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要来了,2019年已招生1500名考生级大片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要来了,2019年已招生1500名考生

近几年,随着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地理位置对于高校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并且很多地方教育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匹配,所以高校的异地校区也是越来越常见。大学的异地校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占优势,所以地理环境对高校的发展,特别是生源质量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所以高校主动寻求办异地校区,比较典型的是一些东北高校,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威海校区,深圳校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而另一种就是地方,经济发展比较好,但是没有良好的高等教育资源,所以主动寻求高校设立异地校区,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和深圳的一些异地校区。而这样的地区和城市,深圳是一个典型,作为中国四个一线城市之一,深圳的经济繁荣程度在全国处于顶尖水平,但是没有顶尖高校一直是深圳的一个痛,所以深圳一方面积极建设自己的高校比如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引进新的高校,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在深圳设立了研究所,或者是研究生院,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近几年也是办得有模有样。除此之外,另一所顶尖高校的深圳校区也即将完工,可能会在最近的一两年内就投入使用,它就是距离深圳比较近的中山大学的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在2015年就开始规划了,经过几年的建设,这个校区已经大体形成,像医学院已经初具规模,并且预计2020年左右就可以投入使用。我们看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在投入使用之后,无论是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生源质量的改善,还是对对深圳当地经济人才的培养,都取到了很显著的作用,所以相信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也一定会取得比较大的发展。并且,据报道,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会设立很多的学院,还会建立三所附属医院,而中山大学方面也表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会在办学水平上和广州本部的几个校区保持同等水平,同样的发展程度,类似的专业结构,这也就意味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中山大学的一个分校区,而不是附属学校或者是独立院校。而深圳方面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也非常重视,在政策支持,校园选址等多个方面,都给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非常大的扶持。所以我们也坚信,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会有一个很光明的未来。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今年2019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其实已经开始招生了,招生规模是1500人,不过,由于深圳校区并未建设完成,所以录取的考生先在广州培养,深圳校区建成后再迁往深圳就读。祝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见贤不尊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用,五个学院、两千多名学生入驻深圳校区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践行“学有优教”、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工程。从2015年11月3日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落户光明区开始;在2018年6月12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工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于2020年8月21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首批交付项目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从签约到开工建设再到首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历了四年多的时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首批交付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开始投入使用,成功验收后的第三天,2020年8月24日深圳校区迎来了第一批入驻校区的学生,首批入驻深圳校区的学生是来自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和航空航天学院大二到大四的学生,一共1112名学生。在2020年8月25日,深圳校区还将迎来智能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材料学院三个学院共计1234名学生,届时将有五个学院共计2346名学生入驻深圳校区。深圳校区学生宿舍包括4人间的本科生宿舍、2人间的硕士生宿舍、单人间的博士生宿舍及临时教师公寓和招待所。宿舍层高为3.9米,每栋宿舍配有多部电梯,宿舍内均配有独立卫生间,组合床、书桌椅、衣柜、储物柜、分体空调、落地风扇、热水、窗帘等,生活配套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另外宿舍楼每层配有一个公共活动区域,配有直饮水设备,这样的宿舍配置实属让人羡慕不已。预计到2021年10月,整个深圳校区将建设完成,全面投用,届时将有近2万名学生在深圳校区学习和生活。深圳校区建成后,将为中山大学的下一百年的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撑,与广州校区、珠海校区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各具特色,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共同支撑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永续发展。

略知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面向全球公开招聘院长及学科带头人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邓红丽1月6日,记者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获悉,中山大学面向全球公开招聘集成电路学院、先进制造学院、先进能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商学院、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生态学院院长及学科带头人,工作地点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据悉,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中山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首批985和211重点高校)。学校学科门类覆盖面广,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校之一。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14个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突出,2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入选学科领域数量并列国内高校第2位。2017-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2位。2018年,中山大学成为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通过省部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3个校区、5个校园及10家附属医院组成。学校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特色。目前,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形成了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新格局。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山大学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中山大学的主体校区之一,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占地面积约为3.14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230万平方米。深圳校区紧密契合深圳未来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进行学科布局,现已设立以下16个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农学院、生态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先进制造学院、先进能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商学院、理学院。站在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方位上,承载着中山大学下一个百年的重托,深圳校区将探索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要求的办学模式,努力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传承中山大学办学传统,若干学科水平位居于国内、国际前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校区。审读:孙世建 蒋祝璇

湛湛青天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明年启用

来源: 深圳新闻网12月28日,中山大学第九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2019年度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深圳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记者从论坛上获悉,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于2020年9月正式开学,第一批中大深圳校区的学生约为4000人。目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已设10个学院,未来院系数量将达到20个。论坛上,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介绍中大的发展现状、未来展望以及对人才的期望。他着重介绍了深圳校区的办学定位、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科研平台与校园建设等情况。他透露,深圳校区着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医科和工科为主要学科,着眼于内地和港澳青年精英的融合培育,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驱动,助力中大早日迈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罗俊还透露,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规划建设20个院系,目前已设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农学院、生态学院等10个学院,未来,还规划建设文学院、理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等,院系将达到20个,在校生人数达到2万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于明年九月份正式开学,第一批学生约为4000人,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据悉,中山大学近年来通过实施“信心引才”“事业引才”“平台引才”“待遇引才”等人才政策,一方面努力为人才提供高起点的发展平台、创造明晰的晋升路径;另一方面结合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为人才提供优渥的薪酬待遇、舒适的办公生活用房、优越的子女入学条件、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深圳论坛期间,中山大学各院系、附属医院分别举办分论坛及各类学术交流会。本届论坛共吸引了近2000名海内外青年学者报名。经遴选,共邀请了近1000名青年学者与会。部分青年学者经前期沟通,已确定加盟意向,立志归国逐梦。

按摩师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今年招生

来源: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位于光明科学城,目前正紧张施工,预计将在今年开始招生并投入使用。据了解,中山大学·深圳建设工程项目用地面积为144.7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27万平方米,主要包含“医、理、工、文”四大学科组团、图书馆、大礼堂、体育馆、综合服务大楼等单体。该项目自2018年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19.8亿元,办学规模为本科生12000人,研究生8000人。2020年,该项目计划交付西区宿舍食堂、西区公共教学组团、理工科一组团,建筑面积共计36万平方米。图为建设中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摇摇晃晃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区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继中山大学广州校区、珠海校区之后的第三个校区。深圳校区的规划建设和投入使用,是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史和中山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深圳校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新发展、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新实践,也是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港澳与内地联动发展的新探索。建设世界一流湾区,经济、科技的发展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必须有一流的大学支撑。因为,创新是湾区最大共识和突出优势,人才是湾区最迫切需要,而大学恰好是人才和创新的天然结合点,既是人才的聚集地和培养地,也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力量。面对粤港澳大湾区以创新引领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山大学作为湾区高校的排头兵,在广州、珠海、深圳三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增长极核心城市办学,就是要立足于为湾区输出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技术科技成果、高水平研发机构,为湾区建设构筑人才和创新高地,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支撑,从而成为“社会首先想到、国家首先想到、学界首先想到”的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建设深圳校区本质上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首先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有力抓手。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也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深圳作为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最前沿,一定会诞生若干所屹立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以满足人民对一流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集聚创新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续写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史诗和新奇迹。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校区,必将使该校区成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助力深圳再次腾飞。同时,先行示范区建设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民生幸福标杆”是先行示范的重要内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配套建设了中小幼学校和附属医院,将综合发力,努力为提升深圳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水平贡献力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举措。未来百年,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不仅是中大人的理想和憧憬,也是中大人的集结令与冲锋号,更是全体中大人的灵魂共识和行动坐标。中山大学拥有深圳校区,就拥有未来百年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先做大才能做强,先做对才能做好。深圳校区建设注定是中山大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加快中山大学追求卓越进程的加速器。建设深圳校区,将帮助中山大学突破若干改革发展“瓶颈”,包括工科较弱、医科办学面积受限、生均资源不足等,加快中山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深圳校区重点发展医科和新型工科,这样的布局对中山大学建设一流大学非常关键,有助于把中山大学文理医工农艺融合发展的“工科”短板补齐补强,提升中山大学的整体水平。罗俊校长说过:“深圳校区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促进各项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深圳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支撑,市校双方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深圳校区的新工科将与深圳未来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紧密契合,比如新材料、智能工程、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都是科技最前沿的、产业最前沿的。借助深圳创新产业发展的优势,帮助中山大学快速提升工科发展的水平,把中山大学文理医工农艺融合发展的“工科”短板补齐补强,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可以说,拥抱深圳校区,就是拥抱中山大学美好辉煌的未来。我们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深圳校区建设,以实际行动来支持深圳校区建设,同心协力把深圳校区建设好,为更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中山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芈后传

哈工大(深圳)、中山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哪所高校更难考?

原创作品,首发于百家号/大学视野广东省是我国南方大省之一,也是我国教育大省之一,因为其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发展潜力也非常巨大,所以在高考和考研的时候,很多人都青睐于报考广东省的大学。在我国广东地区,名气最大的高校当属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近些年来,哈工大(深圳)校区也开始崭露头角,在招生中占据强势地位,那么这三所高校中哪一所高校更难考呢?哪一所高校的实力更强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三所高校。哈工大(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虽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区之一,但是在高考的时候,采用单独代码招生,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以及威海校区均采用分别填报志愿、分别录取的方式招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最早起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立时间相对较早,依靠我国顶尖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师资力量,积淀下了相当强的实力。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一所以人名命名的大学,也是我国985院校、“双一流”建设院校之一。中山大学在学科建设上的实力非常突出,有1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这一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有14个A类学科(包括2个A+学科、两个A学科、10个A-学科),其中生态学和工商管理专业获得“A+”的最好成绩,除此之外,中山大学有11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山大学再来看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我国院系调整之后留下来的“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南工学院发展而来,曾经汇集了华南和中南地区的理工类学科领域的人才精英,所以在理工类学科方面的实力较为强劲。目前华南理工大学也是我国“双一流”院校,有4个学科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华南理工大学接下来我们解答文章开头的两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哪所高校更难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虽然是哈尔滨的一个校区,但是整体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在去年高考的时候,其理科投档线在广东省高校中名列第一,其最低分614分,高出一本分数线114分(广东省当年一本分数线500分),更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校区在部分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比本部的录取分数线还要高。哈工大(深圳)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所以这样来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是最难考的,其次为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当然大家也要知道,高考录取并不完全按照分数来进行,与学生的志愿填报也有着很大关系,所以分数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随着专业的不同,即使是同一所大学,录取分数线也会有一些差距,大家在三所高校之间做出选择时,最好将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哈工大(深圳)在哪所高校实力更强这个问题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三所高校也都有各自较有实力的学科,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自动化等相关学科,中山大学的生态学、医药类学科、工商管理等学科,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工技术与科学、化学、农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我们选择这三所高校时,应该从优势专业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大家才能选出自己认为较好的大学。对于以上三所高校,各位同学更青睐哪所高校呢

甲天下

深圳四十周年贺礼,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扬帆而上

携手共筑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美好愿景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之际,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这座以重点发展医科和新型工科为主要办学特色,拥有综合性学科优势的现代化大学园区将正式投入使用。深圳校区建设发展是学校面向重大国家战略需求、践行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山大学未来的“百年基业”。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建设深圳校区,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有利于中山大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布局发展新工科和做强医科学科,率先推动机制创新,使学校真正进入“追求卓越、迈进一流”的新时期,为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效果图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中山大学新机遇中山大学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办校至此,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建设深圳校区,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体现了中山大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时代担当精神,也是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地的中山大学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探索“一国两制”新实践。这些战略目标都与中山大学谋划学科发展息息相关,为中山大学更好发挥智力优势来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是推动深圳校区创新发展的精神力量。建设深圳校区,我们要把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与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结合起来,形成推动深圳校区创新发展的磅礴精神力量。春去秋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已初具规模天时、地利、人和。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效应”,发扬一代一代中大人创造和沉淀出来的伟大精神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拉开建设序幕,经过五年的建设,如今深圳校区一期首批交付项目建设接近尾声,中山大学是中小区一期即将完工,9月即将迎首批新生,2020年进驻深圳校区的学生入住西区学生宿舍,其中博士生单人间、硕士生双人间、本科生四人间,均为配备电梯的高层建筑,宿舍有独立阳台、卫生间,提供空调、冷热水,每层设置一个公共活动空间,供同学们学习交流。每栋宿舍楼实行24小时物业值班管理,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圳校区必将承载着中山大学下一个百年梦想。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大学与城市共同成长目前,深圳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万余家,按照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国家将支持深圳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同时,深圳还将规划建设包括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机器人、增材制造、石墨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精准医疗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以重点发展医科和新型工科为主要办学特色,办学定位非常清晰,必将形成大学与城市共同成长、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局面。这既有利于发挥中山大学医科力量雄厚的优势,推动医药和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更好助力深圳市弥补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短板;也有利于充分利用深圳创新产业体系的优势,破解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工科发展瓶颈”问题。同时,深圳校区作为拥有综合性学科优势的大学园区,构建文理医工农艺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和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将有利于发挥现代大学的“第三使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引领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全方位服务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携手共筑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美好愿景在深圳落地的高校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但是高层次的人才主要还是靠引进。“高校对深圳自主创新的贡献不足,无法适应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虽然引进知名大学建分校与合作能解决一定问题,但深圳还是缺乏高质量的本土高校与城市科技产业体制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这样说道。的确,对于深圳自产人才不足,我们更应该重视区域高等教育平台,促进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一流的湾区一定要有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创新成果,不可能完全依赖输入,大湾区必须要有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原创科技成果的生成能力,这就需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群来支撑。”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在“高校·科创·湾区”研讨会演讲中提道。其实,李清泉早在2018全国两会时就已提出,粤港澳三地政府可以与大学合作、社会参与,构建一所湾区联合大学,来作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平台与枢纽,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深圳人以更广阔的视野谋划高等教育,他们思考与推动的不仅仅只是深圳高校间的协同合作,更是探索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谋求湾区的高等教育合作,为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提供支撑。深圳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奇迹的改革城市,寻根溯源,深圳本身就有着改革创新、“拓荒牛”的精神气,再建设出有着“深圳速度”的高教特区指日可待,不远的将来,深圳林立的不仅仅只是高楼大厦,也会有位列世界榜首的院校。文:郭泳欣 / 图:中山大学

圣人

一线城市中深圳时大学最少,最差?中山大学、哈工大深圳校区更强

文/独角兽数学课堂角角老师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用了仅仅三四十年时间,把一个小渔村打造成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科技创新大都市。教育一直是深圳的短板,中考升学率不足50%,深圳本地的大学也不多。深圳所属公办大学只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建校时间都很短,尽管,都是双非,但是实力都不容小觑。深圳大学012020深圳市最好大学排名2020深圳市最好大学排名:深圳大学稳居第一!南方科技大学第二!深圳技术大学第三!南方科技大学附:校友会2020深圳市最好大学排名022020深圳市最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2020深圳市最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位居第一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校友会2020深圳市最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032020广东省最好大学排名10强2020广东省最好大学排名: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稳居冠亚军!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进入全国前十,分别位居第七、第八名。中山大学附:校友会2020广东省最好大学排名10强042020广东省大学排名附:校友会2020广东省大学排名052020广东省合作办学大学排名2020广东省合作办学大学排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力还是很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校友会2020广东省合作办学大学排名06小结深圳虽然只有3所深圳市属公办大学,但是,深圳有很多名牌大学研究院,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几乎所有“985工程”大学都在深圳设立研究生院,另外香港的几所大学,比如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也都有设立研究生院。除此之外,深圳也有不少顶级大学分校,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还有在筹建的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将来的深圳高等教育会越来越好,因为深圳这座城市就是招牌,不仅可以吸引优秀的教师,还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生,而且还能留得住人才。你想来深圳读书吗?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分数都不低哦,需要分数挺高。俗话说“得理综者的天下!”学长推荐一本高中数理化生基础知识大学,概括高中三年所有基础知识点、公式、定律,适合所有高中生,祝你顺利通过高考。希望此书帮你考上理想的大学!对于深圳市大学排行榜,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觉得深圳的高等教育有发展前景吗?欢迎留言讨论!

母女情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用

央广网广州8月25日消息(记者郑澍)8月24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用。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材料学院共2346名学生于24日、25日入驻。“深圳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意味着中山大学将办学范围从广州、珠海扩展到深圳,‘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正式形成,为中山大学未来百年发展奠定了重要战略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深圳校区建设启用,是中山大学面向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践行高等教育“四为服务”的新体现,是中山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动力!2018年6月12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启动建设,百年中大迎来了办学历史上的重要时刻。“现在深圳校区第一期工程已通过验收,相关建筑已交付使用。随着深圳校区正式启用,中山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开启了新篇章、新征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方面也将谋新事、开新局!”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表示,深圳校区的启用等于确定了新的办学格局。深圳校区现有生物科学、生态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农学等15个专业,已涵盖理、工、医、农等学科门类,已全面招录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2016年来,中山大学已成功举办四届国际青年学者深圳论坛,吸引了全球近3000名青年学者参加。截止到2020年6月23日,深圳校区共引进各类人才749人,现已到岗471人。深圳校区紧密契合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未来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进行学科布局,现已设立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农学院、生态学院等10个学院。深圳校区还将建设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增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