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化学专业考研,哪几所211大学比较好?一箪一瓢

化学专业考研,哪几所211大学比较好?

本科双非,想考化学专业211研究生?小编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无机化学专业是属于化学专业大类的,而不少人将化学和化工混为一类,这个是不对的。化学类专业属于理科,而化工类专业属于工科,这两个专业差距还是有点大。既然你问的是化学类专业,小编就来说一下化学专业。化学类专业比较好的211大学不是很多,化工类专业比较好的211大学很多。化学类专业实力最强的211大学福州大学勉勉强强进前20,其他学校都是大名鼎鼎的985大学。最强的是清华北大中科大,其次是复旦南京大学南开吉大厦门大学这几个学校,再其次就是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985,化学专业顶尖院校211根本插不上话,只有985才有说话的份。在这些985强校之后才有211大学的出头。首先是福州大学,再就是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华东理工郑州大学等学校,这些学校都是化学专业排名前30的学校,实力都比较强,能够进任何一个学校都是十分值得的。这里面相对比较好考实力也强的学校:福州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师范、西北大学。不太好考的学校:北京化工、华东理工、西南大学。化学专业是双一流专业的学校:郑州大学、东北师范。其中东北师范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分数不高,郑州大学潜力较大,但是目前实力并不是很强,分数也不是很高。北京化工和华东理工位于北京上海,考研难度不低,西南大学则是因为考题很怪不好复习。当然,想要在本地就业还是考本地的学校好一些,北京就业肯定是北京化工最强,华东肯定是华东理工最好,虽然211大学在全国都比较有影响力,但是出了省之后影响力还是会下降不少。小编还是推荐郑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化学专业是一流学科,学校也成功入选双一流,以后发展前景比较大。而东北师范类似,化学专业也是一流专业,实力很不错,加上学校是教育部六大部署师范大学之一,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毕业后想当老师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工资也不会很低,是一所被严重低估的学校。总而言之,上面这几个就是化学专业比较好的211学校。这里面师范学校和综合性大学比较多,真正的化学化工特色学校就是北京化工和华东理工。当然,上面每一个学校都不错,前提是你能够考上。

大海贼

化学学术实力最强的8所院校,除了中科大,你还知道几所?

全球顶级期刊《自然指数》公布了新一期的机构/大学学术排名,其中化学领域表现最抢眼,中国共有8所高校/机构进入全球前十名。1.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学学术实力排名全球第一,当然中科院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拥有的科研力量也是最为雄厚的,排在第一位也是理所当然的,只不过中科院不是教育单位。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的化学实力仅次于中国科学院,排名全球第二。中科大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科大的化学学科实力这几年进步是非常快的,在2012年第三学科评估中,中科大的化学学科被评87分,低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仅仅过了5年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和北大清华并列第一。中科大化学和材料科学学院拥有庞大的师资队伍,在111位教授中有19位是中科院院士,这个数量恐怕连一些211大学都比不过,学校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863项目等众多国家科研项目,在单分子化学物理、纳米材料科学等交叉学科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3.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化学学术实力在《自然指数》最新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五、中国第三。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相比中科大,南京大学更综合一些,但是其理化学科同样声誉卓著。化学学科所属的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化学院系之一,也是全国最早批准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单位,先后有5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此学习和任教。在前三轮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化学学科实力稳居前三。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已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毕业生中有一大批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中成为领军人才。4.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化学学术实力位居全球第6名。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的创新型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国科大依靠中科院强大的师资和科研基础,其理工科实力自然不弱。5.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化学学术实力位居全球第7名。清华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26年,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已成为国内高校中师资力量最为雄厚、学术水平最高的化学系之一。如今的清华化学系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化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6.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化学学术实力在最新的排名中位居全球第8。北大化学学科成立于1910年,是我国公立高等院校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科,在历次的学科评估中一直稳居第一。化学学院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鼓励本科生进行自主科研,因此其毕业生深受国际国内知名高校青睐。大约有60%的同学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26%的同学选择国内著名高校继续学习深造。7.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的化学学术实力在最新的排名中位居全球第9。南开大学是一所文理科并重的知名高校,数学和化学一直是南开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稳居前五。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领导人去南开视察调研,基本上必去这两处。8.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的化学学术实力在最新的排名中位居全球第9。虽然浙江大学现在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但曾经也颇受中科院的重视,也曾隶属中科院领导,这就说明了浙江大学的理工科实力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的。浙大化学系已发展成为综合实力雄厚、在国内和国际具有重要影响的化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机构。此外浙大化学系还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修女传

中科大很牛:化学学科世界高校排名第一,清华能排第几?

在C9高校联盟中,第一梯队就是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首,第二梯队就是“中坚五校”。比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一直常年保持超高的师生比,所以中科大的学子日后成才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单从中科大培养的院士人数就可以窥探。当然中科大作为研究型大学,基础学科是非常强的。在由教育部组织的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中科大A+级学科就达到了7个。分别是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天文学。其中化学学科在国内的非常顶尖的。当然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就是:近日,自然出版社公布了最新的自然指数化学学科排名。中科大以248.72分数名列全球大学第一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化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研究深入与否关系到国家民生。比如材料化学,那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国防事业能否快速的赶超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中科大的化学学科非常牛,那是因为中科大积聚了一大批顶尖的人才。光有中科院院士就达到了19人,长江特聘学者10人,国家杰青获得者30人。可谓人才济济,人才队伍合理。除了中科大的化学学科世界大学排名第一外,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二:南京大学第三:中国科学院大学第四:北京大学第五:清华大学写在最后可以说这五所大学的化学学科都是非常厉害的。如果各位高三学生以后有立志于化学学科的学习,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要稍微注意一下了。

边检站

中科大也扩招,研究生扩招近700人,扩招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教育的普及,现在接受教育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接受教育的人多了,最终参加高考的人数必然也是更多。为了保持录取率,大学只得是不断的扩招。与之俱来的是,大学的录取压力是不断增大。而现在不断扩招的后果也很明显,那就是就业难。因为工作岗位就那么多,大学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开扩招,最终自然有一端会出问题。但是高校也没办法啊,报考人数在那摆着,录取率的要求也在那,只得不停扩招才是。不过为了缓解就业难,各大高校也是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再扩招研究生。本科生就业难,我让本科生都来读研究生,如此一来本科阶段该就业的就业了,没就业的也读研三年之后再就业,这下数据自然是好看了。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躲得了一时,哪能一直躲呢。最终研究生也还是要进入人才市场的不是。随后我们看了下今年各大高校研究生招生数据,发现就连中科大这样一贯以小而精的高校在研究生方面也是扩招了奖金700人的名额。要知道的是,中科大每年本科生仅招收1800人左右,关于科大的学生又有着“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生”的说法。换算一下,这每年1800名新生里至少也得有1200人左右是读研的。所以中科大余下的研究生自然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考研考进来的,不过好在是中科大背靠中科院,全国各地研究院很多,因此这研究生倒是不拘泥于合肥。所以由此可见,现在大学的扩招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只是教育在不停的发展,最终参加高考的人数必然是会逐年增多的,而大学的承载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未来大学应该也会做出改变,比如出现更多西湖大学这样的民办高校,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

李克

中科大2020年录取硕博研究生超过8800人:说好的小而精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我国目前实力排名前十的高校之一,在有些排行榜上,中科大甚至排名全国第三。在众人多的眼中,中科大是一所学风严谨,科研实力雄厚的高等学府,由于其每年招生人数较少(招收本科生不到2000人),因此又被人们冠以“小而精”的大学之称。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中科大规模并不小,从前的中科大只是单纯的一所理工科高校,但是近年来中科大相继布局了文科、医科等,正朝着综合性高校方向推进,以加强高校在全球的竞争力。而且新文科建设之路已经持续了数年,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并不突出。而早在2017年,安徽省立医院就已成为中科大直属附属第一医院,由中科院、国家卫健委、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因此中科大已不再是学科单一的理工科高校。而且招生规模也没你想象中那么小。另据今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微信号消息及安徽网报道,本月13日,中科大研招办向所有博士招生单位发复核通知时公布:2020年共有1.7万和4000多名一志愿考生报考我校硕士、博士,最终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可以发现,中科大2020年录取的硕博研究生规模超过了88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与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高校2019年招生规模持平,虽说今年各大高校对研究生都开了绿灯,招生规模都扩大了不少,但是中科大的这一消息还是让人感到很惊讶的,这让一些网友对中科大生源质量会否下降感到了担忧,甚至有网友直言,“说好的小而精呢”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硕博研究生仍是一所高校科研中的主要力量,而且今年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徒然增加,多招点研究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宝之至也

中国科大2020年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中国科大研究生微信号消息:“各博士招生单位:请复核2020级博士名册,学校定于明日下午起开始制作新生银行卡、一卡通,及打印录取通知书等工作”。7月1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招办向所有博士招生单位发出复核通知,也代表着我校2020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即将落下帷幕、圆满结束。2020年分别有17000多名和4000多名一志愿考生报考我校硕士、博士,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

两天半

2020中国化学专业排名:中科大第一,清华有点惨

2020中国化学专业排名:中科大第一,清华有点惨中科大实至名归在今年的化学专业排名当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至名归,以1355分的成绩蝉联第一,而清华大学的排名则有点惨,由去年的排名第五掉落到今年的排名第七,略失我国顶尖学府的风采。而排名前5的分别是第1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355分,第2名北京大学1227分,第3名复旦大学1087分,第4名南开大学1033分,第5名南京大学960分。而排名第七的清华大学是897分。说实话,清华大学的这个排名确实让人有点失望。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 QS排名第一, U.S.News排名也是第一,可以说是国内顶尖学府,中国高校的天花板。但是从中国高校软科排名来看,清华大学虽然是国内高校的天花板,但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是国内高校专业的天花板。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历史沿革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也曾有人因此误会清华大学是美国人建立的大学。清华大学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直到目前成长为我国的最高学府,国内高校的天花板。专业设置作为我国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具有34个双一流学科,44个国家重点学科,29个国家特色学科,33个A+类学科,当然这实力在国内是顶尖的,虽然未必每个专业都是国内高校专业的天花板,但实力都是比较靠前的。结语:在今年的化学专业软科排行当中,中科大实至名归,蝉联第一,清华大学排名下跌,由第五跌至第七,或许这并不影响它是我国的顶尖学府。虽然清华大学近年来因为毕业生留学受到争议,但这也不能掩盖它的实力。另外软科的专业排行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报考的方向,在报考的时候是以专业为导向还是以学校为导向,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考量。

带之适也

中科大2019年保研数据,录取2109人,本校获得推免688人

2019研究生考试日益临近,各个高校也陆续公布了研究生推免名单,其中研究生推免数据最受关注的无疑是C9联盟的几所名校,除清华北大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近几年都是备受追捧。这与中科大的人才培养特征有关,中科大历来崇尚精英教育,在各大高校中升学率和出国率都数一数二,是科研和安心做学问的圣地。历年来,接收的外校推免研究生比例也是非常多的,这无疑使得中科大成为研究生推免最受关注的院校。2019年,中科大录取保送研究生2109人,其中本校513人,外校1596人。本校:外校 ≈ 1:3,本校和外校的录取比远超其他院校。这2109位获得推免的同学来自176所高校,涵盖985、211和普通本科。覆盖面之广也远超其他同级别院校。其中,来自清华北大及排名高于中科大的仅48人,只占到全部推免研究生的2.3%。来自清华北大、中科大、以及华东五校的人数共计524人。换句话说,中科大的保送研究生本科生源中,高于和平行于中科大本科生源质量的占比不足25%。大部分保送生源来自不如中科大的本科院校。来自985高校的推免生总共463人,占比29%。因此有人评论道:中科大的研究生生源质量不如本科生源质量。然而,哪一所大学又不是这样呢?谁读研究生不选比自己本科院校好的大学呢?这是个普遍的现象,清华北大亦是如此。一方面是一些人对中科大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吐槽,另一方面也是非985院校同学看到的希望。保研至中科大的同学中,55.8%来自非985院校,这就意味着,211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同学有了更多的机会。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科大录取的推免研究生都来自哪些大学: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理工类和综合型本科院校都或多或少地有中科大的推免名额。就连好一些的师范大学都有。几乎涵盖了各个省市,各类高校。其中,安徽省较多,一些偏远地区的高校也受到了偏爱。例如内蒙古大学的录取人数仅仅比东北大学少了一点点。其中录取最多的外校推免生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真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合肥这样的城市读大学竟然还有这样的好处,考不上中科大,甚至高考上不了重点的分数去合工大和安徽大学,或者安徽师大,认真学习保研中科大的机会还是蛮大的。就连高考录取分数线仅略高于本科线的安徽农业大学都获得了12人的保研名额。虽说比例高,然而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都是211高校,高考录取分数虽然不及中科大,但也不低,重点专业的录取分数甚至可以直逼985院校的录取分数。中科大录取的推免生也主要来自这些重点专业。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师范大学,相比之下,安徽师大最为合适。在排名上,安徽师大远不及山东师大和福建师大这样进入前百的大学。高考的录取分数也不及这些大学,但中科大的推免生数量则是其他师范大学的几十倍。当然,照顾自家邻居的孩子,这也情理之中。高考填报志愿,又有多少能能为了中科大的保研机会而去选择一所大学呢,这个概率或许还不及考研,风险未免也有点太大了。照顾邻居家孩子更要照顾自家家孩子,中科大保研本校的513人。保研至外校的175人,半数以上去往的是清华北大和中科院等优于中科大的院校。最后,中科大这样的保研数据,你认为生源质量真的变差了吗?偏向安徽省高校,是否有失公平?本文由大学生励志网原创,首发百家号。更多关于成长 大学 专业 就业等方面的文章,欢迎关注。

李觏

中科大2019年推免研究生生源高校名单揭晓,生源质量远不如本科生

2019年研究生考试日益临近,各高校也已经陆续公布了其研究生推免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国内一所极负盛名的红色理工高校,历来受到广大学子的追捧,无论在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中,都是广大考生最青睐的高校之一。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接收推免研究生2019人,其中513人来自中科大本校,其余1596人来来自全国176所高校,笔者今天带大家看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的推免研究生生源高校名单,来分析下哪些高校的学生更容易被推免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研究生。我们统计了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接收推免研究生的高校及其对应的研究生人数,得到统计数据如下:从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免研究生来源高校名单,我们可以看出:除中科大本校以外,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两所高校的推免研究生数量最多,均超过了100人,真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两所高校的自身实力,特别是合肥工业大学更是国内工业类大学的佼佼者。除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以外,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2所高校的研究生推免人数也较多,超过了22人。有73所双高校获得了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推免资格,共推免学生231人,占到总人数了10%以上,其中先西南科技大学人数最多,为14人。在全部外校推免研究生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仅48人,只占到全部推免研究生的2.3%,来自原985等名牌高校的学生共计463人,不足30%。由以上4点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远不如其本科生质量,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急诊室

中科大研究生扩招,招收合肥学生最多,两所高校保研人数过百!

现在各个大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在搞扩招。虽然说扩招的学生多了,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但现在人多考生也多,不扩招不行啊。就说研究生这一块,强如中科大,也是难免要扩招个几百人。不过在本科生这一块,中科大把关还是相当严格的。说到研究生的录取,现在研究生的录取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考研的,其二就是保研的。考研的变化太大,暂且不提,这里主要看看那些保研的名额。且说中科大的保研,相比较考研来说,保研的难度其实也不小。是以能够保研的同学,自然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不过有意思的,安徽两所211高校保研到中科大的人数,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这两所高校便是合肥工业大学以及安徽大学了,其中合工大保研了143人,安徽大学则是保研了105人。至于其他的高校,再也没有保研人数能够超过100人的。由此可见,近水楼台还是先得月。而且即便是抛开这两所高校来说,中科大给安徽理工大学以及安徽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的保研名额也是不少的。所以本科生录取方面中科大对于安徽虽然并没有太明显的倾斜,但是研究生这一块,还是照顾到了安徽的高校。再者,虽然都说中科大本科生不扩招,对于安徽考生没有照顾,但其实中科大每年在安徽录取人数在10%左右。一共招收1800人,在安徽就招了10%,这也不能说是不照顾了。而且即便是倾斜,那也得一点点的斜不是。如果一把斜过去了,那这也容易出问题不是。而合肥与中科大能有今天这般成就,其实是互相帮助的结果。如果当初不是合肥在危难之中接手了中科大,那中科大还能否办下去都是未知。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当初不是合肥在危难之中接手了中科大,那么合肥也绝对不可能在日后再得到中科大这样的名校以及它附带的这些科技资源了。所以这二者等于是互相成就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