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被中科大数学系录取,将来好不好就业?就业别担心,要担心这个一弓

被中科大数学系录取,将来好不好就业?就业别担心,要担心这个

“今年高考,我孩子被中科大数学系录取,将来好不好就业呢?”一名家长问。中科大已经算是非常牛的大学,而数学更是相当热门的专业,孩子能成为中科大数学系的大学生,可以说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情。至于孩子将来好不好就业这个问题我觉得别担心,要担心这个问题——家长要担心孩子在中科大数学系能否顺利毕业的问题:因为在诸多顶尖985大学中,中科大与清华、复旦、同济、南大是公认的5所比较难毕业的大学,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如果是在混日子的话,很可能会因为学分绩点无法满足毕业的要求而拿不到毕业证书或者学位证书。要了解中科大数学系将来好不好就业,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科大这所大学:在校友会2019国内大学排行榜中,中科大位居第15名。但是在星级排名中,中科大位居国内top7,该校与北大、清华、国科大、复旦、人大、浙大同为8星级高校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其他版本的大学排名中,中科大的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在武书连2019 年国内大学排行榜中,中科大位居国内第14名;在2019泰晤士高校排行榜中,中科大位居国内第6名,位居世界第93名;在QS2019国内大学排行榜中,中科大的名次位居第四,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通过这一个个不同版本的大学排行榜,我们不难看出,中科大在国内三十多所985大学中确实是一所挺有分量的大学。 所以,孩子能考上中科大,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除了排名比较高之外,中科大每年的招生分数都不低,所以生源质量都比较高;而且中科大的师资力量也相当雄厚,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素质人才在中科大的校园内并不鲜见。接下去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中科大数学专业的“性价比”:有人说数学是百科之母,言外之意就是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数学对其他专业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数学无论是计算机、经济学还是金融等专业,都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虽然中科大的数学专业与北大、复旦和山大这三所高校的数学专业比起来“稍逊风骚”,但如果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把中科大的数学专业学会、学好、学精,那么毕业后完全不需要为就业问题担忧,因为很多知名用人单位有可能会找上门去,在其还没毕业的时候就抢着与这样的优秀大学生签约。数学系和其他系比起来,学起来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如果孩子在学习上不是特别刻苦的话,想要顺利从中科大数学系毕业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如果从中科大的数学系转专业到其他专业,那么想要毕业还是要轻松一些。而从别的专业想要转到数学系,估计可能性不大,毕竟数学系是学霸扎堆的地方,这是一个聪明人选择的专业,没有差不多的智商是很难在中科大的数学系混下去的。

中科大数学系,将来就业怎么样

中科大的立校之本是物理,中科大的数学同样不差或者说很强,按学科评估来说,中科大位于北大、复旦、山大之后,对于本科生教育,科大学生向来以基础扎实闻名,有人认为数学本科生教育最强三校是北大、复旦和科大,不管怎样,科大数学位于国内前五还是没有问题的。中科大中科大数学分为四个方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概率统计,应用数学的话感觉学生吐槽比较多,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有的学生认为它是基础、计算和概率统计的大杂烩,没有基础、计算、概率统计那么靠谱,至于概率统计,科大的统计系先是分出去去了管院后来又新建的,所以,如果不是对纯数学特别感兴趣而单纯是想学统计的,可以去管理学院学。中科大的统计同样很不错,第四次学科评估A-,全国前10%,统计学大牛陈希孺院士就是从这走出的!就业的基础是培养质量,而这恰是中科大的强项,具体到数学系来说,中科大和国外名校培养方式接近,平时有大作业、有经常性的小测验,当然还有期中考试,科大为学生配置助教,一般是高年级的本科生或者说是硕士、博士担任,拿助教津贴,每周一次习题课,还负责给学生答疑,平时的考试约束着学生,让他们紧绷学习这根弦,助教答疑又可以很好解惑,同时,科大大一上学期还不让学生带电脑。所有这些,研究了科大学生坚实的基础。那么,数学系的就业怎么样呢?有个说法:科大一流学生出国,二流学生保本校要,三流学生保外校研,四流学生考研,剩下的就业。科大80%以上的学生深造了,其中出国深造的在30%左右,50%的国内读研,剩下的就业。科大数学系学生在国内很受认可,美国顶尖的数学六大名校每年都有科大学生申请成功,法国巴黎高师也两年能去一个!中科大本硕博就业率就业的话,在国外的很多读博士然后走上科研之路,还有很多去了华尔街,国外金融发展阶段深,需要很多算法设计,要很多工具,还要很多能使用这些工具的人,所以具有数学背景的很受欢迎。甚至要求本科必须是数学背景,纯商科的不要!不过,国内现在还没到这个阶段。中科大本科各学院就业单位性质如中科大的名校,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深造,本科数学深造的话可选方向不少,可以继续选择数学,也可以选择计算机、金融、管理,这是数学专业学生的一个优势,但不能过分夸大,其它方向的老师确实喜欢有数学背景的学生,但这不代表有数学背景就能比别人做得好,数学只是个工具,不是万能的,要学喜欢计算机就本科学习计算机,喜欢金融就本科学金融,四年的专业训练可不是有个数学背景就能轻易弥补的!中科大数学,大部分深造了,深造的话从学校来看也都不错,即使将来仍然选择数学,就业机会也可以,可以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可以进大企业,比如华为就有700个数学家,华为每年都要从高校中引进很多数学博士,叶秋读博时华为年年从学校签数学专业博士,以后如华为这种企业越来越多,所以,高学历数学人才以后出路越来越好,不过,数学很费脑筋,如果不是特别喜欢的话,可以本科选择计算机、金融等专业,将来的前景可能更好!

吹鼓吹

他初中未毕业,却自荐中科大数学研究生成功,读教科书如同读小说

他初中未毕业,用8时间,读完了中学和大学的课程。1976年,他被保送到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但当恢复高考后,他却写信给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自荐进入中科大学习数学,几经辗转,终于在1977年10月,他自荐成功,成为了文革后第一个破格录取的研究生,并且顺利进入中科大数学系。他就是被公认为少数的天才型数学家之一,并且享有代数几何白马王子之称的—肖刚。肖刚,1951年9月,出生于江苏无锡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父亲肖荣炜是医学博士,解放初期,是上海卫生局官员外科医生,人称“一把刀”。母亲叶嘉馥被公认是圣约翰大学才女,曾经获得过上海市数学竞赛第三名。也正因为如此,肖刚曾被人们一度认为是遗传了母亲优秀的数学基因。肖刚上初中时,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活动,不久,肖刚就接到了前往苏北盐城插队的通知,而肖刚的父母也因为其他原因自顾不暇。致使肖刚初中未毕业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1970年初,肖刚在农村开始自学数学,那时候的肖刚其实还是初中生,但是,他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完成了初中、大学的数学课程,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时候的肖刚在数学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的深入了。1976年,初中还未毕业的肖刚被保送到江苏师范学院(先苏州大学)英语系。虽然,当时的肖刚第一志愿填写的是数学专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肖刚接受了学校的安排,改读英语系。不过,在肖刚的心里,则是希望自己能够在数学上面有所展示。1977年恢复了高考后,机会来了,肖刚满怀信心的写了封信给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方毅,不仅如此,信中还附带了自己关于数学学习上的一些东西。方毅看到信后,给出了批示并转交给了中科大处理。于是这封自荐信就辗转到了中科大代数专家曾肯成和其它几位老师手中,而当曾肯成等几位老师看到这封自荐信以及肖刚对于数学学习的一些东西时,立刻认为肖刚虽然初中没有毕业,但是写的东西很有分量,并且觉得肖刚的数学水平已经远超当时一般大学的数学系毕业生。不过,曾肯成认为还是要考一考这位叫肖刚的小伙子。于是让徐森林出面前往苏州对肖刚进行面试,而这场面试可远比现在的研究生面试更加的难。例如这个题目:“设 A,B为n维空间中的两个互不相交的有界闭凸集。证明有一个超平面P使得 A,B分别在P的两侧。”(这道题就是放到现在的考博,可能都是非常的难)。面试整整持续了三天。其实,曾肯成等几位老师一共出了15道面试题,众所周知,曾肯成等老一辈数学家是非常喜欢出难题的,而对于这位尚未初中毕业的肖刚来说,曾肯成更是一次性出了15道。据说,当时能在曾肯成老师所出的题目中做出来3道已然是非常厉害的了。结果,这位初中没有毕业的小伙子,不仅完整的解答出来14道题目,还证明了其中一道数学题因为题目条件不足而无法解答。于是,肖刚顺利的通过了面试。1977年春节后的一个早晨,据肖刚的妹妹肖赛回忆:“当时我刚刚打开收音机,新闻联播就在播放一位叫肖刚的青年,下乡8年,初中未毕业,通过自学数学成才,被破格录取为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硕士研究生”,也就是这一天,肖刚的名字通过无线电传播到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肖刚的成功很多人认为是天赋,其实这是片面的。据肖刚的朋友回忆,肖刚有三大超人能力:动手能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这三项能力是肖刚取得成就的保障。从小肖刚就非常喜欢自己动手,玩具、闹钟、收音机,几乎都被肖刚弄得“支离破碎”。更难得的是,肖刚不仅能够拆解,而且还能完整的复原回去,而肖家的第一台电视机就是出自肖刚的手里。肖刚的另外两个能力其实相辅相成的。这要从肖刚的另一位知音李克正说起,当时他们两个都在中科大就读,并且住在同一个宿舍。肖刚当时不仅数学是学霸,英语的能力也是超强的,而李克正的英语却是软肋。于是肖刚便主动帮助李克正补习英语,而据李克正回忆,那段学习英语的日子简直苦不堪言。因为,肖刚对于李克正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每天要背1000个单词,如果完成不了,最起码要会背500个”,李克正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把英语给补了回来。就在李克正学习英语后不久,学院选派他两出国留学,而曾肯成给他们的指示是,一个去法国,一个去英国。肖刚当时想了想便对李克正说:“看来只有你去英国,我去法国了。”而那时的肖刚根本不会法语。肖刚的做法完全是在逼自己短时间内学会法语。据李克正回忆说:“肖刚首先找了本教科书,像读小说那样很快就读了,之后又找了本语法书,大约读了几天后,然后开始背单词,每天至少背1000个以上,背了三四天以后,开始收听法国电台的广播,就这样学了两个星期左右。”而当李克正问他法国电台能听懂吗,肖刚说:“大约百分之七十吧”。直接把当时的李克正吓得直呼:“天啦”。肖刚最著名的成就是反映了曲面纤维化的相对不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个不等式被称为肖刚不等式。然而肖刚的成就远远不止于此。在肖刚妻子陈馨的回忆中说到:“他(肖刚)最后几年的主要工作是太阳能的研究。因为肖刚在面对二氧化碳排量加剧、世界能源日益枯竭时,觉得他应该做点什么”。肖刚将自己的“抛物线曲面”应用到太阳能采集箱,走出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集能路。不仅如此,肖刚还致力于研究如何压缩屏幕使之图像数倍清晰的技术。即使在肺癌的晚期,肖刚还开始研究肿瘤,计算并测量其生长速度,分析家族的肿瘤恶性程度,吃什么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生命的可能性等等。然而,病魔终究还是夺去了他的生命。2014年6月27日,代数几何白马王子肖刚终究永远的停止了他那永不停息的大脑。也就是这一天,整个数学界为之伤痛,纷纷发出讣告和唁电,为这位数学奇才的离去而感到悲痛和惋惜。他的逝世是数学界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你知道什么是乐趣吗?这就是当你有一个新的想法,可以解决人类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不断地探索,研究,直至被你攻破。”这是肖刚对妻子陈馨说的话。这位可敬、可佩、博才多学的数学家用这么朴实的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诠释。平凡中的伟大,也许就是这样的吧。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如果肖刚继续坚持研究数学,那么他的成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吗?(如果有诺贝尔数学奖的话)

迷幻屋

中科大数学系大师云集全国顶尖,华罗庚吴文俊亲手创办

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简介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建校初创办的中科大数学系,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学院是为首批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长江学者特聘岗位设置学科,并获得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数学所有博士点),2007年获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学科。华罗庚、吴文俊、谷超豪等是科大老一辈数学家的代表1958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亲自主持创办中国科大并担任首任系主任。华罗庚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之初就参加了学校的筹建,他主持创办数学系并亲任系主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龙"教学方法,开办周末讨论班,创办科大学报等,开拓了一条培养数学人才的创新之路,为科大的创建付出了大量心血,为新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吴文俊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邵逸夫数学奖得主。在他一生都与数学密不可分,并与中科大有着极深的渊源。1958年,吴文俊协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创办中国科大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并登台讲学。1978年4月,吴文俊任数学系副主任,协助华罗庚先生重建中国科大数学系。他从繁忙的研究工作之中抽出时间,推敲授课方法,整合授课内容,编写备课讲义,并形成自己的授课特色。按照既定方针,数学系每届学生的教学,采取一位导师从头到尾负责,简称“一条龙教学”。谷超豪教授于1988年2月出任中国科大校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当时,谷先生的一些朋友,包括国外一些学者,得知他出任中国科大校长,都说科技大学一所非常重要的学校,向他表示祝贺。谷超豪在这一“很重要”的岗位上抓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动中国科大的非线性科学研究工作。1989年11月,中科大非线性科学联合研究组正式成立,担任组长;同年,与郝柏林、郑哲敏等倡议在国家攀登计划中建立“非线性科学”项目,并任《辞海》编委兼数学分科主编。老一辈数学系科学家还有关肇直、吴文俊、冯康、龚昇、王元、万哲先、陆启铿、石钟慈、林群、张景中、陈希孺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都是科大数学系发展壮大的肱骨之臣!马志明、叶向东、李嘉禹等新一批中青年数学家已经成为科大数学学院中流砥柱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1981年马志明院士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数学会第八届理事长;2002年担任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2006年当选为国际数学联盟副主席,是中国数学家首次担任该职位;2007年当选为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叶向东,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数学系主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叶向东教授、黄文教授、邵松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复杂性研究”项目,对动力系统的结构、熵理论、复杂性层次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项目获2018年排名第一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李嘉禹,现任数学科学学院执行院长,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1年获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其成果“微分几何中的几个分析问题研究”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领域涉及到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复几何等专业方向,在调和映射及其热流、抛物丛上的Hermitian-Einstein度量、四元数映射、高余维平均曲率流等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杰出贡献。李嘉禹也是今年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有望成为中科院院士人选。以上都是科大数学学院的优秀教师代表,诚然科大数学系优秀人才并不限于此,就如同科大这个母体一样,造血能力极强,培养质量极高,中青年人才辈出,为未来数院的发展和中国数学的发展都持续贡献着应有的力量!

天演

2018中国数学专业最牛的五所大学,清华居然只排第四!

数学作为伴随了我们每个人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真是让人“头痛”,可偏偏无论中考、高考、考研数学总是霸占着分数最高的科目,而且是拉分大科。那么今天我来跟大家说说,数学专业排名的情况。2018数学专业全国院校排名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2018数学专业大学排名如下: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截取了排名前20的数学专业的院校,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排名还比较权威,希望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文理最强的大学,北京大学的数学专业自然是首屈一指。据悉,每年北京大学的数学专业的学生都是中国最好的生源。想必在广大考生和家长中,大家对北大的数学也是很认可的!复旦大学位于魔都上海也是我国著名的老牌大学了,在上海与这个比肩的是上海交通大学。而且从学校的实力上来看,复旦的其他专业排名都很靠前。但是复旦在数学领域的排名尤为突出,也是国内数学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山东大学位于泉城济南,山东大学的综合排名其实并不是最靠前的,但是数学专业的实力很强。很多人会意外,山东大学怎么会排在清华和中科大等前面,但就数学领域来说,山东大学确实比清华强,评估结果是A+。清华大学很多人纳闷清华大学不是排名第一的老大哥么?为啥数学专业只排到了第四?实际上清华大学的工程领域是排名第一,当然其他很多专业也都排第一,但是清华并不是数学领域里最强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类专业实力都是很强的,整个数学排名全国第五名(并列),在另外一份数学专业排名中有具体的分数(见下面),其实人家是跟清华并列的。数学专业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后从事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和其他教育工作。

红南京

中科大“中法数学英才班”正式成立,2019年开始招生!太牛了!

说起,我国高校的顶尖数学班,应该非清华北大的数学英才班莫属了,甚至与中科大的少年班开设了人才的争夺战。然而,“好景并不长”,就在1月16日上午,中国科技大学 “中法数学英才班”举办了启动仪式,正式对外宣告成立!可谓是直接与清华北大抗衡!目前已确定加入本次中科大中法数学英才班的法国高校有: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大学、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加尚高等师范学院(后续可能还有增加)。为何是中法英才班呢,因为在世界范围内,法国高校在数学学科上的整体实力一直是位于全球之首的。尤其是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被誉为“法国的北大”,其数学系,更是公认的世界第一数学系!数学界的最高奖项是菲尔兹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每四年举办一次,我们熟悉的清华大学丘成桐教授就是唯二的菲尔兹奖华人获奖者之一。而从巴黎高师数学系毕业的学生一共拿过10次菲尔兹奖。美国全国所有学校毕业生加起来只拿过13个。即使是北大数院的毕业生想去巴黎高师深造也是非常之难,而此次中科大能成功拿下巴黎高师,对于该班就读的学子而言真可谓是超级幸运。目前,第一届中法数学英才班已经确定于2019年秋季学期开学。据官方披露,中法数学英才班每年计划招生25人,真可谓是选拔“尖子中的尖子”,在招生方式上并不是像北大的数学英才班一样举办独立的招生选拔考试,而是通过自主招生、中科大自身的少年班、少创班招生15人,校内选拔招生10人。目前基本上不针对裸考的考生。据中科大近一两年自主招生的招生简章可以看到,中法英才班报名要求为数学或物理省一奖项。目前该班的办学形式为对外合作办学。采用“3+2/3”的模式,即先在中科大读3年,再到法国高校读2年(如果选巴黎高师也要读3年)预科,一共就读5年(或6年)后,保送到相关法国高校读研深造。且每年有9名学生可以获得直博的资格。在教学形式上则完全按照法国模式:在国内的前两年会学完全部数学专业必修课和物理课以及相关的公共课;大三时开放二三十门选修课,每个学生必选十门(这些选修课基本都是其他国内大学研究生级别的课程)。教学师资上,第一年由中科大的老师上课,第二年起则由法国高校派遣来华的教授主讲。为了扫清学生语言上的障碍,中法实验班会在学生大一就提前入学一个月开始学习法语,同时每个学期都有200个课时的法语课。至于后面2到3年在法学读书的费用,相比英美,法国高校的学费很低,每年的学费等相关费用加上衣食住行一起平均下来,每个月差不多800-1000欧元。当然,中科大会为该班的学生争取全部提供奖学金和补助,据悉在每月1000欧元左右,直博的9名考生补助会更高。因此,基本不用自己花钱,如果节省点还可以攒下一定的费用!

亮眼睛

强基计划解读: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培养世界级数学精英人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强基班的培养目标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探索数学重大问题,为国家培养具有突出数理基础和创造性才能的从事“数学与应用数学”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研究人才。开展强基计划重点班优秀人才培养,深入实施“科教结合、理实结合、所系结合”与“长周期、个性化、国际化”的创新培养模式,培养世界级数学精英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中国科大数学专业于1958年由华罗庚先生亲自主持创办。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本学科自创办时起就一直是新中国数学基础学科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中国科大重要创始学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牢记科大“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的目标,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数学科研平台,以一流的科学研究带动一流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实施数学基础学科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一流的师资力量。数学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全职教授47人,副教授33人,讲师5人,特任副研究员12人,博士后研究员27人,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青8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四青”人才15人。学院近年来,学院内先后成立了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分中心、中科院吴文俊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丛上的几何与分析” 基础数学中心;设有“华罗庚大师讲席”及“吴文俊大师讲席”。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分中心揭牌一流的学科建设。中国科大数学学科是首批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一级重点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支持建设的学科。数学学院近年来在一系列重要的数学问题上取得原创性突破,研究成果在Ann.Math.,Invent.Math.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先后2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国家理科人才基地项目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安徽省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0余本,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基地 1项,安徽省教学团队1项。2人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获评安徽省教学名师。一流的人才培养方案。数学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海内外享有良好声誉。优秀本科毕业生中已有4人当选中科院院士,1人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获华罗庚数学奖,4人获陈省身数学奖,5人获冯康科学计算奖,11人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30多人获评长江学者与国家杰青。每年的毕业生中,约50%左右获得美国或欧洲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约30%进入中科院相关院所或国内大学继续深造。数学科学学院利用各方优势资源,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英才班计划建设的第一个项目—“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与法国科学院、巴黎高师等高校合作,创办了“中法数学英才班”。中国科大数学专业将借鉴世界名校培养数学精英人才的经验,进一步探索数学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华罗庚班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研究院签约仪式中法数学英才班开班仪式“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强基班培养方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采用学业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积极鼓励学术交流,推进科教协同,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机制,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探索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培养世界级数学精英人才。学业导师制,小班化教学强基班将采用30人编制的小班教学,实行学院专管与一对一学业导师制度;由数学科学学院教学院长担任数学专业强基班的主管负责人,选聘相关专业方向的年轻人才担任年级班主任。设立教学委员会,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强基班各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提供师资保障。每学年,按学业表现采取动态管理和淘汰机制。确保强基计划配套保研指标的专项专用,鼓励强基班优秀学生保研深造。科教结合,理实结合强基班将根据学生兴趣,细分学科领域,允许和推进个性化学习,保证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开展固定讨论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特邀报告系列,邀请数学大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深入借鉴国际一流大学荣誉课程和荣誉学位设置,在华罗庚英才班特色课程的基础上建设一批荣誉课程;荣誉课程是硬核课程,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相比同名普通课程,更具深度和广度。充分吸收中国科大传统优秀教材的优点,适时使用英文原著教材,开展全英文教学,邀请国际著名专家上课。把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融入教学内容,创造接触前沿数学的机会,尽早引领学生接触科学研究前沿并开展研究创新。“本硕博”长周期、衔接式培养为提高优秀数学人才培育效率,实现“本硕博”长周期、衔接式培养模式,学院将协同教务处、研究生院,梳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硕、博阶段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开设本硕衔接基础课程以供学生选择,并从选课、排课、成绩记录等各环节确保强基班学生能够顺畅修读研究生课程。优先安排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提前选定导师并参与导师课题组的科学研究等鼓励措施,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强化使命驱动,提升综合素养在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指导方针指导下,将增强强基班学生的使命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计划通过《新生研讨课》、《大师讲坛》和大师座谈会等方式,让数学大师近距离现身说法,增强学生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使命感。强基班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准线,在保证强基班学生具备扎实专业数学基础的前提下,提升强基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将坚持立德树人,邀请品德高尚人士言传身教,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文娱活动、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与强基班学生报告和座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交叉融通,深化国际合作和交流将依托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和国家天元基金交叉研究等平台,让强基班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统计、工程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去。将邀请交叉学科领域大师做特邀报告,促进基础数学与大应用数学融合,在培养世界级数学精英人才的同时,培养新型数学交叉学科专业化人才。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请进来送出去”,让强基班学生在国际化视野中学习和成长。将在已有“请进来”国际交流的良好势头基础上,结合中科大华罗庚数学暑假学校,邀请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开设短期课程和系列讲座,联合指导学生科研实践。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数学专业在海外的良好声誉,深化开拓与美、法、英、日等数学强国著名高校的联系,与海外名校如MIT、Michigan等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全方位支持与资助强基办学生去海外名校交流学习。院长寄语同学们,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一份新的机遇,一场新的征程。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将以专业和热情为你们搭建一片学习的宁静天地,一个成长的迤逦舞台。在这里,你们可以领略国际数学大师的风范,可以自由地遨游于数与形的知识海洋,可以去追寻心中纯粹又崇高的理想。欢迎你们加入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强基班,让我们一起坚守初心,追求真理,勇往直前,攀登高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强基班,期待你的加入!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本科招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几宗罪

中科大数学学院放大招:读基础数学博士年保底收入10万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科学院官网消息,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科学院发出敫请,对2020年来该院入学博士攻读基础数学方向的同学提供每人每年保底收入10万元人民币(助研费+助教费+奖学金)。具体如下:网页截屏。202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读基础数学方向的同学们有福利啦!丰厚奖学金等你来拿!要求:1.2020年入学学生;2.本科毕业于北大、清华、科大、复旦、浙大;3.博士攻读基础数学方向(具体包括数学物理、动力系统、代数、微分方程、分析、微分几何);福利:从博士阶段开始,每人每年保底收入10万元人民币(助研费+助教费+奖学金)。据介绍,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数学系于1958年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亲自主持创办并任首任系主任,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学院为首批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长江学者特聘岗位设置学科,并获得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中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四,最新软科排名第三。

乃非己也

中科大校友获得中国数学最高奖华罗庚奖

中国数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在广东召开,中科大校友冯克勤、邱国寰分别获得华罗庚奖、钟家庆数学奖。冯克勤,中科大5911校友,我国代数数论和算术代数几何研究的开拓者,也是近30年来我国代数数论和数论应用研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左为邱国寰邱国寰,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教授。2010年从西北大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师从麻希南教授。2016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与几何分析,与合作者共同研究解决了海森方程的纽曼边界问题,数量曲率方程的内估计等多个难题。“华罗庚数学奖”1992年设立,每届不超过2人,每人奖金为10万元人民币,华罗庚数学奖是目前国内数学界最高奖,对于数学家来讲是非常崇高的荣誉。华罗庚先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大数学系首任系主任、数学系创始人、中科大副校长,一生为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和培养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钟家庆数学奖”于1987年设立,以表彰与奖励最优秀的数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鼓励更多的年轻学者献身于数学事业。

大灵通

中科大厉害了,两名教授成功证明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两名教授陈秀雄、王兵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微分几何学杂志》发表了微分几何领域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成功证明了“哈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这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这项成果的发布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认为这篇论文是几何分析领域的重大进展,将激发诸多相关研究。菲尔兹奖获得者西蒙·唐纳森称赞说,这是“几何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这篇文章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一是该论文很长,内容长达120页。而是改论文从投稿到正式发表经历了6年的时间,这还不算两位科学家研究这个问题所花的5年时间。该文的主要作者之一的陈秀雄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几何分析专家,中国科技大学“吴文俊讲席教授”,中国科技大学首批“大师讲席(II)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特聘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陈秀雄教授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1982年7月毕业于青田中学,在校时曾被评为“浙江省三好学生”。1982以优异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录取,1987年就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彭家贵教授。1989年由国家保送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和博士后,是著名几何学家卡拉比教授的最后一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之后,陈教授一直在北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0年开始参与到我国高等院校数学学科的研究和培养学生工作。该文的另一位作者王兵教授是我国微分几何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王兵于1998年至200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学习,2008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学位。此后分别在普林斯顿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西蒙斯几何物理中心工作,2012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先后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终身教职),2018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大任教授。看到中国科技大学在科学领域又取得一项重要成果,真心为中国国科技大学点赞。希望我们国家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学家们多出成果,出有世界性影响的尖端成果。让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提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得不多说一句。中科大地处我国安徽省合肥市,从建校开始到迁址合肥,一直秉承“努力创造国际一流科研成果”的目标,低调务实、奋力前进,成为了我国高等院校在基础科研领域的一面旗帜。创办于1978年的中国科大少年班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各领域人才,当然也因超常教育、“神童教育”受到外界质疑。不管怎么说,中科大的的确确是我国高等院校的实力派,取得的成果也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