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大,又布局两个研究院,和国科大差距仍然很大黯而不明

中科大,又布局两个研究院,和国科大差距仍然很大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这两个大学是亲兄弟,其实也是仇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可以说中国科学院大学应该算中科大的儿子才对。以前中国科技大学是中科院唯一的直属高校,可是说非常牛,不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后,中科大继承的家产顿时少了一大半。这对中科大来说是一个很伤悲的事情。当然从在合肥的那一刻,中科大一直在努力的回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努力,直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的那一天,彻底死了心,因为玉泉路已经挂牌:中国科学院大学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当年这个中国科学界刚到中国需要学习西方,办研究生院,然后招研究生,所以中科院就举办了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名字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大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中国首个研究生院。比北大清华都早额,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不过首批博士点,中科大被清华北大吊打,清华大学31个,北京大学45个,而中科大只有11个,这个主要因为中科大是以理学为主,工科和文管等学科都很匮乏所致。前几年,中科大和国科大正式分家,不过分的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就是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的硕士博士培养,毕业生以后的证书只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没有中科院和各个研究所的章了。不过中科大分家可是吃了大亏。国科大分了90%中科院的研究所,而中科大分到的研究所只有:沈阳金属所苏州纳米所紫金山天文台长春应化所安徽光机所安徽物质所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可以说中科大分家没有分到一个实力派研究所,而所有的实力派研究所群不给了国科大,所有中科大也很急,今年也连续布局了两个研究所2020年6月2日,中科大和中科院广州能有研究所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中科大能源学院研究生教育以广州能源所为基础,能源学院的建设既是双方合作的新起点,也是双方合作的新机遇。广州能源所将秉持“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的战略定位,竭力推进学院的创新发展,用科技创新促进人才的产出,用人才的产出推进科技创新,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传承中科大的优良传统,努力把能源学院建设成一流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重要创新成果产出基地。 以后广州能源技术学院的硕士博士毕业证就是中科大的毕业证了。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稀土研究院在赣州挂牌成立。中科大拿下了稀土研究院的研究生培养资格,硕博只发中科大毕业证。虽然中科大积极的开张扩土,但是因为分家严重不均,所以中科大分到的研究所实力太差,比如北京上海等众多名研究所一个也没分到,中科大太亏了。老铁们,你们怎么肯呢?

爻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多牛,看完就知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大学。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知名校友: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竺可桢等人。学校现有有20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等;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重点学科如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核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天体物理、地球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安全技术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1个: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个A+(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科学技术史、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A(数学、生物学)。6个A-(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B+(生态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B(地质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2个B-(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1个C-(大气科学)。中科大是在中国高校当中率先提出并完全实现本科生100%自主选择专业;实现“教、学、管联动”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高校。因为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往往对他们所填报的专业并不是十分的了解。那么进校以后,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和对全校各个学院、各个学科专业的充分了解之后,在第一学年结束时,我们允许每一位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重新选择专业。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学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发挥他们自身最大的学习潜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理学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可以多考虑下,包括这次强基计划,基本都是理学学科,如果你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那么其实有一定优势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非常优秀的,学校的学术氛围非常深厚,学风、校风都非常好。毕业生培养质量非常过硬,除了很高的升学深造比例以外(经常在70%以上),本科生直接就业的,就业质量也非常棒。

毒蝎子

中科院的“老大”和“老二”!国科大和中科大到底怎么选?

此前中国科学院被评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学科研究最为齐全的研究性机构!曾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学术排名第一的科研机构,超越美国的哈佛大学。科研成果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两倍,让人惊叹不已。而中科院在做学术科研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四所大学,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而更多时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被那来比较,很多人甚至还分不清谁是谁!今日主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到底怎么选?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国科学院在2012年更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的一所招收本科学生的大学,位于北京雁栖湖。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位于安徽合肥的一所致力于现代科学研究的985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比中国科学院大学还要早几十年呢!所以在学校的历史上,显然中科大要悠久得多!那么到底怎么选两所学校!这个真的是”幸福的烦恼“。选学校无非就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排名、综合实力、科研水平、软硬件设施条件等。录取分数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2020年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可以看到在2016年以后整个分数线就稳定在670分左右了!可以说这个分数是仅次于清北的存在,非常之高!中国科学院大学尽管年轻,但是分数线这是真的高,从当初刚成立时的650分,如今已经一跃成为国内第二梯队。统考招生分数比中科大还要高几分,不得不说中国科学院大学最近几年的热度上来了,已经成为顶尖名校行列了!学校排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20年公布的学校排名中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一所8星级大学,世界顶尖大学建设序列。在2020年的软科大学排名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排名在全国第7位,理工科大学排名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8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在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但是作为理工科,中科大的工科专业不是很突出,甚至是瘸腿,工科的建设不算完善。想要学工科的还是要考虑考虑的。软硬件设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目前拥有50名院士,其中工程院院士10名,中科院院士40名,实实在在的豪门。教学与科研人员2621人,其中教授817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90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其中青年人才占高层次人才的60%。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其中35岁以下教师约占青年教师总数35%。中国科学院大学授课老师中共有校部直属院系中心教师539人,研究所教师 1241人,外聘教师554人,授课教师中有两院院士40人。在指导教师中共有研究生指导教师10170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6039人、两院院士248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86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838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依托中科院各个研究所,包括全国各地的118个研究院所组成的培养体系。国科大各院系和中科院各研究院所都是学校的培养单位。不得不说,作为中国科学院的重要大学,国科大比中科大还要豪气,指导老师中原始就有200多位,全国没有第二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缺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优势在于基础科学研究,尤其是六大自然科学(天地生数理化),中科大在上次的学科评估中基础科学均为全国第一。在基础科研方面,中科大独步全国。另外在本科生教育方面,相比于国科大更加成熟。因此对于热爱科研,想要做科学家的高中生来说,中科大比国科大更有优势!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缺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相比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规模上大了不少,其在学科评估中以研究所的身份进行的评估,其自然科学的评估也是均为A+学科,但是差别就是将各大研究所的情况算进去了,因此具体的科研水平可能还要等今年的新评估出来才能知道!国科大的师资很强大,但是对于本科生而言,现在国科大的本科生教育算是刚起步,并没有中科大那么成熟。而对于研究生来说,报考国科大更加好,200多位院士,只要你足够优秀,随你挑,因此相比于本科生,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更佳!小结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是中科院顶尖的大学,国科大的研究生水平更强,而中科大的本科培养更成熟,你可以选择在中科大读本科,然后到国科大读研;也可以走国科大一体化培养。所以关键在于你的选择。这两所大学的科研氛围非常浓厚,科研强度很大,如果你受不了实验室枯燥的生活,建议还是别报了!关注中国高校教育前沿观察,分享更多独家教育知识、实时教育资讯!敬请关注!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举爱

中科院直属的两所大学,一直存在“嫡系”之争,谁才是真正嫡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均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嫡系,他们都是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成立的,可以说这两所大学在国内高校圈内,享有比较高的地位,毕竟他们的背景非常深厚,师资力量、科研力量都是国内一流的,甚至可以与国内清华、北大等高校相媲美,这也足以证明目前这两所大学的实力。在最近几年的高等教育舆论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两所大学究竟谁才是中国科学院真正的嫡系之争,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而且他们之间的舆论之争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才是真正的嫡系,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从高校名字,亦或者是从建校历史方面,他都与中国科学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有人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才是真正的嫡系,毕竟这所大学自建立之初,就开始宣传自己属于中国科学院,他们拥有中国科学院作为支撑,无论是科研、教育,还是人才、师资等方面都享有一定的优势。这两种观点一直处于争议之中,而且中国科学院也从未站出来给予官方表态,他们也只能在教育舆论中进行不断的博弈。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校简称“国科大”,这所大学创建于1978年,高校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他却创立了国内多项纪录,而且在目前的高校圈内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国科大是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在研究生培养领域创造了多项纪录,比如:培养了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在2014年以前,国科大一直专注于研究生的培养,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开启了其培养层面覆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完成了真正意义上大学的蜕变。截至目前,国科大的办学规模并不大,而且主要采取了联合办学的方式,学校共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55个,开设了13个本科专业,学科分布在理学、工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另外,国科大在师资力量方面的配备也是全国一流的,截至目前,全校共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达到了240人,全国排名第一位。同时,在学研究生培养中,博士生培养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生培养数量达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此外,国科大培养的学生中,成为中国两院院士的数量达到了108位,位居全国第一名。在校友会最新排名中,我们注意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三位,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国科大共有18个学科获评A+档,位居全国第三位,30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位居全国第四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校简称为“中科大”,创建于1958年,当年他的诞生也堪称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自从创建之初,这所大学就被寄予厚望,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入选了全国重点大学,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先例,他在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参与了我国很多项重大科学研究,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科大目前设有20个学院,31个系,在本科教育上共设有37个本科专业,同时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设有研究院,在学科设置、办学规模等方面都要强于国科大,而且这所大学也拥有更加雄厚的历史发展积淀,实力上也是比较强的。在师资力量方面,中科大目前拥有2154人,其中两院院士5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7人。这所大学目前在国内的争议性比较大,尤其在国内的排上始终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在校友会最新排名中,中科大位居全国第15名;在武书连最新排名位居全国第14名。而且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排名中,中科大拥有7个学科获评A+档学科,位居全国第6位,15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位居全国第11名。按照目前国科大和中科大两所大学的发展实际来看,国科大在师资力量、学校排名、发展前景等方面都要强于中科大,而且以目前中科院的支持政策、资金等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中科院似乎更注重对国科大的投入,也就是说目前国科大的发展机遇肯定要好于中科大。不过,对于他们到底谁才是中科院的嫡系,笔者认为这种争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论谁才是嫡系,都无法左右他们的发展现状,只要他们能在发展前景、办学成绩、学校综合实力等方面取得突破,走在全国前列,谁就能称得上嫡系。

此独无有

高考:中科大在中国排第三名吗?它比北大有有事吗?考生必看!

关于中科大的故事,顺便把其他高校的故事也讲一讲。其实中科大目前这个处境,完全是一个意外,也是一种无奈,回答这个问题,基本说好也会被喷,说差了也会别喷,是左右回答都得罪人,其实有缺点就说出来,也没啥,清华北大也不是白莲花,何况其他高校。先说结论:中科大曾经是前三名,但是目前形势看,恐怕永远也不会排进前三了。可能中科大的校友一看这句话,就直接开喷了,但是这是个事实,中科大不管怎么说都得面对这个事实。或者中科大学生直接说:你算老几?你考得上中科大么?考不上就gun一边去,其实这也是一种鸵鸟精神,不面对现实。其实中科大跨出前三名,就源于那些年的高考下放问题。不单单是中科大一家。而是一大批高校。我们把其他家故事看完,咱再来谈中科大为何难以前三名。。。曾经和在中科大一样命运的高校下放故事。一提起中国科技大学,河南人民总是大骂当时省领导鼠目寸光,不接受中科大落户南阳,结果让安徽省领导热情接纳了中国科技大学,给中科大通暖气等优厚待遇,最终抱得美人归。令人讽刺的是当时安徽省领导李德生是河南人,后来给中科大规划校园的也是河南人。其实当时情况复杂,中科大能留安徽也是一个很意外的结果,安徽也是意外占了便宜因为当时外放的院校, 都几乎百分百都回京了。尤其是重点院校,除了中科大。其实最惨的是江西,不是河南,不是河南,不是河南,1969年10月26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教育部所属的高等院校,全部交给所在省、市、自治区领导。此后,中央所属的高等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全部下放地方管理江西当时接纳的高校逼格最高,妥妥的top3.有:北大,清华,人大1969 年,清华大学在鲤鱼洲创办试验农场(后称江西分校),同年北京大学在此建立江西分校,众多知名教授曾在此讲学,全国招生。在 2 年左右时间里,清华大学江西分校没有对外招生,但 1970 年,北大江西分校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当时招了 300 人左右,文理兼收,1971 年北大师生撤离鲤鱼洲后,新招的学生也到北京继续学习了。1971 年,两校人员全部返京。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回坊来到余江刘垦人大“五七”干校北大,清华,人民大学。结果一个也没捞着,其他普通院校也没捞着,江西成为最大输家,最大输家。。最大赢家是:安徽:但是接收了北京政法学院,中科大,后来北京政法金蝉脱壳全部回京,但是独得中科大,成为当时的最大赢家。中科大成为外放中唯一无法分身北京的大学河北接纳的有:当时接受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电力学院等多所重点大学,最终捞了1/2的211,华北电力大学(211),现在两地办学,也算没白接收。其他赢家有:两地办学的中国地质,华北电力,中国矿业,中国石油山东:1/2的211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后迁回京,两地办校。湖北: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后并入武汉理工,)1/2的211院校:中国地质大学落户湖北(武汉),后迁回京,两地建校。江苏:1/2的211院校中国矿业大学落户江苏(徐州),后迁回京,两地建校陕西:接收了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最后接收了1/2的全国重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后来部分迁回京合并。河南:也接纳了一所牛叉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当年11月,北京外贸学院整体迁至河南固始、息县。其中,外贸系、外语二系等1050人安置在固始,外语一系师生172人安置在息县,可惜后来全回京,211的毛都没捞着,试想如果中科大在河南,也许也会百分百的回京。最后只捞了华北水利电力。也算没有空手而归。最后,为江西,河南而哀叹。尤其江西,一根毛都没捞着。而安徽却成为最大赢家,至今合肥成为科教名城。但是对于中科大是好事么?但是中科大的命运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北京上海去外地的高校,都变得越来越弱,西安交通大学就是一个。。。但是西安交大老家已经有了上海交通大学,所以曾经繁华的故乡老家回不去了。。。曾经的穷弟弟现在已经开上了漏油的奔驰,而曾经的大哥却在西安开着桑塔纳,,,怎么追干赶啊地理位置不好的高校发展也越来越慢,哈工大不得不从中国最北部杀到最南边深圳。哈工大未来发展会非常快,这一点毫无疑问,目前哈工大深圳的分数已经超过本部了。,。。其实中科大也知道,留在合肥,发展肯定是比不过北京的那些高校的。,所以历届校长都不遗余力的想回京。但是中科大老校区的地盘被高能所占了,而高能所是DXP定的项目。。。。。中科大也在上海搞过研究院想去上海,最终没有搞起来。。。。千年,国科大的成立,更让中科大死了去北京的心。和国科大研究生分家也吃了大亏。目前中科大在国内高校的位置呢。对于顶级名校来说,分数线可以作为唯一判断标准,当然这个标准不是很权威,但是绝对具有一定的信服力。我们就看看20年来,中科大的分数变换情况吧。1997年,中科大绝对的是top3.分数比清华大学高,这次真的是有图有真相了,最低分是北京大学,591.第二个是中国人民大学 ,586第三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79第四名,南开大学。575第五名,清华大学,571当然看平均线,虽然中科大在安徽录取100多人,但是仍然分数是第三名。当时可是华东五校第一名。比上海交通大学高37分,这不愧是top3,这个绝对是铁证了。那现在呢,咱们看安徽这些年,中科大的录取情况。2007年你们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呢,那俩滑档了,直接一本线了,566分2018年,。已经落后于复交浙了。那其他方面的数据呢。全国的分数呢,。学科评估结果呢从A和A+看,中科大已经在10名,和北师大一个档次了。

特洛伊

浙江大学为何被戏称‘中科大二分校’?一分校竟是上海这所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都是我国顶尖的高校,关系也十分密切。可尽管两校水平相当,浙大却一度被人戏称为 “中科大二分校”,这是怎么回事呢?浙江大学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西郊正式开学。她的创立是我国科教界的一件大事。受此影响,各地的中科院分院陆续开始建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中科大先研院当时,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更准确地说是:中科院上海办事处)负责筹建一所大学,同年9月,该校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校”的名义对外招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校录取通知书1959年5月正式命名为“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大一样,校名也是中科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的。1968年9月,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改为隶属上海市文教系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割断了关系。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大门1994年5月,该校与并入现在的上海大学,就是现在的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在此说明一下,此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和现在的上海科技大学完全是两码事,千万别混为一谈。虽然,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名字一直用了很多年,但中科院的很多老专家教授们,还是喜欢称之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校,或者干脆直接称作:中科大一分校。但浙江大学的 “中科大二分校”又是怎么得来的呢?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为了体现对科学的重视,国家将浙江大学、黑龙江工学院 (后来改为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 )、成都工学院 (后来改名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 )划归中科院直属。这样中科院直属的大学一共增加到四所,分别是:中科大、浙大、成都科大、哈尔滨科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 从1981年开始,各校又陆续被交还给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校门按照国人“三人成伙,四人成群”的门派观点,四校组成了 “中科系”派,中科大无疑可以称得上是“掌门”,其他三校中,浙江大学的实力和名头居首,大家兄弟相称。因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历史上开了“中科大一分校”先河,按照历史传承,浙大就被戏称为:“中科大二分校”。从之前的高大上国家顶尖名列,一下沦落为“大学分校”,浙大人应该是足够郁闷了吧。或许这也促使了她们着急忙慌地回归教育部。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校门可见,“中科大二分校”虽然有不少戏谑的成分,但确实有一定的根据。不过话说回来,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即使被叫中科大二分校,谁也不会敢轻看的,一所大学的话语权最终还是由实力所决定的。其实,我们大家都一样,相信浙大和中科大未来一定会更加优秀。(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

国内一所被“低估”的大学,非985、211院校,但却排名全国前3

文/小琦我国目前有3005所高校,其实有985高校、211高校,还有普通本科以及专科,尤其是985高校,是很多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希望可以考取到这种重点大学,这样以后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985大学其实指入选我国“985工程”的高校,在1998年的时候,我国提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需要有若干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要目标,所以985工程正式开始启动,从此以后,我国就有了很多所985重点大学。自从我国建设985高校之后,前后共有41所大学入选,其实清华,北大就是第一批进985工程的大学,之后复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纷纷都被选入到985工程建设里面。虽然现在有很多高校已经逐渐走向了下坡路,但是因为有着“985工程的”名头,每年其实都还是有很多学生选择报考的,所以能够考取到985大学里面,基本上都是学霸,985大学的含金量可是超高的!而今天小编要说的这所学校,它并不是985大学也不是我国的211高校,但是它却能够闯进全国前三名,仅次于清华、北大这两所985重点大学之下,可谓是实力雄厚,那么这所学校到底有什么魅力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吧!国内一所被“低估”的大学,非985、211院校,但却排名全国前3国科大的简介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简称,它的前身是中科院的研究生学院,也是我国的第一所研究生学院,国科大曾经和中科大一样,其实都是中科院的另一面,实行的科教一体,老师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中科院。在我国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的A+学科仅仅次于清北两所高校,而且在Sci大学排名里面,国科大是我国第一名。而且它既不是我国的985、也不是我国的211,所以有的时候国科大的实力非常强悍,现在在我国排名第三,仅仅是次于清华北大的大学。国科大每年招收的学生都是很少,大概只有400名,所以能够进入到的基本上都是尖子生,这也是为什么国科大的学生都是优质生源,因为学校一直都秉承着“少而精”的办学理念,现在已经成功把“华东五校”挤出了前几名,成功排在我国的前三名。“国科大”的王牌专业是什么?就业前景如何?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王牌专业绝对是数学了,国科大的数学专业一直都是我国的重点学科,很多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很强,所以如果你很喜欢数学的话,是可以报考国科大的数学的。而且从这个专业毕业之后,就业前景是很好的。基本上都是会去研究院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或者是去学校选择当老师,也许可以从事金融和IT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的薪资和就业前景都是很不错的。高中时候如何学习才能考上国科大?根据调查显示,国科大在2021年的时候,将会在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和湖南等省份进行招生,大概招生一共是158名。所以能够成功考入到国科大的概率是很低,那必须要是学霸中的学霸。国科大一般招收的都是综合成绩优秀的,不单单要求你的学习成绩要好,而且还要有科研的潜力,或者是立志要搞研究的学生。所以在高中的时候,如果你真的想要考取国科大的话那么是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另外国科大在招收学生的时候,还会关注学生的学科特长,以及创新的潜力等等,所以如果你是这两类学生的话,是可以报考国科大的。温馨提示:国科大还有面试的环节,国科大将会考察你的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学习兴趣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个过程是很长的。大概会有3个院士,还有专家作为主考官,所以你的应变能力也是要很强的,5名考生为一个小组,共同参加考试,时间大概为一个小时。写给读者的话:虽然相比于清华和北大这两所高校,国科大的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对于想要搞科学研究或者死有志于搞科研的这一类学生,是非常适合他们进行报考的。而且从国科大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会被国家的研究所录取,因为从那里面出来的都是人才。你是国科大的学生吗?你觉得国科大怎么样呢?欢迎屏幕下方留言说出你的想法。

第五章

博士毕业,去大学当老师还是去科研院所工作?差距天上地下

博士毕业是去大学当老师,还是去科研院所?看到这个问题,我抬起头在某科研现场看了看周围忙碌的10个科研人员,五六个名校博士剩下的全是名校硕士,我不禁感到一阵悲哀,也同时想到去年单位刚离职的五六个博士,毫无例外,他们大部分都去了高校。博士毕业人数博士是最高学历,也是我们读书人读书的最高境界,能读书读到博士毕业,可以说都是很聪明的人,虽然不少博士本科学历不是211,但是可以说,只要能博士毕业,科研能力都是非常的强的。现在博士就业每年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以2018年双一流大学博士招生人数看:清华大学2938人北京大学2642人浙江大学2552人上海交通大学2148人中科大1850人复旦大学1701人南京大学1525人西安交通大学1399人哈尔滨工业大学1128人比如清华北大每年录取本科生3000多人,但是每年招生的博士也是近3000人。也就是每年清华北大毕业的博士总人数就超过了5000人,中科院每年毕业博士6000人,即使不算其他985/211高校毕业的博士,光c9+人大+中科院,每年毕业的博士人数就超过接近3万人。如果算上所有875/211的博士,每年毕业总人数基本在8万左右。这么多博士都去哪里就业?重点大学有那么多岗位需求?博士就业中国大学的博士很多都是基础性学科,比如物理,数学,化学,生物,马克思,语言,哲学类专业,这些专业在社会上用处几乎为0,基本上不会有公司接收。博士们训练的也是写论文,而不是实际的其他工作技能,尤其环化生材这类专业,基本上除了产论文外,对社会贡献几乎没有。这些博士最好的去处就是去高校,因为高校最重视的就是论文,不管你是计算机,还是环化生材,能发高端论文,能搞大项目就是最好的专业。因此去高校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很多人说去研究所待遇高,这一点我给你们说:待遇高不一定,累死人绝对是一定的。去研究所就业怎么样?中国研究所一般分三种:部委/军队研究所,中科院系列研究所,央企(包括军工集团)研究所,地方研究所。第一种国家各大部委和军队的研究所,比如以前的财政部财政所,总参**所,空军装备研究院等等,这些研究所其实待遇非常的好,而且地位非常的高。尤其是军队研究所级别非常高,工作轻松,待遇非常好,很多是分房子的,国家部委研究所很多都是公务员编制。或者事业编制,这类单位非常好,能去尽量去。收入和待遇绝对让你满意。这些单位比高校收入高得多,而且人脉非常厉害,所有军工集团都得求着你。当然这些研究所很难进,一般都是清华北大的博士,和军事院校的博士。普通高校没有关系非常的难。中科院研究所第二种是中科院的研究所,中科院是吸纳理学博士最多的地方,仅次于高校,比如比如的电子所,物理所,化学所等,这些研究所的收入也不错,工作压力比较小,是仅次于高校的第二选择,目前对博士比较挑剔,本科非985进去机会几乎为0。央企研究所央企研究所(这里不包括军工集团),基本是隶属于各大央企的研究所,研究院,待遇也是不错的,有的天天加班,有的岗位轻松,一定要打听好。比如国家电网的电力科学研究院等,这类待遇其实不错,每年清华北大博士一大群。军工集团研究所军工集团研究所应该是吸纳工科博士最多的研究所,因为其他研究所都是培养高级干部的,而军工集团研究所里面的博士和富士康员工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体力活。军工集团包括,航天,航空,兵器,电子,核工业,船舶等。这些研究所中,有的待遇非常好,有的非常差,甚至一个研究所,不同部门,不同科室之间差别都天壤之别。我强烈不建议博士们去这些军工研究院,待遇肯定会感动的,你有种为国奉献的感觉,而且一年到头不占家,哪里荒凉哪里就有军工人的身影,反正我身边好多博士全跑了。。有些研究所的有些科室是非常不错的,一年几十万,不过这类非常少,运气成分很大,军工研究所整体是比较差的。地方研究所很多地方研究所其实也是博士们的很好选择,比如各省电网的研究院,农业科学院等,待遇基本都算不错,也是博士们的选择,这类单位也是有的穷死,有的富死。不如高校舒服企业企业选择应该是排在最后,当然像华为这类重视人才的研究所,应该比国企研究所好。但是工作强度也是很大的。普通国企尽量少去,博士干的也是体力活,而且如果当不是领导待遇都很一般,或者说很差。结论,能去高校尽量去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现在想去各个大学当老师,难度是越来愈大,因为僧多粥少,一般211/985,土博士想进都很难了,现在不论是211/985还是普通一般,想去当老师,一般都会让你先师资博士后,然后再说给教职的事,因为老师好啊,所以才会这么多的限制,普通二本三本高校可能限制比较少,赶紧抓紧机会吧,以后,都会玩师资博士后的。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六顺

这所低调的科技大学,堪称上海的中科大,招生少,升学就业前途好

在中国高校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大学非常低调,在媒体上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但是每年却有着众多领先的科研成果问世,这个群体的大学就是中国科学院下属高校,在C9名校中中科大算是最为低调的高校了,学校现在都没有自己的官方抖音号,学校的学术氛围极其浓厚。除了中科大,还有一所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的大学,同样也是异常低调,这所大学就是坐落于上海的上海科技大学,应该来讲坐落在上海的大学基本都会引起家长们的青睐和关注,而这所大学除了上海本地知道的多一些,其他地区的学子却很少了解到,一方面是这所大学非常年轻,另一方面是上海科技大学只在部分地区招生。上海科技大学于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2013年-2016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招收了4届硕博连读研究生。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所以从建立时间来看,上海科技大学是非常年轻的。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发平台等国家级大科学设施和科研机构融为一体,与张江高新区的产业界、投资界有机衔接。学校以理工科为主,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和人文科学研究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学校设立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2018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迎来了首届本科毕业生,根据学校官网发布的就业质量数据显示,在184名本科毕业生中,约37%选择前往国(境)外攻读研究生。已获得录取通知书的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人均收到2个以上世界知名大学的offer,包括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莱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南加州大学、埃默里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境外留学的毕业生中,5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15人进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51人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总毕业人数的28%。约36%的毕业生选择在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约27%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工作单位包括通用电气、诺华、AMD、和辉光电、上海证券、上海银行、汉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19年是学校的第二届毕业生,上海科技大学2019届270名本科毕业生中,38%前往海外9个国家和地区继续深造,其中71%前往全球排名前50的高校继续深造;37%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21%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就业;1人创业。值得一提的是,本科生的科研实力不可小觑。通过这两年毕业生的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来这所大学与我们安徽的中科大极为相似,学校本科生培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的原则,突出“通(通识教育)、专(专业人才)、新(创新创业)”的特色。从学校的本科生培养原则以及毕业生的发展来看,上海科技大学绝对是一所发展中的潜力股高校,毕业生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成绩,强烈推荐的一所高校。

白夜

中科大与国科大的区别,你知道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它的知名度有时候甚至排在了北大和清华之下,浙大和复旦之上,位居高校排行第三名,论科研实力,处于华东五校的龙头地位,但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人们仿佛就有些陌生了,似乎没怎么听说过这所大学,更有甚者,把两所大学混为一谈,以为国科大就是中科大,实则不然,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所院校的区别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1958年建校,郭沫若先生是第一任校长,早期位于北京,后受中苏关系恶劣影响,为防止学术机构遭受破坏,于1970搬迁入安徽省合肥市,现在合肥地区也已经成为中科大的主校区,发展成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校区,主要教学在东校区和西校区,南区则是以成人教育为主,该校是最早一批入选“211工程、985工程”的理工类院校,也是c9联盟的成员之一,成功入选过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它既是国内首创少年班的高等院校,也是中国早期最先建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发展成为了中国科研创新类大学的代表。学校虽开设有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也有历史学等文科类专业,但整体上是以理工类为主,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算是国内顶尖的学术机构了,尤其是物理学专业方面,多次获得国内的科技进步和成果奖、国际上物理学方面奖项。并且该校在苏州、上海、北京都开办有研究院,合肥本地也开设有“先进技术研究院”。同时,中科大也以培养众多的院士而闻名,属于国内培养院士最多的高校 。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清时先生也曾任职作为中科大的第七位校长,该校早期著名的教学队伍有力学系的钱学森,数学系的陈景润、华罗庚等,可谓“兵多将广,实力雄厚”。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创建于1978年,于去年成功入选“双一流”,该校与中科大的渊源也颇深,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中科大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早期招生一直以研究生为主,于2014年开始面向本科生招生,该校校区主要在北京地区,以雁栖湖校区和中关村校区为主,其中雁栖湖校区是主校区,学区依山傍水,面朝雁栖湖,背靠骆驼山,风景极为秀丽,既养人,也是个研究“学问”的好地方,毕竟景色好,学生们的心情自然而然的也就跟着好了。国科大也有不少理工类专业,有力学、地质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生物学、电气工程、核科学等专业,不过相较于中科大,国科大其他专业设置也相对丰富,多了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专业,比较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其教学队伍受早期研究生院影响,有着一大批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人才队伍丰富。其实,这两所院校都是我国的科技研发顶尖院校,每年都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不存在什么可比性,只不过在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向上侧重点有所不同,都是末来中国发展的“支柱力量”,希望这些院校可以专心研发和教学,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