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刚立军令状,就被打脸,中山大学需导师淘汰制,提前分流研究生!李丰

刚立军令状,就被打脸,中山大学需导师淘汰制,提前分流研究生!

中山大学被打脸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随机从省内高校2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单位的13074篇学术论文中随机抽检其中的890篇,采用第三方专业机构盲审的形式,然而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中山大学共有7篇论文被认为有问题,其中有2篇则是严重有问题(被两名专家同时认定不合格)。这样的结果对于中山大学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中山大学为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教育部立了军令状,保证自己高校研究生的毕业质量,2020年中山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的抽检率要达到50%,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要达到20%。然而广东省教育厅也是检查了各大高校含金量最高的学术型硕士,即便如此,中山大学被抽检的不合格论文数量也有些偏多,因为严重缩水的2年制专硕毕业论文会更差,因为在国内高校,2年的专硕大都按学术硕士模式培养,然而缩水1年的专硕,不仅有课程考试,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科研课题,而且大部分攻读硕士的仅是为了学历,临近毕业忙于找工作,因此专硕的毕业论文会更糟!中山大学还需努力由于中山大学最近几年借助广东省优势的经济条件,以及深圳市科技升级转型的迫切需求,作为广东省高校界的龙头,中山大学扩张速度非常快,珠海校区以及深圳研究院的设立,让中山大学对研究生的招生名额由迫切的需求,因为中山大学从海外引进大量高端科研人才,2019年中山大学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超过了浙江大学,位居全国第二,中山大学陷入了由科研经费、有科研项目却没有足够多的研究生招生名额的尴尬,直接影响到中山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团队的建设和项目的开展,因此中山大学才会在教育部立下军令状,2020年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抽检率要达到50%,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要达到20%。不过从广东省的这次盲审结果来看,中山大学还需要努力,需要加快师资的更新与淘汰,对于还是按照曾今放水的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可以直接剥夺这些导师的招生资格,毕竟从目前中山大学的师资结构和人才比例来看,合格的高水平研究生导师对比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来说还有很大的余量!向清华大学学习从目前广东省的抽检数据来看,中山大学似乎对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及毕业生论文太过的自信,如果按照中山大学在教育部立的军令状,博士论文抽检50%,硕士论文抽检20%,在这么高的比例下,想要做到合格率100%是件非常难的事,毕竟每所高校都有一批由于各种原因延期毕业的学生,一些导师为了送着这些毕业生,很容易放水,这类研究生的论文最容易出问题。因此中山大学在严抓导师的同时,需要向清华大学学习,提前赋予导师们权力,及时分流淘汰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毕竟在欧美名校中,即便是本科的淘汰率都非常高!

米妙

中山大学这么牛,王晓玮副教授事件后,你还会让孩子报“中大”吗

新闻回放:王晓玮,中山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线上教学期间和多名女子微信聊天,内容露骨,一时闻名全国。中山大学校门恕我孤陋寡闻,对中山大学真的不够了解,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王晓玮事件爆出后,突然知道了这么个大学。网上一查,真是不得了的大学。下面就给大家汇报几个要点。中山大学简称“中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山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山大学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山大学的称号实在是太多,不再一一列举。总之,这个一个很牛掰的大学。在这个大学里当副教授,水平肯定不差。所以,我们看看王晓玮副教授的来历。王晓玮,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做研究助理,香港城市大学生物与化学系做研究助理,参与国家课题3项。对于这么优秀的大学,王晓玮的资历算不上多高,如果不是这次事件,估计全国人民永远不知道他的名字。现在来看,他YP的水平比教学水平更高。接下来说说中山大学的前身。就看“中山”两个字,大家也能猜到是孙中山先生创建。不错,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也就是今日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在发现王晓玮事件后,迅速做出反应,首先通报明确这是教学的重大事故,紧接着,学校和王晓玮解除合同,王晓玮被解聘。事情到此结束了吗?不会的,王晓玮会继续被调查,后面可能还有更猛的料。像这样与多个女子有密切联系者,仅凭自己的工作哪里够开销呢?估计会有涉及犯罪的问题出现,现在已经成立调查组开始调查,我们拭目以待。高考结束,等待成绩的同时,很多学子已经开始考虑自己要上的大学了。现在中山大学脱颖而出,面对这所大学现在出现的问题,如果你的孩子高考分数够条件,会让他去中大学习吗?欢迎投票。单选|王晓玮事件后,你会让孩子去中山大学上学吗会,不影响去中大上学的想法不会,王晓玮事件影响太坏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独木舟

原中山大学博士称遭遇不公待遇,被校方退学,曝光导师多项问题

中山大学作为国内老牌名校,属于“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高校,建校历史悠久,可以算是南方排在前列的高校之一。对于在中上大学就读的学子而言,将来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当然学历越高,将来参加工作后的综合竞争力就会越强。所以不少学子并不满足于普通本科学历,而是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历,直到硕士、博士。不过博士并没有那么容易毕业,因为对于博士人才的培养有严格的把关审核制度,所以每年我们可以看见因为超过最长学习年限被退学的博士也不少。但是如果个别博士达到了毕业条件,却依然不能正常毕业,那么就容易激发矛盾,最后只能通过曝光的渠道来反馈自己所遭遇的问题。原中山大学博士称遭遇不公待遇,被校方退学从10月29日至11月4日,一位自称是原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小志(化名)多次在某网络平台发文陈述自己遭受了不公待遇,从而被校方退学处理。同时于11月20日在某网络平台公布了相关的沟通音频资料。从曝光的资料中,小志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据悉他是2012年考入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名全日制博士生,计算机学院农教授是他的博士生导师。小志称,2012年9月入学后不久,农教授便找他谈话,通过一些言语暗示索贿(该部分小志有录音),考虑到自己经济条件较差,就没有满足农教授的要求。结果小志就被农教授孤立了。小志称,自己读博期间没有获得任何经费和设备的支持,导师也没进行任何科研指导。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一名博士生既没有经费支持也没有设备支持,那么很多工作是无法开展的,而要想毕业,要想发表成果就离不开经费和设备。2019年是小志读博的第7年,如果还不能顺利毕业的话,他将面临超过最长修业年限,被学校退学的尴尬局面。不过小志表示,2019年自己的学术成果已经达到了学校和学院的毕业要求,但是相关流程材料其导师农教授拒绝签字,同时还阻止将他的论文外审。这就导致小志的毕业流程走不通,无法按时毕业。随后小志找到了校办,在校办的建议下,小志找到了校纪委办,随后小志才被告知论文已经送审了。但是让人不解的是,在整个送审过程中,小志没有填写任何外审相关信息,也就是说是否真的送审,他并不知情。2019年5月,小志被告知没有通过外审,但是学院还是不让他看与外审相关的信息。让他申请结业证。小志并没有立刻放弃,而是于2019年7月申请第二次外审,小志表示这时候农老师坚决阻止他的论文继续送审,与此同时也不愿意在流程材料上签字。因为导师的不配合,导致小志处境十分尴尬。此时小志找到了学院院长,随后才被告知已经送审了,不过小志依然不知道外审的任何消息。到了2019年9月,小志等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外审结果,依然没有通过,小志想要申请查看外审信息,但被拒绝了。接下来小志面临的情况更加糟糕,要么申请结业,要么选择退学。小志担心自己的外审被暗箱操作,于是继续向校纪委办反馈,想要查看论文外审的相关信息,但是最终并没有如愿。2020年5月16日,小志收到了学院发来的退学通知,上面的落款时间是3月17日,而他学信网的学籍状态于2月24日修改为退学。在小志的曝光材料中,认定自己的导师农教授对他进行打压孤立,自己毕业论文的外审被暗箱操作,自己被中山大学退学流程不规范,以及在未退学之前学信网信息已经变为退学状态。曝光导师多项问题与此同时,小志还曝光了其导师农教授的一些问题。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暗示索贿,在自己论文送审阶段重重阻挠,以及涉嫌学术不端等。针对学术不端问题,小志指出,农教授曾经发表的学术论文《Two Efficient Algorithms for Linear Time Suffix Array Construction》涉嫌抄袭国外的论文《Space Efficient Linear Time Construction of Suffix Arrays》。当时还有业内专业人士撰写了相关文章指出其中的问题。一些感受首先,不可否认,高校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这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每年都会有一些博士生、硕士生被退学。这种做法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学校声誉负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如果学生确实符合了毕业条件,但是没有准予毕业,而是设置阻碍,那就有些说不过去。虽然目前只有小志单方面的陈述,校方对此还没有作进一步回应。但是从小志提供的很多支撑材料来看,校方确实有些环节可能做得不够完备。站在个人角度,如果校方认为自己的程序确实合法合规,那么可以对此事进行回应,让小志心服口服,拿出相应的支撑材料,证明是合规的就行了,这样小志也无话可说。但是如果小志指出的那些环节,校方无法证明是否合规,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此外,针对小志导师涉嫌学术不端行为,校方也应当进行核实,毕竟目前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同时也逐渐在改变“唯论文”的风气,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消除学术不端行为,让真正沉下心做研究的人有露出的机会。对于此事,后续如何,我们保持关注吧。

汝独不欲

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晓玮教授课堂翻车,人品与学历职业没关系!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7月6号王副教授给本科学生上网课,中途休息10分钟,期间,王副教授忘记关闭直播课堂,然后,微信聊天内容就弹出来了。这短短十分钟的时间,有三个女人和王副教授聊天。我们来看看在聊什么。女主一:女主二:【中山大学的林琳】发来了消息:约广州塔吃饭?王副教授的回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女主三:我们首先来扒一下这个所谓的教授:2006-2007年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做研究助理。2007-2009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生物与化学系做研究助理。2010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2010-2012年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工作这令人羡慕的简历背后却掩藏着这么一个肮脏的灵魂,还有什么值得别人羡慕的呢?随后,中山大学对这位教授进行了处罚,我们来看看原件。看到这则消息,小编有几个疑惑:一方面,这样的教授在高校只有这一位吗?另一方面,这样的教授在高校如何做学生的榜样呢?小编以为:首先,相信在我们的身边能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老师离婚与学生在一起的;或者老师与学生发生暧昧关系的。这样的事情相信听说的也很多。只不过是,有的报道出来了,有的没有报道出来罢了。其次,这样人品差的老师在招骋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把关?好,即使在招骋时无法看出他人品好坏,但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相关的考核显然没有跟上。或者从学生方面对老师的考核也是没有的。我们了解一个老师可以从他的学生,他的同事或者家庭生活都可以了解,倘若一个人人品差的话,那他枉为人师了。请立即清除出去!不要再祸害其他人了。

比利猫

中山大学教授出轨10人:还将每位情人编号,下课10分钟同时约3人

看人要擦亮双眼,如今很多的新闻都在报道高学历的"衣冠禽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但是,近年来有媒体报道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不认真履职尽责,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高考前一天,2020年7月6日的早间网课,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王教授在给学生上课休息的10分钟期间,不小心直播了自己的整个微信聊天过程,史称“南沙地产事件”。7月8日,据媒体报道,广州市中山大学一教师王某在给学生上网课时,意外将自己的聊天记录公开。在聊天记录中,王某给每一位情人编了号,从1到10号,在他的情人中,还有一孕妇。多名学生在课上发出提醒,但是王某均未注意到。并在课间10分钟的时间内,分别找其中3名聊天。王教授对某某地产7号说,想在广州塔见面,女子说牙疼求抱,王教授回复,你还怀有身孕,不能受到刺激。紧接着,又对3号说,相约在某个酒店见面。又对10号说,明天先去看电影,然后再找酒店吧。期间,有学生发出提醒,称能看得到聊天的内容,但是王教授好像并没有注意到。因此,直到网课结束,同学们都是见证老师的出轨全过程。由于在同学们的眼中,王教授都是扮演恩师的角色,突然间,看到王教授私下的出轨全貌,反差太大。广东中山大学在7月8日,也发表官方声明称,校方已经了解了王副教授的事件,在网课上做出不当行为,有违师德。在基于聊天记录等事实调查后,已经暂停王教授的教学,校方已经针对此事,组成了侦查组,将会尽快调查王教授事件。不过,这些都属于王副教授个人的私德,更多人却是为中山大学这所中国著名高校出了这样的教授感到悲哀与愤怒。作为国内著名高校,在选择教师的时候,一定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但是在教师队伍中居然还有这样的“叫兽”出现,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来哄骗女生,如此卑劣的手段,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教师的道德取向,往往成为社会的导向。今天,高校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师德,不仅在于要继承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有教无类等师德优良传统,更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着眼于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只有教师在道德上追求至善,学术上追求至真,当好年轻一代的引路人,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希望。

心王

一封举报信引争议,指鹿为马的中山大学研究员杨某成为学阀代名词

被迫做出的道歉声明豆瓣作为网络评论影视文化艺术的公开论坛,每一位网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感想,然而一名北京语言大学攻读西班牙语的在读研究生高某,在阅读了2020年由译者韩烨最新翻译的乌拉圭作家马里奥·贝内德蒂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休战》,然而却对韩烨翻译的《休战》非常的失望,认为该篇翻译小说毫无美感,该小说中的主人公被文学评论界称作“拉美叙事文学创造的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高某作为西班牙语的研究生,对原著非常的了解,韩烨的翻译作品令原著失色很多,甚至机翻痕迹非常的重。因此高某在豆9瓣给出2星的评价,并留言:“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作者的作品,还是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然而却为自己引来大麻烦,韩烨的好友,中山大学研究员杨某直接致信北京语言大学,要求该校好好教育学生,最后致使高某被迫做出道歉声明。该事件一经公布,迅速在网络中发酵,纷纷认为中山大学研究员杨某的做法不妥,作为中山大学的一名研究院,有指鹿为马的学阀嫌疑!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在中山大学杨某给北京语言大学的施压信笺中写道:“。。。。作为译者的知情人,加上对韩烨工作相关情况的了解,我完全可以用本人的个人人格和信誉担保,《休战》一书的译文完全是韩烨用心迻(yí)译。。。。。”然而从网友们认真的对比后,得出一个结论,对比1990年另一名译者刘瑛翻译的《休战》一书,韩烨翻译的作品和机器翻译的非常的类似,译文拖沓,就像北京语言大学高某所言一样,存在明显机器翻译的痕迹,高某作为一名专业的西班牙语研究生,抱着学习的态度,当发现有Benedeti(贝内德蒂)三部曲时,他是第一时间买的,但翻译质量却令他觉得非常失望。因此他在豆瓣中表达了自己出于专业的角度,对韩烨的译文进行评论,却没有想到惹到圈内的大佬,直接向自己的学校进行问罪,最后不得不低头认错!指鹿为马的学阀中山大学研究院杨某可以迫使北京语言大学高某的导师,让高某出来道歉,就像网友揭露的一样,作为语言专业的研究生,以后想要在翻译圈混,就不能得罪学阀。就连很多非专业的人士,都能通过对比以往的翻译作品和机器翻译进行对比,轻易地就看出韩烨的译文机翻痕迹明显,而作位中山大学的研究员却看不出问题,反而指鹿为马,认为这本书的译文没有问题,不仅有失中山大学的学术水平,同时也显示出学阀的傲慢,更让人怀疑韩烨的译文是不是她自己翻译的作品,而不是某位疲于为导师打工,完成任务,快速用机器翻译,再修改后的快餐文化作品!

绵蛮

他们是中山大学辅导员:奥运冠军、学术男神、博士生导师……好优秀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以“三全育人”为牵引,践行“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和“育人育己”教育理念,从优秀青年教师党员中遴选专职辅导员,同时不断强化党政专职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学术引领,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截至10月28日,全校各院系共选配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163人,党政专职辅导员142人。至此,我校专职辅导员人数已达305人。接下来,让我们共同领略优秀辅导员代表的风采吧!奥运冠军:罗微罗微,中山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原国家跆拳道队队长。在役期间,罗微获得了包括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3年世锦赛、2006年及2010年亚运会、2009年全运会等重大比赛的全部金牌,为国家争取了荣誉。退役后,考核通过国际裁判资格,多次执裁国际重要赛事,目前是中国跆拳道协会裁判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竞技裁判委员会主任,在为跆拳道项目继续贡献力量的同时,为国家、广东省培养了大批优秀裁判员。从2013年在中山大学任教至今,每学期所教课程均有3门评教在全校排名第一,所指导的中山大学跆拳道队多次在全国(省)大学生锦标赛中斩获桂冠。罗微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十分神圣。她要求自己秉承跆拳道“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和运动员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行事标准,认真负责并富有耐心。作为奥运冠军,她常常用自身的运动经历及心得,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用言传身教在学生心中埋下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有荣誉感、有使命感的种子,相信时机成熟自会发芽。“学术男神”:李世刚李世刚,国际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李世刚老师主动融入学院“强院育人”战略,认真开展“科研育人”工作,以学术引领为切入,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李世刚老师在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的带领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致力于推动实现四个100%的“科研育人”目标:100%的国金本科生学生参与至少一种形式的科学研究;100%的国金教师全过程参与科研育人的指导过程;100%的学术资源和交流活动面向所有学生开放;100%的科研成果和研究项目吸纳学生参与其中。为此,他积极协助组织学院的Seminar、双周论坛、学术会议等活动,为老师、同学们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同时,他和学生一起开展Workshop,通过文献阅读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学术研究的过程,培养同学们对科研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李世刚老师认为,科研不能急功近利,同时也引导学生脚踏实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李世刚老师从不要求、也不希望同学们把写论文和发论文为参与workshop的最终目的,因为他相信,只要认真钻研,坚持不懈,论文就将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术讨论和科学研究的副产品。课程思政:黄晓星黄晓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晓星老师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曾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思政课教学两年,期间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他目前担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工党支部书记、2017级社会学专业本科1班班主任,曾担任2013级社会学硕士班主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可谓党支部书记、班主任、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先进典范。作为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黄晓星老师指引学生提升学术兴趣,更好地认识社会、研究社会、服务社会。在学生思想引领方面,黄晓星老师注重对学校红色基因的研究和传承,并指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研读中山大学社会学史料,带领学生亲临坪石旧址,感受中大在抗战时期的办学历史,更好地进行校史系史教育,学习中大社会学师生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同时,他注重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以“社会研究方法”核心课程为载体,指导学生参加学术调研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教学相长:伊炳褀伊炳祺,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伊炳祺老师分别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入选2017年度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担任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十几个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目前,伊炳祺老师已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26篇。作为学校首批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以及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卓越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伊炳祺老师的工作理念是做好教学相长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反馈,实现教学并进的效果,他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与学生深入沟通交流,认真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在解答学生学业困惑时,伊老师总是细心了解,深入思考,耐心释疑,用心解惑,努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到卓越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中,推动教师了解学生现状,更为准确地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助力人才培养。勤勉楷模:何子文何子文,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何子文老师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每一次宿舍安全检查,他都主动和学生拉拉家常,谈心谈话,适时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他注重与学生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只要学生有思想、学业等问题,随时都可以找到他。他坚持做到每条信息必回,在他看来,这是作为一名辅导员的基本要求。何子文老师坚信,身正则为榜样,勤勉则为楷模,言传身教胜过空洞说教。面对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这一新岗位,他希望能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与学生共同成长,同时也让自己成为徳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育人又育己、追求卓越。广东省辅导员年度人物:靳祥鹏靳祥鹏,管理学博士,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靳祥鹏老师自2000年9月投身辅导员工作至今,一直坚守在学生工作最前线,始终秉持善待学生、回归教育本质和强化品牌建设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他重视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完善组织设计,推进学生工作综合改革;遵循学生工作规律,构建学生工作制度保障体系;重视文化育人,推动学生互帮互助;根据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基于学生成长生命周期的支撑保障体系。在国际金融学院工作期间,靳祥鹏老师推动学生工作综合改革,通过整合学院团委、学生会和相关学生组织的力量,以“体育强院”和“学习强院”为抓手,形成学生健康向上、朝气蓬勃、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在他的带动下,国际金融学院学生取得中山大学2017年康乐杯学生体育赛事与品牌体育赛事总积分一等奖、中山大学2018年校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山大学2019年校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等体育运动的优异成绩。国际金融学院学生仅2018年就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52个,创新活动、技能竞赛奖项18个,文艺、体育竞赛奖项12个,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最受学生欢迎辅导员:李琳玮李琳玮,中山大学哲学系辅导员、团委书记。李琳玮老师自2014年7月开始担任辅导员,2018年起成为政治学在职博士研究生。近五年来,她先后荣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二等奖、广东高校“最受学生欢迎辅导员”称号、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成果优秀论文三等奖等省级荣誉6项,参与校级以上课题7项,是中山大学首批“卓越计划”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之一。李琳玮老师在本科和硕士就读期间长期担任学生骨干。加入专职辅导员队伍后,她带着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具体路径,坚持用生命影响生命,逐渐探索形成自己引领学生、培育学生的“工作宝典”。她始终坚持“党建与班团建设并重、特殊个人特殊关怀”的原则主动开展学生工作,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她大力推动哲学系“青马学堂”的发展建设,创办具有学科特色的“青年观察员”培养计划和“星火马哲”提升计划,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她组织成立了哲学系朋辈互助成长中心,发展哲学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1”模式,充分调动朋辈的力量,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良性的助人自助机制,让学生更好地互助式成长。为了引导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她开始研究运动理论、保持健身,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健身达人”。在她的经验分享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科学运动、重视身体素质;在做哲学系学生升学引导教育时,她也时常反思自身的学术能力的局限,并尝试积极突破自我,最终考上在职博士,成为了学生们“大师姐式”的榜样。她用笃行的姿态引领学生,和学生真诚互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更多成长成才的可能性。坚守辅导员岗位30年:何莹何莹,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何莹老师在大学毕业后即担任中山医学院辅导员,日月如梭30年,她在学生工作岗位上满腔热忱,日久弥新。在做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她育人育己,充盈和丰富自身,寓乐于日常,以积极乐观的工作状态,感染着她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医科的辅导员,与其他院系有所不同,除了学生工作以外,还要承担相应的教务工作。加之医科辅导员带学生都是从入学到毕业,整整5年甚至8年的时间,让她与学生培养了深厚的师生之情。何莹老师认为,作为一名辅导员,首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此外,还要具备亲近和管理学生的能力。以诚相待,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即使是下班时间,她心里也一直记挂着学生、关注着学生,如果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她坐立难安,有时甚至做梦都会梦到。面对这些无形的心理压力,她没有退缩,而是化压力为动力:“既然成为了这些学生的辅导员,就要为这些孩子负起责任。他们健康的成长、成才,就是我最大的成就。”她的手机一直都是24小时“随时待命”,正如她对学生的关爱,无时不刻在学生身边!与学生一道成长,对她来说就是初心的坚守,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正如何莹老师所说,“辅导员工作,很有意义且具挑战性。一方面,我们每天接触的个体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需要处理的问题也很复杂。另一方面,每天面对不同的个体,也让辅导员工作有了更多的新鲜感。辅导员工作付出很多,收获也很多。”厉害了,这个学院!蝉联校运会冠军!一场跨越1850公里的会议,这群中大人立志用新理念新技术助力脱贫攻坚来源: 中大学工 资料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编辑、封面制图:刘佳燕 初审:许嘉茵审核:周昀 审核发布:钟一彪

大鹰啸

全国最难考高校之一中山大学

了解中山大学,首先要解读好创办者孙中山先生的创办初衷。作为一所以创办人名字命名的大学,其中的历史含义,我们后人要解读清。创办于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自创立国立广东大学。亲笔写下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于1926年命名为国立中山大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也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延续到今天。近百年的学术和文化积淀,营养着这所伟大的校园。成千上万的学子,在这里接受大学教育,为寻梦也为了明天更好的发展。一、曾经名家大师齐聚一堂,优秀的品质和精湛的学术造诣世界美名扬。这里是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戴镏龄、商承祚、容庚、梁方仲、姜立夫、高由禧、蒲蛰龙、高兆兰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执教的地方。这些英才把中山大学的优秀早已经传到世界各个地方。大师云集,学术造诣精湛,把孙中山亲笔书写的校训,认真地落实在实际的教学上。在中国的大学,有这些大家站在讲台上。让这所大学的办学目标就很高大上。著名医学专家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著名的医学大咖,也在中山大学的三尺讲台上耕耘,培养了众多学霸。曾经的辉煌让这所大学聚集了众多学子的目光,也一直是优秀学子向往的地方。二、今日英才加入,保持中山大学的辉煌,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国内外一流大学在路上近百年的积累,让这所大学拥有了厚重的学术和文化基因。全体中大人正在师生一条心,在向世界一流大学挺进。3924名专任教师,1627人正高级职称,1563人副高职称,5188人研究生导师(含兼职导师),2271人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含双聘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双聘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46人(其中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26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1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63人(其中特聘教授42人,青年学者2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57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9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4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2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4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0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77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9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教育部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得者1名(中山大学 陈敏)。(相关数据来自校园网)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有了这些人,中山大学的一流大学梦,有了实现的可能。三、锐意进取,有志青年向往的地方全日制学生总数,51300人。普通本科生,32046人。硕士研究生,13312人。博士研究生,5942人。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三个校区。学校有1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领域数量仅次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并列国内高校第2位,其中有15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5%,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1%。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50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数(A+、A、A-)14个。尖端的学科,还有五万多有梦想的学子,装点着这所大学的信心和勇气。把青春安放这里。把梦想托付给这里。然后锐意进取,这就是当下有为青年最中意的大学校园。亲爱的同学,有机会去感受伟人伟大的情怀和思想,去亲历名家大师执教的光芒,去感受学术和报国思想的滋养,有志向,就来中山大学,去追寻自己的诗与远方。

国内顶尖的七所高校研究生院,考上的全部是学霸里的“实力派”

各高校初试分数线要到二月底和三月初才会公布,拥有自主划线权的大学,分数线基本要高于国家线。本文提到的国内七所综合类高校研究生院,各系的分数基本会超过大学自行核定的分数线。再者,考虑到推免,存在有些专业招生偏少,有些专业只有很少的名额留给统招,因此,报考这七所高校研究生的同学,首先要有绝对的实力。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早期称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以研究生的教育为主。这里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绝对是国内一流,对学生的创研能力要求非常高。培养的学生里,超过百名以上成为两院院士。在国内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中,始终处于“第一阵营的排头兵”地位,研究生专业的录取分数绝对“全国一流”。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考上清华大学难,考上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难上加难。百年时光,清华大学共培养研士和博士生不足十二万人,可谓是“优中选优”。 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科环境和学术氛围浓厚,专业门类覆盖广,师资力量强,有几十名院士级教授参与教学教研。招生时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清华大学的经管学院是亚洲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工商管理学科全国第一,工商管理硕士是企事业未来领导者的代称,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MBA则是金融界中“学霸里的学神”。三、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大研究生院成立有近百年的历史。一般而言,本科不是北大的学生,考取北大研究生的难度相当大。北大研究生的文科类专业,在国内具有显赫的声誉,在国内是之无愧的第一名。换句话讲,能够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同学全部是学霸里的“幸运学霸”。四、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比较低调。它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起,是我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特别是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迎来新一波发展高峰。一般而言,本科是“双一流”和“985”的学生,考中山大学其它专业的研究生不难,但考中山大院医学院的研究生不容易。优质学科,优质学生,当然创造出优质的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五、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大研究生院是国家第一批研究生院之一。依托“浙大”高水准的科研条件和雄厚的师资优势,严谨的学风,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虽然浙江大学研究生的专业成绩相比国科大、清华、北大的研究生院要低,有一些非985/211的学生能够考上浙大研究生,但这些学生绝对是“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佼佼者。六、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举一则真实的事例,说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录的激烈程度:本校2018年自动化专业,复试通知134人,录取45人,比例基本是“三选一”,有多名400分左右的考生在复试时被“刷掉”。上海交大研究生复试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采取“初试成绩与复试分数直接相加,没有权重系数干扰”。因此,录取的硕士研究生,要么是成绩高的“学霸级”,要么是“在分数基础上能力突出”:参加竞赛项目,或者获得哪些类证书。“高质量,高竞争”,这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院。七、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是建国后率先公开招收研究生的高等学府。复旦研究生院的学术氛围相当浓厚,尤其是文科类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虽然专业招生名额少,但是由于复旦大学独有的招生体系,导致研究生整体录取分数相对低一点,这样,“考研到名校比高考到名校相对容易”。当然,容易是相对的,要考入复旦研究生院,就要具备与复旦研究生院相匹配的强势实力。这七所高校的研究生院,推免学生人数多,招考名额少,报考竞争非常激烈。即使是冷门专业,初试成绩要求也不低。初试前后,有条件能联系导师的学生,最好听一听导师的意见。对于明年想报考的学生而言,务必先了解这七所高校研究生院的三年内考研报录比和三年内录取分数线,再决定报考志愿。希望你能成为“实力派”学霸里的“幸运者”。

撒妙

他是中山大学副教授,有两位情人,微信聊天内容十分露骨!

中山大学副教授王晓玮在讲授网课期间发表不当言论引发网友热议,官方: 王晓玮的不当行为已构成重大教学事故,严重违反教学纪律,决定将其调离教学岗位!王晓玮,四十岁左右,已婚,是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至2009年: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做研究助理;2010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2年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工作。中山大学副教授王晓玮2020年7月6日,中山大学副教授王晓玮在网课直播期间,中途的10分钟休息时间里,因忘记关闭直播,导致微信聊天内容弹出,并被学生截屏。网友爆料,他在10分钟内分别向名为“南沙地产8”、“南沙地产10”的微信好友发送不当言论,内容十分露骨。中山大学副教授王晓玮对10号情人说咱们酒店睡觉。对8号情人说你肚子大了我怕做的时候压坏了。两个微信窗口,给学生上网课播时,对全中国进行了现场直播。对8号情人说的话经初步分析,“南沙地产8”的女子貌似已有身孕,两人的聊天内容包括“想咬人”、“怕压坏你”、“还能doi吗”等。和名为“南沙地产10”的女子则约定,先一起吃饭,然后再找一个酒店doi。对10号情人说的话网络语言Doi拆开就是Do和i,“Do”就是“做”或者“干”,'i'就是“爱”或者是“我。”很明显这位副教授的意思了。广州客村广州因为学生在上这位教授的网课,很多学生多次提醒王晓玮关闭直播,但王晓玮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后来同学们疯狂发送表情图片给他,这位教授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有一位张老师对上网课的学生说 : 事关各位的成绩,视频千万不要发出去,自己欣赏就算了,否则关系到你们的成绩!张老师对网课学生说的话这位教授给学生上网课时,用的是腾讯网课软件,使用了投屏手机内容到屏幕的功能,但是讲完课后,忘关投屏,不小心把自己和其他两位女人的暧昧聊天内容,投屏到网上并且被学生截了图,才最终得知这位副教授的庐山真面目。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对象不只是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更应加强自我修养,锤炼师德。很多关于大学教师的一些事件,反映出中国不少大学教师,存在思想落后、甚至反动和道德败坏的问题,直接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玷污了教师的形象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