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遍地都是?大数据告诉你:研究生所占比例超乎你想象乃逸而走

研究生遍地都是?大数据告诉你:研究生所占比例超乎你想象

研究生(硕士、博士)已然是教育界的香饽饽学位,随着近些年我国综合教育实力的不断加强,研究生规模逐渐在扩大化。我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本科生遍地都是、研究生一抓一大把,似乎在旁敲侧击地证明读书与学历变得轻量化、没那么重要了,那么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900万,经常有段子说现如今3000元都难以招来一个农民工,然而却可以招来大学生。这也从侧面道出了部分大学生的无奈,于是便兴起了考研大军。据统计,今年考研人数已接近300万人次,仅仅过去一年就激增50余万,这时候就更有人爆料称研究生也不值钱了,毕业之后还不是一样打工?然而,你却并没有看到研究生报录比,拿最近一年来说,报考人数290万,而录取人数却为72万,报录比为4:1。举个更形象的例子,假设我们国家人口为15亿,那么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为0.54 %,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0个人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为54人。不知道大家对0.54 %这个数字有没有概念,那么你还在担心研究生一文不值吗?虽然其规模是在扩招,然而遍地都是研究生这个说法显然过于夸张。一些人为什么会有研究生遍地都是这样的看法呢?那是因为不同的人所处的圈子不同而已。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工人,那么和你工作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普通工人;如果你高中毕业就出去混社会,就会发现,其实没见过几个读硕士的,还是很稀有的;如果你读了硕士,就发现周围认识的人好多都是硕士,烂大街了,学校路上都是硕士;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就像强了就不会接触很弱的人,就会觉得周围都是强者。你只需要永远记住在任何年代,知识与学历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能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这块砖,在你前行的路上可能就会多出一块绊脚石。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说诸如以上观点的理由,我们只需全力以赴即可,到时候理想的花朵自然盛开。

皆重失之

中科大2017届学霸去向:74%的本科生继续深造

红专并进一甲子,科教报国六十年。中国科大建校近6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毕业生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就在刚才,中科大发布了2017届毕业生就业报告。小编为你一一解读!2017 届毕业生共 5490 人。其中本科生 1806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32.9%;研究 生 3684 人(硕士生 2835 人,博士生 849 人), 占毕业生总数的 67.1%。本科生 1806 人,男女比例5.5:1。安徽省生源 33.5%。其余依次:河南 省、山东省、江苏省和湖北省,合计占生源总数的27%。下面分析本科生情况,研究生不做重点分析。——就业率:93.4%。——协议就业:13.4%。——灵活就业6.1%。——待业1.4%;拟升学5.2%。——就业地点:安徽37.2%,北京12.8%,上海8%,广东11.9%,浙江2.8%,江苏8.5%。——国内升学率45.1%。本科读研 815 人,主要升入“985”高校及中国科学院系统等科研院所。其中,升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比例66.3%。——出境留学率28.7%。本 科出国(境)519 人,绝大多数获国外高校全额奖学金资 助。——大部分去美国,其次是中国香港,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日本,新加波,加拿大等。情况如下:——就业率与上年持平。——本科生工作留安徽明显增加。2016届留安徽比例23%。——升学率73.8%较上年77%略有减少。解读:中科大学风一流,2017届升学率虽然被北航73.6%超越,但超过上海交大66.4%、西安交大64.3%、浙大62%。——按来校招聘单位的所属行业统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 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居前三位,分别占来校招聘单位总数的 31.9%、17.7%和 15.5%。具——按来校招聘单位所在的地域统计,位于全国各省和直辖市前六位的分别是:安徽省、江 苏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和广东省,占来校招聘单位总数的 81.4%。具——毕业生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以上的为 72.2%,其中完全 对口的为 27.7%,相关度较大。毕业生去向详细情况如下:

鬼追人

中科大2019年推免研究生生源高校名单揭晓,生源质量远不如本科生

2019年研究生考试日益临近,各高校也已经陆续公布了其研究生推免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国内一所极负盛名的红色理工高校,历来受到广大学子的追捧,无论在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中,都是广大考生最青睐的高校之一。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接收推免研究生2019人,其中513人来自中科大本校,其余1596人来来自全国176所高校,笔者今天带大家看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的推免研究生生源高校名单,来分析下哪些高校的学生更容易被推免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研究生。我们统计了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接收推免研究生的高校及其对应的研究生人数,得到统计数据如下:从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免研究生来源高校名单,我们可以看出:除中科大本校以外,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两所高校的推免研究生数量最多,均超过了100人,真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两所高校的自身实力,特别是合肥工业大学更是国内工业类大学的佼佼者。除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以外,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2所高校的研究生推免人数也较多,超过了22人。有73所双高校获得了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推免资格,共推免学生231人,占到总人数了10%以上,其中先西南科技大学人数最多,为14人。在全部外校推免研究生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仅48人,只占到全部推免研究生的2.3%,来自原985等名牌高校的学生共计463人,不足30%。由以上4点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远不如其本科生质量,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物指

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硕士研究生会不会“烂大街”?答案很中肯!

2019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将大幅增加,研究生是否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不要说研究生,就是本科生,真的“烂大街”了吗?如果在一二线城市的热门单位,本科生、研究生确实蛮多的,但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在农村地区,会不会走到哪里就真的会随便绊倒一名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吗?在211或者985大学校园的办公室内,当然是清一色的博士生,那是不是说博士已经“烂大街”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农村小学的办公室里,第一学历是本科的老师,已经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其实,在很多农村家庭,不要说硕士博士,就是连一个本科生都没有!谁敢说研究生是“烂大街”的存在?2019年的考研数据显示,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有290万人左右,被录取的人数占总报考人数的四分之一,差不多有七十多万左右。在我出生的那一年(1983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167万,而被录取的人数只有39万。从这个数据上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考研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研究生数量也在拾级而上,逐年剧增。研究生数量看起来挺多的,但和整个国家14亿的人口基数相比,历年来总人数不到700万的研究生数量充其量不过千分之五,200个中国人当中最多才只有一个研究生。故此,硕士文凭一直以来,在国内都算得上稀缺资源。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争取考研,其考研的目的和几十年前的硕士比起来,应该有一定的差别:以前的大部分研究生,考研是为了更好地搞科研;而现在的大部分研究生为何而考研?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考研的目标门槛在降低,考研的人数在扩大,释放着一种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强烈信号。考研,可以缓解部分本科生的就业压力,一些本科生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力求在求职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考研,可以提升一些高校的逼格,像清华北大中科大之类的顶尖985大学,那些学校的本科生有七成左右会选择继续考研深造。听某个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说:“触目所及遍地都是本科生,本科生真的是太多了!”那么用人单位缺本科生吗?当然是缺!缺什么样的本科生?缺那种是真正人才,能够在事业上独当一面的本科生。所以,在高等教育方面,追求高学历没有问题,但比提高高等教育层次更重要的,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营造“严进严出”的教育生态。不管是哪个年代,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研究生数量绝对不会烂大街。试想,96%的中国人都不是本科生,本科生都是稀缺资源,何谈研究生会“烂大街”呢?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硕士研究生会不会“烂大街”?上面的答案很中肯吧!

邓小平

2020杰青母校,25年的高校变迁,清华依然挺秀,中科大曾是TOP3

昨天我写完2020杰青的单位排名,里面清华和中科大并列第一,清北加华东五校排前七,就有网友问我,这些杰青是哪些学校毕业的?对啊,一所学校只要有钱,自然能招到很多牛人。一所学校能培养出许多牛人,才是真的厉害,表明加工能力强。杰青有年龄限制,45岁以下,因此,这些杰青的年龄分布基本在1975~1985之间。反推过去,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大概是1993~2003时候。这反映的是我国25年前的大学办学质量。2020年入选了300位杰青,其中,清华、北大和中科大清华校友最多,本科毕业于清华的,有17人,博士毕业于清华的,有16人。这里面,博士和本科的数量有重叠,没有区分。中科大和北大其次,两校数据完全一样。本科毕业的,有14人,博士毕业的,有10人。这里面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中科大这么厉害?中科大的学生数量要比清北都要少,清北的本科生很早以前就是3000人左右,而中科大一般在1700人左右,中科大的成材率很高。这个数据一方面说明,中科大的加工能力是不错,坚实的数理基础有助于人成才。不过,这个时间段的中科大学生水平不错,中科大当时的招生分数线跟清北是一样的,有时还会更高。到了2000年之后,城市在选择大学时的影响才越来越大。在上世纪90年代,TOP3是确定的,就是清华、北大和中科大。武汉大学在杰青所在学校的排名里,武大没有挤进清北和华五的圈子,但在杰青的母校上,武大排到了前列。我认为这个含金量更高。本科毕业于武大的,有12位,排在全国高校的第四,清北和中科大之后。博士毕业于武大的,有6位,排第5位,在清北、中科大和南大之后。这个成绩非常好,在2000年以前,甚至在2010年前,武大的名声都没有现在大,生源没现在好,但培养了不少学生。我认为这个跟武大有几个王牌专业有关,在当时,武大的生物等专业是国内第一,所以培养了不少人才。C9其他学校C9是1999年确立的,那是国内最认可的学校,生源也好,所以,当年这些学生成才的也多。不过,可以明显看出,在上世纪90年代,西交大在C9中排名是非常靠前的,办学水平要高于上海交通大学。上交大在2000年之后,才有了大发展。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10人,博士毕业生有8人。浙江大学,本科毕业生有7人,博士毕业生有6人。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生有7人,博士毕业生有6人。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生有6人,博士毕业生有6人。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生有5人,博士毕业生有5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有5人,博士毕业生有5人。东北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东北还是重工业基地,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好地方,东北高校也非常好。哈工大进入C9,其他学校也很不错。吉林大学,本科毕业生有9人,排全国第7位,超过浙大。博士毕业生有3人,在全国也能排进前15。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有4人,排全国第14位。博士毕业生有3人。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3人。其他还有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都有1位本科生入选了。师范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师范大学的教学质量要超出同层次的大学。我这个论调,在这次杰青的毕业院校里得到非常好的反映。当然,这些师范大学也有时代的变迁,现在的湖南师范已经没有当年的威名了,东北师范还可以,但也有可能被后面的师范大学追上。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校友有5位,博士毕业生有2人。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4人,博士毕业生有1人。扬州大学,在合并之前,扬州大学也是一所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3人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3人。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人。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人。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人。曲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人。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1人。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1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1人。信阳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有1人。25年的高校的变迁,真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希望我们的高校不怕曲折,打造更多的百年或者千年名校。

性善

有没有你?中国科大公示2020年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名单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网消息:7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发布2020年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名单公示。根据教育部、安徽省相关文件要求,经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现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不含直博生)进行统一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7月10日至7月23日。公示期间,若有问题,可向我校研招办反映(电话:0551-63606625)。附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名单(不含直博生)(点击见详细名单)

都会夜

全球最强100名材料科学家:前6都是华人5人中科大毕业,很苦涩!

世界著名的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全球顶尖的100位材料科学家榜单,我们“本科毕业院校”一栏时,自豪感爆棚。因为在这份100人的榜单中,我们看到前6名清一色的都是华人。而且他们的本科毕业院校,除1人毕业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外,其余5人全部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骄傲,华人太牛,中科大真牛!榜单第一名是杨培东教授,1971年8月出生于江苏苏州市,高中就读于苏州木渎中学,高考成绩601分居全校第一,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校期间获得郭沫若奖学金。本科毕业后赴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职,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杨培东从事纳米材料研究,是排名世界第一的纳米材料学家,遗憾的是,他从中国人变成了美国人,201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培东榜单中的第二名是殷亚东,也是江苏人,1992年从前黄高级中学考入中科大,本科毕业后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前往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其后进入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现为该校终身教授。材料学家殷亚东排名世界第二位,跟杨培东不同的,就是他还是中国国籍。他的研究领域是材料及界面化学,跨材料、物理、生物及工程等多个学科,专长及特色也是纳米材料。殷亚东第三名是黄暄益教授,出生于台湾,本科就读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这是前六名中唯一不是出自中科大的学生,现任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教授。人家这是从哪里来,回到了哪里去。这位我们就不去多说了。第四名是夏幼南,现任乔治亚理工学院教授,国籍现在是美国。当初当然不是美国,他的高中就读于江苏省靖江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6年本科毕业后,去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非线性光学材料硕士学位。1991年,夏幼南赴美国留学深造,获得滨州大学无机化学硕士学位,接着去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直到任现职。他从事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和表面化学研究,在世界上有着巨大影响。夏幼南排名世界第五的是孙玉刚,也是中科大本科毕业,他是1992年从山东茌平县第一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而且,他的硕士和博士都是在中科大攻读的,博士毕业后,他去了美国。2006年开始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纳米材料研究中心从事独立研究工作,成为终身研究员,是纳米材料合成实验室负责人。孙玉刚是否由中国人成了美国人不太清楚,笔者没能查到他的国籍情况,榜单上也没有反映出来。他在纳米领域的研究成果,排在世界前列。第六名是吴屹影,现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终身教授,现在还是中国人,不过在美国工作。他1998年毕业于中科大化学物理系,后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做生物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后来就去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吴屹影吴屹影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染料敏化电池和低维纳米材料等的合成与设计工作,研究成果颇丰,其论文H因子为31,文章总引用次数达12800多次。在这份100位顶尖材料科学家的榜单上,中科大本科毕业的还有第20位段镶锋、第43位万梅香等。看了这份榜单,真的为我国出了这么多世界顶级科学家自豪,特别是中科大,培养了这么多顶级人才。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科学家现在的工作单位时,这种自豪感瞬间烟消云散,代之而来的是遗憾,是苦涩,是担心。我们这么多顶级人才,几乎都留在了美国。榜单的前六名中,从中科大走出去的5名顶级材料科学家,都留在了美国。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是的,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我们出了那么多世界顶尖的材料科学家,材料工业却比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落后很多,很多时候还被别国卡脖子,这不能不成为我们深深的痛。中科院有一位院士曾经说过,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这话说得太对了。据说,仅美国硅谷,就有2万多名清华学子在那里工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留住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然后才谈得上吸引国际人才!大家对于这份排名世界前100名材料科学中,前六名都是华人,有5人毕业于中科大,而5人全部在美国工作,这种现象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大明

中科大2020年录取硕博研究生超过8800人:说好的小而精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我国目前实力排名前十的高校之一,在有些排行榜上,中科大甚至排名全国第三。在众人多的眼中,中科大是一所学风严谨,科研实力雄厚的高等学府,由于其每年招生人数较少(招收本科生不到2000人),因此又被人们冠以“小而精”的大学之称。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中科大规模并不小,从前的中科大只是单纯的一所理工科高校,但是近年来中科大相继布局了文科、医科等,正朝着综合性高校方向推进,以加强高校在全球的竞争力。而且新文科建设之路已经持续了数年,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并不突出。而早在2017年,安徽省立医院就已成为中科大直属附属第一医院,由中科院、国家卫健委、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因此中科大已不再是学科单一的理工科高校。而且招生规模也没你想象中那么小。另据今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微信号消息及安徽网报道,本月13日,中科大研招办向所有博士招生单位发复核通知时公布:2020年共有1.7万和4000多名一志愿考生报考我校硕士、博士,最终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可以发现,中科大2020年录取的硕博研究生规模超过了88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与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高校2019年招生规模持平,虽说今年各大高校对研究生都开了绿灯,招生规模都扩大了不少,但是中科大的这一消息还是让人感到很惊讶的,这让一些网友对中科大生源质量会否下降感到了担忧,甚至有网友直言,“说好的小而精呢”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硕博研究生仍是一所高校科研中的主要力量,而且今年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徒然增加,多招点研究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大之殷也

中国科大2020年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中国科大研究生微信号消息:“各博士招生单位:请复核2020级博士名册,学校定于明日下午起开始制作新生银行卡、一卡通,及打印录取通知书等工作”。7月1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招办向所有博士招生单位发出复核通知,也代表着我校2020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即将落下帷幕、圆满结束。2020年分别有17000多名和4000多名一志愿考生报考我校硕士、博士,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0多名。

果孰是邪

中国高校众生相,清华北大规模相当,华中科大是中科大规模的3倍

华中科技大学笑傲群雄 2018年中国知名高校众生相由于高校每年的学生数据不高统计,小编就拿目前已经曝光高校的几所学生数据做比较,从2018届学子来看,华中科技大学一届本科加硕士研究生合计14400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规模相当,2018届的学子在11000人左右,而东南大学则是8882人,而以精度教学著称的中科大,在2018届共招生合计4821名,其实这几所高校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中科大代表小而精的高校,例如国防科大,东南大学代表没有经历合校的985高校,例如南京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则代表经历合校潮的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巨无霸高校。本科和研究生的数据分布 清华北大金本科的原因从各大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数量反而比华中科技大学要多,每年清华和北大的本科生招生规模只有3000多人,而且每年清华和北大的本科生很多在大二或者大三就被世界各大高校预定,因此清华北大庞大的研究生规模大部分都来自国内其他高校,这也事上海市户口为何单为清北的本科生开绿灯的原因,首先清北本科生很少本科毕业就出来工作的,大部分优秀学子都选择海外留学,还有一部分是北京本地靠着地域优势考入清北名校,这些人本身的北京户口比上海户口还值钱,所以虽然上海为清北本科生开了户籍绿灯,但是可以想到的是,每年清北本科生去上海的人数非常有限。这也是清北为何流传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的原因。2016年山东考生最低分数据对比 招生数量最多的华中科大分数线最低由于2018年的统计数据不全,小编就拿2016年山东省的最低分数线为样本对比,2016年对于本科生数量少的中科大并没有由于数量少而受到考生的追捧,最低分数线比清华和北大低了10多分,而本科生招生数是中科大三倍的华中科技大学最低分比中科大低了31分,而基本东南大学持平,说明华中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的档次就像中科大和清北的档次一样,虽然清北招生人数是中科大数量的将近2倍,但是最低分数线差距不是很大!其实清北和中科大差距非常的小,而东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之间的差距也不大!华中科大唯一的好处就是,学科非常的广,武汉高校群优势可以换高校和专业学习,对于第二学位感兴趣的学子,报考华科是个不错的选择,也许用低分考入华科,可以选修一门高分的专业学位,其实华科的热门学科考分要远比中科大的最低分数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