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南民族大学2019届保研率、2017届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秋意浓

中南民族大学2019届保研率、2017届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

一、2019届保研率中南民族大学《推荐2019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公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获推免生资格共148名。保研率2%。中南民族大学保研率不高,因为未设立研究生院,且不是211高校。二、2017届本科生教育情况中南民族大学创办于 1951 年,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 10 大学科门类的 79 个本科专业。2015 年化学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2017 届本科毕业生共 5813 人,其中少数民族3265人。分布在 20 个学院, 79 个专业。毕业生来自 3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本地(湖北省)生源毕业生 1034 人,所占比例为 17.79%。1、就业率2、深造情况国内升学:14.9%,共867人。其中:——保研约130人,考研737人。——“985”高校235 人、本校212 人。出境留学:2.7%,共158人。——主要流向:英国(50 人)、澳大利亚(25 人)、美国(19 人)和韩国(13 人)。——主要留学高校: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7 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7 人)和韩国全北大学(6 人)。3、就业情况——就业地点:湖北34.7%,北京3%,上海4.8%,广东14.5%。——就业行业:IT业20.5%,制造业10.7%,教育10%,金融业8.7%,公共管理7.7%,文体娱乐7.5%。——就业单位:国企11.1%,三资4.6%,民营68%;机关6.6%,事业2.7%,教育卫生3.8%。——月薪:转正后税前月均收入为 4629.55 元;月薪区间主要集中在 3501-5000 元(43.02%),其次为 2001-3500 元(27.50%)。计算机科学学院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最高(5741.94 元);其次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5455.26 元)和美术学院(5075.47 元)。在北上广、浙江省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均处于 5200.00 元/月以上;其中在上海市就业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最高,达 6376.51 元。而内蒙古自治区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3608.79 元/月),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也有一定关系。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 就业的毕业生薪酬水平相对较高,月均收入分别为 757.04 元和 4944.54 元。在“IT业”就业的毕业生薪酬水平相对较高,月均收入为 5544元;而在“水利、环 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就业的,月均收入相对较低,3646元。

复命

中南民族大学举行2020毕业典礼,6000多名毕业生通过企业微信“云毕业”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6月22日,中南民族大学2020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校大礼堂举行。本次毕业典礼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企业微信全程直播,6000多名未能到场的毕业生通过企业微信内在线“参加”毕业典礼。 毕业季不留遗憾 民大毕业生用企业微信“云”聚南湖畔据悉,中南民族大学2020届毕业生近7000名,分别来自汉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等50多个民族。随着武汉疫情进一步得到防控,6月17日起,中南民族大学采取分批返校办理离校手续的政策,符合返校条件的2020届毕业生按照错时错峰、自愿的原则有序返校。 为了让广大毕业生的毕业季不留遗憾,中南民族大学2020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特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企业微信提供毕业典礼的全程直播。毕业典礼上,学校领导现场为近300名毕业生代表拨穗正冠,未能到场的6000多名毕业生则通过企业微信直播方式“云”聚南湖畔,与家人共同参与毕业盛典。 丰富产品能力加持得益于企业微信的强大能力,广大未能到场的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观看直播的形式“亲临”毕业典礼现场。而早在2016年4月,中南民族大学便启用了企业微信,学校现代教育中心基于企业微信平台,开发实现了仅学校师生员工加入学校企业微信,建立了准入控制机制。 疫情防控期间,借助企业微信的线上办公能力,中南民族大学实现了集成、认证所有教职工和在校学生31244人,近半年累计发起6024次会议,总时长158842分钟,应用“审批”功能,通过校园出入、经费支出线上审批、2020年西部报名计划审核6350项,完成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查140项。 目前,中南民族大学借助企业微信,已经初步形成移动互联网与校园公共服务融合、校企合作与产教协同的校园管理新模式。未来,企业微信将和中南民族大学一同携手,不断完善高校智慧化解决方案,持续为中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师生健康等保驾护航。

为了就业好选择考研,只考上了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去读吗?

为了就业好选择考研,只考上了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去读吗?考研是很多本科生必然面临的选择,在考研大军中每年都有逆袭的故事,大多数人都会把自己的目标定在985或者211这些重点大学上,当然也有很多人考研只去了普通一本、二本大学,其实每年应届生考研的人数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辞职考研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则日趋增多,这也是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的原因所在,现实告诉你学历越高,你的起点越高,说实际点研究生出来工作的待遇要高于本科生,就拿我身边的真实例子来说,我的好朋友本科毕业去了一家公司工作,在那家公司干了两三年,工资也没涨多少,后来公司招聘新人,进来的新人里面有研究生毕业的,也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研究生,但是人家的起薪就跟他这个两三年的员工差不多,还有其他方面的福利也比他好,因为很多公司更愿意花高新培养高学历的人才,这一点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考上了普通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读呢?二本院校能够开设招收研究生的专业,起码来说是他们有实力的专业。一所大学招收研究生,也是通过教育部认可的,如果说所开设的专业达不到一定的水平,也达不到招收研究生的条件,考研如果考到二本大学,你主要关注的是这个专业是否是你喜欢的,带你的导师是否在专业上对你有所帮助,并不是说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就一定学有所成,我一高中同学,高考考的也是一所普通二本大学,大学毕业后选择考研,顺利的考入了西部某所211国家重点大学,按道理来说也是考研逆袭的故事,但是后来读研才知道,自己跟错了导师,因为导师基本上不管你,也不带你做专业上的研究项目,整天就自己带着书去研究,没有一点的实战经验,所以说,考研不是考上了自己的专业院校就结束了,你的导师对你研究生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考研要对专业还有导师都要考虑,考上了二本院校研究生,专业不错的话也值得去读。摆正心态,考上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并不丢人,重要的是你读研要规划好。有人觉得高考没考上重点名牌大学感觉丢人,有人觉得考研没考上211、985感觉丢人,有这种想法的人,说明你很上进,但是执念一考再考也说明你有点蠢,因为你没有足够的认清自己,名牌重点谁都想考,但是理想是基于你的实力与能力,这个世界上成功者并非都是高学历的人,不要以学历来衡量一个人的成败,学历只代表你读书阶段自己的努力成果,它可以给你一个很高的起点,但是至于后来你在这社会混的如何,取决于你个人的努力。每年考研都有大批的学生成为炮灰,还有很多人一开始想报考985/211的,到了报考的时候标准一降再降,主要还是大学本科期间不够努力,你没有想过为你的考研努力过,当它来临的时候才知道考研是多么的残酷,要摆正好的你的心态,更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即便只考个二本大学的研究生,把握好读研三年同样可以提升自己,我曾经的大学同学,就是考研考到二本大学读研去了,专业是那所大学的王牌专业,毕业出来还不是照样可以拿高薪工作。为了就业考研,说明你本科阶段在专业上还不够努力,或者你不喜欢本专业。大学本科四年其实很重要,你改变不了你的学历,因为高考的结果已经决定了你本科学历,为了就业考研,其实就那么几种情况,找的工作自己不喜欢,另外就是大学没学到东西,在专业上没有啥建树,导致毕业找工作很被动,迫于无奈最后选择考研,我高中一哥们本科读的是中南民族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感觉没有前途,复习跨专业考研,后来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金融专业的研究生,可以说算是很励志的故事了,从普通一本考入985名校,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不对,考上研究生后还是很迷茫。所以说,为了就业考研,你也要认清楚自己的方向,不是这个专业不好就随便换个专业,即便是考二本院校的研究生,也要看这个专业实力如何,能不能让自己有更好的提升,这才是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话,考研在你的就业与学历上都是有提升的,研究生阶段更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学历只是影响你社会工作的起点,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而能力才是你实现自我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摆正好心态,好的心态加上自己的不断努力,在研究生阶段让自己有更多的突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听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并非易事,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我们在专业上都应该有所为,这才是我们该有的姿态不是吗?

诡八楼

复旦大学与中南民族大学签署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合作协议

5月14日,复旦大学与中南民族大学签署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两校在优势学科方面的共通点,积极调动复旦优质资源力量,相互协同交流学生就业工作经验,在就业信息、就业渠道、就业指导、就业资源、就业管理、院系对接等方面建立协同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努力促进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签约仪式在线上举行。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发军出席并代表双方签署《复旦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帮扶协议》。尹冬梅代表复旦大学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中南民族大学广大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她指出,沪鄂两地情谊悠长,疫情虽阻隔了上海和武汉的空间距离,但挡不住两校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信心决心。在毕业生就业创业“百日冲刺”之际,学校将认真按照协议各项内容,抓紧、抓实、抓细。一是加快纵深对接,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二是发挥学科特色,深化院系结对精准合作;三是深挖优势资源,构建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携手打好这场特殊时期“一帮一”合作的协同战。宋发军代表中南民族大学感谢复旦大学大力支持和真诚相助,回顾了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工作。他表示,复旦大学先进的工作理念、创新的工作方法、优质的工作资源为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注入了新的源动力,为毕业生实现尽早就业,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机会,为全面战胜疫情、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信心和力量。希望以此次“一帮一”行动为契机,探索建立两校多渠道长效帮扶合作机制,共同为毕业生“稳就业”交出满意答卷。签约仪式前,学校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两校就业创业“一帮一”行动工作开展情况。为帮扶湖北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的通知》要求,复旦大学与中南民族大学结成首批“一帮一”行动高校。前期,两校围绕开拓就业渠道、共享就业岗位信息,利用优质资源、共享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已建设推出学生就业信息网-中南民族大学专区、联合举办综合类线上双选会,依托上海市高校毕业春季网络招聘会复旦-民大专属入口,累计吸引用人单位4500余家,共享岗位信息12000余条,参与投递简历的民大毕业生近600人次。同时,依托“复旦生涯”等公众号矩阵,共享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类课程40门,生涯教育、就业辅导、应聘技巧等推送60余篇。组织复旦大学在鄂校友为两校学生讲授行业领域、求职力提升等3场菁英“云课堂”,帮助毕业生提升择业就业信心。根据协议,复旦大学正进一步整合各类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和优势资源,组建生涯咨询师团队、拓展校内外生涯教育和队伍培训资源、落实院系层面“一对一”结对帮扶,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校外合作处、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和中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学校办、国内合作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会。(中国日报上海分社)来源:中国日报网

神薙

武汉这所大学,不是双一流,却拥有1个A类学科,知道的人不多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响了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说起民族两个词,激动过后,我身为武汉人,第一反应就是民族大学。说起中南民族大学,湖北人肯定像我一样十分熟悉。中南民族大学很有特色,不同民族的学生汇聚在一起,而且这个大学的优秀,我很早就知道,因为我哥哥就是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的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高等部属院校,我曾经有幸去过几次中南民族大学,校园非常大,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中南民族大学竟然有接近1600亩的占地面积。而且中南民族大学的风景,是一等一的好,有水有树,空气清新。从中南民族大学的校徽上,你能够看到大大的1951四个字,这是因为中南民族大学创立于1951的夏天。长达整整70年的办校历史,让中南民族大学积累下无比雄厚的文化沉淀。中南民族大学有在岗教职工2000多人,在校生接近30000人,著名的孔子学院,在中南民族大学也有一个。在中国,有很多学校没有实力拥有A级学科,而中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A级学科,对于不是“双一流”的大学来说,这也是一份殊荣了。中南民族大学有着完整的教育体系,众多学科,以供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挑选,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环境。中南民族大学的教学水平,在业内也是有口皆碑的,兼顾中南民族大学学子专业水平深化的前提下,也丰富了学子们的课外身心健康。不定期开展类似元旦晚会、圣诞晚会等的校园活动,让每个孩子在课外都有显示自我的平台。中南民族大学还紧跟国家步伐,积极回应了国家的号召,实施交换生计划,与多个国家建立了交换生机制,在保证每个交换生汲取中国教育的同时,同时接受来自其他国家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这是一所人性化与专业性并存的好大学,值得所有本专科院校学习和尊敬。在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生发展的道路上,中南民族大学也给予了在校生最大的支持,中南民族大学与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保证了所有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的学生不面临“就业难、就业慢”等问题。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南民族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才子,也为全国各地各种不同专业需求的企业,输送了一茬又一茬新鲜血液,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应该感谢中南民族大学给予的优秀发展平台,而站在企业的角度,他们应该感谢中南财大源源不断地为他们输送优秀人才。中南民族大学专业教学水平一流,专业性极强,发展也十分稳定,学生的学习平台也有官方保证,虽然中南民族大学并不是一所“双一流”大学,但是这所学校的成就以及贡献,甚至超越了部分“双一流”大学,如果在分数线允许的情况下,报考中南民族大学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所学校给你带来的福利和发展,一定不只是文中所提到的那么简单。

暗恋

中南民族大学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听听这些代表都说了什么?

曾记否,双子塔下,谈笑风生时。不会忘,南湖之畔,长歌谢金阙,仲夏骊歌,芳华致远,你好民大,再见民大。6月22日,中南民族大学,2020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校大礼堂举行,2020届毕业的民大学子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难忘时刻。1、奏唱国歌2、校长李金林讲话一、做立大志的搏击者心中有志,脚下才有根,才能行稳致远。我希望你们始终不要满足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中,获得人生的“小确幸”,而要取志于凌云,存心于高远,坚持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成就精彩人生。二、做担大责的搏击者我希望你们始终把“担大责”作为人生航路上的“灯塔”,在劈波斩浪中勇往直前。要对家庭负责,不要当父母呼唤你时,除了抱歉一无所有;不要当妻儿需要你时,除了叹息一无所有;不要当回首人生时,除了追悔一无所有。要为社会担责,做有志向、有学问、有能力的实干家,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搏击者,为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力量。要为国家尽责,你们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你们要用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书写绚丽人生华章。三、做存大智的搏击者学习的本质是获取潜藏在知识背后的智慧。经过几年专业学习,你们不仅掌握了系统专业知识,而且更有智慧、更有思想。善于明辨是非、决断选择,才能选对路、走正路。希望你们继续勤学善思,砺能笃行,睿智谋事,聪慧成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四、做怀大爱的搏击者做大事之人必有大志,成大事之人必有大爱。团结友爱的民大,已教会了你们如何体悟人性中的善和爱。希望你们心怀大爱,永葆为国效忠之心、恪守为国尽力之道、勇担为国履职之责,在“小我”和“大我”同频共振中不断强化“五个”认同,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紧密联在一起。3、教师代表发言(节选)象牙塔中的学习生活,你们收获良多,感悟亦自不同。我询问过一些同学,“民大几年,你最难忘的是什么?”有人说最难忘的是食堂阿姨打菜时颤抖的手,但也有人说毕业后再难吃到的民大版油泼拌面和蛋包饭是最大遗憾;有人说最难忘的是学校的双子塔边与南湖畔,每每路过就觉得咱民大真是豪,虽然没矿但是风光无限;当然,对于文艺范儿的同学而言,南湖赋中那句“南湖之水清兮,可以洗风尘;南湖之水绿兮,可以养吾心”则更能代表民大师生的心怀。与自媒体评价的师生关系不同,本科生告诉我:“高数老师非常负责,我太喜欢她了,以至于又重修了一遍”;研究生告诉我:“凌晨两点还在实验室联调,系统终于成功。导师兴奋地从办公室冲出来问谁还在,然后大家一起撮起了油焖小龙虾”。一个技术宅男告诉我:“大一在实验室招新会上认识了学姐,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完美,一下子惊呆了。为了接近可爱的学姐,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实验室,但在鼓起勇气表白之后,遭到的拒绝却是那么的毅然决然。被拒后的无事可做,转化为发奋苦读,却意外成就了实验室的牛人。”一位保研的同学告诉我:“作为一个缺乏自信、自认为只知闷头学习、成绩一般、不爱交流、无人关注的学生,在西门外餐馆打工时偶遇指导老师,却被准确说出在实验室暑期留校的作息时间,才知道原来努力也能被人看见。”一位待入职的毕业生告诉我:“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参加母校的志愿者团队,利用3天时间昼夜轮班,开发了从数据库到中间件到微信小程序的全套‘中南民大抗疫物资供应系统’。正式上线的那一刻,突然对团队协作、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有了新的感观。”这就是你们的青葱岁月。难忘的事情很多,有知识,有阅历,有技术,有友谊,有爱情。每个人都以自己不同的付出,得到了自己不同的收获。--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 帖军4、在校生代表发言(节选)离别之际,我们有数不清的不舍和感谢想向你们诉说,同时,我们也期待着你们在未来给我们分享更多精彩的故事,分享你们挑战生活的勇气,你们战胜困难的力量,也期待你们分享平凡中的点滴。或许今年的毕业季不能一起穿上学士服在双子塔前留下青春最美的笑脸;不能和陪伴四年的老师、同学团聚;不能在宿舍熄灯后和舍友们欢笑畅谈......但我们始终期待着,你们带着更加成熟自信的笑容,带着对民大的眷恋,带着对学弟学妹们的嘱托,带着勇闯天涯的气魄,重回母校,在双子塔的夕阳下,在南湖之滨的朝阳中,留下期许已久的照片,那一天,有未来,也有回忆。亲爱的学长学姐们,此时,是动身的时刻了,甜美的果实需要汗水浇灌,无悔的青春只有奋斗才能精彩,期待你们书写更多的精彩瞬间!祝愿2020届学长学姐们一帆风顺、鹏程万里!--在校生代表 周畅5、毕业生代表发言(节选)曾看到过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大学,一种是民大,一种是其他。”只有在民大,才有一年一度的“民大节”;只有在民大,才能一天尝遍全国各地美食;只有在民大,才可以看到56个民族齐聚一堂。在追梦路上,我还想再看一眼我的民大,那一缕绿色晨曦!双子塔的黄瓦绿顶,出入图书馆的匆忙身影,是我初入校园绽放的希望,满怀憧憬赶往的下一个教室是我前进的方向;我还想再看一眼我的民大,那一轮炽烈红日!体育馆的炽热气息,训练房内腾挪跳跃的矫健身姿,是我通过体能考验的证明,与朋友相伴前行、共同奔赴的下一个赛场是我坚持的动力;我还想再看一眼我的民大,那一抹暖阳余晖!校门旁的绿茵草坪,环湖路上千奇百怪的摆照姿势,是我与校园作别的难忘回忆。保存好期望与寄托,下一个起点,梦想就此起航!--本科毕业生代表 蒋坤6、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副校长段超宣读学位授予文件左右滑动查看更多7、颁发学位证书、行“拨穗礼”8、唱校歌9、播放视频《路在脚下》10、美好时刻回顾过去的四年美好与感动都与你们一起经历巍峨的双子塔威严的校训石是心中最美的回忆飞扬的礼帽亦是飞扬的青春拍照三秒的时间却定格着青春匆匆的岁月爱母校以文字以真心回到母校之后,我才发现荷花都开了,民大还是熟悉的气息。走在校园的绿荫下,我很想念严谨治学的老师和相伴多年的同学,也希望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保重身体,一切顺利。毕业典礼上,看着主席台上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眼前浮现出的是在民大7年的一幕幕学习、生活的场景。一想到这里的一切即将成为回忆,多少次难以控制内心的激动。但毕业不是离别,是梦想起航的开端,从这里,到那里,邂逅更美好的人生体验,收获更崭新的你我。也祝愿大家自此一路繁花锦簇,奔向更美好的未来。我想对母校说:母校为我们扣好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不负母校对我们的栽培,祝愿民大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越来越好。--经济学院 何岸伦在疫情期间,我们原本的学习、就业、生活节奏都受到了影响。但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在线上完成学习,在线上组织答辩,甚至在线上实现毕业。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遗憾,或许这就是独属于我们的大学本科四年最后一次难忘的课程。线上毕业典礼和南湖边的风景都将是我们终生难忘的记忆。毕业典礼上校长的殷切寄语对每个民大人来说都是指引人生路的航标,我相信我也会带着这份期待和寄望继续前行,描绘今后的人生航图。校训镌刻在每个民大人的心中,伴我们走好人生路。感谢母校托举起民大人的梦想,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也希望母校拥有更明媚的未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相我叫DOSSA JEAN-TYCHIQUE S GBELIHO,但是在中国,我的朋友叫我王强。四年前,我从我的国家贝宁共和国来到中南民族大学读书,今年我们就要毕业了,这是一次特别又难忘的毕业典礼。在大学的四年当中,我有很多难忘的回忆,也结识了许多有趣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四年陪伴,十分难忘 ! 感恩母校,感恩中国!我爱中国,我爱贝宁!--管理学院 王强与往年的毕业生不同很多2020届毕业生没有散伙饭没有全班聚在一起拍摄的毕业照但他们有一场专属的“云毕业典礼”还有每年都能参加毕业典礼的承诺只要想念还在,就不算分别遗憾亦有欢喜离别也是开始在夏天的遇见就在夏天告别吧纵使相距千里我们也一起见证(民大学子观看毕业典礼直播)北方多风雪,愿你此生辽阔日落江河常忆湖光思故城南方多阴雨,愿你缓步当歌月上柳梢莫忘母校盼归人简单的话语寄托着母校的关怀与祝福这是一场难忘的典礼,我们在九月相遇,憧憬民大的岁月,今天我们在六月离别,走向美好的未来。毕业快乐,愿你此去前程似锦,民大,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图片来源:刘虹 秦啸宇 李传馨 何岸伦 苏靖淇文字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政办公室 编辑排版:安妮 责任编辑:刘虹

航海家

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占多半,校友来自全国56个民族

中南民族大学简介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民委、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地址为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82号。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1951年1月,中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筹办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1952年11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1953年4月,广东民族学院迁入中南民族学院。1954年,中南行政取消后,中南民族学院改属中央教育部领导,湖北省教育厅代管。1958年,中南民族学院经批准开办本科教育,正式成为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学校曾更名为中央民族学院武汉分院)。1980年,中南民族学院经历文革期间撤销后批准复办,由国家民委直接领导,并于1981年秋恢复招生。1985年,中南民族大学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2002年,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并于2003年成为国家民委与武汉市共建高校。2008年,学校获得推荐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2010年,学校首次实现拥有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015年,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中南民族大学。学校于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8年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型硕士点,拥有涵盖10大学科门类的87个本科专业。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民族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思想政治教育、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行政管理、环境设计。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法学、会计学、新闻学、应用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育学、经济学。校际联合培养:学校与重庆大学、武汉大学签订协议,每年向重庆大学选派100名学生,向武汉大学选派50名学生。学校普通本科层次的招生包括普通文理科、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运动队、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以下简称预科班)、港澳台侨等类别。截至2020年9月30日,学校共有各类在校生28595人。其中,本科生24559人、预科生435人、硕士研究生3223人、博士研究生235人、留学生143人。本科生少数民族比例近60%,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85.89%。2020年本预科招生情况2020停招本科专业:朝鲜语、物理学、智能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科学、公共事业管理、美术学、产品设计。2020年新增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2020年有81个普通本科专业招生,其中有69个专业按22个专业大类招生;录取普通本(预)科生6673人,其中本科6214人,另录取第二学士学位学生264人。新生中,本科一批(含本科批)录取人数占比93.52%。2020年各省(区、市)本预科录取最低分统计2020年各省(区)美术与设计类专业录取分数统计2020年各省(自治区)音乐舞蹈类专业录取分数统计2020年各省(自治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统计2020年,中南民族大学山东省普通类常规批计划招生31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126人,实际投档数量126人(其中17个专业只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数量82人)。不限民族考生专业投档分数线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法学类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590分,对应最低位次为34176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材料类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550分,对应最低位次为81626名。只招少数民族考生专业投档分数线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法学类(只招少数民族考生)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570分,对应最低位次为55025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材料类(只招少数民族考生)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506分,对应最低位次为157966名。选考科目要求见上表。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2020年中南民族大学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31个专业(类)中,实际只有17个专业(类),其中不限考生民族成份的专业共14个,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的专业(类)共17个。法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教育学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材料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科学类、药学类等14个招生专业(类)实行大类招生,其他招生专业为按照专业招生。法学类:包括法学、知识产权2个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2个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3个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包括英语、翻译、商务英语3个专业;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6个专业;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6个专业;公共管理类:包括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个专业;教育学类:包括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3个专业;自动化类:包括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2个专业,本专业只招少数民族考生;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4个专业;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材料类:包括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4个专业;生物科学类:包括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专业;药学类:包括化学生物学、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4个专业。招生特殊要求见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招生章程摘要根据国家民委有关要求及学校办学宗旨,学校面向全国招收各民族考生,以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为主。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考生不受民族成分限制,预科班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20%;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05%。学校确定考生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原则,不设专业分数级差,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考生优先录取。同等分数及民族条件下,先根据实考分再根据相关单科成绩和专业志愿相结合的原则确定,相关单科成绩优先原则在学校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江苏省,普通文理科考生的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B及以上,进档考生按先分数后等级原则择优录取;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专业志愿清原则择优录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录取时,按照相应省市投档排序规则进行录退,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本校公布的当年所在省份相应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外国语言文学类各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新生进校后均须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填报)。对录取以少数民族语文答卷的考生,学校不提供相应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美术类专业录取原则:按生源省投档规则投档后,学校对进档考生按综合成绩(专业省统考成绩*60%+高考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4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再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分配;对内蒙古进档考生,按综合成绩实行专业志愿清原则择优录取。音乐学、舞蹈类专业录取原则:按生源省投档规则投档后,学校对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录取原则:按生源省投档规则投档后,学校对进档考生按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组织的体育专业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男生身高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低于1.60米者,一般不予录取。学费及住宿费: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关于转专业每学年第一学期组织一次转专业工作,在籍在校的普通全日制本科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可申请转一次专业。申请转入理工科类、经济类、管理类等有数学要求相关专业的学生须参加英语和数学的考试;申请转入其他专业者须参加英语和语文的考试(数学、语文考试内容以高中教学内容为主,英语以综合测试为主)。有面试要求的专业,报名考生按所报学院安排进行。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本科毕业生毕业及就业情况(来源:中南民族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南民族大学2020届毕业生共5927人,本科毕业率为99.3%,学位授予率为98.9%,截止到2020年9月1日,我校2020届已就业毕业生人数为5435人,就业率为78.02%。其中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占比为36.36%;继续深造(含考研、二学位、出国出境)的毕业生占比为27.03%。(学校网站公示数据)截至2020年12月16日,2020届5927名毕业生中,已就业毕业生人数为4751人,就业率为80.16%。其中协议就业的毕业生占38.33%;继续深造(含升学、出国出境)的毕业生占比为26.54%。2020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2020届毕业生就业地区、行业和单位分布已就业毕业生的工作地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四省(45.42%),其中湖北省占比最高(39.01%);其次是在西部地区和沿海三省,所占比例分别为22.13% 和18.94%。从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来看,排名前十位的行业:17):“教育”(22.13%)为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87%)、“制造业”(9.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62%)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6.59%)。就业单位分布: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覆盖了其他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高等教育单位、国有企业、中初教育单位、机关、三资企业等类别。其中,其他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为最主要流向,占比为57.39%,其次为高等教育单位及国有企业,占比分别为13.34 和12.01%。攻读研究生情况1409名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国内升学深造,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3.77%。升学院校主要集中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占国内升学总人数的45.78%;其次为本校,占国内升学总人数的36.20%。164名毕业生选择出国(境),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77%。2020届分专业应届本科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初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有5个,分别为:法学专业,毕业生人数239人,毕业人数237人,就业人数113人,初次就业率47.68%;知识产权专业,毕业生人数45人,毕业人数44人,就业人数22人,初次就业率50.00%;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人数55人,毕业人数55人,就业人数30人,初次就业率54.55%;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51人,毕业人数51人,就业人数30人,初次就业率58.82%;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111人,毕业人数111人,就业人数66人,初次就业率59.46%;另外,初次就业率高60%低于70%(含)的专业共有9个,分别为经济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民族学、汉语言文学、翻译、市场营销。中南民族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回顾(来源:中南民族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9届毕业生共5741人。男生2145人,女生3596人。2019届毕业生来自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湖北省生源毕业生1018人,占比为17.73%;除湖北省之外的其他省份主要来自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2.11%)、湖南省(10.29%)、贵州省(6.13%)和云南省(5.66%)。2019届少数民族毕业生来自土家族、壮族、苗族、蒙古族等52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排名前五位的少数民族为回族(19.56%)、土家族(17.18%)、壮族(12.59%)、苗族(8.35%)和蒙古族(6.52%)。其余47个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占比则相对较低,均在5.00%以下。截止到2019年10月底,我校2019届5741名毕业生中,已就业毕业生人数为5146人,就业率为89.64%,其中协议就业的毕业生占51.44%;继续深造(含升学、出国出境)的毕业生占比为20.82%。就业率最低的学院为法学院,毕业生人数283人,就业人数164人,就业率58%。美术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协议就业比例相对较高,占比分别为67.43%和66.83%。各专业就业率最低的两个专业分别为知识产权(毕业生人数41,就业人数27人,就业率66%)和法学(毕业生人数242人,就业人数137人,就业率57%)。3329名少数民族毕业生中,协议就业(52.72%)、灵活就业(17.63%)及升学(含出国出境)(16.64%)成为少数民族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类型。与毕业生总体就业类型相比,少数民族毕业生协议就业、灵活就业和自由职业的比例则略高于学校平均水平。毕业生总体就业地区分布:已就业毕业生的工作地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四省(45.20%),其中湖北省占比最高(40.09%);其次是在西部地区和沿海三省,所占比例分别为19.99% 和19.48%。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覆盖了国有企业、机关、三资企业、其他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其他事业单位、中初教育单位等类别。其中,其他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为最主要流向,占比为73.27%,其次为国有企业及三资企业,占比分别为10.78%和4.08%。从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来看,排名前十位的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2.27%)为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其次为“制造业”(10.81%)、“教育”(9.98%)及“批发和零售业”(8.44%)。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有990名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国内升学深造,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7.24%。

黑猫

武汉所有双非高校,中南民大是唯一1所有A类学科的大学,值得报考

说起湖北省的大学,很多人脑海的第一印象是武汉的一些高校,在武汉一共有7所双一流,985/211的高校,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每所实力都非常强,但是今天要介绍的一所高校,在双非高校中,它是唯一一个拥有双A学科的大学,它就是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简称中南民大,是一所由国家民委,教育部等四方政府部门共同建立的全国重点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的中南民族大学,建校至今有70余年历史,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学生, 并且中南民族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民族类高校中,排名第二,可见它的实力不容小觑。学校占地面积1550余亩,学校风景优美,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与学校的风景交相辉映,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和中国最高的高校图书馆——中南民大双塔楼。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交通非常方便,学校周边高校众多,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这些高人气的名校,足以说明中南民族大学地处环境的优越,不过周边其他学校太受欢迎,显得中南民族大学的气势稍弱,好在该校一直低调发展,以鲜明的民族学特色,也吸引了不少考生的驻足。在师资方面,现有2200多名教师,大部分教师都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该校有56个民族各类型在校生28600余人,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在这里的外地学生不用担心受到排挤,学校会带给你满满的关爱,对于以后找工作来说,就业的压力相对也会减少。学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学科方面的建设,该校一共设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民族学和药学,是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该校的王牌专业民族学被评为A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三,作为一所不是985/211,双一流大学却拥有A学科的大学,并且成为了该类大学中的佼佼者。该校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湖北理工学科的最低分数线是551,文史最低分数线是572,2020年该校的一些专业,在部分省份分数线高达600分,在河南省等地区竞争压力大,分数也会相对应增加,不过在宁夏这些地理位置偏僻的考生,可以留意一下,分数会相对较低一点,值得报考。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学校与国外多个国家或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联合创办了“孔子学院”,学校还会定期派遣优秀学生去国外参加活动,交流学习,并且让老师出国讲学,不仅开阔了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也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一举两得。56个名族就是一家,正是因为每个地方的教育水平层次不同,所以民族大学得以发展和延续,中南民族大学虽然不是一所985大学,但是它的实力也不差,在民族类的大学中也是数一数二,每年都有不少考上清华、北大的研究生,所以这所低调的大学,也值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大喷发

2020届考研调剂信息更新(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简称中南民大),于1951年始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是国家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五方共建高校。其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 该校为中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资格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为中南民族大学图为中南民族大学调剂公告一、注意事项1.调剂工作将在5月20日以后启动,最终调剂信息以在全国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中能申请调剂我校的实际专业为准。请有意向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在调剂系统开通后第一时间登陆研招网,填报调剂信息,其他调剂方式无效。2.报考学院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对拟接收调剂的考生发出“同意该生参加复试”的通知,调剂考生须在限定时间内做出是否同意参加复试的明确回复。3.接收了复试通知的调剂考生及时关注研究生院及报考学院网站相关信息,按时参加复试。4.缺额专业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考生上网填报调剂志愿或修改调剂志愿后12小时内,不能再次修改。请考生慎重选择。5.我校的调剂工作主要由各学院负责,未尽事宜请考生咨询报考学院。6.我校未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代理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二、调剂学院和专业图为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复试调剂专业图为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复试调剂专业中南民族大学大学在全国民族类高校全是比较好的和比较出名的高校了。同时,每年报考这所大学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而且他的调剂专业和调剂名额也非常多。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地处湖北最富有和繁华的城市,以后毕业就业前景大,就业机会多,这是一个天然的优势。当然,希望调剂考生能把机会,加油吧!喜欢小编整理的调剂信息的话,就给小编点个关注吧!

年八十矣

中国最好的十所民族大学,除了中央民族大学,这所大学排位抢眼!

中国十所最好的民族大学,最知名的当然是中央民族大学,它也是民族大学中唯一的985、211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央民族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除了中央民族大学,比较知名的民族大学还有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广西民族大学,图片源自百科。我们来参考两个民族大学排行榜,在软科2019年中国民族类大学排行榜中,中央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123位,中南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175位,是中国实力最强的两所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分别排在全国第229位,第250位,第268位,第295位,是中国知名的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分列民族类高校第7到10位。软科中国民族类大学排行榜。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建大学,985、211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1978年即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694人,其中研究生5362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48.4%。中央民族大学开设有66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云南民族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不同的大学排行榜上,大学排行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校友会中国民族类大学排行榜中,中央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93位,入围全国百强高校。中南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146位,云南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167位,分列民族类大学第2,第3位。西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分别位居全国高校第207位,第218位,第238位。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排在民族类高校第7到第10位。软友会中国民族类大学排行榜中南民族大学,位于湖北省会武汉。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为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后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2002年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武汉市五方共建高校。中南民族大学现有全日制学生27000余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超过60%。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开设有84个本科专业。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三。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