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大2020年录取硕博研究生超过8800人:说好的小而精呢数肇

中科大2020年录取硕博研究生超过8800人:说好的小而精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我国目前实力排名前十的高校之一,在有些排行榜上,中科大甚至排名全国第三。在众人多的眼中,中科大是一所学风严谨,科研实力雄厚的高等学府,由于其每年招生人数较少(招收本科生不到2000人),因此又被人们冠以“小而精”的大学之称。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中科大规模并不小,从前的中科大只是单纯的一所理工科高校,但是近年来中科大相继布局了文科、医科等,正朝着综合性高校方向推进,以加强高校在全球的竞争力。而且新文科建设之路已经持续了数年,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并不突出。而早在2017年,安徽省立医院就已成为中科大直属附属第一医院,由中科院、国家卫健委、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因此中科大已不再是学科单一的理工科高校。而且招生规模也没你想象中那么小。另据今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微信号消息及安徽网报道,本月13日,中科大研招办向所有博士招生单位发复核通知时公布:2020年共有1.7万和4000多名一志愿考生报考我校硕士、博士,最终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可以发现,中科大2020年录取的硕博研究生规模超过了88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与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高校2019年招生规模持平,虽说今年各大高校对研究生都开了绿灯,招生规模都扩大了不少,但是中科大的这一消息还是让人感到很惊讶的,这让一些网友对中科大生源质量会否下降感到了担忧,甚至有网友直言,“说好的小而精呢”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硕博研究生仍是一所高校科研中的主要力量,而且今年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徒然增加,多招点研究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罗汉村

放榜啦!中国科大2019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据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网消息,近日,中国科大2019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具体如下:根据教育部、安徽省相关文件要求,经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现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不含推荐免试考生)进行统一公示,公示期为5月15日至5月29日。公示期间,若有问题,可向我校研招办反映。注:1、名单按准考证号排序;2、本名单为拟录取名单,尚需上报安徽省教育考试院、教育部,并经安徽省教育考试院审查和教育部全国录取联合检查,以通过检查的结果为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19年5月15日名单链接:http://search.gradschool.ustc.e.cn/download/yzbgs/2019tkssgs.htm

习常

中国科大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出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据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网消息:3月13日,中国科大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公布:说明: 1、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是我校的最低复试分数要求,各院系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招生计划、生源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学科专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本网站另行公布)及其他学术要求。复试名单将于近日陆续公布在各招生院系网站。 2、纳米学院材料与化工(0856)、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0857)中的地质工程、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0857)中的非全日制安全工程由有关院系参照工程硕士A类国家分数线另行制定。 3、科教融合学院复试专业分数线可根据实情申请另行划定,但不得低于A类国家线。 4、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由相关院系根据国家政策另行确定;考生可详询报考院系。 5、“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的除外)等享受政策加分的考生须本人在3月18日前向报考院系提出书面申请,同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6、我校今年的复试相关工作将在教育部、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指导下妥善安排进行,请考生关注本官方网站,近期将公布复试时间、形式和其他要求。待学校确定、公布后,各招生院系的复试内容、形式、日程安排,以及复试资格优惠等相关规定可访问各院系网页查看有关公告或向各院系招生联系人咨询https://yz.ustc.e.cn/sszs_2021/cksm4.html。

九罭

中国科大:近4000名考生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络复试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消息:5月7日起,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陆续开展。根据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要求,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采取远程网络复试的形式,共设网络复试考场180余间,分布于校本部与科教融合学院,近4000名考生参加了网络复试。为防范风险,杜绝隐患,研究生院采取多项措施,对其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备用方案,在系统、网络、录像、设备、人员、教室、防疫物资等方面做了双备份;提前组织了院系、部门、考生各个层面的动员,对参与复试的470多位教师,进行多次系统培训与操作培训;招募50余名研究生志愿者,对复试考生进行一对一的系统操作指导和测试,共计服务考生4100余人次;5月5日,举行大型复试培训会,3200余名考生参加;组织院系对所有考生进行考前演练;及时出台复试相关文件及考场管理人员操作指南等文档说明,覆盖复试的整个流程,做到复试工作人员“言同声、步同轨、标准化”,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前期各项工作,规范了考务管理行为,保证了各院系与考生充分交流沟通,缓解了考生压力和焦虑情绪,体现了中科大对于考生的人文关怀。5月7日,根据教育部学生司的安排,研招办主任朱玉春通过网络向全国高校介绍了我校研究生复试筹备工作经验。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将于5月下旬结束,随后,博士生招生录取工作将陆续展开,同时研究生招生网络宣讲以及夏令营报名工作也逐渐步入高潮。

颜元

中国科大2020年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中国科大研究生微信号消息:“各博士招生单位:请复核2020级博士名册,学校定于明日下午起开始制作新生银行卡、一卡通,及打印录取通知书等工作”。7月1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招办向所有博士招生单位发出复核通知,也代表着我校2020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即将落下帷幕、圆满结束。2020年分别有17000多名和4000多名一志愿考生报考我校硕士、博士,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

千世之后

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十大高校是哪些?中科大排名第一,浙大排名最后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根据各个高校官网公布的数据,国内高校招收研究生比例最大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里所说的研究生招生不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冷丝今天还想和大家说一个话题:研究生教育是什么?它和本科生教育有什么不同?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十所高校是哪些?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十大高校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比例排名第一,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国开办研究生教育最早的高校,也是创办研究生院最早的培养单位,所以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建校时起走的就是研究型高校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较高,认可度也很高。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排名第二位和第四位,这个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有点让人感觉意外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比例分别排名第七位和第八位。这充分说明,这两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科研实力。还有点令人感觉意外的是,浙江大学仅排名第十位,这可能与学校的办学规模有较大的关系,浙江大学这十多年一直发展很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生人数比例。研究生教育是什么?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有什么差异?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就是对现有的经验、认知和行为进行分析、归纳、再加工,乃至升华为新的智识,从而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实现知识的更新和创造。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生教育面对的是集前沿性、原创性和不确定性为一体的高深专门知识,这就要求被教育者具备抽象性和复杂性的高级认知和思维水平,才能对高深专门知识进行加工、转化与再创造,这样才能形成新的指导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新经验,继而实现知识的创新。冷丝也因此认为,未来的高级知识分子都是在研究生这个群体中发展而来的。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另一个属性就是专业教育——是对某一学科知识进行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不仅是对该学科的知识进行创造从而拓展学科认知领域,也是对该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研究生教育就具有了职业性,是为了受教育者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而服务的专业化教育。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是与知识学习,尤其是经过加工的系统化、结构化的已有知识的学习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知识具有稳定性,甚至还有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性,但却类属于某一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常识性知识。本科教育是了解这些基础性、常识性知识的必要途径。本科教育不需要受教育者具有复杂而抽象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也不需要对知识进行生产与创新。所以,在本科教育阶段,一直取向更加强调的是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对知识领域有一个广阔的认知,达到健全心智、提高智识的学习目标,从而为高深专门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复旦大学本科生教育还要面对社会产业发展的需要,注重应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和使用,为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或直接投身于社会生产。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研究生教育呢?在以批判和反思作为发展动能的基础上,更需要受教育者具备探索未知领域、认知客观存在的能力,这就是探索能力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知识获取已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学习的主要功能与目的已经转变为对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主动探索未知事物而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产生新的认知与知识的行为。因此,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探索和研究性学习应该超然于对知识的简单记取,知识记取只是手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而研究生的核心任务在于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探索本身的深切反省。上海交通大学冷丝也认为,探索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培养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需要学生本人、导师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学生应该是一块基质良好且适宜于接受高层次教育的“璞玉”,而导师的循循善诱和因势利导加上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琢磨”,而高校所提供思想包容和严谨学制双向并存的培养环境构成了整个教育过程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臣有守也

中科大也扩招,研究生扩招近700人,扩招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教育的普及,现在接受教育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接受教育的人多了,最终参加高考的人数必然也是更多。为了保持录取率,大学只得是不断的扩招。与之俱来的是,大学的录取压力是不断增大。而现在不断扩招的后果也很明显,那就是就业难。因为工作岗位就那么多,大学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开扩招,最终自然有一端会出问题。但是高校也没办法啊,报考人数在那摆着,录取率的要求也在那,只得不停扩招才是。不过为了缓解就业难,各大高校也是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再扩招研究生。本科生就业难,我让本科生都来读研究生,如此一来本科阶段该就业的就业了,没就业的也读研三年之后再就业,这下数据自然是好看了。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躲得了一时,哪能一直躲呢。最终研究生也还是要进入人才市场的不是。随后我们看了下今年各大高校研究生招生数据,发现就连中科大这样一贯以小而精的高校在研究生方面也是扩招了奖金700人的名额。要知道的是,中科大每年本科生仅招收1800人左右,关于科大的学生又有着“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生”的说法。换算一下,这每年1800名新生里至少也得有1200人左右是读研的。所以中科大余下的研究生自然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考研考进来的,不过好在是中科大背靠中科院,全国各地研究院很多,因此这研究生倒是不拘泥于合肥。所以由此可见,现在大学的扩招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只是教育在不停的发展,最终参加高考的人数必然是会逐年增多的,而大学的承载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未来大学应该也会做出改变,比如出现更多西湖大学这样的民办高校,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

大鳄鱼

中科大软工硕士招532人也不见多,研究生都招哪去了?

文/半农高工论教育近日中科大软件工程专业考研400分以上人数超过300+,引起网友热议。看到这则新闻我马上关注中科大2021年研究生招生目录,发现了研究生招生一些规律问题,仔细研究以后发现很有意思。今年研究生扩招,招生人数超过百万。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很少看到研究生的身影,那研究生都招哪去了呢?这几天浏览了一下各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详细看了一下各大学招生信息,研究了各专业招生目录和人数,经过反复比较,还真看出了不少问题。从招生目录和人数上仔细分析,各招生专业人数真是冷热不均,热门专业招生人数增长很快,而冷门专业不增反降,以前没有注意的专业招生人数太多了,部分大学部分专业招生人数过千,部分专业招生人数只有个位数。那什么专业招生人数名列前茅呢?医学类专业因为不是学医的以前也没有关注医学专业,没想到上网一查医学类专业招生人数这么多。现在查到招生人数最多的为吉林大学,招生人数1000+。而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招生人数接近1000+,其他带医学院的大学如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等招生人数600+,再算上独立的医科大学,招生总数接近20万+。而这些院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附属医院。吉林大学主要招生单位为吉林大学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还有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医学招生人数也不少。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单位为同济与协和附属医院。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这些毕业生除了在附属医院就业以外,还为各级医院输送了大量医学人才。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电气及其自动化类、智能制造类等等。中科大不只软件工程招了532人,其他电子信息类合计招生超过500人,这样一个大学就招生1000+,华中科技大学招生600+,吉林大学招生500+,其他大学招生人数都不少。电子信息类招生大学不仅仅限于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财经类、师范类、农林类等等都有招生,经过测算,一个大学平均招生500+的话,985加211大学招生人数约5万+,再加上二本院校,总招生人数达到20万+。大家要注意,这是研究生,不是本科生,可见以后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竞争会多么激烈。高端岗位就那么多,大部分毕业生只能沦为普通人,就业前景会和当年金融、会计有一拼,供大于求的趋势开始显现出来了,大家一定要引起关注。工商管理硕士在传统印象中一直认为金融、会计专业招生比较多,实际上这两个专业招生人数还真不多,除了财经院校招生多一些以外,其他院校招生人数过百的都很少,而且分散到经济类、管理类很多专业中。而招生人数多的是工商管理硕士(MBA),还有非全日会计专硕(MPACC),这两个专业部分院校动辙招生400+或几百+。这两个专业不仅招生人数多,而且收费高。MBA管理硕士一般学费都是几十万,MPACC学费在6万左右,一般都是招在职的工作几年有积蓄的。这两类招生是很多大学创收的主要来源,以弥补学校财政的不足。这两个专业年招生人数合计不下10万+。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就会明白,医学+电子信息+工商管理硕士占了招生人数的四分之一,再算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话,占去了招生人数的半数。其它专业招生人数增长很少,有的不增反降。这和专业冷热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大家对报考专业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便当

中科大2019年推免研究生生源高校名单揭晓,生源质量远不如本科生

2019年研究生考试日益临近,各高校也已经陆续公布了其研究生推免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国内一所极负盛名的红色理工高校,历来受到广大学子的追捧,无论在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中,都是广大考生最青睐的高校之一。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接收推免研究生2019人,其中513人来自中科大本校,其余1596人来来自全国176所高校,笔者今天带大家看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的推免研究生生源高校名单,来分析下哪些高校的学生更容易被推免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研究生。我们统计了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接收推免研究生的高校及其对应的研究生人数,得到统计数据如下:从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免研究生来源高校名单,我们可以看出:除中科大本校以外,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两所高校的推免研究生数量最多,均超过了100人,真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两所高校的自身实力,特别是合肥工业大学更是国内工业类大学的佼佼者。除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以外,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2所高校的研究生推免人数也较多,超过了22人。有73所双高校获得了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推免资格,共推免学生231人,占到总人数了10%以上,其中先西南科技大学人数最多,为14人。在全部外校推免研究生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仅48人,只占到全部推免研究生的2.3%,来自原985等名牌高校的学生共计463人,不足30%。由以上4点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远不如其本科生质量,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御宅

2019年中科大研究生报名数量增加25%,走进冬日的中科大报名现场

中科大的研究僧段位很高 冬日火热的报名现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定在了2018年12月22-23日,根据中科大教务处给出的数据显示,在经过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后,2019年最终在中科大参加报名考试的人数为3579人,同比2018年增长25%,已达到中科大校考场容量最大值。千员一院士的中科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都非常的多,可以成为中科大研究僧,段位都非常的高,毕竟中科大每年的研究生很大部分都被提前推免生占据,留给最后考场竞争的名额非常有限!中科大新建的医学院中科大幸运的免推生2018年中科大报考点网上报名人数3857人,其中有3695名考生报考中科大,然而还有一部分优秀的幸运儿已经提前拿到了中科大修炼道行的入场券,根据校方给出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科大接收推免生数达2109人,较去年净增172人,其中,近九成推免生来自“双一流”高校,本校生源近五年来首次突破500人,75%的本校推免生选择在中科大攻读研究生。其中计算机学院、微电子学院、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等单位接收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比例高达100%。似乎没有双一流的本科,根本没有机会获得免试的入场券!爱科研学子们梦想中的高校 喜欢科研,那么来中科大没错!中科大虽然地处相对较小的城市合肥,但是在高铁网络的支撑下,交通便捷的合肥现在距离所谓的大城市上海之间的距离也不过3小时,远离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繁华喧嚣,合肥的中科大绝对是爱科研学子们的一片净土,这里缺乏都市中太多的社交诱惑,更多的是在实验室相互竞争想努力的氛围,所谓的千员一院士并不是天生得来的,是无数中科大学子通过自己努力为母校挣来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