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备考指导汇总三咲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备考指导汇总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与内容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汉语史、现代汉语、文字学。汉语史研究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面貌。现代汉语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文字学主要研究汉字的发展、演变以及整理、规范等内容。对外学术交流本专业同国外和港澳台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广泛的学术联系。多数教师曾分别赴英国、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地从事过教学和访问研究工作。本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中国古代典籍研读、中国语言学史、语法学、词汇学、汉字研究、音韵研究、方言研究、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出土文献研读、《说文解字》研读、《春秋左传正义》研读等。毕业生去向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地区分布来看,以北京为主;从单位分布来看,大部分在新闻、出版、高校、政府机关,也有一部分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字工作。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38汉语言基础849汉语言文字学复试: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外语学制三年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面试60分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3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初试成绩权重×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复试成绩权重×100<!--[if !msEquation]-->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2020年复试录取情况2020年分数线:50 50 90 90 3652020年进入复试21人 最高分417 最低分3692020年推免录取了5人2020年统考录取了9人(最高417 最低374)参考书现代汉语:黄廖版《现代汉语》上下册;pdf 版黄廖版《现代汉语》笔记和课本习题(含考研真题);《现代汉语》同步辅导·习题精炼·考研真题(武汉大学出版社);北大版现代汉语上下册;pdf 版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配套(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真题及答案古代汉语:王力版《古代汉语》上下册;王力《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上册;人大殷国光,赵彤版《古代汉语》;郭锡良版《古代汉语》一二册语言学概论: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段曹林《语言学纲要辅导及习题集》;pdf版叶徐《语言学纲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人大胡明阳版《语言学概论》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638汉语言基础】一、名词解释(30分)语义场义项音位变体句类说文解字集解二、分析题50(每题10分)1、给出一句话,分析出语素,并按照功能分类例句无2、喜欢的是她,喜欢的是玫瑰花,哪句有歧义,解释原因3、变换分析法分析句子,说明其差异的原因“吃食堂”“吃苹果”“晒太阳”“晒被子”“洗冷水”“洗衣服”4、“性质形容词+了”的条件饭熟了 生了*身材瘦了 胖了5、解释5个古汉句子(1)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三、问答题(70分)1、“能走”有的学者认为是动宾结构,有的认为是状中结构,你怎么看,说出理由(20分)2、大部分学者认为汉语里有体的范畴,没有时的范畴,你怎么看(20分)3、什么是词的本义,如何探求词的本义,探求词的本义要注意什么问题(30分)2021年专业课备考指导首先是专业课。人大的考试科目有两门:一是汉语言基础;二是汉语言文字学。前者侧重考语言学理论(现汉古汉也有);后者侧重考现汉和古汉,最后一道大题通常是给出一篇古文,再针对古文提几个小问题。题目类型无外乎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只要扎扎实实备考,难度不高。接下来进入正题,我的参考书目如下:一、北大版《现代汉语》+黄廖版《现代汉语》,两者同等重要,做笔记时可以北大版现汉为主,以黄廖版为辅(相反亦可),把知识点记全。黄廖版《现汉》的知识点概念性比较强,方便背诵。小贴士:复习时不要忽略书本中的语法现象、例子,知识点虽小,但很可能会考。如2020年初试汉语言基础科目有一道论述题是辨析“能走”是状中结构还是述宾结构,这个知识点在黄廖版下册p11有讲过。二、人大赵彤版《古汉》+王力《古汉》。私以为时间不够的话,只看人大版《古汉》足矣。《古汉》的编排方式是通论+文选。复习时把通论过一遍,文选要日积月累,挤时间尽量把书中的选文都过一遍,平时有时间也要多看王力《古汉》的常用词,毕竟初试有一道文选题分值很大。小贴士:跟《现汉》一样,不能忽略书中的例子,如讲“六书”时,把书中分析六书时举的汉字例子都用一个小本本记录下来掌握,初试时让你用六书去分析汉字就稳过了。三、胡明杨《语言学概论》+徐叶版《语言学纲要》,二者相互补充。徐叶版《语纲》出版较早,知识点讲解不如胡明杨《语概》详细。但是看徐叶版《语纲》真的是一种享受,行文逻辑流畅,感觉有位前辈在你面前侃侃而谈。胡明杨《语言学概论》概念性更强,适合拿来背诵。虽说2020年初试更侧重考《语概》,但最好二者都看,不可偏废。四、学有余力可看的书本: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个人认语法是现汉最难的地方,如果不懂词类问题、语法分析问题,看这本书可以帮助理解。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从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以专业课的复习为例,孤立地看这六本书,知识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未免过重。但学会建立不同书目、科目之间的联系,整合知识点,就越学越轻松。如《语概》和《语纲》之于《现汉》就是普通语言学与个别语言学的关系,可对照复习。如《语概》语音一章“语流音变”知识点对应《现汉》“上声变调”“儿化音变”等知识点;对比《语概》“句子的聚合和句类”知识点与《现汉》的句类句式知识点的异同,可合二为一。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遥遥无期

你是中文系的,你为什么要出国?

当我在大一时定下要出国留学目标的时候,许多人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出国?”其实这是中文系出国前真的要想清楚的问题,就像中文系不是在培养作家一样,很多人认为中文系的人留学是崇洋媚外,是出国镀金,可能对于一部分人是这样,但是在我自己看来,这并非如此。一门语言背后是一个世界中文系的课程大致分为小学(文字、声韵、训诂)、思想、词章、考据等等,当时选择国内的高校就读中文系,其实也是因为中学为体,因为平时爱写作,也爱古典文化,对于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等等我更是非常感兴趣,如今做古学问的老先生很少了,由此也更感觉到抓紧学习自己民族文化的必要性。但是我并不是只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感兴趣,我也对基督教下衍生的文化感兴趣,在那个时候同样沉浸在《唐顿庄园》(英国版《情深深雨蒙蒙》)、《罗马》等历史文化剧中不可自拔,而且想想民国的知识分子哪个又不是学贯中西,徐志摩的诗至今还刻在剑桥大学校园里,为什么中文系的学生目光只能局限在国内?况且,人说一门语言背后是一个世界,诸多语言学家也是那么认为的,既然人生只有一次,我想尽力去了解更多的世界,书写更多的体验,出国又何尝不是理所当然呢。我们中文系不仅仅是在学汉语言,其实也学习很多其他内容,甚至包括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文系是一个大类,很多人以陈旧的眼光把中文系的学者看作一个只会背唐诗宋词的酸书生,这种看法显然不全面的。理想重要,但留学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除却空喊理想,仔细思考一下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就能看得更明白。在洋务运动的时候国人就想着“师夷长技以制夷”,我在这里不是说崇洋媚外或者厚此薄彼,没有哪种文化先进那种文化落后的意思。我们如今建国才70年,现代教育更是一步步从零开始构建起来的,可谓一切都算是草创初就,而反观欧洲和美国呢,事实就是他们大多数高校的建校历史比我们长。上一年QS的高等教育实力排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分别占据TOP5,而中国大陆高校虽然不差,但是却排在第8名,不是说国内的教育不好,只是说有机会去接受体验更成熟的教育体制,为什么不去?从这一点来说我在国内大学的诸多老师,甚至是我的导师也建议我出国留学的,这一点我还是非常感谢我的老师的,毕竟也算是985高校的老师,他们的眼光也更开阔和长远。你是中文系的,你出国学什么?前文也说中文系的学生也有充分的理由出国,但是我们也不能单单沉溺于学贯中西的幻想之中,出国留学我们必须要考虑好到底要学什么。我个人觉得如果是学中文系,以国文为基础的,那么最好本科是在国内读,这是因为大学本科这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说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而且在国内本科我也确实遇到了许多学识渊博的老先生,这点在国外是没有的。那么我这里主要分享的还是关于Postgraate阶段的留学内容了。PG这个阶段其实包含了本科之后的硕士和博士两个项目,文科硕士基本上就叫作MA(Master of Art),除了牛剑和少部分高校有自己的传统,硕士有MLittMStMPhilMSc等等:当然这样的叫法区分一方面源于传统,一方面也体现出牛剑等一些历史高校与现代其他高校的不同,这里做一个区分:牛津MSt = 剑桥MPhil = 其他地方的MA - 1年牛津MPhil = MPhil 其他地方的MA,时间一般为两年剑桥MSt = 在职硕士,但是它的意思和牛津的那个MSt又不一样。MLitt = PhD的学习时间, 但是对于学术贡献的要求没有PhD那样严格。选校和排名那么我们还是先讲学校和专业:首先中文系大致上是会选择人文学科这个大方向的,而这个大类的QS学校排名基本上如下,可以看到英美大校基本上是占据了Top20的半壁江山。从排名上看显然Top10 里面都是欧美的天下,牛剑藤校大致上分布得也算均匀,而到了Top 20 这个阶段,亚洲的一些学校例如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香港大学,澳洲的国立大学,加州的多伦多大学也纷纷上榜了。所以这里就有了选择的空间,如果想要冲刺世界顶级的学校,那么无疑需要在英美之间做出选择,而如果更希望距离近一些,或者不乐意去英美的,但是对于学术也有要求的,可以考虑东大、澳洲国立、新加坡国立、港大这些学校。但是细分下来其实每个学校也有每个学校的突出学科,而且人文学科里面其实各类学科还是很多的。总的来说硕士项目还是有一下几个比较受欢迎的次级学科方向可以作选择的(当然也欢迎大家补充)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其实不是一个大方向,它是被划归在英语语言和文学下面的一个三级方向了,所以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只能从英语语言和文学的方向来测评学校的实力排名:其实如果是选定这个方向作为你的留学方向的话,可想而知,如果要得到好的学术资源,英美是首选,其次就是澳加,而在这里面基本上学校排名和专业排名是比较接近的,例如牛剑、斯坦福和一些藤校。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爱丁堡,这个学校其实在学校排名上并不是属于最顶尖的,但是它的英语语言和文学这个专业算得上一流。现代语言现代语言可以说囊括了很多方向,作为中文系的同学自然可以去国外学习现代语言,不过也只能深造中文,因为其他语言系包括德语、法语、西语、日语等等这些基本上也是要求本科就对此有研究的,即本专业的。从QS排名来看,现代语言的选校范围是非常广的,北大也位列Top10,而且在Top20中破天荒出现了拉美学校的影子,但是我们也是要注意的是,现代语言是依旧是一个大系,下面每种如今通用的语言都会有对应的项目。如此一来每个地域和学校都会有相对强势的语言项目,北大很有可能是中文系强,而拉美也可能是因为西语上榜。如果不能前往Top10或者至少Top20的学校学习中国语言,而且内心坚定的要选择中国现代语言中国项目的话,可能对于出国这个想法还是要重新考虑一下。教育学教育学可以说也是中文系学生比较喜欢或者乐意去选的那么一个大方向,而教育学的龙头老大自然是UCL,它的IOE教育学学院已经是不知道当了TOP1多久了。当然其他排名也可以看一下: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学这个方向,港大也算是赫赫有名,所以如果对留学预算和距离比较在意的,其实可以考虑港大作为目标学校。我个人经历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欧洲的语言环境,所以我选择的留学地区是英国。很多人都知道硕士项目是分授课型和研究型的,很多人都说授课型的比较水,研究型的才跟国内的研究生差不多,其实这可能有个误区,因为英国只要拿到硕士学位就有资格申请博士,不管你的硕士学位是授课型还是研究型的,而且英国的硕士平均的学制都是1年到1.5年。我就读的UCL,CMII(多文化交流中心学院)下属的比较文学专业,当时我们的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是这么区分的,两个硕士的学习时间是一样的,授课型会比研究型硕士多选一门课,而研究型硕士在写毕业论文是会比授课型硕士多写几千字,区别就仅此而已。而且两者我们所有拿到offer的学生都可以自己选,所以当时有学生说,既然我们交了那么多学费,来英国当然选择多听一节课,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了授课型硕士方向。确定好专业我便从专业排名和学校整体排名的角度选校,我基本上确定了如下几个学校:1. 冲刺OxfordCambridge2. 稳住UCL爱丁堡3. KCL曼大华威以这种方向,我又在学校的各个网站寻找相对应的比较文学或者世界文学的硕士项目,并开始根据对方项目的需要准备材料。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提提奖学金的事情:奖学金1.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CSC)一般来说,出国的学生会寻求CSC的奖学金赞助,这个至少有一年,不过因为是政府的拨款,所以政府还是会要求你在学成之后需要回来报效祖国,毕业之后要求你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一般来说是2年2. 各式各样的Funding搜索网站这里Funding网站还是比较多的,一般你只要输入要求,就可以找到相关大学提供的奖学金,但是一般留学要注意两点:领取奖学金的身份以及奖学金的类型。有些奖学金针对的是本国人或者欧盟国家的人,有些奖学金针对的就是海外留学生,有些奖学金针对的是不同的人种,而有些不是全奖,有些还是学生补助或者学费减免,而更有一些是学生贷款,由此需要自行分辨。当然最直接的就是直接去你要选的学校官网上看。申请要求在哪里?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准备材料可以说也是十分重要,在申请中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很多,而且不同学校要求的不同,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去了解这些大学录取要求和所需要的申请材料呢我们举牛津为例:首先我们需要进入Postgraate的页面:然而在页面下方基本上会有课程、费用以及赞助、申请方法,一般来说赞助,这里面的Fee and Funding 以及Applying to Oxford的介绍都是相对笼统的,这个时候我们直接点Course去找我们需要申请的对应的 就好了。进入Course之后基本上我们就能直接找对应的课程项目或者从学院方向去找对应的课程项目。我们直接进入如下页面,然后根据选项进行筛选这里看到世界文学这个项目,点进去界面:可以看到完整的要求和相关奖学金及费用。牛津要求的是一等或者2:1成绩以上在英语语言文学或者额外相关的学科上拿了荣誉学位的同学,而且它还给出了个参照比分。这里也说GRE这类成绩材料是不需要的,而且如果学生要转成研究型在牛津这里是同样要通过考核的。这里的英语成绩要求是higher Level,基本上也就是7.5(7.0)雅思的水平。其他关于推荐信以及CV这些则被放在了How To Apply这个栏目里,而且这里还提到了面试,确实一些好的学校会有要求面试,不过也不一定。正如牛津官方这边也说了,面试不一定会有。这里也说明了该项目不用套磁,学院会给你分配导师,不过从实际的角度来说,硕士项目的导师制度没有博士那么严格,所以申请硕士的时候套磁基本上也就被免了。当然我们综合一下,基本上学校的要求如下:学术背景类a. 成绩单b. CVPS等c. 推荐信d. 学术项目e. 论文片段(optional)2. 其他类a. 语言b. 实习成绩单不用说,在申请国外高校时985高校也是比较有优势的,因为很多国外高校针对大陆高校的不同等级给出的要求不一样。UCL就是要求985高校的学生成绩在85分以上,而211的在90分以上,而牛剑就是明确985学生也要在90分以上。我本科绩点也还行,所以能过UCL的分数线。成绩是硬件,这个除了你可以将一些不重要的选修课成绩去掉,其他也没办法,当然没有达到成绩要求的也可以申请试一试,万一考官看中你其他的方面也说不定。除了成绩,PSCV这些也不用多说,推荐信倒是值得一提,首先需要选择熟悉的老师,因为推荐信的程序比较复杂,基本上需要推荐的老师用学校的邮箱给对方学校发推荐信,如果老师跟学生不熟,而且学习表现也不怎么样,你基本上也很难要求老师帮你作推荐。在选择推荐老师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个非常熟悉你的,你在对方课上表现很好的老师,这样在写推荐信的时候老师也会写得相对生动一些,当然你也最好找一个学术地位相对高的老师,这样或许对方招生官也会对你更为重视一些。除了学术背景之外,实习当然也不是很大的问题,有研究项目或者研究院的实习经验固然好,但是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只要实习满足对方的基本要求,自然没有什么大问题。最后就是语言,这里千万要注意,很多大学申请时不一定要先交语言成绩,语言成绩可以慢慢考,我在申请UCL的时候就是无雅申请,而且UCL也丝毫没有犹豫,一周内就下了Conditional offer,所以语言不是最关键的。不过在去就读之前还是要达到对方要求的,不然你的conditional offer就无法变成无条件offer了。

如哭其母

名校名专业: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双一流学科,全员导师制!

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学科是复旦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复旦大学中文系前身为复旦大学国文部,建立于1917年。1924年,国文部主任邵力子教授向学校提议改国文部为中国文学科。中文之正式称系,始于1925年秋,中文系的成立适应了五四新文学发展的需求,是新旧学术、东西文化交相激荡的结果。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复旦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和上海学院四校的中文系合并组建了新的复旦大学中文系,郭绍虞、吴文祺、刘大杰、朱东润、余上沅、陈子展、蒋天枢、王欣夫、张世禄、李笠、赵景深、贾植芳等一批著名教授齐聚复旦,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复旦中文进入国内一流大学中文学科的前列。20世纪90年代复旦大学中文系被确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门类齐全。2016年,中国语言文学系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2017年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院概况1958年起中文系分设语言和文学两个专业。1983年定名为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两个专业。中文系在文革前已开始招收研究生,文革后国家实行研究生学位制以来,中文系又正式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目前本系共有硕士点12个(民俗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现代汉语语言学、电影学),博士点11个(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影视文学),中文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也于 1995年正式建立。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科研成果丰硕。凝聚了一支敬业爱人,科研能力强,潜心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保障了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特别是6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开课率高。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一定文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文化管理、新闻出版、高校科研机构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科研,以及与文化宣传有关的各类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汉语言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有关汉语、语言学与中国文学的基本训练,具备语音实验技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汉语教学法及语言调查及研究的专门知识,同时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对人文及社会科学有相当的了解,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写作能力。学习资源培养创新举措总体思路:通识教育课程强化基础理论,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课程稳固基础,注重思考能力培养,并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并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适时增加新的课程,充实计划。(1)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除了课堂授课之外,还形成了包括专题讲座、研讨班等在内的多种课程学习模式,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了优良的学习氛围。(2)利用互联网技术,鼓励在线课程建设(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小班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全员导师制;推进学生国际交流;尝试开展荣誉课程建设。(4)教学及管理信息化本科教学特色与优势积极探索“点上培优”和“面上普及”相结合,“老师引领”和“自我探究”相结合,“学习研讨”与“社会践行”相结合的路径,守正向学,发挥学科优势,弘扬人文传统,引导培育学生学术兴趣、提升学术素养、凝聚学术共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1)课程建设成果突出注重课程和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完整合理,具有学科特点;教材编写形成了系统化、经典化的特色;通过“荣誉课程”的设立和建设,将会创建一批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2)注重学术能力培养不少中文系老师依托任重书院都在课余时间开设经典研习班,指导同学们精读文本,三年时间,中文系教室有15人次开设经典研习班,和学生共同研习了15本经典著作。经典研读班中文系还组织各种讲座与沙龙,开拓本科生的视野,扩展师生学术交流的渠道。形成了惠风中文、导师面对面、师主任茶座、彩虹坊等一系列品品牌活动。此外,继承和发扬中文系重视文学创作的传统,组织各类诗歌交流会和文学创作比赛。(3)丰富的第二课堂中文系自身学科特色,开展着社会实践类、传统文化类、艺术类与文化辐射类等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育人活动,从而帮助本科生第一课堂之外,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学科精神内涵。实践项目(4)生涯教育考虑到中文系女性占比较大,复旦中文系特别成立“彩虹坊”女性生涯工作室,结合实际,构建“实践、理论”并重、“线上和线下”并举的双线思路,围绕“生涯导航、外塑形象、内铸涵养”三个维度,开展了“‘生涯彩虹’实践调研、女性学术生涯故事、生涯深度访谈、生涯理论研究”四个系列专项工作,并有线上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线下实施“生涯彩虹”实践计划。(5)学风与学习效果全系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提升集体学术氛围。从整体出发,以个人为着力点,以班级为单位,切实打造刻苦钻研、潜心向学的集体学术氛围。通过召开学业主题班会、打造学术资源平台、建立学生成长咨询工作体系等切实帮扶学生。毕业去向从2016-2018三届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来看,连续几年,三分之二左右的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生选择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深造。近三年中,中文系在海内外继续深造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国内读研的学生均就读于C9高校,海外求学的学生中,在QS排名前100名学校中就读的比例也处于高位,并有渐增趋势,2018年在QS排名前100名学校中就读的比例达50%。来源:复旦大学 来源丨中国语言文学系编辑丨德力娜尔

狐步舞

2020考研:一则二本跨专业考厦大中文系经验贴分享!

考研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困难,但对每一个真正用心经历的人来说或许是一次重生。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带给你们一些有用的帮助。预备阶段:一、关于考哪个学校,选择哪个专业我建议你认真衡量,去想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未来就业机会和前景,还是生活环境,或者一个硕士的学历,考研是人生一个很好的机遇和向上的平台,他对人生不能说有决定性作用,但确实有着重要意义,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为以后的生活多积攒一些努力,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考研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再来选择地区、学校、专业。二、确定了学校和专业之后,一定要广泛的搜集学校信息,从报录比到分数线,最好能够看到学校真题,这样你可以大概知道这个学校的考试题是否适合你的思维,对你来说是不是更容易回答,报录信息,分数线等等网上都可以找到。三、通过自己意愿和搜集到的信息确定自己报考的专业后,一定要从厦大官网上找考研参考书目,如果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参考下其它相关书籍。备考阶段:第一阶段:我大概是在17年十月就开始进行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看书,了解书有多少章节,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以《中国文学史》为例子,每一章又都会有小标题,在第一轮看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小标题,小标题对于提示本章主要内容有很大作用,对每章主要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后,在看到后面内容时会联想到之前内容,知识更容易衔接,对后期背书有很大帮助。第二阶段:18年四月开始就已经开始背书。《中国古代史》:是直接背了配套的辅导书,但要注意的是《中国文学史》一共有八编,每一编都会有绪论,绪论一定要背,近几年来厦大常从绪论里出题,13年出过文学与经学双向互动、魏晋南北朝发展历程;14年明代俗文学发展与文学特性认识的变化;18年宋词兴盛原因。除此之外《中国文学史》里的小标题一定!要注意,很多时候厦大的题目都倾向于用小标题直接作考题,不过虽然文学史内容多,但厦大不必重点,一定要好好研究真题,近年考过的真题可能不会考,但是考过的人物、时代、或者与以往考题有相似之处的知识点会考,仔细分析真题会发现考试的偏重点,比如人物、作品艺术成就或价值、文学作品等,也会发现朝代里,汉、唐、宋、明考过的题目很多,也很少会连着考一个朝代,但也有例外,比如去年和今年都考了宋朝。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考题又难又偏,有一点不方便的就是现当代文学没有小标题作提示,所以要自己把握内容和重点。现当代文学建议同时参照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可以弥补一下朱栋霖版现当代文学史中遗漏的内容,此外个人认为对现当代文学的把握,最主要还是要依据真题,根据真题分析现当代文学史中最重主要的内容,如对比真题会发现鲁迅先生一直是考试重点、小说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而言也更受重视,新感觉派小说、新历史小说等等都格外重要。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的题目经常出人意料,比如今年简答题就是“垮掉的一代”,对于外国文学史的复习要比任何一个科目都要细致,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可能变成考题。可以参考真题猜测考试的重点时代,流派和内容,但一定不要侥幸,一定要细致复习。对于真题的分析,可以给予参考的如对比真题会发现,近年考试开始重视文学流派,如今年考了浪漫主义文学,之前考了批判现实主义,俄国文学、苏联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也经常被用来考试如《第二十二条军规》、“垮掉的一代”、《等待戈多》等。友情提示一点,鉴于厦大喜欢从0几年的题目里出题,莎士比亚在0几年多次考过,而现在好多年没有考过所以可以给予一定关注。语言学:跟其他语言学专业比,701的语言类题目更常出一些能作为论述题的大知识点,考点也更加基础,《现代汉语》参照真题我重点看了上册,其中词汇、文字考的频率更高,《语言学概论》对照着辅导书和从学姐那里买来的题库背了背,只有最后一章做了笔记。而《古代汉语》对应的翻译其实没有那么难,保持翻译的敏感度就好,也可以休息的时候用《太平广记》一类的书练练手感。802《文学理论》:先看了一遍,当然只是看根本就不够,要弄清楚每一章节内容,有的时候一章就可以出成一道题,此外课后题也要给予重视,课后题中的名词解释,问答都可能在考试中原题出现。文学理论我建议自己要看一遍弄清每一章逻辑关系,然后根据课后题尝试自己梳理笔记,这样再次与学姐笔记或者其它辅导书对比时,既可以补充自己的笔记,也不至于在没有把知识点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情况下,机械的背诵别人的笔记。对于真题,文学理论经常会出相似的或者几年之前出过的知识点,而最后80分的文学评论我是听了学姐卖的文学评论课程,对于文学评论的立题和评论方式也有一定启发,除此之外也可以多看些文学评论类的杂志,或者平时限时练练手。近些年来厦大的文学评论开始偏重于散文、随笔类,如今年叔本华美学随笔《论文学》、之前的《忠义水浒传序》等美学:美学太难看懂,是直接买了学姐笔记来背,同时也看了易中天的《破门而入》帮助理解。总体来说美学的题基本上都考的是重要人物或者重要观点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都是重点,具体的可以参照真题来决定复习的重点。第三阶段11月---12月这一个阶段分析了厦大考试的重点与出题规律外,我只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来练习掌控时间,和答题技巧,之后主要还是背书,只不过背书开始有了侧重点,【有一点要注意哦!虽然猜到考过的题再考的几率很小,但我还是会背!也还会背其它不像重点的知识点,只不过不再是强求精准!】这一时期背书我通常是背一个朝代或者时代,然后第二天复习前一天内容并重新再背新内容。11月-12月具体时间安排是:7:00-8:00:古代文学(昨天朝代+今天)8:00-9:00:现当代(昨天时代+今天)9.00--10.00外国文学(昨天两个时代+今天)11.00-12.00文学理论(昨天三章+今天三章)13.30--14.00美学14.00---17.00英语17.00--19.00政治19.00--20.00语言20.00--21.00复习到了后期基本就是古代文学一次性过两个朝代,现当代两个时代,文学理论五章等等。最最最最重要:1、每个人的记忆力和习惯不一样,所以时间要根据自己习惯调整哦2、每一门课程都要踏踏实实背书,不要自己押题,分析真题和押题是不一样的,分析真题只是为了确定哪个重点背,而不是哪个不用背~~对于真题的分析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的分析只能作为参考,一定要好好背书,自己琢磨!3、考研都很难,但一定保持好的心态,慌了,累了就休息休息,不要强迫自己,这样大脑可能会拒绝学习的。公共课:我公共课考的并不好,所以也不敢怎么传经验,但是考虫的课可以考虑,肖秀荣的“圣经”就不用多说了。考研很累,我很幸运自己有足够的动机,也非常感激有一个能和我一起考研的伙伴,如果没有她的鼓励和陪伴我想我的考研之路会非常难熬,我希望每一个考研的小伙伴都能成功,也祝愿每一个我身边的考研人能一帆风顺。

第三部

武大文学院2020推免研究生来源,武大27人,北大8人,北师大7人!

10月12日,武汉大学文学院在网站上公布了2020年推免研究生录取名单,从公布的名单来看,武大文学院2020年一共招收推免生81人。武汉大学文学院2020年全日制硕士招生计划为125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92人,专业学位硕士33人),本次共接收推免生81人,剩余44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13人,专业学位硕士31人),不过,推免情况从生源质量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招收的81人一共来自16所学校,其中14所是985高校,2所是211高校。另外,从各校生源人数来看,来自985高校生源有79人,211高校生源2人。来自武汉大学本校的学生最多,有27人,占总的三分之一,来自北京大学的推免生有8人,占比接近百分之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有7人,来自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分别有6人,来自兰州大学的学生有5人,来自厦门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学生分别有4人,来自山东大学的学生有3人,另外,来自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各有1人;武大文学院今年的推免生源质量确实不错,武大汉语言文学在第三次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十,在2017年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获得A-,位置大概也和前一轮评估差不多。武汉大学文学最鼎盛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著名的“五老八中”,八中的程千帆先生的学生今年也很有名,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莫砺锋先生就是其学生。武汉大学文学院目前师资力量也不弱,有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人(宗福邦、於可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陈文新、尚永亮),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2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李建中)。

追之

我,没考上研究生,却天天给研究生辅导专业课

以下内容来自投稿:最近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姜还真不一定是老的辣高能预警:接下来要开始王婆卖瓜了没错,我就是那块巨辣的嫩姜那个回答问题的就是在下[沾沾自喜ing]。不过我一想,哪里好像不太对啊,我没考上,你考上了,你都是正儿八经的研究生,学了那么大半年了,还反过来问我问题,有没有搞错?而且,我不会和你说,其实我本科学的还不是文学,我就是喜欢才考的其实呢,问我问题的人是之前我考研认识的同一学校的校友,所以约好报考了同一个专业的,本以为我们两会一直相爱相杀,没想到考研让我们天各一方。没错,他考上了,而我首考败北,英语差了区区2分一万个不服气从心中翻滚而过,我明明是两门专业课都上了130的人,我明明报考的不是英语专业,没想到最后在英语这个阴沟里翻了船。于是我咨询了破格录取!………………………………最后当然以失败告终说起来好像从小英语这门课就跟我过不去。也许我是那种特别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初中升高中英语刚刚及格,高考英语严重拉低了整体水平,137的语文硬是被68分的英语拉到了平均水平线上。于是我立志要念中文系,把语文学得更加炉火纯青。结果,哥学了计算机不过,计算机没难住我,写完C++ ,空余时间,我都在我钟爱的文学世界里自由翱翔。结果没想到,英语君又来难为我了。期末考试英语考不好就评不上奖学金,四级不过就拿不了毕业证,英语一次次成为了我前进路上的拦路虎。我就不明白了我明明是一个堂堂正正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可为什么从小开始就要用别的国家的语言考验我呢?且不说我这辈子能不能有跟外国人聊天的机会,就算我要出国旅游我也可以依靠先进强大的手机翻译APP,可比我叽里呱啦说一通外国人根本听不懂的Chinglish好太多了好吗?好吧,最后终于,终于我捱过了所有的坎来到了考研,我心想,这次怎么都不能被英语拖后腿了,我开始每天起早贪黑学英语,看专业课的时间宝贵得就像是奢侈品!于是我成功地考研失败了……失败了……败了……了……平时,我们学校教大学语文的老师(知名985院校中文系博士哟)是这样安慰我的:哎呀,你不能读研真是可惜了,本来还说怎么的都至少帮你保本校的,但是你这英语……我也没办法了,不过不要灰心,你的专业素质,老师还是非常肯定的,虽然,你是工科大汉。对啊,你们都说我有专业素质了,国家为了承认我的专业素质也让我发论文让我拿奖了,然而,然而,为什么要在最后用公共课来卡我呢?我一个励志研究古代汉语言文学的,你要求我上通楚辞唐诗下知网络文学,这不过分,但你要求我上精通国家政策下能写200词英语作文的同时还要通楚辞唐诗网络文学,这脑回路,我就难以理解了。当我是哪吒吗?我有时后会想,也许很多天才就是这样被扼杀在小学三年级英语的襁褓之中的。然鹅,然鹅,我这个人就是没什么自尊心任凭英语虐我千百遍,我待英语小公主如初恋经过了一番苦苦苦苦苦苦苦苦的思想战斗之后,我毅然决定再来一次(BGM:心若在梦就在不过是从头再来)毕竟,老师说我有专业素质呢,梦想还是要有的,虽然实现梦想的路上也许会有阻碍(英语),但是万一哪天他就实现了呢?于是乎,我又毅然决然的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本文完

罗莉

择校无忧|想读中文系?一起来看看中文系专业的全国大学排名吧!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评估指标体系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基本不变。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不同的二级学科研究方向不同,所学专业课程也不同,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课包括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等等;再如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写作、音韵文字训诂、等等。是一个偏理论,研究性的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事的行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出版等方面的工作。以下为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各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综合排名。以上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汝鄙人也

8名北大本科生保送至武汉大学文学院,名校推免已经成为主流

在10月12日,武汉大学文学院公布的2020年招收推免研究生信息显示,今年总计招生计划为125人,其中光是推免生就占到了81人,也就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只有44个,其实相比于南开计算机留的位子已经够多了。不过这44个名额之中,学术学位硕士只有13人,其余31个均为专业学位硕士。武大文学院2020年的推免生招生情况依旧良好,81人之中79人来自原985院校,其余2人来自211高校(湖南师大和华中师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8名保送生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校园可能有的网友对于从北京大学保送到武汉大学有点不太理解,认为是一种倒退。单纯从学科上来说,北京大学文学要强于武汉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之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北京大学是A+,武汉大学是A-。武大文学院与法学院一直以来都是武汉大学的优势学院,在曾经很火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之中,武大选手基本都是这两个学院的,每年保送到武大文学院和法学院的北大学子都不少,在去年更是有17位北大学子被保送至武大法学院。第四轮学科评估大家都认为能在高考之中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是当之无愧的学霸,但是在研究生推免之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拥有此资格,首先能得到推免资格就说明平时的学习一定不差,至少在中等偏上。何况文学这学科不像理工科有量化的考核指标,论师资力量及学科实力,武汉大学文学院也是国内一流的。除了武大本校以外,保送人数较多的高校还有北师大7人,华东师大川大中大三校均有6人,这些高校的中文学科评估成绩均为A-及以上,可见武汉大学文学院的推免生质量还是很好的。推免生毕业院校人数排名比较有意思的是武汉大学是多年以来保送至北大的第一大高校(除了北大),而每年保送至武大的北大学子也很多,可见如今推免已经逐渐成了名校互推的趋势。除了原985高校之外,部分优秀的211高校可能还有机会角逐名校热门专业,普通院校保送名校热门专业的机会已经很渺茫了。

985中文系学姐,现高校青椒,“良师益友”新视角:考研复试指个路

万众瞩目考研国家线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啦!这两天捂着口罩在学院值班,已经陆续接到好几个咨询考研复试的电话了。作为一名曾经奋战在考研一线的老学姐,是时候告诉大家一些必要可行的复试技巧了。毕竟,因为走过,所以情深!我,曾经的现当代文学专业老学姐,如今的高校勤劳小蜜蜂。介于这个身份,所以今天的这篇指南,有作为考生的过来人视角,也有身为高校教师的辅导性视角,简称“良师益友”新视角。需要说明的一点,虽然每个院校的文学专业设置、专业特色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从复试角度而言,还是有很多普适性的道理,所以建议各位小伙伴大体遵循,细节变通。1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进入了复试环节?亲,一定要记住,达了国家线未必就能进入复试环节!第一步,你当然得超过国家线。2020年考研国家线(学术学位类)--文学A类考生,总分≥355,英语/政治≥52,专业课≥78B类考生,总分≥345,英语/政治≥49,专业课≥74注:每年的考研国家线,文学都是一道靓丽风景线。无论是总分线,还是英语/政治单科线,永远跟打了鸡血似的,昂首阔步,一路高歌。结论:中文系考研真的太难,太难了!第二步,你还得超过报考院校的自主划线分!尤其是当你报考的是985院校(已成历史的称谓),你需要密切关注学校分数线的动态。一般而言,自主划线的英语单科成绩还会上涨。从这个角度说,“考研就是考英语”不无道理,毕竟好多英雄好汉就折在了英语这道关。中文系考研,若报考985院校,英语60分才是保险分。2如何获取近两年刚考上的师兄师姐的联系方式?扒,做一个称职的小扒手!当然,如果有本校考上的师兄师姐,这个环节就可以略过了。但如果你是开疆辟土第一人,那你可能需要这些小攻略:第一,深耕考研论坛考研论坛是个神奇的存在,如今已成功上岸的师兄师姐,当年也曾是个求知小白,势必在论坛上留下了许多的痕迹。感谢互联网记忆吧,请换着关键词搜索,你定然会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找到师兄师姐的联系方式第二,深耕百度贴吧,淘宝讲真,贴吧就是个广告版小淘宝、小咸鱼,师兄师姐们在洋洋洒洒分享完自己的备考经验后,势必会贴一些资料图,标个价,指路到淘宝和咸鱼。虽然需要付出一些银子,但是这也是获取联系方式的一个路径。提个醒,网络一线牵,请谨慎这段缘。要有自己的判断,千万不要被骗,答应我。这里谈一谈,为啥要联络师兄师姐呢?当然是他们会带给你一些好处。譬如,他们会告诉你复试过程中的笔试,一般都会考什么类型的题目,让你有针对性地复习;再如,他们会告诉你面试的环节主要有哪些,哪位老师特爱问啥类型的问题,哪位老师不喜欢什么样的回答等;当然,你也可以问他们要一份学院内部必读的书单。很多老师都会给研究生布置三年必读书目,这个很关键,想想如果你在面试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同学,你最近读什么书?”你是不是就可以读到老师心坎里了呢?想想都想偷笑,对不对?最后,如果师兄师姐很热心的话,他们真的会帮你定靠谱的住宿,甚至带你去旁听老师的课,并引荐你。3深扒老师?你值得拥有!第一扒,人肉搜索老师个人信息你至少得知道你报考院校的老师有哪些?他们的研究方向分别是什么?他们都毕业于哪里?他们都长啥样子?完成这些工作后,你大概就可以判断出你所报考院校的专业特色是什么?比如你发现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多多少少涉及“海洋文学”“儿童文学”,那这很显然就是专业特色,明白吧?所以你在复试准备过程中也需要多涉猎这些领域的小知识。为啥要关注老师们的毕业院校呢?这点其实也很重要,万一他们就是你在读学院某个老师的师门呢?亲上加亲,多好。至于记住老师们的长相,是否多此一举?不!请想一想,复试当天在楼道和某老师擦肩而过,你回头一喊“X老师好”,是不是会给你增加一丢丢印象分?另外,面试时,面对老师们的提问,你也能在回答问题前精准加个称呼,是不是印象分也会加分不少呢?再有,去微博、豆瓣、博客等社交媒体试着搜索一下老师的名字,有时候会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小圈子。第二扒,深扒老师的论文、著作、课题用知网就够了,精准搜索老师们的论文信息,具体怎么做?首先,按时间线索分析一下老师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变化;其次,按内容分类整理,熟知老师对于某一问题的研究进展,以及论文之间的关联性;再次,重点来喽!采取精读+泛读的方式,研读论文。怎么读?每读完每一篇论文,都写一小段总结,即用自己的话把这篇论文的研究内容、支撑依据等讲清楚。这样一来,你会对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和论文风格了如指掌。课题的话,可以上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查询,关注老师的在研项目。多嘴tips:在读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一下每个老师论文中提到的作家作品。并温习小说作品,并把相关作品的知识点再熟记一下。比如,老师的论文有关于鲁迅的研究,那么需要熟悉鲁迅的主要作品,包括作品中人物的名字、性格特征等。当然有时候老师们也会喜欢问一些比较不出名的作品,比如鲁迅的《铸剑》。4怎样恰到好处地联系导师?第一步,先来说说怎么找到联系方式?如果你有本校老师帮你推荐,最优选。如果你有师兄师姐帮你搞定联系方式,也不错。如果你是个孤独儿童,那就注意这几个渠道:论文——有些论文会留有老师的邮箱微博、豆瓣、小木虫等社交媒体——或许能找到老师的信息第二步,该怎么联系呢?邮件联系,最好不过。建议各位给报考导师发一封邮件,内容包括你的个人基本信息、初试成绩、奖学金、论文发表情况、是否有参与科研项目、以及在校期间获得的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重要奖项、荣誉等。总之,这份邮件要实事求是,但也要突出你的专业能力和潜在的科研能力。当然,也可以电话联系。联系前,务必建议打好腹稿,提前想想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自己有个心理准备。一定要表达流畅,有活力,给老师留下比较好的印象。5千万不要放松温习专业课知识,尤其要紧追学术动态复试包括笔试+面试。笔试,对的,还是要考试的!所以年前狂背的那堆资料,该翻还是要翻的。具体考什么?请仔细研究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网站和学院网站,有些学校会指定复试参考书,有的学校会有个考试大纲。再有问问师兄师姐。不过,文学系一般都会考一下评论写作。所以多看些文学评论的理论书籍,多记一些专业理论词汇,并且学以致用,让你的评论写作更有理论高度。再有,多参考专业大牛和报考院校老师们写的文学评论作品,多总结写作思路,形成一定的写作套路,好有的放矢。至于学术动态怎么追?上网搜,读期刊。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话,推荐《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南方文坛》《鲁迅研究》等期刊。6面试怎么做,才能稳拿高分?面试嘛,半个小时的时间,如何获取老师的信任得到高分?一方面是你肚子里确实有货;再有,你需要表现得很机灵,很青春,很积极,很正能量。怎么办?着装要得体,发型要整齐,脸上带微笑,说话有礼貌。在和老师们沟通的过程中,请大大方方的,不要扭扭捏捏。声音要洪亮,声音太低会显得你很没有自信。记住,面试的时候,你要做一个引导者,而不是被动者。在整个battle过程中,你要渐渐把话题引到自己熟悉的领域,酱紫的话就可以滔滔不绝了,不至于被老师拐到你很陌生的领域,有口无言就麻烦了。当然,一旦真的遇到不会的问题,请诚实,不要低头不语,或者卖小聪明。再有,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你要在整个过程中,向老师们传达出几个信息:你很热爱这个专业,你有良好的知识储备,你有潜在的学术能力等等。如果可能的话,请学会幽默,尽量把现场氛围搞得轻松一些。最后,我建议你做一份简历带着,多打印几份,用A4纸袋子装好,确保平整。面试当天可以给老师们各递一份。做简历有什么好处呢?因为第一个环节肯定是自我介绍。当老师们都低头看你简历的时候,你会避免一开始的目光接触,会减少很多紧张的。再有,简历是个很好的话题引导手段。如果老师们对你简历中的某块内容很感兴趣,肯定会围绕你的简历展开面试,而简历中的东西你是最熟悉,最有发言权的,所以自信讲出来就可以。提醒一下,一定要熟悉自己简历上的所有细节,一旦被老师问住,是不是很尬,你也清楚。7复试英语怎么办?这个环节其实不必太紧张,毕竟如果你的英语口语特别好,就是个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一旦你的口语很水,但专业很优秀的话,老师也不会因此卡掉你。一般老师就是问一些日常交际问题,很少会让你用英语回答专业问题。比如会用英语问你:你对这个城市的感觉如何?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啥吖?介绍一下你的家乡让我们听听呗……所以复试英语,如果有可能,请尽量纠正和改善自己的口语发音问题,一旦你发音很舒服,印象分就蹭蹭上涨了。当然,如果你很想让自己的英语环节出彩,除了练习口语发音之外,也需要在内容方面做做文章。怎么做?请关注老师们是否有英文论文等,如果有,请截取或总结论文中相对偏日常的段落,最好总结一个相对万能的模板。以至于复试当天,无论老师问你什么问题,你都能巧妙地穿插这个万能模板,或引导老师把下一个问题锁定到这个万能模板上,如此一来,你是不是太能当众拉好感呢?8一些叮嘱一定要及时关注研究生院网站信息,因为你还需要买车票,订机票,租房子,订酒店等。今年比较特殊,疫情是否会影响各大院校的复试安排,不太清楚,但是常规的做法请提前准备好,以防万一。再有关注天气,多带几件衣服,带好伞,and so on

假物

文学考研题如何回答?北大中文系422分学姐分享经验 不会也能得分

在考研中,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文学性大题,无论是分析、名词解释还是简答,如果背过还好,没背过,基本上就要凉凉的节奏了,因为一道分析题的分值是20分,丢掉一个还拿什么考呢?但是每年的文学考研题中都会出一两道不在"编内“的题,这该怎么办呢?别急,北大中文系422分学姐说,即便是遇到没背过的大题,但只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一样能够得分,下面我就将技巧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因为每道题的问法不一样,答题方法也不一样,我们以这道2018年某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题为例进行回答。问题:鲁迅曾经评论《红楼梦》是在思想和写法上都冲破了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试谈谈你的理解。首先,我们从问题中得知,这道题主要回答的是《红楼梦》在思想和写作手法上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先回忆一下,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是什么。如果不知道的话,这里就用到了联想法。可以联想一下古代的那些有名的才子佳人小说,比如《西厢记》、《倩女幽魂》等,这些小说在内容上,只是简单的描述了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写作上,除了语言优美,生动形象,也没有太多出奇之处。知道了传统才子佳人的特点之后,要回答的是《红楼梦》与它们有什么不同,那么此时此刻,就要回忆《红楼梦》在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上的特点,如果记得的话,将这些点清晰的列在草稿上。不记得的话,照样使用联想法回忆。第一,先从《红楼梦》的性质进行回忆,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一部批判封建社会的小说,这在性质上就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不一样。第二,再从《红楼梦》的内容上进行回忆,《红楼梦》不仅讲述了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还有阶级、官僚、建筑、饮食、医药、民俗等方面的详细描写,这是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也不能比的。第三,《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看完就让人忘不掉,性格十分的鲜明,像泼辣的王熙凤,睿智的探春,圆滑的宝钗等,这种写作手法比传统小说也更胜一筹。第四,《红楼梦》有众多的心理描写,像林黛玉写《秋风秋雨词》的时候,宝钗偷听小红和坠儿说话的时候,这些也是才子佳人小说没有。第五,《红楼梦》中有很多地方都暗示着人物的结局,除了判词,它们元宵节所作的谜语谜底也都是,这在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中也是没有的。这样,一一对比下来,就知道《红楼梦》在思想和写法上与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不同的地方。此外,还要告诉你的是,虽然题面上说的是,从内容、写作两大方面来说,但是内容上又可以分为好几个小点,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标好序号,做到简约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