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临床研究》杂志征稿回初理

《临床研究》杂志征稿

《临床研究》杂志,创刊于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61-1502/R,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1278,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本刊以临床医学及临床教学新经验、医疗新动态、科研新成果为主旨,将其研究成果展示给读者,以促进临床医学发展为办刊宗旨。欢迎全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医药卫生系统科研、医疗单位及其相关的作者踊跃投稿。主要栏目临床医学论著、临床医学教育、实验研究、护理研究、医学荟萃、病案讨论、综述来源:医技无忧医学研究院更多资讯信息请关注 医技无忧微信公众号(yijiwuyou)

伦敦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投稿须知

期刊简介期刊名称:临床医药文献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周期:旬刊国际刊号:2095-8242国内刊号:11-9355/R邮发代号:82-734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描述:《临床医药文献》杂志创办于2014,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国家级期刊,现被万方收录(中)等权威机构收录,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社征稿刊社简介《临床医药文献》创刊于2014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并出版的国家级医学期刊。期刊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9355/R,国际刊号ISSN2095-8242。《临床医药文献》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和宗旨,围绕国家不同时期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结合临床实际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需要,并抓住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实施有前瞻性的编辑策划工作。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栏目设置综述、论著、临床交流、医药管理、临床护理投稿指南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审稿周期一般为5个工作日,作者也可来电查询,以免影响正常发表。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2册。投稿邮箱:tougaoyun@163.com论文投稿网:tougaoyun.cn

起则于于

黑素瘤治疗有新进展,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治疗诊断学》封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7日讯(通讯员 罗钟玲 严丽 记者 段涵敏)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皮肤肿瘤与银屑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皮肤健康与疾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陈翔教授、印明柱教授团队在顶级杂志《治疗诊断学》(IF=8.579)发表BET抑制剂(NHWD-870)研究性封面论文。论文标题为“BET抑制剂通过非经典NF-kB/SPP1通路抑制黑素瘤进展”。湘雅医院邓广通及曾芙蓉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陈翔教授、印明柱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湘雅医院为第一作者及第一通讯单位。今年4月,由陈翔教授、印明柱教授团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自主研发的新型BET抑制剂NHWD-870通过阻断肿瘤-巨噬细胞互作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此次研究揭示了BET抑制剂可以通过NFKB2直接抑制黑素瘤中促癌基因SPP1的表达,从而阻碍黑素瘤的进展。该研究为临床阻断表观遗传新靶点BRD4有效治疗黑素瘤为代表的实体瘤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接下来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陈翔教授、印明柱教授团队与宁波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1类创新药NHWD-870 HCl片的1期临床试验提供了一个临床筛选疗效新靶标。据悉,由陈翔教授领衔的黑素瘤团队长期致力于皮肤肿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牵头组建了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肿瘤研究中心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肿瘤专业委员会。印明柱教授自2009年至今主要从事临床转化相关科学问题研究,在肿瘤-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探索、肿瘤表观遗传治疗新靶点的发现和新药研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开拓性工作,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为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思路。[责编:姚茜琼][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金翅雀

202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发布,让我们随着专家透过数据看门道

摘 要2020年6月29日, 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发布了202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新版《JCR》)。新版《JCR》受到全国期刊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回应业界关切,让更多期刊业界和学界同仁深入了解新版《JCR》和指标数字背后的趋势,小福团将刘谦、任艳青、任延刚、张莹四位专家对于新版《JCR》看法摘录如下,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刘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国肺癌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医学出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新版《JCR》出来科技期刊编辑该注意到的几点?北京时间6月29日,业界最为关注的新版《JCR》发布,微信朋友圈马上刷屏。众多作者,特别是学生发出不同慨叹,如同股市一样,“我投中的期刊影响因子涨了!”“我发表的期刊进1区了”……但作为学术期刊编辑,我们应该看到哪些和普通大众不一样的东西?1.总体SCI期刊数量角度JCR报告SCI期刊数是在缓慢增长的(图1),在2007~2011年期间收录期刊数明显增加,其他时间增幅稳定。SCI期刊数增加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全球学科的发展,学术成果的增加,新兴及交叉学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期刊创办。图1 JCR各版本SCI期刊数变化2.中国大陆期刊量角度JCR报告中国SCI期刊数稳定增加(图2),增幅远超国际总体JCR中SCI期刊总数,这是与中国科研投入,特别是近年国家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分不开的。图2 JCR报告中国大陆SCI期刊变化3.学科角度2019年度《JCR》中可以发现,按照期刊数排名,数学SCI期刊数是最多的(324本,图3),载文量最多的是综合材料科学129406篇(图4),各学科按照中位影响因子期刊分数最高的是细胞生物学(图5)。因此,各学科由于期刊数,载文量等众多原因,单纯从影响因子,不顾及学科差异来进行简单算分评价是很不合理的。例如数学的中位影响因子是0.797,期刊数有324,也就是说到影响因子第162名St Petersburg Mathematical Journal位置,其影响因子是0.8,而类似期刊数(314)的综合材料学科,同样中间位置(第157位)的期刊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影响因子是2.553。类似情况在各学科是很常见的。单纯追逐影响因子会驱使作者去做交叉学科工作时,倾向于选择中位影响因子高的学科里面去选择期刊,或者投综合科学类期刊。图3 各学科按照期刊数排名图4 各学科按照载文量排序图5 各学科按照中位影响因子排序4.期刊载文量角度载文量是期刊很重要的指标,显示传载知识的容量,可以说与影响因子一样是评价期刊的主要指标。从载文量(论著+综述)排序,可以看出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Springer-Nature出版社的Scientific Reports,发文量19873,考虑到其为OA期刊,每篇文章收取1870美元发表费,所以商业上可以算很成功的期刊。不过不能否认Scientific Reports和PLos One作为经典的巨型期刊(Mega-Journal)的代表,是一种重要的新型科技期刊出版模式,其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否则也很难保持在影响因子2-4分的水平(考虑其文章各学科差异等因素),运营管理也是非常复杂的工程,非常值得中国期刊借鉴。在榜单第9名还有一本更不可思议的期刊,Springer-Nature出版社的Nature Communications,载文量去年5469篇,影响因子达到12.121,近年稳定在10以上。要知道国内有些人(编辑?作者?)把载文量多的期刊叫“水刊”,那么能办一本每年发表5000多篇文章,而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期刊,难度真的无法想象,可以说NC是依托Nature家族声誉与Springer良好管理运营机制合体的成功科技期刊,笔者特别推荐中国期刊虚心向其学习。图6 期刊按照载文量排序5.中国期刊高IF期刊很多,1,2区期刊很多(图7),网络信息已有较多涉及。此处笔者略去一万字表扬内容。主要存在问题:1.缺少国际化出版平台,不仅仅是技术平台,技术平台可以拿来主义,更缺的是品牌平台。细分学科出版市场也是当前学术出版的重要趋势。2.过度重视影响因子会让多数办刊人失去增加载文量的动力。图7 中国影响因子排名前10期刊图8 美国医学会JAMA系列期刊6.小结从JCR期刊收录变化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几点,巨型OA期刊由于完全online,载文量大,周期相对比传统纸刊快,作者保留版权等优势,所以满足相当一部分作者群体的需求,值得我国科技期刊学习其优点;学术出版商细分学术市场一直在进行,结合品牌期刊的“瀑布评审”,可以从高中低端一定程度“垄断”学术出版资源,如果再结合集约化优势,更是值得中国期刊学习借鉴;我国学术期刊“小、散、弱”局面正在逐步改善,在各主管主办单位强有力措施的支持下,应该很快成为国际学术出版强国,让更多的我国作者优秀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任艳青:“小编讲堂”核心成员,“小编基金”首期PI中国SCI期刊指标非常亮眼2019JCR,中国SCI期刊指标非常亮眼,比较具有2018IF和2019IF的224本大陆期刊,有31本期刊做到了可被引文献量、影响因子和期刊影响因子百分排位数同步增长。最大提升奖2019JCR中,有27本中国期刊首次获得影响因子,这些期刊表现不凡,其中14本期刊位于本学科的Q1区,9本期刊位于本学科的Q2区。最佳新人奖(Q1区期刊)另有,两本刊Bone Research、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8年IF被镇压,2019 JCR,Bone Research以Q1区强势回归。数据若有不妥,请指正。任延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慢性疾病与转化医学(英文)》编辑部主任未来如何提升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大家期待的新版《JCR》影响因子发布,我们对标世界一流期刊,都在思考。我的学科背景使我非常关注医学综合和临床医学的国内外杂志,对比其影响力:在世界的SCI期刊总排名前列,至少有一半期刊是医学综合和临床医学类期刊;而我们国家的SCI期刊总排名,医学综合和临床医学相对数量少,大部分在排名中游。我个人认为,这和我们国家大学和医疗机构医学方面的影响力、世界排名地位是相符的。未来如何提升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第一、还是要依托科学家办刊。举例我曾经参与创办的《Endoscopic Ultrasound》杂志,本次影响因子4.489分,属于消化类Q2,比排名Q1区的期刊差2名,内镜类杂志世界排名第四。他的创刊单位是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内镜学科创始人孙思予教授,长江学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第一完成人),在亚洲、亚太、及世界消化内镜领域有很好的影响力。未来这个杂志还有前景,因为报导范围包括整个内镜学科,现在大部分稿件还是消化和消化内镜方面,未来需要广泛宣传和推广,积极吸纳其他医学领域高水平内镜超声文章,吸引世界级高水平各医学专业内镜超声专家加盟编委会,未来杂志影响因子超过5分,Q1区杂志只是时间问题。第二、对编辑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作为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参与科协指导的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大赛,三次青年编辑大赛一、二等奖获奖部分青年编辑来自本次JCR收录期刊,而且这些期刊也属于我国领军和各专业代表性英文刊。他们代表了我们国家新一代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领军人才。还有一部分获奖者是我们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杂志的编辑,他们的特点是外语好、学科背景强、有思想、敢挑战。这说明我们的年轻一代青年编辑已经融入到我们对标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追赶行列里,他们是最有希望成就梦想的一代后浪。人才是我们事业最宝贵的财富。第三还是要多和世界一流期刊编辑对话。国际化视角和战略决定我们期刊未来的高度。这个世界看似浑然一体,实际却可以分为不同维度。不同维度的世界,就像一条条平行线,下一个维度的人只能是上一个维度人的意识投射。期刊的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期刊,第二维度是平台,第三维度是数据库。当高维空间挑战低维空间时,具有碾压的优势。比如我们对国际出版商依赖,或者说他们对我们国家期刊的创办、运营和数据库收录的支撑,具有碾压作用。我本人今年当选国际管理与技术编辑学会董事,总部在美国,代表美国先进的办刊理念。还当选国际同行评议周执委会委员,这个组织在英国发起。每月都有至少两次机会和核心成员进行电话和视频会议,推进学会的各项工作。这两个国际组织是有很好编辑实践指导、出版伦理和各种培训以及跨学科、跨专业多样性探索的编辑组织。我希望熟悉和了解后,把他们好的编辑实践和编辑理念推广到国内同行,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编辑。我们只有多接触、多了解、多探索,我们才能提升我们国际一流期刊出版的维度和层级,才能真正掌握出版领域的核心技术和软硬件资源。基于此,让我们以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韧劲,吹响攻坚克难冲锋号,继续奋进!张莹: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Light学术出版中心副主任提高期刊影响力并不是过分追求影响因子6月29日,来自科睿唯安的新版《JCR》新鲜出炉。期刊界同仁纷纷晒出成绩单,学术界纷纷转发、评论,一度刷爆朋友圈!作为期刊界一员,我也聊一聊影响因子那些事!从新版《JCR》榜单可以看出,影响因子达到292.278的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依然稳坐武林第一宝座;世界三大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CELL》最新影响因子分别为42.778、41.854、38.637。影响因子超过10的期刊有285种,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再看看中国大陆期刊在新版《JCR》的表现如何。在中国大陆主办的SCI期刊中,有9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0,其中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首次突破20,在JCR中国大陆期刊影响因子位居榜首。National Science Review影响因子16.693,在全球综合性学术期刊中位列Nature和Science之后,排名第三。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影响因子13.714,位列97种光学期刊前三位,连续六年稳居世界光学期刊榜三甲。近些年来,JCR中国大陆期刊数量增长较为明显,从2014年的185种增至2019年的253种,增长率超过36%。从期刊学术影响力来看,2014年中国大陆Q1、Q2区期刊数量占比约36%,到2019年Q1、Q2区期刊数量占比已经超过50%。除此之外,2014-2019年,JCR中国大陆期刊平均年总被引、平均年影响因子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平均年载文量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由2014年的158篇下降到2019年的121篇。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科技期刊稿源竞争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部分期刊为追求高影响因子,减少发文量。这种做法短期内也许有效,但不利于长期提高影响力。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过分强调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的不合理导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文件出台的背景下,我们看待影响因子要有理性的思考。一方面,影响因子只是评价期刊的一个指标,不能等同于影响力,要把期刊做到强而大,还要均衡发展总被引、发文量等学术指标;另一方面,提高期刊影响力并不是过分追求影响因子,要挖掘影响因子背后的价值,即超越论文本身,服务科研发展,注重品牌建设与推广,提供多元化知识服务,努力打造学术界公认的高水平、高影响力学术期刊。近年来,我国先后启动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不断加大对学术期刊发展的资金支持。在国家政策及项目的支持下,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在国际舞台绽放光芒。可以说,中国具备了办好世界一流期刊的基本条件,相信在国家相关部门、学术界和期刊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国产品牌期刊将逐步跨入世界一流期刊行列!来源 | 期刊强国版权保护声明:本公众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对内容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小福团联系。

少焉郇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征稿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简介《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月刊)创刊于1993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办。本刊物重点着眼于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新成果、新技术等,突出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之大特点。《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投稿要求(1)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2)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所有来稿必须通过我刊社的“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3)我刊初审周期为2-4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4)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5)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6)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7)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8)格式要求:(1)标题请用小三黑体,标题应鲜明,一般不超过25个字,不使用外文缩写词。(2)作者姓名及单位信息请用小四楷体,要有准确的作者单位名称、省份、城市及邮编。示例:张三(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93)(3)摘要(中文)请用五号楷体,摘要文字控制在250字内,重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果和结论尤为重要。摘要须用第三人称写(4)关键词请用五号楷体,要求不少于3个,不超过5个。(5)正文请用五号宋体,不得少于2000字。一般来说,2000字以下的文章,很难说清问题,不能保证学术质量,因此,2000字以下的文章本刊恕不受理。(6)参考文献请用五号仿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来源:无忧文秘新学术更多价值资讯请来,无忧文秘新学术

孟胜

他们是医生,和新中国一起走过70年

朱钵90岁张磊91岁张效房99岁□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晓敏文吴国强摄影他们都是医生,又都是其他医生眼中的“宗师泰斗”;他们都是老人,又都是其他老人心目中“老有所为”的最好注解。他们出生在旧中国,蓬勃发展于新中国。一位90岁,一位91岁,一位99岁。相同的职业、相近的年纪、共同的选择。为了一份责任,为了心中所爱,如今,均已经过了90岁生日的他们,退而不休,依然在热情蓬勃地工作。明天,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由衷地向祖国说一声:生日快乐!“皮肤科百科全书”朱钵——干到不能干为止●他的年龄:90岁9月23日,周一,省人民医院门诊东区五楼候诊区,人来人往,像往常一样,早上不到8点,90岁的朱钵教授已经换好白大褂坐在了诊室内。作为我省知名的皮肤科专家,每次坐诊时,朱老的号都会瞬间被挂完。上午10:30,朱老已经看了63个患者。第64号患者是43岁的罗先生。坐在就诊凳上,罗先生伸着脖子给朱老看。“朱教授,您看我这长了不少这种疣,感觉最近一段越来越多,是怎么回事?”罗先生问。拿起手电,朱老仔细看了一下说:“没事,不是病,这是皮肤老化的一种正常现象,不用管它。”72岁的陈先生在女儿和爱人的搀扶下,进了诊室,刚刚经历过脑梗的他走路、说话都有点不太利索。爱人掀开他的上衣,朱钵教授发现陈先生左边肩膀前后布满了小泡,“这是典型的带状疱疹”。随后,朱老为他开了药,语气轻松地对家人说:“没啥事,一定会好,放心。”每次坐诊,面对患者,朱老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没啥事”。而这早已成了他的口头禅。“病人本身就容易心理压力大,需要给他卸掉心理包袱,有助于身体康复。”朱老说。朱钵教授1929年7月1日出生于辽宁新民县朱河沿村,1952年,他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来到河南,至今67年。朱老很勤奋,也特别爱琢磨,这种个性不仅把他一步步推向了皮肤医学界的顶峰,也为无数患者解决了痛苦。在他从医生涯中,他首创多个疗法,比如在国内率先整理出“四石散”“复方松馏油膏”等外用、内服药的协定处方及土方,研究出的白癜风丸、湿疹膏、甲癣药水等十余种独特方剂,应用至今。同时,在国内首创特殊的多形红斑、氯乙烷喷射治疗带状疱疹、青霉素治疗扁平苔藓、斩疣丹等多项实用医学科研成果。这些行之有效的好药方、好疗法,至今,仍在帮助无数皮肤科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想对祖国说一句什么话?答:7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到如今的繁荣富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骄傲。问:准备工作到什么时候?答:干到不能干为止,只要一天还能动,就为患者服务一天。“国医大师”张磊——“小车不倒只管推”●他的年龄:91岁9月20日,周五,这一天是国医大师张磊坐诊的时间,上午不到8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七楼国医馆,来就诊的患者已经站满走廊,这其中有不少是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张老目前耳朵略有点背,交流需要较大声。为了节约时间,每一个患者来就诊前,他的学生和助手会把患者情况详细询问清楚并记录下来递给张老,张老逐字看完后,闭目仔细为患者把脉,然后再补充询问患者情况。该开方子了,他一笔一画写下药名,然后再三揣度剂量后,才会把单子交给患者。张磊看病一向以“方精、药少、量小、效奇”著称,他常说,药是特殊商品,不求价高,合适就好。他也一直奉行“用药之王道,勿用药之霸道”的原则,药少方精、妙手回春。采访中,许多患者向记者展示了张磊开出的药方,少则六七味,多则十几味,都是价廉易得的常见药,每方药材价值不过数十元。张老擅长内科各种疑难杂症,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张老逐渐形成了“动、和、平”学术思想和自己的临证思维模式,同时也总结出治疗疑难杂症的“临证八法”。“日有一得,月有一结,季有一文”,这是多年来张磊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一年又一年,张磊经手的病患不计其数,面对这么多的一手资料,他又动起了脑筋。自1997年来,张磊保存了所有门诊病历,以日为单位,每月一本。时至今日,近200本病案,3万多病例,400余小时影像资料。这些直接、翔实的资料病案对解决疑难杂症和培养中医人才是最珍贵的财富。2017年,在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评选中,张磊被评为“国医大师”。他习惯将自己称为“中医实干家”。时至今日,他仍在努力工作。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想对祖国说一句什么话?答:70年来,咱们国家一年比一年好,芝麻开花节节高。祝祖国繁荣昌盛,祝咱们国家兴旺发达。问:准备工作到什么时候?答:小车不倒只管推,争取“为病人服务到100岁”。“眼科界泰斗”张效房——永远为病人服务●他的年龄:99岁9月25日10点,郑大一附院门诊18楼《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阳光斜照,一张堆满各种书籍的桌子前,张效房教授正在低头批改论文。两天前,也就是9月23日,张老刚刚过了自己的99岁生日。也只有这一天,他休息了一天,之后,他又投入到了工作中。张效房,我国著名眼科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我国眼内异物研究奠基人,眼外伤专业学术带头人。生于1920年的张效房,求学于“河南大学在潭头”的艰难抗战时期,受教于“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的诸位学术大家,磨砺于风雨如磐的动荡年代,收获于新中国的蓬勃发展时期。自1945年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张效房已在眼科医学研究的道路上走过了74年。多年来,张效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十大科技功臣荣誉称号以及美国眼科中心颁发的突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颁发的“金苹果奖”等,为我国眼科医学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如今已经迈入100岁门槛的张老依然在勤奋工作,每周五天,他的大部分时间在编辑部改医学论文,但也不放弃坐诊,每有需要,他会穿起白大褂,悉心为患者问诊。改一篇稿子,短则需要一两个小时,长则六七个小时。有些学术问题,他还需要查很多资料,花费时间就更长了。“有的文章,我在上边写的字数跟作者写的都差不多了。”张老笑道。99岁的老人,有高血压、冠心病,还因为肾癌和脑梗塞做过手术。如今,对他来说,修改文章还是一剂治病良药、一种精神寄托。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想对祖国说一句什么话?答:70年内,中国变化太大了。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愿老年朋友“老有所有、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问:准备工作到什么时候?答: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尽自己的力量,对社会对人民做出贡献。

垃圾街

我院手指再造中心黄威教授论文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成功发表

兢兢业业、热忱专注、敢于开拓、执着求索,黄威教授攀登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高峰。——序言十月是大自然收获的季节,济南显微外科医院又迎来高光的时刻。黄威教授撰写的《3D打印技术在拇指及手指全形再造中心的应用》论文在2020年10月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荣誉刊登。据了解,该期刊创刊于1978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批准正式发行的我国唯一的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的学术性期刊,全面反映了我国显微外科水平和发展方向。此次黄威教授论文的顺利发表,代表着其研发的3D全形手指再造术在临床应用上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在行业内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显微镜下显技术,毫厘之间现真情记我院手指再造中心黄威教授显微外科医生做手术,既是一个技术活,又是一个体力活,更是一个感情活。如果仅仅投入技术,手术台永远是冰冷的、无情的、冷酷的;如果注入感情,手术台就会有故事、有细节、有温度。黄威教授就是这样一位为患者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黄威现任济南显微外科医院院长,3D全形手指再造首席专家、国内首家手指再造中心创始人、国际显微外科杂志(IMJ)编委。从事手指再造及显微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3D全形手指再造、断指(肢、趾)再植、手功能缺失重建、周围神经损伤、关节损伤及肢体严重创伤修复、手部整形美容、复杂手外伤救治等相关疾病的手术与治疗。特别是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手指缺损患者告别了残疾,创造了断指再造领域无失败案例,手术水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潜心研究,不断探索显微镜下手指再造显技术黄威教授一直非常关注学科前沿的技术和知识,并勇于去学习和实践学科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伴随这种好学求新精神,黄威教授在手指再造技术方面不断改良创新。先后参与了山东省第一例异位寄生再植术、领衔开展全国第二批手指全形再造术、改进原有全形手指再造手术、独创使用3D打印技术与全形手指再造相结合应用。“因为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做我们这一行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抗压能力,更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一颗永远的敬畏之心,不断学习、不断沉淀、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黄威教授这样说。而正是这种潜心研究、不断探索的精神,2019年6月,黄威教授在国际显微组织(IMC)发布一例配合3D打印技术设计的保留足趾的长指全形再造案例,引发100多个国家与会专家的强烈轰动,荣获2019年国际显微外科手指再造“最佳案例奖”。“在现代国际医学领域,中国的显微外科成为了并不多见能赢得世界赞誉和普遍认可的医学门类,我们有责任将这种认可延续下去。”黄威一直有这个使命感。精准手术,医者仁心人文关怀毫厘之间显真情2019年,“为三指缺损(食指、中指、无名指)的17岁男生再造食指的案例”轰动一时。黄威教授采用其研发的3D全形手指再造术,对患者缺损的手指进行修复再造,手术过程中要处理近百个细节问题。历时14个小时,手术后患者的食指已经接近正常形态,感觉和运动功能良好,该项手术一举摘得2020年国际显微外科组织“最佳案例”。【3D全形手指再造术】这可以算得上外科领域最令人惊异的技艺,能够成功地再造出因事故被机器切断或在交通事故中离断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黄威教授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大量高难度的手术,需要细致、耐心和体力,要求手术医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熟练的手术技巧,更重要的是顽强的意志和极端负责的敬业精神。黄威教授在给患者做再植、再造手术时经常汗如雨下,通常是经历复杂的关节重建、血管吻合、神经吻合、肌腱吻合之后,手术就已经进行到了第七八个小时了,此时已近乎达到人体力的极限,但必须还得靠一种意志力和不服输的精神坚持到最后。而只有当手术结束,才发现双腿发软已经站不起来。可即使这样,看到手术室外一直焦急等候的家属,他还是习惯地走上去轻轻地说一句:“完事了,休息去吧,大家都不容易,让我们共渡难关。”忙碌,是大家对黄威教授的最初印象,接待病人、安排手术、科研教学,他几乎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作为一名医生,他时时刻刻准备着救死扶伤,只为手指缺失的患者多做一点贡献。截至目前,黄威教授已运用3D全形手指再造术,为上千名患者复原手指,弥补缺憾。他说,手指再造是非常精细的手术,它是用一种显微的观点,在一个放大的环境下,去对各种不同程度的手部缺损进行治疗。因此无论在哪一台手术上,黄威教授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在患者手指上精雕细琢。少有惊天动地的生死救援,更多的是在显微镜下无声的缝合。对于同行,他是一位有风度的专家;对于患者,他是一位有温度的医者。黄威教授在手外科领域勇攀高峰、技术精湛、敢为人先,他是一位有深度的学者,也是一名坚守在显微镜下的手指再造医生。壹点号手指再造黄威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男人河

8所中医院校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除名,毕业生海外执业受影响

这两天,国内8所中医院校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以下简称《名录》)(WDMS)除名的消息引发关注,这8所院校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云南中医药大学。有声音称,这或将意味着8所中医药院校今后在国际上不再被认为是医学院校。据媒体报道,教育部对此回应说,8所学校确实不在《名录》中,但中医药院校是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被授予相应学位,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类别医师资格。这一事实,不会因为一个非政府组织管理的院校名录没有收录这些中医药院校而受到影响、发生改变。毕业生已无资格参加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但除名对8所院校学生参加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影响已经显现。何心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届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为中医,2011年、2013年先后获得医学学士、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今年9月底,她报名参加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USMLE),这是通往美国临床执业的唯一途径。美国国际医学生的考试事宜由外国医学毕业生教育委员会(ECFMG)负责。但11月1日,她却收到了ECFMG官方发布的邮件,邮件称,参加ECFMG组织的考试的必备条件是其毕业或就读的学校必须位于《名录》之中,但北京中医药大学已被除名,因此她不具备参加考试的资格。北中医等院校被除名的消息由《名录》的维护方之一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向ECFMG告知。邮件还称,《名录》对所收录的医学院的定义,是一个能使学生获得医师执照,实践行医的机构。邮件称,中国有关负责方已确认北中医是一所传统中医院校,这样的学校授予的学位使学生无法成一名执业医生。何心怡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除了自己考试无法报名,身边已经参加完考试还没有收到成绩的朋友,成绩处于被冻结状态,或要找律师帮其申诉,在此之前,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次被除名的院校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均创办于1956年,属中医药院校“老四所”之列,“老四所”的另两家院校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然而,目前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内的国内其他20所中医院校却仍在《名录》之中。毕业于北中医的田海河是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主席,这是一个由来自中国内地25 所中医高等院校毕业生和部分美国中医针灸院校毕业生组成的非盈利组织。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出现这样的被除名事件,或与教育部下属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有关。这一机构成立于2008年,负责国内医学院校(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证,同时也是国内与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合作交流的机构。田海河称,这次被留存在《名录》中的20所中医院校因同时开设有(西医)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因此得到了这一工作委员会的认证,进而学校的名字被报给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列入《名录》中。而像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样的中医学校因只设有中医学专业,并没有得到委员会认证,也就可能没有被上报。他所说的这一原因,尚待官方确认。依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的信息,临床医学、中医学分属医学这一学科门类下的两个一级学科,而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15年下发的《关于调整确认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中医博士、硕士已成为独立设置的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不再包含中医学。各学位授予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情况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两者中单独选择1个或同时选择2个。记者不完全搜索《名录》中20所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设置信息,根据已查询到的信息来看,部分院校确实开设了(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确认,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针对的是(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不包括其他专业。他还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留存在名录内的中医院校确实是除了举办中医学专业以外,也举办临床医学类(西医)专业。”该人士还称,中医专业的认证另有部门负责,具体可咨询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于2007年,前两届主任委员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现任第三届主任委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记者就此问题分别致电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两人回复称,已在和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机构沟通、协调。“只在所在国认可的医学资格将毫无价值”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主席David Gordon18日回复科技类自媒体“DeepTech”时称,在 1953 年到 2000 年的旧版《世界医学院校名录》中,遗留了来自中国、韩国和其他体系的传统医学院校,并延续到了现在。但一段时间以来,传统中医药学校和韩国传统医药学校一直有问题存在。如今《名录》收录的学校定义为能够使学生获得执业医生或执业医师许可的机构,而传统医学院校不在这个范畴内。David Gordon称,这8所院校被除名是因为这份名录旨在提供基于西方科学的医学院校信息,一些传统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在出国后隐瞒自己传统医药专业而获得了执业许可证,这对那些不知情的患者是有风险的。David Gordon称,重新整理中医药院校目录已持续了一段时间,目前去掉这 8 家院校是这个整理工作的最后阶段。David Gordon还称,这无关传统医学院校水平,也无关传统医学在其国家健康系统的地位,比如印度传统医学为印度某些地区提供了超过一半的医疗保健服务。(这些传统医学院校)可以考虑做一份世界传统医学院校名录,只是这不在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权限范围内。据“DeepTech”报道,在给 8 所中医药大学的邮件中,David Gordon 写道:《名录》是一个认证全球医学院校的信息来源,那么只在所在国认可的医学资格将毫无价值。“我们的职责是提供定义明确的和最新的医学院校信息,且这些院校是被普遍认识的和全球公认的。这些信息对于全球的医学生和监管机构都很重要。”事实上,被《名录》除名的不止中国这8所院校,根据韩国医学会的资料,2012年,韩国的东方医学学校就被从名单中剔除,之后在新加坡的一次会议上,《名录》官方重申韩国的东方医学学校不能列入名册。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张俊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事实上,这次事件暴露出的是国外相关机构对中医的不了解,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中国,中医是主流医学,已形成完整独立的体系,学生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类别医师资格,在治疗上讲究中西医并重,应该加强彼此沟通将此事加以解决。

樊迟

“3年发46篇SCI”的华西博士,已发82篇!1篇入选ESI前1%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小编发现,当事人邓汉宇博士,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多个SCI杂志审稿人。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文章82篇。其中一篇发表在EJSO上的文章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来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n_Yu_Deng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01争议不断是“开挂”还是灌水?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40多篇论文包括:Original research:16 篇Comments: 9 篇Meta 分析:10 篇其余为 letter。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匿名用户评价,图片来源:知乎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Original Artical 论著: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Review: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Meta分析: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Letter to editor: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文章质量。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43.07+41.037+36.216=120.323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孔柚: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fromiccas: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知行合一: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Jenny: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E.: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木兰舟: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02本人发文回应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截图来源:华西医院邓汉宇知乎(原文已删)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第四,关于灌水。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n_Yu_Deng微博:https://weibo.com/6692952420/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number&is_all=1&sudaref=weibo.com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n_Yu_Deng)。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你怎么看?本文由科研大匠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第二人

根系发达的1种草,被称为“牛筋草”,往往被忽视,殊不知很珍贵

广西有一位樵夫,因为父亲离世,母亲患病,所以在农忙之余,樵夫不得不上山砍柴卖钱,以此来补贴家中。那天,樵夫照例上山砍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空着肚子的原因,樵夫没看到树上的马蜂窝,顷刻马蜂乱窜,樵夫惊慌而逃,可是他哪里跑得过马蜂,最后樵夫的腿被扎伤,红肿成一片。随后,樵夫便感到头晕眼花,不得不原地停下来休息。这是樵夫看到不远处有一片草地,郁郁葱葱,兴许是因为太饿了的原因,樵夫顾不上那么多,爬过去抓起那些草就吃了起来。吃过后,樵夫便觉得清凉入口,于是他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草嚼烂了放在马蜂叮的地方,会不会缓解疼痛。原本只是侥幸一试,没想到真得不疼了,红肿也消下去了。后来,碰到血液不通,磕着碰着的病人,樵夫都会把这个法子告诉别人,这便广为流传,因此大家也给这种草去了一个名字。因为樵夫姓牛,于是便取名叫牛筋草。牛筋草便是我们今天科普的一味中药。牛筋草的根系特别发达,而且生命力极其顽强,往往可以成片成片的出现,甚至还会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但是就是这样一种被说为“害草”的植物,竟然还是一味中药。一、牛筋草根系发达,以往被忽视,殊不知很珍贵牛筋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东、湖南等地区尤为常见。牛筋草被誉为“十大恶草之一”,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除此之外,这种杂草对“百草枯”、“草甘膦”,这些药力极强的除草剂会产生耐药性,无法从根本上上消灭。换句话说,牛筋草百毒不侵!对于牛筋草的生命力,妙哥也是感到深深的佩服。可能是因为它对农作物的危害太强,以至于很多人都会忽视它的药用价值。牛筋草具有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的功效。早在《福建民间草药》中记载,“牛筋草利尿,清热,消疝气。”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中说,牛筋草有强筋骨,治遗精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华本草》中也有记载,牛筋草可用于治疗小儿惊风、乙脑、流脑、黄疸、淋症等等疾病。二、现代研究表明,牛筋草含有黄酮类物质,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目前,对于牛筋草的研究,主要在农业上,但是也有少量的研究证实,牛筋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浙江省湖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曾对多地生产的牛筋草进行研究,发现牛筋草黄酮类含量比较高,平均含量为99.386mg/g。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抗衰老等药理作用[2]。除此之外,早在1974年,牛筋草被证实有预防乙型脑炎的作用。1973年8月,山东省荣成县腾家公社东初家大队爆发流感性乙型脑炎,该大队熬制牛筋草汤进行预防用药,后并未发现乙型脑炎病人。1974年同期,该大队再次使用牛筋草进行乙型脑炎预防用药,结果该大队并没有爆发乙型脑炎疫情,而领村、领队爆发了乙型脑炎[4]。三、牛筋草内服预防乙型脑炎,外用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上面说了牛筋草的功效以及药用价值,这里就给大家说说如何使用牛筋草。牛筋草可以晒干之后泡水或者煎煮使用,山西省中医院靳桂春医生表示,牛筋草煮水喝可用来防治流行性感冒,而且可以与菊花一同泡水,具有解暑消热的功效,而且对于淋病、黄疸等疾病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把新鲜的牛筋草捣碎,放在跌打损伤的部位可以起到镇痛以及止血的目的。除此之外,牛筋草还可以鲜食凉拌,口感也非常清爽。四、牛筋草的禁忌人群有哪些?牛筋草虽好,但是有些它也有一定的禁忌症。1、月经期女性:牛筋草性较寒,不太适合月经期女性服用,以免加重痛经。2、脾胃虚弱或者阴虚3、不宜长期服用:牛筋草一定程度上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不宜久服,特别是本身肾脏代谢功能就有问题的人。牛筋草除了可以预防乙型脑炎,治疗关节炎以及跌打损伤之外,其实它还是一种保土性很强的植物,对预防水土流失有较大的的帮助。除此之外,牛筋草还可以作为饲料,用来喂养鸡鸭,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参考资料:[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第八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45[2] 胡晓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牛筋草总黄酮的含量[J].临床医学文学杂志.2017.4(17)[3] 马锐.无声本.中药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5)[4] 肖永健.牛筋草预防上感、流感、乙脑、流脑[J].赤脚医生杂志.1975(09)