,前面三所A+学科的中医药大学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也都是双一流院校,其它紧随其后的天津、广州、成都中医药大学也都进入了双一流行列。其它实力强的中医药大学还有,黑龙江、辽宁、浙江、山东、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能考入这些高校都是很不错的。总之,想学中医,从上大学开始起步,选择了中医这条路,就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必须克服浮躁的心态,扎扎实实学习基本理论,认认真真进行临床实践,要有长期学习、厚积薄发的思想准备,才能成为中医高手。大家对于考研中医药大学怎么看?

荷兰人

考研必备好书推荐!

2019考研复试的国家线已然公布,在他们准备复试的同时,2020的同学们也已经开始正式进入备战模式了。考研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漫长而又艰辛。冲上战场的你,不仅要花费的是自己的努力,也一定需要一些必备的参考书工具,下面小编专门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考研公共课一些超级好用的书或者app供大家参考学习。1. 英语单词书:《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乱序版、便携版》(推荐理由: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核心单词和超纲词汇均有配音)《恋恋有词》(推荐理由:词群记忆法,通过记忆一个单词记住一群词。词频由考高频词汇到低频词汇分布,结合朱伟的视频课,能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记住单词,记单词不再那么乏味枯燥)APP: 扇贝 (包括扇贝阅读和扇贝单词)(作为一个考研人,扇贝真的是必备APP了,可以结合扇贝阅读,一起加入小组打卡,有效监督自己每天坚持背单词)百词斩(如果觉得扇贝背单词枯燥难以坚持的话,百词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结合图片联想背单词,生动有趣,适合长期备考)语法书:何凯文:考研英语:长难句解密真题:何凯文考研英语阅读思路解析英语一:张剑考研英语黄皮书系列、陈正康系列英语二:蒋军虎系列、张剑系列、陈正康系列2. 数学教材:同济五版高数、清华大学线性代数、浙大概率与数理统讲义:张宇:《高等数学18讲》、《线代9讲》、《概率论9讲》习题:李永乐:《基础过关660题》汤家凤:《接力经典1800》张宇:《张宇考研数学题源探析经典1000题》3. 政治讲义:肖秀荣《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风中劲草》(考研后期如果觉得政治要看的内容太多,不妨选择风中劲草,风中劲草作为简化版的考研大纲,可是被许多同学誉为神书哦)习题: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模拟题: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卷》(肖大大的最后8套卷和4套卷在考研末期是一定要买的,肖八必看,肖四必背)

爱作战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些考研辅导书你迟早都要用

其实随着这些年水涨船高的考研热,考研教育早已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无论是公共课还是统考专业课,翻来覆去都是那一套书,问题是,你知道是哪些书吗?对于每一年得考生而言,三月都是搜集资料得季节,作为一名合格的研学姐,寻找考研辅导书就交给我吧。放心,政治、英语、数学、管综、经济类综合、法硕、医学、计算机、农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备考用书一个都不会能放过。如果对考研还有什么疑问,或者需要学长学姐们传递经验,最新考研资料,可以来微信公众号【考研会】找我。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小伙伴们考上理想的学校。一、政治复习必备清单:1. 复习全书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大纲解析》——高教社(俗称红宝书)(2018年9月份出版);《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肖秀荣;《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团队(2018年10月后出版);《命题人知识点提要》——肖秀荣;《序列》——任汝芬;《命题人形势与政策》——肖秀荣2. 真题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命题人讲真题》——肖秀荣;《历年真题详解》——蒋中挺;《历年真题标准解析》——高教社;《历年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石磊;《真题精解》——任汝芬3. 训练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高教社4. 最后预测题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肖秀荣(俗称肖四);《命题人冲刺8套卷》——肖秀荣(俗称肖八);《任汝芬最后四套题》——任汝芬;《20天20题》——启航二、英语一复习用书:1. 单词类最为推荐的有:《恋练有词》——朱伟;《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新东方,有两种,红色和绿色,分别为顺序和乱序的;《红宝书》——西北大学出版社;《何凯文1575》——何凯文;《刘一男考研词汇速记指南》——刘一男2. 记单词软件推荐的有:百词斩;扇贝;开心词场3. 真题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张剑黄皮书真题系列》——张剑;《何凯文历年真题全解析》——何凯文;《考研真相》——西北大学出版社4. 阅读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张剑黄皮书阅读150篇》——张剑;《何凯文英语阅读思路解析》——何凯文5. 作文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考研英语写作高分攻略》——何凯文;《王江涛写作辅导系列》——王江涛;《张剑黄皮书写作系列》——张剑;《考研英语写作通关66篇》——高教版,陈正康主编;《考研英语写作160篇》——西北大学出版社三、英语二复习用书:1. 单词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单词类最为推荐的参考书和软件同英语一,外加《老蒋绿皮书讲词汇》2. 真题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老蒋绿皮书讲真题》——蒋军虎;《张剑黄皮书真题系列》——张剑;《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超精解》——丁晓钟3. 阅读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高分阅读老蒋80篇》——蒋军虎;《张剑黄皮书阅读150篇》——张剑;《考研英语同源阅读80篇》——陈正康4. 作文类最为推荐的依次有:《老蒋绿皮书讲作文》——蒋军虎;《张剑黄皮书写作系列》——张剑;《考研英语写作通关66篇》——高教版,陈正康四、数学一、二、三复习用书:1. 教材类最为推荐的有:高数教材:《高等数学》——同济版;线代教材:《线性代数》——同济版;概率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版2. 复习全书类最为推荐的有:《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高数18讲》——张宇《线代9讲》——张宇《概率9讲》——张宇3. 真题、习题、模拟题类最推荐的依次为:《数学历年真题解析》——李永乐;《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李永乐;《终极预测最后八套卷》——张宇;《最后四套卷》——张宇;《接力题典1800题》——汤家凤;《汤家凤绝对考场最后八套题》——汤家凤;《合工大最后5套题》五、法律硕士复习用书:课外辅导书目应以人大出版的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指南等系列教材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学校指定的书目为主。下面书单主要是供非法学考生参考,法硕(法学)有很多书籍和下面书籍同名,但会注明(法学)字样,请注意。1. 法硕大纲《201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201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2. 其它复习书目六、管理类联考复习用书:报考会计硕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审计硕士、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这些专业的学生,初试考两门: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二,不考专业课。大部分学校不指定复习书目,最好的办法是联系师兄师姐,请教经验。下面的书单,仅供大家参考,注意买最新版本。1.数学2.逻辑3.写作4. 大纲解析《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解析》 管理类联考大纲配套教材专家委员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七、经济类联考复习用书: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这几个专业的初试考政治、英语、经济类联考(或者数学三)、专业课,共四门。很多学校并不指定初试参考书目,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咨询该专业的师兄师姐。经济类联考与管理类联考相比,数学要难一些,逻辑题目少点,难度差不多,写作基本一样,所以童鞋们可以参考下管理类联考的书。下面书单仅供大家参考。1.数学2.逻辑3.写作八、金融硕士复习用书:1.复习书目2.书单二3.书单三九、计算机复习用书:以下书单仅供参考,建议使用最新版本1.数据结构2.组成原理3.操作系统4.计算机网络十、历史学复习用书这里整理的主要是大家常说的教材11本,下面书单仅是供大家参考,尤其是报考自主命题学校的童鞋,需要看学校官网指定的参考书目。1.世界史2.中国古代史3.中国近现代史4. 其它复习书目长孙博系列: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范无聊系列: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分解析仝晰刚系列: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俗称山东大本)、历年真题解析5. 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解析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解析 高教出版社十一、西医综合复习用书下面书单仅是供大家参考,建议买最新版本,同时还需根据学校官网指定的参考书目来复习。1.病理学2.生理学3.生物化学4.内科学5.外科学6. 其它复习书目北医:《历年试题选编与分析》,又叫做黄皮书贺银成列:《辅导讲义》、《同步练习》、《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十二、中医综合复习用书1. 六本教材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最好是选择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十五"、"十一五"教材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此几种教材章节编排上与考纲很接近。2. 历年真题历年真题解析,做精做细,研究透彻3. 其他复习书目傲视宝典:大纲、真题、解析配套辅导书,比较方便十三、教育学复习用书下面书单仅是供大家参考,建议买最新版本,同时还需根据学校官网指定的参考书目来复习。1.教育学2.教育史3.教育心理学4.教育研究方法十四、心理学复习用书下面书单仅是供大家参考,建议买最新版本,同时还需根据学校官网指定的参考书目来复习。1.普通心理学2.教育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实验心理学5.心理测量与统计十五、农学复习用书下面书单仅是供大家参考,建议买最新版本,同时还需根据学校官网指定的参考书目来复习1. 生物化学2.植物生理学3.有机化学4.无机化学5.动物生理学6.数农7. 其它复习书目《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第二版) 王长凤、曹玉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容店

考研中医综合复习—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很多同学有志于在医学的道路上远走,加之近年来各大医院对学历的要求提高,所以医学也成为考研的一大热门。但具体该如何复习呢,分享一篇前辈的经验。中医综合的复习,开始是面对茫茫书海手足无措,渐渐有了经验,时间却已经不多。因此希望把我复习的经验写出来,毕竟是过来人语,希望能对诸位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看真题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要说中医综合的复习,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真题。今年考试时我发现起码有一半的考题都似曾相识,可惜当时不注重背答案,做起来还是很茫然。因此诸位学弟学妹要注意了,咱们中医综合的考试重题率是很高的,或者即使不是原题重现,考的知识点还是差不多的。因此那种希望从头到尾把课本看的很熟,来一个我打一个,来两个我打一双,这种方法,当然不是不对,但是太累了,效率不高。你在这一科上花的时间太多,势必会对别的科造成影响。  做真题就相当于有老师在给你划重点。因为咱们复习,课本往那一摞,觉得好多啊,但其实他要命题,基本上还是有限的那几个地方。因为一是这些地方重要,二是这些地方好命题。因此先把真题上涉及的知识点都掌握了,考试就有底了。  怎么做真题呢?首先弄一本口碑好的真题,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真题答案错误百出,会给我们造成很多困扰。我没法给出建议哪一本比较好,因为今年我所做的,以及我同学做的、从网上下的真题,错误都挺多。勉强说来240分的真题部分错误相对少一点,但它的预测题错误很多。  真题有错误不要紧,因为最终你还是要通过这个真题去找书上的知识点、去掌握它。从这个意义上讲,买一本错误百出的真题也未必是坏事,因为这可以督促你积极对照课本找答案,所以不必在真题质量上太过纠结。不仅要掌握这个知识点本身,还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相类似的知识点。比如中基某一年考到五行配属五脏的问题,问肝为什么属木。看到这个题,就应该想到把心脾肺肾都看了。结果过了两年脾和肾也考了。这就是相类似的知识点。又比如考某舌象是什么病,下面四个选项。做题时不仅要把正确选项记住,还要掌握其他三个选项中的病,各自的舌象是什么。  如此一来,照这种方法做真题,凡是真题上涉及的知识,都能掌握了,就很厉害了,因为这个信息量已经很大了。  尤其是有的同学一看真题,其中涉及到经典(主要是内经)的原文,觉得很恐怖,怎么考研的范围这么广啊,内经原文都考。但一年一年看下来,发现考来考去就那么几句。最经典的例子:1、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等等五句;2、是故多食酸,则筋急而爪枯等等五句;3、太阳之脉,其终者等等六句。今年考了个“久行伤筋”,明年可能就考“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视伤血”。这些都是可以联想到的。所以把真题掌握好很重要。  另外在复习真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点,是错过的题要反复做。我和我的同学都有这个经验,发现当时怎么错的,过一阵子再做,错的一摸一样,那当时那一遍就相当于白做了,因为说明那个知识点还是没有掌握。我们的整个复习过程,就是发现自己哪里不足,然后掌握它。如果当时做错的现在还错,那当时就相当于做了无用功了。  要是能将真题以及涉及的知识点都掌握,我觉得60%的分数拿到没有问题。  不过还要注意,中基、中诊重题率相对较高,中药、方剂、中内重题率就低了,因为这几科内容很多,命题点很多,但大致方向是一致的。比如方剂喜欢考功用,今天考这个方子的,明天就考那个方子的。做真题就是要从真题中把握命题规律。  当然了,真题全部掌握不代表万事大吉,每年都有新题,上面也说过,只能保证60%的分数。但是真题熟练掌握的,很容易就能把握命题方向,真要看起课本来也能抓住重点。事实上,真有决心和毅力将真题熟练掌握的,通常复习的都比较好。  PS:每年考试情况可能不一样,今年真题的重题多,明年就不一定了。但最关键的还是通过真题抓重点。  具体每科的复习经验  至于每一科具体而言如何复习,我的建议是:先抓重点,再看其余。  中医综合一共考六本书: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针灸。  我当时用的就是老牛耕地的办法,每本书都从头到尾的看。现在看看,吃力不讨好,费时间效率低,看过的很难记住,而且严重影响了英语和政治的复习。如果再让我复习一遍的话,我会采取抓重点的方法,即每本书先把重点的地方看全看好了,这就抓住了考试的重点,对于考试就有底了。这相当于有了骨骼。有余力的,再往上面填血肉。  (一)中基  这本书我的感觉是做真题很重要。基本上每年都有很高的重题率。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真题上都有。这科我没啥好的经验,所以就不多说了。  (二)中诊  上篇,舌诊、脉诊每年必考。这两部分必须看熟。  脉诊——先背过后面那个表格,即7版教材118页那个表格。每种脉的脉象、主病,以及浮脉类有哪些,沉脉类有哪些等等,都要记清楚。但是死记硬背容易忘。不好理解的需要借助前面的讲解。比如促、结、代脉。  这个表格背过了就有底了,再看其他的。主要有:1、脉象的胃、神、根各自的含义,就一句话,很容易记住。2、《脉经》《难经》《景岳全书》《医宗金鉴》中寸关尺各自代表什么,有一年考了《难经》中右寸主肺与大肠。3、120页相兼脉主病。4、121页各种真脏脉,这个虽然临床上n多年都碰不上但是考研特别喜欢考。十怪脉、七绝脉(这两个名词书上没有,看真题解析),各自的脉形、意义。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可以看真题的解析,一般的真题书上都有。5、妇人脉与小儿脉。内容都很少,看一遍就差不多能记住了。  看完了这些脉诊就差不多了,不放心就再从头看一遍,看到有什么觉得可以命题的点就记一下。但这些重点要记住。  舌诊——这部分是看起来最晕的,没别的办法就是要好好看。看的时候最好抄下来,左边是舌象,右边是意义,要抄的很细,比如淡白舌,不仅要抄书上的临床意义一条。下面的淡白光莹、淡白湿润等,也都要各列一条。然后就是看着左边想右边,看着右边想左边,直到看熟为止。整本中诊最难复习的部分在舌诊,所以这部分要花时间。  上篇诊法除了舌脉外其他部分的命题点也都很多,看真题就差不多有个脉络了。  中篇的辨证,当时我们学的时候,老师有很好的笔记,我是照着老师的笔记复习的。其余没什么好的经验,就不多说了。不过我感觉,这一部分对于以后中内的复习很有好处,所以推荐大家背目录,尤其是脏腑辨证那一块,把每个脏腑的证型都记住,整个中医复习的框架就有了。  (三)中药  中药实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活儿,因为它不但内容多而且考得细,因此常看课本是正道。而且很麻烦的是,中药是前五科中真题的重题率最低的。  至于要应对考试,我有以下建议,那就是“七步走”。  第一步,把每味考纲上规定的药的功效一条背过,滚瓜烂熟。这是整个中药复习中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做好了中药复习一半的任务就完成了。最好先背目录,哪一位药属于哪一类,这样会省一些事。  第二步,根据考纲,背相关药的来源。背的时候看着目录,把要背的药标记出来,然后看着药名,想药的形态,它的用药部位是什么。一般背部位就够了,至于植物所属的科属,很多年前年考过一次,再没考过,可以先放一放。  着重要鉴别的是根和根茎、种子和果实。比如女贞子是果实、地肤子是果实、马钱子是种子,等等。  其实来源历年考的就少,但考纲上既然规定了还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来源并不难记,如果学过中药鉴定学就更easy了。基本上看过一遍,把不好记的、容易混淆的抄下来,再看一遍,就差不多了。  第三步,背药性。这个个人情况不同,量力而为。要说明的是药性这东西每年最多一道题,而且常常是有中医基础的人都能做对的,所以在药性上花的时间要慎重。四气的话喜欢考特殊的,比如川楝子在大队辛温行气中唯独属寒。归经的话似乎(只是似乎哈)喜欢考理气药。另外也喜欢考这样的:某一大类药有特殊的归经。比如补血药多归心肝经。  第四步,背应用。  应用的内容非常庞杂,看起来无从下手。但仔细看看命题,其实他的命题点有规律可循。因此我有如下建议:第一遍看应用的时候,拿着红笔划重点。  画什么重点呢?  1、特殊应用  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背应用应该不难,要拿着功效对照下面所列的应用,一般都很好理解。而且每种应用后都会出代表方,可以凭此代表方加深记忆,又可以兼复习方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特殊的应用,比如金银花治痢疾,苍术治目盲,考试最喜欢考这个,中规中矩的反而考得少。  2、特殊话语  比如,“之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用”“善于”,以及一些特殊评价,如“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这些通常都是一味药区别于大队同类药的特殊之处,相当于它们的个性,要十分注意。  这样画完重点之后,平均每味药都有一两句话,后来再看的时候就要着重看这些。  第五步,背用法用量。  用量的话喜欢考贵重药、有毒药、芳香药、动物药等,总之是非常规药量的用药。我看的时候就是把这些药都标出来,然后抄下来背。抄下的大约占需要背的药(考纲上规定要背用法用量的)三分之一。背的时候也不用死记硬背,背过在哪个区间就行了,比如麝香是0.03-0.1g,那就是在0.01-0.1之间。蟾酥在0.015-0.03g,也是这个区间,但比麝香还少。一般考试就考个大概,在哪个数量级上。  煎服方法哪些是重点也很清楚,不必多说。  第六步,使用注意。  第七步,鉴别用药。  如果前面的功效应用都背好了,这个就不难,看一遍就够了。  这七步是针对各论来说的。我的经验是按这七步走,即先背所有的来源、再背所有的药性、等等类推,而且最好看着目录背。而非看一味药,就把它的来源、药性之类的全都背了。这样一是容易晕,二是容易漏。但不同人方法不同,我仅仅是个人感觉。对于基础不牢且时间充足的同学,还是先把课本从头到尾大体看一遍,再按照这七步走比较稳妥。否则没有基础一上手就开始背,要记住比较困难。  各论部分真题的重题率是比较低的,因为知识点太多了。但总论部分就要借助真题了,而且真题重题率很高。因为它的命题点就那些。不多说了,对着真题找重点就行了。  其实学习中药就像认识一个一个的人,他们的名字长相性格脾气、适合干什么事有什么活儿可以让他们干,以及各自还有的特性,等等。每位药都是完整有个性的,等着你去了解去熟悉,每多看一点,就对每个人有更完整的了解。而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孤立的,很枯燥的等着你去记忆。就好比徐大椿《医学源流论》里“用药如用兵”的比喻,作为医生要调兵遣将,当然要对手下的士兵有所了解。带着这样的心态看中药,可能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吧。  (四)方剂  复习方剂的时候我很痛苦,因为一翻开课本,好多内容啊,这也觉得应该看,那也觉得应该看,最后弄得头晕脑胀,啥都不想看了,就把书扔了。过一阵子翻翻真题,又看看课本,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  哪几个地方呢?  一、组成+用法  二、功用  三、主治  这三个地方的内容,可占到命题的80%以上。  至于有的时候还会考到某方中某味药配伍的意义。我当初就是被真题中的这种题吓到,以为方解全部要看,结果看的晕头转向,还什么都记不住。  后来发现,这种题考的并不多,而且即便看了,也未必有效果。因为一是不同教材说法都不一样,有的我看过了,一样做不对。二是出题人一般水平是比较高的,不会出争议性很大的,凭借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做对的。三是有一定重题率。  所以看方解这一部分可以放一放,把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地方先掌握,再来看这部分。具体的一些地方下面会说到。  转过来再看这三个地方,就会发现内容并不多。今年要考的方子是240多个,每个方子就这么两三句话,比中药少多了。  因此对于方剂的复习,我的建议仿照中药,也分这几步走。  第一步,背方歌。  第二步,背功用、主治。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步都是要背到滚瓜烂熟,一字不差才可以。方歌不用说了。功用一条,考试常常考原话,而且经常把很相似的几句放在一起,因此试图从组成中推出功效的做法并不稳妥。至于主治,第一句即主病当然要背熟。后面的症状不用背,但也要看熟,能认出来是哪种病哪个方子,因为考试常常是把这一句拿出来让选方子。另外有的方子在症状之后还偷偷摸摸的来一句:“以及”“亦治”看得快的很容易漏过去,殊不知考试会从这里命题。比如开窍剂的那几个方子。  第三步,在方歌上标注。  背过方歌不算完,因为还有很多重要的事等着呢。因此要在方歌上将相关的东西标出来。标什么呢?  1、药名  虽然方歌上有药,但这个药不够清楚。我把容易混淆的列在下面。  枳——枳实、枳壳  桂——肉桂、桂枝  地——生地、熟地  前——白前、前胡  丹——丹参、丹皮  姜——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厚朴温中汤)  草——生甘草、炙甘草  香——木香、沉香、檀香、青木香等,  蔻——白蔻仁、肉豆蔻、草豆蔻(厚朴温中汤)  牛膝——川牛膝、怀牛膝  荆芥——荆芥、荆芥穗  瓜蒌——瓜蒌仁、瓜蒌实  萸——山茱萸、吴茱萸  大腹——大腹皮、槟榔(实脾散)  贝母——川贝、浙贝  木——木香、青木香  冬——天冬、麦冬  芍——白芍、赤芍  可能还有遗漏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上述列举的,以前9个比较重要。这是我标注的。教材不同可能方歌也不同。  2、遗漏的药  方歌中的药不一定是全的,比如苏子降气汤。因此一定要对照课本以及下面煎服方法,把遗漏的药标注在旁边。  3、特殊药量  考试要考药量的话,一般考经方的,比如旋覆代赭汤。经方中药量特别大的要注意,比如吴茱萸汤中的生姜,小柴胡汤中的柴胡。  另外就是特殊的比例。不会很多,顶多十个。我想起来的: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5:1;当归六黄汤中黄芪:他药=2:1;麻杏甘石汤中石膏:麻黄=2:1;左金丸中黄连:吴茱萸=6:1;大补阴丸滋阴药:降火药=3:2;等等。这些特殊药量也要标注在方歌上。  4、特殊煎服方法  比如今年就考了小柴胡汤去滓再煎。  再发表一下评论,我觉得这几年对经方的考察越来越频繁了。比如药量、煎服法、还有最让人头疼的加减法。基本每年都有经方的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经方啊。  每一首方子需要标注的都不太多,直接标在方歌上即可。标注完了以后,在把方歌背完的基础上,就把标注的这些再背过或熟悉。  做完了这前三步,基本上方剂部分80%的知识点就有了。  剩下20%的分数,要想通过看课本的方式全部稳妥的拿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课本内容太庞杂。但是有选择的看书做题,拿到这20%的大部分是没有问题的。  这20%的命题点在哪里呢?  1、君药;  2、某些药在方中的作用;  3、方子的治法,比如培土生金,金水并补;  4、加减法;  5、病机,很少很少考,考了的也是一看就会的。  针对这几条,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真题。如前所述,方剂的真题重题率相对较低,而重题的部分大多是在这几个方面。所以复习这几个方面最先做的是真题。  做完了真题,这几个方面60%的分数拿到也差不多了。  还不放心的,可以照以下方法再复习。  针对君药,有余力的可以把每个方子的君药背过。应该不难背,因为大多数在方名中就有。至于那些君药和方名不一致的要着重注意。如炙甘草汤。这些真题上都有。  针对某些药在方中的作用,真要仔细看书,跟大海捞针差不多。不过看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特殊的。我个人觉得看真题比较好。  针对方子的治法,可以看方解的最后面。一般一个方子就一两句话,能把这句话和方子联系起来就行。  针对加减法,我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关注一下经方的加减法。可是有一年还考了二陈汤的加减法,真是没办法。  病机很少考。  复习方剂时很痛苦。其实考完之后回过头来想想,给方剂命题的老师也挺难的,尤其是想出点新题,很不容易。方剂不像中药,随手拈来都是题,还不重样。方剂的命题点就那么多,要想在方解上出点新题,又怕争议太大,所以只能在出过的题中找。因此大家复习也不要压力太大,从重点入手就好了。  个人感觉方剂是最好复习的一科,因为命题什么的很有规律。  方剂的部分就说这么多吧。这里只是说了我的经验,未必对每个人都实用。而且我复习的也不是很好,现在不过是回过头来,想,要是我那时怎样怎样复习就好了。所以大家看看便罢,不要太在意。  PS:我复习所用的教材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蓝皮的,方歌可能与五年制教材不一样。  (五)中内  中内也是很头疼的一门课。我同学评价说——“常看常新”,意思是每一遍看都跟新的似的,先前复习的很容易忘。  这门课,很靠能力,死记硬背一般不好用。比如他出哪一种病哪一个证型的治法是什么,要是全都背过,不是要人命吗。但话又说回来,要是能力比较好,一看就能分辨出来。  关于这门课,我不敢多说,唯恐动辄得咎。因为系统庞杂,我若说得太简单,就怕同学遗漏。所以仅仅简单说说经验。大家不要太在意我说的。  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下:  一、每个病的证型。我当时是仿照方歌的方式,变成歌诀来背的。比如癃闭:“膀胱肺肝浊脾肾。”当然我编的不好,个人会有个人的方法。这样看起来似乎繁琐,还不如靠理解来背诵。实际上背多了就知道,病与病之间很容易混淆,而编成歌诀来记不容易忘。中医内科学一共才51个病,每个病一句话,再加上是自己编的,很容易记住的。  二、每种证型的代表方。把每种证型的代表方抄下来,左边一列,右边一列。背的时候看着左边想右边,把每种证型的代表方记住。注意写代表方时不是把明显列出的那个方子记住就行了,底下的加减法中常常有大量的信息,会列出一些方子。这些方子是近年来常考的地方,所以抄代表方的时候一定要把下面提到的也一并抄上,并且弄清楚适用范围。  注意,我以上所说的两步仅仅是记忆的方法,但实际考的时候,他常常是列出一系列症状然后让你辨证选方。所以一定要看书,能辨出证来,否则上面的就白背了。  三、每种病(不是每个证)的病机、治法。病机一句话,加上所涉及的脏腑。治法一到三句话不等。都是要好好记忆的。  与其他科不同,方剂中药死记硬背的东西背过了,80%的分数就没问题了。但这门课,以上三步走完了,顶多能拿一半的分数。  还有大量的命题点在哪呢?我大体列举一下。  1、历史沿革。这个每年至多考一道题,但是知识点巨多无比。  真要复习的话,不要信考纲上列举的那几个。不要以为那些就是范围,实际上考到的没有几个是从那个范围中出的。所以考试所覆盖的范围其实是整本书中所有病的历史沿革。  真要想把这个分数拿到手,只能看和背。多看书,直到看熟为止,再重点记忆。我当时吃亏在在这个上面花时间太多,所以大家要把这个部分往后放,有了余力,比较从容的时候再看这个。  2、病因。这个考得不多,但也会考。死记硬背是没用的,只能靠理解。注意特殊的,比如瘿病的水土因素,心悸的感受外邪。看病因病机的时候,每一条都跟这个病联系一下。比如心悸的几个病因,你就想象,一个人过度劳累,心悸了,好理解。情绪不对了,心悸了,好理解。感受外邪怎么心悸呢?对了,风湿性心脏病就是个例子,好,这个也理解了。这样做题时再碰上相关选项就能选出来。  3、病机。除去上面所说病机一句、涉及脏腑一句外,病机中的命题点还是很多的。比如预后转归就常考。多看多理解啊。  4、诊断。考得不多。  5、辨证。常考的是辨证的纲领。  6、每种证型所列治法。这个考的也很多,和病机不相上下。复习这个我觉得没办法,死记硬背完全不可能,只能理解。有一个不成熟的窍门是参考对症的方子理解。比如今年的一道题,记不清了,大概是出了一组症状,问治法。底下的四个选项很相似,光靠分析难以选出。我就想起这个证不是血府逐瘀汤主治么,就按照血府逐瘀汤的治法选了,回去对照一下果然是。  总之,这门课多看书是正道。看书看得熟了理解了,才算复习好了,死记硬背的那些不够用。其实我们要上临床,自然要对每种病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多看点有好处。  由于这门课复习时确实没总结出多少规律,再加上没把中内书带回来作参考,所以这一部分写得很不好,大家看看就行,别太当真。大家多看真题,从真题上总结命题规律。这门课可命题的点很多,因此重题率相对较低,大家不要指望通过做真题掌握知识点,而是要通过真题把握命题的规律,关注没考过的知识点。当然,真题都是要掌握的。  (六)针灸  这门课很特殊,因为它是从07年才开始考的,而且知识点很多,所以几乎没有重题率,一年一个样。  但是大家也不要害怕,因为他所考的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于针灸专业的同学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基本不用复习。对于非针灸专业的同学,凡是上过针灸课的,也很容易知道重点在哪里。  对于他的考点,大家要以考纲为准。因为不同的学校以及专业教材可能是不同的,而命题者所依据的似乎是绿皮的七版五年制教材。有的教材可能还有头针耳针等内容,但这些考纲上没有,是不考察的。  还有这科与中基的经络部分是相通的。中基强调经络循行,这里强调腧穴,所以要把二者融会贯通。  对于他的考点,考纲上说的很清楚了。其实内容并不多,该死记硬背的好好背过就行,我只发表一下个人感想。  1、关于最后一部分内科病症的治疗,真要好好复习起来,可能会占去针灸复习时间的一半还多,但他最后考试时涉及的分值不超过10%。而且内容那么多,复习完了不一定能记住多少。而做题时,基本还是靠能力。所以这一部分不要死记硬背,大体看一遍没有太磕磕绊绊不能理解的地方就行,真有余力了再回过头来好好看。真正占分的地方在前面,而且并不难复习,都是最基本的。  2、腧穴总论、各论、针灸治疗原则等一看就是重点。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忽略刺灸法之类。不要看着他长得不那么严格就觉得不是重点,事实上每年都命题。因为命题时似乎都是有分值分配的,每个章节必须出多少道题。我今年就吃亏在没好好看刺灸法,涉及的题就做错了。所以提醒师弟师妹千万注意啊。  3、十二经腧穴主治概要那个表格灰常灰常重要啊,一定要背熟。此年年必考之处,兵家必争之地。  4、关于腧穴的主治,背起来也真是很让人崩溃的。参考内科病症治疗部分的看法,以融会贯通的理解为主,有时间再好好背。真正命题的大头在2、3点所提到的部分。这些部分复习起来需要的精力占整个针灸复习的50%不到,分值却在80%以上。所以对于复习的同学,尤其是时间比较紧张的同学,一定要学会抓重点啊。  关于中医综合的复习就说这么多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经验,何况我自己考的也不是很好,只是回过头来反思,如果再让我复习一遍,我会这样复习。因此以上的东西大家不要太在意。学习贵在自觉,从自性中领悟,外在的经验只能作为助益,真觉得有用,就把它融入到自己的计划中。我写这篇东西,只是为了强调抓重点的重要性,对于准备考试而言,我所说的东西,大多是重点,而非全部,所以多看书永远是正道。何况我所说的,是应付考试方法,不是学习之道,望诸君知我用心。  愿各位考研都能取得理想成绩!

指环王

五月份,中医考研要复习到什么程度?

再过几天,就进入五月份了,距离20年考研初试还剩下200余天了。希望初试考取一个理想成绩的同学都步入正轨了吧,是否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复习了呢?这篇文章是希望同学们对自己目前的复习进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度慢或者没开始复习的同学可要抓紧了。此外小编整理了往届某同学复习到五月份的各科平均进度,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哦~1、中医综合无论对于一战考生还是二战考生,中综的复习都不容忽视,因为中综是一门需要背诵记忆和不断重复的科目,准备的越早,记忆的效果越好。首先我们看下中综各科的特点:中医基础理论:要求一定理解能力。但并不难,作为中医院校的学子,四年时间内我们一直受中医思维的影响,中基课本里的内容,比如“肺主治节,通调水道”大家都知道,但绝大部分人只是有个模糊的印象,而考研的问题是将会是:肺通调水道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将模糊的印象其具体化,并且针对性的记忆。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多而杂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记忆。比如舌象,脉象,脏腑辩证等,都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门学科建议后期复习时用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突击猛攻。中药学:内容亦较多,但知识解构清晰,方便记忆。方剂学:特点同中药学。内科学:只有50多章,但内容多,分值最高,是最需要强化的科目。针灸学:分基础和治疗两部分,虽然知识点比较杂乱,但整体记忆比较轻松。不论之前记得基础如何,在这个时间段,中药和方剂都要过了一遍。不管你记的如何,能记住多少,但至少看了一遍这两门课,或者背了一遍中药的功效和方剂的歌诀。脑子里有了初步的印象。2、英语如果你的英语基础很差,那么你就要提早看了,前期主要就是背单词,然后跟着一些考研公众号或者是分析长难句,每天分析两个。因为他们很多都是挑选的理念真题里的长难句,在这个过程中熟悉了一些真题的阅读。在五月底的时候,我并不能确定记住了多少单词,当时基本就是每天看上70~100个,到五月底的时候,单词基本过了一遍。每一天复习前一天的,就是有没记住的也没关系,也要继续往后看,反正还要接着过第二遍第三遍的。不然可能就会永远停在头几个章节。长难句则是,每天做句子分析,把其中不会的单词都单独抄出来。这些单词基本都是核心词汇。这个过程主要是训练一些语法知识点和语感。3、政治政治在暑假之前我是没有看的,基本就是先预定了一套肖秀荣的书,暑假才开始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你把中综合英语两门课的基础打牢,政治八月份复习刚刚好,也不费时间。但是如果另外两门课都没学好,没有基础打牢,然后后期花费很多时间背单词和中药方剂,你就会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光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就会累死累活。但是如果把这些基础工作在早期做好,后面就会很轻松。小编建议: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所以复习进度也没有早晚之说,我知道最早的18年十年就订购资料复习了,而有的同学可能打算暑假才开始。所以说,身边的复习进度仅供参考,你要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并坚决执行。这阵子把薄弱的基础打牢,冲刺阶段才能心不慌,理想的学校也离你不远啦!

黑猫

关于中医药性的书籍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关于中医药性的一些古籍,下面分享给大家:├─1. 药征--.txt;(大小:70.04KB字节)├─2.药征续编--.txt;(大小:66.66KB字节)├─3.药性切用--佚名.txt;(大小:92.06KB字节)├─4. 药性歌括四百味-明-龚廷贤.txt;(大小:24.63KB字节)├─5.药性赋-金-佚名.txt;(大小:5.68KB字节)├─6. 药症忌宜-清-陈三山.txt;(大小:37.2KB字节)├─7.药笼小品-清-黄凯钧.txt;(大小:45.31KB字节)├─8. 药鉴-明-杜文燮.txt;(大小:86.62KB字节)├─9. 要药分剂-清-沈金鳌.txt;(大小:181.21KB字节)├─10. 长沙药解-清-黄元御.txt;(大小:176.57KB字节)├─11.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元-李东垣.txt;(大小:73.35KB字节)

撒沙

不要在到处找方法了,你想要的中医书籍“图解笔记”全部都在这里

说起中医,我们想到的是各种各样草(yao),也就是自然生长的东西。中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医的方法渗透到了我们人体的每个器官。学习中医真的不错,但是中医的学习是一个让人头大的东西,小编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也是深有体会!小编在这几年的学习中把收集和整理的中医图解笔记免费送给大家,希望我也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丛书文章结尾有免费领取方法!目录小编分享的这些图解笔记希望能够助你到学习的道路上顺利前行,也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分享,让更多的朋友也能够领取到!免费领取方法:1、先关注小编2、任意评论并转发文章3、私信回复:领取笔记整理书籍和图解真心不容易,领取到的朋友请珍惜,和小编一起学习中医,传承中医文化。

鲜矣

46岁研究生回炉本科学中医,备考三个月,和儿子同年上大学!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武建鑫张旭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2020级本科新生王野飞,很好得阐释了这句话——46岁的他带着研究社学历,回炉考取本科学中医学专业。“我就是比较能折腾。”王野飞说,重返校园前,在家乡吉林的培训机构做老师;在此之前,他在三峡大学就读中文系硕士;再往前推,他在家乡榆树市大岭乡当了12年语文老师。备考三个月和儿子同年上大学齐寸短发、灰色夹克、棕色手提袋、操一口东北腔的王野飞经常被同学误为是老师,但其实他是湖北民族大学中医学专业2020级新生。46岁的他选择回炉重造,更巧的是,今年他的儿子王在天也考上了四川的一所大学。今年4月,王野飞停掉手头工作,开始全身心备战高考。早在2017年,王野飞就有了转行的想法,在教育培训机构从业近10年,虽然收入可观,但是他从工作中感受不到快乐。此前因为儿子还没有高考,他继续在培训机构工作。“今年孩子也高考,我想时机成熟了,我也要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了。”王野飞回忆。虽是老师,想顺利通过高考也不容易。自学备考期间,王在野每天4点半左右起床,起床后步行到自习室,一呆就到晚上10点左右。为了节约时间,他让母亲给包了很多饺子放在冰箱,20个饺子是他每天的午餐。“数学是真的不太会,我很多年不学数学了,所以是复习的重点。语文还好,英语我读研究生时也打下了基础。”王野飞说,每天上午的时间他都用来做数学习题,到高考前夕,他书桌上的A4草稿纸堆积在一起已经有30多厘米高。高考前,王野飞其实心里没有底,“我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在学校参加过模拟考试,所以做好了再复习一年的打算。”但是考试成绩出来后,王野飞总分502分,在吉林省位于6千余名的位次,对于这个成绩他很满意。王野飞重返校园求学,在家人和亲朋眼中很正常。“我爸一直是一个爱折腾、也能折腾成功的人。我已经习惯了,也不觉得惊讶。我们同一年上大学,这种缘分真的很奇妙。”王野飞的儿子王在天说。他的挚友王宇琳更是说道,“他这辈子活了别人3个辈子,想做的都努力去做了。”到校成18名学生的大哥哥“我跟湖北有缘分,我在民大特别快乐,学校特别好,老师同学都很好。”开学一个月后,王野飞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去年国庆,王野飞和家人就曾来过湖北恩施,在恩施游玩时他还曾路过学校。“我们自驾去土司城的路上,路过学校校门口,那时候我就觉得校门很漂亮,这个学校很有历史底蕴,在我心里留下了美丽的初印象。”王野飞说。高考成绩出来后,王野飞在网上搜索学校,该校吸引了他的注意,加上他爱人苏健在离恩施很近的重庆教书,综合考虑后他选择了这所学校。王野飞说:“一个月前,来到学校报到时,桂花香味喷鼻,到处都是青春的面庞,我感觉开启了第二人生。”现在,王野飞是该校中医学专业14班的一员,是18个同学的大哥哥,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王野飞跟同学们的大哥哥一样,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很积极,给班上的学生带了好头。很多任课老师跟我说这个班的学习氛围,上课积极性很高。”王野飞的班主任李震阳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次上课前15分钟王野飞都已坐在教室认真学习专业书籍,每次他也基本是第一个上交作业。“好多次我们都还在写作业,或者是还在查资料,王哥就已经写好了。写好后他也会跟我们交流作业,感觉他知识储备比我们多,给了我学习上蛮多帮助。”王野飞的室友陈少凡说。王野飞则说,有时候班上的同学是他的小老师,在手机和电脑的使用上,4个室友给了他很多帮助。“收看群消息,在线发送资料……这些都是他们帮我完成。”王野飞说。教书12余年后考研给自己充电“从小就想做老师。一心想做老师,所以当年选择了师范类的学校,这是追梦的开始。”王野飞回忆自己教书育人的12年教书生涯时说。1995年,王野飞从吉林师范学院(现北华大学)毕业,回到了高中母校榆树市大岭一中任教语文,先后完整带完3届学生,另带了几届高三学生。他带的400余名学生,大多考上本科或高职学校继续学习。“那时我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300多元,但那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我想着为祖国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心里很快乐。”王野飞说。他还回忆起自己教书期间曾帮助一个差点辍学的学生娄立娜,“我们那个地方穷,一个家庭供不起两个学生。但是娄立娜成绩好,是个好苗子,我就多次跟家长沟通说服他们让孩子继续上学,学校这边我们也积极沟通提供帮扶。”最后,娄立娜继续完成学业。但在教学过程中,王野飞也渐渐发现知识积累的局限,“有些知识自己搞不懂,很难受”。2005年,他开始备战研究生考试。“我学习没什么窍门,就是刻苦吃苦。”在面对自己最薄弱的英语复习时,王野飞把词汇书看了近10遍,一边看一边写,最终英语成绩考了60多分。专业课复习,他把《现代汉语》全国通用的几个教材版本和辅导资料全部买回家,自己摸索学习。2006年,研究生初试成绩367分,第一志愿填报苏州大学落榜后,他调剂到三峡大学,开始跟湖北结缘。2007年,王野飞进入三峡大学中文专业学习。在校3年,王野飞通过新的学习不断总结思考自己之前的教学中的困惑,给自己充电。2010年,他毕业后回到家乡和朋友合办教育培训机构,开始新的人生阶段。抗疫英雄事迹让他决定人生新方向这次求学,为什么选了中医专业?王野飞说,首先是跟他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据王野飞介绍,他的父亲14岁就开始学习中医,做了一辈子的中医。“小时候,我父亲就教过我摘抄和背诵中医方剂。”王野飞说,父亲的医德对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父亲曾经写过随笔记录他自己行医的事情,他写的一句话‘救死扶伤遍地亲’让我很有感触。”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事迹,更让王野飞看到了中医的力量与价值,也让他更坚定了自己人生新的方向。记者了解到,王野飞每天都有6到8节课,早上7点还有早自习,但他从没迟到过,课下他大都在图书馆学习。“之前王野飞就咨询过我,图书馆有哪些文献,如何借阅。他还问了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他有时间能不能去蹭课听。”李震阳告诉记者。“我现在真觉得时间不够用,我有好多知识要学习,现在的人生紧凑充实。”王野飞说,希望5年之后能学有所成,能帮助到更多人。(来源:楚天都市报-看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