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刚立军令状,就被打脸,中山大学需导师淘汰制,提前分流研究生!高相

刚立军令状,就被打脸,中山大学需导师淘汰制,提前分流研究生!

中山大学被打脸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随机从省内高校2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单位的13074篇学术论文中随机抽检其中的890篇,采用第三方专业机构盲审的形式,然而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中山大学共有7篇论文被认为有问题,其中有2篇则是严重有问题(被两名专家同时认定不合格)。这样的结果对于中山大学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中山大学为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教育部立了军令状,保证自己高校研究生的毕业质量,2020年中山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的抽检率要达到50%,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要达到20%。然而广东省教育厅也是检查了各大高校含金量最高的学术型硕士,即便如此,中山大学被抽检的不合格论文数量也有些偏多,因为严重缩水的2年制专硕毕业论文会更差,因为在国内高校,2年的专硕大都按学术硕士模式培养,然而缩水1年的专硕,不仅有课程考试,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科研课题,而且大部分攻读硕士的仅是为了学历,临近毕业忙于找工作,因此专硕的毕业论文会更糟!中山大学还需努力由于中山大学最近几年借助广东省优势的经济条件,以及深圳市科技升级转型的迫切需求,作为广东省高校界的龙头,中山大学扩张速度非常快,珠海校区以及深圳研究院的设立,让中山大学对研究生的招生名额由迫切的需求,因为中山大学从海外引进大量高端科研人才,2019年中山大学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超过了浙江大学,位居全国第二,中山大学陷入了由科研经费、有科研项目却没有足够多的研究生招生名额的尴尬,直接影响到中山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团队的建设和项目的开展,因此中山大学才会在教育部立下军令状,2020年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抽检率要达到50%,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要达到20%。不过从广东省的这次盲审结果来看,中山大学还需要努力,需要加快师资的更新与淘汰,对于还是按照曾今放水的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可以直接剥夺这些导师的招生资格,毕竟从目前中山大学的师资结构和人才比例来看,合格的高水平研究生导师对比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来说还有很大的余量!向清华大学学习从目前广东省的抽检数据来看,中山大学似乎对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及毕业生论文太过的自信,如果按照中山大学在教育部立的军令状,博士论文抽检50%,硕士论文抽检20%,在这么高的比例下,想要做到合格率100%是件非常难的事,毕竟每所高校都有一批由于各种原因延期毕业的学生,一些导师为了送着这些毕业生,很容易放水,这类研究生的论文最容易出问题。因此中山大学在严抓导师的同时,需要向清华大学学习,提前赋予导师们权力,及时分流淘汰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毕竟在欧美名校中,即便是本科的淘汰率都非常高!

乐也

决定读博前,你需要看看这些数字

无论是生命陨落在水库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刘春杨,还是因坐拥三个博士学位而重获关注的演员喻恩泰。“博士”这个隐匿在象牙塔尖的群体,在近来的新闻中频频闯入公众视线。不同于现在“博士满街走”的情形,在三十多年前的1983年5月,全国只有18位博士毕业。这批新中国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因其卓越和稀缺,而被称为“十八罗汉”。而今,我国每年毕业的博士生稳定在5万人以上,早已超越美国成为博士数量产出的第一大国。新中国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从2004年到2017年,博士就读状况始终是“进大于出”,即招生数一直大于毕业数。通常来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是3年或4年,假若按最快3年毕业来算,以近几年的数据作说明,2014年全国招收了7.2634万名博士,而3年后的2017年,全国却只毕业了5.8032万名博士。被招生进去却没有如期毕业,他们中的很多人遭遇了“延期毕业”。“博士延期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大高校都很普遍,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处培养处处长陈慰浙表示。与之类似,在南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佟家栋看来,延期毕业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方面是对博士论文的要求和审批更严格了。另一方面,导师对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如果感觉自己指导的学生论文在研究深度、理论框架上没有达到博士论文的要求,首先就会把好第一道关,不同意学生答辩。然而,延期毕业的博士们往往承受着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的双重损耗。不仅仅是面临年近三十才踏入社会的尴尬,还意味着不再享受国家补贴,而仅仅只能依靠学校和导师的几百元补助。根据2017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的通知》,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提高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其中: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0元提高到不低于13000元。平均到每个月,博士生能拿到的国家助学金不过1000元出头。延期毕业,意味着这每月1000余元的资助停止了。对于理工科的博士生而言,通过参与试验项目,总能获得比较可观的科研经费。而对于文史哲等专业的博士们,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不仅仅是经济资助方面的差异,两者在招生数量上也有着较为悬殊的差异:自博士制度在我国诞生以来,工学和理学就拔得头筹,首批18名博士全部来自数学、生物学、计算机软件、物理学等理工科目。如今,在博士总数不断攀升的同时,工科和理科仍是吸纳博士的绝对主力。不仅仅是学科鸿沟,博士教育在地域分布上也不平衡。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在此年毕业的全国58032名博士中,有17933名博士毕(结)业于北京各大高校,仅有4人来自西藏的高校,这4名博士,是西藏大学首届博士,也是西藏自治区首批当地培养的博士。另外,上海、江苏、湖北分别位列博士毕(结)业生数的第二、三、四名,但均不到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数的三分之一。令人意外的是,教育大省山东省在博士毕(结)业生培养数量的竞逐中只列于第14名,排在黑吉辽三省和天津之后。海南的博士毕(结)业生数仅有50人,不及新疆,也达不到邻省广东省的零头。数据显示,博士的就业具有明显的“属地就业”的特征:从哪里毕业,就倾向于留在哪里工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过半博士毕业生都留在了北京工作,上海交通大学有近70%的博士毕业生选择继续呆在上海,广东省则吸纳了中山大学64%的博士毕业生。不仅仅是北上广这样的超级城市吸引博士就业,西安交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过半博士生分别选择了留在学校属地陕西省和湖北省工作。从1901年到2003年,169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有151位都获得了博士学位。博士毕业生的多少往往反映着一个区域的智力产业密集程度和科研水平的高低。目前,部分城市已经认识到了博士对城市长远发展的意义,纷纷出台了吸引博士落户的优惠政策,如杭州的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博士学位可加90分,本科学位可加50分,博士生获得的积分几乎是本科生的两倍。各大高校也为应聘成功的博士们提供了安家费、以成本价购买学校人才房、子女就读高校附属学校等优厚政策。读博固然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但博士毕业之后的人生起点也无疑是更高的。是否读博,应是一个基于自身状况的考量。数据新闻编辑:孟融新媒体制图:许骁校对:郭利琴

失之也死

中大7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作者:乔巴(富书主编),来源:富书(ID:kolfrc),转载请加fushulf世界上最愚蠢的事,就是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入学的时候多风光开除的时候就多狼狈前几天,在北京参加老乡会,席间听到一件事。一个老乡的表哥在中山大学读博士,不久前因为完不成学业被校方开除了。我听了还挺震惊。在我印象里,中大是老牌名校,博士更是金光闪闪,属于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可是,这么优秀的学生,这么好的学校,竟然被开除,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回到家里一查,果然,中山大学一夜之间清退7名博士。老乡和我说起他表哥的事情。他们家条件很一般,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镇上开了小杂货铺,经济并不宽裕。他本来硕士毕业考了公务员,但是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读书,于是又花了一年时间考了博士。在他们那里,他是第一个博士,还是中山大学这样的名牌学校,一时之间成了众人夸奖的对象。每年过年,镇上的人看到他回家,都要竖起大拇指说一句:哟,我们的高材生博士回来啦!他父母听到这个,也是喜笑颜开,觉得自己儿子争气,将来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会有出息。可是现在,一张冰冷的开除通知摆在面前,之前所有的光荣和愿望都化为灰烬。更可怕的是,他已经年近30了,过了找工作的黄金年华,哪个用人单位会选择一个30又被开除的菜鸟呢?没了博士学位,人生履历上又有了污点,以后的路恐怕会越走越窄。真是难以想象,他要怎么向含辛茹苦的父母交代,他父母又怎么面对身边人的议论?真的应了那句话:你入学的时候多风光,被开除的时候就有多狼狈。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好好地读着博士,怎么就会被开除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读了博士以后,朋友的表哥喜欢上了打游戏和网络直播,学业一拖再拖。导师提醒过好几次,可是他参与课题的时候漫不经心,论文也迟迟交不出来。其实不光是他,几乎所有被开除的博士,原因都是类似的,都是未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而延期原因,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长期沉迷学术以外的活动,甚至不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年,严进严出已经成为常态,尤其是中大这样的一流高校,更是高标准严要求。虽然为那些被开除的博士惋惜,但是对中大这样的举措要点个大大的赞。还记得前两年,《人民日报》在微信上发过一篇文章——《致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文章批判那些舒服地坐在象牙塔里,虚度光阴葬送自己前程的大学生们。不少网友评论,这些荒废光阴的大学生,还没有走进社会,其实就已经输了。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20多岁的时候,是一个人最好的年华。那时候你精力旺盛,时间充裕,更重要的是没有太多的负担,可以敢闯敢拼。好好读书,肯定能有一份体面的职业。即使你不上大学,只要努力付出,就算走错了路,也可以回头。可一旦到了30岁以后,高起的房价、赡养老人、孩子教育,三座大山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哪里还有什么风华正茂,只是咬牙默默前行罢了。所以说,20岁的时候你不吃苦,到了30岁以后,就要受许多的罪。蔡康永说:人生最可悲的就是在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因为:逃避了游泳便会失去接触喜欢之人的机会。逃避了英语,便会与想要的工作失之交臂。越逃避,越失去,越没有选择的机会。20岁的时候我们觉得青春很漫长,可以玩一玩,浪一浪;可是真的一眨眼,30岁就已经在人生的门口,再想折腾怕早已拖家带口。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以为逃过的艰辛和困苦,其实不过是未来路上更凶猛的拦路虎。人生没有后悔药请对自己负责初中的时候,我对门家住着一个漂亮的女孩。不管走到哪里,她靓丽的身影都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在一群女孩子中间格外耀眼。那时候我成绩尚可,一心想考县里的重点中学,而她刚上初二就不想读书了,整天闹着退学。她的爸爸妈妈几次被老师叫来学校约谈,回到家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无论如何她都不愿再踏进学校一步。后来有一次我出门遇到她,便劝他几句。我说:“你现在就不想读书了,将来怎么考大学?”她反问:“我现在的生活既轻松又舒适,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的考大学。”我说:“那将来呢,我们总是要长大的吧?”她笑着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初中结束后,16岁的她就在亲戚的介绍下南下广州打工。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直到去年春节,我在回家的路上和她巧遇,一晃已经十多年了。我第一眼真的没认出来,眼前这个腰身粗圆,满脸憔悴的妇女居然是那个清纯靓丽的女孩。简单寒暄几句后,她突然喟叹一句:“我可真羡慕你,可以上大学。”后来我才知道,在广州打工的头几年,从小县城到了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她更加撒欢了,经常和一群狐朋狗友玩通宵。工作也是断断续续,从商场导购到工厂的临时女工,每个月千把块钱,既没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没什么积蓄。就这样晃悠了七八年,她没那么年轻活力了,就找了一个辍学打工的男人嫁了。贫贱夫妻百事哀,两口子经常为了一点小钱而吵得不可开交,丈夫还动手打人。夫妻俩学历都不高,也没有什么手艺,丈夫在外面送外卖,她在餐馆作当服务生,干的都是陪人笑脸的活。为了省钱,一家三口挤在一间月租只有300多块钱的群租房里。由于靠近厨房,长期油烟熏烤,不到30岁的她皮肤已经油得发腻。痛心地说:他们与其是在生活,不如说是在奋力求生更合适。想想真的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如果不是10几20岁时,自己太贪玩,不知道用心学习,又怎么会有这么艰难的30岁?既无学历傍身,也没有专业技术加分,怎么可能过上好日子?可惜人生从来没有后悔药,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法则就是:今天你混日子,明天日子一定混了你。你在舒服的时候什么也得不到历史学家西塞罗说:人生的跑道是固定的,大自然只给人一条路线,而这条路线也只能够跑一次。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各自分配了适当特质,都各结出自然的果实,须在它当令的时候予以储存。要过好这一生,并不需要你多么异于常人,只需要你在恰当的年龄做恰当的事。20多岁是奋斗与拼搏的年龄,就不要去追求那些超出你承受范围之外的享乐与安逸。人的一生就像个不断计量的信用额度,预支太多的人,总要用后半生来偿还。《菜根谭》有言:“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舒适区已经越来越少。扎牢你的堤坝,才能抵御命运一波又一波的巨浪。请记住:你在舒服的时候是得不到任何东西的。年轻时舒服的日子过久了,那些难过的日子到老来还是要补上的。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需要用汗水去换取,唯有贫穷,可是不劳而获。所以,别让你不努力的20岁,带给你无限遗憾的30岁。为了帮助视野的粉丝快速掌握会计出纳做账技巧 中国会计视野联合财税实操专家段付勤老师 推出了会计出纳做账实操特训营,现已上线

后世绝灭

中山大学2020年考博申请考核制经验分享(附部分考博资料)

各位考生:+考博公众号/学之恒考博天地基本情况:双非小硕,上学期间成绩年级最平均水平,两篇双核心都是临床,基本零科研。最初有考博的念头是刚毕业,得知身边优秀的同学有去协和、北大、华西、中国医科大各处继续学业的时候,心里还是非常羡慕的,但这时候仅仅是羡慕博士这个名头,馋啊,感觉听起来就已经能证明比身边同学优秀一样。怀着这样的羡慕之情,我也回到了家乡的一个市级三甲工作。工作后心里有了巨大的落差,独立值班,平时管13-4个轻症或者来常规检查的患者,因为医院内科专业很普通,所以患者质量也不高,重一点的疑难一点的都建议去好医院了,感觉身边的主治、副高也就非常习惯这样的环境,年龄比我大15岁的姐还是跟**一样的活、轮班,也不打算再有什么变动了。我每天上班都很痛苦,不仅是从教学医院那种有老师指导的状态到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工作状态改变,还有一眼看到头的未来和生活给人的无力感。我本身是很外向和积极的人,这段时间我也不停地调整心态,但整个人还是很丧很丧,连日常生活都没有心情打理。然后我想那就不干了,不是都说临床医生想从医院出来也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吗。所以我就不停地找什么医学联络官啊、医学院教师啊这种,结果发现医药企业的不稳定让我忐忑,医学院教师没有博士文凭也就是个临时工差不多。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考博的念头更坚定了,逃避没有用,只有把能力锻炼出来,才会有选择余地。因为科研的匮乏,所以申请考核的学校就放弃了,中山大学是为数不多能统考的学校,报名大概11月份,报名时也不需要政审表,考试内容是英语、解剖、专业课。英语就是全国统考英语,当时找了freekaobo的题,随机挑了一套题,作文算一半分总成绩能过60分,大概心里就有底了。我是爱看美剧、背过一段时间雅思单词,所以听力和阅读还行,词汇量一般,主要是语法和作文欠缺,之后主要是结合新东方的考博视频在看,黄老师的作文部分对我的帮助非常大,特别是今年因为疫情,考试内容是英译汉、汉译英和作文,考前2周基本每天按黄老师的思路写一篇作文,巩固框架记忆,考前最后把老师总结的话题作文必备单词过了两三遍,考试的时候翻译里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专业词汇都顺利写出来了。所以很推荐英语底子和我一样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提前准备下作文,针对性地背词汇,多练习输出,这样能增强答英语的信心。因为得知没有阅读和听力,所以后期复习也就没看这两部分,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人体解剖,准备的时候看到大家都推荐中山自己出的那本蓝册子,电子版我附到后面了。我看的时候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看完,也根本看不进去,翻书看到一道大题答案接近半页就被劝退了。我知道自己是那种学习需要集中火力的人,看这本书绝对需要慢功夫,所以就转战重点,上度娘上搜了好多局部解剖和人体解剖的重点汇总,最后删删减减,拼凑了自己的一份资料,就开始背,从头到尾四五十遍肯定是有的。背到基本上一说题目能张嘴说个七八成的时候,我翻了一下那本蓝册子,发现其实还行,基本上六七成的题目能答上来,不说全对,但能对一大半。所以这时候就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就是反复背熟,保证背的全对。最后考试的时候是三道大题,其中只有第一道背过,答完第一道题后定睛一看,臂丛虽然没背过,但是支配胳膊和手的肌肉、感觉的神经都背得滚瓜烂熟啊,胸背胸长损害表现我也知道啊,所以就第一句话汇总了一下这些神经,然后分别写出来了。最后解剖也得了70+,听说有同学把蓝册子看了好多遍,基本能背出来,但是答题的时候重点不明确,也有模棱两可的地方,写了很多,最后成绩不理想,我浅薄的理解是,老师应该还是看点给分的,在重点突出、准确的前提下再适当多写点,不要满篇都是字,阅卷老师也没精力从里面找答案。考博专业课的话,因为一直在临床,所以很多知识都能说上大概,但是答题的话绝对是远远不够的,有很多会遗漏的地方,所以也是跟复习解剖的方法差不多,各处收集别人总结的重点,然后梳理成自己的复习资料,考博论坛找了历年题目,对着背的,不背不知道,一背吓一跳,好多知识点不看历年题可能就忽略了,后期在自己打印的资料上补充了好多东西。我的经验就是历年题重复的几率不大,但是把它捋一遍,能大概知道考试范围,常考的知识点就翻着书把病因 临表 治疗 鉴别多熟悉熟悉。另外就是不要有畏难情绪,复习的时候碰到少见病千万别一晃而过,耐着性子把它列点总结下来,回头背的时候过几遍就熟悉了,我这次考试就碰到了少见病,之前总结了,虽然记不全,但35分一道大题,总比全空着强,能答上一半左右。最后想鼓励一下像我一样能力和简历都不出彩的同学,如果有考博的念头就去做,复习的时候就会发现比前期光有想法而不行动那会儿,焦虑情绪少了很多。每天也很充实,上班空下来的时候、通勤路上、下班回来是有事干的,甚至空坐着,脑子里面也可以过一道题,而且跟临床工作还能相辅相成,工作中会加强背过题的印象。复习全程我对自己的想法就是,考试每科过60,然后从出成绩就开始找调剂。努力后,剩下的就交给命运了,我不认识老师,也没有人推荐,报考的老师还有自己学生。最后总分科里第三,有老师没有同学上线,我也运气非常好,不用跨专业,成功上岸。总之,非常感恩这个过程,虽然考试前焦虑到失眠,初试和复试过程中有很多坎坷,但身边的人都一直非常支持,给我了很多帮助和鼓励,非常非常感恩。希望以后自己碰到任何问题和事情,都能心平气和地去想办法解决,不要只在原地闹情绪,开始行动才是最有效的。加油,自己!加油,大家!

爱魔方

王晓玮仅花费一年拿到中山大学博士学位,科研助理助推高校就业率

最难就业季,科研助理兴起最近由于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晓玮在网络课堂直播中,与至少10名保持不正当关系女性的聊天记录被课堂直播,然后流向网络,也让中山大学成为2020年高考过后,最早上网络热搜的高校之一。虽然让中山大学的名誉受损,但是由于王晓玮副教授的个人简历,竟然会助推高校的就业率,那么原因是什么呢?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企业经营困难,高校毕业生遇到最难就业季,甚至很多985双一流名校都不得不求助校友,帮助毕业生解决找工作的难题,部分高校采用科研助理的方式来助推高校的就业率,那么科研助理的岗位是什么呢?此次中山大学副教授王晓玮的个人简历中,直接为中山大学做宣传外,也为科研助理岗位进行了宣传。蹊跷的个人简历自从王晓玮副教授网络授课不当言论被曝光后,中山大学海洋学院迅速把王晓玮副教授的个人介绍从官网上撤销,但是从网络历史的数据来看,王晓玮不仅在找女性朋友上堪称时间管理大师,就连获得博士学位的速度也非常的高校,从他的个人简介中发现,2006~2009年硕士毕业后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做研究助理,然而竟然在2010年直接获得中山大学的博士学位,也就是说王晓玮副教授仅花费1年的时间就获得了中山大学的博士学位,也让科研助理岗位变为非常的诱人,在工作之余,可以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提升。四处扩张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并不在广州主校区,而是在珠海新建的校区,中山大学作为华南老牌院校,甚至是华南NO.1的高校,最近几年扩张速度非常的快,不仅建有珠海校区,还有深圳校区,教师的年龄结构非常的年轻,大部分都是从海外引进的青年科研高端人才,因此可以快速对王晓玮副教授做出开除的决定并不奇怪,毕竟1年就拿到的博士学位,虽然是中山大学自产自销的青年教师人才,但是2020年在教育部立下军令状的中山大学,要严查硕博士毕业论文,这类涉嫌中山大学近亲繁殖的青年教师,并不是中山大学培养的重点!

荷兰版

决定读博前,你需要看看这些数字丨有理数

对于理工科的博士生而言,通过参与试验项目,总能获得比较可观的科研经费。而对于文史哲等专业的博士们,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全文1702字,阅读约需3.5分钟 无论是生命陨落在水库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刘春杨,还是因坐拥三个博士学位而重获关注的演员喻恩泰。“博士”这个隐匿在象牙塔尖的群体,在近来的新闻中频频闯入公众视线。不同于现在“博士满街走”的情形,在三十多年前的1983年5月,全国只有18位博士毕业。这批新中国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因其卓越和稀缺,而被称为“十八罗汉”。而今,我国每年毕业的博士生稳定在5万人以上,早已超越美国成为博士数量产出的第一大国。▲新中国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从2004年到2017年,博士就读状况始终是“进大于出”,即招生数一直大于毕业数。通常来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是3年或4年,假若按最快3年毕业来算,以近几年的数据作说明,2014年全国招收了7.2634万名博士,而3年后的2017年,全国却只毕业了5.8032万名博士。被招生进去却没有如期毕业,他们中的很多人遭遇了“延期毕业”。“博士延期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大高校都很普遍,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处培养处处长陈慰浙表示。与之类似,在南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佟家栋看来,延期毕业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方面是对博士论文的要求和审批更严格了。另一方面,导师对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如果感觉自己指导的学生论文在研究深度、理论框架上没有达到博士论文的要求,首先就会把好第一道关,不同意学生答辩。然而,延期毕业的博士们往往承受着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的双重损耗。不仅仅是面临年近三十才踏入社会的尴尬,还意味着不再享受国家补贴,而仅仅只能依靠学校和导师的几百元补助。根据2017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的通知》,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提高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其中: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0元提高到不低于13000元。平均到每个月,博士生能拿到的国家助学金不过1000元出头。延期毕业,意味着这每月1000余元的资助停止了。对于理工科的博士生而言,通过参与试验项目,总能获得比较可观的科研经费。而对于文史哲等专业的博士们,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不仅仅是经济资助方面的差异,两者在招生数量上也有着较为悬殊的差异:自博士制度在我国诞生以来,工学和理学就拔得头筹,首批18名博士全部来自数学、生物学、计算机软件、物理学等理工科目。如今,在博士总数不断攀升的同时,工科和理科仍是吸纳博士的绝对主力。不仅仅是学科鸿沟,博士教育在地域分布上也不平衡。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在此年毕业的全国58032名博士中,有17933名博士毕(结)业于北京各大高校,仅有4人来自西藏的高校,这4名博士,是西藏大学首届博士,也是西藏自治区首批当地培养的博士。另外,上海、江苏、湖北分别位列博士毕(结)业生数的第二、三、四名,但均不到北京高校博士毕业生数的三分之一。令人意外的是,教育大省山东省在博士毕(结)业生培养数量的竞逐中只列于第14名,排在黑吉辽三省和天津之后。海南的博士毕(结)业生数仅有50人,不及新疆,也达不到邻省广东省的零头。数据显示,博士的就业具有明显的“属地就业”的特征:从哪里毕业,就倾向于留在哪里工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过半博士毕业生都留在了北京工作,上海交通大学有近70%的博士毕业生选择继续呆在上海,广东省则吸纳了中山大学64%的博士毕业生。不仅仅是北上广这样的超级城市吸引博士就业,西安交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过半博士生分别选择了留在学校属地陕西省和湖北省工作。从1901年到2003年,169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有151位都获得了博士学位。博士毕业生的多少往往反映着一个区域的智力产业密集程度和科研水平的高低。目前,部分城市已经认识到了博士对城市长远发展的意义,纷纷出台了吸引博士落户的优惠政策,如杭州的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博士学位可加90分,本科学位可加50分,博士生获得的积分几乎是本科生的两倍。各大高校也为应聘成功的博士们提供了安家费、以成本价购买学校人才房、子女就读高校附属学校等优厚政策。读博固然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但博士毕业之后的人生起点也无疑是更高的。是否读博,应是一个基于自身状况的考量。数据新闻编辑 孟融 新媒体制图 许骁 校对 郭利琴值班编辑 花木南 吾彦祖

购物狂

学霸经验分享:中山大学这4个小伙儿,直博北大、清华,建议收藏!

今年,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在求学深造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多名学子拿到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直博offer。骄人成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怎样才能在剧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摘得心仪院校的橄榄枝呢?来听听他们的宝贵经验!把握优势,超越自我物理与天文学院2016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李荣浩高中毕业于广东省陆丰市龙山中学直博去向:清华大学物理系高能物理理论方向李荣浩拥有丰富的大学经历:三年里三度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两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曾担任班长、带领所在班级获得“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如今大四的他,还担任了学院的兼职辅导员,他说:“兼职辅导员工作锻炼了我的个人能力,我也希望能以绵薄之力反馈学校和学院。”日常生活中的李荣浩还是一个热爱运动的健儿,健身是他坚持的好习惯之一,也是他释放压力的好方法。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李荣浩选择了直博的道路。他坦言:“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历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读博深造是从事研究的必备条件,综合意向学校等现实的考量,我认为直博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决定走直博道路后,他首先对意向学校的夏令营相关信息做了缜密的收集和归纳,并在报名之后针对意向专业的关联科目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在申请直博的过程中,时间的紧张一度给李荣浩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时值期末,结课作业、期末考试和夏令营备战的压力层层堆栈,他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面对问题,他的策略是“有所取舍,合理分配”,将时间用在较为重要的事情上,有序依次完成任务。他说,自己最大的诀窍,就在于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并能将它们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在收到清华大学夏令营的入营通知后,他曾写了一封邮件给意向导师,介绍自身的优势;他针对面试中的自我介绍环节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给面试导师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外,在物理与天文学院导师制的帮助下,本科生们就有机会接受了较为丰富的科研训练,这一点也为他申请直博带来了较大帮助。回顾大学生涯,李荣浩无疑是在不断超越自我的——绩点的不断上升、成就的不断增加、知识的不断积累,他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着,未曾有一刻松懈。于他而言,直博的offer不是终点,而是他实现对自己进一步超越的起点。李荣浩希望师弟师妹们做好规划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善于反省自我,在反思中不断超越自我。在学习之余,应以“德才兼备”为目标,争取全面发展。“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是李荣浩的座右铭,亦是他对师弟师妹们最美好的祝福。追逐兴趣,勇于探索物理与天文学院2016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田喜水高中毕业于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直博去向: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田喜水对于未来道路的选择,其中一方面是受到了班主任朱维善老师的指导。在他举棋不定时,朱老师真诚地与他沟通,并推荐了几所院校;另一方面,本科期间他逐渐发现了自己对天文的兴趣,也因此选择了相关方向作为意向专业。在准备的过程中,田喜水在个人陈述和推荐信两方面下了较多功夫。在个人陈述中,他表达了自己在本科学习阶段的收获,还积极陈述了在成绩单上难以呈现出来的自身闪光点和选择深造的原因。同时,他请朱维善老师和本科导师谭柏轩老师写了推荐信,并利用这个机会和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田喜水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是夏令营面试中的充分表达和展示。在面试中,他将自己的经历和闪光点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了表达,从而得到了面试导师们的认可。因此,善于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优势。梳理本科三年来的学习经历,田喜水说:“我认为在大学生活中可以多尝试、多探索。”初入大学时,他也曾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无法确立人生目标,但随着阅历的渐长,他也逐渐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他认为,大学里能做的事有很多,比如进实验室做科研,去图书馆看其他学科的书籍,参与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多多体验,能够帮助自己找到人生目标。“从大二开始我在珠海校区基础物理实验室担任学生助理,在这段经历中我学习到很多东西,获得了很多成长。”田喜水举例道。关于深造与否,则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做出对自己负责的决定。田喜水给师弟师妹们的寄语是:“希望大家可以充分利用中大的各类资源,享受自己的本科时光。也祝愿正在处于或即将进入升学阶段的同学们各类考试顺利,被心仪的高校录取!”尽早规划,充分准备物理与天文学院2016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龙丹高中毕业于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直博去向:清华大学物理系量子信息方向“我认为直博更能够锻炼我的科研能力,拓展我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能让我更加专注于我想做的研究。”被问及选择直博道路的原因时,龙丹如是说。清华大学是龙丹一直以来的梦想之地,自然被他毫不犹豫地选做直博的意向院校。确定目标之后,龙丹积极关注了相关夏令营讯息,其后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材料准备、基础知识复习和准备面试的过程。他还提前联系了自己心仪的导师,并抓住夏令营中的师生交流机会,和导师们进行了较多的沟通交流,这些努力一砖一瓦地为他铺就了成功的基础。龙丹说,尽可能早而充分地做好准备,是他最重要的心得。在申请直博的道路上,他也曾遭遇困难的时刻。对于导师和方向选择的迷茫、复习期间的紧张、对于准备不足的焦虑、自身的心理压力等等,都使他感到压抑。但是,在师兄师姐们的指导开解和同学的鼓励支持下,龙丹沉下心来,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准备,并利用一切零碎时间进行复习。他说:“在北京准备时,我会在看书感到疲乏时在清华园中散步,习习晚风和宁静的校园让我不知不觉就忘记了紧张,这是一段非常珍贵的经历。”直博的offer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也代表着前路上的诸多挑战。直博意味着本科毕业后要直接进入科研工作,中间过渡时间短;同时,博士是独立性比较强的个体,需要对工作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自己设计实验,确定好科研工作的开展顺序,极其考验个人的科研能力。为此,龙丹计划利用大四学年的空余时间,认真复习自己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稳固自己的学科基础;同时跟随老师进行一定的科研工作,积极向研究生师兄学习实验操作,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这种沉稳扎实的努力和全面科学的筹划,曾伴他走过三年大学生涯,帮助他拿到了清华大学直博的资格,未来也必将助力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勇攀高峰。龙丹恳切地说:“我觉得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尽可能在尝试中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我的经历中有三点非常重要——学习要认真,工作要负责,交友要真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师弟师妹们前程似锦!”认清自我,勤学不倦物理与天文学院2016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张震宇高中毕业于安徽省安庆一中直博去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方向保研和出国,是张震宇曾考虑过的两条道路。出于对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向往和自身对物理学科长久以来的兴趣,再结合英语成绩等现实的因素,张震宇最终选择了留在国内深造。申请直博前,张震宇已经在本科导师的帮助下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一篇科研论文,科研实力成为了他强有力的优势之一。因此,他建议有意于深造的师弟师妹们尽早进行科研训练,不仅有助于打好科研基础,取得一定成果为自己加分,也能在科研经历中发掘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大二的寒假,张震宇还曾组队参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四天的比赛时间中,他和伙伴们同心协力,不分日夜地建模、写作论文,最终取得了Meritorious Winner奖项。这个奖项不仅成为了他的亮点之一,也让他体验到了为目标付出努力的成就感。课业之内,张震宇是一个勤奋努力、夺得国奖的“学霸”;课业之外的他,则是一个爱好广泛、拥有音乐天赋的“麦霸”。他曾作为中山大学合唱团成员参与《中山情》的演出,曾担任《天耀中华》的领唱。课余的诸多活动不仅丰富了他的经历,也让他在中山大学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回顾大学生活,张震宇说:“我认为在大学生涯中,要能够逐步认清自己,并在全方位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明确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未来的初步规划是什么。”他祝愿每一位师弟师妹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勇敢追逐梦想。“直博清北”其实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你心中有目标,笔下有真章,胸中有筹划,定能获得心仪院校的青睐。在求学的道路上见识更美的风景!来源:中山大学招生 中山大学学工 柏玥 校稿:夏慧欣 初审:宋宇 审核:陈淑芬 审核发布:罗晶

列子

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是什么?

近日,学术之路注意到2个连“有问题,就会有答案”的知乎都没有回答好的问题。如下所示:作为研究考博达4年之久的学术账号,于是我们联合考博之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给大家带来更全面、专业的解答。以下为我们的研究结果,请您审阅!咱们先来看份历史资讯:面对以往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2008年,郑州大学从全额资助博士生导师制入手进行改革。学校拿出了5个全额资助博士生的招生指标,申请获准的博士生导师需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一次性支付所招博士生4年的全额奖学金。全校有33名教师踊跃申报。基础医学院年仅38岁的副教授臧明玺,凭借一项863计划研究项目成功申请到了一名全额资助博士生的招生指标,成为郑州大学第一位副教授职称的博士生导师。此后,郑州大学每年逐步扩大全额资助博士生的招生指标,到2011年,学校共招收37名全额资助的博士生,从120多名申请教师中遴选了34名教授、3名副教授担任其导师。导师全额资助博士生制度的尝试初步见效后,学校将全额资助博士生的招生指标由过去每年5到10个扩大为每年30到50个。学校规定,凡主持国家级高水平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能较好履行导师职责的教师,包括现有的博士生导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以上的在岗教师,均可申请全额资助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并按要求从本人科研经费中一次性支付所招博士生的三助奖学金,标准与当年学校博士生助研奖学金相同。受到导师全额资助的博士生,不仅能在前两个学年按照学校统一标准得到奖学金的资助,而且在后两个学年里还能在统一标准基础上每人每年上浮4000元。以上为前些年部分高校探索博士招生、培养制度的一个典型示例。据学术之路、考博之路了解,全国开展类似探索的高校并不在少数。不过与本文介绍的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不同的地方在于。上述招生指标均占用高校当前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是高校的自主探索。为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重大战略问题,探索基于国家高水平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工程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2019年教育部启动探索实施“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遴选部分高校作为试点高校,增设专项招生计划。“科研博士计划”采用独立招生模式,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录取类别均为非定向。该计划一般要求导师从科研经费中缴纳培养费,与普通博士计划的培养过程和毕业要求等完全一致。不少高校规定专项计划博士生不参评学校的奖助学金,符合学校规定条件的学生可以参评国家奖学金和学校的其他社会奖助学金。一份2020年的新闻报道称: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专项计划的实施,将让博士生培养更具灵活性,而其中备受关注的一点,就是博士生待遇的提升。在沪上,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等在内的高校正在为研究生“提薪”制定新计划。华东理工大学2020年也首次开设了科研经费专项博士计划。研究生院院长龚学庆介绍,2020年首先尝试开放50个名额,同时对导师也有“门槛”设置:须有支撑博士生至少5年的充足科研经费的导师,才能提出申请。“博士生津贴必须给足,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更不允许出现实验试剂、外出参加学术交流都要学生自己掏钱的现象。”鉴于当前该专项招生计划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因此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并未在全网公开,这也间接导致大家对其的了解很少。据悉,相关文件都是直接下达试点高校。学术之路、考博之路基于连续5年转载考博资讯的数据积累,仅找到部分标题中含有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的招生信息。经过学术之路、考博之路近4个小时的检索、筛选、汇总等,我们得出如下历年的部分试点高校名单,欢迎大家补充完善。2019年试点的部分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首批16所招收科研经费博士的试点高校。2020年试点的部分高校:吉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30多所高校。2021年试点的部分高校:吉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福州大学等69所高校。对于考生来说,大多数时候一个学生从本科到博士,读完已经30岁左右--而立之年才算是能独立迈入科研的大门,但成家立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已经扑面而来。对于高校来说,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有限,部分博导没有招生指标。而且传统的博士招生制度,导师的话语权有一定的限制,而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或许能够让部分导师获得更充足的招生指标与根据科研的需要找到更合适的博士研究生,毕竟导师需要承担大额的培养经费。当然,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并非没有弊端,大家对其的不了解,部分高校不解决住宿问题、不提供奖助学金,导师的经费可能在毕业之前用完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从2019年开始启动探索,到2021年增至69所高校开展,预计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会保持高速扩招。据学术之路、考博之路估算,2021年通过该专项招生计划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大致为1500-2000人之间。看着不多,但是已经远远超过全国大部分省份年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关于该招生计划,你怎么看?

进出口

985中大博士:中专生的逆袭之路

中专生逆袭上大学在1996年时,有这样一个升学趋势,初三应届毕业生考取中专类师范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分配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小学教师或进入行政部门工作。中专类师范生吸引人的优势是:免学费,有补贴,国家安排工作。当时,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前五名内,自己的理想是考取县重点高中,然后步入理想的大学校园。但是,在班主任、家长的建议下,我还是报考了××师范学校。暑假结束后,带着小小的遗憾开始了三年的中专学习生活。入学后发现,我们年级共10个班,每个班级56人。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学习氛围则一般,而我也按部就班的学习和生活。后来,在与师兄师姐聊天的时候获得一个重要的消息,学习成绩在年级人数3%内的学生,可以在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参加全省中专生直升大学的选拨考试,这个消息对我来说相当劲爆,给了我新的希望和动力。于是,自己立下了一个坚定的目标:我要上大学!放飞大学梦想第二学期开学后,我向班主任要求做在教室最后面的角落里,安静的学习数学、语文和教育学,因为这是选拔考试必考的科目,不关心同学是否谈恋爱,看了那些好看的电影,也很少去逛街。要学习的课程,我都会提前预习,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好笔记,以便自己能更好地复习。在晚上睡觉之前,对白天学习的知识都要重新复习一遍,以加深理解和记忆。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学校筛选考试,我提前一年入围了学校组织的学习强化班,一直坚持了两年时间。在此期间,在一次体育课上不小心导致了骨折,在家休息了三个月。努力是唯一选择1999年4月初,我大学志愿填报了××大学的数学专业。同年5月初,乘车到了××第一师范学校参加正式的大学选拔考试。两天的考试过程很轻松,成绩在5月底就公布了,可能是参加考试人数较少的缘故吧。最终,我被××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并于6月20号收到入学通知书,虽然与志愿填报的专业相差甚远,但想到三年来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我还是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们班级3人参加选拔考试,最终只有我一个人被录取,与当年备战7月份高考的高三学生相比,现在想想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毕竟自己如愿成为了真正的大学生,也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小强”逆袭211硕士1999年9月,在老乡加师兄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新生报到,就这样开始了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宿舍共8人,其中1个同学和我一样,也是通过中专选拔考试直升大学的。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校学习氛围很浓,每个人都在忙碌、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高考洗礼的同学,学习上不存在困难,而我学习起来则有点吃力,尤其是英语,因为中专学习时基本上不接触英语,还停留在初中水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导致心理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自我感觉良好的优秀学生,沦落为自卑的差等生,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今后的四年学习中,我就背起自己的小书包,开始了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苦逼生活模式,偶尔去操场运动一下,从不玩电脑游戏如超级玛丽等,很单调也很枯燥的大学生活。大学报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己的眼睛差点近视,还好及时进行了调整,没有成为眼镜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二下学期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达到学校取得学位证的最低要求,自己的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我从来都不敢缺席,即使生病我也会坚持到底。记得有一次上《生物化学》课,自己感冒发烧,但我还是坚持到下课,晚上九点到校医院治疗,已经烧到39度多,过了好几天才康复。由于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文化课平均成绩逐年提高,从开始的60多分提高至最后的80多分,唯一遗憾的是大学期间英语补考了三次,也是唯一补考的科目。在大三学年结束时,我和室友哥们聊天,说想去广州看看,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开启了考研之路。在2002年暑假,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们留守在美丽的校园,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为考研而努力。专业课足足看了3-5遍,而且每次都做了笔记,知识点基本上熟记于心;英语每天坚持学习,背单词、练习听力、刷历年真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政治看了三遍,刷了四本不同的真题。2003年3月份,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公布,我考了380多分,超出当年国家线复试线60多分,而英语成绩只考了50分,但当年研究生扩招,对英语单科成绩的要求降低了。由于2003年5月份非典爆发,面试以电话问答的形式完成,并于8月份收到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录取通知书,而且是非定向培养形式(国家公费形式)。魅力广州成功逆袭985中大2003年9月5日,我独自一人来到广州,开始三年的求学生活。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见识广州的倾盆大雨,第一次感受广州炎热的夏天,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是新鲜的。一切安顿好了,就去实验室见两位师姐,在学习、生活、科研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指导。我的导师当时在德国留学,一年后回国才第一次见到。校园不是很大,环境非常漂亮、美丽,但是氛围与本科学校有很大的区别,这里更注重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同时对学历和文凭看的不是那么重。如果能够获取一份重要的工作岗位,绝对是参加工作而不是继续学习深造,他们认为经验比学历更重要,这可能是改革开放导致思想转变的缘故吧。研究生第一学年,主要是进行文化课学习,在实验室帮助师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在师姐的指导下开展自己的科研工作。与此同时,我在不断思考,我为什么来到这里,难道只是为了一张文凭?我能做什么,我该如何做?我努力或者不努力,能得到什么?三年后参加工作,还是攻读博士学位?我的理想是什么,我该如何努力奋斗?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明确了主要任务是:做好科研,多出成果,顺利毕业,同时考取孙中山先生创办的中山大学博士生。美丽校园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剩下的是努力和坚持。一方面积极开展科研实验工作,只有有实验和时间,周六周日都泡在实验室,有时整层楼都看不到其他人。付出就有收获,学术论文很快整理完成,在导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和打磨,持续了近4个月,终于在研三上学期正式见刊发表。与此同时,无论自己有多累,每天坚持到本科生教室学习英语2小时,整整坚持了2年。师姐和同学都问我,你做的已经比大多数同学都好了,为什么还那么努力?我说,想让自己过得充实一些,让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但是,由于家庭的原因,2006年毕业时,我没有参加博士研究生考试,选择回到老家参加工作,而我的同学大多数都选择留在了广州继续发展。在离开广州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广州我还会回来的!在参加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立下的目标。2008年9月,我有机会到北京大学学习。在半年的学习时间内,我一方面认真学习实验技能,一方面努力学习英语,同时参加了新东方英语写作班。在寒冷的夜晚,风雪无阻,来回耗时4小时,无怨无悔。在2009年2月22日夜里12点挤上南下的火车,站了18个小时到达广州,参加中大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达到广州第二天的晚上就感冒发烧,吃药后继续战斗。4月初成绩公布,英语成绩和预估的一样,刚刚达到中大要求的分数。5月初参加复试后确认被录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中大博士生(公费形式)。中大校门我不敢说自己被梦想抛弃,因为这个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我选择为梦想颠沛流离,即使万般辛苦,也要努力,因为这是我唯一的选择。

至富

原中山大学博士称遭遇不公待遇,被校方退学,曝光导师多项问题

中山大学作为国内老牌名校,属于“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高校,建校历史悠久,可以算是南方排在前列的高校之一。对于在中上大学就读的学子而言,将来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当然学历越高,将来参加工作后的综合竞争力就会越强。所以不少学子并不满足于普通本科学历,而是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历,直到硕士、博士。不过博士并没有那么容易毕业,因为对于博士人才的培养有严格的把关审核制度,所以每年我们可以看见因为超过最长学习年限被退学的博士也不少。但是如果个别博士达到了毕业条件,却依然不能正常毕业,那么就容易激发矛盾,最后只能通过曝光的渠道来反馈自己所遭遇的问题。原中山大学博士称遭遇不公待遇,被校方退学从10月29日至11月4日,一位自称是原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小志(化名)多次在某网络平台发文陈述自己遭受了不公待遇,从而被校方退学处理。同时于11月20日在某网络平台公布了相关的沟通音频资料。从曝光的资料中,小志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据悉他是2012年考入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名全日制博士生,计算机学院农教授是他的博士生导师。小志称,2012年9月入学后不久,农教授便找他谈话,通过一些言语暗示索贿(该部分小志有录音),考虑到自己经济条件较差,就没有满足农教授的要求。结果小志就被农教授孤立了。小志称,自己读博期间没有获得任何经费和设备的支持,导师也没进行任何科研指导。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一名博士生既没有经费支持也没有设备支持,那么很多工作是无法开展的,而要想毕业,要想发表成果就离不开经费和设备。2019年是小志读博的第7年,如果还不能顺利毕业的话,他将面临超过最长修业年限,被学校退学的尴尬局面。不过小志表示,2019年自己的学术成果已经达到了学校和学院的毕业要求,但是相关流程材料其导师农教授拒绝签字,同时还阻止将他的论文外审。这就导致小志的毕业流程走不通,无法按时毕业。随后小志找到了校办,在校办的建议下,小志找到了校纪委办,随后小志才被告知论文已经送审了。但是让人不解的是,在整个送审过程中,小志没有填写任何外审相关信息,也就是说是否真的送审,他并不知情。2019年5月,小志被告知没有通过外审,但是学院还是不让他看与外审相关的信息。让他申请结业证。小志并没有立刻放弃,而是于2019年7月申请第二次外审,小志表示这时候农老师坚决阻止他的论文继续送审,与此同时也不愿意在流程材料上签字。因为导师的不配合,导致小志处境十分尴尬。此时小志找到了学院院长,随后才被告知已经送审了,不过小志依然不知道外审的任何消息。到了2019年9月,小志等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外审结果,依然没有通过,小志想要申请查看外审信息,但被拒绝了。接下来小志面临的情况更加糟糕,要么申请结业,要么选择退学。小志担心自己的外审被暗箱操作,于是继续向校纪委办反馈,想要查看论文外审的相关信息,但是最终并没有如愿。2020年5月16日,小志收到了学院发来的退学通知,上面的落款时间是3月17日,而他学信网的学籍状态于2月24日修改为退学。在小志的曝光材料中,认定自己的导师农教授对他进行打压孤立,自己毕业论文的外审被暗箱操作,自己被中山大学退学流程不规范,以及在未退学之前学信网信息已经变为退学状态。曝光导师多项问题与此同时,小志还曝光了其导师农教授的一些问题。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暗示索贿,在自己论文送审阶段重重阻挠,以及涉嫌学术不端等。针对学术不端问题,小志指出,农教授曾经发表的学术论文《Two Efficient Algorithms for Linear Time Suffix Array Construction》涉嫌抄袭国外的论文《Space Efficient Linear Time Construction of Suffix Arrays》。当时还有业内专业人士撰写了相关文章指出其中的问题。一些感受首先,不可否认,高校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这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每年都会有一些博士生、硕士生被退学。这种做法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学校声誉负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如果学生确实符合了毕业条件,但是没有准予毕业,而是设置阻碍,那就有些说不过去。虽然目前只有小志单方面的陈述,校方对此还没有作进一步回应。但是从小志提供的很多支撑材料来看,校方确实有些环节可能做得不够完备。站在个人角度,如果校方认为自己的程序确实合法合规,那么可以对此事进行回应,让小志心服口服,拿出相应的支撑材料,证明是合规的就行了,这样小志也无话可说。但是如果小志指出的那些环节,校方无法证明是否合规,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此外,针对小志导师涉嫌学术不端行为,校方也应当进行核实,毕竟目前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同时也逐渐在改变“唯论文”的风气,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消除学术不端行为,让真正沉下心做研究的人有露出的机会。对于此事,后续如何,我们保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