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亿华通跌超8% 月内中信证券与中金公司研报唱多敬之

亿华通跌超8% 月内中信证券与中金公司研报唱多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6日讯 亿华通(688339.SH)今日股价跌8.33%,截至收盘报260.90元。今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发布研报《亿华通-U(688339):营收逆势增长超预期 2021年冬奥驱动可期》,研究员为宋韶灵、董雨翀。研报称,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收5.72亿元(+3.37%),逆势增长,超市场预期。公司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25/-0.41亿元(-138.97%/-188.87%),位于业绩预告区间中位,符合预期。研报指出,短期看,今年冬奥会项目叠加重点示范城市布局有望快速提升公司份额;长期看,氢能赛道前景远大,公司技术领先、布局完善,预计将受益行业高增长红利,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2月2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也曾发布研报《亿华通(688339):高成长赛道发令枪响 燃料电池总成龙头迎成长拐点》,研究员为曾韬、陈桢皓、刘俊。研报称,首次覆盖亿华通-U(688339)给予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350.00元,对应2022E12xEV/S。研报认为,行业长期趋势确定,理顺发展痛点政策持续加码,行业放量全面提速。我们认为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在中长期解决重载交通领域零排放上具备确定性。我们预期2022年中国燃料电池功率出货达到1.4GW,是2019年11倍,2021年行业有望迎来高增长拐点。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休

从卖出研报到战略配置窗口提出,中信证券研报是行情风向标吗?

券商今年3月7日,中信证券的一份卖出评级研报引起市场的争议。虽然这只是一篇出自于券商机构的研报报告,但却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具有较大的冲击影响,对当时的市场行情有着或多或少的降温作用。其中,就在卖出研报发布后的次一个交易日,作为遭到中信证券首次给予“卖出”评级的中国人保,其股票在3月8日出现了跌停开盘的走势,虽然盘中一度翻红并创出历史新高,但最终还是离不开跌停板的走势。与此同时,时隔两个多月的时间,中国人保的股票价格已经大幅回落至近期的8.25元,较历史高位已经出现了36%左右的累计跌幅。不过,即使如此,但仍然与当时中信证券给予的合理估值区间存在着不少的距离。至于当时的沪市指数,同样深受这一份卖出研报的间接影响。在实际情况下,虽然中国人保占比整个A股市场的市值比重并不算很高,但却因卖出研报的发布而引发了市场恐慌的效应。以沪市指数为例,3月8日沪市出现了4.40%的单日长阴线,而当时3129点成为了短期市场震荡的高点位置。即使随后市场仍然冲高至3288高点,但就目前而言,当时沪市3129点更像是沪市市场的次高点位。由此可见,对于当时中信证券的卖出研报,确实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考虑到中信证券自身的影响力以及A股市场历史上罕见卖出评级的研报,由此也容易把卖出研报的恐慌效应一下子释放出来,这似乎起到了市场降温的影响。距离上一次中信证券发布卖出研报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从最新中信证券的研报态度分析,却存在着明显地转变。其中,据近期中信证券的研报内容显示,主要强调上证综指2800点为预警线,同时也有政策底的迹象,并表示当前的A股市场属于战略配置的窗口。从卖出评级研报到战略配置窗口的提出,确实展现出中信证券对市场态度的转变一面。作为目前A股市场券商行业中股票市值最高的券商上市公司,其本身确实具有一定的市场话语权与影响力,而当时发布的卖出评级一度引发市场的迅速降温,也足以看出中信证券颇具市场影响力的一面。不过,与上一次的卖出研报相比,这一次中信证券提出战略配置窗口的态度却显得略有逊色。其中,对于上一次的卖出研报,一方面在于中信证券剑指当时市场的人气股、权重股中国人保,而这对当时的市场做多人气具有较大的撬动影响;另一方面则在于当时中信证券给予中国人保的折价率太高,与当时的股票价格直接缩水50%以上,本身具有一定的舆论冲击力。相比之下,对于此次提出战略配置窗口的观点,从一定程度上受限于防范股权质押等金融风险底线思维的影响,而并非从真正意义上突出A股市场的投资魅力,而政策底部的设想,似乎博弈2800点附近政策救市的预期。由此可见,对于上一次的研报,本身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威力。至于这一次的研报,虽然态度上显得并不是过于坚决,但起码释放出大券商对A股市场行情回暖看多的态度,而2800点附近的政策底部定调也有望得到进一步确立。券商研报,即使出自知名大券商之手,但仍然局限于参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赚钱策略。不过,在市场行情颇显复杂的背景下,大券商的研报或具有政策层面上的考虑,对市场政策方向的把控还是值得参考的。换一种角度思考,即使2800点未必属于股市的回调低点,但距离真正的调整低点也不会太远了。

吐纳

「研报」中信证券:低估值板块的补涨是未来风格切换的预演

来源:全景网全景网7月5日讯 中信证券7月5日发布投资策略指出,低估值板块的补涨并非风格切换,只是短暂的风格再平衡,也是未来风格切换的预演。预计补涨仍将持续1~2周,但涨速将放缓;解禁压力与业绩验证过后,市场将重回均衡状态。3季度后期起,金融和周期才将成为下一轮持续数月的趋势性上涨的主线之一。配置上,在近期的低估值板块补涨行情中,建议适当增配大金融中的房地产,以及景气改善的可选消费板块,包括家电、化妆品、汽车及零部件。(全景网)

黑魔王

「研报」中信证券:当前至明年二季度股票和商品优于债券

来源:全景网全景网11月16日讯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1年债务周期全年下行,通胀周期持续上行并于年中前后见顶回落。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或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自当前至明年二季度――股票和商品优于债券;第二阶段,明年二季度后――债券优于商品、股票。商品内部或呈现:原油、农产品>有色金属>黄金>黑色系。当前A股估值回到2010年以来中位数水平附近,未来估值继续提升空间或将有限,盈利修复成为主要逻辑。(全景网)

兵捉贼

视源股份跌7.4% 半个月前中信证券研报喊增持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5日讯 今日,视源股份(002841.SZ)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100.93元,跌幅7.40%。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29日,中信证券研究员姜娅、冯重光发布研报《视源股份(002841):拟建智能制造基地 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并给出投资建议:公司拟投资建设全新研发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研发优势。维持2020-22年EPS预测为2.59/2.83/3.23元,现价对应2020-22年PE 42/38/34倍,维持“增持”评级,建议继续中长期配置。 研报指出,视源股份拟出资20亿建设新基地。2020年12月24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拟签署投资协议的议案》,同意公司以约20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为人民币15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及中试基地项目”。该项目将用于开展显控产品中试研究、电子显示新材料及新工艺研发及生产业务,并打造智能主控板卡及交互智能整机等产品的智能化示范产线。项目用地暂定广州知识城范围内面积6.6万平方米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另外,研报称,项目目的在于帮助公司更好地把控产品从研发、实验室阶段向试产或量产阶段的工业可行性,研究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建立智能化的标杆生产线,提升供应链柔性,推动产业链实现精益制造。若项目顺利实施,将有利于缩短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进一步提升公司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加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链长期可持续发展。由于本次投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不影响现有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不会对公司2020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来源:中国经济网

轮不辗地

「研报」中信证券:补涨接近尾声 市场回归均衡

全景网7月13日讯 中信证券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秦培景认为,短期增量资金仍有流入惯性,但存量资金流出压力也将突增。7月中下旬多重扰动因素再现,需密切把握市场节奏。预计短期补涨接近尾声,市场将重回结构分化的均衡状态。(全景网)

龟长于蛇

中信证券(600030)研究分析报告

技术结构判断:未来一年中信证券股价波动区间技术结构推演测算17-31元(区间近似值)。此结构区间为当前时间点的纯技术结构推演,市场一直在变化,请推演更新。更多优质上市公司优质个股研报及估值建模与股价匹配的计算请“术道有方”深度研究。价格走势图(前复权)公司基本资料:股票简称“中信证券”,成立于1995年10月25日,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600030”,其主题概念主要包括:MSCI大盘、标普概念、融资融券、广东板块与AH股,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发现中信证券一年内涨幅48.98%,半年内涨幅-1.02%。说明中信证券半年前涨幅较大,股价上涨后波动平稳。中信证券的总市值是2295.34亿,证券板块市值排名第一,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证券板块的巨头,是什么支撑它着股价上涨并且久盛不衰呢?主营业务与构成上图中可以看出:中信证券的2014年年末的股价上涨有基本面的支撑,中信证券2012-2015年的主营收入大幅上涨,2016年主营收入下降幅度较小,并且收入较为稳定,股价却大幅回调。说明市场反应过激,股价有被低估的可能。十大股东具体情况营业收入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总体呈现“震荡”趋势,其中2012年到2015年的营业收入的“爆发”主要是因为“公司业务重点由卖方业务向买方业务转型”:公司结构转型,将业务重点由卖方业务转向买方业务,积极发展以融资融券、资产管理从而提升 ROE。2016年,融资类业务计提坏账准备成为业内常态。2016-2019年资管规模领先,整合海外市场,国际业务进入下一发展速度。营业成本和毛利率16年后,公司的营业成本主要集中在经纪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上,证券经纪业务的成本较为稳定,证券投资业务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并且加速国际化布局,亚太地区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境内和境外业务同时 发力,发挥协同效应,公司扩展海外业务的成本在逐年增加。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19年却出现明显回升,原因是公司经纪业务环比改善,投资业务带动业绩增长超预期,信用减值也得到明显缓解。从宏观经济考虑,预计销售毛利率未来保持“平稳上行”的可能性较大。毛利率和净利率从毛利净利上看,同步性相对一致,2018年净利率的幅度下降主要是一级市场清淡,投行业绩受到影响,二级市场大幅波动,信用业务创 收能力减弱,同时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归母净利润、ROE可以看到归母净利润2015-2018有下降趋势,ROE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说明净资产收益率效率有待提升,从图形整体分析,企业受行业周期影响较大,企业处于上升周期。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对于轻资产型的证券公司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2017年的货币资金处于下降趋势,2018年有所回升,未来发展保持“看好”,需要预防外围摩擦超预期。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全部资产的比率,2018年企业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出现回调,说明资产利用效果逐渐变好,资产创造的现金流入变多,整个企业获取现金能力变强,经营管理水平变高。总结首先,大券商在创新业务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其次,大券商的并购重组和投行业务非常有优势。比如科创板的IPO项目保荐格局由“三中一华”包揽,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华泰联合这四家头部券商承揽了40%的项目;再比如沪深300股指期权的主做市商也都是头部券商。并且,相信未来政策的方向肯定还会是向头部券商倾斜的。最后,大券商还有一个抗周期的属性,在底部的时候,小券商都活不下去了,大券商还能再撑一撑。大券商里,中信证券在2002年上市以后兼并收购了一些券商,然后营业部迅速铺开,因为那时候营业部还没有完全放开网点,所以中信那时候扩张很迅猛,直接从当时一个中等券商迅速发展成行业龙头。在过去这么多年里,我觉得中信做的最好的就是战略,各个业务发展比较均衡,在内部管理上也是比较到位,没有产生过大的风险。券商本质是个强周期性行业在当下经济、市场环境下,只有大券商才能活得好。来源: MACD论坛

卡波特

「研报」中信证券:2020年制造业有望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

全景网12月16日讯 中信证券在最新发布得研报中表示,2020年制造业具有景气度恢复、政策上有红利、估值和配置仓位处于历史低位的三大优点,预计大概率具有明显超额收益。(全景网)

呱呱呱

「研报」中信证券:中国在线教育走入高速增长通道

全景网10月8日讯 中信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在线教育在教育服务体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临发展机遇。中国在线教育走入高速增长通道,预计将经历一轮百花齐放的发展阶段,但其中在线K12培训因受政策规范性要求相对较高,更加利于具备实力的龙头企业。推荐在线教育、教育信息化两大受益板块,首选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全景网)

爱作战

「研报」中信证券:经济的修复料将是一波三折的进程

全景网6月17日讯 中信证券指出,基建、地产快速恢复,但制造业投资修复偏缓是当前经济中的一个特征,结合来看,产成品库存高企、产能利用水平偏低、产成品价格回落、外需压力凸显均是当前制造业复苏偏缓的原因。考虑到制造业的顺周期性,制造业投资、社零消费修复偏缓的组合也反映出当前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仍然偏弱,在内生修复仍有波澜、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高企的环境之下,经济的修复料将是一波三折的进程。(全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