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推荐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专业考研分析东面而视

推荐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专业考研分析

中央美术学院(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央美”,中国八大美院之首,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是首批国家唯一一所两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艺术院校,也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美术类艺术大学。美院什么专业好?看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就知道了!设有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八个专业分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雕塑、中国画、美术学;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学位点:艺术硕士(MFA);学院设有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雕塑等五个二级学科,设有书法、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艺术、综合绘画、动画艺术、移动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艺术设计、染织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设计史论、美术史论19个专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绘画\艺术设计;重点学科:美术学(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美术史论)\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染织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及艺术硕士授予权:美术学、设计学;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研究生专业考试总共两天、分为《设计基础》与《专业设计》两个科目,每个科目考上下午两场,也就是一天。以2018年考研时间安排为例可供参考。报考设计学院的所有专业的考生,第一天的《设计基础》都是统一的考题。而往年只会在第二天的《专业设计》上每个专业各自出题考试。但从2018年开始,设计学院所有专业的《专业设计》统一出题。因此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考研来说,2天考试无论专业统一出题。以下是从2013-2018年设计学院《设计基础》考题汇总2013年【设计基础(上)】1.写生速写3人8开纸,每人/10分钟+半默画速写1人8开30分钟2.根据速写时模特放在椅子上的衣服这些道具和空间来进行创意素描。8开工具:限用黑色铅笔、炭笔、橡皮【设计基础(下)】将上午你所画的素描试卷进行写实色彩1张+创意色彩构成1张。8开工具:水粉或丙烯2014年【设计基础(上)】以“椅子”为题进行1张创意写实素描+1张构成素描,形式表现手法不限。8开工具:限用黑色铅笔、炭笔、橡皮【设计基础(下)】根据所提供的黑白风景照片,1张写实色彩+1张创意构成色彩,形式表现手法不限。8开2015年【设计基础(上)】根据地面上堆放的垃圾进行1张写实素描+1张该对象另一状态下的表现素描,构图不能更换。8开【设计基础(下)】根据素描考题所画的内容进行1张写实色彩+1张根据写实色彩进行想象的风景色彩,与素描构图一致。8开2016年【设计基础(上)】根据所播放的三段视频(偏实验电影类)进行一段文字叙述,并根据所写的文字内容画具有关联性的三幅画面。1张8开【设计基础(下)】根据设计基础(上)所播放的视频内容,画一张与视频相关的空间画面。1张8开2017年【设计基础(上)】在所发放的报纸《参考消息》中,提取三个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画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三幅画面,同时进行阐述说明。2张8开纸【设计基础(下)】根据设计基础(上)你所画的三幅画面进行结合,画一张具有叙事性的画面(只能用一种表现形式),同时进行叙事性阐述说明。1张8开2018年【设计基础(上)】根据文本材料内容《2017全球十大新兴技术》利用材料提到的一种或几种技术画至少3幅以上关于该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运用场景,以故事版形式描绘。进行简短的文字说明和画面外框,要求写清每一张所选用的技术关键词。黑白、彩色不限(1张8开)【设计基础(下)】根据上午自己所画的方案中挑选一个画面,并结合完整的场景进行深化设计。黑白、彩色不限(1张8开)可以看出改革后的专业方向变化跟往年都灵活很多,也有很多人都抓不到方向,考研专业的训练。绝非考前画室那种以素描色彩来说的考试内容,只不过是通过黑白素描和色调色彩的形式来表现画面或想法。并不是画什么人头像或静物素描而已,请考研准备中的同学们整理思路,认清方向才能事半功倍!更多信息可以去艺硕博官网获取最新资讯!

朋友圈

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图),水平咋样?快来看看!

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国画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国画学院花家地南街8号,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这里发生的每件值得记忆的事,都无法以严谨的数字记录或衡量,反倒是那些鲜活的形象,动人的画面代表了学术引领,深刻到我们的心中。美院的学习虽是短暂,但不是磨掉了你们的棱角而圆滑到通往社会舞台的路上。它如同一面镜子,记录了青春的身影,也映照着未来。在这里,曾有过的欢乐、沮丧、迟疑或坚持,一直伴随着你们成长,直至走出校门离开这个让人思念的地方。有一天,你们或也成为教师,或者在自己的事业上有一番成就的时候,美院会为你们而骄傲。你们的导师也会一如既往地看着你们成长的背影,自豪地为你们喝彩、鼓掌。 亲爱的同学们,继续加油啊。——中国画学院院长 刘庆和学生毕业作品(按姓名首字母排序)安超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姚舜熙晨晖鹇鸣,纸本设色,220×240cm陈若玮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岳黔山落英·香,纸本水墨,95 x 180 cm董鹏原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书法指导教师:刘彦湖行书创作,宣纸篆刻,寿山石,10×10cm方略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刘荣一梦烟岚鹿谷鸣何熠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姚鸣京空山明月,绢帛 矿物色 水墨,80 x 230cm吉芮佳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刘荣喵生六记,绢本水墨设色,228 x 140cm贾田雪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岳黔山微凉,绢本设色,98 x 200cm 李楠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中国画当代艺术表现与材料语言研究指导教师:胡伟望山,宣纸 矿物色,230 x 200cm林静云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刘金贵少见多怪,绢本 矿物颜料 墨,200 x 118cm庞皓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水墨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毕建勋新生,纸本设色,150×97cm庞中华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书法艺术研究指导教师:徐海行书苏轼诗一首,纸本宋岫音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金瑞胎,绢 亚克力,67 x 67x 142cm王珊院系专业:山水系 - 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陈平拾光·系列之一,绢本,190×96cm韦秋紫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花鸟画研究指导教师:姚舜熙长春 系列之一,绢本 天然矿物色 天然植物色 金箔,175×97cm杨东谕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水墨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李洋晨风,纸本水墨,200 x 200cm杨旭智 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写意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李洋傣雅印象,纸本水墨,200x200cm张杰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水墨人物画研究指导教师:毕建勋三十而立,宣纸 水墨 综合材料,183X150cm张俊东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研究指导教师:刘荣云携泉涌觅香音,纸本设色,248x129cm赵瑞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书法艺术研究指导教师:刘彦湖琴心玉唾篆书联,宣纸 墨,24.5 x 180cm x2二十四节气印章条屏,宣纸 印泥 印石,180 x49cm 周奇院系专业:中国画学院 - 花鸟画研究指导老师:于光华荷,纸本 水墨,124×248cm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主编 | 吴琼 编辑 | 何逸凡

是谓谢施

“美遇——第八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亮相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2019年12月13日下午1点,“美遇——第八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五号楼旋转展厅隆重开幕。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老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琦老师,教务处处长孙韬老师,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郭丽老师,国家主题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马刚老师,版画系周吉荣老师,雕塑系副主任孙璐老师,壁画系副主任白晓刚老师,造型学院基础部杨澄老师,人文学院副院长黄小峰老师,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新立老师,国家主题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老师,研究生院齐鹏老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孙婷婷老师,《美术文献》执行主编、“空间站”总监、知名策展人付晓东老师,校团委书记黄可一老师,研究生会主席孙铎,研究生会展览部部长邵佳颖,参展艺术家代表张天语,研会各部门同学以及参展艺术家共同出席了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致辞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首先高度赞扬了本次研究生作品展,认为这次展览的作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每一位同学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更深、更高的精神状态,以及每位艺术家的用心和用意。这次展览新增的“主题创作”板块,在学术、技术和思想性这几个方面都很饱满,作品虽然尚显稚嫩,但这种求索,以及积极的个人创作状态,是一个极好的现象。王书记在发言中对研究生教学提出表扬,认为研究生展览是研究生教学探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希望在场的老师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样的展览,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如何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层面的教学和学习,使我们研究生教学的功能能够有效地渗透到每一个人身上去。最后,王书记还向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共青团中央美术学院委员会、研究生会以及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对本次展览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参展艺术家代表张天语致辞参展艺术家代表张天语总结了在美院七年间所经历的创作思路的转变。她认为,在艺术创作方面,我们研究生阶段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在艺术表达中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她还提出,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作品学术性、独特性、思辨性和完整度,要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研究生会主席孙铎致辞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孙铎在发言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学术交流需要平台的支撑,研究生会一直致力于为同学们提供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今年的“美·遇”第八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论坛系列活动除研究生作品展外还有学术讲座,以及来自兄弟院校的跨学科分享沙龙。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将继续努力开展更多、更精彩的活动。研究生会展览部部长邵佳颖主持开幕式“美遇——第八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由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共青团中央美术学院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展览部承办。展览现场展览现场本届研究生作品展以“美·遇”为主题,意在展现在校研究生的艺术思考与创作实力,呈现新时代中国青年艺术创作的活力与潜能;意在激发艺术家们去思考,“美”在我们的时代所拥有的多种可能性;意在启示艺术家们去行动,为“美”的传播与推广做出贡献。展览现场展览从造型艺术、设计艺术、跨媒介艺术以及文字艺术四个方向征集了大量的作品,并发起了以“美·遇”为题的主题创作。经过专家组的层层评审,最终选出了一百四十余件/组作品。这些作品从更广泛而丰富的维度展现了在校研究生的创作面貌和切身思考,展现了当下青年艺术家对艺术创作与美的多元理解。展览现场展览现场“美美与共,期而遇之”。“美·遇”中的“美”,是生活中事物的美,是人心中的美,也是人对物的感知所产生的心与物之间的联结美。“美·遇”中的“遇”,是相遇的遇,也是教育的育。美院师生始终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在风云变幻的当代环境中,与美相遇,以美感染大众更显得尤为珍贵。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2月19日。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共青团中央美术学院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承办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展览部展览时间2019年12月13日—12月19日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旋转展厅

望夫石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初审合格名单发布

整理作者:美博思远艺术考研机构-王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初审合格名单注意事项:1. 通过专业初审的考生请于2018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或 http://yz.chsi.cn)报名。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正式网上报名时选择报考院系和研究方向须同初审材料时网上采集信息保持一致。2. 未参加我校专业初审或未通过专业初审考生国家网上报名时不得报考我校,请您另行选择报考其他院校。美博思远艺术考研 研出必行!

寸心草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一、 复试分数线1. 统招考生:政治、外语≥38 分,国家总分≥347 分;成绩总分≥460 分;(成绩总分计算方法: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美术理论 150 分制计入,与政治、外语分数相加构成),专业课单科成绩≥90 分;2.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国家总分≥248分,政治≥32分,外语≥30分;汉语≥50分;专业课单科成绩≥90分,成绩总分≥420分(成绩总分计算方法: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美术理论150分制计入,与政治、外语分数相加构成);详细名单见附件。二、复试工作安排1. 复试形式:2020 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复试采用提交“专业研究报告”和“网络面试答辩”的方式进行。具体网络面试平台和操作流程将于 5 月上旬发布,届时请关注官网。2. 复试时间:2020 年 5 月9 日(周 六) 3. 复试准备工作:考生须于 2020 年 5 月 7 日中午 12 点前将以下材料发送至邮箱:wangyongqiang@cafa.e.cn①“专业研究报告”(格式:pdf 文件);②“2020 年人文学院复试基本信息表”(含调剂志愿书、考生诚信承诺书,打印后签字扫描成 pdf 文件)。4. 参加复试 考生 须 保持手机畅通 。三、专业研究报告要求1. 要求:专业研究报告是针对所报考专业方向来撰写。如报考人文学院“01 中国美术史(古代)”方向,须提交与该方向相关的研究报告电子稿。2. 专业研究报告的格式体例A 格式:封面信息:2020 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复试专业研究报告报考方向及代码考生姓名及准考证号码字体:封面字仿宋体四号字内正文字仿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距字数要求:不超过 2000 字B 体例:[1]选报该研究方向的目的,内容包括个人本科学习背景简述,以及选报该方向的原因。[2]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3]描述在你未来研究生学习中,准备在该研究方向中做哪方面的研究工作,你觉得自已在未来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学习和训练,以提高研究能力。四、 面试答辩要求1. 面试前考生须做好网络准备,所在场所不得有任何其他人及考试相关材料、通讯设备等;2. 答辩时,考生全程开启摄像头,共享 PPT 文件,完成 5 分钟的报告陈述,在陈述之后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注:请考生严格把握 5 分钟陈述时间,不得超时)3. PPT 制作要求简洁明了,通过图像文字等资料,呈现所要陈述的报告核心内容。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 年 4 月 28 日以上内容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东道主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院研究生——卓芊吟国画选

卓芊吟:浙江温州人,1992年出生,浙江温州人,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徐华翎老师工笔人物工作室。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专业方向:中国画工笔人物。艺术年表2008—2012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2—2016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师从徐华翎老师,工笔人物专业。2016—2019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刘金贵老师,工笔人物画研究。2017“时代墨章——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迎十九大”书画作品展。2018作品《花想容》入选“弄潮杯”浙江省中国画大展。2018作品《沉思》入选中央美术学院“足记·青春”作品展。2008-2012年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2-2016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师从徐华翎老师 工笔人物专业。2016-2019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硕士研究生 师从刘金贵老师 工笔人物画研究。2014年 作品《线描老人》获年度教学检查优秀作业三等奖。2015年 作品《眺望》获得年度教学检查优秀作业三等奖,并入选校“足迹·青春”展览。2015年 作品《眺望》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为中国画”师生作品展。2016年 作品《秘密花园》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三等奖。2017年 “时代墨章——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化学院迎十九大”书画作品展。2018年 作品《花想容》入选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届“黄公望”青年美术作品大赛。2018年 作品《秘密花园之二》入选“弄潮杯”浙江省中国画大展。2018年 作品《沉思》入选中央美术学院“足迹·青春”作品展。2019年 作品《人面桃花相映红》获得第五届“宝甄艺术生活创新奖”。2012-2013年、2013-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二等奖学金。2014-2015年 中央美术学院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2012-2013、2013-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 社会优秀工作奖。2012-2013、2013-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 三好学生。2013-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 优秀学生干部。2014-2015年 中央美术学院 优秀团员。2016年 中央美术学院本科优秀毕业生。2016-2017年、2017-2018年 研究生全额奖学金。作品欣赏当时学校课程安排里有传统壁画的临摹。在王书杰老师的带领下,又是做墙又是刷大白粉,忙得不亦乐乎。也是那个时候,正在体会到传统笔画色彩的绚烂。也许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我彻底爱上了鲜艳的色彩。《法海寺壁画临摹》60×80cm 绢本设色 2015这二张作品是在创作完《渗透》之后画出来的。《渗透》是想说明多弱植物有灵魂,有想法,而《相融》想要表达的是已经附着在身体之上,成为身上的一部分。但是它还是有着自己的特征,就有点像古代狐仙化为人却可能还留有尾巴一样。《人面桃花相映红》系列之《融合》毕业创作 40×90cm 绢本设色 2019(可售)《人面桃花相映红》系列之《融合》毕业创作 40×90cm 绢本设色 2019(可售)到研究生毕业的阶段,个人的创作似乎已经离不开女性和多肉植物了。这两者似乎已经慢慢成为个人的一个标志。在进行这三张作品的构思阶段的时候,想要赋予多肉植物灵魂——不再只是背景,它们是有思想存在的。在创作这三张作品的时候,截取的也是人物的局部,但是将人物是安放在多弱的花丛中,像是从多肉中长出来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系列之《渗透》 90×90cm 绢本设色 2019(可售)《人面桃花相映红》系列之《渗透》 40×90cm 绢本设色 2019(可售)《人面桃花相映红》系列之《渗透》 40×90cm 绢本设色 2019(可售)这三张作品的创作是先后进行的。一开始的想法是将人物分成三截,取三块不同的身体部分形成三张作品。突然有一天看到一组摄影作品,上面的女孩子身上都带着一些伤,但是却不影响她的美貌。于是想到多肉植物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鲜艳的、饱满的,但加入伤痕之后的女性虽有伤痛,却还是美的存在。《花想容》 60×150cm 工笔人物 2018(可售)《沉浸》 60×150cm 工笔人物 2017(可售)《秘密花园》之三 60×150cm 工笔人物 2017(可售)这张作品是进入研究生阶段第一张相对完整的创作。其创作的想法是顺应本科毕业作品的。在吸取了毕业创作的一些不足之后,对多肉植物以及容器的处理上面做出了一些调整。《秘密花园》之二 80×180cm 工笔人物 2016(可售)这张创作是本科的毕业创作,也是将女性和多肉植物相组合在一起的第一张作品。当时在创作这张作品时,纯粹是被多肉植物的色彩和外形所吸引。画面中将人物和植物一同安置在容器之内的灵感也是来源如多肉植物比较常见的盆栽形式。我想通过这样的形式表达出的是女性其实是需要被呵护的,如同多肉植物一样。但是过度的呵护是否会是一种束缚,其实也是当时那个年纪的我在思考的问题。《秘密花园》之一 140×200cm 工笔人物 2016《思》 60×120cm 工笔人物 2018(可售)《眺望》之二 40×120cm 工笔人物 2015

色恶

他在研究生考试中交白卷,却写出8个大字,最后中央美术学院录取

他在研究生考试中交白卷,却写出8个大字,最后中央美术学院录取现在想要选拔人才就会进行考试,根据相应的分数和最后的面试状态进行录取。同样在近期就会发生一件较大考试,那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高考!根据相关的报道今天的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超越了千万大关,这么多的人数必然也是一场激烈的“战争考试”。但是按照现在的考试制度来说,你在考场上交了白卷,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大家肯定会觉得这个孩子太傻了吧,即使是错的也应该写上去碰碰运气的,但是今天咱们就来说这么一位奇葩人物,当年在研究生英语试卷中交了白卷,上面却写了八个大字,最后却被中央美术学院破格录取,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对于央美来说门槛首先是非常高的,在看你分数的同时,对于专业课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所以两者的相结合很多人都被无情的刷了下来,但是陈丹青却成为了例外。陈丹青其实很多人也是有听过的,他出生于上海,在当年自己25岁的时候也曾经迷茫过,就业压力之下自己没有特别优秀的突出点,但是继续深造自己却对英语又一窍不通,就在自己纠结的时候,中央美院招研究生了,就在这个时候也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虽然对英语一窍不通但是还是大胆上前报了起来。当进行考试的时候自己真的傻眼了,英语完全靠蒙这个时候也是完全靠运气,但是在卷子上却写下来8个大字:没上过学,不懂外语!这就是他对整张英语试卷的答案!别具一格的方式让他去进行了和命运碰运气,但是对于这8个字也是体现一个人实事求是的一种态度,最后中央美院决定录取。首先陈丹青自身对于画画就十分的爱好,并且也有艺术天赋,所以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造诣存在的,但是对于其他文化课来说却是不太精通,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玩笑,让他最后在6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最终被中央美院录取,成为了一名油画专业的研究生!对于这样的一个事情还是研究生的考试,实在是令很多人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是的的确确发生的一件事情,高校也是采用了“人性化”的录取方式,看重专业的情况下对于文化课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有待,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现在有多少人因为一分两分的成绩,和自己理想的高校插件而过,这的的确确是一件失误最后却没有了正确的方向,可能这就是命吧,谁都无法主导的事情,但是对于陈丹青的事情也告诉我们,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去进行尝试,即使你没有当时的资本,但是运气这个事情是谁都说不好的,陈丹青就用自己的朴实和才华打动了央美的老师,当然你的未来也很广阔,也有无线的无可能成为可能,所以要加油了

货财弗争

“回响·第七届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研究生作品展”在京启幕

来源:光明网“回响”是一次切磋与碰撞,是当下艺术创作与百年历史积淀的反思与传承。新年伊始,“回响·第七届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研究生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多功能厅开幕。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共青团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展览部承办的此次展览,自2018年10月开始进行作品征集,经过评审嘉宾的严格评审,最终共有百余件个人创作、12组团队创作参与集中展出。立足时代,回馈社会、服务人民,展览中可见美院学子的拳拳初心。步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万三千多张粉红色的数据单纷纷扬扬铺满地面及楼梯,这件名为“速写miss X”的装置,连同艺术家以基因的碱基为元素进行的现场创作,共同构成《基因肖像》作品全貌。作者孟佳宝正是利用基因检测数据和生物科技知识,重现一个普通人的“肖像”,进而探讨纯科学解读与纯视觉解读之间的关系。来自中央美院造型学院的研究生陈慧通过布面油画《那景系列》用极简的色块铺陈出心中的景致;同样来自造型学院的研究生祝伟唯的系列作品《挤》通过对综合材料的挤压,将传统元素活化出新的美感。在此次“回响”展览中,每一位参观者都可以看到不同艺术门类、不同艺术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对话,而这种差异性对话为展览本身构建出层次丰富的景深,让它可以从容面对焦距不一的“镜头”,供每一位观者选择自己所需的清晰与模糊,探寻与自己内心契合的内容。“我们总是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爆发式地呈现一个人才或个体的面貌,我不觉得这是唯一的方法。”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教授在致辞中强调,通常只有在毕业季才能看到学生们多年的学习研究成果,而对大家平时的思考和探索的痕迹缺少足够的关注和记录。此次展览在这方面的实践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只有观察留意到每位同学入学以来不同阶段的思考、学习和创作,才能在教学上予以有效而正确的指导。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展览及时反馈,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映衬、审视,形成良好的互相带动和启发作用。王少军表示,这届展览机制成熟,富有学术价值,作品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与生机,只有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内的思考与创作,才能形成中央美院在教学实施上的指向性与针对性。紧扣时代脉搏、鲜活生动的创作面貌,也进入到专家学者的视野中。此次“回响·第七届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研究生作品展”在前几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拓展了思路,不仅是展示作品,更重要的是专业而深入的推广。学院为学生们搭建出学术而开阔的平台,吸引来当前活跃的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以及具有当代艺术眼光的专业机构,使学生们的创作真正引起业界聚光灯般的关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琦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研究生院从成立之初就非常关注研究生的学习和创作,并努力为他们的艺术成果提供展示推广的机会,如每年一届的八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联展,校内的研究生作品展等。陈琦谈到,“这届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研究生作品展与往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本届展览策划之初,研究生院就邀请策展人和一些专业艺术机构负责人参与到展览中,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将自己优秀的作品向社会推广,他们的才情能够被这些艺术机构发现,得到社会的认可。”参展艺术家代表孟佳宝在发言中谈到,《基因肖像》是其个人项目,从提出构想,听取老师们的意见与建议,再到研究实施和作品呈现,经历了异常艰难的探索过程。她表示,“只要我们坚持创作初心,一定会得到回响。”回响,既是坚守艺术理想国与桃花源的初心,又是探索艺术新面向与新立意的勇气。相信参与其中的艺术创作者、艺术欣赏者都能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对话,同万物对答,发出绵延不绝的回响。展览开幕前,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承办的“未来·已来”系列学术论坛第三场——“回响”研究生作品展艺术对谈举办,邀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策展人、批评家刘礼宾,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教师杨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郭晓彦,空间站创始人、独立策展人、批评家付晓东,保利文化“学院之星”项目总策划萧煌等嘉宾共同参与,在现场与美院学生就艺术创作、艺术发展方向、艺术市场等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讨与交流,在思维碰撞中展望艺术之路。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11日。

我鸣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朱新意——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朱新意,1988年生于河南商丘、201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学士学位。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第四工作室硕士研究生,师从武艺教授。《花有重开日》系列是在今年毕业季开始的创作,在帮同学布展时的瞬间有种时光穿梭到本科毕业时的感觉,想起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有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伤。《五大爷》 《闲话农桑》中都是我的父辈,他们一生都在“土地里刨食”,没有特别的技术,都是最普通的农民。虽然他们已芳华尽退,年至迟暮,但内心的赤诚,对生活的热爱,朴素至极的可爱依然洋溢的脸上。从开始的绢本到铜版、金箔、坦培拉只是材质上的不同,也是想从宋画中学习有多少种可能性和不同材质所呈现不同的美感。绢本身是柔的、暖的,而铜版是金属的、冷的。绢本临摹时其效果是直观的,而铜版的制作过程有许多不可控和未知性。但制版的过程中的刮、刻又和绢本的水墨晕染道殊同归。选择牡丹也是因为“牡丹”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又被誉为“国花”,所以她也是一种传统语言或者说是符号。而选择用金箔画来呈现,机缘于敦煌研究院马强老师教授的日本画的一种工艺性较强的绘画 。在贴箔的过程中又是对心性的一种训练。作 品 欣 赏《蝶舞云山》72x180cm(可售)纸本金箔综合 2019《花香蝶自来》72x180cm(可售)纸本金箔综合 2018《花有重开日-乳鸭》80x50cm纸本银箔综合 2019 (可售)《花有重开日-玉兰》80x50cm纸本银箔综合 2019 (可售)《花有重开日-月季》80x50cm纸本银箔综合 2019 (可售)《那年花开月正圆》 100x60cm纸本金银铂综合 2018 (可售)《五大爷》135x90cm纸本综合 2018(可售)《闲话农桑》 90x135cm纸本综合 2018(可售)《重屏争艳图》135x90cm纸本金箔综合 (可售)《锦石牡丹园》120x240cm(可售)麻纸 金箔 矿物色 2016《望春图一》90x135cm麻纸 金箔 矿物色 2016《望春图二》135x90cm麻纸 金箔 矿物色 2016

副作用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开幕

2018年5月8日,2018中央美院百年校庆毕业季启动,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于同期开幕。值此中央美院建校百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央美院研究生教育四十年的重要节点,本次展览是对中央美术学院一百周年历史的献礼,是对于美院研究生教育四十年的一次总结,是社会对央美研究生教育的检验,也是对于在美院成长的青年学子们的一次祈愿。展览是学业终点,更是艺术人生的新起点,带着百年母校的殷切期望,带着对艺术最初的理想,带着美院所习所感,带着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的责任和使命,美院学子不忘初心,步入社会、步入艺术创作的新征程。展览一共展出2018届380名博硕士毕业生1200余件毕业创作,其中研究生院博士毕业生12人、各院系硕士毕业生 362人。展览是国内视觉艺术在校研究生创作的水平体现,可以说是近年来国内艺术院校研究生的缩影和集中展现。百年来,中央美术学院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大师;百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出一大批经典力作;百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美院以深醇的学术传统、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推动着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顶尖人才,在传承与发扬中国艺术精神,塑造当代中国文化形象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其中,美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回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走过的四十年,一直秉持的是关注现实的教育理念,用艺术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也和美院从建校以来一直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艺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契合。追溯历史,美院穿越百年的时空,合着时代的脉搏、祖国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走到今天。展望未来,美院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和教育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美术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型艺术人才,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不断攀登艺术高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央美术学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018年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将持续至5月22日。5月25日,2018年本科毕业生作品展将如期开幕。(光明融媒体记者 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