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研究生比例最高的十所高校,中科大第一,浙江大学仅排第十!大震撼

中国研究生比例最高的十所高校,中科大第一,浙江大学仅排第十!

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十所高校几乎每年的研究生招考季都会被曝光各种离奇的事件,2020年也不例外,宁夏大学专业课压分让这所宁夏境内唯一的211高校成为焦点,毕竟随着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虽然每年国家都在研究生扩招,但是对于庞大的报考人数和有限的优势高校来说,研究生招生名额依旧很稀缺,从世界高校数据分析来看,分为科教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一本科教型都是最顶尖的高校,因此越好的高校研究生招生名额就越多,在校研究生的比例也非常的高,目前中国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十所高校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清华大学、3、上海交大、4、北京大学、5、复旦大学、6、南京大学、7、华中师范大学、8、北京师范大学、9、中国人民大学、10、浙江大学。千员一院士的中科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早期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院,一直都已培养科研人员为己任,因此在校的研究生比例排名第一,而为了保证生源质量,每年的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1800人左右,而且每年中科大的一部分本科生会出国深造攻读研究生,因此考入中科大的本科生中,本科生就业的比例非常小,绝大部分本科毕业生被保研或海外深造。特别是中科大的少年班,已经培养了庄小威、尹希等世界顶级高校的正教授和院士,而且在国内的院士团中,中科大的校友非常多,因此中科大才有了千员一院士的美誉,意味着每1000名本科生中就会涌现1名院士,想要和院士做同学?那么报考中科大有非常高的几率和未来的院士成为同班同学!浙江大学比例低,贡献大浙江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其中A类学科位居全国第一,而且高校综合排名也经常位居三甲,然而在研究生的比例中却仅位居第十,成为华东五校的吊车尾,这也是为何在华中五校中,浙江大学高综合排名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毕竟华东五校中的其他高校都对浙江大学的综合排名高不服气。主要是浙江大学的招生规模过于庞大,就拿南京大学为例,虽然南京大学A类学科数目远低于浙江大学,但是南京市拥有十几所顶尖高校,而浙江省被戏称仅有两所顶尖高校,一所是浙江大学,一所是其他高校,不过随着西湖大学的成立,以及浙江省强大的财力支撑,未来浙江省内的高校还会有异军突起的明星高校!

孜孜不倦

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十大高校是哪些?中科大排名第一,浙大排名最后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根据各个高校官网公布的数据,国内高校招收研究生比例最大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里所说的研究生招生不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冷丝今天还想和大家说一个话题:研究生教育是什么?它和本科生教育有什么不同?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十所高校是哪些?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十大高校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比例排名第一,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国开办研究生教育最早的高校,也是创办研究生院最早的培养单位,所以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建校时起走的就是研究型高校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较高,认可度也很高。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排名第二位和第四位,这个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有点让人感觉意外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比例分别排名第七位和第八位。这充分说明,这两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科研实力。还有点令人感觉意外的是,浙江大学仅排名第十位,这可能与学校的办学规模有较大的关系,浙江大学这十多年一直发展很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生人数比例。研究生教育是什么?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有什么差异?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就是对现有的经验、认知和行为进行分析、归纳、再加工,乃至升华为新的智识,从而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实现知识的更新和创造。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生教育面对的是集前沿性、原创性和不确定性为一体的高深专门知识,这就要求被教育者具备抽象性和复杂性的高级认知和思维水平,才能对高深专门知识进行加工、转化与再创造,这样才能形成新的指导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新经验,继而实现知识的创新。冷丝也因此认为,未来的高级知识分子都是在研究生这个群体中发展而来的。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另一个属性就是专业教育——是对某一学科知识进行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不仅是对该学科的知识进行创造从而拓展学科认知领域,也是对该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研究生教育就具有了职业性,是为了受教育者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而服务的专业化教育。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是与知识学习,尤其是经过加工的系统化、结构化的已有知识的学习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知识具有稳定性,甚至还有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性,但却类属于某一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常识性知识。本科教育是了解这些基础性、常识性知识的必要途径。本科教育不需要受教育者具有复杂而抽象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也不需要对知识进行生产与创新。所以,在本科教育阶段,一直取向更加强调的是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对知识领域有一个广阔的认知,达到健全心智、提高智识的学习目标,从而为高深专门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复旦大学本科生教育还要面对社会产业发展的需要,注重应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和使用,为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或直接投身于社会生产。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研究生教育呢?在以批判和反思作为发展动能的基础上,更需要受教育者具备探索未知领域、认知客观存在的能力,这就是探索能力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知识获取已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学习的主要功能与目的已经转变为对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主动探索未知事物而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产生新的认知与知识的行为。因此,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探索和研究性学习应该超然于对知识的简单记取,知识记取只是手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而研究生的核心任务在于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探索本身的深切反省。上海交通大学冷丝也认为,探索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培养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需要学生本人、导师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学生应该是一块基质良好且适宜于接受高层次教育的“璞玉”,而导师的循循善诱和因势利导加上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琢磨”,而高校所提供思想包容和严谨学制双向并存的培养环境构成了整个教育过程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可谓多乎

中科大2020年录取硕博研究生超过8800人:说好的小而精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我国目前实力排名前十的高校之一,在有些排行榜上,中科大甚至排名全国第三。在众人多的眼中,中科大是一所学风严谨,科研实力雄厚的高等学府,由于其每年招生人数较少(招收本科生不到2000人),因此又被人们冠以“小而精”的大学之称。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中科大规模并不小,从前的中科大只是单纯的一所理工科高校,但是近年来中科大相继布局了文科、医科等,正朝着综合性高校方向推进,以加强高校在全球的竞争力。而且新文科建设之路已经持续了数年,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并不突出。而早在2017年,安徽省立医院就已成为中科大直属附属第一医院,由中科院、国家卫健委、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因此中科大已不再是学科单一的理工科高校。而且招生规模也没你想象中那么小。另据今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微信号消息及安徽网报道,本月13日,中科大研招办向所有博士招生单位发复核通知时公布:2020年共有1.7万和4000多名一志愿考生报考我校硕士、博士,最终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可以发现,中科大2020年录取的硕博研究生规模超过了88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与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高校2019年招生规模持平,虽说今年各大高校对研究生都开了绿灯,招生规模都扩大了不少,但是中科大的这一消息还是让人感到很惊讶的,这让一些网友对中科大生源质量会否下降感到了担忧,甚至有网友直言,“说好的小而精呢”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硕博研究生仍是一所高校科研中的主要力量,而且今年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徒然增加,多招点研究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被控者

2019年中科大研究生报名数量增加25%,走进冬日的中科大报名现场

中科大的研究僧段位很高 冬日火热的报名现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定在了2018年12月22-23日,根据中科大教务处给出的数据显示,在经过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后,2019年最终在中科大参加报名考试的人数为3579人,同比2018年增长25%,已达到中科大校考场容量最大值。千员一院士的中科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都非常的多,可以成为中科大研究僧,段位都非常的高,毕竟中科大每年的研究生很大部分都被提前推免生占据,留给最后考场竞争的名额非常有限!中科大新建的医学院中科大幸运的免推生2018年中科大报考点网上报名人数3857人,其中有3695名考生报考中科大,然而还有一部分优秀的幸运儿已经提前拿到了中科大修炼道行的入场券,根据校方给出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科大接收推免生数达2109人,较去年净增172人,其中,近九成推免生来自“双一流”高校,本校生源近五年来首次突破500人,75%的本校推免生选择在中科大攻读研究生。其中计算机学院、微电子学院、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等单位接收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比例高达100%。似乎没有双一流的本科,根本没有机会获得免试的入场券!爱科研学子们梦想中的高校 喜欢科研,那么来中科大没错!中科大虽然地处相对较小的城市合肥,但是在高铁网络的支撑下,交通便捷的合肥现在距离所谓的大城市上海之间的距离也不过3小时,远离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繁华喧嚣,合肥的中科大绝对是爱科研学子们的一片净土,这里缺乏都市中太多的社交诱惑,更多的是在实验室相互竞争想努力的氛围,所谓的千员一院士并不是天生得来的,是无数中科大学子通过自己努力为母校挣来的荣耀!

秋毫为小

2017年高校研究生比例排行榜,第一名竟是安徽的这所大学!

每年都会有众多的大学,因为排名问题而争论不休。其实论及一所大学的排名,不仅要看他的学科数量、在校生规模,还要看他的研究生规模。当然,也不是说研究生人数越多越好,只是一个学校中研究生所占全体学生的比例是更能够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学术环境。日前,根据42所双一流大学的官方数据,有人对这些大学的研究生数量做了如下统计:从这份表单中可以看出,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大其在校生规模只有两万多人,在42所大学中是接近垫底的。但是它的研究生比例高达69.67%。这一数据排在全国各个大学之首,换句话说,身处中科大,几乎是被研究生给包围的状态。而中科大一直以小精尖著称,当年中科大一直保持本科生研究生一比一的比例。不过最近几年中科大研究生成倍增长,估计是招的海归青千太多,需要配备研究生给大教授们,毕竟招了这么多老师总不能让别人闲着啊!此外还有一所大学的数据值得关注,郑州大学的学生规模在全国排名第2,但是其研究生比例在42所院校中位列第40名,这一悬殊也很大。而其他的211或非211大学的研究生比例想来也不会比这个表中的数据再高了。另外还有一所大学比较特殊,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其主要是为了中科院研究院招考研究生所设立,所以它的研究生比例非常高。因为比较特殊,则不计算在内。

中科大VS国科大,同属于科学院,谁的实力更强一些?

众所周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同属我国最高科学机构中国科学院。同为两所国字号的大学,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分不清这两个学校有什么不同,它们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强者?虽然说中科大和国科大同属于中科院,但一个在中科院身边,一个在南国之都。那么中科大和国科大这两所国字号的大学到底哪个更胜一筹呢?其实说起这个问题还得从近几年中科大和国科大的历史“纠纷”说起,追踪溯源,就是从国科大的自身起源说起: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为了加快科学实力的提升,创办了中国科学院,科学院下设100多个研究所遍布全国各地。国家为了研究追赶世界高新科技技术发展和培养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人才,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举全国之力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中科大科学巨匠云集,比如钱学森就任中科大力学系主任,华罗庚任数学系主任等等。中科大先后创办中科大少年班,创建中国科大研究生院。所以说,中国科大研究生院与中国科大是一脉相承的,是隶属于中科大的,也是中科大的一部分,只是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只不过后来,中科大研究生院又改成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再后来就是2012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正式开始本科生教育。国科大的诞生,就好比中科院又要了一个小儿子,本身中科大作为中科院的独生子,自然有点不高兴,现在呢,近水楼台先得月,国科大这个小儿子是深得中科院的青睐,风光无限,实力愈来愈强了。其实,吵来吵去,都是一家人,都是同属于中科院的。那么中科大和国科大到底哪个更有实力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1958年在北京成立,首任校长是郭沫若,后南迁至安徽合肥。中科大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中科大是我国最早的一批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之一。中科大在理科领域全国领先,尤其在理论物理,化学,核能,量子力学等领悟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学校学风纯正,学习氛围浓厚科研创新能力强,学生出国深造率居国内高校前列。是国家唯一获得“211工程”、“985工程”、“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建设的顶尖大学。中科大是国内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实验室的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有8个一级学科和20个省级重点学科。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常青藤联盟成员(C9)。在2020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世界128位,在我国内地高校中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位居国内第三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科院研究生院主要依托中科院下属100多个研究所进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国科大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由此形成了国科大进行本硕博一体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国科大培养专业化人才,拥有全国100多个研究所,但实力不均。只有北京上海发达城市一些研究所实力较强,其他地方研究所实力一般,甚至有的不如当地高校实力强。综上所述,谁实力强?目前看中科大实力最强,但是国科大依托中科院,实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各位小伙伴,你们认为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光头党

中科大VS国科大,哪个实力更强,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建于安徽省合肥市,简称“中国科大”。学校位于国家级首批的“211”和“985”工程类重点高校。而中国科学院大学,1978年建于首都北京,简称“国科大”,是国家的“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这两所大学都是国家在科研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大学,所以通常被人拿来比较。而今天为了让大家仔细了解下这两所学校的专长,小编选取了部分网友的反馈,一起来看看吧。网友一:国科大,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称为大学,因为它虽然和中科大一样都属于中科院的下属,但是国科大对于本科生招生比例少,大部分是培养研究生。而中科大,在国内的理科院校中是数一数二的,加上教育部门和安徽省的倾力相助这也使得中科大拥有不少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地域原因,中科大的生源方面却落后于国科大。网友二:对于这两所大学我觉得是各有所长的,像中科大它主要致力于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招收对象多是本科生。而国科大本身就是原来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发展而来的,它的科研力量自然是比中科大更强一些。但从国家各大高校的排名来看,国科大排名却是高于中科大。但对于高考生来说却是中科大比较适合一些。网友三:从目前的排名上来看,中科大弱于国科大,但是从建校历史上来看早于国科大而且中科大是一所名副其实的“211”和“985”工程类重点大学。所以说中科大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它适应于培养国家需要的社会性人才,而国科大首先在录取线上就已经挤掉了一大批人,再加上录取分数线高得吓人所以说国科大只适合部分特别厉害的人。再者,从地域方面来说,中科大位于合肥,国科大位于北京,很明显国科大的的毕业生发展要好上许多。网友四:许多人都以为国科大是国防科技大学,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国科大指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而国防科技大学却是指国防科大。至于中科大则是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对于哪个好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待的,首先从起源上来看,中科大是1958年由北京迁往合肥的,而且坚持了十八年不扩招,每年控制招生只在1800人左右。而国科大在本科生方面的建树比不上中科大,因为它每年只会招收400人左右,其它的则是研究生了。再从学科侧重点上来分析,中科大的强项专业一般分布在理工科,比如化学,物理和材料等,而国科大几乎是培养综合性人才。上面只是选取了部分网友的意见,可能和大家心里所想的答案有所不同。但其实小编认为,这两所名校之间的好坏之分就要看你的侧重点来了。

共祭先祖

中科大研究生扩招,这两所安徽高校保研人数超百人,你怎么看?

现在我国注重培养高等人才,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都在不断扩招。现在研究生扩招速度比较慢,但硕士人数在不断增加,一些重点大学也在继续扩招,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也扩招了好几百人,这也鼓舞更多的学生报考中科大。要知道中科大是985、211高校,学校的实力很强,在世界名校排行榜中排名前两百名,属于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本科阶段对人才要求非常高,招收人数不多,高考成绩要求高,想要考上中科大的本科,那是非常困难的。不过研究生和博士阶段招收的人数就明显增多,中科大主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入国家一些重点的科研项目,科研环境和条件优越,还有优秀的师资队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未来发展机会很多,很多学生想要努力考上中科大的研究生和博士。要知道一所高校的招生数量名额可能不同,每个省份提供的名额不同,学校所在省份的优势更加明显。中科大虽然是中央直管,中国科学院直属,但位于安徽合肥。当时学校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在1970年左右从北京迁移到合肥,在这片土地不断壮大发展,成为现在知名的高校。安徽省本地的优秀高考生会优先选择中科大,中科大10%的学生来自安徽,其他省份的优秀学生可能也会选择地理位置更加好的学校,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高校。到了研究生阶段,中科大给安徽本地高校的保研名额比较多,这也算是给本地生源的优待。安徽有两所知名的211院校,合肥工业大学去年保研了一百四十多学生,安徽大学也保研了105名学生。一般211院校的保研名额比较多,但中科大对安徽本地两所高校提供了特殊待遇,其他大学的保研人数都没有超过一百的。除此以外,安徽省实力比较强的一本院校也有比较多的保研名额,比如安徽理工以及安徽师范大学。足以可见中科大在保研方面给安徽本地生源提供了优待。其他省份的优秀学生保研的时候竞争压力就会更大。而安徽省的其他大学生也很喜欢考当地的研究生,这所985高校就成了他们的目标。中科大为什么给安徽本地生源更多的保研名额呢?笔者就来谈谈个人的想法,中科大能有现在的发展,确实离不开安徽省当时对学校的支持,安徽给中科大提供了很多资源条件,中科大自然也会为安徽的发展提供更多好机会。而且高校肯定希望留下人才,招聘更多的本地人才,以后留在高校或者当地发展的优秀人才也比较多,可以促进当地的发展。其他省份的优秀学生反而不一定会选择中科大,安徽本地学生也愿意报考中科大,留在安徽发展。你觉得中科大为安徽优秀生源更多保研名额怎么样呢?

散名

中科大2019年推免研究生生源高校名单揭晓,生源质量远不如本科生

2019年研究生考试日益临近,各高校也已经陆续公布了其研究生推免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国内一所极负盛名的红色理工高校,历来受到广大学子的追捧,无论在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中,都是广大考生最青睐的高校之一。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接收推免研究生2019人,其中513人来自中科大本校,其余1596人来来自全国176所高校,笔者今天带大家看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的推免研究生生源高校名单,来分析下哪些高校的学生更容易被推免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研究生。我们统计了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接收推免研究生的高校及其对应的研究生人数,得到统计数据如下:从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免研究生来源高校名单,我们可以看出:除中科大本校以外,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两所高校的推免研究生数量最多,均超过了100人,真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两所高校的自身实力,特别是合肥工业大学更是国内工业类大学的佼佼者。除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以外,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2所高校的研究生推免人数也较多,超过了22人。有73所双高校获得了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推免资格,共推免学生231人,占到总人数了10%以上,其中先西南科技大学人数最多,为14人。在全部外校推免研究生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仅48人,只占到全部推免研究生的2.3%,来自原985等名牌高校的学生共计463人,不足30%。由以上4点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远不如其本科生质量,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开心锁

这10所大学,研究生数量大于本科生,清华排名第二,第一有点意外

最近心里有点紧张……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已经在陆续的出来了,对于大多数人都是紧张的,我也一样,辛苦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个成绩,不管成绩是否理想,只要出来了,也就尘埃落定了。目前,今年的研究生考试都是历史上最难的一次。人数之多,难度之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我们之前也聊过为什么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虽然人数越来越多,但是招收的难度却没有降低。将近300万考生,只要三分之一。看来激烈程度还是可以的。其实这种现象还是不奇怪的,在很多高等学府里,研究生真的很多。其实很多同学考研也是为了弥补一下高考的失误,于是考入了名牌大学。在一些名牌大学里,研究生的数量比例超过了本科生数量。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样的10所大学,学校的研究生数量超过本科生数量。或许就有你的学校。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所大学想必各位一定知道,这就是理学领域的王者。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却是985名校。学校人数虽然不多,全日制的学生也只有23000人,但是研究生的数量竟然达到了15879人,比例高达69%。这个比例却是有点让人感到意外。从这个比例来看,中科大100个人里面,就有70个研究生,只有30个是本科生。在这学校上学有压力啊。如果说是这个学校本科生毕业,都有点不好意思。还是得继续努力啊!第二,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没有位居第一,还是有点出人意料。不过学校的研究生学生数量每年还在增加。本科生有47762人,研究生的人数又32143人,比例也是67%了,虽然比不上中科大,但是在领域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了。看来学霸都在这里了,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第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我们昨天介绍过,就是九校联盟里的一所大学。985名校,实力雄厚自不用细说。虽然只是以理工科起家,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人文社科、医学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比例也高达66%,总数是47116人,其中研究生是30895人。另外排名第四到第十,分别是北京大学(63%)、复旦大学(60%)、南京大学(58%)、华东师范大学(57%)、北京师范大学(56%)、中国人民大学(54%)和浙江大学(54%),具体详见附图。你也发现了,这前十名的学校,研究生的比例全都超过了50%,而且都是985大学。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一个问题,名校之所以是名校,不仅仅招生分数高,对于未来的教育也抓得很紧。可能在未来,大家对教育会越来越重视。这几年,本科生的就业难度也在增加,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考研,希望可以在未来有更多的竞争力,选择这条路是正确的。所以,在未来,超越今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也是正常的。如果有机会,你们是选择本科毕业直接工作,还是会继续读研?欢迎说出你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