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解读黑巫术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解读

由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板),从本世纪初就开始在全国不同省份实行。到2017年末最终定版,去掉了实验二字,确定为2017修订版,于2018年1月份正式发布,2018年秋季开学正式实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版与实行了十多年的实验版究竟有哪些区别呢?通过对一百多页的新课程标准的认真解读和对比,总结出下面几点比较大的变动。一.对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定位和分类.新课程标准把高中数学知识分成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三大块,同时增加了一个数学应用,也就是数学建模和探究。在三个中心数学模块里,函数部分包含了传统的指、对、幂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和导数。几何与代数部分包含了平面向量,复数,立体几何,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部分包含了计算原理,概率和统计。二.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从新划分,从新明确了必修与选修.确定版新课程标准把高中数学划分为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要求,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如果不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只学本部分内容。选择性必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需要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必须选择的学习内容。选修课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本部分内容不是全国统一高考的命题范围。三.取消了文理分科.实验版里文理科数学的教学内容和高考难度有很大的差异。2018年秋季开始实行的确定版课程标准,没有了文理分科,高考数学是统一的一份试卷。高考难度会作相应的调整,既要考虑广大的原文科类型的考生,难度要在原来理科考题的深度上略有下降,也要考虑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会在知识的广度上作些扩充。四.高一新生入学后有了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课.在实验版教材的教学中,不少高一新生对高中数学有很大的不适应。主要是高一上学期学必修一和必修二两本书,内容太多,难度大。尤其是学完集合马上学习函数,时间紧,知识面大,并且有部分初高中知识衔接不到位,反映比较广泛。新教材作了调整,在开始阶段安排对高中数学预备知识的学习,包括集合,数学逻辑,不等式性质与基本不等式,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这为学生学习高中数学,从思维提升和必备知识打下基础。五.删除了实验版中的部分内容.1.去掉了算法流程图。实验版的算法、流程图占了两章内容,在高考中是个5分的小题。在教学中既可以难无止境,也可以简单粗暴,并且不同的教材实行不同的算法语言,受到不少教师的诟病。这次去掉了该章节也是势在必行。2.去掉了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在实验版课程标准是选修内容,在全国高考中是二选一的10分题。2017版的新课标去掉了这部分,意味着以后的数学高考没有二选一或三选一的必做题了。3.去掉了绝对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以及排序不等式等部分知识。这部分知识在原来和参数方程极坐标是二选一的必做题。删除后对不等式的整体要求是降低了难度。4.去掉了微积分。定积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是实验版数学理科学习和高考内容,现在文理统一试卷,也删除了这部分内容,为导数的学习减少了范围,也为导数这个难点进行集中和突破预留了时间。5.去掉了数学逻辑里的四种命题、三个逻辑联结词。实验版的数学逻辑里,有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等四种命题及其关系。确定版里没有本部分内容。实验版里还有或、且、非三个逻辑联结词,现在也没出现。但这三个联结词在平时解题中是有所应用,能为我用,而不再为三个联结词单设考题。6.数学归纳法作为了选学内容,不作考试要求。7.推理和证明。推理和证明是实验版教材里专设的一章内容,现在去掉了本章。如同上面的或且非联结词,本部分内容也是融入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的,不需要单独成章设题。8.去掉了几何概率模型。几何概型在实验版了与古典概型在同一章里出现,也经常出现在高考题目之中。确定版课程标准,删去了该部分内容,也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学习预留了时间。9.删去了线性规划。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以及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在新课标修订版中没有出现,意味着这个从本世纪初进入高中数学课本的知识不再是高考的内容。六.在实验版基础上增加的部分1.数学应用。在2017修订版课程标准里,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中,都增加了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建模活动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探究活动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类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需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研究。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线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融入数学的应用思想,让数学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2.数据相关性。在2017版的新课程标准里,增加了样本相关系数统计含义、相关系数与标准化数据向量夹角的关系。3.选修课程。新版所增加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本部分不作为全国统一高考内容。八.课本章节

黑暗之

用心教育学考研|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数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一、复试考查内容01.复试笔试复试科目:数学教学论参考书:张维忠主编《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考题类型:简述题、分析题、论述题、设计题、计算证明题。大多是高中知识,解题,写教案。02.复试面试复试需要自我介绍,中英文,英语口语,以及基本的问题和导师论文方向等方面的内容。如果是跨考生要多准备结构化的问题,会问一些数学知识的教法总的来说:建议考生多准备和数学教学,数学素养,数学表达有关的东西,万一老师问的问题答不上来,基本就很危险了。复试很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相关内容,及时关注《2017新课标》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二、复习建议1、时间安排如果是跨考,建议早点开始准备,毕竟早点准备总比没有时间准备好。建议大家年前就可以做个复习规划了,按照计划表好好备考。2、笔试的参考书除了把官网指定的参考书看完,还要看些数学教学论的书,另外整理练习前几年的笔试真题。只有经过做题,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有用的知识”。还要学会理解,专业课知识光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3、英语复试攻略英语自我介绍,时长建议1~2分钟左右,写好之后可以给学姐或者老师过目一下,看看有没有细节性问题,并将它们背熟。还要整理一些常问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关于本科、关于报考学校、关于专业、关于个人,这些维度做一个问题集。备考时可以适当地读一些数学教育相关的英文论文,积累一些数学专业的词汇,要知道这些词汇他们的具体含义,不然老师提问的时候问,都不知道啥意思,就很尴尬。4、专业面试自我介绍要好好准备,不仅要能流畅的背下来,而且要防止老师从你的自我介绍里找感兴趣的点进行提问。比如:你在自我介绍里提到了自己的论文,那老师可能会问你跟论文有关的问题。回答专业性问题时,注重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因为学习数学是最讲究逻辑的,对于老师提问的回答也能够体现出你的逻辑性如何,回答应该仔细的思量,再去分层、分点来作答。对于一些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要尝试结合实际或者是相关的问题,去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也不能一问三不知。实在不会,也可以委婉地说自己不是很清楚,后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要不懂装懂。老师不会特别为难,所以不用过于担心。5、真题与报班我自己初试专业课就有报班,报的是用心教育的辅导班,觉得对我有很大帮助,所以后来复试也直接继续报了用心复试班。所以真题、导师、考试流程以及一些疑问,都是通过辅导班的资料和网课了解到的。所以如果觉得自己有需要的话可以报个复试班,但一定要找靠谱的机构哦。6、其他面试时放轻松,保持自信,说话时看向面试官,怕自己过于紧张的话,建议考前进行多次模拟面试,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可以帮助自己克服紧张的问题。最后的最后,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还有一点就是既然大家坚持了这么久走到这一步,就要做全准备,别抱有侥幸心理,你准备了别人没准备的,你就是最出彩的。最后祝大家复试顺利,金榜题名!

四非大学中教育学的四大天王,全是师范大学,实力不言而喻!

教育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中国早期设立的师范学校有:两江师范学堂、山东师范学堂、武昌师范学堂、成都师范学堂等。学生理论课程主要分为两类: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主干学科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部最新一轮教育学学科评估结果部分如下:上海师范大学:B+上海师范大学地处国家中心城市,“魔都”上海,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培计划”、“111计划”、“卓越计划”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学校前身为创始于1954年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后于1984年更名上海师范大学。学校拥有小学教育、对外汉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上海市教学团队。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是上海市高水平建设学科、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心理学是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比较教育学、情感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小学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计划”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卓越计划”专业;学前教育是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B+浙江师范大学位于浙江金华,入选“111计划”、“卓越计划”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学校前身为创始于1956年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65年迁至金华办学,后于1985年更名浙江师范大学。浙师大拥有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设有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学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学校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省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是国家特色专业。山东师范大学:B+山东师范大学地处山东省会,副省级市,“泉城”济南,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111计划”、“国培计划”、“卓越计划”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02年山东大学堂师范馆并于1903年分出成立为山东师范学堂,后于1981年更名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是省一流建设学科。山东师范大学山师有德育原理国家级教学团队;德育原理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青少年心理学获评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现代教学论基础获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山师设有省重点新型智库:山东基础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定向山东农村基础教育的“3+1”教师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济南西北师范大学:B+西北师范大学地处甘肃省会兰州市,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计划”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西北地区仅次于陕西师范大学的师范高校,由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14所大学之一。学校前身追溯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于1958年更名甘肃师范大学,后于1988年更名西北师范大学。兰州--黄河西北师范大学拥有课程与教学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传播学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西北师范大学有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是省重点学科。西北师范大学设有甘肃省数字化教育工程实验室等。欢迎读者下方留言补充说明。西北师范大学

大甩卖

“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项目课例展示活动圆满举办

11月20日,面向17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项目课例展示活动,在成都市天涯石小学、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圆满举办。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成都市天涯石小学、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共同协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教育部数字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赵子莹,天涯石小学校长叶昀,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吴明平发表开幕式致辞。锦江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海乐,锦江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党委书记赵万华,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秦梅出席了此次活动。直播主题本次课例展示活动分为上午小学场、下午中学场。来自天涯石小学的廖莉老师、骆洪亮老师,与来自七中育才学校的黄心雨老师、杨文老师,分别执教《正负数》、《看图找关系》以及《一元一次方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7个实验区近2000名教研员和教师,通过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观看直播,并就课例展示活动进行互动交流。04:27在课例展示环节,四位老师充分运用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功能模块,将数字教材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思路,创设了高效互动并且别具一格的课堂教学环境。老师们依托于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丰富的资源素材,充实及“活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堂知识;并在知识点讲解后,通过平台所承载的大数据工具分析学情,精确掌握每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发布个性化作业,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课例展示国家教材委数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尚志,国家教材委科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李维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刘达,锦江区数学教研室主任陈莉、锦江区数学教研员晏长林等多位课程专家,组成课评专家团队,对授课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如何应用智慧教育平台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提出了宝贵建议。专家团队表示,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顺应时代趋势的必然产物,并向现场与会的300多位老师强调,要紧跟信息科技发展潮流,打造更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融合的优秀案例,发挥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交流教学成果、分享先进经验,从而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教育”的规模化发展。专家评课本次课例展示以及专家的精准指导,必将有力推进广大教师形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新型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和学习观,帮助教师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教师依托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进而助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开幕式致辞集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陈云龙讲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全球各类学校大规模停课,教育领域面临严峻挑战。在巨大的危机面前,教育信息化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通过探索数字教材的实践应用,学生们下载使用数字教材,解决疫情期间纸质教材送达困难的问题。应对新冠疫情之下的教育危机,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为什么使用数字教材?我认为至少有四方面的需要。第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第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三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第四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数字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赵子莹博士:赵子莹讲话今年2月下旬,在教材局的指导下,我们迅速搭建了电子教材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纸质教科书无法运输到学生手中的问题。短短1个月的时间,平台的在线阅读、下载次数累计高达近400余万次。印证了全版本、全学段覆盖的数字教材使用场景。如今,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把安全、可靠、多元、精准的数字教材及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系统化、一体化地提供给广大师生。锦江区教育局及学校领导们的重视令我们感动;评课专家们的敬业、专业精神令我们敬佩;授课老师们的热情积极态度使我们备受感染。我相信有指导和示范价值的创新教学模式案例正在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下逐渐形成,“共享优质资源,引领教育变革”的先行实践正在开展。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吴明平:进入21世纪,教育信息技术及智能设备的快速迭代,助推教育迈向4.0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平台很重要,资源很重要。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就是一个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基础,加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质平台。七中育才学校属于平台的先行先试者,我们最需要思考的是“怎么用”的问题。智能时代,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果断走出舒适区,走出“凭传统、凭经验、凭习惯教学”的误区。面对智能时代,面对新生事物,七中育才学校应该抓住机会,勇于创新。天涯石小学校长叶昀:数字教材突破了传统纸质教材的内容边界,拓宽了传播渠道,弥补了纸质教材内容单一、形式封闭的缺陷。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学实践,不仅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更推动了教师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新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和学习观,帮助教师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实现教学流程再造,和教学模式创新,进而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度改革。课例展示专家团队点评精选国家教材委数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尚志:王尚志点评数字教材大幅增加师生交互机会,改变以往师生间的单点互动方式。教师甚至可以同时与50位学生进行交互,我们由此可以推论,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掌握更为清晰、精准和及时,我们教学的起点因此更为科学。通过数字教材,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数字教材丰富了传统教材的呈现形态,为学生提供更为喜闻乐见的知识获取方式,将课本中原有复杂的、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直观。学生通过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可以去操作、去尝试、去猜测,这正是我们得到基本智慧的重要来源。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刘达:刘达点评在过去的几十年,教学资源存在于浩瀚的网络平台中,相当纷繁。我们要寻找、重整、加工这些教学资源。数字教材以及智慧教育平台的出现,帮助我们跨平台获取教学资源。所获取的资源在课堂教学框架中有机整合起来。通过数字教学的资源及平台,可以高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教材呈现方式,结合大量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更好地去归纳和总结课堂知识点。成都市锦江区数学教研室主任陈莉:数字教材为教育教学带来五个字的变化:第一个字是大,今天我们看到了大资源,有了大资源,我们同时看到了大平台。教育管理者、教师都能够登录这个平台,在大概念、大设计下开展教学工作。第二个字是深,学生可以深入生活进行学习。深度学习必须要有深刻的理解,以及深入的思考。第三个字是高,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多时候教师不能直接灌输知识,而是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判断来进行学习。第四个字是真,在真实学习中扎实获得知识,真合作,真交流,真思考、真思维。第五个字是活,活跃课堂,灵活学习,鼓励孩子有话可说。成都市锦江区小学教研员许小平: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有助于教师在进行同一个知识点教学时,参考各个教材版本,与各类教学资源。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应每个知识点的客观掌握情况,适时做出教学调整。教师的站位可以退到后方,把主要舞台交给学生,这正是体现了“生进师退”的教学理念。国家教材委科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李维明:李维明点评教师在课例展示时,体现出智慧教育平台的三大优势,一是教学资源的应用,二是呈现学习的内容,三是数据统计的反馈。互联网上有很多教学资源,内容指向不明确,获取方式不便捷。通过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所承载的大量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提升备课效率,拓宽备课容量,丰富备课形态。呈现学习的内容进行升维迭代,改变了在纸张、黑板上的单一呈现方式,运用图像、视频等方法,便于学生观察。教师还可以将数字教材与电子白板相结合,在图像、视频上进行灵活标注,从心理学角度引发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关注。数据统计的反馈在课前阶段,可以客观记录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统计分析学生核心问题,让课堂教学具备学情基础。在课中阶段,教师通过布置课堂题目,快速统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重点,并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布置课后作业。成都市锦江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晏长林:晏长林点评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到了新阶段。立德树人是育人目标,五育并举是教育理念,要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我们要基于大概念下的深度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对知识进行深度的解构与建构。所谓解构,就是基于知识本身进行深度理解,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本身,知识内涵,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理解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谓建构,就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索,去交流,去展示,让学生理清知识来源,构建知识体系,最主要的是形成学习方法。“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项目是落实教育部要求,进行创新研究和改革实验的切实举措。本次课例展示活动,通过现场学习研究,有利于探索数字教材的内涵、特点、功能和价值,探索数字教材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原理、原则,创新数字教材实践新模式,归纳和梳理数字教材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为数字教材的高效使用和推广,提供了典型经验。

狼雨

高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材9月实施 聚焦培育学生核心数学素养

■马峰今年9月份,高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材(简称“两新”)开始实施,这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新起点。常常有人在评论数学教育的时候,会把中国的数学教育和国外的数学教育进行对比,结论就是国外的数学课程是“一英里宽,一英寸深”。但这样对比,以及这个结论其实都过于“轻率”,甚至可以说很不妥当。我们国家的数学教育固然有很鲜明的特点,但也并非十全十美,而所谓的“一英里宽,一英寸深”,也并非国外数学教学的全部,千万不能“一叶障目”。中学数学的教与学必须关注四点基本要求数学学习并非一条可以规划好的、笔直的路,学生学习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学校课程,但究竟哪里需要学得深,哪里值得学得深,何时需要学得深,都还有待讨论。更不能落入“考得深就学得深,不考就不学”的陷阱。面向普通学生的高中数学课程与教学必须重点关注四点基本要求:严谨、兴趣、应用和选择。内容和学习过程的严谨是基本要求,是底线。课程设置和教学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真正兴趣或者爱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应用”,要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习数学,但是,“应用”不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应包括在数学中其他领域的应用,包括纯数学的应用。同时,学生能力不同,特点不同,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机会俯瞰整个数学学科的全貌,然后形成自己对数学特定领域的兴趣与选择——有的学生可能喜欢纯数学的推导,也有些学生擅长应用数学或其他领域,他们对兴趣应该可以选择。如果是基础教育阶段面向数学精英人群的数学课程,则需要单独讨论。对这类人群,小班和定制在国内外都是常见的方法。2020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遴选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这一计划不仅要选“天才” “鬼才”,还要寻 “偏才”“怪才”。此类人才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也需要得到高度重视。所有学科,老师的作用都是带着学生在森林漫步与 “一英里宽,一英寸深”的“道路理论”相对应,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更像是在森林中漫步,而且路不是只有一条,是有很多条;别人或许走过,或许没走过。喜欢某种风景的可以多欣赏一会儿,甚至停下来种树、种花,暂时对风景没有感觉的可以继续往前走,等到后面想起来了,再回头来看也可以。教师,就像森林里的引路人,但凡学生需要看什么,教师都能告诉他们寻找的方向,或者引导他们去找;如果森林里确实还没有这样的风景,教师则要鼓励他们往尚未开发和发现的森林深处走去……以国外高中数学课程中微分方程的教学为例,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分析解、图像解的三种解法都不难,算上微分方程组的解法,也就是使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它们都属于按部就班的操作。然而,如果涉及到信息技术对微分方程求解的操作和实现,那就可难可易;如果涉及到猎物模型等,那么能够深挖下去的东西就更多;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修改微分方程组后继续进行探究,有的学生则只需要浅尝辄止,达成基本学习目标即可。在这些学习过程中,兴趣、应用和选择三者能以比较合理的方式兼顾。不过,这些“有趣”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考试的“考点”,而且常常不是。不是考点的内容,是否必要学?答案不言而喻。学习不只是为了应考,更是为了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即便从应考角度来讲,高中数学的“两新”以培育核心数学素养为导向,而将来高考对数学素养的考察力度一定会进一步加大。功利性过强的“不考不学”和“简单重复的过度操练”都背离了数学素养的培育初衷,不可能取得较好学习效果。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时间有限,该如何处理?教师必须研究作业安排和考核评价的多种形式,多启发,少套路;学生在学习中,则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好奇心,关注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这些可能对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学习表现和能力更有效果。中学教育需要更多高层次的教育资源库数学对于科技的作用不必多言。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眼界、滋养创新的能力、培育面向未来的素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在数学这个举世公认的重要科目上多花点顶层设计的力气,而重塑其课程、教学与评价,显得尤其必要和迫在眉睫。而且,这一设想虽然难,但还是大有可为,必须要为。高中阶段,除了必要的“刷题”,接受高考检阅之外,我们还要关注如何从数学学科角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军。实现这些想法的路径有多条,其中与开阔眼界相关的可以是邀请大学各个专业的教授更多地进行科普。比如,中国数学会2020年疫情期间进行的科普讲座——“数学的意义”系列非常值得称道,田刚和席南华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把数学用朴实的语言进行了通俗的讲解。同时,还可以邀请这些学者大家共同建设数学教学资源库。数学教学资源库建立起来之后,如何使用、在什么规模内使用、如何纳入评价体系的考量也非常重要,而且缺一不可,否则这样的资源库可能摆脱不了“可有可无” “束之高阁”的地位,或者被认为“不接地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供了37个教学与评价的案例,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理解数学核心素养与内容、教学、评价、考试命题的关系。希望能有更加多元的案例加入“资源库”,并真正被一线教师使用起来。呼吁更多大家参与到中学数学教育中现在已经有一些对于真正的数学素养培育有情怀,且不满足于中学数学“刷题”怪圈的中学数学教师或者社会有识人士在行动中。比如,网络上已经可以搜索到不少适合高中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材料,比如马尔科夫链的应用、血液检测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新冠抗体混样检测、动画里的数学、人口模型、鸽巢原理、建筑中的数学、猎物模型、传染病SIR模型、Volterra原理、药剂量模型、图片去雾霾的数学原理等。在一些著作、B站和一些公众号上,这类资源也都有着丰富的呈现,这些都能让有兴趣的高中生去尝试了解或深入学习甚至研究,而且经过改造后,对大多数学者来说,它们也并非“遥不可及”。在国外,也有一些热心高中数学教育的人士已经在行动,一些大学教授也加入了进来。但是,这样的人、这样的组织还太少。黎景辉教授2014年曾呼吁“有必要把新的数学传入中国的教育链”。他还提醒,“英才教育”要多走一条路,把部分内容下移,但并不是把现有课程中的习题变为更难的题目,并不是让学生不停地操练。他甚至非常尖锐地指出,“现在中学常把学习平面几何变成了‘难题集中营’,学生的几何解题行为已被锻炼成条件反射行为。这样,当老师从更高的观点讲平面几何的结构时学生便没有兴趣了”;“不要只是在难题上下功夫,也可以在内容上下功夫”。真正落实数学的素质教育,需要有更多的大家加入进来,也需要我们的中学教师真正行动起来,帮助中学生热爱数学,使用数学,学习真正的数学思维和思想方法,逐步改进中学数学的教学生态;同时,中学数学教师的职后培训需要更加精准,当中学数学教师们的数学素养普遍得到持续提高之时,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培育就不会只是停留在文件上,而是真正落实在日常教学过程和评价中。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时代,惰性知识已经不再是稀缺品。新的时代对于我们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不再和过去一样。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路径不尽相同,每个人的兴趣与能力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要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迈出高中校园后,能否拥有不断自我更新和学习的能力?是否保持学习的初心?是否还对数学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培育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不可能仅仅是反复操练 “考点”。 “两新”实施的当下,所有数学教师都需要从更高角度去思考怎么做好数学教育。(作者为上海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来源:文汇】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缉毒战

2019年8月最新版的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与之前旧版相比有什么变化?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终于在2019年8月份正式出版印刷了,目前北京等部分最早实施高考改革省市的高一年级已经开始使用这套教材。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今后全国各地将陆续更换为新教材,最迟到2022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全国所有普通高中的起始年级都将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将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旧版教材分为必修、选修两个大系列,今后各地陆续全部更换教材之后,这套旧人教A版的教材也要成为收藏退出教学舞台了。人教A版旧教材新教材变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的体系。现在已出版的是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内容大对应的是旧版教材的必修1-5,而选择性必修1、2、3以及选修教材尚未正式出版。这套最新教材主要包括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探究活动等内容。数学文化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新教材长啥样呢?笔者也是早早的买来尝了尝鲜!必修第1、2册第一册封面第一册目录第一册目录高中数学新教材内容上都有哪些新变化呢?主要内容变化以下为大家整理了这套最新人教A版必修教材各章节的目录以及内容变化: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内容与旧教材内容及顺序大致相同,变化的部分是将原教材中必修一、必修四的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以及必修五不等式部分合在一起,并将原先选修部分中的命题、常用逻辑用语等内容合并到本册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中来。原来旧教材中没有,高考中却屡屡出现的“对勾函数”(耐克函数)也出现在了新教材中,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必修第二册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也融合了旧教材中必修四的向量部分、必修二的立体几何初步以及必修三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同时还加入了原先在选修教材中出现的复数部分,而三视图以及程序框图部分内容已经删除,只是介绍了直观图的概念。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一中坐标系以及解析几何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而且这一册的难度和重点是计算且难度有所上升。选择性必修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内容只有两章,是数列与导数的相关知识,将原本必修五的数列部分划入了选修,并且和导数合并为一册。将原先选修中的数学归纳法证明也合并到数列模块中了。选择性必修三选择性必修三主要内容是计数原理与概率,还有一小部分是线性回归方程,总体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数据处理,数学建模在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中也有出现,说明改革之后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新教材内容有何新特点呢?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生的文化素养,更适应新高考的变化!统观新教材的内容变化可以发现改革之后的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有如下特点:(1)知识点加以整合新教材的知识点与内容体系更加集中,模块之间分类很清晰(2)难度区分明显。新版教材,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内容主要进行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教学,帮助学生从高一开始完成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与转化,同时学习压力逐渐平移到选修部分。未来的教学中,可能高一就是学习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从高二开始学习选择性必修,难度会逐渐加大。(3)数学建模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探究与发现、数学建模等内容的增加,可能说明今后数学能力考查中数学学科的应用、以及数学文化的内容比重会增大,今后对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或将是一个趋势。未来使用新教材的考区高考数学内容会有什么变化呢?1.改革后的《考试大纲》中不再设置选考内容。现行选考内容中的“不等式选讲”将成为必考内容,而“几何证明选讲”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再列为考试内容。2.改革后的理科数学教学内容删除了数学归纳法、定积分、微积分基本定理等内容,改革后的高考也就不会出现上述内容。3.文理不分科后的数学试卷,与现行文科数学相比,增加空间向量、计数原理和随机变量等内容。将来的高考数学命题方式会有什么变化呢?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与应用意识是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数学的要求。数学科应加强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习和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那么高考数学命题方式或许会有如下变化:1.增加实际应用类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际与科学研究,使用真实数据、现实事件设计试题,使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浓厚的生活气息。将学科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原理融合于试题之中,以此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创新试题设计,通过提供数据、图形、表格等多种形式的材料,设计条件或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进行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3.在学科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点设计试题,突出考查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必备的基础天天数学,我是尘埃!

小宛

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秉持“学科主导、突出特色、优化结构、学生为本”理念,积极探索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注重特色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研究方法、学术技能与规范类课程建设,构建由校级平台研究方法课群、一级学科方法课群和专业方法课群组成的研究方法与学术技能课程体系。在中国语言文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强化原典教学,增加学科研究方法课程,邀请资深教授讲授原典课程,邀请有影响力的教授讲授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建立中心辐射周边的“原典课程体系”,包括以多学科重要典籍为核心的院系级平台课和以学科为主的“作品研读课”,构成覆盖中文一级学科和各二级学科的原典谱系课程群,有效增强研究生培养的纵深度和牢固性。构建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注重多学科协同,凝练前沿性、系统化的学科方向和课程体系并整合二级学科重点内容,形成特色培养方向。在“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以学校培养方案为基础,设计“教育政策分析”“测量理论与技术”“学科测评与方法”三大板块系列74门课程,打造跨学科、前沿性、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注重校际协同,构建多样化、信息化的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与5所国内师范大学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通过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校、在线学习、学分互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注重国际协同,建立综合性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与培养机制,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邀请近50所国外著名高校和国际组织的70名教授,为学生开设90余次短期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真实情景性与前沿性的培养模式,将研究选题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让研究生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研究等工作,在实践中提升研究能力。创新推进教学改革实践。加强线下实践教学,在国内部分中学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教师间合作,完善见习、备课、试讲、评价等教学制度。定期举办“未来教师成长训练营”活动,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从事中学教学工作的优秀校友参与,拓宽学生教学实践视野。加强线上互动教学,制作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用于数学学科教育硕士培养,收到良好成效,为多所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必修课提供了课外学习资源。大力推进国际交流,定期召开学术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育家、学科领域专家、优秀中学教师开展分享交流、讲学和教学示范;选派博士研究生赴国外知名高校访学交流,着力加强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原文链接:http://m.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39/202010/t20201016_495020.html

不同于己

“新时代数学教育的再出发——全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新时代数学教育的再出发——全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和教学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红网时刻12月5日讯(记者 黄怡萍)什么是高质量的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2019年11月30日-12月2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数学教育课程改革,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和促进基础教育数学教科书研究的深入发展,助推新课程教学与评价改革,“新时代数学教育的再出发——全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和教学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学术指导,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广州市第一中学主办,湖南省新教材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承办,针对当前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以及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特邀全国著名数学家、教育专家、教学名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数学教研员、骨干教师们共同深入解读、全面分析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展现数学之美新时代数学教育的再出发本次研讨会从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时代数学教科书发展的使命和挑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与指导、大学视角下的中学数学与人才培养研究、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等方面,深入解读、全面分析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帮助广大师生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不断升级课程质量。12月1日,“新时代数学教育的再出发——全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和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市第一中学盛大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尚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何书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曹一鸣,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成礼智,扬州大学教授李立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罗运纶,全国名师夏远景分别作主旨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卿文。湖南教育出版社总经理、党委书记黄步高。湖南省新教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健。广州市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涂秋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卿文,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朱仲庆,湖南教育出版社总经理、党委书记黄步高,湖南省新教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健,广州市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涂秋元等出席了会议。湘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主编张景中院士作主旨报告。“教材的鲜活,体现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符合学生生活经验。”教材主编张景中院士介绍,湘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有四大特色,即以学习发展为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遵循教学规律,注重教材的科学性与严谨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教材可读性和探索性;丰富多彩的栏目设计,增强教材的适应性。张院士在对湘教版教材进行总体介绍时表示,教材建设永远在路上,编著团队满怀激情,将自身对数学教育的深邃思考,融入一整套中学教学教材中,期待读者在既有数学味又富含火热思考的理性空间品味数学的魅力。湘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执行主编李尚志教授作主旨报告。教材执行主编李尚志教授表示:“我们不仅要以数学家的眼光来编教材,还要以青少年的眼光来编教材。我们追求编写出一套既有数学味,同时又体系简约、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的教材,我们也追求打造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既要高效适用,并且重视给学生留下探索、思考的空间,还要注意与高考的对接,以精准实现培养素养能力的教育目标。”通过专家们的深入讲解,让参会的教研员、骨干教师们将新教材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为他们更快更深的理解新教材指引了方向,也注入了信心。“专家们高屋建瓴的把新教材总体结构进行介绍,还针对各条主线进行详细的解析,这对我们理解新教材有很大的帮助。”重庆市教科院高中数学教研员张晓斌表示。追求数学本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2018年1月初,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力度大,并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课例展示《数学探究活动——多面体的外接球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极为关键的一环即在教学实践中予以落实。本次研讨会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达成,通过《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数学探究活动——多面体的外接球问题》《用样本估计总体的集中趋势》三节精品课的展示以及教学专家的点评、科学评价,让教师们在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新理念的过程中,聚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通性通法,聚焦它们所承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教材编得好、用得好,比再多的课外练习都有用,给学生的启发也更多。我认真翻看了湘教版新教材,例习题部分有层次、重经典,还有非常精彩的拓展部分,这对于教与学很实用。”来自福建省莆田市的数学教师吴金炳有着近30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他表示学习数学不应该只是收获一些枯燥无味的公式和解题技巧,“新教材富含感情,在娓娓道来的同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相信青少年透过数学家的眼光,在感受教材蕴含深刻思想的同时,亦能体会到数学的灵动与无穷魅力,这无疑将引发青少年对数学的向往”。重庆市开州区实验中学数学教师刘念林认为,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的讲解既专业又接地气,“实例多,能够与一线教学密切结合,这将有利于接下来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湘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停留在解题上,更多的在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材为先。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全新编写的湘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共四册,包含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由中科院院士领衔、众多数学家倾力撰写,高水平教材编写队伍打造出具有较强改革精神并富有鲜明特色的文本,开创了中国基础教育教材编写的新格局。站在新时代数学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伴随着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相信一大批勇于改革、锐意创新的数学人在推动理论创新成果不断呈现并化为实践的同时,“让天下孩子爱上数学,并推动数学思想、数学文化在全中国的普及”之路必将宽广而光明。

方小姐

最新版高中数学教材的5点设计理念

01体现育人价值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努力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贯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与要求,贯穿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线。02舒畅逻辑结构2.根据数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构建教材结构体系,体现数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突出核心概念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按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合理过程组织和呈现数学内容,努力使教材自然而然、水到渠成。03遵循认知规律3.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系列化数学学习活动,按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安排学习过程,构建一条抽象数学研究对象、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利用有关的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知识,通过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学习路径,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为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04现代教育技术融合4.合理使用代数系统、电子表格、动态几何软件。等信息技术工具,提供直观图象,组织和分析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等,帮助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有思维含金量的数学推理以及反思性学习活动等,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提高数学理解水平,提升学习效率。05增强设计美感5.通过专业化的教材制作,创新教材呈现方式,为高中生奉献高品质的数学教材。既在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等方面进行形式创新,满足高中学生的审美需求,从而增强教材的亲和力与吸引力;更在栏目设置、素材选取、情境类型、活动方式、问题引领、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创新,使教材内容平易近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启发性。

茴香

高中数学课程各部分逻辑关系研究,把握这个关系,理清学习思路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于2004年秋开始在广东等四省进行实验,目前,全国已经有约三分之二省市进入了新课程的实验,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我们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载体——数学课本在编排上是完全依据了新课程标准的,并且其课程体例、各部分知识点之间具有鲜明、严谨的逻辑关系,这个逻辑关系对于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复习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曾有幸参加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研究、编写,也赴部分试验区进行了教材介绍、回访等工作,对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进行了反复学习,对试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研究。今天我就为大家展示下高中数学课程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对大家理清学习思路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